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月15晚HBO電視台播放的那個電影叫什麼名字 講的是一個叫大麥克的黑人胖子
中文名: 弱點也有的叫盲點
英文名: The Blind Side
說的是橄欖球星邁克爾·奧赫的故事。
㈡ 有一個美國電影 主人公叫麥克 大家都叫他大麥克 很大的一個黑人 家庭很亂 後來一個學校的同學的爸媽
《弱點》
是根據邁克爾·路易斯的小說《弱點:比賽進程》改編。
詳見網路:
http://ke..com/link?url=m40U951TxdHBiK85rhRFV_9FJNGIb9ceWS32Roq_-ZwVrIcGCm837
㈢ 電影教父3最後,麥克是怎麼死的
麥克是老死的,他女兒死他後心灰意冷,回到了西西里島。倒在地上的人就是他,他死了以後,生意已經給文森去做了。
《教父3》是199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是繼1974年《教父續集》之後十六年的1990年才上映的《教父》三部曲完結篇。本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再次執導,主要演員有阿爾·帕西諾、黛安·基頓、安迪·加西亞等。
該片講述了,1979年,第二代教父麥克·柯里昂到了垂暮之年,為了靈魂的救贖,麥克慢慢結束家族的黑道事業,轉投正當生意。
(3)大麥克電影主角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麥克·柯里昂
二代教父麥克,想要棄惡從善,他不僅放棄了柯里昂家族中大多的犯罪勢力,甚至創立了以父親為名的維托·柯里昂基金會。獲得了吉爾戴大主教所頒發的聖巴斯弟盎勛章。
2、文森·柯里昂
麥可大哥桑尼的私生子文森·曼西尼,文森是個野心勃勃、風流瀟灑的年輕後輩,他與柯里昂家族手下的一名黑幫頭目喬伊·札薩有相當嚴重的沖突,兩人甚至在麥可面前大打出手。
3、凱·柯里昂
麥克多年未見的妻子,與麥克在西西里旅遊,他們最後也打開了彼此的心門互訴心聲,麥可希望得到凱的諒解,而凱也告訴麥可她始終愛著他。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教父3
㈣ 教父里演麥克的那個演員叫什麼啊,誰有他的簡介
姓名:Al Pacino 譯名:艾爾·帕西諾 生日:1940年4月25日(星期四) 星座:金牛座 身高:170CM 格言:在戲台上,我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為生氣盎然,但我帶上台的一切都得自街頭。——引自1984年,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 Reporter) 代表作: 《教父》Ⅰ 1972 《The Godfather》 《教父》Ⅱ 1974 《The Godfather part Ⅱ》 《疤面煞星》 1983 《Scar Face》 《教父》Ⅲ 1990 《The Godfather part Ⅲ》 《聞香識女人》 1992 《Scent of a woman》 《盜火線》 1996 《Heat》 《市政廳》 1996 《City Hall》 得獎記錄: 第六十一屆電影金球獎終身成就獎(2004) 第六十五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1993) 第五十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1993) 第三十一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1974) 第二十九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演員 (1976) 第二十九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演員 (1976) 從影30多年曾獲得八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和四次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簡介:艾爾·帕西諾於1945年4月25日出生於紐約市的東哈林區,他的父母都是義大利人,但在他兩歲時便離婚了,從此他跟隨母親和祖父母生活。兒童時代的帕西諾常隨母親去看電影,回家後便努力表演給祖父看,使家人也能分享看電影的快樂。才十一、二歲的時候,附近的孩子便已稱他為演員,從此他許諾一定要在戲劇表演的路上發展。 高中時代,帕西諾進入了以表演藝術聞名的曼哈坦高中就讀,但在十七時卻輟學打工,賺夠了錢之後進入以方法演技聞名的赫伯貝柯夫工作室學了兩年表演,畢業後在外百老匯的舞台上開始磨練演技。廿六歲的時候,帕西諾在《印第安人想占布朗誦尼克區》的外百老匯舞台劇中演出一名精神病患者,首次贏得歐比獎的外百老匯最佳男演員獎。這座獎終於為帕西諾打開了通往百老匯和好萊塢之門。 1969年,帕西諾首次出現在電影銀幕上,處女作是不太成功的低成本通俗劇《處女的煩惱》。不過,他在百老匯舞台劇《老虎打領帶嗎?》中扮演一名吸毒的精神病患者,卻贏得了一座最佳演員東尼獎。此獎為帕西諾帶來了另一個電影角色,在,《毒海鴛鴦》中扮演一名吸毒者!這部影片當然沒有成功,直到《教父》出現,艾爾帕西諾才真正成為一顆崛起的明星。 帕西諾在《教父》與《教父續集》中扮演的邁克·柯里昂是影史上令人難忘的一個經典人物,他從一個純情大學生變成黑手黨第二代教父,是兩部影片中的主軸角色。帕西諾的演出是成熟而穩重的,但真正的光芒卻被在上集東山再起的馬龍·白蘭度和在續集嶄露的羅伯特·德尼羅搶去了大半。同時,帕西諾的矮小身形又跟當時以《畢業生》和《午夜牛郎》紅透了半邊天的達斯汀·霍夫曼頗為相似,以至有些觀眾都把他誤認為是霍夫曼。因此,帕西諾在那幾年挑大樑主演的幾部優秀作品,包括:《沖突》、《熱天午後》等都賣座平平,並沒有因兩集《教父》而造成巨星聲勢。其後,帕西諾又接連演出了幾部不怎麼樣的作品,包括:俗套的愛情片《夕陽之戀》、同性戀警匪片《虎口巡航》、不好笑的喜劇《歡喜冤家》、和過分粗俗的暴力片《疤面煞星》,聲譽江河日下。不過,真正給予他致命打擊的是《革命》一片。這部由《火戰車》導演休赫遜執導的法國革命歷史巨制,可以用成績一塌糊塗來形容。二千八百萬美元的大製作,在美國市場上映的票房紀錄竟然不足一百萬!領銜主演艾爾·帕西諾因此也成為好萊塢的過街老鼠,使他在銀幕上足以失蹤四年之久。 在這段表演生涯的低潮期,艾爾·帕西諾如何度過呢?首先,他自己拍了一部片長一小時的影片《本地的污點》,只拿到現代藝術博物館中放映給小觀眾看。之後,他重回百老匯演舞台劇,戲碼包括:《凱撒大帝》、《李察三世》,和獲得東尼獎的《帕洛漢姆的基本訓練》。 經過了四年的沉潛調適,艾爾·帕西諾終於以驚險謀殺愛情片《激情劊子手》(89)東山再起。女星艾倫·芭金在片中魅力十足的激情演出吸引了不少年輕觀眾,也讓資深的艾爾·帕西諾藉此機會讓新一代的電影觀眾認識到他。接著,帕西諾在漫畫電影《狄克崔西》中化妝扮演大反派頭目大孩子,更獲得影評人和觀眾的熱烈鼓掌,鋒頭勝過了同片化妝演出的達斯汀·霍夫曼。跟著,導演科波拉為了賺錢還債而宣布開拍《教父第三集》,終於將五十歲的艾爾·帕西諾重新推向聚光燈的中心。雖然此片的賣座不如預期理想,但帕西諾可是站穩了巨星的地位。 九十年代成了艾爾·帕西諾在銀幕上再度綻放光芒的年代。繼《性、愛情、漢堡包》這部文藝片擊出一壘安打之後,接著《大亨游戲》再來二壘安打,到了《女人香》更是威力無窮的全壘打,憑此片一舉奪得奧斯卡影帝的桂冠。 近年來,在好萊塢「老少配」越來越成為無往不利的票房保證之下,艾爾·帕西諾顯然是越老越吃香,再加上將「演戲」視為已永生職志的態度,使得艾爾不但受到影壇敬重,更成為新生代演員仿效與崇拜的對象。
㈤ 《教父》中麥克的扮演者是誰
阿爾帕西諾:一個活在大銀幕上的真漢子,曾憑借《教父》2,《熱天午後》《疤面人》,等膾炙人口的影片獲得八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四次最佳男配角提名,並最終憑借《女人香》加冕奧斯卡影帝頭銜,他在銀幕上塑造的一個個生動形像已經影響了幾代人,他也是我心目中為數不多的真正的偉大演員而不是明星的人。
開始喜歡他是從《教父》開始的,影片當中他演白蘭度的小兒子麥克,冷靜,果斷,睿智,對家人熱愛,三部教父,讓白蘭度獲得了影帝,讓德尼羅獲得了最佳男配角,帕西諾卻什麼也沒了,但我已經深深的喜歡上了這個小個子男演員,他的精湛演技讓所有人折服,這個老大形象也對以後的所有黑幫電影產生了深遠影響,我想所有拍黑幫電影的導演都會一次又一次的看《教父》,因為這是一部真正偉大的電影,十年後帕西諾再次在《疤面人》中飾演一個黑幫大哥,這次和十年前的老大形像絕然不同,他將湯尼的偏執,火暴,沖動,演譯的淋漓盡至,阿爾•帕西諾以他一貫的大動作來詮釋暴躁不已的湯尼。大量火爆刺激的場面在把所謂新視野、思想深度之類的東東趕到牆角的同時,黑幫電影的又一里程碑誕生了。
其實你只要仔細的觀看這些好萊塢的真正經典黑幫電影,就會發現港片有很多黑幫電影都是在模仿他們,從橋段到人物刻劃,比如《天羅地網》就是模仿《鐵面無私》,《跋豪》就是模仿疤面人,我並不是說模仿不好,這些影片其實都很不錯,只是說明了一部真正的偉大電影對後世的影響。
「在戲台上,我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為生氣盎然,但我帶上台的一切都得自街頭。」
在2000年,艾倫在一部國內製作的電影《新十字街頭》中扮演了一個角色。該劇已經於2000年底在國內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