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薦一些主題為70年代80年代故事的電影,或者主題為封建社會的比如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這些
暖春
老井
一個都不能少
辛德勒名單
戰爭與和平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㈡ 揭露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影視片段有哪些
揭露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影視片段有鴉片戰爭。
中國近代史始是中國人民一部屈辱和抗爭的歷史,
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㈢ 1937年由袁牧之執導趙丹周璇等人主演的電影是
1937年,由袁牧之執導,趙丹、周璇等人主演的電影是《馬路天使》。《馬路天使》是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該片以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為背景,講述了社會底層人民的遭遇以及歌女小紅與吹鼓手陳少平之間的愛情故事。
《馬路天使》片通過對生活在社會底層人們的悲慘命運的真實描繪,深刻地揭露和尖銳地抨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袁牧之以新穎、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導演技巧,把悲劇內容和喜劇手法有機和諧地統一起來,使整個影片的風格既明快幽默,又含蓄雋永。
主要演員表如下:
1、趙丹飾陳少平
2、周璇飾小紅
3、魏鶴齡飾老王
4、趙慧深飾小雲
5、王吉亭飾琴師
6、柳金玉飾鴇母
7、馮志成飾古先生
8、陳毅亭飾寄生蟲
9、錢千里飾剃頭司務
10、唐巢父飾剃頭店老闆
(3)封建社會題材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袁牧之是中國人民電影事業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13歲到上海,開始在洪深組織的戲劇協社演戲。1934年,袁牧之編劇並主演的《桃李劫》,在當時引起很大的反響,這也是中國第一部真正的有聲影片。1935年他自編自導的《都市風光》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音樂喜劇故事片。
1937年,袁牧之編導的《馬路天使》,更是膾炙人口,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這部影片被認為是中國有聲電影藝術走向成熟的標志。80年代,義大利著名影評家達西拉奇驚嘆說:「《馬路天使》堪稱一個奇跡。它所體現的『新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比義大利在戰後提出的要早得多。
1983年,《馬路天使》獲得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2005年,該片入選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評出的「百年百部最佳華語片」。
㈣ 有什麼講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電影
中國人拍不出中國古代的電影,像歐美大片那麼真實的的歷史電影中國是永遠拍不出的。一是導演絕對沒文化,二是沒有有文化內涵的有錢人願給錢投資,三是導演絕對會拍出沒腦子的戲的,四是沒統籌安排全局的經驗,五是沒技術,六是沒錢賺,七是沒真話,八是沒有能把文言文說得好的演員,九是不讓歷史學家參言,十是國家政治環境限制,看一部電影就把歷史學了,中國的教育部不是得吃涼水嗎?
㈤ 怎麼評價電影《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以其恢宏的視角完美再現了偉大祖國建國的歷程,全劇收放自如,恢宏大氣,伴隨著凱旋的輕松節奏將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場景展現。絕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戰爭影片。
該劇有三大亮點,讓人不得不說:經典場景渲染至極,典型人物塑造無解,情節推動節奏帶感。
電影在情節的處置上乾脆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該刪減則刪減,保留重要節點,完全掌控力故事主脈絡,開國。開國不僅僅是軍事上勝利,更要有政治上的優勢。電影既沒有一味偏向軍事斗爭三大戰役,也沒有過分搞政治忽略軍事,而是讓政治軍事兩手抓,相輔相成,讓人看的更有味道。軍事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政治的促進,政治的優勢累積又吹響了軍事的勝利號角。不吹不擂實實在在,讓人沉浸在其中,與偉人共創歷史。
電影越老越彌堅。這樣的電影,最有代入感,也最讓人帶感情。看完,回味無窮。
㈥ 有沒有關於封建社會的電影
如果你喜歡這個類型的 你可以看看 為奴隸的母親
㈦ 求中國封建社會奴隸受奴隸主或農奴受地主剝削、壓迫、虐待的歷史事例或故事或電影視頻。
反映西藏題材的電影《農奴》。反映反地主剝削的電影《平鷹墳》、反映歷史事例的有《收租院》。你自己在優酷網上找一下吧!
㈧ 求有關封建社會婚俗的電影或電視劇,最好是農村題材的。謝謝
大紅燈籠高高掛,橘子紅了 胭脂雪 湘女蕭蕭,娜仁花演的,是根據沈從文的小說拍的
㈨ 有哪些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優秀電影推薦
《末代皇帝》是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等主演的傳記電影,講述的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一生,從封建王朝的九五之尊,歷經近現代中國人民被帝國主義列強蹂躪和民族自救的種種戰爭和運動,最後成為解放後新中國的一名普通公民。影片以溥儀的一生作為故事線,而溥儀跌宕起伏的一生就是對那段歷史最好的注腳。影片最後,年邁的溥儀參觀故宮,這座他從小生長在其中的地方,三歲即被慈禧扶持登基的地方,現在已成為旅遊景點,連他溥儀去參觀,也要在門口先買票才能進入。這個反差,反應的是溥儀個人命運的變化,更是新中國從封建王朝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變革,時代的洪流已經滾滾向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