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一部電影哪些創作人員

一部電影哪些創作人員

發布時間:2022-09-22 23:04:07

❶ 一部電影都有哪些主創人員

一部電影主創人員有:
製片、策劃、編劇、導演、動作指導、攝影、美術、錄音、剪輯、音樂、化妝、場記、道具、劇務、服裝、燈光布景、後期配音等

❷ 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人員(請回答完整,不要出現「等等」)

製片人,監制,編劇,導演,副導演,製片,攝影師,燈光師,場記,製片,劇務,美工師,化妝師,道具師,置景師,演員,另武術指導等特殊職位,基本就這個標配,還有升級版豪華版的看個人需求

❸ 你知道電影的主創人員完整職位是哪些 請提前預習你喜歡的電影的字幕表

你好,電影的主創人員完整職位有出品人,製片人,顧問,導演,副導演,監制等。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製片人:一般指影視劇製片生產製作人。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導演:狹義上的導演負責指導表演和設計鏡頭;廣義上的導演要負責電影拍攝的所有藝術創作部分。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電影」這個詞有多重意思,現在多用於形容呈現在熒幕之上的根據人的視覺具有瞬間保留印象的原理,用攝影機將人物或其他被攝體的活動影像拍攝成連續性的畫面,通過放映機在銀幕上再現出來。

❹ 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工作人員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這部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2、製片人: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協助導演保質保量早點完成拍攝。

3、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

4、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5、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6、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7、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8、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9、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

10、燈光師: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燈光效果。

11、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造型。

12、化妝師: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3、後期處理: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

15、剪輯:負責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16、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4)一部電影哪些創作人員擴展閱讀:

電影構成:

技術

視覺滯留

「使一塊燃燒著的木炭在被揮動時變成一條火帶,這種現象曾被古時的人們發現過」但是,將這種視覺現象同電影的發明聯系起來,卻是19世紀的事情。

1829年,比利時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托為了進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他曾一次長時間對著強烈的日光凝目而視,結果雙目失明。

但他發現太陽的影子卻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裡,他終於發現了「視覺滯留」的原理,即:當人們眼前的物體被移走之後,該物體反映在視網膜上的物象不會立即消失,會繼續短暫滯留一段時間。實驗證明,物象滯留的時間一般為0.1-0.4秒。

與此同時,在歐洲的物理學教科書和物理實驗室中,也開始採用「法拉第輪」的原理和圖畫「幻盤」旋轉的視覺研究。它們向人類表明,人眼視覺的生理功能可以將一系列獨立的畫面組合起來,成為連續運動的視象。

19世紀30年代,詭盤、走馬盤、輪車盤、活動視鏡和頻閃觀察器等視覺玩具相繼出現。其基本原理大同小異,即在能夠轉動的活動視盤上畫上一連串的圖像,而當視盤轉動起來時那些呆滯的、無生命的圖象便運動起來,活靈活現。

此後,奧地利人又將幻燈和活動視盤相結合,使繪制的靜止的圖畫投影在銀幕上,製作出活動幻燈,形成了早期動畫。

然而,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電影理論家和教育家對「視覺滯留」的問題提出了新的疑義,他們發現銀幕上的全部運動現象實際上是跳躍的、不連貫的,但觀眾卻意識到那是一個統一、完整的動作連續。由此證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視覺滯留」,而是「心理認可」。

拍攝技術

攝影術同樣產生於19世紀的歐洲。1839 年,法國人達蓋爾根據文藝復興以後在繪畫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並使用化學方法,將形象永久地固定下來,「達蓋爾照相法」產生。1872 年,最先將「照相法」運用於連續拍攝的,是攝影師愛德華·幕布里奇。

他曾在5年的時間里,多次運用多架照相機給一匹正在奔跑的馬進行連續拍攝的實驗,並於1878年獲得成功。1882年,法國人馬萊利用左輪手槍的間歇原理,研製了一種可以進行連續拍攝的「攝影槍」。此後他又發明了「軟片式連續攝影機」。

終於以一架攝影機開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組照相機拍攝活動物體的方法。在歐洲,許多國家中的科學家、發明家們也都研製了不同類型的攝影機。

其中,美國的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的機械師狄克為了使膠片在攝影機中以同樣間隔進行移動,而發明了在膠片兩邊打上孔洞的牽引方法,解決了機械傳動的技術問題。「活動照相」的「攝影術」得以完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

❺ 拍攝一部電影的工作人員,及各自的職務都是什麼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這部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2、製片人: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協助導演保質保量早點完成拍攝。

3、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

4、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5、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6、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7、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8、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9、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

10、燈光師: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燈光效果。

11、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造型。

12、化妝師: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3、後期處理: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

15、剪輯:負責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16、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5)一部電影哪些創作人員擴展閱讀

電影發行是指電影片的出售、出租活動,是影片發行公司的業務。根據2004年6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的《電影企業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設立影片發行公司需要申報及批準的程序,當取得《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後,方可開展經營。根據該規定,設立專營國產影片發行公司。申報條件及程序如下:

(一)注冊資本不少於50萬元人民幣;

(二)受電影出品單位委託代理發行過兩部電影片或受電視劇出品單位委託發行過兩部電視劇;

(三)提交申請書、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公司名稱預核准通知書、已代理發行影視片的委託證明等材料。

❻ 一部電影的製作要什麼人員

出品人:一般都是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製片人:任務基本上跟出品人差不多,他負責整個影片的「催化」工作,督促大家快點完片,但也要保證質量。同時還是拍攝影片過程中的「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確保大家沒有「偷奸耍滑」、沒有浪費投資商的錢等,跟工程監理的角色相似。 顧問:如果是歷史題材或比較其它專業的題材的影片,為使影片更具說服力或可信性,以及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製片人會邀請權威人士作影片顧問。 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及便利措施,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的場景。 燈光:為達到電影藝術效果,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燈光效果。 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定出造型。 化妝師:「濃妝淡抹總相宜」,化妝師亦需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特技人員:根據劇本內容,為影片增添精彩場面,但又必須使用專業人士表演,特技人員功不可沒。 後期處理:影片整體拍攝完封鏡後,導演和監制看過母片之後感覺有些地方需要用科技手段處理,達到電影藝術效果而作的修改,必要時還可能重拍某些鏡頭。期間有配樂、配音、加字幕、加特效等。對應的就會有作曲、配音演員、特技效果人員等。 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相應的還會有樂隊、指揮、演唱者等人員。 剪輯:因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重復的或者多餘的鏡頭,為使影片整體效果自然和諧流暢,同時兼顧導演及劇本的風格要求,剪輯師需要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一部影片的製作凝聚了電影工作人員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所有為使影片成功上映而付出艱辛努力的人都是一心一意想為廣大人民群眾奉獻好的作品的人,他們是偉大的、無私的。如果有人蓄意拍攝「圖謀不軌、有違史實」的影片,那他就是社會渣滓、人民的敵人!

❼ 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人員

出品人:一般都是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製片人:任務基本上跟出品人差不多,他負責整個影片的「催化」工作,督促大家快點完片,但也要保證質量。同時還是拍攝影片過程中的「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確保大家沒有「偷奸耍滑」、沒有浪費投資商的錢等,跟工程監理的角色相似。
顧問:如果是歷史題材或比較其它專業的題材的影片,為使影片更具說服力或可信性,以及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製片人會邀請權威人士作影片顧問。
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及便利措施,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的場景。
燈光:為達到電影藝術效果,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燈光效果。
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定出造型。
化妝師:「濃妝淡抹總相宜」,化妝師亦需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特技人員:根據劇本內容,為影片增添精彩場面,但又必須使用專業人士表演,特技人員功不可沒。
後期處理:影片整體拍攝完封鏡後,導演和監制看過母片之後感覺有些地方需要用科技手段處理,達到電影藝術效果而作的修改,必要時還可能重拍某些鏡頭。期間有配樂、配音、加字幕、加特效等。對應的就會有作曲、配音演員、特技效果人員等。
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相應的還會有樂隊、指揮、演唱者等人員。
剪輯:因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重復的或者多餘的鏡頭,為使影片整體效果自然和諧流暢,同時兼顧導演及劇本的風格要求,剪輯師需要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❽ 一部電影都有哪些主創人員

無論是前期、拍攝期、後期、找演員、定預算、攝影、燈光、美術、服裝、場地、宣傳,全部所有通通都要管。當然每個崗位都有專業人士協助,但導演每個環節都要留心,確保大家在腦內的影像是共同的,否則便會出錯。導演是什麼?導演的職責是什麼?導演乾的究竟是什麼?若然要認真答,可能要磨破兩片嘴唇! 編劇:劇本創作,從故事梗概到電影劇本的完成,編劇工作要時時與製片人、導演等合作與溝通,各行其是,最終難以形成合作,甚至根本談不上拍攝影片。編劇可以不必太過注重分鏡頭的藝術技巧,這是因為,即使編劇寫出較好的劇本,還不是供拍攝前的腳本(或工作台本),後者更細,需要攝影師做更多專業的工作,不是編劇能替代的。編劇,還是做好劇本范圍內有寫作為要。當然,懂得一些攝影師的工作性質與方法,也有助於文字劇本的寫作。與導演、製片人打交道的能力,屬於編劇的職業技能范圍。這要從兩個方面去認識。一是藝術特徵上的,即綜合藝術必然是綜合生產,藝術家的概念,既包括文學作者,也包括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當然,編劇是第一位的。不管導演是否兼職編劇,從行業類別上劃分,編劇還是第一位的。劇本劇本,一劇之本。但只有劇本還不是電影,還要進行另一個環節的工作,包括與導演等人打交道等。二從中國實際出發,看到中國文字作者好獨立工作,不太善於合作與共同勞動的特點,這與文化與文學傳統有關,有優點,也在綜合藝術生產中,缺乏合作的能力與技巧。教材把此點作為一個重點講述,很重要,特別要求初學者把這個環節看成編劇素質與能力的一種,非常正確。 攝影:究竟什麼樣的作品能成為「攝影」,圈內一直沒有能夠達成共識。據新版《辭海》解釋,「攝影,是通過膠片的感光作用,用照相機拍下實物影像,通稱照相。」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記錄影像的載體不只是膠片,還有CCD、CMOS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攝影的最主要的特點是真實記錄,離開了真實記錄,就不能稱其為真正的攝影。不管是「新攝影」、「觀念攝影」,還是利用計算機等工具創作的作品,只要是藉助了照相機以外的工具或手法,就不能稱其為攝影作品。 所以,類似於「新攝影」和「觀念攝影」等作品,如果也利用了其它的藝術表現手法,就只能稱其為「影像」作品,而不能是「攝影」作品。 美術:「美術」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構圖、透視、用光等藝術手段,在一定的空間中塑造直接可視的平面形象或立體形象的藝術。它是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藝術家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由於它塑造和描繪的是具體的、人們藉助視覺可以感覺到的實際物象的形狀外貌,這樣對象的外形便是美術的基礎,造形是美術的特殊功能,所以我們現仍稱它為造型藝術;還由於美術形象是在空間二維或三維中展開,所以人們也稱它為空間藝術;又由於美術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是客觀事物視覺形象的構成因素,人們欣賞時也是通過視覺感官感受到它的形象的,所以,美術又稱視覺藝術;從它存在的方式看,它是靜態藝術。這些說法均是分別從不同角度對美術進行形態上的把 握,沒有絕對的區分。世界上的美術作品,從物質材料和製作方法看,可以分為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設計、書法、工業設計、裝飾藝術等幾個門類,它們還可以從不同角度進一步細分。從用途角度看,美術還可分為純美術和工藝美術兩大系統。所謂純美術(fine art),主要指滿足精神娛樂和欣賞的需求,以審美為目的的繪畫、書法、雕塑、篆刻,有時也包括音樂和詩歌。因為這些美術凝結著社會文化意識和審美意識,所以有時有人亦稱之為文藝美術;所謂工藝美術,我們一般將它分實用美術、特種工藝品兩大類,它們主要包括建築、園林、工藝美術、工業設計。這些美術具有一定的功利目的,能滿足人們在吃、穿、住、行等各方面的物質需要。當然,這種劃分也不是絕對的。如編織工藝品、玩具、絹花等,它們介乎實用與純欣賞之間。可見,純美術並不排斥功利目的,工藝美術也不能完全丟棄追求美的目的。 策劃:策劃是一種程序。本質上是一種運用腦力的理性行為。基本上所有的策劃都是關於未來的事物,也就是說,策劃是針對未來要發生的事物作當前的決策。換言之,策劃是找出事物因果關系,衡度未來可採取之途徑,作為目前決策之依據。亦即策劃是預先決定做什麼,和詩作,如何做,誰來做。策劃如同一座橋,它連接著我們目前之地與未來我們要經過之處。……策劃的步驟是以假定目標為起點,然後制定出策略、政策,以及詳細內部作業計劃,以求目標之達成,最後還包括成效之評估及反饋,而返回起點,開始了策劃的第二次循環。具體地講,策劃有以下幾種含義: 第一,策劃所根據的事物是已經存在的,或按照事物的運動規律必然要出現的事物,而不是人們新創造出來的東西。第二,策劃只是把這些現成的事物按照一定的原則或規則作一些新的聯接、組合,使其成為一種新的事物而已。第三,這些新的事物主要表現為一定的活動或事件,而不是具體的物質產品或精神產品。第四,通過這種連接和組合,策劃所產生的事件或活動,在本質上是一種智慧的創造,或者用馬克思的話說,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因此,第四、策劃出來的新事物具有新奇性、審美性、反常性、超前性等特點,能夠給人們帶來理性上的愉悅。 有的人說,策劃其實早就存在了,我們過去所說的工作計劃不就是策劃嗎?用策劃來取代計劃,不過是一種概念的翻新而已。事實不是這樣。因為「計劃」雖然也把現在的事物聯繫到未來,但它在本質上是按照習慣的思維方式對事物進行預先的安排,既不會進行超常規的連接、也不會有什麼創造性。而「策劃」的本質卻不是按習慣思維的思維方式,而是按創新思維的規律對事物進行新的連接和組合。 (執行)製片人:電視製片人是電視節目生活過程中的主要決策者。電視節目製作的每一個環節,從確定選題到後期製作都是製片人在策劃與管理,從某種意義上說,選擇什麼樣的人來當製片人,已成為各級電視台首要考慮的問題。 做一個電視製片人,除具備政治意識、精品意識外,還必須具備營銷意識。隨著電視頻道的「空中大戰」,各媒體甚至是同媒體中各檔節目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新的形勢對電視製片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於電視製片人是節目的經營主管,精明的經濟頭腦對電視製片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電視製片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努力使電視節目適應競爭,時時刻刻把握好電視的商業價值,著眼於電視節目的隨片廣告、節目交換、節目銷售及其它規范的經濟行為,使電視節目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按照常規,執行製片人是總製片以外的第二把手,監制和導演的決策都得請示執行製片人。電影製片人和電視的相當,沒有本質區別,可以同時理解。 道具:拍電視或是電影時,設計,製作配合劇情或是演員表演的一些物體,以及整個場景。比如桌子,凳子等這是最簡單的道具,大到還有拍攝房間內的布置等。道具由專門的人來負責准備和製作 煙火:如三國演義裡面的赤壁之戰以劇情,燒船如何搞設計,如何燒的真實,或是其他一些電視劇中,房子著火了(實際是假的),如何設計得讓你看過去好像真得是著火了,還有燃燒的材料使用等等,都是搞煙火的人負責的 燈光:配合攝影,使場景既符合鏡頭對採光的要求,又符合自然光的物理性質,因為室內戲的光都是人造的或使電燈的光,這就要燈光師的等打的要漂亮而又不失真,又能滿足拍攝需要。 化妝,服裝:把演員按照劇情和角色的需要,把他打扮成相對應的樣子,比如古裝戲中選擇相應朝代的衣服。乞丐的角色,你要讓把他臉化臟一些,但要化的真實,象生活中的。 監制:相當於出謀劃策,保證質量的人,負責對節目製作的內容,包裝形式,路線設計,角色搭配等出點子指導,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也就是教你怎麼去做會做的更好些,但是最終決定權可能還是在導演那裡,一般小規模製作的東西,有監制就可以,無需導演。 出品人:通俗地說,「出品人」就是一部影視作品的「老闆」。出品人要對影視作品進行投資,對影視作品的製作、發行等整套環節全權負責,出品人即影視作品的「法人代表」。在我國,「出品人」這一頭銜一般都是落在製作單位的領導頭上,而他們一般不參加影視作品的實際創作。而且,有的出品人就是投資人,甚至是根本就不懂影視藝術的商人。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兩種情況:一是電影製作人員拿別人的錢花,不知心疼;二是所謂出品人光出錢、不管影視作品的質量。這樣脫節的機制必然影響影視作品質量的提高。 「出品人」應是一種復合型人才,他既需要有投資能力,又要有影視藝術修養,同時還應具備把握影視市場的能力。也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實際意義上的出品人。目前,美國是世界上影視製作體制最成熟、最健全的國家,美國影視界一貫將出品人視為影視製作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一般認為,最終決定一部電影成敗的其實並不是導演,而是影片的出品人。出品人群體應是影視業的核心力量,有領導、推動影視業發展的原動力。

❾ 電影由哪些人員共同製作

有出品人、製片人、導演、副導演、監制等等,下面詳細說說
①出品人:一般都是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②製片人:任務基本上跟出品人差不多,他負責整個影片的「催化」工作,督促大家快點完片,但也要保證質量。同時還是拍攝影片過程中的「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確保大家沒有「偷奸耍滑」、沒有浪費投資商的錢等,跟工程監理的角色相似。
顧問:如果是歷史題材或比較其它專業的題材的影片,為使影片更具說服力或可信性,以及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製片人會邀請權威人士作影片顧問。
③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④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⑤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⑥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⑦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及便利措施,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⑧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的場景。
⑨燈光:為達到電影藝術效果,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燈光效果。
⑩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定出造型。
11、化妝師:「濃妝淡抹總相宜」,化妝師亦需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2、特技人員:根據劇本內容,為影片增添精彩場面,但又必須使用專業人士表演,特技人員功不可沒。
13、後期處理:影片整體拍攝完封鏡後,導演和監制看過母片之後感覺有些地方需要用科技手段處理,達到電影藝術效果而作的修改,必要時還可能重拍某些鏡頭。期間有配樂、配音、加字幕、加特效等。對應的就會有作曲、配音演員、特技效果人員等。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相應的還會有樂隊、指揮、演唱者等人員。
15、剪輯:因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重復的或者多餘的鏡頭,為使影片整體效果自然和諧流暢,同時兼顧導演及劇本的風格要求,剪輯師需要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閱讀全文

與一部電影哪些創作人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孟男誕生記2017電影天堂 瀏覽:344
成龍電影爆炸 瀏覽:390
關於她們電影在線2015 瀏覽:630
199年美國電影 瀏覽:797
美國電影最美的少年 瀏覽:475
最新美國愛情電影2016 瀏覽:529
對初中學生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7
最近兩年美國電影 瀏覽:815
珍藏電影大全彩色 瀏覽:816
美國動作電影講解 瀏覽:704
tvb改編電影有哪些 瀏覽:108
動畫和電影的本質區別 瀏覽:355
在線觀看人潮湧動電影劉德華 瀏覽:537
2015電影高評分 瀏覽:425
2016年11月21日電影 瀏覽:489
什麼鐵拳電影2015 瀏覽:690
日本電影妻子的妹妹 瀏覽:232
大學校園鬼電影2015 瀏覽:95
親吻戲電影日本 瀏覽:723
1930日本近代叛亂電影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