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赤影戰士是根據哪個電影改編的

赤影戰士是根據哪個電影改編的

發布時間:2022-10-05 16:52:44

Ⅰ 日版水上魂斗羅(赤影戰士)

好的,首先你要確定是哪個版本。
1、美版赤影戰士《Shadow of the Ninja》。
2、啟動游戲,演示畫面時按一下按鍵,出現帶1PLAYER、2PLAYERS選擇的標題畫面。
3、1P(主機)依次輸入:AAAABBBBABABABAB,(註:A跳躍;B攻擊),會聽到「嘟~」一聲。
4、現在按住2P(副機)的下,再開始即無敵(不減血)。
5、日版赤影戰士《KAGE》輸入秘技後不是無敵,但是接關由5次變為9次。
====
選關 1P 2P
1-2 B
1-3 A
1-4 A+B
2-1 B
2-2 B B
2-3 B A
3-1 B A+B
3-2 A
3-3 A B
4-1 A A
4-2 A A+B
4-3 A+B
5-1 A+B B
5-2 A+B A
====
音樂 A+B A+B
====
希望看得明白~
====
(滿意採納)加(贊同)
(歡迎蒞臨)我(空間)
#^_^#

Ⅱ 求FC赤影戰士的背景故事!!!!

說起赤影戰士,很多人也許不能立刻就反應過來是哪個游戲,但是說起水上魂斗羅,往往就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它啊!」

看到這個,你想起來了嗎?
為什麼在國內它會被稱作水上魂斗羅呢?究其原因就是魂斗羅在當時造成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魂斗羅的走紅使得國內產生了一種副作用,就是很多後來的ACT游戲都被冠以「XX魂斗羅」的稱號,算是奸商們為了吸引眼球而採取的一種策略吧。除了可憐的赤影戰士被叫做水上魂斗羅之外(叫水上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赤影戰士前面幾個關卡的場景中都有水,但實際上游戲從始至終都沒有需要玩家在水裡游泳的部分),當時還有不少很不錯的ACT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也憑空多了個別名,還有人記得空中魂斗羅么?而實際的情況是,魂斗羅之後的FC機上的ACT游戲也無一例外的被前輩魂斗羅的巨大光環所籠罩,多少有點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赤影戰士,它和魂斗羅這兩個游戲可以說一點關系都沒有,不同的開發廠商,不同的技能和戰斗方式,不同的故事背景,不過要說共同點也有一個,就是它們都是當年FC機上不可錯過的ACT大作。什麼?你竟然沒玩過!!!趕緊去二手市場買個FC重溫一下經典吧!

赤影戰士支持雙人同時游戲,主角是兩名忍者,除了外觀在能力上沒有任何不同,而其背景設定在當時看來比較有新意,從關卡場景以及通關後的資料顯示游戲的故事設定在未來的2029年,地點是美國,不過綜合來說游戲的味道還是更偏重東方一些,畢竟是日本廠商製作的嗎。難度上和魂斗羅差不多,只是操作技巧上要求的更高一些,畢竟這次沒有30條命可以揮霍。

游戲講述的是發生在未來美國的故事~
作為忍者自然需要有過人的本領,赤影戰士中主角的招牌是一種類似「蝙蝠吊頂」的技能,每當主角跳起碰到建築物的頂部時就會用手抓住使自己身體懸在空中,而且此時還可以移動和攻擊,只是移動速度有所降低。掌握住這個技能是通關的關鍵,大部分游戲的場景中玩家都需要利用這種技能來進行移動和躲避敵人。

Ⅲ 有什麼講述日本戰國歷史的電視劇或電影推薦

葵德川三代,從關源戰役前開始,本劇以德川家康、德川秀中、德川光祖三代為主要人物,描述了在德川幕府建立期間,豐田章男家族是如何滅亡的,以及德川幕府家族與法院之間的關系。上半部分可以說與日本戰國時期有關,下半部分則主要是家庭和政治劇。劇情的真實程度感人,銜接合理,給我全新的視角去審視這段歷史。

其實每個國家戰國歷史電視劇都有很多,還是很具有可靠性,每個國家都是由分散走向統一,現在存在的很多劇都能反映出現在那些個不容易的時代,戰爭總是殘酷的,但是也是很多國家統一的主要方式。

Ⅳ 找一款psp上的游戲 3d的動作類 主角好像是松鼠 小零食是能量補給

之前聊到PSP和NDS的懷舊游戲篇,有不少觀眾朋友私信我,能不能製作一期任天堂的FC懷舊游戲!那可是一代玩家的童年回憶啊!雖然我們玩的大部分都是國產山寨機各種盜版卡也是層出不窮,但是在那個物資條件精神文化極度匱乏的年代裡,卻也是這些山寨盜版撐起了我們那一代的童年。各種99合一,999合一的盜版卡也是極盡誇張地宣揚著它的超高性價比,然而拿到手後卻發現,這些所謂的多合一大部分都是只是同一個游戲的換皮而已「魂斗羅」「經典魂斗羅」「熱血魂斗羅」「超級魂斗羅」光這一個游戲奸商就能整出上百種花樣。這篇文章我只拿出一盤30合1,裡面整理出的30款游戲你們看看是否有童年的味道!
30馬戲團
《馬戲團》作為一款十分具有趣味性的平台跳躍游戲,該作一共只擁有五個關卡,分別是跳火圈、走鋼絲、雜耍球,跳馬和空中飛人。整個難度也是層層遞進,第一關「跳火圈」玩家會踩在一隻獅子背上越過一路過來的火圈,最終抵達終點,地面上也會有火盆需要躲避,考驗玩家對時機的把握。一旦失誤,看著獅子的襠部在烈火中炙烤的場景,這游戲怎麼那麼黑暗啊!第二關走鋼絲會有幾只特別賤的猴子來騷擾玩家,有時你從他們頭頂越過他還跳一下嚇你,真太賤了!雜耍球,玩家就需要掌握好兩個球之間的距離跳過每一個球,從這關開始難度陡增。至於跳馬和空中飛人那難度簡直變態啊。
29炸彈人
《炸彈人》這個游戲是真的超級好玩,那時一開機就可以玩上一整天,他的遊玩方式很好理解,在由各種磚塊組成的迷宮里埋下漆黑的炸彈之後在按鍵就會爆炸,清空版面里的敵人即可過關。關卡中會有各種道具可以增加炸彈的數量和威力等等,而那坨肉色的史萊姆就是我們的主要敵人,把它堵牆角里安一顆雷,轟的一炸別提有多解壓了!
28忍者龍劍傳
《忍者龍劍傳》的歷史相當悠久,它的動作設計一直以來都是ACT游戲里的天花板級別,並且畫面在同時代游戲里也是出類拔萃的。FC上一共出了三作《忍者龍劍傳》其中尤以3代最為經典素質也是最高的一作,游戲擁有著豐富的忍術系統和頗高的難度非常考驗玩家操作水平。
27赤影戰士
當年玩《赤影戰士》是一個小夥伴,非常牛逼地告訴我,他買了傳說中的《水上魂斗羅》。於是好奇心滿載的我興沖沖跑到他家想體驗一把這個幻之神作。卡帶上大大的寫著《水上魂斗羅》五個大字,可是游戲時卻感覺不大像啊!人家《魂斗羅》明明拿槍的,怎麼到了《水上魂斗羅》就改用刀了呢?後來才知道它的真實名字原來叫《赤影戰士》主角可以使用忍者刀和鏈子兩種武器,並且還擁有飛鏢炸彈等副武器和全版面敵人損血的大招設定。雖然和《魂斗羅》沒有半毛錢關系,但是游戲還是非常好玩的。
26影子傳說
這是一款在FC上你永遠也看不到結局的游戲《影子傳說》。要說這游戲最讓我上頭的就是那魔性洗耳的音樂了,聽著這深入耳膜的BGM,看著那個走路慢悠悠的女主角當年我和小夥伴是一遍又一遍的救啊!可是呢,主角「丟丟丟」地扔著忍者鏢,好不容易救完以後版面顏色一換又來一遍難度彷彿變得更高了,看著那永遠也救不完的女主,我和朋友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一直很好奇這《影子傳說》究竟有多少關啊?後來才知道,這游戲的FC版壓根就沒有通關一說,只有街機版才有真正的通關畫面。
25豬小弟
在歡快的音樂背景下,《豬小弟》這款游戲卻暗藏一個頗為黑暗的世界觀,一群長相頗似貓頭鷹的大灰狼,抓走了「豬小妹」於是豬媽媽就在「豬小弟」的幫助下去用弓箭和肉彈打敗大灰狼拯救「豬小妹」。而游戲里的大灰狼會乘著氣球要麼從地面飛到空中推動巨石砸豬媽媽,要麼從空中降落地面直接去叼走拉繩子的豬小弟。豬媽媽要做的就是用弓箭射爆大灰狼的氣球,這樣就能將大灰狼摔死,不過要想拿到高分,最重要的神器則是掛在頂端的肉彈,一發足以清空版面所有大灰狼,只是這塊肉彈究竟是拿什麼製作的有點細思極恐啊!
24聖鬥士星矢
在我們那一代,電視里是可以公然播放《聖鬥士星矢》這樣血腥暴力動畫片的。現在想想還真是包容與開放的年代啊!放到現在,小朋友看了還不得(花屏)以至於那時的我和小夥伴們放學後就是一邊大喊「天馬流星拳」一邊互相追打!當FC上出現《聖鬥士星矢》的同名游戲時,我們自然無比激動把卡帶一插,嗯!夢開始的地方,游戲的內容截取的居然還是動畫中最經典的「黃道十二宮篇」。游戲分為橫板動作內容的雜兵戰和直接面對黃金聖鬥士的BOSS戰。其實雜兵戰還好,可是這BOSS戰真就難得離譜啊!類似RPG的指令戰斗,又沒有中文,看著滿屏的蝌蚪文那是一臉懵逼!不出三個回合,就被BOSS直接干趴下!這,這怎麼和動畫片里的結局不一樣啊!星矢,紫龍,冰河,阿瞬你倒是爬起來打他呀!反正我的極限就是第三關雙子宮,後面的黃金聖鬥士照面都沒打過。
23敲冰塊
《敲冰塊》這款游戲,玩家需要挑戰一座又一座的冰山,攀登到頂峰抓住山頂的翼龍即可過關。游戲有著非常優秀的物理引擎,踩在冰面上腳底打滑的感覺十分真實。玩家需要敲掉上層的冰塊才能不斷攀升。而游戲里的海豹則是作為反派出現,當他發現被敲掉的冰塊後會立刻回去搬新的填補空缺,當時覺得這海豹非常「賤」現在想想人家只是把窟窿補平而已好像也沒干什麼壞事!
22小蜜蜂
經歷過紅白機時代的玩家要說沒接觸過《小蜜蜂》應該不多吧?他的街機版《太空侵略者》可是讓南夢宮賺得盆滿缽滿游戲更是火爆全球甚至讓日本100元硬幣出現短缺,使得銀行不得不加大鑄幣數量來供應市場需求。成為了游戲業界的一段傳奇。之所以這款游戲這么火就是規則極簡又不乏挑戰性上方不停飛下來的蜜蜂會攻擊玩家,而玩家只需要控制飛船上下左右躲避敵人,並反擊即可看似簡單但是極易上頭。
21吃豆人
和之前的《小蜜蜂》一樣,《吃豆人》同樣是一款風行於街機平台的游戲。他的流行甚至讓那個黃顏色的吃豆人成為一種代表電子游戲的文化符號。
20光槍三合一(打鴨子,競技射擊,荒野槍手)
在90年代,家庭收入都不算高,可能一個普通家庭的月收入也就幾百塊錢。然而一台山寨FC就要將近一個普通工人近一個月的工資,外加一盤卡帶開銷真的不少。當周圍的小夥伴都紛紛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紅白機時,我卻一直沒有。一方面家庭收入確實不允許,另一方面考100分就買游戲機的小目標也一直無法達成。但是孩子嘛!終歸是不懂事的,特別不理解,不就是一台游戲機嘛!為什麼家長就是不給我買。而父母親終歸也是疼愛自家的孩子的,有一天父親還是帶回了一台嶄新的「小霸王」而且裡面居然還帶光槍,瞬間感覺自己比周圍的小夥伴又牛逼了不少,現在想想估計當年父親為這幾百塊錢也沒少咬碎牙根吧!然後和父親一起玩光槍三合一成為了我現在回憶起童年裡最幸福的片段之一了,多想能再回到哪個時代再看父親一眼啊!
19魔界村
90年代初期,歐美的吸血鬼,僵屍,狼人題材火遍全球。卡普空也順勢推出了《魔界村》這么一款難度變態至極的游戲。該作的跳躍相當僵硬,敵人又是不停地刷新,作為騎士的主角被敵人一碰盔甲就掉一地,穿著褲衩繼續戰斗,再碰一下直接升天難度那叫一個高啊!我的極限操作就是第二關,宮崎英高感覺是玩著這游戲長大的吧!
18鳥人戰隊
如果現在有人和我說走咱們去玩《鳥人戰隊》,我會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除非真的忍不住。只能說時代變了小時候覺得稀鬆平常的東西現在就會覺得很奇怪。就像有人和你說來喝杯菊花奶茶或者來支2B鉛筆一樣。說回遊戲這個《鳥人戰隊》製作的非常精良,五名主角戰斗方式基本分為近戰和遠程兩種,有的用槍,有的用劍或拳頭。而最讓人驚訝的是BOSS戰時主角合體成超大型機器人時居然還有過場動畫,在當年看來簡直神了!並且BOSS戰也有點特攝片的感覺。
17氣球大戰
《氣球大戰》是由前任天堂總裁岩田聰,還是程序員時親手操刀製作的游戲。正是這部作品的成功讓岩田聰天才般的開發實力受到任天堂掌門人山內溥的賞識。游戲就是清空版面里的小怪即可獲得勝利。核心道具「氣球」絕對是這款游戲的精髓,因為出色的物理引擎讓氣球漂浮和碰撞的感覺十分自然。開局時趁小怪給氣球打氣時趕緊上去消滅幾個可以大大降低游戲難度。而如果雙人遊玩,那絕對是樂趣與挑戰並存,因為游戲擁有著隊友互坑的設定當自己僅存一個氣球時看著飛來的隊友有時可能比看到敵人還緊張。
16越野摩托
直到多年以後我才知道童年裡FC上最火的機車游戲《越野摩托》,居然是出自「游戲之神」宮本茂之手。難怪該作能將游戲的趣味性與摩托的競技性融合得如此出色。可以說競速壓根就不是他的核心內容,掌握好平衡飛越地形障礙或者撞人才是這款游戲的精髓。而他對後世游戲的影響深遠《暴力摩托》、《特技摩托》的製作人都是該游戲的粉絲,並且他們的創意或玩法都或多或少的來自於《越野摩托》,游戲之神不愧是游戲之神宮本茂牛逼。
15快打旋風SD
街機平台的《快打旋風》一直都是我相當喜歡的清版闖關游戲,卡普空製作動作游戲的功力也絕對是有口皆碑。否則「動作游戲天尊」的名號也不會安在他的身上。無奈玩街機是需要成本的,一元錢5個幣在那個時候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哪想玩《快打旋風》怎麼辦?紅白機版的《快打旋風SD》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人物變成了Q版畫面比起街機也簡陋了不少,但是三位主角的動作招式都幾乎完美還原了街機版,打擊感和動作性也算得上一流水準。
14封神榜
我的RPG入門作品既不是日本國民級游戲《勇者斗惡龍》、也不是後來大紅大紫火遍全球的《最終幻想》。而是這款由台灣全葳公司製作的,以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改編製作的《封神榜》。當時在校門口的小賣部第一次看到這個游戲卡帶的封面我就被哪吒三太子手握火尖槍彷彿要沖出畫面的拉風姿勢給吸引了。不過這盤卡居然只有一個游戲,囊中羞澀罷了!但是無奈哪個封面實在太吸引人了,雖然只有一個游戲,但是它絕對不簡單。咬咬牙還是買了,可是玩法和我想的不一樣啊!原本以為是一款動作游戲,沒想到居然是RPG游戲,當然當時並沒有角色扮演游戲的概念,這類游戲我們統稱「智力卡」。然而一玩我就被劇情給吸引了,這做得也太好了,跟看電視劇一樣。哪吒,小龍女,楊戩,姜子牙這些人氣角色紛紛登場,故事也很還原「封神榜」的劇情。只可惜游戲的電池無法存檔!即便周末玩上一整天也無法通關,直到有一天一個夥伴告訴了我兩個秘籍一個是「穿牆術」一個是「自動勝利」,好了直接穿牆術奔赴西岐打最終BOSS紂王,看通關動畫。
13激龜忍者傳
童年裡,凡是火爆的動畫片改編的游戲,哪一定能掀起一陣熱潮。紅白機版的《激龜忍者傳》就是這樣的例子。在小夥伴們都圍著電視看《忍者神龜》將布條往腦袋上一綁把自己想像成神龜?!抄起武器就是一陣亂舞。只是當時的一個夥伴實在找不到神龜顏色的布條就企圖用白色的布條綁頭上准備矇混過關,結果被他父母一陣真人快打直接KO,當時我們還想這父母就是專業,居然知道忍者神龜的頭帶是沒有白色的。而《激龜忍者傳》也成為了暑假裡我們最愛的游戲,吃著冰棍玩著游戲一個假期不知不覺就過完了。
12三國志吞食天地
在街機《三國志赤壁之戰》火爆大江南北之時,紅白機也推出了一款《三國志吞食天地》玩法截然不同但是他們都是根據本宮宏志的原版漫畫改編而來。哪個年代,玩日本RPG游戲,最大的困難就是語言。滿屏的蝌蚪文是真看不懂,但是玩游戲的熱情居然讓我們深深的記住了這些文字的意義。哪個是攻擊,哪個是道具,哪個是逃跑都是生啃啊!碰到劇情部分NPC哪得一個人一個人對話過來。想想現在能玩上官方中文游戲的玩家真是幸福啊!
11三國志霸王大陸
由光榮推出的《三國志霸王大陸》算不算童年經典?多少策略游戲玩家的入門作品。那時剛好又是電視劇版《三國演義》最風靡的日子,操縱千軍萬馬,馳騁沙場最後統一中原成為亂世之霸者。而《霸王大陸》的出現剛好滿足了中二少年橫掃天下的黃粱美夢。
10坦克大戰
《坦克大戰》殺時間的利器,超級好玩易上頭,難度嘛!在紅白機一眾變態級作品裡只能說是比較適中的。規則簡單有趣,在版面中清空敵人即可過關。還有增加各種狀態的道具,如防護罩,增加子彈威力等。而玩家除了需要消滅版面中的所有敵人外,還需要保衛我方基地防止被敵人偷家。同時它也是紅白機上少有的支持編輯關卡的游戲。
9熱血系列
《熱血系列》的主角「國夫」作為「熱血高校」的「不良少年」為了幫助朋友擊潰龐大的黑幫組織展開於是《熱血硬派》就此誕生。作為一款橫板動作游戲,憑借滑稽搞笑的戰斗使得該作發售後大獲好評。之後又相續誕生了《熱血籃球》,《熱血足球》等一系列運動衍生作品。規則都比較奇葩,玩法也很新奇和常規的運動游戲相比有很大的區別,然而正是這種頗為另類的玩法也讓《熱血系列》積累了大量的鐵桿粉絲。
8綠色兵團
《綠色兵團》被當年的玩家稱為紅白機的「老四強」,還有沒有玩家記得另外三強是什麼呢?游戲一共擁有著6個關卡,最終目標是為了炸毀敵人的核基地,所以游戲擁有著濃厚的冷戰背景。同為科樂美製作的游戲,本作的世界觀和後來火遍全球的《合金裝備》非常相似。游戲的主角主要武器為刺刀,攻擊距離非常短所以整體難度也不低。但是會背板的朋友玩起這游戲絕對無敵般的存在。
7冒險島
《高橋名人的冒險島》最風靡的那一陣,身邊幾乎所有的小夥伴都在玩這個游戲。看著屏幕里那個穿著綠色褲衩滿臉油膩的裸男原地奔跑的樣子就很魔性。作為紅白機上最常見的平台跳躍類游戲,它憑借出色的關卡設計脫穎而出成為一代經典,也讓HUDSON一躍成為頂級軟體大廠。之後紅白機上又相續推出了《冒險島2,3,4》不過在國內的影響力都不如1代。
6重裝機兵
如果說之前提到的《封神榜》拉開了我玩RPG游戲的大門,那麼《重裝機兵》絕對讓我深深喜歡上角色扮演這個大的游戲類型。該作以末世的廢土風格樹立了獨樹一幟的世界觀,人與戰車雙系統的設置也足夠讓人眼前一亮。玩家甚至能將戰車改造成為自己需要的性能。多結局的設計更是堪稱神來之筆在那個年代這樣的設計還是非常前衛的。而游戲所塑造出的「紅狼」這位賞金獵人也成為了游戲歷史上的一個經典角色。不過你們是否知道本作的最強角色是誰嗎?其實就是主角的老爸,因為無論你在哪掛掉,你的老爸都能毫發無傷地將你帶回到博士的實驗室。
5松鼠大戰
《松鼠大戰》是卡普空根據迪士尼動畫《奇奇和蒂蒂之救援突擊隊》改編而來。所以游戲的畫面還是非常傳神的頗有點迪斯尼動畫的感覺。游戲的難度適中比起之前提到的大部分橫板游戲,這個都算不上太難。不過這個它最大的精髓還是雙人遊玩,雙人模式下玩家既可以通力合作共同闖關也可以相互坑害,甚至感覺互坑才是這游戲最大的樂趣。
4沙羅曼蛇
個人心目中紅白機上的最強射擊游戲,拋開畫面因素《沙羅曼蛇》的關卡設計即便放在現在來看也是相當優秀的。並且不同的關卡還有橫向和縱向兩種戰斗方式,並且BOSS戰設計得也十分出彩。
3雙截龍
《雙截龍》在橫板動作游戲領域當年可以說是名噪一時,游戲擁有著濃厚的美式街頭黑幫片的風格。他的打擊感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還是比較僵硬的,但是在當時的紅白機上,那絕對是男孩子們最愛的動作游戲了。我們操作著穿著藍色皮衣皮褲的主角,梳著大背頭義無反顧地與黑幫勢力正面肉搏,除了赤手空拳我們還可以撿起流星錘等道具干翻BOSS簡直不要太爽。對了還有觀眾記得旋風腿是怎麼出招的嗎?
2魂斗羅
「上上下下左右AB」只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玩家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魂斗羅》在90年的山寨游戲卡帶里,無論是多少合一的卡帶,裡面必然都會有它的一席之地。開場叼著雪茄穿著白色背心的肌肉猛男畫面也映入了多少少年的心中。他的每一關都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中,以至於各種江湖傳言也都喧囂塵上,什麼水下八關啦!空中魂斗羅啦!等等。足以見得他的影響力。
1超級馬里奧
應該是毋庸置疑的紅白機上的王者吧?它就是童年裡我最愛的游戲,就是這么一款畫面既不炫酷,也沒有逆天的武器大招的游戲卻占據了童年裡最美好的時光。以至於他那經典的BGM深深的映入玩家們的DNA中。哪裡有隱藏蘑菇,哪個磚塊可以頂出分,哪個管道可以將玩家引入其他世界,如何跳關等等早已滾瓜爛熟。30多年後的今天,馬里奧依然還是和30多年前一樣,在屏幕里奔跑跳躍,然而當年的孩子卻早已不再如從前一般無憂無慮,生活的壓力家庭的負擔也許只有在燈火闌珊處的某個午夜夢回,一段經典的BGM,一個漫不經心的像素畫面才能讓我們這群被生活鞭打的老鳥嘴角一翹蹦出一句「呵,爺的青春啊!」

Ⅳ 有誰能介紹一下《赤影戰士》的製作公司NATSUME謝謝~

是日本一個很有個性的游戲公司,PS時代之前還是非常活躍的,作品很多。
其中 頂級作品 有
荒野雙槍
忍者戰士(超過怒之鐵拳2)
高達W(水準在MD幽白之上)
奇奇怪怪世界1
奇奇怪怪世界2
一流作品
恐龍戰隊電影版
恐龍戰隊
GS美神
其他 也不錯,准一流吧

FC 任天堂 平台
CHAOSWORLD 混亂世界
ADVANTURE 里見八犬傳
DRAGON FIGHtER 龍戰士(美 日)
Touhou Kenbunroku 東方見聞錄
ABADOX 絕對合體
Final mission 最終任務(空中魂斗羅 美 日 歐?)
KAGE 赤影戰士(水上魂斗羅 美 日 歐)
birdman 炸彈人
jetsons
three eyes 三眼神童
power blade 能源戰士
power blade2 能源戰士2(美版換了個人?)
quarter back(爭霸賽)
Tokkyuu Shirei - Solbrain 特救指令
shatterhand 粉碎戰士
Choujin Sentai - Jetman鳥人戰隊
World Boxing 拳擊

SFC 平台

1)Mighty Morphin Power Rangers
2)全日本プロレス
Zen Nihon Pro-Wrestling
3)全日本プロレス' 世界最強タッグ
Zen Nihon Pro-Wrestling Dash
4)全日本プロレス2 3・4武道館
Zen Nihon Pro-Wrestling2 3・4Budoukan
5)CASPER
6)大物ブラックバスフィッシング 人造湖編
Oomono Blackbass Fishing Jinzoukohen
7)下野正希のFighing To Basshing
Shimono Masaki noFighing To Basshing
8)ゴーストスイーパー美神 除霊師はナイスバディー
Ghost Sweeper Mikami Joreishi ha Nice Body
9)奇々怪界 謎の?蕙螗? Kikikaikai Nazo no Kuro Mantle
10)奇々怪界 月夜草子
Kikikaikai Tukuyo soushi
11)ザ・ニンジャウォーリアーズ アゲイン
The Ninja Warriors Again(The NINJA WARRIORS)
12)WILD GUNS
13)Mighty Morphin Power Rangers
The Fighting Edition
14)Mighty MorphinPower Rangers
The Movie Featuring Ivan Ooze
15)Saban's Power Rangers Zeo Battle Racers
16)新機動戦記ガンダムWENDLESS DUEL
Shin Kidou Senki Gundam Wing Endless Duel
17)激走戦隊カーレンジャー 全開!レーサー戦士
Gekisou Sentai Carranger Zenkai! Racer Senshi
18)反省ザルジローくんの大冒険
Hansei Zaru Jiro Kun no Daibouken
19)平安風雲伝
Heian Fuuunden

Ⅵ 空中魂斗羅,空中魂斗羅最終任務、鳥人戰隊、三目童子幕後

上一篇雪叔聊到了NATSUME這個廠商,被遺忘的廠商,它的兩個經典游戲《赤影戰士》《最終任務》在那個資訊不是很發達的年代被盜版商翻譯成了《水上魂斗羅》《空中魂斗羅》來蹭魂斗羅系列的熱度賺錢,所以沒能給國內玩家留下很深的印象。

其實NATSUME本來有著很好的製作功力,每部動作游戲都有很高的平均水準,如果能夠堅持下來一定會有讓廣大玩家矚目的時候,但是自從NATSUME抱上了東映動畫的大腿推出的《鳥人戰隊》成功之後,路卻漸漸走彎了,以至於最後慢慢沒落,被人遺忘。。。

不多廢話,接著盤點看看具體是怎麼樣的吧

1990年,NATSUME製作發行了另一款被盜版商冠以《魂斗羅》名字的游戲,《最終任務》,這款被稱作《空中魂斗羅》的作品也是NATSUME經典作品之一

不同於被稱作《水上魂斗羅》的《赤影戰士》,《最終任務》看起來還真有點像《魂斗羅》,首先兩名主角和《魂斗羅》一樣是藍紅配,並且拿槍射擊的姿勢也很接近,

還有游戲劇情介紹中的主角人物介紹,看著也是美式肌肉硬漢,和魂斗羅的主角也相當接近

這確實是國內盜版商那一系列亂七八糟魂斗羅中最接近原版的了,但是《最終任務》依舊還是和《魂斗羅》沒有半毛錢關系,《最終任務》的原型其實是CAPCOM於1988年發行的街機游戲《失落的世界》

CAPCOM街機失落的世界

這依舊是那個CAPCOM員工跳槽到NATSUME的故事,與上一篇提到的《阿貝道X》原型是CAPCOM的街機游戲《絕對合體》一樣,《最終任務》其實就是FC版的《失落的世界》

《空中魂斗羅》雪叔當年肯定是玩過的,但是難度有點大,雪叔能記得也就只有一艘巨大的飛船BOSS和游戲的音樂了

故事劇情方面,NATSUME似乎更偏愛科幻設定,2XXX年,人類遭到入侵,

兩位孤膽英雄挺身而出,消滅外星人拯救世界的故事,從截圖的時間來看是2029年,還有10年,這次居然知道男女搭配了,進步啊,人性化的表現啊!

美版名稱《SCAT》

歐版名稱《ActionInNewYork》,嗯,外星人地方選的好,NewYork

日版初始血量只有3格血是美版的一半,可以控制副武器的方向,美版則是自動圍繞主角旋轉,總體來說日版的難度大於美版,而國內當時大部分是基於日版的盜版。

1992年,NATSUME製作發行,《混沌世界》

這是一款類似於《勇者斗惡龍》、《最終幻想》類型的正統RPG,背景設定則是歐美龍與地下城式的劍與魔法的世界

1993年NATSUME製作,SOFEL發行《龍戰士》

這個游戲雪叔小時候上過當,因為游戲的主角看起來有些像聖鬥士中的紫龍,所以被有些人稱為聖鬥士,聖鬥士粉的我千辛萬苦才借到手,但是滿懷興奮的玩了一會就覺得不對

《龍戰士》主要的特點是主角平時是個戰士,A鍵攻擊,B鍵跳躍,消滅敵人就會積攢一些能量,一定能量之後上+A就可以變成飛龍,此時就成了橫向卷軸的射擊游戲,

系統還是比較特別的,雖然也有借鑒之嫌,游戲的畫面和音樂在當時來看也都是保持了NATSUME一貫的優秀水平

美版封面

游戲的最後主角得到5根魔杖,化身為銀色飛龍與最終BOSS決戰,設計的還是挺好的

1991年,NATSUME製作,ANGEL發行的《鳥人戰隊》,這也是NATSUME比較有名的作品之一了

這部是相對來說在國內流傳的比較多的一部作品,這次NATSUME抱上了東映的大腿,獲得了《鳥人戰隊》這部特攝片的游戲製作權,為了給粉絲還原特攝片原著,NATSUME還是很下功夫的

游戲中畫面與原作畫面

游戲中的BOSS也都是原作中登場的角色,雖然那個自帶閃光燈的照相機頭怎麼看都覺得有點傻。。。

老傳統,畫面音樂都是高素質,但是這次的《鳥人戰隊》BOSS戰前的難度偏低,敵人雜兵的類型偏少,重復率高,內容頗顯單調,關卡內容有些無聊

不過好在游戲的重心放在了每關的BOSS站,不僅有戰前華麗麗的合體畫面,還為合體後設計了大量的必殺技

故事的情節和全部特攝片一個套路,每集/每關擊敗一個外星怪獸,最終拯救地球

其實游戲素質尚可,主要針對的是特攝片原作的粉絲,但是國內當時並沒有引進該片,沒有原作的代入感和故事,所以此作在國內並沒有獲得和《赤影戰士》、《最終任務》一樣的高平價

另外可以說一下的是,特攝片原作不是大團圓結局,五名隊員中的右上角這位黑色衣服的隊員 結城凱

在特攝片中原著中的劇情是擊敗外形敵人的三年之後, 結城凱 在參加自己喜歡的女性 鹿鳴館香 的婚禮時被小偷捅死了。。。

拯救地球的英雄也受不了西瓜刀啊

鹿鳴館香 就是右下的粉色隊員,她嫁給了正中間的紅色隊長 天堂龍, 看著游戲中的選人畫面里,這三位角色排成了一個三角形,雪叔陷入了深思。。。

這三位角色在游戲里排成了三角

主角光環閃現

沒想到還是一個有深度的特攝片?含有最終大轉折的三角戀?主角光環無處不在啊,戀愛+100,不是主角就不要想戀愛了嗎?

《鳥人戰隊》相對來說還是成功的,並且這次與東映動畫的合作給了NATSUME另一個發展方向,就是為動漫作品做外包製作,因為本作的版權和發行權都不在NATSUME手裡,NATSUME只負責代工製作游戲,所以游戲中並沒有NATSUME的商標出現。

游戲標題並無NATSUME

1991年,NATSUME製作,ANGEL發行《特救指令》,依舊和東映合作的特攝片的游戲版,依舊是沒有版權和發行權

美版名稱《粉碎戰士》

這部其實是NATSUME偷懶的作品,它與《特救指令》這部特攝片其實沒有什麼關系

美版《粉碎戰士》才是它真正的內容,美版也是根據漫畫改編而來

NATSUME這回其實只是把美版《粉碎戰士》主角換了個皮就當成《特救指令》推出了,有問題?沒事,把時間設定在《特救指令》故事之前,是個前傳,就木問題了,

拋開亂七八糟的改編和設定不說,《特救指令》的游戲還是很經典的,畫面,音樂,手感依舊是NATSUME一貫的高素質,難度比較高,游戲的音樂依舊是高水準,相信玩過的玩家都會記得

連續與東映動畫的合作,NATSUME看到了動漫遊戲的好處,擁有龐大的原著粉絲買單,與原創游戲相比有效的減少了商業風險,

1992年,NATSUME製作,JALECO發行的《斗魂俱樂部》,這是一款類似WWF的摔角游戲,可以使用武器,鐵棍的亂斗摔角

1992年,NATSUME製作,TAITO發行的《救援隊長》,美版名稱則是之前的《力量小子》的美版《PowerBlade》的續篇《PowerBladeII》

看到美版標題旁那戴著墨鏡的健碩的肌肉男了吧,再看一下劇情畫面中的他

這百分之一百萬是最強地球人州長施瓦星格的終結者造型啊,已經完全放棄了1代中的可愛畫風,完全轉型成了美式肌肉男,

孩子,你經歷了什麼?

原來萌萌噠主角為什麼長成美式肌肉硬漢這我們就不管啦,重要的是畫面,音樂,手感還是原來那個味道就OK了,最強地球人州長上天入地殺無赦,最終抱得妹子歸就行了

1992年,NATSUME製作,TOMY發行的根據手冢治蟲大師的漫畫改編的橫向動作游戲《三目童子》

《三目童子》在國內應該是比較有名的,雪叔當時還買過漫畫,不過只買了頭兩本,基本的設定就是男主角寫樂是古代三眼族的後代,他額頭上的第三隻眼是其智慧和力量的來源,撕下遮住眼睛的膠布,寫樂滿腦子就都是如何重建三眼族王國和統治人類,而他的同學兼女友何登千代子在此時就會千方百計的把膠布貼回去,在如此的循環中開始的一段搞笑的魔幻歷險。

1990年的漫畫,據說吸引了大批的女性讀者,小學時看還覺得有點莫名的恐怖(捂臉)。。。

游戲還是很好的還原了漫畫,並且游戲中三目童子寫樂的造型明顯大於之前NATSUME作品的主角,畫面更進一步,游戲中還有商店的設定,玩過的肯定都知道不斷打金幣讓金幣越來越大這個設定

游戲中經常需要使用錨來跳到一些正常無法跳到的地方,基本的流程就是攢錢,買武器,打BOSS,最後擊敗最終BOSS救回女友何登千代子,貼上第三隻眼的膠帶

依舊是漫畫改編游戲,NATSUME依舊沒有在作品中呈現自己的商標,依舊是極高素質的橫版動作游戲,當年雪叔為了尋找隱藏的商店與金幣花了不少時間,這個游戲雪叔當年也是成功通關了的(自豪臉)

1993年,NATSUME製作,TAITO發行的《傑特森歷險記》,

這是雪叔能夠查到的NATSUME在FC上的最後一部作品了,美式動漫改編的游戲,改編字美國廣播公司(ABC台)的動畫《傑特森一家》,是個無厘頭的搞笑滑稽動畫,

主要講述的傑特森一家(The Jetsons)居住在一個充滿了各種奇怪的機器人、外星人、以及各種異想天開發明的未來世界,爸爸喬治.傑特森的老闆是個古怪的壞脾氣,不停的解僱傑特森又重新僱傭他,在這樣的情況下傑特森一家的搞笑日常。

結語

其實看到這里大家應該已經看出來了,從《鳥人戰隊》的成功開始,NATSUME逐漸把自己的製作重心轉移到了動畫,漫畫作品的改編上面來了,原創的硬核動作游戲已經慢慢退出了他們的視野,

製作動漫改編游戲的好處是擁有大量的動漫原作粉絲買單,商業風險比原創作品要小,但是回顧NATSUME代工的動漫作品,從《鳥人戰隊》這款成功的動漫改編游戲開始,已經完全看不到NATSUME的署名,可以看出在當時的合作下,NATSUME的話語權和主動權都是遠遠小於動漫版權擁有廠商的。

在當時確實有效避免了商業風險,但是慢慢的沒有展現自己品牌與IP的機會,主動權慢慢的不在自己手裡了,動漫遊戲成功版權IP也在人家手裡,逐漸變成一個動漫遊戲外包代工廠了,動漫大佬如BANDAI今天和你合作,明天看你不順眼了,不帶你玩了,這樣的情況一點辦法也沒有,這家曾經部部都是動作經典的廠商也逐漸沒落了。

在FC時代之後,橫版過關動作游戲也慢慢走向低谷,NATSUME在動漫遊戲外包代工廠這條路上面越走越遠,已經回不了頭了,之後還繼續製作了《GEAR戰士電童》《天使之翼》等動漫改編游戲。

時至今日,雪叔還是搜到了NATSUME的網站,但是在其以往作品的回顧中,這些動漫改編游戲都不在其中,NATSUME真的是被當年的FC玩家遺忘的廠商了。

盤點到了這里就告一段落了,每每回想起這些在兒時占據了我大部分時光的游戲,總是又愛又恨,不過終究是快樂多一些,現在游戲玩的也少了,但是還是經常會不經意間想起來小時候玩這些游戲的那些時光。

雖然這些經典游戲和經典廠商已經沒落了,雖然現在的孩子看到這些當年華麗的畫面肯定會投來鄙視的眼光,雖然我自己可能也不會再玩這些游戲了,但是它們,永遠會在我的記憶中保留一塊地方。

Ⅶ 還有一個魂斗羅叫什麼的陰謀

好像沒有什麼叫陰謀的。魂斗羅一代、魂斗羅二代(超級魂斗羅)、魂斗羅2改版(魂斗羅七代,超級戰魂)、星際魂斗羅(最終移民地)、空中魂斗羅(最終任務)、魂斗羅力量(魂斗羅三代)、水上魂斗羅(赤影戰士)。《魂斗羅》(Contra)是由Konami於1987年推出的一系列卷軸射擊類單機游戲。該游戲的故事背景是根據著名恐怖片《異形(Alien)》改編。1987年第一款魂斗羅誕生在名為Jamma的街機上。此外KONAMI於1989年還在日式計算機MSX2上推出了大型游戲機的同名移植版。

Ⅷ fc游戲《赤影戰士》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的劇情講述的是,男主的家鄉已成為一片廢土,藍衣男忍者Hayate疾風與紅衣女忍者Kaede楓,二者是情侶關系,兩人聯合擊敗邪惡加爾達王的故事。男忍者的攻擊力高速度慢,女忍者攻擊力低但是速度快,兩個人可以使用武士刀、鏈子刀主武器,飛鏢、炸彈用來做副武器,並且升級後的效果會更厲害。

Ⅸ 赤影戰士的概述

Kage的野心很大,就是要做雙人版的<忍者外傳>,盡管設定上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游戲講述了在未來美國廢土,藍衣忍者Hayate(疾風)與紅衣忍者Kaede(楓)聯合擊敗邪惡加爾達王的故事.
除了標配的忍刀,你的忍者 還能使用鐮刀,它的攻擊范圍更大,但近戰吃虧.此外,還有數量有限的忍者鏢與炸彈.你還擁有一套能夠擊中屏幕上所有敵兵的費血大招.不幸的是,大部分敵人都不是一兩下能殺得死的,因此這招費血技的效果有時並不明顯.
令人混亂的是,Kage在日美歐的名稱各不相同,日版名稱Kage的意思就是影.由Taito在歐洲發行的版本更名為<Blue Shadow>(藍色影子),在美國則叫<Shadow of the Ninja>(忍者之影).出於種種原因,歐洲很憎恨忍者(ninja)這玩意,不準任何游戲的標題中帶有忍者字樣——這也正是<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忍者神龜)改名為<Teenage Mutant Hero Turtles>(英雄神龜[給人感覺怪怪的]), <Ninja Gaiden>(忍者外傳)改名為<Shadow Warriors>(影武者[這名字都用濫了])的原因.但奇怪的是,在歐版的開場介紹中,仍把主角們稱作忍者
Natsume原打算開發一款GB版<Kage>,不過該作的改編權最後被Tecmo買了去,這便是後來以Ryu為主角的<Ninja Gaiden Shadow>(忍者龍剣伝GB摩天樓決戦).Tecmo的這部作品的確與Kage很像,因為它也不能爬牆,卻可以站在細長的管子上作戰.不過游戲的節奏比兩部原作要慢(無論是Kage,還是忍者外傳),除了沿用<忍者外傳>中的火輪,你只能用手中的刀攻擊.

閱讀全文

與赤影戰士是根據哪個電影改編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廊坊看電影怎麼從網上買票 瀏覽:750
美國電影唯一 瀏覽:617
動作排行榜電影 瀏覽:515
新的奧特曼大電影 瀏覽:349
大拇指電影院 瀏覽:688
同學聚會哪個恐怖電影 瀏覽:189
美國黑幫5大家族的電影 瀏覽:23
8060yy電影網 瀏覽:427
日本xz電影 瀏覽:36
電影電視劇投資平台 瀏覽:977
電影里狗狗名字大全集 瀏覽:367
天才少年電影國外 瀏覽:489
日本恐怖電影一個男孩子在一做島 瀏覽:46
陰陽師電影2018導演 瀏覽:463
韓國電影r級2018天狼影院 瀏覽:302
布拉德彼得愛情電影 瀏覽:515
大家都不看手機的國外電影 瀏覽:992
天下無雙電影插曲歌曲 瀏覽:883
印度大力男孩電影 瀏覽:264
如何販賣電影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