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電影導演謝晉的祖上

電影導演謝晉的祖上

發布時間:2022-10-05 08:37:08

1. 謝晉的父親是謝覺哉嗎

不是的。謝覺哉的兒子叫謝飛,也是個導演

2. 謝晉是誰謝霆鋒的老爸,還是叔伯

謝晉跟謝霆鋒沒有親屬關系 謝霆鋒他爸叫謝賢 他媽叫狄波拉 他妹叫謝婷婷 他娃叫謝振軒

3. 大導演謝晉的人生是有多苦難

大導演謝晉的苦難人生:4個孩子2個智障,為“討債鬼”耗盡心血

說起著名導演,大家估計立即會想到當下的著名導演,老輩的藝術創作者,可能一下子不容易想到。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為中國的電影發展,可謂是貢獻了自己一輩子的心血的”謝晉”導演,他堪稱中國電影的標桿,幾乎捧紅了半個娛樂圈的人。

然而,提到謝晉導演的家庭方面,又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的呢?

01

謝晉生於1923年的浙江上虞,祖上是著名的東晉宰相,屬於謝安的後人,從小他就對戲劇很感興趣。

1938年,謝晉跟著做會計師的父親去往香港,在那裡謝晉看到了武漢抗日文藝團的精彩演出,之後,謝晉就更加積極的參與戲劇活動,高中畢業後,他經過認真的思考,決定去報考國立劇專。

縱觀這些,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脆弱和無常,所以,我們應該更加的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事物,珍惜自己的家人,更加的熱愛生活。

4. 「一生苦樂」的謝晉:4個孩子3個傻,唯一正常的二兒子也英年早逝

他一手捧紅了范冰冰、姜文等眾多明星,

也是 娛樂 圈內最具實力的導演之一,

曾為國內電影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這個把拍電影看作「命」的人就是謝晉。

曾被譽為中國第三代導演傑出人物,

甚至可以說謝晉是憑借一己之力,

改寫了特殊年代電影的發展進程,

《紅色娘子軍》、《芙蓉鎮》等等優秀作品讓人銘記於心。

可謝晉的一生看似輝煌,

但背後的生活卻是一團亂麻,

他的四個孩子,有兩個兒子患上了智障,

智力如同3歲小孩,

一個女兒也有輕微智障,

不過好在不妨礙日常生活。

唯一一個正常的兒子,也因癌症去世。

父母在很早的時候就相繼離世,

這種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

謝晉卻獨自一人默默承受。

這些困難都沒有打到謝晉,

拍電影能讓他忘掉生活上的苦難,

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操持家庭瑣事

一邊繼續完成自己的作品。

在劇組他是令人敬重、對待工作一絲不苟的大導演,

在生活中,他又是個十分細心、勇於面對生活的好父親,

但就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

謝晉依然創作出了一部又一部不朽神作,

這種堅毅的精神才是最令人敬佩的。

1923年的冬天,浙江省上虞縣,

謝府到來了一名新成員,

而這個嬰兒就是謝晉。

在當時那個年代,

別人家還在為解決溫飽而發愁的時候,

謝晉的父母早已經開始為他規劃人生,

父母在謝晉小的時候,就告訴他,

要養成閱讀的習慣,學會開拓自己的眼界,

於是在父母的影響下,

謝晉從小就很有主見,

任何事他都有自己的看法。

對外界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

為了讓兒子以後能有更好的出路,

父母還特意把謝晉培養成了「全能人才」

可以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要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

普通家庭能不能吃上飯還是個問題,

更不要說培養孩子這些興趣愛好了。

而謝晉一家之所以能過得那麼殷實,

還是和他們的謝氏家族有關,

在他們當地,謝氏非常有威望。

追溯謝氏的根源,

他們的祖上是打了「淝水之戰」的謝安,

從東晉至今,謝氏一族一直都住在東山腳下,

前前後後共有600多年的 歷史 ,

在當地也積累了一定的名聲。

誠然,作為謝氏的後代,

謝晉的一生好像早已註定不凡,

而謝晉的父親,謝春溥在當地也是有名的會計師。

母親更是大戶人家的千金,

家裡良田眾多,

此外,她娘家還分別有一處銀樓和錢庄。

這樣的家庭,讓謝晉從小就和同齡人拉開了差距,

也造就之後走上演藝之路的種種坎坷,

受到家鄉環境影響,

謝晉在小時候就迷上了戲曲,

經常讓家人帶去戲樓聽戲。

直到8歲那年,

因為父母的工作原因,

謝晉就跟著家裡一起搬到了上海。

遠離家鄉,和曾經的玩伴也斷了聯系,

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謝晉就經常宅在家裡不敢出門,

母親為了能讓兒子盡快熟悉環境,

緩解他身在異鄉孤獨的情緒,

於是就帶他去看了人生當中的第一部電影《姊妹花》

從那以後謝晉才明白什麼是電影,

他被熒幕上的人物深深吸引,

彷彿是打開了人生的新世界,

原本喜愛戲曲的謝晉,把愛好轉向了電影,

至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母親帶他看完電影以後,

謝晉就開始利用業余時間開始鑽研電影方面的知識,

並且還偷偷參加了學生戲劇活動,

這些都是他瞞著父母做的,

因為家裡有著不俗的地位和眾多產業,

謝晉的父親只想讓他好好學習,

將來讓他子承父業。

可謝晉不甘心自己的命運被家人掌握,

在上高中的時候,就跑到華光戲劇學校,電影訓練班學習,

老師們對他也非常看好,

還讓他扮演了《岳雲》這部劇里的岳雲,

這為謝晉以後的電影之路埋下了伏筆。

最後,謝晉為了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

在高中畢業後,直接放棄了父母為他選的金融專業,

毅然決然報考戲劇學校。

他的這個決定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但是年輕氣盛的謝晉根本沒在意父母的束縛,

仍然決心要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父母無奈,只能費盡口舌的勸說,

這讓謝晉非常頭疼,

於是就在家裡留了張字條,

獨自一人跑到了四川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父母當時很是著急,

四處派人尋找,

直到後來,謝晉給家裡寫來了一封信,

父母這才知道兒子的位置,

看到兒子態度如此堅決,

無奈只能做出讓步。

在學校里的那幾年,

謝晉學到了很多知識,

也見識到了許多專業設備,

他也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規劃。

在一次江安女子中學組織排練的話劇《回春之曲》的時候,

向謝晉所在的學校尋求指導,

於是老師就把謝晉等人安排過去進行現場教學,

也就是在那時候,謝晉遇到了在劇中擔任主演的徐大雯,

當時謝晉19歲,徐大雯16歲。

正處於青春大好年華,

長時間在一起排練,

讓徐大雯喜歡上了這個認真、專注的男人,

而謝晉雖然家庭殷實,

但19歲的他從來都沒談過戀愛,

也不懂得彼此相愛是什麼感覺。

謝晉只知道對徐大雯非常有好感,

每次見到她自己就很開心。

經過多方了解,

謝晉才得知徐大雯的家境,

原來徐大雯是個獨生女,

家境也算不錯,在當時能算上中產階級,

不過在她12歲那年,父親因意外永遠的離開了她。

從那以後,家庭情況就急轉直下,

雖然家庭情況沒有以前富裕嗎,

但好在父親給家裡留下了不少資產

足夠支撐徐大雯的學業開銷,

即使落寞,還是要比普通家庭好上不少。

謝晉在知道這些事以後,

非常心疼這個小姑娘,

於是每天都會給她特殊照顧,

把自己所學的所有專業知識全都教給了徐大雯,

從來都不藏著掖著。

為了幫助徐大雯,

謝晉還經常喊來師兄弟,

一起給徐大雯答疑解惑。

可以說當時徐大雯就像是個校外生,

雖然不在國立大學上學,

但學到的知識不比校內學生差多少。

當時國立的情況非常復雜,

有很多進步生,

同時也有不少其他勢力混在裡面。

謝晉正處於年輕、血氣方剛的階段,

喜歡出頭打抱不平,

每當遇到有人欺負女生,

他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

無論對方是什麼身份,

謝晉上去就是一頓胖揍。

連老師來了都勸不住,

在學校里,謝晉是出了名的膽大,

別管是誰,只要敢在他面前做壞事,

他都會沖上去和對方理論。

正是這樣一個遇事沖動的年輕人,

對待徐大雯卻溫柔許多,

徐大雯每次才拍完,

謝晉都會請他們吃飯。

就這樣一來二去,

兩人的關系變得越來越近,

誰也不敢率先表白,

這時候謝晉的學長學姐們看不下去了,

在他們組團撮合下,

終於是走到了一起。

可正當兩人剛確定關系沒多久,

徐大雯這邊就遇到了麻煩,

當時徐大雯演的都是愛國、進步話劇,

還經常和謝晉一起出去吃飯,

因此就被反動勢力頂上。

謝晉20歲生日的當天,

他邀請朋友一起去茶樓慶祝,

徐大雯也跟著一起去了

結果這件事就被別有用心的人在外面瘋傳,

各種言論處處都在針對徐大雯。

於是學校迫於壓力,

第二天就把徐大雯開除,

當時他們都還很年輕,

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向外界解釋那些極具攻擊性的言論。

從那以後江安再也沒有她的容身之處,

鄉里鄉親們也都把她當成了「壞女人」。

徐大雯的母親當時知道女兒不是那樣的人,

盡管極力幫她解釋,

但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

無奈,徐大雯的媽媽只能哭著讓她跑去重慶求助舅舅,

舅舅得知情況後,直接把她接到身邊,

這才讓她有了個安身之所。

通過江安的這件事,

兩人的感情也越來越好,

當得知徐大雯被接到重慶之後,

他也迫不及待的想跟過去,

可奈何還有學業在身,

謝晉就只能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原本大家以為,這么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

在女朋友走後會安穩的等到畢業,

可沒想到沒過多久,

謝晉久主動輟學,

跟著老師馬彥祥等人一起前往重慶,

在那裡的中國青年劇社工作。

徐大雯也再次見到了謝晉,

兩人彼此擁抱,

發誓再也不分開。

在劇社工作的期間,

謝晉還在老師的安排下,

參加了《少年游》等作品的拍攝,

在劇組里擔任場記、劇務以及演員等職位。

正是因為這段經歷,

又讓謝晉產生了當導演的想法,

他在拍攝時,看著導演的指揮,

覺得這要比演戲有意思。

於是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幾名老師,

老師看他平時非常勤奮,

而且學習能力也很快,

對他當導演這條路也比較認可。

當時他還很糾結要不要告訴徐大雯,

因為要做導演的話,繼續學習是肯定的,

所以他要重新復學,

可一旦復學,就意味著兩人要再次分開。

想了許久之後,

謝晉也是放手一搏,

就算徐大雯反對,他也一定要去當導演,

可沒想到,

徐大雯聽完以後,

反而還非常支持他。

還告訴他,既然有夢想那就去追,

這是好事,為什麼不支持?

於是謝晉就開始了求學之路。

那段時間兩人只能靠寫信交流,

1945年9月2日抗戰勝利,

為尋求發展,

謝晉重新回到上海

靠著家裡的資源,

開始施展自己的雄心壯志。

自己籌集善款辦起了劇社,

但他不知道的是,

當時的上海最不缺的就是劇社,

由於沒有強有力的後台,

也沒有足夠充足的 社會 經驗,

沒過多久謝晉的劇社就宣布破產。

次年徐大雯在重慶的高中畢業,

謝晉得知情況後,

專程跑到重慶,

把徐大雯接到了上海。

到了上海沒多久,

徐大雯還沒怎麼適應大城市的環境,

謝晉就急忙向她求婚,

當時謝晉帶著徐大雯回到了江安,

並且還帶著聘禮,

一對金戒指、一隻手錶以及一對手鐲。

當時這個聘禮算已經算是非常奢華的了,

徐大雯的家裡也沒有反對,

母親非常高興女兒能找到愛她的男人。

也正是那年的秋天,

兩人在上海舉辦了隆重的婚禮,

去參加的也都是當時上海比較有名氣的人,

至此,兩人終於是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第二年徐大雯就為謝晉生了一個女兒。

不幸的是,女兒患有輕微的智力障礙,

不過問題不是很嚴重,

起碼能做到生活自理,

本來還想考大學的徐大雯也放棄了這個想法,

在交通大學羅漢祥烈士夜校找了份工作。

照顧女兒的同時,

教工人們識字,

沒多久就被調到上海電影廠工作,

一家三口的日子並沒有因為女兒受到影響。

有了家庭,

謝晉也沒忘記自己的導演夢,

開始沉迷學習,

妻子每天都默默陪在他的身後支持他。

沒多久,謝晉就報考了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並成功考進導演專業,正式復學。

1948年,謝晉順利畢業,

剛畢業沒多久,

大同電影企業公司就為他拋出了橄欖枝,

邀請他去擔任副導演,

謝晉也沒有拒絕。

畢竟剛剛畢業,他也需要一個磨練自己的平台,

工作期間,謝晉還不忘幫著妻子照顧家裡,

經常會給妻女買禮物,

帶著兩人出去看電影。

1949年,徐大雯又為謝家生下一個兒子,

因為有過女兒的先例,

謝家上下對這個男孩格外上心,

出生後就急忙讓醫院為他檢查,

結果得出,兒子的身體一切正常,

智力也沒什麼問題,

這讓一家人鬆了口氣。

由於大女兒有智力問題,

夫妻倆經常教 育兒 子,

要照顧姐姐,不能讓外人欺負姐姐,

此外,在家裡還要讓著姐姐。

兒子也非常懂事,

從小對姐姐都非常好,

每當謝晉給他買好吃的,

他都會讓姐姐先吃,

自己則吃姐姐剩下的。

夫妻二人對這個兒子也非常滿意,

雖然心懷愧疚,

但兒子卻告訴他們,

自己照顧姐姐是因該的,

這讓兩人非常感動,

也非常慶幸兒子能這么懂事。

有兒子為家裡分擔照顧女兒的人物,

謝晉也就開始專心研究事業,

1950年,謝晉迎來人生當中第一部導演的劇《啞妻》,

雖然是副導演,但工作一點都不比導演少,

同年的《影迷傳》他被安排為助理導演,

此外還被邀請為《婦女代表》的助理導演。

眼看事業馬上就要迎來巔峰,

他和妻子在這個時候又要了第三胎,

1953年,第三個兒子出生,

當時徐大雯在生孩子的時候,

因為在懷孕期間每天過度勞累,

所以在進手術室的時候狀態非常差。

生完孩子之後身體才逐漸恢復,

謝晉擔心妻子的身體情況,

於是就從上虞老家請來了一位奶媽,

給老三餵奶,兼職保姆。

不過沒過多久,謝晉夫妻倆就發現,

這個奶媽的患有哮喘病,

老三因為喝了她的奶,也被傳染。

從那以後,老三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差,

智力也開始出現問題,

經檢查,被診斷為發育不完全。

這讓剛要好起來的家,

再次陷入絕境,

夫妻二人經常以淚洗面,

他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但結果已經是這樣了,

孩子既然是自己的,

那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

夫妻倆開始輪流照顧孩子。

謝晉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但他仍然沒有放棄,

在工作時,他把家庭的不幸化成動力,

只有在導演電影的時候才能讓他忘記家裡的苦難。

之後的幾年,他先後參與了多部電影的拍攝,

雖然都是助理導演或副導演,

但這些作品經過他的加工,

每部都能更上一個檔次。

工作上獲得的成功,

讓謝晉很快就走出了老三的陰霾,

於是他決定和妻子再生一個。

妻子也認為很有必要,

畢竟只有老二一個正常孩子,

以後很難去照顧患病的姐姐和弟弟。

1956年,兩人的第四個孩子出生,

這個兒子很 健康 ,

兩人對他也非常很細心,

所有事都親歷親為。

此時的謝晉也鬆了一口氣,

又一次把注意里轉進了工作當中。

心情大好的謝晉,在老四齣生的第二年,

終於以總導演的身份,拍攝出了《女籃五號》,

電影一經上映就大受歡迎,

也讓他徹底穩固住了自己總導演的地位。

此外,他還憑借這部電影榮獲

世界青年聯歡節國際電影節銀獎,

以及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

從那以後,他的地位也開始水漲船高,

先後拍出了《黃寶妹》、《大風浪里的小故事》、《紅色娘子軍》等等

這些電影在當時都獲得了不少人的喜愛。

尤其是《紅色娘子軍》,

他的這部影片還讓他一舉拿下首個大眾百花獎,

以及最佳導演獎。

事業上取得的成功,

讓謝晉變的越來越忙,

原本輪流照顧老四的任務,

全都到了妻子的身上。

妻子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

身體很快就被累垮,

於是兩人就商量決定,

把老四送到托兒所全托。

意外也因為兩人的決定再次降臨,

由於托兒所的孩子多,

當時那個年代,這樣的機構又不夠完善,

肯定存在照顧不周的問題。

老四因為發高燒沒被及時發現,

患上了急性肝炎,

沒過多久又被診斷出得了羊癲瘋,

智力也因此受損。

這個消息對一家人來說,

宛如晴天霹靂,

謝晉雖然難過,

但他明白,

於其頹廢下去,

倒不如接受事實。

從那以後他就開始全心全意的照顧老四,

只要一用空,他就帶著孩子們一塊出去玩,

每次出差他想的最多的也都是孩子們。

好在有老二,

每次爸爸出去,他都會擔任其姐弟的「家長」

主動承擔照顧他們的義務,

謝晉也非常欣慰自己的二兒子那麼懂事。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

一家人也逐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從來不把三個患病的孩子當成累贅,

反而把他們當成寶。

可意外來的就是如此突然,

當時謝晉正在拍攝《啟明星》的時候,

謝晉突然接到消息,

老三病危。

這時候謝晉工作也不管了,

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

來到醫院後讓醫生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治好老三,

不過最後老三還是因為病情嚴重永遠的離開了人世。

看到兒子在自己回來之後才咽氣,

謝晉的內心極度崩潰,

那一年他68歲,

老三離開後,

他直接放下了工作。

把自己關在屋裡,

只有老四才敢接近他,

在老四的安慰下,

他開始振作。

發誓要照顧好老四,

從那以後,他就開始教老四日常生活當中的細節,

比如疊衣服、擺放物品這些。

老四的進步,讓謝晉很是高興,

在老四的陪伴下,

謝晉的心情逐漸好轉。

二兒子也在謝晉的指導下,

走上了導演這條路,

還曾被送到美國學習。

學成歸來後,國內多了一個名叫謝衍的導演,

老二謝衍的第一部作品《女兒紅》

是周迅人生當中第一部電影,

也憑借這部電影,讓周迅成功走進 娛樂 圈。

眼看兒子有所成就,

謝晉還特意囑咐過二兒子:

可謝晉怎麼都沒想到,

命運專挑苦人磨,

謝衍在拍電影的時候身體突然不適,

於是被緊急送到了醫院。

經檢查,患上了肺癌,

得知檢查結果後,

謝衍沒有慌張,

他先是把自己在美國的房產全部變賣,

然後回到上海,立下遺囑,

把自己的所有財產明確規劃。

一大部分財產全都留給弟弟,

一小部分留給父母,

對於二兒子所作的這些,

謝晉和徐大雯一概不知。

謝衍知道父母這大半輩子是怎麼過來的,

他不想讓他們再為自己擔心,

於是就把病情隱瞞了下來。

等到處理好一切後事以後,

謝衍獨自一人前往醫院,

在治療過程當中,

不斷有朋友過來看望他。

每次他都會請求大家不要把這件事告訴父母,

看到旁邊的病人有家人陪伴

他也想父母,但他不敢。

直到謝衍臨近去世的前一周,

朋友們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謝衍哭了出來,

他們心疼這個苦命的男人,

最後還是把這件事告訴了謝晉夫婦。

老兩口這才知道兒子的病情,

當兩人來到醫院後,

謝衍連睜眼的力氣都沒了。

謝晉夫婦看到那麼懂事的二兒子,

頓時覺得對他非常虧欠,

從小到大,他是最讓兩人省心的,

結果現在患病,還不想讓兩人擔心。

夫妻二人那幾天無時無刻不在陪二兒子,

直到2008年8月,二兒子謝衍,不幸離世,

享年59歲。

老兩口悲痛萬分,

整日以淚洗面,

飯也吃不進去,

每當謝衍的弟弟們問兩人哥哥去哪了

夫妻二人都會跑到一旁偷偷抹淚。

2008年10月,謝晉在參加完母校的10年慶典後,

在旅館睡著了,從那以後就再也沒醒過來。

葉落歸根,謝晉在家人和朋友的安排下,

回到了謝氏六百年 歷史 的老家,永遠的長眠於此。

老四不知道弟弟沒了,

不知道哥哥走了,

更不知道那個疼愛自己的父親去世了,

在他的認知里,

他們總有一天會回來。

老四還像往常一樣,

在父親出門前就把皮鞋擺好,

等到父親下班的點,他還會守在門口,

准備給父親換鞋、換衣服。

回顧謝老這一生,

他承受苦難永遠要比成績多得多,

可他依然積極面對生活,

無論結果如果,他都坦然面對,

用堅韌樂觀的態度,

築造了中國電影的聖殿,

他是一名偉大、傑出的導演,

也是一為負責、開朗的父親。

5. 謝晉的介紹

著名電影導演謝晉(1923/11/21—2008/10/18)

謝晉(1923.11—2008.10),浙江上虞人。電影導演。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在上海參加學生業余戲劇活動,1941年入四川江安國立劇專話劇科學習,受業於曹禺、洪深、焦菊隱等名家。1943年中途輟學到重慶中青劇社當場記、兼演小角色。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後任大同、長江電影公司助理導演。解放後曾進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第五屆、第六屆執行副主席。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常委。198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導演的影片《女籃五號》,獲1957年第六謝晉導演的追悼會上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和1960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角帽獎;《紅色娘子軍》,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舞台姐妹》,1980年獲第二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天雲山傳奇》,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牧馬人》,1983年獲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高山下的花環》,1985年獲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芙蓉鎮》,1987年獲第十屆電影百花獎和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2008年10月17日傍晚謝晉抵達上虞參加其母校上虞市春暉中學建校100周年慶典。次日早上7點40分左右,謝晉下榻的酒店服務員發現,謝晉已經停止呼吸。
編輯本段電影人生
如果把二十世紀分成前後兩半,要舉出後半個五十年中影響最大的一些中國文化人,那麼,即使把名單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謝晉。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在二十世紀,電影是無可置疑的文化強者。文謝晉化的層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實現方式,則是社會大眾的群體性投入。一部優秀的電影上演,常常成為一種全民的節日,謝晉和其他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就是這種節日的執掌者。人無分老幼,地無分南北,誰都叫得出他們的名字,誰都可以評說他們的得失,因此,這片茫茫大地,給了他們最真實的文化地位。歷來向社會公開的文化,最少虛假性。
與其他電影藝術家相比,謝晉的特殊性在於他整整工作了五十年。按說工作五十年的人也不少,但謝晉從青年時代一出場就快速地成了主角,此後一直有聲有色地保持著指揮若定的主角地位,從讓人眼睛一亮的《女籃五號》到讓人熱淚盈眶的《鴉片戰爭》,始終讓萬人矚目,這種情況不多見。即使在國際文化界,這種以五十年的時間一直拳打腳踢地站立在一個行業的第一線的例子也是罕見的。
謝晉1923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一個書香門第。童年在上海浦東中學求學, 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受到中國著名戲劇家曹禹、焦菊隱、馬彥祥等師輩教導和培育, 1943年輟學後,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央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黃花崗》、《雞鳴早看天》等劇中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時他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志向。
中國導演謝晉1947年至1948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啞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由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他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國、美國、印度分別為他舉行「謝晉電影回顧展」。他的作品得到國內外幾億觀眾的承認和喜愛,海外影評家們贊譽謝晉為「當今國際影壇上最有名望的中國人」!謝晉的影片充滿著人性、人情、人道主義精神,具有深刻的內涵和鮮明的個性。他說:「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傾注導演最大的激情,是藝術家人品、修養的結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燒。」「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 ,希望對祖國、對人類貢獻美。」
謝晉曾三次擔任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還曾經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謝晉還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謝晉曾擔任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中國第四屆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目前,謝晉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謝晉一一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謝晉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 1995年任董事長。 1993年3月任上海謝晉一一恆通明星學校校長(2000年正式加盟上海師范大學,成立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並擔任院長)。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1998年4月謝晉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1998年6月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歷史拒絕瑣碎。在中國人好不容易過完一個世紀的時候,一切細微的光點都已黯然失色,只有那些連貫的努力、不懈的追尋、密集的成功,才能被歷史認知。謝晉己被歷史認知了,因為他結結實實的擁有半個世紀。他給了人們一種信心:即使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中國文化也可能出現以生命歷程組接成的大手筆,下一個世紀的中國文化,正可由此開啟。學者認為,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是謝晉電影的一大特色(《謝晉電影的政治意識,女性形象和敘事風格》)。
編輯本段主要榮譽
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後升為導演。他執導的長短影片有20多部。1988年,劉曉慶與謝晉、李翰祥
1988年,劉曉慶與謝晉、李翰祥其中《女籃五號》(1957,兼編劇)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銀質獎章。
《紅色娘子軍》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它以縝密的導演構思、嫻熟的鏡頭技巧,描寫30年代海南地區一個苦大仇深的女奴吳瓊花成長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戰斗歷程。此片獲得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並在第3屆亞非電影節上獲得「萬隆獎」第3名。
《舞台姐妹》(1964,兼編劇之一)是他長期生活積累的結晶,鄉土氣息十分濃郁。影片於1980年在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啊!搖籃》是為了紀念國際兒童年而拍攝的,表現了老一代革命者對孩子深切的愛,歌頌崇高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影片獲得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天雲山傳奇》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通過三個女性的目光來表現羅群,內涵深厚,藝術感染力強,在形式上也有新突破,公映後產生強烈的反響,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首屆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四屆百花獎的最佳影片獎。
《牧馬人》描述了許靈均被錯劃為右派後與李秀芝、郭扁子等善良、朴實的勞動者相濡以沫、血肉相聯的關系和他對祖國深摯的感情,具有含蓄、冷峻、抒情和笑中含淚的特色,獲得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描寫以梁三喜、靳開來、趙蒙生為代表的當代軍人風貌,表現他們真實的思想感情和「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崇高精神。該片在中國軍事題材影片中有所突破,獲得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第八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1987年他又拍出另一部重要作品《芙蓉鎮》,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1997年,謝晉導演《鴉片戰爭》,這是迄今為止投資最大,拍得最有氣勢,最為浩大的歷史題材影片。影片具有濃重的歷史感,對各個歷史人物的把握也非常准確。特別是林則徐這一人物,除了他身上愛國、愚忠、果斷、鎮定和勇氣,影片還寫了他性格上更多的側面。此片獲得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謝晉節「美洲特別大獎」。
1983年,任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並被授予「金鷹榮譽獎」。
1983年和1985年先後在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和美國舊金山等五大城市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7年,被美國電影藝術科學學院接納為會員,並是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也是復旦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校長。
1987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生前任「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影協第六屆顧問、上海海外聯誼會文化體育委員會主任、浙江電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謝晉三次擔任「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國家一級導演。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生前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客座教授。1995年起擔任上海大學影視學院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
謝晉導演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他先後創作了30多部電影。著作有《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
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1957年,《女籃五號》,成名之作!
1961年,《紅色娘子軍》,關於《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內容,每個人都刻畫在心上,尤其是謝晉導演的這部電影作品,更是成為一代人的記憶。該片以縝密獨特的導演構思、嫻熟冷靜的鏡頭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節在新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此片獲得了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5年,《舞台姐妹》,《舞台姐妹》講述了兩個結拜金蘭的越劇女演員經歷了殊途同歸的人生命運。導演謝晉聯手演員謝芳、李緯、上官雲珠與當紅越劇小生曹銀娣,將新舊社會越劇藝人悲苦與自新的舞台生活故事用曲調式的人情話語道出。
1974年,《海港》(與謝添合導)
1975年,《春苗》
1977年,《青春》
1979年,《啊!搖籃》
1980年,《天雲山傳奇》,影片講述了剛從學校畢業的女學生宋薇和馮晴嵐參加了天雲山考察隊後發生的故事,著重刻畫羅群和圍繞他的幾個女性的不同性格,將人物的個性、情感變化與政治風雲、社會矛盾、歷史發展融合在一起,突出了影片主題。本片於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1980年優秀影片獎,並且在1982年獲得了香港第一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1982年,《牧馬人》 ,1982年,謝晉拍攝了影片《牧馬人》,影片講述了許靈均一個人的成長故事,故事裡充滿了坎坷曲折。《牧馬人》獲得了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剪輯獎;1983年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男配角獎。影片在上世紀80年代曾紅極一時,在片中出任男、女主角的朱時茂、叢珊也因此脫穎而出。
1983年,《秋瑾》
1984年,《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獲得了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剪輯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文匯報》、《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1977—1987年)故事片獎、導演獎。如此眾多獎項的肯定,依然延續著謝晉的奇跡。
1986年,《芙蓉鎮》,芙蓉鎮》讓姜文、劉曉慶大紅特紅,並且獲得無數獎項。包括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或許,沒有一部影片比謝晉導演的《芙蓉鎮》更加能夠稱得上是獲獎大戶。
1989年,《最後的貴族》
1991年,《清涼寺的鍾聲》
1993年,《老人與狗》 ,1993年,謝晉拍攝了影片《老人與狗》。影片詳細敘述了一個僅因為出身富農就受到迫害的女性,因為家境貧寒而出去乞討,結果與一位貧窮老人相遇的故事。影片細膩地描寫了她和初次體會到與女人共同生活樂趣的老人之間心靈的相通。女主角由斯琴高娃扮演,男主角的扮演者是謝添。
1996年,《女兒谷》
1997年,《鴉片戰爭》,關於影片《鴉片戰爭》,根本不需要用更多的語言來解釋,這部歷史巨片從開拍起就受到全國的關注。影片推出以後深受海內外觀眾的歡迎,又獲得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此外,《鴉片戰爭》也是國產片中在東南亞發行成績最好的影片。《鴉片戰爭》獲得了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懷」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2000年,《女足九號》,《女足九號》是謝晉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作品,他拍攝這部作品的時候已經是77歲的高齡。《女足九號》講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初,年輕力強的足球教練高波從日本回國重組女足,並帶領女足重振中國女足事業的故事。影片著重刻畫了高波重組女足遇到的種種困難和坎坷,並且帶領隊員們頑強克服困難,最後獲得世界盃亞軍。
1948年,《啞妻》(副導演)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
1948年,《幾番風雨》、《二百五小傳》(副導演)

6. 謝晉是誰呀

謝晉生平: 謝晉(1923—2008),浙江上虞人。電影導演。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入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學習。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後任大同、長江電影公司助理導演。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第五屆、第六屆執行副主席。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常委。198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導演的影片《女籃五號》,獲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和1960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角帽獎;《紅色娘子軍》,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舞台姐妹》,1980年獲第二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天雲山傳奇》,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牧馬人》,1983年獲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高山下的花環》,1985年獲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芙蓉鎮》,1987年獲第十屆電影百花獎和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如果把二十世紀分成前後兩半,要舉出後半個五十年中影響最大的一些中國文化人,那麼,即使把名單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謝晉。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在二十世紀,電影是無可置疑的文化強者。文化的層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實現方式,則是社會大眾的群體性投入。一部優秀的電影上演,常常成為一種全民的節日,謝晉和其他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就是這種節日的執掌者。人無分老幼,地無分南北,誰都叫得出他們的名字,誰都可以評說他們的得失,因此,這片茫茫大地,給了他們最真實的文化地位。歷來向社會公開的文化,最少虛假性。 與其他電影藝術家相比,謝晉的特殊性在於他整整工作了五十年。按說工作五十年的人也不少,但謝晉從青年時代一出場就快速地成了主角,此後一直有聲有色地保持著指揮若定的主角地位,從讓人眼睛一亮的《女籃五號》到讓人熱淚盈眶的《鴉片戰爭》,始終讓萬人矚目,這種情況不多見。即使在國際文化界,這種以五十年的時間一直拳打腳踢地站立在一個行業的第一線的例子也是罕見的。 謝晉1923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一個書香門第。童年在上海浦東中學求學,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受到中國著名戲劇家曹禹、焦菊隱、馬彥祥等師輩教導和培育,1943年輟學後,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央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黃花崗》、《雞鳴早看天》等劇中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時他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志向。 1947年至1948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啞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由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他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國、美國、印度分別為他舉行"謝晉電影回顧展"。他的作品得到國內外幾億觀眾的承認和喜愛,海外影評家們贊譽謝晉為"當今國際影壇上最有名望的中國人"!謝晉的影片充滿著人性、人情、人道主義精神,具有深刻的內涵和鮮明的個性。他說:"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傾注導演最大的激情,是藝術家人品、修養的結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燒。""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希望對祖國、對人類有所貢獻。 謝晉曾三次擔任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還曾經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謝晉還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謝晉曾擔任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中國第四屆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目前,謝晉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謝晉一一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謝晉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1995年任董事長。1993年3月任上海謝晉一一恆通明星學校校長,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1998年4月謝晉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1998年6月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歷史拒絕瑣碎。在中國人好不容易過完一個世紀的時候,一切細微的光點都已黯然失色,只有那些連貫的努力、不懈的追尋、密集的成功,才能被歷史認知。謝晉己被歷史認知了,因為他結結實實的擁有半個世紀。他給了人們一種信心:即使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中國文化也可能出現以生命歷程組接成的大手筆,下一個世紀的中國文化,正可由此開啟。

7. 介紹一下大導演謝晉

姓名:謝晉 出生年月日:1923年11月21日 生肖:豬 星座:天蠍座
籍貫:浙江 出生地:浙江省上虞縣
學歷: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個人簡歷及工作成就(獲得獎項):

1923年 11月21日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在家鄉度過童年,並上了一年小學。
三十年代隨父母遷居上海繼續讀小學。
1938年 赴香港讀中學。
1939年 回上海就讀於大夏附中、稽山中學高中,業余時間到華光戲劇專科學校、金星電影訓練班學習,指導老師有黃佐臨、吳仞之等,並參加由於伶等人支持的學生戲劇活動,在多幕劇《岳雲》中扮演岳雲。
1941年 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話劇科,受教於曹禺、洪深、焦菊隱、馬彥祥、陳鯉庭等名家。
1943年 就讀於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後主動輟學,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國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槿花之歌》、《黃花崗》、《雞鳴早看天》、《郁雷》等戲中擔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一時期,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藝術志向。
1947年 在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專業復學,導師余上沅。
1953年 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
1983年 作品:《秋瑾》(導演)義大利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4年 作品:《高山下的花環》(導演) 獲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剪輯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文匯報》、《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1977一1987)故事片獎、導演獎。
法國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5年 美國十大城市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6年 作品:《芙蓉鎮》(導演) 獲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獲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水晶球獎」,(演員徐松子獲「捷克戲劇家協會評委獎」);捷克第40屆勞動人民電影節榮譽獎;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頒發的1989年發行影片評論獎、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法國第1屆蒙彼利埃電影節「金熊貓獎」。任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員。前後曾任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於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1988年 作品:《最後的貴族》(導演) 獲第1屆中國電影節榮譽獎。
任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任第5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任第7屆中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第1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1989年 任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
1991年 作品:《清涼寺鍾聲》(導演)《啟明星》(導演)1992年 8月8日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成立於上海,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美國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93年 作品:《老人與狗》(導演) 獲上海電影評論學會1993年「十佳影片」獎。2月任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校長;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任第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任第8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第2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1995年 作品:《女兒谷》(導演)獲1995年第4屆全國大學生電影節特別榮譽獎。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6年 任第6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
1997年 作品:《鴉片戰爭》(導演) 獲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懷」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1998年 任第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當代電影大師」稱號。任第9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出版《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

擔任副導演的影片: 《啞妻》(48年,大海大同電影廠)《雞毛信》(53年,上影廠)擔任導演的影片:

《女籃五號》(57年,上影廠,57年獲世界青年聯歡國際影片展覽「銀質獎」,58年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紅色娘子軍》(60年,上影廠,獲第一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64年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

《大李、老李和小李》(62年,上影廠)
《舞台姐妹》(64年,上影廠,獲第二十四屆倫敦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第十二屆葡萄牙菲格臘.達.福日國際電影節評委獎、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榮譽獎——國際電影導演獎。
《天雲山傳奇》(80年,上影廠,獲第一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第四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牧馬人》(81年,上影廠,獲第六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84年,上影廠,獲第八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芙蓉鎮》(86年,上影廠,獲第六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卡羅維伐

利國際電影節大獎
《最後的貴族》(89年,上影廠)
《清涼寺鍾聲》(91年,上影廠)
《啟明星》(92年)
《老人與狗》(93年)
《女兒谷》(95年)
《鴉片戰爭》(97年,峨眉廠,獲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三次擔任「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獲獎情況及代表作:

《大李、小李和老李》、《秋瑾》
《女籃五號》獲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
《紅色娘子軍》獲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3屆亞非電影節上獲得「萬隆獎」第3名
《舞台姐妹》獲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啊!搖籃》獲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天雲山傳奇》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首屆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4屆百花獎最佳影

片獎
《牧馬人》獲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6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獲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第8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芙蓉鎮》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本網信息查詢

全庫搜索百靈新聞百靈視頻百靈商務百靈證券百靈教育生活社區百靈服務
推薦閱讀

8. 謝晉的父親是誰

謝晉(1923.11.21—2008.10.18),祖籍河南,清初謝氏一族遷至浙江上虞謝家塘。傳聞祖先是謝安(xiè ān)(320年-385年),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家,軍事家。1939年在上海參加學生業余戲劇活動,1941年入四川江安國立劇專話劇科學習,受業於曹禺、洪深、焦菊隱等名家。1943年中途輟學到重慶中青劇社當場記、兼演小角色。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後任大同、長江電影公司助理導演。解放後曾進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第五屆、第六屆執行副主席。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常委。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導演的影片《女籃五號》,獲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和1960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角帽獎;《紅色娘子軍》,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舞台姐妹》,1980年獲第二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天雲山傳奇》,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牧馬人》,1983年獲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高山下的花環》,1985年獲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芙蓉鎮》,1987年獲第十屆電影百花獎和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9. 謝晉的早年經歷

1923年2月,謝晉出生在浙江上虞的書香門第,祖父是當地名士,父親是香港有名望的會計師,祖、父兩代都寄厚望於這位家中長男能承續家業,走上名牌大學、出國留洋當專家博士的路。謝晉則從小就對戲曲有濃厚的興趣。 在家鄉度過童年,並上了一年小學。三十年代隨父母遷居上海繼續讀小學。 在上海期間使他對戲曲的痴迷轉向電影。
1938年赴香港讀中學。
1939年,謝晉回到上海,就讀於大夏附中、稽山中學高中,業余時間到華光戲劇專科學校、金星電影訓練班學習,並參加由於伶等人支持的學生戲劇活動,在多幕劇《岳雲》中扮演岳雲。
1941年高中畢業時,他堅定報考戲劇學校。盡管父母堅決反對,但謝晉義無反顧地赴四川,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受到中國著名戲劇家曹禹、焦菊隱、馬彥祥等師輩教導和培育。
1943年,謝晉主動輟學,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國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等戲中擔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一時期,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藝術志向。
1947年,他在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專業復學。
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同年加年入大同電影企業公司任副導演 。
1950年後相繼在長江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 ,同年,他如願以償,成為《啞妻》的副導演,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
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後升為導演。

10. 懸賞!導演謝晉的詳細資料!

謝晉
謝晉(1883—1956),湖南衡陽人。字廓晉。1907年加入同盟會。曾任湖南都督府參議、南路籌餉總局局長。先後參加討袁、護法諸役。後任廣州第二軍官學校政治部主任,武漢國民政府國家預算委員會、購料委員會主席。建國後,歷任湖南省第一屆政協副主席,湖南省監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員、湖南省委主任委員。1956年8月4日病逝。

謝晉(1923—),浙江上虞人。電影導演。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入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學習。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後任大同、長江電影公司助理導演。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第五屆、第六屆執行副主席。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常委。198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導演的影片《女籃五號》,獲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和1960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角帽獎;《紅色娘子軍》,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舞台姐妹》,1980年獲第二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天雲山傳奇》,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牧馬人》,1983年獲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高山下的花環》,1985年獲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芙蓉鎮》,1987年獲第十屆電影百花獎和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題像)

如果把二十世紀分成前後兩半,要舉出後半個五十年中影響最大的一些中國文化人,那麼,即使把名單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謝晉。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在二十世紀,電影是無可置疑的文化強者。文化的層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實現方式,則是社會大眾的群體性投入。一部優秀的電影上演,常常成為一種全民的節日,謝晉和其他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就是這種節日的執掌者。人無分老幼,地無分南北,誰都叫得出他們的名字,誰都可以評說他們的得失,因此,這片茫茫大地,給了他們最真實的文化地位。歷來向社會公開的文化,最少虛假性。

與其他電影藝術家相比,謝晉的特殊性在於他整整工作了五十年。按說工作五十年的人也不少,但謝晉從青年時代一出場就快速地成了主角,此後一直有聲有色地保持著指揮若定的主角地位,從讓人眼睛一亮的《女籃五號》到讓人熱淚盈眶的《鴉片戰爭》,始終讓萬人矚目,這種情況不多見。即使在國際文化界,這種以五十年的時間一直拳打腳踢地站立在一個行業的第一線的例子也是罕見的。

謝晉1923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一個書香門第。童年在上海浦東中學求學, 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受到中國著名戲劇家曹禹、焦菊隱、馬彥祥等師輩教導和培育, 1943年輟學後,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央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黃花崗》、《雞鳴早看天》等劇中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時他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志向。

1947年至1948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啞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由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他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國、美國、印度分別為他舉行「謝晉電影回顧展」。他的作品得到國內外幾億觀眾的承認和喜愛,海外影評家們贊譽謝晉為「當今國際影壇上最有名望的中國人」!謝晉的影片充滿著人性、人情、人道主義精神,具有深刻的內涵和鮮明的個性。他說:「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傾注導演最大的激情,是藝術家人品、修養的結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燒。」「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 ,希望對祖國、對人類貢獻美??
謝晉曾三次擔任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還曾經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謝晉還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謝晉曾擔任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中國第四屆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目前,謝晉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謝晉一一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謝晉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 1995年任董事長。 1993年3月任上海謝晉一一恆通明星學校校長,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1998年4月謝晉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1998年6月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歷史拒絕瑣碎。在中國人好不容易過完一個世紀的時候,一切細微的光點都已黯然失色,只有那些連貫的努力、不懈的追尋、密集的成功,才能被歷史認知。謝晉己被歷史認知了,因為他結結實實的擁有半個世紀。他給了人們一種信心:即使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中國文化也可能出現以生命歷程組接成的大手筆,下一個世紀的中國文化,正可由此開啟。

主要作品:

1957年,《女籃五號》,成名之作。
1962年,《紅色娘子軍》,《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5年,《舞台姐妹》
1975年,《春苗》
1977年,《青春》
1979年,《啊!搖籃》
1980年,《天雲山傳奇》
1982年,《牧馬人》
1984年,《秋瑾》,《芙蓉鎮》,《高山下的花環》
1989年,《最後的貴族》
1992年,《清涼寺的鍾聲》
1993年,《老人與狗》
1996年,《女兒谷》
1997年,《鴉片戰爭》
2001年,《女足九號》 請您認真看看把

閱讀全文

與電影導演謝晉的祖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日本電影叫出目金 瀏覽:621
印度電影清晨 瀏覽:412
印度尼西亞和埃及愛情電影 瀏覽:49
手機看電影電視劇下載那種軟體好 瀏覽:329
廊坊看電影怎麼從網上買票 瀏覽:750
美國電影唯一 瀏覽:617
動作排行榜電影 瀏覽:515
新的奧特曼大電影 瀏覽:349
大拇指電影院 瀏覽:688
同學聚會哪個恐怖電影 瀏覽:189
美國黑幫5大家族的電影 瀏覽:23
8060yy電影網 瀏覽:427
日本xz電影 瀏覽:36
電影電視劇投資平台 瀏覽:977
電影里狗狗名字大全集 瀏覽:367
天才少年電影國外 瀏覽:489
日本恐怖電影一個男孩子在一做島 瀏覽:46
陰陽師電影2018導演 瀏覽:463
韓國電影r級2018天狼影院 瀏覽:302
布拉德彼得愛情電影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