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恆社杜月笙是從哪個電影出來的

恆社杜月笙是從哪個電影出來的

發布時間:2022-10-05 12:33:24

㈠ 誰有一些以杜月笙為主角的電影或者電視

以杜月笙為主角的是電影《大上海1937》。

《大上海1937》是張徹執導,徐小健、杜玉明等主演的動作片,杜玉明飾演杜月笙。

故事講的是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佔領上海,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人民的強烈反抗。在這民族危難的關頭,黑社會頭子,所謂的上海「三大亨」的表現各不相同。他們的弟子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為虎作倀,淪為漢奸特務,也有的為了民族大義,投身於抗日洪流。

(1)恆社杜月笙是從哪個電影出來的擴展閱讀

有關杜月笙的影片還有電影《建國大業》和電視劇《毛澤東》。

電影《建國大業》中杜月笙由馮小剛飾演,電視劇《毛澤東》中杜月笙由劉昀飾飾演。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後由章太炎建議,改名鏞,號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員。

1937年11月杜月笙遷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幫會的關系,繼續開展抗日救亡工作。杜月笙主持的上海敵後工作統一委員會採取各種辦法迫使上海資產階級的頭面人物虞洽卿等人離滬赴渝,並成功地策反高宗武、陶希聖脫離了汪精衛漢奸集團。

轟動中外的高宗武、陶希聖脫離汪偽集團,並公布「汪偽密約」,就是杜月笙與戴笠共同策反的。

㈡ 杜月笙簡介

杜月笙,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員。1902年,杜月笙進入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負責經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

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

(2)恆社杜月笙是從哪個電影出來的擴展閱讀:

杜月笙過世後,於1952年10月下葬於台北縣汐止鎮(今新北市汐止區)大尖山下。墓地坐東南朝西北面向上海,位於秀峰國小後方。

墓園上有蔣介石題字「義節聿昭」,墓園本有牌坊,上有張群題字「譽聞永彰」,後在秀峰國小建校時將牌坊拆除,而題字則鑲嵌到墓園。杜月笙墓旁有其夫人姚谷香墓為伴。

㈢ 杜月笙生平

杜月笙(名鏞,號月笙,原名月生,1888年8月22日——1951年8月16日)。
生於上海。初當過學徒、店員。1902年入青幫黃金榮公館,負責經營「公興俱樂部」賭場。1925年與黃金榮、張嘯林創三鑫公司,並稱「上海灘三大亨」。1927年與黃、張重組中華共進會。同年因參與「四·一二事件」被任為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行政院參議等。1929年開設中匯銀行。1930年任法租界公董局華董。1933年創「恆社」。1934年起先後任上海市地方協會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中國通商銀行董事長等職。抗戰期間積極抗日。1946年,當選上海參議會議長(未上任)。1949年去香港,後擔任過新界青山酒店董事、中國航聯保險公司香港分公司董事長。

㈣ 港片中講杜月笙的有幾部 各是什麼

《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大上海》、《大上海1937》、《再見黃埔灘》等。

1、《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

《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是由潘文傑執導,呂良偉、鄭則仕、葉童等共同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水果店的小伙計陸月生逐步成長為黑白兩道通吃的上海灘大亨的故事。該片於1993年4月22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劇講述了三十年代的上海小夥子杜國笙,追求名譽、地位動人心弦的梟雄故事。

㈤ 講述杜月笙的電影和電視有哪些

1、上海皇帝

《上海皇帝》是由潘文傑執導,呂良偉、鄭則仕等人主演的一部動作片。影片講述了小販杜雲笙成長為上海「皇帝」的故事。該片於1993年9月14日在香港上映。

2、再見黃埔灘

《再見黃埔灘》是由楊紹鴻執導的槍戰題材電視劇,陳庭威、吳毅將、秦沛、陳綺明、徐少強、尹天照、文頌嫻、王薇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三十年代的上海小夥子杜國笙,追求名譽、地位動人心弦的梟雄故事。

3、外灘佚事

《外灘佚事》是由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的紀錄片電影,由周兵執導,金士傑、許瑋寧領銜主演。該片講述了英國人赫德、日本的李香蘭、中國的葉澄衷、杜月笙和周璇等人物的經歷和情感變化,還向中國人民展示那段珍貴的歷史影像。

(5)恆社杜月笙是從哪個電影出來的擴展閱讀:

杜雲笙人物評價:

杜月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他從一個小癟三混進十里洋場,成為上海最大的黑幫幫主,成為了現代實業家、社會名流與地方領袖,成為當時活躍的政治風雲人物。

杜月笙有過人的投機沾營本領與玩弄權術的狡詐,對前清遺老、軍閥政客、黨國高層、社會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無不執禮甚恭,傾力結交。而蔣氏高層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無不結為杜氏豪門密友。杜月笙心裡一直對文化嚮往和敬畏,發跡後與文化界甚密,能在知識界、文化界也周旋得游刃有餘。

杜月笙有經營頭腦,會做生意。杜月笙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為半文盲,不過杜月笙很早就意識到,單單在刀口上討生活,並非長久之計。「錢財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經從來不是一進一出的數字賬,而是吃好「人面、場面、情面」這三碗面的大算盤。

從「水果月生」,魚躍龍門,身兼數十家公司董事長,成為上海工商界呼風喚雨的人物,其自言是「曲鱔修成了龍」。杜月笙既有青幫背景的威嚇力,更要緊的還是海量人脈,以及對於時機的精準把握。

㈥ 有哪部電影或者電視劇是講杜月笙的。

《再見黃埔灘》、《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大上海》等

1、《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

《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是由潘文傑執導的劇情片,呂良偉、鄭則仕、劉嘉玲等領銜主演。

劇情簡介:水果小販杜月笙常為鄰里抱不平,被租界探長黃全榮的妻子賞識。未幾,陸月生破獲宋教仁被刺案真相,令黃全榮名聲大噪。黃對陸賞識,卻招侯飛妒忌。陸、黃出面調息了軍閥袁嘯軍劫取法國鴉片事件,發了財,變為大亨。

黃全榮誤打督軍盧永祥之子,陸月生去奉軍軍長畢樹政處求情,還搭進了名妓老六,無奈盧、畢進一步勒索,被陸尋機反擊。1927年,陸月生目睹國共反目。他反對鎮壓工人武裝與屠殺共產黨人,可惜被國民黨利用,為了不受制於國民黨,他打入商界,以經濟力量與國民黨抗衡。

2、《再見黃埔灘》

《再見黃埔灘》是由楊紹鴻執導的槍戰題材電視劇,陳庭威、吳毅將、秦沛、陳綺明、尹天照、徐少強、文頌嫻、王薇等主演。該劇講述了三十年代的上海小夥子杜月笙,追求名譽、地位動人心弦的梟雄故事。

劇情簡介: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冒險家的夢天堂,造就了很多動人心弦的梟雄故事。本故事是講述一個小夥子杜月笙(陳庭威),在昔日繁華璀璨的黃埔灘,終其一生追求人生富貴、名利、權力、愛情。

3、《大上海》

電影《大上海》是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王晶執導的劇情片,周潤發、洪金寶、黃曉明、吳鎮宇、袁泉、袁立、莫小棋、高虎、辛柏青領銜主演 。影片故事根據二戰之前,1920至1930年代活躍在上海的一位黑幫老大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劇情簡介:這是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灘的一段江湖、抗日、愛情故事。本是水果店小伙計的成大器,在上海投向權傾一時的巡捕房探長洪壽亭旗下,任職賭場打手,被洪壽亭的妻子凌滬生慧眼賞識,造就大器迅速出人頭地。成大器頗具江湖手腕,不僅敢打敢拼,還擅於各方談判,願意利益共享,往往能化干戈為玉帛,令他終於成為上海一代梟雄之首。

(6)恆社杜月笙是從哪個電影出來的擴展閱讀:

《大上海》角色介紹——

1、成大器(中年) 演員周潤發

中年成大器,已成名立業,在上海灘上傲視群雄,無人能敵。但日本帝國勢力開始在此時插手上海事務,同時他又重逢昔日的「恩人」與情人,一系列的事故接踵而來。他將擔負起力挽狂瀾,扭轉時局的重任。成熟,優雅而霸氣十足。其原型是上海的一代梟雄杜月笙。

2、洪壽亭 演員洪金寶

其原型是當年上海灘上大名鼎鼎的上海法租界探長黃金榮,勢力、貪婪,但重情義。

3、成大器(青年) 演員黃曉明

青年成大器,從水果店的小伙計到賭場打手,遭到獨霸一方。青年的成大器聰敏能幹,為人仗義,打拚路上處處逢貴人,感情路上卻與青梅竹馬難成眷屬。

㈦ 呂良偉演杜月笙是什麼電影

呂良偉演杜月笙電影有兩部,分別是《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和《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在這兩部影片中,呂良偉所飾演的陸月生就是以杜月笙為原型的,並且這兩部都是由潘文傑執導,呂良偉主演的動作片。影片的背景都是舊上海,是圍繞上海三大亨杜月笙、張嘯林、黃金榮的故事展開的。

現實中的杜月笙1888年出生於上海,十四歲拜了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後來又憑借這層關系進入了黑老大黃金榮的公館,被黃金榮的妻子所賞識和重用。杜月笙頭腦靈活,趁機與軍閥、法租界建立了深厚的關系,鴉片生意越做越大,最終徹底壟斷了法租界的鴉片生意,聲名大振,勢力足以撼動整個上海。

㈧ 杜月笙的歷史

杜月笙(1888-1951),原名月生,後改名鏞,號月笙。1888年8月22日(清光緒十四年七月十五日)生於上海縣高橋鎮小商人家。杜月笙兩歲喪母,四歲其父杜文慶去世,八歲時繼母張氏神秘失蹤,年幼的杜月笙只得靠親戚為生。因無人管束,他與鎮上的無賴少年混跡於茶館賭場,很快便將父母遺留下來的一點微薄家產折騰精光,遭到親友們的唾棄。14歲時,杜月笙孤身一人來到上海灘闖盪。初在水果店裡當學徒,旋因盜竊聚賭,為水果店老闆驅逐。後又拜妓院老鴇為「干媽」,再拜清幫「通」字輩流氓陳世昌為老頭子,依仗幫會勢力,與清幫流氓們合夥在輪船碼頭幹些敲詐勒索、走私販毒的行當。同時,以其在上海灘上黑社會內歷練時久,為法租界巡捕房雇為包探。
1918年,30歲的杜月笙經陳世昌的同輩弟兄黃振億的介紹,到當時上海灘大流氓頭子、時任法租界警務處督察長的黃金榮家裡做雜務。依靠他的頭腦靈活、八面玲瓏,杜月笙很快討得黃金榮的老婆林桂生賞識。當時淞滬護軍都督使何豐林等人私下集資開辦了一家包運販賣鴉片的公司,杜月笙認為這個公司有軍閥為後台,肯定能夠賺錢,遂鼓動林桂生以黃金榮的名義入股,不出兩年,即為黃金榮賺得200萬元。由此,黃金榮對杜月笙的「才幹」始加註意,並賞其5萬元為酬謝。此後,黃金榮又推舉其在法租界內運銷鴉片,聚斂錢財。
當時,上海的煙土走私由以英租界探目沈杏山為首的「大八股黨」操控。他們先從搶劫煙土開始,漸與土商達成協議,由土商支付數額巨大的「保護費」,由大八股黨負責煙土運送安全。杜月笙欲與大八股黨爭奪煙土之利,乃找來顧嘉棠、葉焯山、高鑫寶、芮慶榮、楊啟堂、黃家豐、姚志生、侯泉根等八人,組織「小八股黨」,建成一支流氓武裝。此小八股黨人人心狠手辣,武功高強,在與大八股黨的爭奪中,他們或明搶,或暗劫,至1919年初,「小八股黨」最終取代「大八股黨」,執上海煙土行業之牛耳,杜月笙由此名聲大振。
1925年,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等聯合潮州幫煙土商,辦起了專營鴉片的「三鑫公司」,由該公司派遣保鏢人員,包辦法租界的煙土經銷。所定之保險費為鴉片價值的10%,每箱鴉片可收取數百元之保險費,如果煙土被人盜劫,則由公司出面追討或賠償。當時因黃金榮身為法租界的督察長,不宜公開出面辦這個公司,便由杜月笙擔任公司的總經理,張嘯林與杜月笙的清幫弟兄范回春擔任副總經理。其後何豐林與軍警頭目俞葉封見該公司有利可圖,亦相繼入股。公司的總資本約270萬元。
一次,黃金榮因在看戲時與浙江督軍盧永祥的兒子盧小嘉爭風吃醋,開罪了這位公子,被淞滬護軍使何豐林遣眾便衣痛打一頓。之後,又將其綁架至龍華護軍使署看守所里。杜月笙與上海三大亨之另一角色張嘯林居間設法營救。杜月笙向法租界各大土商索取巨款,由張嘯林出面向何豐林、盧小嘉賠禮求情,再由杜月笙往請清幫「大」字輩的老頭子張鏡湖出面疏通,終於平息了盧小嘉的怒氣,把黃金榮放了出來。黃金榮為感謝杜月笙、張嘯林之「救命之恩」,乃與二人結拜成把兄弟。由此,黃金榮、杜月笙與張嘯林這三位上海灘頭的大流氓頭子聯合一體,成為當時上海黑社會中最具影響的勢力。杜月笙也從此開始獨當一面,自立門戶了。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正式誓師北伐。1927年3月2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隨即控制上海。蔣介石派楊虎和陳群聯絡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欲藉助上海的流氓勢力發動反革命政變,鎮壓上海的工人運動。杜月笙與黃金榮等積極招兵買馬,收羅黨羽,組織「中華共進會」,充當蔣介石反共走卒,並在四一二政變前夜,由杜月笙親自出面誘殺了上海總工會負責人汪壽華。4月12日,杜月笙親自督戰,組織流氓惡棍從南、北兩路襲擊工人糾察隊。此外,杜月笙還將獲取的情報預先通知蔣介石,使得工人遊行隊伍在寶山路三德里附近,遭到預伏的蔣介石軍隊鎮壓,造成駭人聽聞的寶山路大屠殺事件。杜月笙還派弟子芮慶榮率領「行動大隊」,僅在4月14日一天,便捕捉共產黨人和進步群眾一千多人。4月下旬,杜月笙親率「行動大隊」專程去寧波協助蔣鼎文「清黨」。通過四一二政變,杜月笙攀附上新貴蔣介石集團,成為他日後在政治上飛黃騰達的跳板。為表彰杜月笙等人在上海「清共之役」的功勞,蔣介石委任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並單獨召見杜月笙。從此,杜月笙建立了與蔣介石的特殊關系。蔣介石一些不便出面的事,也由杜月笙代勞。
為鞏固在上海灘的地位,擴展在全國的影響,凡國民黨的黨國要人,如宋子文、孔祥熙、吳鐵城,杜月笙莫不曲意奉承,極力巴結。他與國民黨上層人士,特別是上海市重要部門的官員更是打成一片。不僅如此,杜月笙還特別注意取悅法租界的外國權貴,1927年7月,杜月笙被任命為法租界公董局臨時華董顧問,1929年7月,又被推舉為公董局華董,坐上了中國人在法租界可能坐上的最高位置,他在上海灘乃至全國的影響和地位迅速提高,成為名副其實的「上海大亨」。1931年6月,杜月笙舉行杜祠落成典禮,蔣介石送了一方「孝思不匱」匾額和一幅祝詞,並派代錶行禮。
於右任、張學良、王寵惠等國民黨要人,以及吳佩孚、段祺瑞、曹錕等下野名流都送了匾額。吳鐵城、宋子良還到場向杜氏祖宗牌位行禮。
盡管杜月笙在上海灘春風得意、紅得發紫,但他知道那些達官貴人們與他交往只是利用他,實際上並不把他視為上流社會中人。因此,杜月笙極力想開辟「正當」的經濟來源,並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經錢新之建議,他於1929年開辦中匯銀行,並以此為基礎,採用籠絡金融界人士、仰仗官僚資本、動用流氓勢力等手法,相繼擔任了中國、交通銀行董事以及上海市銀行公會理事。與此同時,他還採取同樣手法,插足麵粉、航運、棉紗業,獲得了上海麵粉交易所理事長、大達輪船公司董事長、上海紗布交易所理事長等頭銜。最終,杜月笙通過打、拉市商會中的有力人物王曉籟、駱清華,使得當時的商會會長虞洽卿頗有力不從心之感,漸生退意。經過杜月笙一番活動後,王曉籟被推舉為上海市商會會長。而杜月笙則在幕後操縱,其在上海金融工商界的權勢炙手可熱。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與民族資產階級利益相連的杜月笙也捲入了抗日的洪流中,他參與發起了「上海市抗日救國會」,並擔任常任委員,也做過一些抵制、查禁日貨的工作。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後,日軍企圖通過誘騙國民政府與之談判,行緩兵之計。杜月笙則居中為這次外交談判穿針引線。但在全國人民和第十九路軍的抗日熱潮的推動下,杜月笙參加了從事與抗戰有關的慰勞、救濟任務的「上海市民地方維持會」和「上海市地方協會」。在淞滬抗戰期間,他會同黃炎培等代表上海各界慰勞第十九路軍。
通過這些活動,杜月笙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各方人士,包括知識界、金融工商界、文化藝術界,甚至國民黨一些相當地位的官員,都紛紛與其交結,向他投靠。隨著自己影響和地位的提高,杜月笙此時不便再以「白相人」面目出現,而試圖以「工商業者」、「慈善家」、「政客」等「正當」身份出現。於是,他於1933年11月22日,組織成立了為自己效力的社團組織「恆社」。恆,取義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如月之恆,如日之升」的典故,並暗含杜月笙名字中的「月」字。恆社吸納了一大批金融、工商的老闆和政府機關的官員和軍警。杜月笙擔任恆社的名譽理事長,實際上所有重大問題都由杜月笙及其最親信弟子陸京士決定。凡加入恆社者,都要向杜月笙遞帖子,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杜月笙由此網羅了大量可資利用的人物,羽翼亦更加豐滿。1934年11月,「上海市地方協會」會長史量才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杜月笙趁機攫取了會長之職,同時還當上了「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1935年4月,他又當上了中國通商銀行的董事長。
一二·九運動之際,杜月笙協助上海市長吳鐵城破壞愛國學生的示威遊行,阻撓學生去南京向國民政府請願。1936年11月下旬,杜月笙與國民黨當局聯手策劃,逮捕了力主抗日的救國會領袖「七君子」,其後又對「七君子」多次進行政治誘降和迫降。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時,他致電以前的好友張學良,向他施加壓力,宣稱願意自身為人質換蔣介石回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杜月笙又專程赴南京晉謁蔣介石,向蔣介石表示慰問。
由於其在江浙金融工商界的顯赫地位,杜月笙成為日本人拉攏的目標。
1937年初,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永野修身從歐洲歸國途中,特至上海與杜月笙會面,向他提出誘人的條件,進行經濟誘降。杜月笙基於民族立場,同時考慮到自己與蔣介石集團的利害關系等綜合因素,對此予以拒絕。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中國進入全面抗戰。1937年7月22日,由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出面,杜月笙參與組織成立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並擔任該會主席團成員及籌募委員會主任委員。在他及眾人的努力下,共籌得救國捐150餘萬元,認購救國公債7500萬元,幾乎佔全部發行量的1/6。八一三抗戰爆發後,每當有國民黨軍隊開到上海,杜月笙必定帶上大批上海人民捐獻的慰勞品,前去慰勞軍隊。同時,他也利用這個機會竭力與國民黨高級將領拉關系。他曾以勞軍名義,個人出資1萬多元買了一輛裝甲汽車送給淞滬戰場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兩人交情由此加深。此間,杜月笙也曾對共產黨表示過合作的態度。1937年10月,他領導的抗敵救援會應八路軍駐滬代表潘漢年的要求,向晉北前線的八路軍將士贈送了防毒面具1000套。
1937年10月間,杜月笙與戴笠合謀,利用幫會組織建立了「軍事委員會江浙行動委員會」,由其任主任,轄下建立「淞滬別動總隊司令部」,擁有一支有一萬人參加的「別動隊」。5個支隊中第一、二、三支隊的司令均是杜月笙的門生,其中,第三支隊在青浦參加了與日軍的戰斗。1938年,這支「別動隊」經戴笠改編為「忠義救國軍」。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日本侵華當局考慮到杜月笙在上海的顯赫地位和影響,對其多方進行拉攏。面對日本人的威逼利誘,杜月笙能夠堅持民族立場,審時度勢,離開上海,隻身前往香港避難。12月初,他又專程趕赴武漢面見蔣介石,被蔣委任為中央賑濟委員會常務委員,分管第九賑濟區事務。領命之後,杜月笙回香港,成立了賑濟委員會第九區賑濟事務所,自任主任。同時還在港掛出了中國紅十字總會辦事處的牌子,以此為掩護,從事動員、組織、安排一些有一定社會影響的人遷居香港,並負責溝通國民政府與上海等淪陷區的聯系。此外,他還與戴笠合夥成立了「港記公司」,負責運銷國民政府在川、康、滇一帶以禁煙為名掠奪的鴉片煙土。1939年夏,CC系分子吳開先奉命至上海整頓國民黨地下組織,成立了「上海黨政統一委員會」,吳自任書記長,杜月笙則以其在上海的金融工商、黨政、特務系統及黑幫勢力中的特殊影響,被蔣介石任命為該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杜月笙坐鎮香港,指揮其留在上海的門徒,迫使虞洽卿等人離滬赴渝。同時他還制止黃金榮公開出任偽職,並請其協助吳開先在上海活動。
約在1939年底,杜月笙成功地策反高宗武、陶希聖脫離汪精衛集團,蔣介石為此特撥款20萬元給杜月笙以為酬勞。除此以外,杜月笙還積極支持軍統局上海區的鋤奸活動。1940年10月,杜月笙黨徒成功策動朱升源將時任偽上海市市長的傅筱庵殺死。此前,與黃金榮、杜月笙同為上海三大亨的張嘯林由於公開投敵,被杜月笙的徒弟林懷部刺殺。盡管杜月笙對此事一向諱莫如深,但事前必經他默認無疑。
1941年冬,香港淪陷,杜月笙遷居重慶。他在重慶重建恆社總社,並在西南各重要城市建立分社。1942年3月,他在重慶設立「中華實業信託公司」,自任董事長,由華中各地搶購物資內運經銷。同時他還將中國通商銀行遷到重慶,自任總經理。同年秋,他又親至內江、成都、寶雞、西安、洛陽等地,設立通商銀行分行,各分行內皆設恆社分社。1943年,杜月笙又與戴笠商議、並經蔣介石認可成立通濟公司,以國統區的戰略物資換取淪陷區的棉紗,被人們指責為趁機大發「國難財」,同時這種行為還大大緩解了日本侵略軍戰略物資的匱乏。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之初,杜月笙還費盡心機,對國民黨軍政勢力未抵達上海前的重大問題,「均周密策劃」,積極協助蔣介石爭奪勝利果實。9月,杜月笙回到上海。
回到上海後,杜月笙從10月開始,即著手整頓「恆社」。整頓後的「恆社」,在全國二十多個城市發展分支組織,人數亦大大增加,社員上至中央部長、司長,下至董事長、報社社長、律師、特務,遍布全國。這一時期,杜月笙躊躇滿志,勢力進一步膨脹,獲得的各種各樣的職銜計70個左右。
除「國大」代表、上海市參議員等公職外,所任職銜,涉及文化教育、金融工商、交通電氣等各行各業。1946年3月17日,戴笠在江陰機毀人亡,杜月笙在邀寵蔣介石方面,失去一個有力支持者和合作者。4月,上海市參議會選舉。在選舉前夕,杜月笙發動其徒眾,四處收買拉攏,威脅利誘,當選為議長。但恰在此時,杜的心腹萬墨林因囤積居奇,被上海警備司令宣鐵吾逮捕。杜月笙迫於蔣介石的壓力,無奈讓出已到手的議長職位。這兩件事,使得杜月笙大發牢騷,「淪陷時上海無正義,勝利後上海無公道」。
同年10月,杜月笙又與軍統負責人鄭介民勾結,將所謂的「人民行動委員會」改組為「中國新社會事業建設協會」,任常務理事,積極指揮幫會組織,配合國民黨特務,打擊共產黨和進步力量。
1948年夏,蔣經國至上海「打老虎」,進行幣制改革。9月初,杜月笙的三兒子杜維屏被蔣經國以「投機倒把」的罪名逮捕。此外,蔣經國還將萬墨林傳去訓話。杜月笙凄涼地感到「該是他們(蔣介石集團)要我下台的時候了」。後來,杜月笙指使其門下四處收羅證據,證明孔祥熙長子孔令侃所擁有的揚子公司也從事同樣勾當,逼蔣經國就範。蔣經國無法,只得將杜維屏判處6個月徒刑,此事草草收場。
革命形勢的飛速發展,使得杜月笙很快就面臨著何去何從的抉擇。雖然在此之前,他也曾跟李濟深等民主人士有過接觸,協商去留。但由於他因有在四一二政變中騙殺汪壽華、大肆屠殺共產黨人的血案的思想包袱,亦深知蔣介石決不會允許他留在上海「變節投敵」,遂決定既不留上海,也不隨蔣赴台。1949年5月1日,在解放軍圍攻上海前夕,杜月笙黯然離開大陸,逃往香港。
杜月笙避居香港後,不僅為虎落平陽、身價貶值而深感煩惱,還為財源日益緊縮而憂慮,一再發出「香港居,大不易」的感慨。往日的頤指氣使、風光體面已成過眼雲煙。對前途的悲觀憂慮,使他不得不求助於問卜算卦,維持心理上的平衡。但心理上的落寞煩惱和生理上的重病纏身,雙重打擊使得作風一向強悍精明的杜月笙,終於在1951年8月16日客死他鄉,死時63歲。

㈨ 給份恆社杜月笙的資料,

杜月笙(1888 8.22-1951 8.16) ,原名月生,後由國學大師章太炎建議,改名鏞,號月笙(典出《周禮太司樂疏》:西方之樂為鏞,東方之樂為笙),是近代上海青幫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老上海的黑幫大亨(2張)杜月笙[1]1888年8月22日,出生於上海川沙(今屬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南杜家宅。四歲以前,母父相繼去世,先後由其繼母和舅父養育。十四歲,初到上海十六鋪鴻元盛水果行當學徒,日夕與流氓、歹徒為伍,又嗜賭成性,不久被開除;後轉到潘源盛水果店當店員。時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陳世昌,時為小東門一帶的流氓頭子,綽號「套簽子福生」,在青幫中屬「通」字輩,杜月笙按序排在「悟」字輩。由陳世昌等人的關系,杜月笙獲得機會進入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因杜為人機靈詭詐,善解人意,很快獲得時任法租界華探頭目、黑社會頭面人物黃金榮的賞識,成為其親信,由「佣差」升格為鴉片「提運」,並負責經營法租界三大賭場之一的「公興俱樂部」。杜月笙因善糾合同夥,勾結軍閥,很快成為鴉片提運中最具勢力的一個。1925年7月,杜月笙在租界與軍閥當局庇護下,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成為與黃金榮、張嘯林並稱的「上海三大亨」之一。 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中描述了杜月笙鴉片銷售這條通暢的「全球網路」:杜月笙的很多海洛因都是通過官方渠道進入法國大市場的,由於上海法租界由河內管理,而不是直接由巴黎管理,這就構成了一個由上海到河內、西貢進而直到馬賽黑社會的陰暗交通網,這個網由科西嘉人強大的「科西嘉聯合會」所控制。這個聯合會有一個更通俗的叫法是「黑手黨」。據西格雷夫的記錄,有人甚至認為當時全世界的八包海洛因中,就有七包出自杜月笙之手。同年,杜月笙出任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納稅華人會監察。 杜月笙的太太們(4張)上海三大亨中,素有「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的說法。比起黃、張來,杜月笙確實手法更高明一些,他善於協調黑社會各派勢力之間的關系,善於處理與各派軍閥之間的關系,善斂財,會散財。他通過販賣鴉片、開設賭台等活動,大量聚斂錢財,然後,又以這些不義之財籠絡社會上各種人物,從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幫會骨幹,無所不有。杜月笙也做些收買人心的事,如他持續多年購買預防傳染病的葯水,送到浦東老家按戶免費發放;每逢上海及附近地區發生災害,他會出面組織賑濟;有時裝出維護工人利益的形象,出面調解勞資糾紛,等等。他一改傳統流氓身著短打、手戴戒指、捲袖開懷的打扮,而是四季身著長衫,打扮斯文,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形象。由於他在上海善待下台總統黎元洪,黎元洪的秘書長特撰一副對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黨羽吹捧為「當代春申君」。他附庸風雅,廣結名流,大學者章太炎、名士楊度、名律師秦聯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 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為蔣介石鎮壓革命運動充當打手。4月11日晚,他設計騙殺了上海工人運動領袖汪壽華,隨後又指使流氓鎮壓工人糾察隊。他因此獲得蔣介石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後,他擔任陸海空總司令部顧問,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雖是虛銜,但有助於提高社會地位。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臨時華董顧問,1929年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通過結交金融界徐新六、陳光甫、唐壽民等著名人士,他的銀行業務頗為興旺。 杜公館原址(17張)1930年起,杜月笙在家鄉買地五十畝,大興土木,起造杜家祠堂。1931年6月8日至10日,舉行家祀落成典禮和「奉主入祠」典禮。蔣介石親送匾額「孝思不匱」祝賀。儀仗隊有五 千人之眾,自法租界杜公館出發,長達數里,巡捕開道,鼓樂震夭。杜祠開酒席三日,每日千桌。包括淞滬警備司令熊式輝、上海市長張群等在內的黨國要人都送了匾額。排場之大,靡費之巨,極一時之盛。席盡人散後,這個豪華的祠堂就成了遠東最大的地下嗎啡和海洛因加工廠。 1932年,杜月笙開始組織恆社, 1933年2月25日,舉行開幕典禮。杜月笙自任名譽理事長。社名取「如月之恆」的典故,名義上是民間社團,以「進德修業,崇道尚義,互信互助,服務社會,效忠國家」為宗旨,實際上是幫會組織。杜月笙藉此廣收門徒,向社會各方面伸展勢力。恆社初成立時,有一百三十餘人,到1937年達五百二十餘人,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上海市社會局。新聞界、電影界等許多方面的人士都參加進來。1934年,杜月笙任地方協會會長。 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盧溝橋事變,8月,又發動進攻上海的八一三事變。上海人民與全國人民一樣,投入英勇悲壯的抗日斗爭中。在全國人民抗日要求推動下,杜月笙參加了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任主席團成員,兼籌募委員會主任。他參與勞軍活動,籌集大量毛巾、香煙、罐頭食品,送到抗敵後援會。他弄到一些軍中急需的通訊器材、裝甲保險車送給中共將領。他應八路軍駐滬代表潘漢年的要求,將從外國進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贈送給八路軍使用。 1937年,上海淪陷後,杜月笙拒絕日本人的拉攏,於11月遷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幫會的關系,繼續活動。他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賑濟委員會常務委員和上海黨政統一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從事情報、策劃暗殺漢奸等活動。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上海的門徒協助軍統特務刀劈了大漢奸、偽上海市長傅筱庵。1940年他組織人民行動委員會,這是在國民黨支持下的中國各幫會的聯合機構,杜月笙為主要負責人,由此實際上成為中國幫會之總龍頭。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杜月笙遷居重慶,建立恆社總社,向大後方發展勢力。他組織中華貿易信託公司、通濟公司等,與淪陷區交換物資,藉此中飽私囊。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杜月笙於1945年9月初返回上海、收割舊部,重整旗鼓。這時,由於租界已被收回,國民黨勢力可以公開活動,幫會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麼重要。1946年12月,上海參議會選舉議長,杜月笙經過多方活動,雖然以最高票當選議長,但因國民黨不那麼支持他,所以,他當選後馬上辭職。此後,他致力於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教育、新聞等各業中發展勢力,擔任各種各樣的董事長、會長、常務董事、校董達六七十個。 1948年春,他參加國民政府召開的「行憲國大」,捧蔣介石當總統。蔣介石為了挽救嚴重的財政危機,派蔣經國到上海實行市值改革,發行金圓券,要求民間將所持法市外幣及金銀一律兌換成金圓券。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沒有完全照辦,被蔣經國以投機倒把罪逮捕,後被判了六個月的徒刑。經過此事,杜月笙明白自己在上海大勢已去。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連獲大勝,上海解放指日可待。5月1日,杜月笙攜家倉惶逃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在香港病逝,終年63歲。
編輯本段所作貢獻
在大陸的報刊、書籍中,人們常看到有關舊上海青幫頭目杜 杜月笙
月笙的文字,大多述及他的種種劣跡,間或提到,杜講義氣,有骨氣,在抗戰中作了一些貢獻。也許這也是污點斑斑的黑社會頭子人生的另一面。《北京日報》刊文,請《海內與海外》雜志社編輯部副主任朱小平對這位傳奇人物在抗日戰爭的貢獻進行了解讀。 文章稱,杜月笙是舊中國上海青幫(亦稱安清幫)的大頭目。蔣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奪取政權,杜月笙在政變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僱用流氓為上海總工會送錦旗放煙霧、誘騙殺害總工會委員長、中共黨員汪壽華等,致使上海總工會80萬會員群龍無首,數千工人猝不及防被蔣介石殺害。作為舊上海黑社會的大頭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污點,但是,他也並非漆黑一團。在抗戰中,他曾多年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做過一些有益的慈善事業,特別是他任副會長時正值抗戰前後,於救助傷兵輸送物資、建立抵抗部隊,做出了貢獻。文章認為,杜月笙在抗戰中大致有四大貢獻。 全面抗戰爆發後,杜月笙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名義組織上海市救護委員會,救護了抗日受傷軍民數萬人 1937年8月13日,日寇全面進攻上海,上海守軍奮起抗戰。杜月笙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名義,聯合各團體組織上海市救護委員會,並同時成立救護隊10隊、急救隊13隊、臨時救護醫院24所,徵集救護汽車98輛,並特約公、私醫院16所收容受傷軍民。據統計,杜月笙所領導的救護輸送醫療工作,共救護了抗日受傷軍民44398人。此後,杜月笙又籌劃在松江、崑山、蘇州、無錫、杭州、南京等地設立重傷醫院,每年醫院少則收治傷員二三百人,多則達三四千人。南京淪陷之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各地工作人員大多撤退到漢口。杜月笙親自乘飛機到漢口,與政府有關部門統一商定救護方針,在漢口成立臨時救護委員會,設置醫療隊37隊,後因需要逐漸增加至178隊,共有工作人員近3000人。據統計,至抗戰結束,紅十字會所救護的軍民總數已達260萬人。這一可觀的成績,與紅十字會廣大工作人員的努力分不開,但杜月笙在其中的領導作用不容忽視。救護工作所需的物資、車輛,許多都出於杜的號召,也不排除他自己的「毀家紓難」。在這一點上,他號召他所能影響的團體包括他的幫會組織捐助抗戰,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在抗戰中,他堅持在上海,包括參加抗敵後援會工作,直至11月上海淪陷,他才秘密撤退。 在上海抗戰中,與戴笠共同創建了一支一萬人的武裝游擊部隊,配合正規軍,參加抗戰 杜月笙在上海抗戰中所辦的另一件大事是與戴笠共同創辦了「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參加抗戰。盡管戴笠一生以與中共作斗爭為己任,但在抗戰中,他的思想傾向基本屬於黃埔系中主戰的少壯派軍人陣營,在這一點上,「人之愛國,誰不如我」的杜月笙與他是一致的。兩人本來即為摯友,在抗日這一點上又有共識,所以兩人商定在上海建立一支1萬人的武裝游擊部隊,以幫會和工人為基礎,配合正規軍作戰,並負責肅諜防奸等工作。杜月笙自己出錢捐贈了5000支快慢機手槍,又利用自己的影響,動員了幫會成員、工人、學生、店員、失業青年入伍。10月,這支僅以一月時間倉促成立的游擊部隊,在上海南市和蘇州河兩岸配合正規軍與日寇作戰,盡管作戰力差,但大多成員異常英勇頑強,為中華民族抗戰作出了犧牲。據事後統計:別動隊戰死兵共1500人以上,受傷500餘人。據說,杜月笙頗為悲痛,他不是心疼錢,而是哀憐那些為國捐軀的青年,其中很多人是他的徒弟。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理事室遷移香港後,杜月笙親自主持工作,籌措救護事業經費 1938年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理事室遷移香港,杜月笙親自主持工作,並設立總辦事處,以接受海外捐助的物資,並同時籌措救護事業的經費。可以說,杜月笙此時是非常辛勞的。當時,國民黨政府還設有中央賑濟委員會。「八·一三」抗戰後,蔣介石安排杜月笙為該會常委,負責粵、桂、閩三省稱第九救濟區工作。為了工作方便,杜月笙將第九救濟區辦事機關與中國紅十字會機關合設於香港九龍柯士甸道他的宅寓也在此,並在香港最大的飯店辟有房間,專與各方接觸。當時,海外僑胞對抗戰捐助的物資及對難民的救濟品,都由杜月笙接收運往漢口或重慶。同時,杜還負責與戴笠合作布置向淪陷區搜集情報及鋤奸策反工作。據說,上海另一幫會頭目張嘯林投敵被暗殺,也與杜月笙有關。另外,轟動中外的高宗武、陶希聖脫離汪偽集團,並公布「汪偽密約」,也是杜月笙與戴笠共同策反的。 香港淪陷後,杜月笙撤退重慶,主持紅十字會會務工作,辦理前方救護、後方空襲救護、醫療等工作 在抗戰的開始階段,海外物資大部分通過香港轉運國內 杜月笙搞選美
,杜月笙以紅十字會名義辦理接收、轉運,為抗戰事業做出了一些貢獻。香港淪陷後,紅十字會總會於1940年移設重慶,杜月笙也撤退重慶,主持會務工作,辦理前方救護、後方空襲救護、醫療等工作。1942年,杜月笙籌建了重慶醫院,當時有床位300張,各科設備齊全,是當時最先進的戰時後方醫院,受到輿論的稱贊。另外,杜月笙在搜購、搶運戰略物資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抗戰勝利後,杜月笙返回上海,督促上海復員工作,並協助恢復、加強了上海紅十字會分會的組織,對該會推進各種社會服務工作奠定了基礎。 上世紀50年代後,杜月笙客居香港。1952年,他彌留前對妻子雲:「把我的屍骨帶回上海,葬在浦東高橋老家。」但他的遺願終未實現,1952年11月遺骨被運往台灣,至今暫厝台北南效大尖山麓。 杜月笙不去台灣的內情:蔣介石拿我當夜壺 杜月笙晚年曾忿忿然說:"蔣介石拿我當夜壺,用過了就塞到床底下。"這一形象比喻,既是這位大亨對蔣介石的泄怨,又是失寵後凄楚處境的哀嘆。 抗戰後,杜月笙自以為勞苦功高,想趁蔣介石論功行賞的機會,撈個有影響的職位過過官癮,他把目光定格在上海市市長,起碼當個副市長。他把這一想法透給了軍統局長戴笠。戴笠心領神會,轉達給蔣介石。 1945年8月底,杜月笙帶著一幫隨從,前呼後擁興沖沖回到上海。始料不及,走到半路,傳來千真萬確消息,蔣介石已任命錢大鈞為上海市市長、吳紹澍為副市長,負責接收上海全權。原來是蔣介石對杜月笙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令杜月笙沮喪的事還在後頭:火車快到上海時,門徒上車報告,市政府已通知取消原定的歡迎儀式,連本已搭起的牌樓也已拆除,北火車站還貼出了"杜月笙是黑勢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標語。杜月笙聞訊氣上加氣,為避免難堪,臨時改在上海西站下車。靠站時,竟沒有一個要 杜月笙搞選美
員迎接。 1946年夏,蔣介石為體現"民主政治",下令"民選"上海市參議會議員。杜月笙信以為真,有意競選議長席位,於是組織門徒大張旗鼓活動,擺出種種理由宣揚議長一職非杜月笙莫屬,又不惜大把花錢拉票。哪知就在勝券在握時,傳來蔣介石的口信:議長一席,希望由潘公展擔任。潘公展是CC系骨幹,蔣介石的親信。這對杜月笙不啻冷水激頂,自知胳膊擰不過大腿,無奈何作了識時務的"俊傑",在選舉結果他當選議長後,馬上宣讀了一份"辭職呈文":"上海系通都大邑,議長責任重大,本人為多病之人,不能擔此重任,辜負諸公厚意,多請原諒,再予改選。"主持選舉大會的市長吳國楨立即表示接受聽從本意,另行重選。於是第二次投票,選出潘公展為議長。 杜月笙與蔣介石的矛盾日益加深 三大戰役結束,內外交困中的蔣介石被迫下野。杜月笙知道蔣家王朝氣數已盡,開始謀慮去從。為退路辦了三件事:賣了杜美路上的一處公館,得款60萬美元;改任意揮霍為量入支出,裁減雇員,緊縮開支;去了香港一次,物色准備購買的住宅。 1949年3月下旬,杜月笙一回到上海,就被蔣介石請去南京,對他說:"上海看來是難以守住的了,杜先生應有所准備,必要時攜家小去台灣,協助黨國共圖復興大業。" 杜月笙似乎料到蔣介石的這番"關心",爽快地說:"我是准備放棄上海以後的退步了。" 蔣介石曾聽說,中共方面委託黃炎培等,勸杜月笙留在上海,他無論如何不願杜月笙被"統戰"過去,便以告誡的口吻加了幾句:"杜先生與中央合作有年,民國16年清黨時,為鏟除共黨鼎定上海立下大功,也因此與共黨結怨甚深。共黨是講階級講斗爭的,他們決不會放過你,切不可有絲毫的僥幸,以早日去台灣最好。" 杜月笙的話仍是半明半暗:"總裁放心,我對共產黨絕無僥幸之心。"蔣介石聽了當然不滿意,雙方不歡而散,但蔣並不就此罷休,還要設法爭取,把杜月笙逼去台灣。 對於去留與去向,杜月笙早有盤算權衡。雖然中共方面通過黃炎培等勸他留下,但他自己判斷反共20餘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就殺了包括上海總工會委員長汪壽華在內的眾多共產黨人,可謂血債累累,所以不敢不走。至於去哪裡呢?與蔣介石嫌隙既生,孑然一身去台灣,還不是寄人籬下?杜月笙選擇了去號稱自由港的香港。

㈩ 請問講述杜月笙的電影有哪些.

1、上海皇帝

《上海皇帝》是由潘文傑執導,呂良偉、鄭則仕等人主演的一部動作片。影片講述了小販杜雲笙成長為上海「皇帝」的故事。該片於1993年9月14日在香港上映。

2、外灘佚事

《外灘佚事》是由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的紀錄片電影,由周兵執導,金士傑、許瑋寧領銜主演。

該片講述了英國人赫德、日本的李香蘭、中國的葉澄衷、杜月笙和周璇等人物的經歷和情感變化,還向中國人民展示那段珍貴的歷史影像。

3、大上海1937

《大上海1937》是張徹執導,徐小健、杜玉明等主演的動作片。故事背景發生在1937年日本侵略者佔領的上海,講述了杜月笙等幾個黑社會的頭子不同的表現。

4、杜公館

《杜公館》是一部歷史劇情片,由謝效民導演,王詩槐主演的電影。影片講訴杜月笙在大上海你死我活的江湖廝殺。

5、羅曼蒂克消亡史

《羅曼蒂克消亡史》是由華誼兄弟、英皇電影聯合出品的懸疑諜戰片,由程耳執導並擔任編劇,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鍾欣潼等主演。影片於2016年1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1937年大動盪前夕,上海灘風雲顯赫的陸先生正面遭遇侵華日軍施壓,被捲入一場暗殺陰謀,當身邊朋友一一慘遭牽連時,亂世當前,大佬、小弟、弱女子等往昔人物走向了不同命運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恆社杜月笙是從哪個電影出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日本電影叫出目金 瀏覽:621
印度電影清晨 瀏覽:412
印度尼西亞和埃及愛情電影 瀏覽:49
手機看電影電視劇下載那種軟體好 瀏覽:329
廊坊看電影怎麼從網上買票 瀏覽:750
美國電影唯一 瀏覽:617
動作排行榜電影 瀏覽:515
新的奧特曼大電影 瀏覽:349
大拇指電影院 瀏覽:688
同學聚會哪個恐怖電影 瀏覽:189
美國黑幫5大家族的電影 瀏覽:23
8060yy電影網 瀏覽:427
日本xz電影 瀏覽:36
電影電視劇投資平台 瀏覽:977
電影里狗狗名字大全集 瀏覽:367
天才少年電影國外 瀏覽:489
日本恐怖電影一個男孩子在一做島 瀏覽:46
陰陽師電影2018導演 瀏覽:463
韓國電影r級2018天狼影院 瀏覽:302
布拉德彼得愛情電影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