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活著》為什麼被禁
被禁播是由於電影中表達出的生活中的種種挫折和無奈太過消極,擔心對受眾有不好的影響。
《活著》全片採取比較平淡的基調來闡述男主角福貴的艱難一生,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雖然福貴的命運不是一帆風順,多次面臨親人的離世的事實,不過張藝謀對該影片沒有添加過多的煽情戲。
每當出現一個充滿悲傷感的片段時,都是故意地切換場景和鏡頭。影片整體的氛圍基調一直都是冷清到無情的,以這樣的方式來展現出主人公內心深處的傷痛,平淡之下包含著更多的是心中的壓抑。
《活著》觀影啟發
困難在人生中其實就是平常發生的瑣事,只要意志足夠堅定,那麼再痛苦的事情也會消化掉。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富貴的人生,很多人也是經歷著相同的人生,雖然每個人經歷不同,但都是艱難辛酸的,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生活是公平的,可實際上卻是辛酸至極,悲喜交加。
人生並非一帆風順,或許我們能夠抗住壓力,正視煩惱、焦慮甚至更困難的狀況;但能做到這些的前提就是活下去,只有這樣才能夠有能力解決一切。
痛苦會讓人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或許過了幾年之後再去回想當初的經歷,你會覺得並沒有那麼難。只要活著,一切都可以解決。生活不易,珍惜當下。
B. 活著男主角 叫什麼
活著男主角表演的真諦很出色,覺得是一個實力派
C. 劉亞仁朴信惠主演的《活著》,這部劇主要是講什麼的
劉亞仁朴信惠主演的《活著》霸屏了我們的手機,這是一部來自韓國的喪屍片,主要講的是喪屍圍城,男主角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所在的城市遭受了一場災難,他就只能待在家裡,忍受著漫長的孤獨,男主角處於一種獨自生存的狀態下,在這個期間,電視機逐漸沒有新的內容,手機也沒有信號,收音機也就收不到信號了,沒有水,沒有糧食,他就一直處於一種極度恐懼和絕望的狀態,而正在男主角忍受不了這種狀態准備自殺的時候,他發現了住在對面的女主角,他知道這個小區里還有存活的人類,這就給了他生的希望,於是兩人開始通過飛行器在樓層之間搭了一根細線,可以互相傳遞食物和水,還通過呼叫機互相交流,後來就是男女主一起逃生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的最後,他們發現了搜救的飛機,被軍人解救了。整部電影就是講如何在災難中堅持活下去。
D. 金城武的發型非常帥氣,這種發型適合什麼樣的男生
曾經金城武是很多八零後以及九零後網友心目中的男神,當然現在也如此。金城武曾被譽為亞洲第一美男,那麼他帥氣的發型適合什麼樣的男生呢?其實什麼樣的發型取決於什麼樣的臉型。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帥氣且精緻的小鮮肉,需要根據臉型來制定相應的發型,畢竟男神也不是那麼容易做的。
作為普通人沒有明星的驚艷的面孔,也沒有高超的化妝師,不一定必須要追求明星的同款發型,畢竟看起來好看的發型也不一定適合自己。男生如果想要一個適合自己並且看起來比較帥氣的發型,可以從自己的臉型,發質來選擇。現在科技非常先進,也可以通過手機上的一些軟體來選擇自己合適的發型。當然,如果真的非常喜歡金城武同款的發型,也可以選擇一張金城武的圖片,讓理發師親自操刀。
E. 活著中鳳霞的丈夫扮演者
姜武。
鳳霞的丈夫是二喜。在張藝謀的電影《活著》里,二喜是由姜武扮演的。姜武是姜文的弟弟。
姜武,1969年11月4日出生於河北唐山, 原名姜小兵,專業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90級,在校期間擔任班長。1999年因電影《洗澡》中出演二明為人所知,並且憑藉此片相繼獲得2000第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2000年第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等等總共四個獎項。
電影代表作1992年《葛老爺子》獲中國長春國際電影節「長春銀杯獎」、1999年《美麗新世界》獲得1999年第19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7年《5顆子彈》(《仁槍》)獲得2007第2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09年《我的唐朝兄弟》獲得2010第6屆中美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10第2屆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電視劇代表作2001年《空鏡子》、2004年《別了溫哥華》獲得2004年第四屆電視節「雙十佳」「十佳」演員獎 、2009年《滿堂爹娘》獲得2010年2010春季電視劇互聯網盛典最佳男演員獎、2011年《誓言今生》獲得2012年第8屆華鼎獎中國近代革命題材電視劇最佳男演員。
2013年主演賈樟柯導演電影《天註定》,此片入圍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 ,5月17日在戛納全球首映,榮膺最佳編劇獎。
2015年10月29日,姜武出任2015海峽國際微電影節形象大使。
2016年執導《發小兒》電影,計劃於2016年底在各大院線上映。
F. 電影《活著》為什麼沒像小說一樣拍完整
首先《活著》是一部禁片。評論界認為,張藝謀拍完《活著》,他已經「死了」。
事實上,張藝謀沒有料到這部電影對自己的影響這么大,辛辛苦苦拍了部好電影,還讓葛優拿到了戛納影帝,國內卻成了禁片。
作為這部電影的原著作者,余華曾說過,張藝謀敢拍《活著》,我佩服張藝謀。等活著被禁,他 開始佩服D。
作為同名原著小說,《活著》卻是有WG背景的 歷史 。這是影視創作的紅線,張藝謀踩上了。如果拍的和小說一樣,更加觸動上面的神經。然而,即便沒有拍完,影片還是被消失了,只是成為影迷口碑相傳的國產佳作。
小說的審查尺度比電影要寬松一些,這是因為當今的人閱讀群體逐漸縮小,遠遠不如觀影的多。再者說,小說和文本和電影屬於兩種形式的藝術手段,沒有必要完全按照小說來。
以上。
現在流行翻拍重拍,告訴張導重拍一下就完整了!
電影《活著》,比起小說《活著》,給了一個光明的尾巴,讓這個電影的結尾,積極了一些,光明了一些,有希望了一些,而小說,陰郁至死,悲慘到底,絕望終點。
小說中,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台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老婆家珍去世;女婿二喜是搬運工,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吃豆子撐死……
而電影里的光明的尾巴,張藝謀留下了二喜和苦根,電影里叫饅頭。小說里,只剩下一頭牛叫著主人公的名義,福貴。電影里,福貴對饅頭說,「你是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就越來越好了。」
這部小說榮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1998年),台灣《中國時報》十本好書獎(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0年),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2004年),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2005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2008年);並入選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其實,從獲獎里,我們就能讀出很多信息,還有一個信息是,這部小說很火,但電影被禁。
電影巜活著》改篇自余華的同名小說,我是先讀的小說。當時在南方工廠剛剛上班,一個三十好幾的人一個人租著房,上班、下班,七天試用期剛剛完,廠里說我不合適干這個工作,就辭了,合適的工作很難找,連著找了兩天沒有找到,天又下起雨,就一個人待在租房中,胡亂的看瀏覽器,有人推薦巜活著》這部小說,然後順理成章下載,閱讀。
可以說這本小說讓我一天一夜沒有吃飯,累了抱著手機眯一會,腦子里還是小說里的橋段,福貴的形象扎進腦子里,淚流滿面不止,難過巧珍,難過他們倆個孩子,他的瘸子女婿,外孫,每走一個傷悲一次。
說說電影和小說吧,余華的巜活著》是關於個人的,活著是忍受;張導則全然拋棄了這一點,轉向於時局和政治的悲劇,是「哀民生之多艱」。因此配角們教科書式的存在很出彩。福貴也成了一個政治覺悟很高卻依然淳樸善良的人,但兩場悲劇卻分別由他的審時度勢和善良好心所導致。
電影表現的是「逃不過」,在這一點上還是很成功的。 即便是看過小說,看電影的時候還是感動得稀里嘩啦。電影有很多精彩的部分,首先是劇本,然後是影片中主角的演技,最後是影片製作。To live,活著。
小說中,福貴是最後還活著的人,還有一頭老牛。
大家都看過張藝謀導演的《活著》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講訴了男主人公福貴因為嗜賭如命,輸盡家財由之前的大少爺變成普通農民經歷人生變革悲劇的一生。
看過這部劇的人都知道這是部黑色喜劇,讓人笑中帶淚,透過一個人來看穿命運,人在那個 歷史 時期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主人公是無奈的,看過的都會感慨良多!
電影的目的更多的是給人啟迪,短短的一兩個小時無法把小說全部展現,只要能展現出小說的精髓並給予觀眾共鳴,在我看來都是好的電影,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
同時,電影還有過審的問題,這部小說對人性的探討實在太深刻。裡面有很多對人性的諷刺,寫出很多敏感的話題,這些東西在電影里展現都是露骨的,顯然不能過審,適當刪減很重要!
所以說電影沒有按照小說拍攝完整,但是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好的作品,他給我們心靈的震撼!
電影版《活著》只拍了原著的一半多一點內容——原著中,福貴所有的親人都死完了,只剩下他一個人在講著「活著」的故事。電影只拍到了女兒的死,苦根還活著,留給人一線希望。
無疑,這樣的處理會讓看過原著的人覺得這個故事少講了許多內容,給人意猶未盡之感,和淡淡的遺憾,但由於書中有對人性太過深刻的刻畫,以及人物的遭遇太過凄慘,如果全部搬上屏幕的話更容易被禁。
事實上,這部只拍了原著內容一半多的作品後來也被禁過,算是張藝謀導演唯一一部被禁的電影,曾被譽為他拍得最好的電影。
我們大多人都知道,將原著作品影視化後,作品中一些非常尖銳的 社會 問題便會更加具象化,帶來更強的視覺沖擊力,所以很多作品在影視化時導演都得對其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使之不要顯得太過尖銳,畢竟辛辛苦苦拍一部電影都是希望它能上映的。
當然,經過影視化後的《活著》並沒有比原著差,它是另一種呈現方式,而且它顯得柔和了一些,不會像原著那般令人絕望。畢竟電影面向的是更多的觀眾,導演要考慮到觀眾的觀影感受。
總的來說,電影版《活著》注重表現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生存狀況,小說版《活著》則重在表現個體生命在強大的命運面前的承受力,兩者都是經典,都同樣悲傷蒼涼,引人深思,很值得一看。
(鯨魚電影編輯部:原野)
同一時間段三位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各自拍了一部電影,不約而同的涉及到了那一段 歷史 ,分別是田壯壯的《藍風箏》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和張藝謀的《活著》,都被不同程度的禁了,田壯壯尤其慘烈,禁拍10年OR9年,記不清了,當時他的名頭遠大於陳凱歌和張藝謀。
《活著》開拍前,張藝謀和余華說,他是搞電影的,對審批很懂,所以余華放手給張藝謀去弄,結果可想而知。
其實不用說那時候,到了《亮劍》那段 歷史 依然省略。
還有就是抗日題材的影視劇N多,對越反擊戰的題材除了那幾年的《高山下花環》和《閃電行動》等,近幾年看到過這個題材的影視嗎?
我的答案就是:《活著》不好嗎?
如果單從藝術角度來看,我覺得是老謀子想給電影里的主角留下一絲希望,畢竟原著太慘了,外孫太餓了,吃豆子太多撐死,女婿也被壓死,主角的希望被生活這只大手反復蹂躪,最後變成了一個只是活著的軀殼,沒有高興、沒有悲傷、也沒有希望,只剩下活下去的本能。每次看書和電影都覺得心堵。
網友杜耀軍:
首先《活著》是一部禁片。評論界認為,張藝謀拍完《活著》,他已經「死了」。
事實上,張藝謀沒有料到這部電影對自己的影響這么大,辛辛苦苦拍了部好電影,還讓葛優拿到了戛納影帝,國內卻成了禁片。
作為這部電影的原著作者,余華曾說過,張藝謀敢拍《活著》,我佩服張藝謀。等活著被禁,他 開始佩服D。
作為同名原著小說,《活著》卻是有WG背景的 歷史 。這是影視創作的紅線,張藝謀踩上了。如果拍的和小說一樣,更加觸動上面的神經。然而,即便沒有拍完,影片還是被消失了,只是成為影迷口碑相傳的國產佳作。
網友竟與電影:
電影版《活著》只拍了原著的一半多一點內容——原著中,福貴所有的親人都死完了,只剩下他一個人在講著「活著」的故事。電影只拍到了女兒的死,苦根還活著,留給人一線希望。
無疑,這樣的處理會讓看過原著的人覺得這個故事少講了許多內容,給人意猶未盡之感,和淡淡的遺憾,但由於書中有對人性太過深刻的刻畫,以及人物的遭遇太過凄慘,如果全部搬上屏幕的話更容易被禁。
事實上,這部只拍了原著內容一半多的作品後來也被禁過,算是張藝謀導演唯一一部被禁的電影,曾被譽為他拍得最好的電影。
網友鯨魚:
大家都看過張藝謀導演的《活著》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講訴了男主人公福貴因為嗜賭如命,輸盡家財由之前的大少爺變成普通農民經歷人生變革悲劇的一生。
看過這部劇的人都知道這是部黑色喜劇,讓人笑中帶淚,透過一個人來看穿命運,人在那個 歷史 時期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主人公是無奈的,看過的都會感慨良多!
因為太慘了,拍不下去了。我覺得能把小說看兩遍的人,已經能稱為內心強大的人了。如果每個細節都去還原,一般人真的很難做到。拍一半,留點希望也挺好。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那個結局,但是能定格在一家人吃飯的畫面,也是一種安慰吧!
G. 朴信惠直面困境艱難求生,韓國恐怖片《活著》為何火熱
現在的年輕人特別喜歡看一些刺激類的電影,就比如說喪屍片和恐怖片,之前韓國播出的《釜山行》這部喪屍片迎來了很多網友的好評,因為《釜山行》這部喪屍片不僅僅是體現了喪屍的恐怖,更加體現了人性的丑與惡,還有美與善。隨著網友們越來越喜歡喪屍片,韓國在今年也新上映了最新的喪屍災難片《活著》。
《活著》的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是朴信惠,而男主角是劉亞仁,所以說女主角貌美,男主角帥氣了。該片中劉亞仁飾演的男主是一個典型的宅男,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宅在家裡面玩游戲。但是在他一覺醒來,這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所居住的地區,變成了喪屍的領地。
也就是朴信惠在劇裡面的表現非常好,也為這部電影吸引了很多的粉絲,劉亞仁在這部劇裡面也非常的優秀。很多人都調侃道好製作的電影全靠男主跟女主撐起來了,確實是在這部電影中,我覺得男女主的演技都非常的好,之前還沒有怎麼注意過劉亞仁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覺得劉亞仁真的非常的帥氣。
H. 請問在張藝謀導演的由余華的小說《活著》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中,扮演男主角,即鳳霞父親的是哪位演員
張藝謀根據余華的小說《活著》改編的是同名電影《活著》,主角福貴由葛優扮演。
而《活著》改編的33集電視劇名叫《福貴》,編劇謝麗虹。男主角福貴的扮演者叫陳創,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飾演福貴妻子家珍的劉敏濤,畢業自中央戲劇學院。
I. 韓國電影活著的結局
韓國電影《活著》的結局如下:
男女主角面對大群的喪屍,和剩下的一點糧食,他們如果想逃生就要做出選擇。於是,男女主角離開了自己的家裡,來到男主角那棟樓的8樓,但地下一大波的喪屍正在成群結隊的攻擊她們,最終,拚命逃生,他們成功來到了8樓。
但並沒有結束,原來救了他們的男子居然養了一個喪屍,還將女主角毒暈關到房子裡面被喪屍吃,幸好女主角醒了,即使打敗喪屍。隨後,他們聽到了直升機的聲音,為了活著,他們只能來到頂樓,最終被救下。
劇情簡介
缺乏社交的游戲玩家吳俊宇(劉亞仁飾)從網路上了解到城市暴發了最高危險等級的傳染病,並已經頒布戒嚴令,政府則發布緊急通知「由咬噬和血液接觸的感染,絕對禁止接觸。
但是下一秒整個城市的網路和通訊全部中斷。吳俊宇聽從父親絕對不要出門的警告,做好了宅家求生的准備,然而當食物和水逐漸用盡、喪屍馬上破門而入時,宅男不得不離開家裡逃入危險的喪屍世界。
J. 感覺易烊千璽的發型很眼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你發現像誰了嗎
你有沒有一種覺得,易祥千璽的頭型是很有特點的並且總有一種熟悉的覺得?我想了許久,終於想到像誰了——當初的郭富城
班宇說,「這小孩挺好,應該是有自我探究的需求,才看這書。」終究是嚴肅文學,一般人讀不進,由於總要處事不驚,靜得下心。清朝晚期時,幾代帝師翁同龢教育徒弟,「每臨大事兒有靜氣。」越碰到險事,越要處事不驚。於童星來講,較大 的險事理應是長大。幼年有多大的演出舞台,長大便會丟多少的臉,由於再沒有辦法不斷靠純真轉現。但易烊千璽不一樣,他在18歲這一年,成心留了胡須,由於「那般會看見更成熟一些」。在童星家世的楊紫李現仍在扮少女時,他一點都不害怕「衰老」,更願意取出男生的姿態。安不忘危,且有靜氣,這大約是除開防止長殘以外,僅有可以跳出來童星不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