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老國產電影 兒媳婦非常壞自己做餃子吃,給公公吃窩頭。老頭的孫子從廚房端了一碗餃子。 後來兒媳婦
喜盈門
導演: 趙煥章
編劇: 辛顯令
主演: 王書勤 / 溫玉娟 / 王玉梅 / 洪學敏 / 於紹康
類型: 劇情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1
片長: 100分鍾
Ⅱ 農村題材80年代老電影全部電影名稱
1、《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2、《稻草人》是由王童執導,張柏舟、卓勝利、吳炳南、文英、柯俊雄主演的劇情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中國台灣上映;1988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3、《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由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於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4、《黃河謠》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於1989年攝制,葛優和巍子主演,滕文驥擔綱導演,蘆葦和朱曉平擔任編劇。1989年上映。
5、《野山》是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故事片,由顏學恕執導,杜源、岳紅主演,於1986年9月11日上映。
6、《孩子王》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劇情片,由陳凱歌執導,謝園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7、《黃土地》,是改編自柯藍的小說《深谷回聲》的一部文藝題材的電影。由陳凱歌執導,王學圻、薛白主演。1985年上映。
8、《生財有道》是1983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由謝添執導,趙子岳、陳強等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
9、《咱們的牛百歲》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趙煥章執導,梁慶剛,王馥荔,錢勇夫等人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83年上映。
10、《快樂的單身漢》是宋崇執導的喜劇片,由龔雪主演,劉信義、鄭星、馬曉偉等人共同出演,於1983年上映。
Ⅲ 有誰知道喜盈門這部老電影AVI格式的在哪裡下載
《喜盈門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d4mtekGODlDxrUpMWbKHg
《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由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於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初一個中國北方農民家庭中,大兒媳總是計較小家庭的得失,百般算計,後來在大家的幫助下,她終於改正錯誤,一家人重歸於好的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Ⅳ 求電影《喜盈門》下載鏈接。。。
《喜盈門》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d4mtekGODlDxrUpMWbKHg
《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由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於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初一個中國北方農民家庭中,大兒媳總是計較小家庭的得失,百般算計,後來在大家的幫助下,她終於改正錯誤,一家人重歸於好的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Ⅳ 喜盈門的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通過一個普通農民之家分分合合的過程,反映了家庭中幾代人的喜怒哀樂和道德情操,強調了尊老愛幼的道德觀念。影片圍繞強英這一人物,展開不同線索,突出影片主題,並使影片起伏跌宕,豐盈多姿。影片具有清新、濃郁、幽默、活潑的特點,富有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喻教育宣傳於娛樂之中。
1980年初農村經濟改革,家庭內部的爭端問題成為了社會的焦點,1981年趙煥章執導《喜盈門》以北方農村一個家庭婆媳之間的爭端為主要內容,這部充滿喜劇色彩的家庭倫理片不但創下了拷貝發行數和觀眾人次的紀錄,還獲得了第2屆金雞獎榮譽獎和第5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這部出生於大城市上海的農村電影,長時間以來成為中國又純又正的農村電影的惟一代表,趙煥章後來又拍出了膾炙人口的《咱們的牛百歲》(1983年)和《咱們的退伍兵》(1985年),這兩部影片與之前的《喜盈門》被稱作是趙煥章的「農村三部曲」。
「搞電影的不能忘了農民」
趙煥章是山東人,他的農村片也多在家鄉山東拍攝,而和他合作過的編劇、演員里也有不少山東老鄉,趙老一口濃郁的山東話,「搞電影的不能忘了農民啊!」這句話似乎像是一種呼籲。
趙老的老伴身體不太好,需要經常去醫院,老人雖然還有心思想再拍農村片,但是做導演就意味著不著家,趙煥章說他不放心老伴一個人在家,所以婉言謝絕了。
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這位中國農民電影的「掌門人」。
農村和農民生活最初與並不是很密切,因為出生在縣城,念書在濟南,當時心裡是很得意的,有種優越感。趕上的時機很好,1948年濟南就解放了,我畢業後參加山東省文聯人民文工團,後來文工團並入山東大學,我有機會在山大的戲劇科學習。當時團里的大部分人員都來自農村,非常朴實,身上有一股勞動氣息,在文工團的時候我是做演員的,印象很深的是我做演員拍的第一部大戲就是一部農村片,名字叫《王秀鳳》,那時我剛剛19歲,但在片子里飾演的卻是王秀鳳的老公公。
1952年我從山東老區算是「調干」來到上影,記得當時有四十幾個人從山東來到上海。那年正是上海八家民營電影公司合並,也就是民營電影國有化改造,開始作為演員演過老導演沈浮的《斬斷魔爪》等戲後,我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去學導演。於是從場記到助理導演再到副導演,直到1980年升為導演。在《喜盈門》之前和別的導演合作拍攝過幾部片子,但是《喜盈門》應該算是獨立完成的首部大戲。這幾部農村片都是在山東拍的,《喜盈門》的編劇辛顯令當時是在文化館,寫一些「小戲」,也寫詩歌,而《咱們的牛百歲》編劇的袁學強就是農民,一手把鋤頭,一手寫劇本。他們的優勢是對農村生活非常熟悉,劣勢是對電影不熟悉。
裡面還有好多故事,我在「文革」期間拍過一個小戲就是山東的本子,本子就是辛顯令寫的,我們是老鄉以前就合作過。「文革」後,他想寫故事片,問我行不行,我鼓勵他寫,因為那些「小戲」都是為政策服務的,電影還是應該探究永恆的主題。《喜盈門》的本子最初遞到廠里沒有多大反響,我就讓辛顯令遞到其他廠試試,可能上世紀70年代末大家還都陷在「傷痕電影」、「反思電影」中,對農村題材的片子沒人重視。
記得是1979年底《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到「為什麼農村片這么少」的問題,各廠立馬重視起來,都開始抓農村片,我對廠里說看到一個關於農村家庭糾紛的戲很好,廠里看後認為可以投拍。
因為當時廠里對於劇本的要求很高,質量嚴格把關,作者到上海來兩個多月一起改劇本,當年就住在永福路上的上影文學招待所,那時我們熬夜再加上抽煙抽得厲害,每個人張開嘴,舌頭都是黑的。
劇本完成後,影片拍起來就很順利。那時各個廠都有個傳統,就是影片完成後要有答謝放映,我們帶著留廠拷貝巡迴演出似的一級級往下跑。因為是上影拍的,就先在上海放,觀眾的笑聲我都數得清楚,應該是在四五十次;後來到了濟南,那裡觀眾的笑聲是七八十次;再到煙台,笑聲達到一百多次;到了縣城平度,笑聲是一百二三十次;真正到了農村,笑聲是一百七八十次了。
我就感慨,這樣的影片越靠近農村,越靠近農民,越靠近家鄉,掌聲和笑聲就越多,因為這些老鄉真正懂得這部片子里的故事和細節。
辛顯令說他體驗生活時,感受最深的就是村裡人特別愛看電影,放映隊來了,男女老少早早到放映場地去佔位置,看不完就不散,許多人還追著放映隊到外村去看,那時不少家庭婆媳矛盾都很激烈,有的甚至當街打罵,他琢磨著通過電影講述農村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家庭故事。
記得一位農村老漢說,他在看的時候注意四周的小媳婦、小夥子,害羞、低頭的往往是不太孝順的,哈哈大笑的是比較孝順老人的,我想,這個老漢可真不簡單,他是最棒的影評家。
Ⅵ 喜相逢的演職員表
片名: 喜相逢
導演:趙煥章
編劇:於力 殷敦煌
編輯:丁玉玲
攝影:單聯國
美術:金綺芬 陳春林
作曲:肖珩呂其明
錄音:屠明德
剪輯:陳仁金
化妝:殷尚山
服裝:丁淑蘭
道具:潘建民
照明:鄒自偉
置景:張信全
煙火:陳鵬雲
擬音:錢守一
副導演:金肇渠
製片主任:楊公敏
演奏:上海電影樂團
指揮:陳傳熙
演唱:楊愛珍
領唱:袁國慶
合唱:上海老年合唱團
上映:1988年
色彩:彩色遮幅
片長: 2830米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類型:劇情片
Ⅶ 找老電影【喜盈門】,能下載的
《喜盈門》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d4mtekGODlDxrUpMWbKHg
《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由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於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初一個中國北方農民家庭中,大兒媳總是計較小家庭的得失,百般算計,後來在大家的幫助下,她終於改正錯誤,一家人重歸於好的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Ⅷ 喜臨門中水蓮的扮演者
一、《喜臨門》中水蓮的扮演者是溫玉娟。
1、角色介紹
溫玉娟在影片中飾演二兒媳婦薛水蓮,一個美麗善良孝順賢惠的農村媳婦。被譽為「中國第一賢媳」。
2、溫玉娟個人簡介
溫玉娟,1959年8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現就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專業技術三級),兼任中華全國青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等職,多年來一直擔任全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執行委員會委員。
溫玉娟在20歲的時候出演了自己的熒屏處女座電影《喜臨門》中飾演二兒媳婦薛水蓮。憑借這一角色一炮而紅,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年輕演員。
之後出演了很多的影視座屏,像《這樣的人》、《咱們的退伍兵》等,奠定了自己在影壇的一席之地。成功塑造了各種各樣的角色,近些年《激情永遠燃燒》、《花一樣的女人》等劇都有她精湛的表演。
二、《喜臨門》影片簡介
1、電影上映於1981年,由知名導演趙煥章導演,並且由著名影星洪學敏,溫玉娟,王書勤等主演。
2、劇情簡介:北方某山村,陳家為陳仁武與薛水蓮結婚擺喜宴,大嫂王強英要丈夫陳仁文也給她買條新娘子穿的那種滌綸綢褲,碰巧仁文妹妹仁芳的男友送給她一條滌綸褲料,強英認為褲料是婆婆為小姑子買的,便去找婆婆要褲子。善良的婆婆不得不去借錢。
電影《喜盈門》將農村生活展現在大銀幕之上,通過一個普通農民之家分分合合的過程,反映了家庭中幾代人的喜怒哀樂和道德情操,強調了尊老愛幼的道德觀念,因而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Ⅸ <<喜盈門>>這部老電影是什麼時候拍攝的
電影《喜盈門》是1981年出品的影片,至今仍是全國復映率最高的影片之一,特別在農村,24年久演不衰.
反映農村家庭生活,媳婦虐待老人,在群眾的非議和家庭老人的教育下,逐漸愧悔的故事。
榮獲百花獎、金雞獎、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等全國九項大獎
劇情簡介:
北方某山村,陳家大院內笑聲盈盈,親友們前來祝賀陳仁武與薛水蓮新婚之喜。大嫂王強英見新娘子穿的滌綸綢褲,要丈夫陳仁文也為她買一條。
偏巧這時龍剛進城回來,送給女友陳仁芳一條滌綸褲料。仁芳去找大嫂為她做褲子,強英認為褲料是婆婆為小姑子買的,於是就找到婆婆也要褲子。善良的婆婆沒法,要借錢為兒媳婦買褲料。這事給新媳婦水蓮知道了,她拿出自己綉花掙來的錢交給婆婆,為嫂子買了褲料。強英反認為婆婆是"屬牙膏的,不擠不出油"。仁芳看不慣強英這樣貪心,在強英指桑罵槐時,對她反唇相譏。
強英說全家都欺侮她,逼著仁文分家。分家時,強英又提出弟媳婦結婚時做了大衣櫥,分家也要婆婆為她做一個,水蓮為了不讓老人為難,讓出自己的大衣櫥給強英。家分了,強英卻不肯養活老人,氣得婆婆發病住了院。
這時,強英為了除去眼中釘,和呱呱鳥暗中商量,要在仁芳和龍剛公開戀愛關系前,為仁芳找個遠遠的婆家。呱呱鳥趁仁芳娘出院來探望的機會,花言巧語為仁芳說媒下聘,媽媽不知女兒早與龍剛相愛,收下了衣物。強英又把呱呱鳥為仁芳說媒的事告訴了龍剛,使得一對情侶產生了風波。
強英勉強答應贍養老爺爺。吃飯時,她帶著兒女小山、小花吃蝦米肉餡餃子,卻給爺爺吃窩頭。爺爺氣憤之下,訓斥了仁文並離開了仁文家。仁文羞愧交加,打了強英一巴掌,強英生氣地回娘家去了。強英娘不但不勸說女兒,還要等仁文來賠罪。仁文真的去了,他提出要與強英離婚。鄰居們都很同情老爺爺,指責強英不該虐待老人,強英有所震動。她趕回家中,向爺爺認錯,一家人和和睦睦開始了新的生活。
影片圍繞一個四世同堂的普通農民之家從合到分、再由分而合的過程,把家庭中幾代人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們的道德情操予以充分的展現,從而集中突出了尊老愛幼、促進家庭和睦的主題,歌頌了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和敬老愛幼的倫理道德觀念。
該片富於鄉上氣息和喜劇色彩,體現了我國的民族傳統,符合廣大農民觀眾的欣賞習慣。它以強英為貫穿人物,把其他線索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影片起伏跌宕,豐盈多姿,它利用多種藝術因素,構成了影片的「年畫風格」,使之土中見美,雋永清新。在人物語言上,它突出了清新、濃郁、幽默、活潑的特點。音樂處理富於地方色彩,較好地體現了民族的情感,增強了影片的藝術表現力。
該片獲1982年第2屆中國電影盆雞獎榮譽獎、最佳音樂獎;獲文化部1981年優秀影片獎;獲1982年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片名:喜盈門
片種:故事片
出品地區:中國大陸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
主要演員
王書勤 (飾 王強英)
溫玉娟 (飾 薛水蓮)
王玉梅 (飾 媽媽)
於紹康 (飾 仁文爺爺)
張亮 (飾 陳仁文)
洪學敏 (飾 陳仁芳)
馬曉偉 (飾 陳仁武)
蔣俊燕 (飾 小花)
林駕雲 (飾 小山)
毛永明 (飾 龍剛)
吳雲芳 (飾 呱呱鳥)
孫景路 (飾 強英娘)
曹鐸 (飾 強英爹)
張復生 (飾 金田大叔)
雷仲謙 (飾 獸醫站長)
--------------------------------------------------------------------------------
導演: 趙煥章
副導演: 武文璞
編劇: 辛顯令
攝影: 彭恩禮、程世余
特技攝影: 蒲維仲、宋旭光
製片: 李全根
錄音: 謝國傑
剪輯: 陳仁金
美工: 趙宜軒
作曲: 楊紹櫚
演奏: 上海電影樂團
指揮: 姚笛
合唱: 上海廣播電視藝術團
服裝: 金吉泰
道具: 劉培德
化裝: 糜子德、朱佩珍
照明: 金漢江
特技設計: 董蕾
背景設計: 張義華
動畫設計: 詹仁佐
擬音: 牟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