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還是覺得你最好》主創連線好評如潮,如何評價這部「港式愛情喜劇」電影
《還是覺得你最好》主創連線好評如潮,如何評價這部“港式愛情喜劇”電影?評價這部作品口碑加上現場的熱度都比較高,全場的笑聲不斷,我覺得是很不錯的。同樣這部作品不僅有喜劇,還有背後的深刻意義讓我們熟知。這就像是一個讓人驚喜的港式叉燒一樣,味道比較正宗,而且吃完之後意猶未盡,讓人還想再來一場。
正宗的港式作品,味道很不錯
這是一個非常正宗的港式作品,是爆笑加上淚光的那種喜劇,仍然是有著滿滿的香港的味道,而且是那種香港電影獨特的味道。就像是叉燒飯一樣,味道很正宗,讓人吃完了還想再來一份,我們必須要記住這位導演是他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好的作品。現場加上觀眾們的口碑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大家趕快去看一看這部作品,你覺得呢?
2. 誰有香港電影導演爾冬升的資料
中文名: 爾冬升
英文名: Tung-Shing Yee
性 別: 男
哥哥:姜大為、秦沛
1976年進入邵氏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以毒攻毒》,此後他以武打小生的身份拍了不少武打片。後因主演《三少爺的劍》而出名。80年代,他拍攝了多種題材的影片。1986年,他第一次執導影片《癲佬正傳》(又名《天天星期七》),曾獲得"金像獎」提名,成為香港導演群中引人注目的新秀。此後他的導演技藝日漸成熟,並參與編寫劇本。主要作品有《人民英雄》、《再見王老五》等
演員作品集
畫魂 Peintre, La (1995-8-30)
情人的眼淚 Lover's Tears (1995-1-1)
達摩祖師 Master of Zen (1994-1-1)
暴雨驕陽 Bao yu jiao yang (1994-1-1)
川島芳子 Kawashima Yoshiko (1990-1-1)
中華戰士 Zhong hua zhan shi (1987-1-1)
我愛神仙遮 My Darling Genie (1984-1-1)
魔劍俠情 Return Of The Sentimental Swor (1980-1-1)
蝙蝠傳奇 Legend Of The Bat (1978-1-1)
倚天屠龍記 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re (1978-1-1)
倚天屠龍記大結局 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re (1978-1-1)
導演作品集
千杯不醉 DRINK DRANK DRUNK (2005-8-1)
早熟 2 Young (2005-4-15)
旺角黑夜 One Night in Mongkok (2004-5-20)
忘不了 Lost in Time (2003-11-20)
真心話 Zhen xin hua (1999-6-18)
烈火戰車 Full Throttle (1995-10-24)
新不了情 Xin buliao qing (1994-2-19)
再見王老五 Zai jian wang lao wu (1989-1-1)
人民英雄 Yan man ying hung (1988-9-15)
癲佬正傳 The Lunatics (1986-6-8)
癲佬正傳 Lunatic's True Story (1986-1-1)
爾東升,廣東人,1957年出生,他的父親爾光和母親紅薇都是著名演員,秦沛、姜大衛是他的同母異父兄弟。中學畢業後進入邵氏影片公司當演員。他參演的第一部電影是《阿SIR毒後老虎槍》,《三少爺的劍》是其次成名作。81年他編寫過一個電影劇本《貓頭鷹》。86年他開始執導,首部電影是《癲佬正傳》,第二部是一九八八年公映的《人民英雄》,它們都被香港與台灣的影評人評為當年的佳片之一。93年他編導的《新不了情》獲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多個獎項,其後在95年編導演的《烈火戰車》、96年與羅志良聯合導演的《色情男女》亦獲多個獎項。
在第24屆香港金像獎上,爾冬升獲同時獲得最佳編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其實之前已憑著《旺角黑夜》連奪電影評論學會、金紫荊兩大頒獎禮的最佳導演獎,成為24屆香港電影頒獎禮的大贏家。
47歲的香港導演爾東升儒雅、成熟、淡定。入行30年,連任4年香港導演協會會長。一系列為大家印象深刻的電影《新不了情》、《色情男女》、《忘不了》、《旺角黑夜》等,足可說明了他的「資深」。他的電影被影評人稱之為很具現實意義;他的電影對很多大明星來說是舉足輕重的,比如袁詠儀、舒淇、張柏芝等。
當然,爾東升為人關注還有一個緣由,他和「大眾偶像」張曼玉曾經有過一段情緣。是什麼原因讓眾人眼裡的「金童玉女」終成陌路,是很多人不得其解的話題。
爾東升每次都是來去匆匆,難得這次有近兩個小時跟他面對面的機會,聊他的電影,他的感悟,他的生活還有他的愛情。讓我意外的是他說自己拍電影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不拍電影,他提醒大家要適時享受生活,他又結婚了。當然,他也提到了張曼玉,他說當年他們分手的動因是「個性不合」,他達不到她的「指標」。
3. 是否有令你無比敬佩的電影導演你最喜歡他導演的哪一部戲
經典台詞:星爺問:我很孤獨用英語怎麼說?莫文蔚回答:I love you!《算死草》是由馬偉豪執導,周星馳、莫文蔚、葛民輝、邱淑貞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該片於1997年8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以開埠時香港作背景,講訴孤兒阿歡(葛民輝飾)投靠清代名嘴陳夢吉(周星馳飾)並拜其為師,負氣出走險些喪命的故事。
周星馳的這部電影也許算不上代表作,然而依舊足以讓人捧腹。1997對於香港電影來說,也許算得上是一個挺尷尬的年份;一方面對於回歸之後的假想,另一方面是對舊有一切的不舍。英國法律和中國清政府的法律是否存在沖突,這一點並不曾在這部電影里表現出來,這部電影更彰顯的是東西方思維方式的沖突。也許是因為英清法律皆為案例法則的原因,所以尋找沖突其實挺難。情節單薄。搞笑無力。相對星爺主演的其它電影,這部電影並不出眾。相對於馬偉豪其它作品而言,這部電影算是中規中矩。
該片是星哥後期作品中最慘不忍睹的一部,實在難以和《審死官》、《白麵包青天》等同類「公堂片」相提並論。影片中從頭到腳太多的「屎尿屁」臭烘烘地令人惡心,大便小便、屁股肛門,所有能讓人生理上起惡劣反應的事物都被拿來加工成笑料。如果挪用一句經典的評價就是:這是一部不能不看的影片,也是一部絕不願意再看的影片。作為一個「星迷」,怎麼能不看自己偶像在成名之後最爛的片子呢,而再看一遍無疑是對自己的一種折磨。加上半個「星」完全是為了照顧情緒,給星哥面子而已。對於這部影片,最積極的想法就是星哥重新剪輯一個「潔版」,哪怕只有半個小時長度,也能讓人多看兩遍。
4. 香港著名導演有哪些
王家衛,關錦鵬,徐克,劉偉強,杜琪峰,王天林,爾冬升,吳宇森,陳可辛,王晶、周星馳、李安。
一、王家衛
《阿飛正傳》《旺角卡門》《墮落天使》《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春光乍泄》《花樣年華》《2046》《愛神——手》
特點:無疑王家衛的作品已經成為了小資們的首選和一種文化符號,考究的畫面,迷離的情節和獨樹一幟的經典台詞,使他的電影由於帶著強烈的個人風格而在香港導演中名列前茅。
二、關錦鵬
《地下情》《胭脂扣》《人在紐約》《阮玲玉》《紅玫瑰與白玫瑰》《愈快樂愈墮落》《有時跳舞》《藍宇》《長恨歌》
特點:細膩而含蓄的講述著一些愛情故事,懷舊的色調,整個人生和世界都顯的不那麼明亮,除了那些纏綿悱惻,痛苦執著的愛。
三、徐克
《新蜀山劍俠》《倩女幽魂》《黃飛鴻》《蜀山正傳》《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地獄無門》《小人物》《大亨》《蝶變》《書劍恩仇錄》《刀馬旦》《七劍下天山》《黃飛鴻Ⅱ男兒當自強》《黃飛鴻Ⅲ獅王爭霸》《黃飛鴻Ⅳ王者之風》《青蛇》《黃飛鴻Ⅴ龍城殲霸》《梁祝》《新上海灘》《小倩》《七劍>《第一類危險》《最佳排擋之女皇密令》《英雄本色之夕陽之歌》《滿漢全席》《花月佳期》《刀》《大三元》《反擊王》《雷霆一擊》《順流逆流》
特點:現實的世界太局限桎梏,他把拳腳放進了虛設的武俠世界,人心就是江湖,大情大性,快意恩仇的電影真是羨煞凡夫俗子的看客。
四、周星馳
《少林足球》〈食神〉《功夫》《長江7號》
特點:喜劇,無理頭。
五、李安
《星期六下午的懶散》《陳媽勸的一天》《追打》《揍藝術家》《我愛中國菜》《蔭涼湖畔》《分界線》《推手》
《喜宴》《飲食男女》《理性與感性》《冰風暴》《與魔鬼共騎》《卧虎藏龍》《綠巨人》《斷背山》〈色戒〉
特點:融合東西方文化。
5. 無間道在香港電影中的地位
香港電影的史詩之作。進入新千年香港最好的電影。劉德華和梁朝偉之間的對手戲 堪稱經典,讓人過目不忘。復雜的人際關系與緊張的情節讓香港電影真正走向了世界。電影中的劉建明面對做一名好人的無奈與彷徨。最中讓他走向了人格的分裂。在無間的黑與白中,很難做出自己正確的選擇,這是人生最痛苦的時刻。有時 使我們感到動的不是大人物的一舉一動,而是小人物內心的掙扎。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好人,但是過去的一切並不能抹去。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喜歡片中的對白,是那麼的直白,鏡頭的由進到遠讓人身在電影中跟著電影的節奏走。片中音樂也讓人陶醉。當音樂跟著影片走是自己彷彿就是片中的主角。無間道3部,部部精彩。其中的感情糾葛也使影片增色不少。我很喜歡的電影之一。希望香港電影會有更多好電影帶給我門。
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香港電影。在香港,它戰勝了《英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在內地,它是電影審查制度放寬以來第一部引進的港產黑幫片;在國外,它有望參選明年的奧斯卡大獎。影片開始嘗試以曲折離奇的心理交鋒為著手點,在大量的娛樂元素之外,更有一些與哲學相關發人沉思的東西。
《無間道》榮譽
【香港金像獎】
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03年4月6日晚8:30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電影《無間道》獲得16項提名,贏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編劇、最佳剪接7項大獎。
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無間道》(監制:劉偉強)
最佳導演:劉偉強、麥兆輝(《無間道》)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無間道》)
最佳男配角:黃秋生(《無間道》)
最佳編劇:麥兆輝、庄文強(《無間道》)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無間道》(《無間道》)
最佳剪接獎:彭發、彭正熙(《無間道》)
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長空》《無間道2》
【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獎】
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獎選舉:最佳電影:《無間道》(監制:劉偉強)
最佳編劇:麥兆輝、庄文強(《無間道》)
【台灣金馬獎】
第四十屆金馬獎(2003): 最佳劇情片:《無間道》
最佳導演: 劉偉強、麥兆輝 《無間道》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無間道》
最佳男配角:黃秋生《無間道》
最佳音效:曾景祥《無間道》
第四十一屆金馬獎(2004):最佳男主角: 劉德華 《無間道3終極無間》
【香港金紫荊獎】
香港影評人協會主辦的「第八屆金紫荊電影頒獎典禮」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落幕。一如眾人預料,在頒獎典禮上,《無間道》可謂所向無敵,8項大獎佔了5個。順利摘下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編劇」5項大獎
第八屆金紫荊電影獎:最佳影片:《無間道》(監制:劉偉強)
最佳導演:劉偉強 (《無間道》)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 (《無間道》)
最佳男配角:黃秋生 (《無間道》)
最佳編劇:麥兆輝、庄文強(《無間道》)
【日本藍絲帶電影(日本奧斯卡)大獎】
第46屆日本藍絲帶電影大賞由劉德華、梁朝偉主演的《無間道》再度揚威日本電影界,《無間道》在第 46屆日本藍絲帶電影大賞 中,擊敗《殺死比爾》、《最後武士》 及《芝加哥》等好萊塢猛片,勇奪「 最佳外語片」
第46屆日本藍絲帶電影大賞:最佳外語片:《無間道》
【《電影旬報》獎】
被日本權威電影雜志《電影旬報》推選為「2003十大最佳外語片」
《電影旬報》獎:「2003十大最佳外語片」:第九名《無間道》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第三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港台最受歡迎電影:《無間道》
【新浪港粵十年頒獎禮】
新浪港粵十年頒獎禮:最受歡迎香港電影:《無間道》
【Mtime網百佳電影評選】
中國最大最權威的電影愛好者網站 於2008年評選的百佳電影獎《無間道》位列全球第40名 美版的《無間道風雲》位列43
【奧斯卡金像獎】
由香港電影《無間道》改編的電影《無間行者》獲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四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馬丁·斯科塞斯提名6次最終登上奧斯卡頒獎典禮的領獎台。馬丁·斯科塞斯上台領獎時感謝香港、感謝劉偉強並稱贊其在香港拍的原始電影,是一部非常棒的亞洲電影,並大力稱贊亞洲電影。
【美國金球獎】
同樣作為美國重大的電影頒獎禮由香港電影《無間道》改編的電影《無間行者》最佳電影,馬丁·斯科塞斯再次在感謝詞中提及並感謝香港 《無間道》
【無間道紀錄】:《無間道》在香港上映兩周突破3000萬港幣,成為香港有史以來兩周票房紀錄。
《無間道》以5600萬港幣成為2002年香港票房冠軍,成為自1996年以來香港票房第四名(2004年《功夫》6127萬;2001年 《少林足球》6073萬;1996年《警察故事4一個好人》5751萬)
《無間道2》以350萬港幣創造了香港票房首映紀錄
《無間道3》在內地上映三天票房突破2000萬,香港突破1200萬
《無間道3》成為首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映的香港影片(此前只有《英雄》,《荊軻刺秦王》)
《無間道3》成為首部在台北國賓戲院的首映華語(非台灣地區)電影
《無間道》美國紐約時代雜志評為「耀眼星輝」
《無間道》被美國電影評論界評為4星(5星滿)英國評論屆給出4星半,亞洲電影只有日本早年的《七武士》獲得過此高度
《無間道》第一部的版權好萊塢以175萬美元的高價買走重拍(布拉德·皮特買走),創下亞洲電影版權紀錄
《無間道》於2003年10月參加在伊朗舉行的48屆亞太影展
《無間道》2004年02月07日《無間道》第一、二、三集均將參加柏林電影節影展,作為觀摩電影
《無間道》首創華語電影擁有獨立的電影網站
《無間道2》音像版權在內地高達850萬人民幣
《無間道3》在電影上映兩周後發行正版光碟,在北京一天突破100萬張
最為經典的台詞:
片中劉建明和陳永仁在天台上的對白讓我難忘,最經典的一幕(背景加上台詞實在太棒了!)。
劉建明:挺利索的。
陳永仁:我也讀過警校。
劉建明:你們這些卧底可真有意思,老在天台見面。
陳永仁:我不像你,我光明正大。我要的東西呢?
劉建明:我要的你也未必帶來?
陳永仁:哼,什麼意思?你上來曬太陽的啊?
劉建明:「給我一個機會。」
陳永仁:「怎麼給你機會。」
劉建明:「我以前沒的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陳永仁:「好啊,去跟法官說,看他讓不讓你做好人。」
劉建明:「那就是讓我去死。」
陳永仁:「對不起,我是警察。」
劉建明:「誰知道?」
6. 香港著名導演有哪些(要最全的)
香港時下的名導演:
吳宇森:
吳宇森(John Woo),1946年出生於廣州,成長於香港,是香港及好萊塢著名導演及編劇.
1969年年僅23歲的他以助理導演的身份,在邵氏兄弟公司開始了他的電影事業.
1973年,吳宇森首次獨立執導電影,直至1986年他編劇並導演的(英雄本色)一片,在當年度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兩大獎項,在台灣金馬獎評選中,吳宇森被評為最佳導演.
由此片,吳宇森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東半球高舉暴力美學的旗幟,與西半球的奧利佛·史東和昆廷·塔倫蒂諾遙相呼應,穿插著白鴿與雙槍的吳氏作品,將黑幫影片與江湖義氣描繪得盪氣回腸.
2005年由香港影藝界所舉辦的(中國電影一百年)活動當中,吳宇森被香港人選為這一百年來最喜愛的導演.
爾冬升
爾冬升(1957年)是香港電影演員、導演.
作品曾兩次(1994年:新不了情,2004年:旺角黑夜)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爾冬升香港出生,中學畢業後進入邵氏成為演員.
演出電影包括三少爺的劍、如來神掌、表錯七日情等.
1986年首次執導,作品為描寫精神病人的癲佬正傳,頗受注目.
之後的作品有:人民英雄、新不了情、烈火戰車、色情男女、忘不了、旺角黑夜等.
爾冬升有兩名兄長:秦沛及姜大衛,二人皆為資深演員.
另外爾冬升在八十年代後期曾經和當紅女星張曼玉相戀,可惜未能開花結果
杜琪峰:
杜琪峰(英文名:Johnnie To,1955年4月22日),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監制.
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作品亦多次在海外影展展出.
杜琪峰1973年進入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後轉幕後,由製作助理升至編導、監制.
曾參加製作電視包括:民間傳奇(1975年)、京華春夢、射鵰英雄傳、鹿鼎記等.
首部電影是1980年的(碧水寒山奪命金).
1986年為新藝城執導(開心鬼撞鬼),之後在新藝城導演多部作品,包括(八星報喜)等.
1989年以阿郎的故事大獲好評,次年(1990年)天若有情亦大受歡迎.
兩劇分別成為其主角周潤發及劉德華的經典作品.
之後執導的審死官、呆佬拜壽、十萬火急亦甚受歡迎.
1996年與韋家輝組成銀河映象,二人製作一系列很具個人風格電影,包括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非常突然、真心英雄、再見阿郎、槍火等.
之後與中國星合作,成立一百年電影,製作一系列商業上非常成功的電影,包括孤男寡女、暗戰、廋身男女、全職殺手、鍾無艷等.
仍然保有濃烈獨特風格的的電影有:大事件、PTU、大隻佬等等.
王家衛
王家衛(英文:Wong Kar-Wai),1958年生於上海,5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
1980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美術設計系.
1981年進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編劇訓練班,並在電視台擔任製作助理.
1982年離開電視台,投入電影編劇工作,80年代共寫過13個電影劇本,並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1988年開始執導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
1997年獲第50屆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是華人電影工作者第一位獲此獎項者.
王家衛獲邀擔任2006年法國康城影展的評判團主席,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王家衛常配戴深色太陽眼鏡示人,他又是喜愛吸煙的.
徐克:
徐克(Hark Tsui)出生於(1951年2月),本名徐文光,電影導演、編劇、監制、演員.
生於越南,1966年移居香港,後到美國學習電影課程.
1977年回港後,在無線電視從事編導工作.
後轉入電影圈發展,憑藉(蝶變)一片展露頭角.
1984年與妻子施南生組建電影工作室,憑(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黃飛鴻)等片蜚聲海內外,為香港電影開創了新的時代.
彭浩翔:
彭浩翔出生於(1973年),香港電影導演,其電影風格較為創新,並憑其獨特風格獲得多個獎項.
彭浩翔自小熱愛電影,中學畢業後曾在亞洲電視擔任喜劇綜藝節目編劇,並在報紙、雜志撰寫影評及小說.
1995年為林海峰執導的電影(天空小說)撰寫劇本.
1997年,出版長篇小說(全職殺手),並在2001年被拍成同名電影(全職殺手).
1999年自資拍攝及執導短片(暑期作業),獲提名角逐台灣金馬獎最佳短片,及獲邀參加多個國際影展.
2001年,首部長片(買兇拍人)的黑色幽默風格,令彭浩翔獲得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編劇及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2005年,憑(公主復仇記)獲邀參加東京國際電影節.
2006年的(伊莎貝拉)則成為德國柏林電影節唯一入圍競賽單元部份的華語電影.
彭浩翔曾表示喜歡將幽默、恐怖、警匪等元素集合在電影中.
劉鎮偉:
劉鎮偉(英文:Jeff Lau),香港喜劇導演,早年在英國學美術.
1987年,執導首部作品(猛鬼差館).
1992年,與好友王家衛合組澤東電影公司.並以筆名(技安)編寫劇本,包括(92黑玫瑰對黑玫瑰)與(超時空要愛)等.
關錦鵬:
關錦鵬(Stanley Kwan)出生於 (1957年10月9日 ),香港電影導演,以拍攝女性觸角電影聞名.
代表作(胭脂扣)曾奪得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
關錦鵬於香港出生,香港浸會大學傳理系畢業,曾參加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之後在電視台任助導.
1979年轉投電影,曾為許鞍華的副導演.
1984年首次執導(女人心),得到好評,更成為當年票房最高的電影.
1987年的(胭脂扣)描寫人鬼之間的愛情,除了在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七項獎外,亦獲得(金馬獎)多項大獎.
1989年的(人在紐約)在金馬獎中再得八項大獎.
1991年的(阮玲玉)除了在香港獲獎外,亦令女主角張曼玉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中當上最佳女演員.
關錦鵬在(越快樂越墮落)中以同性戀為題材.
而關關錦鵬本人亦走出來表示片中的角色是他的影子,並承認自己同為同性戀者的身份.
2005年,關錦鵬執導,鄭秀文主演的(長恨歌),獲提名參加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競賽部份.
參考資料:地道香港人
7. 港影:年代巨制《風再起時》,重磅將映,你怎麼看
《風再起時》,翁子光電影導演,美亞娛樂和大地電影出品。郭富城與梁朝偉的大屏幕第一次合作。已發布廣告推送十年歷經,是大家的慣性力矩固執。以往的兩個十年裡,港台電影仍然優秀電影不斷。倘若以「十年最好是」言則新時期第一個十年,或是非《無間道》莫屬。壹零時代,則很有可能要最先強烈推薦《無雙》。
他從不摳門對鑒賞的明星的鍾愛,比如郭富城、夏秋季和梁朝偉。目前他的待映經典著作包括《獵狐行動》、《風再起時》及《金手指》,相對而言,或許這一部《風再起時》中的梁朝偉更十分非常值得期待。若論表演稱之為香港影視圈的一場巔峰之決。
8. 《毒戰》好看嗎《毒戰》影評!
沒想到毒戰這么棒,劇情張力十足,銀河風格依舊,節奏凌厲敘事完整,場面火爆尺度過激,能過審真心不易!演員表現出色,古日樂孫紅雷異常棒,鍾漢良林雪郭濤等港台內地腕兒完全融入,犯罪鏡頭觸目驚心,期待創杜琪峰電影的內地票屋新紀錄!這才是香港導演北上堅持氣節的佳作——這是我在看完《毒戰》後立刻發的微博。 敘事有張力 《毒戰》在次說明杜琪峰是香港少有的重視劇本的導演,對白不多,人物調度偏愛靜態的處理,不靠情節鋪排而是通過動作場面闡述人物關聯和情感,強調用演員的眼神和動作展示個性,因而給了演員很大的空間,,因而,不光古日樂、孫紅雷讓人耳目一新,就連鍾漢良、李菁、郭濤等,也都可謂脫胎換骨。另外,《毒戰》中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有以小搏大的精心布置,這務必細心觀看電影。不管是古日樂的毒梟還是孫紅雷的公安,或者警匪兩個群體,均以反英雄面目出現,尤其是孫紅雷與古日樂以細膩精彩的對手戲強化了單薄的劇本,在影壇一片打打殺殺的氣氛中帶出與眾不同的沉穩內斂的另類氣質。 杜琪峰深得黑澤明的真傳,追求以靜制動的劇情內在張力,《毒戰》情節的發展峰迴路轉,敘事不急不慌,從容老到流暢自如,很容易調動觀眾情緒。孫紅雷、古日樂的警匪對峙更像是貓捉老鼠的鬥智游戲,無謂勝負的兩敗俱傷,唯命運獨大,凸現一生的荒謬無常。動作處理方面《毒戰》汲取了銀河眾多電影作品槍戰的精華,更強調人物的狀態和緊張氛圍,比《萬分突然》、《PTU》等有過之而無不及。《毒戰》中大到一個人物,小到每一個眼神舉動,都具有無限的深意和特別的味道,不張揚卻攝人心魄,比如說林雪在海邊自拍、葉璇穿鞋子、黃奕觀察鍾漢良的車、孫紅雷模仿哈哈哥等。 死亡的把玩 人往往無法對抗命運幾乎變為杜琪峰電影的永恆主題,《毒戰》也不例外。雖然也是警匪對立的人物構架,但貓捉老鼠般的游戲感讓人體驗到無所不在的黑色幽默和一生荒謬的感覺。古日樂扮演的毒梟自以為是,卻作繭自縛。孫紅雷扮演的公安呼風喚雨,卻逃脫不了被人玩弄於股掌的命運。 杜琪峰在《毒戰》中仍舊痴迷於對死亡的把玩,甚至說這是他作品中死亡人數數得著多的一部,充斥銀幕的爆頭、中彈、血漿,全是內地審查少見的突破。死亡對於《毒戰》中的角色來說是一生是最自然而且無可逃避的大限,比如古日樂雖能在與孫紅雷數次的鬥智中取勝,卻躲不過孫紅雷的堅持不懈;孫紅雷的精英人馬在與毒梟們突如其來的火拚中,雙方竟然全軍覆沒;林雪、林家棟等七名大毒梟匯集到一同,更是無時不被擊殺的陰影籠罩;就連片中最柔軟的女性角色黃奕、葉璇也偏偏被設計成躲不過冷槍……死亡在《毒戰》中,並絕非一生的盡頭或了斷,而是伴隨左右無處不在的恐懼,常常是瞬間定生死。大銀幕上觀看這種把人物逼到盡的殘忍感受,生與死間的徘徊游盪,從而迸發最本能的潛在激情。 無心再迎合 我們知道,香港的杜琪峰電影在香港這邊,現實感滲透在與時代、政治緊密呼應的生活真實中。如今在《毒戰》中,同樣,你很難看到杜琪峰對觀眾、對內地審查的有意迎合。直接影射內地的臟亂差、黑幫、治安惡化的現狀,在一派肅殺的迷局中,塑造一場困獸猶斗,生死較量和最終的兩敗俱亡,港人的恐中情緒一目瞭然。這些也就罷了,最終《毒戰》中對現實的冰冷審視和無情解剖,讓人心寒,甚至最終出現了毒梟古日樂毫無人性的用校車里的學員當人盾。 開放式的多元結構,多重線索的整合並進,在《毒戰》中又一次爆發魅力,結尾幾撥公安和毒梟箭弩拔張的場面,每一聲槍響都不具誇張的延時和故意的放大,殘酷的抓人心魄,這僵住的緊張和孤注一擲的氣氛,頓時讓人憋住了尿。最終,你會知道為什麼該片叫「毒戰」,「毒」不過人心,無毒不丈夫,「戰」不過心魔,犯罪無義戰。眼下香港電影節,連杜汶澤都考中下質量的《低俗小說》提了名,倘若《毒戰》在,勢必大爆,自此後,內地銀幕上勢必尺度大開,迎來確實的香港警匪電影,杜琪峰,真乃香港電影的定海神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