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宋良君

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宋良君

發布時間:2022-10-08 13:21:45

㈠ 關於地道戰的小故事

我有
第一集:地下奇兵

1942年5月,華北大地燃起了一場清剿與反清剿的戰火。日本突然發現,自己對華北的佔領並沒有鞏固,抵抗組織的活動嚴重威脅著這個戰爭給養地和兵站的運轉。

日本華北駐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親自指揮了這次清剿行動。兩個師團的日軍奉命從太平洋戰場上撤了下來,進駐華北,依仗優勢武器瘋狂的撲向了華北廣袤的鄉村。這次清剿就是後來著名的華北五一大掃盪。

當時,華北反掃盪斗爭形勢最為艱苦的是冀中抗日根據地。這里地處平原,無險可守,根據地里的八路軍主力被迫轉戰太行。冀中平原彌漫著血腥和硝煙,炮樓、公路編織出了一張大網,籠罩了平原上的所有村莊。

而就在這張大網的縫隙中間,頑強地生存著一些游擊隊和民兵武裝。他們開創了形式多樣的游擊戰術,從背後向日軍發起進攻。而就在這些戰術當中,有一種依託的是冀中鄉村裡的隱秘地道,這些地道可以藏身,可以轉移,也可以在防禦中發起進攻,因此被後世稱之為地道戰法。

河北省清苑縣冉庄,這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冀中村莊。直到今天,在這個小村的下面還保存著一條地道。地道幽深而隱秘,據說,它就是前輩村民在那場反掃盪戰斗中為了保衛鄉土而挖掘的。

導游:抗日戰爭期間,冉庄民兵為了解決武器彈葯不足的問題,在地道里秘密開設了兵工廠。咱們這個地下兵工廠佔地是140多平方米,主要有7個工作車間,生產各種武器。組裝車間是組裝各種槍支和槍支使用子彈的,和別的車間不同之處就是這口井這是一個防暴措施,在組裝期間火葯將要走火的時候趕緊扔到井底的一個安全措施。這就是當時的武器庫房了。咱們看到的裡面各類土武器都是冉庄民兵自己生產的。咱們看到牆上掛著有瓶子雷、水壺雷,下面有拉火雷迫擊炮小鋼炮。

據說,當年兵工廠里生產的武器可以經過地道直接送往各個戰斗堡壘。這些地道狹小簡陋,彎曲交錯,讓人迷失方向,似乎隨處都潛伏著看不見的殺機。而這也常常激發出遊客們關於那場戰爭的無窮想像。

電影《地道戰》拍攝完成於1965年,當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任旭東受命擔當了此片編劇和導演。任旭東導演今年已經81歲高齡,在他的一生當中有兩段令人難忘的經歷,電影地道戰的拍攝就是其中之一。

電影《地道戰》導演任旭東:這個電影呢是中央領導就是軍委領導讓你拍的片子,這個題目呢也是中央軍委動員部下達的,要拍一個革命傳統教學片。對象呢就是全國的廣大的民兵。它是採取故事片的形式,這是下命令時下達的就是要派一個以故事片這種形式。有演員有情節有故事,所以這地道戰就叫做軍事故事片。

雖然,這是一部故事片,但是,由於它擔負了軍事教育任務,所以直至今天,影片中的很多場面還讓人不置可否。一群莊稼漢擊垮了一支日本正規軍,這樣的勝利更像是因為盲目推崇地道,而編撰出的神話。然而,導演任旭東卻堅持,這一切並不誇張,甚至就連演員們有些滑稽的動作,也是模擬自真實的戰場。

電影《地道戰》導演任旭東:這個看像游戲一樣那麼滑稽,其實在那種情況下你想一想。爬牆的時候也不能像平時玩是的,爬得很高。抓住那牆一下就滾下去了,盡量減少阻擊目標,這是在戰術上有要求的。爬牆有爬牆的動作,在街道上走路端著槍走路不可能像有些電影一樣,成群結隊的沖著大街就來了,你來打人家人家也要打你呀。一個手榴彈扔過來,隊形都不可能太密集了。都貼著牆,貼著牆的時候身子還不能這樣貼牆,得要這樣(側身)貼牆。這樣目標寬,這樣目標就少了,減少殺傷面積這都有要求的。你必須貼著牆貼牆走的時候,一般刺刀都是這樣側著身,在沖擊的時候往前前進的時候都是側著身。不可能是這樣的,像現在的電影那根本就不合格。

如今的冉庄依然可以見到電影地道戰中的很多場景,電影的虛構和歷史的真實在這里似乎已經合二為一。冉庄是今天中國抗日地道保護最好的一處遺址之一,但是,據史料記載和老人們的回憶,如今它所保留下的地道還僅僅是當年的點點滴滴。60多年以前,地道曾經蔓延在整個冀中平原的下面,它的總長度可以和紅軍北上抗日的長征相媲美,達到了2萬5千里。

不過,僅僅有這些遺跡還無法證明,歷史上的地道戰是不是真的具有無堅不摧的威力。因為它的建造本身就不十分堅固。

冉庄地道戰紀念館館長閆大森:冀中這一帶當年水位比較高,你地道如果離地面太薄容易坍塌,太厚容易接近水位,特別是到了雨季。

60多年以前,冀中平原下的地道大多挖掘在距地面一米左右的地方,而有一些甚至還不足一米。和這樣深度相應的是,在深入地道數十米之後,地下地面依然可以遙相呼應。這樣隔音效果對於一個以隱藏為主要功能的地道來說,顯然是大忌。

這條漫長而富有傳奇色彩的地道,它的真實威力到底如何呢?前輩村民們又為何要在一個地下水位很高的地區,選擇地道這種抗戰方式呢?

抗戰爆發後,由於抗日軍民的阻撓和騷擾,華北,這個日軍的轉運兵站和給養地越來越難以正常運轉。因此,那一年,日軍對華北的掃盪血腥和殘酷超過了以往。當時,日軍的行動方針就是後來臭名昭著的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在成為一名電影導演之前,任旭東是部隊上的軍事幹部。1939年,年僅15歲的任旭東便參加了八路軍129師。1942年,他在太行山根據地和戰友們一起參加了反擊五一大掃盪的戰斗,是那次掃盪的見證者。而這也是他人生當中第一段難忘的經歷。

電影《地道戰》導演任旭東:它是叫梳蓖戰術就像梳子梳頭一樣,《地道戰》電影里也有表現,就是整個拉一條線,不管是村莊還是野外,平著就給推過來了。你要佔領村莊老百姓一般就跑到村外去,跑到溝里頭。你夏天還好一些有青紗帳,地里都長莊稼可以藏到莊稼地里。春秋冬季就是一年有六七個月,平原上是一馬平川,沒有地方藏沒有地方躲。

冀中抗日根據地的形勢當時之所以艱苦,是因為它地處一馬平川的平原,沒有丘陵山地可以依託掩護,即便是游擊戰爭也難以維繼。在八路軍主力轉戰太行後,留在冀中的游擊隊,民兵和百姓只好四處尋找梳篦式掃盪的縫隙,以便藏匿求生。

四句話不是導演也不是電影編劇的創造,而是冀中地區當時的民謠。

電影《地道戰》導演任旭東:楊成武1945年的時候在冀中平原是冀中根據地司令員。他看了這個片子以後就說,比這殘酷得多,你不夠還得再加。當時片子已經完成了,加了那麼兩三個鏡頭。

那是一個青紗帳拚命抽芽的季節,然而,由於日軍的掃盪,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卻彌漫起血腥的味道。就在一天夜裡,日軍突然進了冉庄。

冉庄地道戰紀念館館長閆大森:光當天打上致殘就有11人,抓走了11人,燒毀房間700多間,搶走大牲畜什麼豬啊雞呀那就是無數了。他們這次偷襲冉庄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對冉庄進行報復,因為它是個抗日堡壘村。第二個是想秘密抓捕抗日誌士。

當時,日軍搜捕最主要目標是一個叫張森林的人。然而,日軍沖進房間後卻沒有抓到任何人,只見到了一床還沒有來得及疊好的被褥。

冉庄地道戰紀念館館長閆大森:當時張森林試是如何逃脫的,據推測它就是鑽在地道里頭,而逃過一劫。

張森林是冉庄的第一位中共黨員,自1938年開始,他就是冉庄地方抗日組織領導人之一,1943年在參加一次秘密會議時,受到日軍偷襲而被捕犧牲。張森林被認為是冉庄村地道戰最早的創始人。

其實,張森林最初挖掘的地道十分簡單,他只是借用了當地一種農作物的窖藏——紅薯窖。在紅薯窖的側壁橫向挖掘,人們挖出一個從地面看不見的地洞,這種地道當地叫做蛤蟆蹲。

張森林在冉庄挖了蛤蟆蹲後,同村的10餘位抗日組織成員相繼模仿,他們或者在水井中,或者在自家的菜園里,秘密挖掘了這種簡單的地道。他們還把挖出的泥土墊在了自己的院子里,用碾子碾平,以免日軍發現動土挖地道的痕跡。

蛤蟆蹲是冀中百姓最早挖掘的地道模式。在日軍掃盪剛剛開始的時候,它曾經在最緊要的關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然而,不久之後,蛤蟆蹲地道的弱點便充分暴露了出來,日軍將其列為重點打擊目標,並且很輕易的就找到了對付的辦法。

冉庄地道戰紀念館館長閆大森:咱們有一抗日誌士,全家人藏在地道里,無法轉移無法脫身,被日寇抓走,後來不知去向。

作為藏身之處,蛤蟆蹲的最大弱點在於它只有一個洞口。在日軍嚴密搜索下,洞口一旦暴露,隱蔽其中的人便無法逃脫。

在冀中廣袤的平原上,日軍修建了近2000個碉堡炮樓和縱橫八達的公路。每座炮樓頂上的日軍,都可以輕易監視方圓幾公里的范圍,一旦發現異常,就可以做出迅速的反映。

而他們的對手卻幾乎全是冀中平原上時代以耕種為生的莊稼漢子,沒有戰爭經驗,沒有先進的武器,即便展開的是的游擊戰爭,沒有地利掩護,沒有安全的藏身之地,等待他們的無疑也是死亡的命運。

單口地道被日軍發現後,冉庄十餘位抗日村民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就在這次會議上,村民們想出了一個改善單口地道弱點的辦法,將原有的單口地道全部延伸連接,挖出一條有多個洞口的地下通道。

冉庄地道戰紀念館館長閆大森:從我的家到你的家挖通以後,是不是更好轉移呀。這樣從西邊這個家到東邊這個家兩家連在一起,它就形成個雙口洞。一旦西邊這個有敵人襲擊,他會從西邊這個屋逃到東邊這個家裡從那脫身。

這是一個對現有地道進行改進的辦法,看似省工省力,但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事實上卻存在一個不易解決的施工難題。地下挖掘暗無天日,兩段地道分別挖掘,想要貫通,就必須確保挖掘方向的准確。而且,根據已有的戰爭經驗,地道還不能全部成直線挖掘。因為一旦日軍尾隨進入到地道,就可以在地道中輕易的射殺村民。

冉庄今天保存下來的就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地道,加上多條地道的交錯縱橫,這里完全是一個沒有方位概念的空間。即便是對於那些親手挖掘了這些地道的民兵們來說,在後來的戰斗中,指南針也是不可缺少必備之物。

在現代地鐵挖掘施工中,使用的是一種叫做盾構的挖掘技術。在這個大型現代化掘進設備上,操作人員根本看不到掘進時的工作面和掘進機頭。這台設備確定掘進方向的辦法是先測量出一個定位點,然後通過紅外線裝置監控掘進機上的另外三點坐標。通過監控這三點坐標與定位坐標點的關系,操作人員可以隨時了解到挖掘前進方向與高度,以便及時進行調整。

60年前的冉庄村民手中的工具只有簡單的運土工具、短把鋤頭和短把鐵鍬。他們想要保持准確的發掘方向不得不想出了一個十分聰明的土辦法。

冉庄地道戰紀念館館長閆大森:用聲音傳遞用聲音來辨別這個方向,和辨別地道的走向以及弧度。

冉庄的地道大概挖掘在地下兩米左右,在這樣的深度上,地上地下完全可以通過聲音進行聯絡。一個人不停敲打著地面,而下面的人根據聲音的指引進行挖掘,就這樣,冉庄10餘個單口地道最終准確的連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條可以藏身也可以轉移的多洞地下通道。

然而,就在冉庄挖好了自己的多口地道後不久,就在冉庄一百公里外的北疃村卻傳來噩耗,一天之內,北疃村竟然有數百位村民慘死在了地道中。北疃當時已經有了一個長達10餘華里的地道網,然而,就是這個地道網卻成了日軍實施集體大屠殺的地方。

這是自日軍掃盪以來發生在地道里的最大一起慘案,當時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機關報詳細的報道了這起慘案的發生過程,整個華北為之震動。

從單口地道里的悲劇,到多口地道里發生的集體大屠殺,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日軍的步步緊逼下,地道如果只有消極的藏身功能,已經不能對抗日軍的掃盪。還有沒有必要繼續挖掘地道?成了人們爭論的焦點問題

㈡ 劉尚嫻第二任丈夫是誰

劉尚嫻只有一任丈夫,丈夫名字叫沈國瑞。劉尚嫻因飾演《英雄兒女》中的王芳而成名。1959年,18歲的劉尚嫻高中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她的命運在大四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63年被導演選中,拍了《英雄兒女》,劉尚嫻在全國爆紅。1966年,因父親的原因受到牽連,她沒有戲拍,這時得到同事沈國瑞的關心、幫助。在上世紀60年代末,劉尚嫻與沈國瑞結婚了。婚後,他們誕下了兒子沈東。劉尚嫻復出時已人到中年,不可否認,她心裡是有遺憾和痛的。但是她遇到一個暖心體貼的好丈夫,陪伴她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㈢ 英雄兒女中的王芳還在嗎

還在的。已經79歲高齡了
劉尚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 1941年12月出生。196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因成功塑造《英雄兒女》中率真熱情的女戰士 「王芳」 而一舉成名,成為了大眾偶像。先後出演了《怒吼吧,黃河》、《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等影片。 20世紀80年代末,擔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參與拍攝了《風雨下鍾山》、《媳婦們的心事》、《中國刑警》等十幾部作品。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演員之家會員。

㈣ 我要和你在一起演員表

《我要和你在一起》是由曾晉為、趙祖祥執導,尹昉、李夢領銜主演的愛情片,於2022年9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該片根據韓國網路漫畫家姜草創作的《魔女》改編  ,講述的是理工男李曉東為了沖破「超能力」的阻礙與「魔女」何美珍勇敢相愛的故事

你相信這世界上有魔女嗎? 18歲的何美珍,一個美麗的小鎮少女。奇怪的是,她的學校里,總會有男生莫名其妙地受傷,甚至死亡,而受傷的男生無一不曾向何美珍表達好感。一時間,何美珍是魔女的流言甚囂塵上。 暗戀何美珍的李曉東,為了澄清流言,試圖證明這些受傷死亡事件與何美珍無關。

我要和你在一起演員表(主演)

林美雅(柴碧雲 飾)

她是歐氏集團創始人歐長林的親生女兒。她是外柔內剛的元氣少女。從海外回歸,因遭男友欺騙便在國內發展,在飛機上誤打誤撞認識了歐陽,結下深厚的情誼。喜歡歐陽。

黎冬的飾演者萬思維介紹

萬思維,10月23日出生,中國內地新生代影視男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01級表演系本科班,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

2003年萬思維參加第二屆金鷹電視藝術節之「金鷹新秀大賽」展露頭角;同年憑借和夏雨、周韻主演的都市愛情劇《愛上單眼皮的男生》而進入娛樂圈。

2011年因在央視開年軍旅大戲《第五空間》中擔任男主角,並且取得了同時段收視率第一的好成績,獲得觀眾好評,因此成為了新生代軍旅偶像的代表。

2013年萬思維領銜主演的年代愛情戲《錯嫁》取得南方地區收視率前三的好成績,同年在抗戰大戲《遠征!遠征!》中與張豐毅搭檔,擔綱並列男主角。

同年出演八一電影製片廠重點獻禮電影《雷鋒的微笑》飾演男主角雷鋒。並入圍華表獎優秀影片,被媒體評為「史上最溫暖帥氣的雷鋒」,奠定其紅色小生的地位。

㈤ 八一老電影無創作的影片有哪些

1952年8月1日,八一電影製片廠創建。它是我們兒時英雄夢想升起的地方,承載著幾代中國觀眾的集體記憶,給無數觀眾帶去了歡樂和感動。

《永不消逝的電波》《柳堡的故事》《戰上海》《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回民支隊》《戰斗里成長》

《英雄虎膽》《黑山阻擊戰》《長空比翼》《五更寒》《萬水千山》《狼牙山五壯士》

《激戰前夜》《海鷹》《腳印》《渡江探險》《紅霞》《赤峰號》

《這決不是小事》《破除迷信》《水》《金鈴傳》《返老還童》《三個戰友》

《海闊天空》《友誼》《英雄島》《烈火真金》《五朵紅雲》《綠色的原野》《江山多嬌》

有些影片 讓我們的愛國情懷熊熊燃燒!有些影片 讓我們的民族精神世代傳承!有些影片讓我們 看到了一個奮勇向前的軍隊!有些影片讓我們 看到了一個頑強不屈的中華民族!直到今天,影片所傳遞的正能量 仍然有著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㈥ 八一電影製片廠裡面一共一有多少位導演,男演員,女演員,名字

八一廠的著名導演華純、李昴、賈士紘、景慕逵、里坡、陳新資、吳俊 李正元 喬義彥 等
八一廠的著名演員張勇手、李炎、張帆、袁霞、高保成、王心剛、田華、師偉、里坡、劉江、唐國強、劉龍、於純綿、言小朋、巫剛,郭曉東,黃宏 ,李幼斌等

㈦ 狼牙山五壯士電影哪個版本的好

《狼牙山五壯士》1958版好。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史文熾執導,高保成、李力、李長華、張懷志、霍德集主演的劇情片。於1958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㈧ 英雄兒女政治部主任扮演者是誰

劉尚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 1941年12月生於上海,196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因成功塑造《英雄兒女》中率真熱情的女戰士 「王芳」 而一舉成名,成為了大眾偶像。先後出演了《怒吼吧,黃河》、《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等影片。

20世紀80年代末,擔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參與拍攝了《風雨下鍾山》、《媳婦們的心事》、《中國刑警》等十幾部作品 。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演員之家會員。

中文名:劉尚嫻
國籍:中國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1年12月
職業: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導演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代表作品:《英雄兒女》、《怒吼吧,黃河》、《拳擊手》、《老人的故事》
主要成就:長影建廠35周年優秀影片創作者獎

閱讀全文

與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宋良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暴風在汕頭哪裡開拍 瀏覽:802
小學生第一次看電影作文 瀏覽:545
2017年部隊題材電影 瀏覽:231
如何看英語電影學習 瀏覽:998
在獄中練習隱身是哪個電影 瀏覽:405
中國動作槍戰電影推薦好看的大片 瀏覽:66
倫理片桔子電影網 瀏覽:416
有成龍的電影大全 瀏覽:572
泰國的一部電影老師 瀏覽:985
吳孟達全部電影大全 瀏覽:641
沈陽鐵西大天地電影院 瀏覽:837
大傻拍的電影 瀏覽:416
超級漂亮女主角高鑫電影 瀏覽:992
海綿寶寶大電影版全集 瀏覽:820
電影院聲學 瀏覽:694
2017年first青年電影展 瀏覽:264
法國電影小偷槍戰 瀏覽:524
國外教育題材的電影 瀏覽:987
法國超級間諜電影 瀏覽:310
遼化新視覺電影院排表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