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徐小明導演的武打電影

徐小明導演的武打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05 09:16:28

Ⅰ 80年代,拍《霍元甲》的導演是誰

徐小明香港導演徐小明5歲當電影童星,此後,當過龍虎武師、武術指導等,與成龍、元奎有過多次合作。作為上世紀80年代武俠劇的開路先鋒,徐小明集編、導、演、武指一身,首次引進內地《大俠霍元甲》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獲得「金鷹獎」等殊榮,其主唱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更是風靡全國,令男女老少為之瘋狂。除了導演《大俠霍元甲》,他還先後參與製作了《陳真》、《再向虎山行》、《霍東閣》等風靡全國的作品,並率領第一批到內地拍片的香港導演和演員,創作出《木棉袈裟》、《海市蜃樓》、《阮玲玉》,《衛斯理》等一系列經典作品,動作片因此成為他的專長,「徐式武俠」也儼然成了一塊金字招牌,備受內港觀眾青睞。徐小明監制:1981年:大俠霍元甲 (麗的電視)

Ⅱ 徐小明重拍八一版《大俠霍元甲》,主角霍元甲和陳真,你心目的最佳人選是誰呢

我心目中最佳人選是趙文卓(飾演霍元甲)、釋小龍(飾演陳真)。

1、因為趙文卓和釋小龍都有武術功底。

趙文卓從小學習武術,榮獲全國武術冠軍。代表作品有很多,比如《黃飛鴻之王者之風》、《蘇乞兒》、《風雲》、《生死拳速》、《中華大丈夫》、《霍元甲》等等,有一定的武俠文藝片功底。釋小龍從小拜師少林,學會了少林通臂拳、醉劍、醉拳、少林棍、五行拳等傳統套路,有一定的武術功底,加上之前參演了不少武俠古裝劇,有拍攝的經驗。

趙文卓和釋小龍飾演的霍元甲、陳真這兩個人物,在拍攝期間,少不了一些打鬥戲份。由他兩人表演,在適合不過了。畢竟演員當中,武術功底的實力派演員還是在少數。所以,如果徐小明重拍八一版《大俠霍元甲》,趙文卓和釋小龍是最佳人選。

釋小龍雖然是童星出身,但《少年包青天》飾演的展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釋小龍完全可以塑造不一樣的陳真。如果徐小明重拍八一版《大俠霍元甲》,趙文卓和釋小龍是最佳人選。

Ⅲ 徐小明是誰

1、演員徐小明
姓名:徐小明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5年11月28日
地域:港台
籍貫:廣東
職業:導演 演員 歌手
喜愛:喜慶歌曲,看電影
職位:徐小明昵稱小明哥,又名徐耀明,現為有線娛樂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有線衛星電視營運總裁總裁兼有線寬頻高級管理人員,及驕陽電影及驕陽音樂行政總裁,曾任麗的及亞洲電視演員、導演及香港電影監制,前麗的電視監制,前亞洲電視監制,及前無線電視監制,專長於武打片
父母:都是1950年代的粵劇演員,聞名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徐小明祖籍廣東,其父母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粵劇演員,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頗有名氣。出生在香港、從小在劇團里長大的徐小明酷愛演戲,5歲就開始步入電影圈,成為當時一顆耀眼的童星,出演了幾十部電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後,對武術有著濃厚興趣的徐小明到武行當過武師、做過武術導演,他執導的第一部武俠電影是與成龍、袁奎合作的《四皇一後》。隨後,徐小明又執導了大量反映社會生活題材的影視作品,現代片《變色龍》、鄉土戲《大地恩情》等使徐小明「紅透」東南亞,在香港電視界被傳為佳話。 上個世紀70年代末,徐小明挑選的第一個片子就是《霍元甲》。徐小明自己重寫劇本,導演、監制、主唱一身挑。結果,《霍元甲》一鳴驚人,在香港掀起了瘋狂的收視率,又像旋風一樣席捲了馬來西亞、新加坡、廣東等地,改寫了武打片沒有靈魂和格調的歷史。隨後,徐小明又執導了電視連續劇《陳真》,與《霍元甲》一樣大獲成功。1998年,他重返「亞洲電視」,以非常大的突破性業績蓋過了「無線」收視率;1999年,他擔任英皇電影集團的行政總裁,負責集團的影視發展。
今天,當許多人已經記不起徐小明為何許人時,他的那部曾經風靡中國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卻仍然名震四方。作為上世紀80年代武俠劇的開路先鋒,已身為香港演藝協會副會長的徐小明日前來到北京觀看《少林雄風》的演出並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徐小明說,他已經把重振中國功夫片的重任寄託於民間的後起之秀,而導致他此舉的真正原因是對中國功夫片的深深憂慮:中國功夫電影後繼無人!
徐小明被譽為上世紀80年代武俠劇的開路先鋒。由徐小明執導的《大俠霍元甲》作為引進內地的第一部香港連續劇,1983年在中央台播放時創造了真正的奇跡,霍元甲、陳真、精武館、迷宗拳……男女老少無不痴迷,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更是街知巷聞倒背如流。徐小明目前是香港演藝協會的副會長,除了導演過《大俠霍元甲》,他還先後參與製作了《陳真》、《再向虎山行》、《霍東閣》等風靡全國的作品,並率領第一批到內地拍片的香港導演和演員,創作出《木棉袈裟》、《海市蜃樓》、《阮玲玉》等一系列經典作品。徐小明回憶起當年的香港功夫電影時,心中感慨無限:「80年代香港年產300部影片,大部分出口到好萊塢,而現在香港本地已經沒有市場了,一年產量僅有50部而已。」
提起當年的電視劇《霍元甲》,徐小明十分謙虛,已經不願多提當年之勇。據他分析,《霍元甲》之所以受到熱捧,也是人物有血有肉的原因。「以前的香港影視劇注重的是動作,忽視故事和結構,基本不注重刻畫人物本身的情感和性格,只剩下了打鬥的空套子。我要求自己在《霍元甲》中注入更多精神層面的東西。」
舊版《霍元甲》的迷宗拳無影無形,當時給人很深的印象。《大俠霍元甲》播出後,全國眾多少年兒童在練習自己的迷宗拳,在香港,又跟著出了《陳真》和《霍東閣》兩部續集,內地出版人也借機推出了不計其數的衍生小說和新編故事。徐小明告訴記者,後來很多人都拍過《霍元甲》,但都失敗了,敗就敗在太注重動作本身,而忽視了人物的情感和其他細節處理。
[編輯本段]作品

演員

1974年:家春秋 (麗的電視)
1974年:鬼馬神偷 (麗的電視)
1974年:窮巷 (麗的電視)
1974年:小檈夢春 (麗的電視)
1974年:梁天來 (麗的電視)
1975年:海角風雲 (麗的電視)
1976年:龍蟠虎蜛 (麗的電視)
1982年:陳真 (麗的電視)

監制

1977年:牛精良 (麗的電視)
1978年:危險人物 (麗的電視)
1979年:怒劍鳴 (麗的電視)
1981年:大控訴 (麗的電視)
1981年:女媧行動 (麗的電視)
1981年:大俠霍元甲 (麗的電視)
1981年:馬永貞 (麗的電視)
1982年:陳真 (麗的電視)
1983年:再向虎山行 (亞洲電視)
1983年:鐵膽英雄 (亞洲電視)
1984年:霍東閣 (亞洲電視)
1984年:神相李布衣 (亞洲電視)
1985年:第四代 (亞洲電視)
1987年:杜心五 (無線電視)
1988年:烏龍賊替身
1988年:無名火 (無線電視)
1990年:水玲瓏
1991年:阮玲玉
1991年:衛斯理之霸王卸甲
2001年:愛你愛我
2006年:雙子神偷(驕陽電影)
2007年:跟蹤 (驕陽電影)
2007年:情意拳拳 (驕陽電影)
2007年:墨攻 (驕陽電影)
2007年:犀照 (驕陽電影)
2008年:蝴蝶飛 (驕陽電影)
2008年:李米的猜想 (驕陽電影)
2008年:奪標 (驕陽電影)
2008年:秘岸 (驕陽電影)

編劇

2007年:雙子神偷 (驕陽電影)
2007年:犀照 (驕陽電影)

導演

1982年:幫規
1983年:風生水起
1984年:木棉袈裟
1986年:海市蜃樓
1988年:烏龍賊替身
1991年:衛斯理之霸王卸甲
1992年:特異功能猩求人
2008年:奪標 (驕陽電影)

Ⅳ 同樣演「陳真」,把甄子丹、梁小龍、李連傑放一起,有何不同

幾乎華語動作片的半壁江山都曾參演過「陳真」一角,梁小龍、李連傑、甄子丹、釋小龍、陳小春被屢次拿來比較。同樣演「陳真」,把甄子丹、梁小龍、李連傑放一起,有何不同?

李連傑版「陳真」

1993年,導演陳嘉上絕對將李小龍的動作經典《精武門》進行翻拍,別的不說,主角陳真第一時間就選定了李連傑。而沒想到這一選角卻造就了華語動作片的經典之作。

相比1972年《精武門》單純的報仇主線劇情,《精武英雄》對於武學理念、中華與日本關系的博弈都進行了深刻的思考,讓文戲的可看性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和其他版本的「陳真」相比,在演技上略顯單薄的甄子丹無疑加大了動作戲的比重,雖然呈現了賞心悅目的武打效果,但文戲的短腿,都讓甄子丹難以撬動前幾位「陳真」的地位。

Ⅳ 徐小明的主要作品

1977年:牛精良(電視劇)
1978年:危險人物(電視劇)
1979年:怒劍鳴(電視劇)
1981年:女媧行動(電視劇)
1981年:霍元甲(電視劇81版)、天蠶變(電視劇)
1980年:大地恩情(電視劇)
1982年:陳真(電視劇)
1997年:中華大丈夫(電視劇)
1983年:再向虎山行(電視劇)
1987年:杜心五(電視劇) 首播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1999 中華大丈夫 張鐵七 徐小明 趙文卓 劉家輝 1984 霍東閣 程小嬌 徐小明 錢小豪;鄭佩佩 1982 陳真 程小嬌 徐小明 梁小龍 余安安 1981 大俠霍元甲 獨臂老人 徐小明 黃元申 梁小龍 米雪 1976 三國春秋 趙雲 ---- 陳振華 劉志榮 1976 龍蟠虎蜛 ---- ---- ---- 1975 海角風雲 ---- ---- ---- 1974 梁天來 ---- ---- ---- 1974 小檈夢春 ---- ---- ---- 1974 窮巷 ---- ---- ---- 1974 鬼馬神偷 ---- ---- ---- 1974 家春秋 ---- ---- ---- 上映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1992 雙龍會 ---- 徐克 林嶺東 成龍 張曼玉 1991 衛斯理之霸王卸甲 ---- ---- 胡慧中 1990 夜魔先生 ---- ---- 張堅庭 1987 海市蜃樓 毛德威 徐小明 於榮光 1983 風生水起 ---- ---- ---- 1980 佛掌羅漢拳 ---- ---- ---- 1976 你系得既 ---- ---- ---- 1973 老虎燕星 ---- ---- ---- 1973 小偷斗大賊 ---- ---- ---- 1966 女殺手虎穴救孤兒 ---- ---- ---- 1965 女間諜 ---- ---- ---- 1963 第一號女賊 ---- ---- ---- 1972年:四王一後(電影)
1979年:佛掌羅漢拳(電影)
1980年:幫規(電影)
1982年:風生水起(電影)
1983年:木棉袈裟(電影)
1986年:海市蜃樓(電影)
1987年:中華英雄(電影)
1988年:烏龍賊替身(電影)
1990年:霸王卸甲(電影)、水玲瓏(電影)
1991年:阮玲玉(電影)、雙龍會(電影)、特異功能猩求人(電影)、豪門夜宴(電影)
1993年:東邪西毒(電影)1996年:五行戰士(電影)
1999年:天長地久(電影)
2002年:五月八月(電影)
2003年:古宅心慌慌(電影)
2005年:犀照(電影)
2006年:雙子神偷(電影)、墨攻(電影)、情意拳拳(電影)
2007年:跟蹤(電影)、夏天的尾巴(電影)
2008年:蝴蝶飛(電影)、李米的猜想(電影)、奪標(電影)、車票(電影)
2009年:盪寇(電影)
2011-2012:忽必烈傳奇(又名:建元風雲)

Ⅵ 北京亞運會電影《沖出亞洲》的主演

徐向東
[編輯本段]武術名家 影視演員
徐向東,為早期大陸與香港合拍片的主演,參演徐小明導演的電影《木棉袈裟》上映以後,獲得了巨大的好評;《木棉袈裟》上映於一九八五年年初,當時功夫片的熱潮已降溫,但該片因為製作精良,打鬥精彩,場面宏大,氣勢恢弘,仍受到觀眾歡迎;政府也對該片予以肯定,授予其「金雞獎」最佳合作片特別獎項。
徐向東當年是河北武術隊的主力隊員,他的鷹爪拳功夫獨樹一幟,拳腳刀槍無一不精,是與趙長軍、李志洲、王建軍、熊長貴齊名的優秀運動員。他在影片中的形象憨厚朴實,表演激情四溢,武藝精彩漂亮,應該說是較好地完成了任務,但他本人並不滿意,因為當時正在參加進入北京體育學院的考試,他沒有完全地投入,直到影片公映,已經成為一名大學生的他才感到幾分懊悔。後來成為功夫明星的於榮光在該片中飾演祁天遠,京劇武生出身的他身材健美,外形俊朗,雖是反派卻更多地表現出英武過人的大將風度,非常具有震撼力。這次演出奠定了於榮光日後飛黃騰達的基礎,也讓不同的電影導演看到了他宜正宜邪的獨特氣質,從此,他曾多次塑造正義凜然的正面角色,也扮演了不少威風八面的黑道大哥。
而徐向東放棄了成為功夫片明星的機會,他先是在北京體育學院學習了四年,後來到國家武術協會工作,曾在90年亞運會上擔任裁判,而再次走上比賽場則是在他的第二部電影《她來自台北》里。
徐向東在這部宣傳1990亞運會的的影片里扮演了一個運動員,和現實中的自己幾乎一模一樣。他在影片中的名字叫李立軍,是國家武術集訓隊的一員。在北京的干媽家裡,他偶遇一名從台北來的少女張弘,受干媽之託,教授她武術。張弘有心參加亞運會的武術比賽,對李立軍由崇拜發展到愛慕,卻遭到了來大陸尋找自己的父親的反對。張的父親過去也是個武術高手,卻因為地位低下,被李立軍干媽的父親拒絕,一氣之下再不言武,埋頭從商,這次與舊情人相遇,又感受到大陸的進步,思想有了變化。亞運會隆重招開,張弘實現了參與的理想,而李立軍發揮了高超的水準,獲得了全能冠軍。二人在亞運結束的狂歡之夜走到了一起,也受到了張弘父親的祝福;這部影片的風格很象六十年代國內的體育片,情節簡單,節奏歡快,沒有太多的戲劇沖突,更多的是靠節日般的氛圍與體育比賽的精彩來吸引觀眾。該片的影響不大,徐向東的演出也沒有多大突破,只是在結尾處表演的長拳和槍術的套路,給人留下了一些印象。其實,亞運會比賽時,他只是在現場執裁,沒有進入國家隊參加比賽。影片通過巧妙的間接,將比賽表現得幾可亂真。
此後不久,徐向東去了法國,幾年後回國參加楊子瓊主演的《詠春》的拍攝,再以後,又參演了幾部影視片,有《太極宗師》、《新少林寺》和《功夫小子闖情關》。他的形象也有了改變,成了一個流著連鬢鬍子的粗漢,再也不見了年輕時的陽光與朝氣。
徐向東直到2002年參與徐克電視劇《七劍下天山》的武術指導工作,才又算是回歸影視圈,後來又憑借電影《墨攻》,重返大銀幕。

徐向東訪談錄

張:電影《木棉袈裟》由當時著名的武打片導演徐小明導演,您作為男一號,可謂一舉成名。請問您當時的拍攝感受如何?
徐:拍這個戲的過程,我感覺太耽誤時間了,我有多少個高考補習班可以上,整天在現場耗時間,不出活,一天就拍幾個鏡頭,從福州、內蒙到河南、武當山,我感覺拍了一年一樣,實際上從冬天拍到夏天,就半年。我在片廠一有空就跑去看書了。那時候也沒看劇本,導演很忙,有時候我想聽,他在開會,他想找我,我卻去上補習班了。當時是身為男一號,卻不知道男一號的重要,就和於榮光互相交流,我教他武術,他教我京劇,我跟他學唱京劇《林沖夜奔》:望家鄉、去路遙,很能表現我當時的心情,人家都在熱火朝天的復習高考,我卻懶懶散散在現場,那種感覺。
張:聽說《木棉袈裟》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徐小明導演主張您繼續拍電影,而您卻婉言謝絕了?
徐:他當時要我繼續拍戲,但我當時要投身武術改革事業,我是個武術人,我覺得對武術有責任。我從業余隊到專業訓練,從拿冠軍到保冠軍,從實踐到體院學習,這個過程我感覺技術在不斷變化,在變化中走偏了,然後我又練習散打,挑戰河北民間武術高手,那麼我覺得不能光練,要打練結合,當時腦子里在整天想這個。每年回家,老師傅會教我一些傳統武術。這個過程中,我對武術的理解不斷困惑和反思。徐導了解這些後,就說那你就去追求你的武術理想。
張:當時李連傑的《少林寺》公映了,引起全國性的武術熱潮,您難道不曾為電影明星的巨大光環而打動?
徐:那時候,《少林寺》公映了,對我絲毫沒有觸動,那幫運動員我都很熟,當時胡堅強喜歡拍、李連傑也拍了,但我不為心動,我當時上大學,我就說李連傑可以走電影的路,我要走學問的路。你喜歡電影,我喜歡學問。其實當時是抱著改革中國武術的目標選擇的,把自己看的很高。
張:回頭數十年的滄桑,您怎麼看待自己對武術的堅持,怎麼看待人生機遇?
徐:其實我有很多機會,比如有機會當明星,到國外當老師,有機會讀完法國哲學博士,有機會在國外定居,有機會留在國王身邊,因為機會太多,所以不重視機會,就變的沒有機會了。
張:那您是否覺得錯失機會是一個教訓?
徐:我沒有覺得是教訓,我覺得人這一生,無論你做什麼,最終的結果都是死亡,所以你不要後悔,到現在我也不會因為丟失了很多機會而後悔。我覺得人的經歷應該是,那個時刻你想干什麼,你就做了什麼,你就不後悔,就怕你在那個時候想做卻沒做,那是後悔。

參演影視作品

電影作品:
1983年 《木棉袈裟》飾演 慧能和尚 導演:徐小明 , 上映時間:1985年
1988年《少林達摩》飾演 黑袍、盧大人,兼武術指導
1990年《她來自台北》飾演 李立軍 導演:朱岩
1993年《詠春》飾演 拳師 導演:袁和平 (又名《紅粉金剛》)
1994年《西楚霸王》飾演 項庄 導演:冼祁然
1996年 參演《太極拳》 (又名《功夫小子闖情關》)
2006年 參演《墨攻》
2008年 參演《奪標》
電視劇作品:
1998年《新少林寺》飾演 漁霸 總導演:張鑫炎
1999年《太極宗師》飾演 董漢成 導演:袁和平、張鑫炎
2004年《少林武王》飾演 圓照 總導演:張鑫炎
2004年《七劍下天山》飾演 紐咕嚕,兼劍術指導 導演:徐克
2005年《大班主》(又名《金戈梨園》)飾演 丁虎 導演:胡明凱
2005年《俠骨丹心》飾演師陳天宇
2006年《詠春》飾演 伏振東 這部劇是謝霆鋒主演的,徐向東跟元彪演的梁贊有一場打戲。
2007年《浣花洗劍錄》中飾演王巔
2008年《少林寺傳奇2》中飾演畫師

Ⅶ 70到80年代經典老電影

70到80年代經典老電影如下:

1、《少林寺》

80年代十大經典武打片,南拳王不幸離世,李連傑在世界成名的前夜1979年4月,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創始人宗道臣訪問嵩山少林寺,並與時任香港長城影業公司董事長的廖一原接觸。宗道臣表示希望長城影業能夠拍攝一部少林寺題材電影,讓他能夠拿到日本去放映,以推廣少林文化,弘揚少林精神。

Ⅷ 大俠霍元甲中程天嘯的扮演者

徐小明 飾演 程天嘯

徐小明籍廣東,其父母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粵劇演員,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頗有名氣。1955年出生於中國台灣高雄,4歲舉家遷往台北市。20歲立志當畫家,卻因暑假至片場打工而愛上電影。畢業於世界新聞專校電影製作科編導組。作為最早來大陸內地拍片的香港電影人之一,徐小明先生還曾自編自導自演過《木棉袈裟》、《海市蜃樓》等多部武打影片。旗下的徐小明製作有限公司也拍了不少影視作品。曾自編自導自演過《木棉袈裟》、《海市蜃樓》等多部武打影片,並一手捧紅了於榮光等一批武打演員。不過徐小明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霍元甲》中獨臂老人的角色。
主要有《大地恩情》、《霍元甲》、《木棉袈裟》、《變色龍》、《佛掌羅漢拳》、《幫主》,電視連續劇《霍元甲》、《陳真》、《霍東閣》、《再向虎山行》等。


作為武打演員和導演,徐小明的功夫十分出色,他精通太極、八卦、形意、六合、少林洪拳等等,尤其擅長太極螳螂拳,對長短硬軟兵器都有涉獵。徐小明自幼就跟香港螳螂拳武師學「螳螂排打」功,練就了一身金鍾罩鐵布衫的硬功夫。
徐小明走過了不少公司和集團。1998年,他重返「亞洲電視」,以非常大的突破性業績蓋過了「無線」收視率;1999年,他擔任英皇電影集團的行政總裁,負責集團的影視發展,僅7個月的時間就看到了效益;後來他又到了一家公司,同樣是為了堅持自己,他又離開了那家公司。2002年他在香港有線電視台擔任執行董事一職,負責香港各個有線台的節目策劃、采編與製作,平時工作非常忙,所以很久沒有在熒屏上露面了。

Ⅸ 他打戲不輸李連傑,拍50部電影2000集電視劇,為何一直紅不了

說到美髯公,人們自然就想起92版陸樹銘扮演的關羽,簡直是從書里走出來一樣。

然而,年輕一輩熟知認可的關公形象,卻是09年於榮光版的關二爺。

相較於老版《三國》選角的注重形象,新版《三國》的選角更注重刻畫人物性格。

在新《三國》里,於榮光突破經典形象,不但呈現出關二爺的高超武藝,更是把關羽的桀驁不馴和忠肝義膽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說:「我覺得功夫就是為了一句話,堅持一個事兒。人家說我不行,我就行給你看,堅持下來後,結果就變得一身功夫。這種功夫,不管從信念上還是意志上,都能讓你得到提升。」

在他眼中,功夫並沒有被簡單的定義為武打動作,更多的是代表一種堅持到底、奮力拚搏的精神。

深以為然:

酒,越醇越香;

功夫,越練越深。

Ⅹ 你認為武打戲的巔峰作品有哪五部為什麼呢

中國的功夫影片在世界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尤其以香港的動作片最為有名,它之所以出彩,一是動作演員精湛的演技,最主要的來自於幕後武術指導的辛苦付出。現在港台動作片也走了下坡路,由於內地的娛樂行業起步較晚,我們就以港片輝煌時代五位最著名的武術指導為例,來回顧一下他們當年的巔峰作品。

5,洪金寶《敗家仔》

洪家班的領導人,七小福之一,成龍的大師兄。他早期的作品內含喜劇的風格,此片講述了詠春拳的故事,洪金寶既是主演又兼武術指導,影片播出後反響強烈,最終榮獲了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當然優秀的武術導演很多,經典作品更是不勝枚舉,在這里只列舉了幾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其作品,讓大家領略了不同風格的功夫影片。他們都為電影事業做出了貢獻,給人們帶來了精神享受,娛樂了觀眾,應當向電影人致敬。

閱讀全文

與徐小明導演的武打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女孩電影2015百度雲 瀏覽:264
近幾年最好看的科幻電影有哪些 瀏覽:30
高級私人教練2017電影 瀏覽:418
日本擠奶水的電影 瀏覽:152
二級內地電影有哪些 瀏覽:409
2015電影排行榜喜劇 瀏覽:984
今天電影時間表2015年的 瀏覽:979
商丘電影院地址查詢 瀏覽:402
免費觀看恐怖僵屍電影電視劇 瀏覽:174
邪不勝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754
iPhone12pro哪裡找hdr電影 瀏覽:778
延安華夏電影城影訊今日上映 瀏覽:155
法國國王被俘虜的電影 瀏覽:642
韓國電影關系百度雲 瀏覽:289
落花手電筒影網 瀏覽:751
春秋五霸電影插曲 瀏覽:64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