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中國與蘇聯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中國與蘇聯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12 22:43:26

⑴ 蘇聯和中國拍攝有關反映二戰的電影有(3部)風格有何不同

我這里收集了77部二戰電影(其中也有蘇聯和中國的),影片類型:從正面戰場到敵後游擊,從政治高層到民間基層,從集中營到大屠殺,從愛情到親情,從喜劇悲劇到黑色幽默,從戰勝國視角到戰敗國視角……雖然稱不上「應有盡有」,但也是「盡力而為」了,希望你會喜歡吧~

[原創]經典二戰影片77部

第01~40部分:http://hi..com/sunquan/blog/item/765cd0a2dce4d6a8caefd066.html
第41~77部分:http://hi..com/sunquan/blog/item/6985ddc466ca66ce38db4965.html
(注意某些影片有多個譯名,請點擊以上兩個地址查看相關介紹)

美國(23部):☆《兄弟連》、☆《拯救大兵瑞恩》、☆《細細的紅線》、《紐倫堡大審判》、《紐倫堡大審判(特別版)》、☆《巴頓將軍》、☆《最長的一天》、☆《辛德勒名單》、☆《卡薩布蘭卡》、《父輩的旗幟》、☆《中途島》、《沙漠之狐》、《英國病人》、☆《音樂之聲》、☆《虎!虎!虎!》、《坦克大決戰》、《大獨裁者》、《生死大逃亡》、《喪鍾為誰而鳴》、《德國好人》、《兵臨城下》、《風語者》、《U-571》

德國(20部):☆《從海底出擊》、☆《帝國的毀滅(加長版)》、☆《決戰斯大林格勒》、☆《黑色星期天》、☆《莉莉·瑪蓮》、《歐洲!歐洲!》、☆《偽鈔製造者》、《玫瑰圍牆》、《希望與反抗》、《納粹軍校》、《悲情火絨草》、《大遷徙》、《歐洲特快車》、☆《鐵十字勛章》、《極地重生》、《何處是我家》、《六重唱》、《第九日》、《靡菲斯特》、《最後的橋》

中國(8部):☆《血戰台兒庄》、☆《鬼子來了》、《紫日》、《棲霞寺1937》、《東京審判》、《七七事變》、《我愛夜來香》、《梅花》

俄國(6部):☆《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解放》、《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烈日灼人》、《烽火孤兒》

南斯拉夫(4部):☆《沒有天空的都市》、《逃離索比堡》、《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

波蘭(3部):☆《鋼琴家》、《戰爭三部曲》、☆《卡廷慘案》

英國(3部):☆《遙遠的橋》、☆《桂河大橋》、《空軍大戰略》

法國(3部):☆《虎口脫險》、《光榮歲月》、《廣島之戀》

義大利(3部):☆《美麗人生》、《血戰阿拉曼》、《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刪節版)》

日本(2部):☆《望鄉》、《流轉的王妃,最後的皇弟》

其他(2部):☆《我的媽媽》、《命運無常》

附:德國視角的二戰影片45部
http://hi..com/sunquan/blog/item/9d053d6dc12655fe421694ab.html

⑵ 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三個系列電影的歷史時間順序是什麼

解放戰爭的歷史時間順序是大轉折、大決戰、大進軍。

大轉折講的是1947年7月為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的故事;

大決戰講的是1948年10月到1949年2月國共的三大決戰;

大進軍講的是在三大戰役之後,1949年4月第二次國共和談破裂,二野三野百萬大軍渡過長江。

(2)中國與蘇聯戰爭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大轉折共兩部分別是《大轉折之鏖戰魯西南》、《大轉折之挺進大別山》。

1946年6月,國民黨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爆發。第二次國共合作宣告破裂。

1947年中國革命處於危機關頭,為粉碎國民黨軍隊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為了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在艱難的作戰環境中,實現了黨中央的戰略意圖,使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入戰略進攻階段的故事。

《大決戰》三部,分為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三部。

1948年3月,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需要,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離開陝北,來到河北西柏坡村,與劉少奇、朱德率領的中央工作委員會相會合,在這里共同指揮南北兩線五大戰場。開始了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戰略大決戰,同時也是震驚世界三大戰役。

《大進軍》是一部解放戰爭歷史巨片,全景再現解放戰爭,它包括:

1、大進軍《解放大西北》(上、下集)2碟;

2、大進軍《席捲大西南》(上、下集)2碟;

3、大進軍《南線大追殲》(上、下集)2碟;

4、大進軍《大戰寧滬杭》1碟 。

在三大戰役結束後,1949年4月1日,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與南京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在北平開始談判,談判破裂以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遂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全部、干凈地消滅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

⑶ 求蘇聯戰爭衛國戰爭的電影啊!!!!

《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他們為祖國而戰》《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雁南飛》《一個人的遭遇》《士兵之歌》《晴朗的天空》《解放》《圍困》《弧形火力》《突破》《主攻方向》《熱雪》,以上都是蘇聯時代派的
《布列斯特要塞》《布穀鳥》《護衛艦PQ-17》《受軍紀處罰的人》《自己人》,這是俄羅斯派的
此外美國和德國也拍了一些關於蘇德戰爭的影片《兵臨城下》《斯大林格勒戰役》《帝國的覆滅》

⑷ 大祖國戰爭-莫斯科保衛戰的《莫斯科保衛戰》《解放》及其它

——推薦前蘇聯全景式戰爭電影系列經典「衛國戰爭三部曲」
笑獨行編評
推薦理由:
A. 「衛國戰爭三部曲」系列完整地再現了1941年至1945年蘇聯衛國戰爭和歐洲戰爭蘇聯戰場的全貌,兼具編年史性質和史詩氣質,即使代表官方立場,還原真實亦堪稱完美。
B. 「衛國戰爭三部曲」系列中的三部電影都是真正大製作的巨片和大片,最短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也達到了三小時,而《莫斯科保衛戰》和《解放》則更是長達六小時以上,大筆巨制難以復制,絕對可與「西方盟國」二戰電影扛鼎大片《最長的一天》(The Longest Day,1962)、《遙遠的橋》(A Bridge Too Far,1977)分庭抗禮。
C. 「衛國戰爭三部曲」系列為同一導演即前蘇聯導演尤里·奧澤洛夫(Yuri Ozerov)作品,其中三部電影的風格和水準均相當統一。
D. 「衛國戰爭三部曲」系列拍攝時間綿延20年,從1969年到1989年,且不談時間和精力的巨大投入,能做到有始有終已自不易。
E. 「衛國戰爭三部曲」系列中的《莫斯科保衛戰》和《解放》拍攝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均創世界影壇紀錄,也只有前蘇聯這個社會主義超級大國才有這樣的大手筆,所以可能也不會再有了。
1. 《莫斯科保衛戰》(Bitva za Moskvu, or Битва за Москву, or The Fight for Moscow,大祖國戰爭,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東德、匈牙利,1985)
難以復制、不會再有的全景式戰爭電影經典巨片。蘇聯導演尤里·奧澤洛夫(Yuri Ozerov)衛國戰爭三部曲其一。影片分兩部(侵略、台風),共四集。1941年至1942年,衛國戰爭前期蘇聯軍民經受巨大苦難和犧牲、為保衛莫斯科付出沉重代價的悲壯事跡:由於始料未及和准備不足,又由於最高統帥部以政治代入軍事,蘇軍被德軍打得落花流水,直到基輔失陷、德軍進逼莫斯科才逐漸站穩腳跟……其間,蘇軍副統帥朱可夫大將的形象和作為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而包括卓婭在內的眾多蘇聯英雄的形象和犧牲則令人不禁為之動容。英雄主義與犧牲精神的贊歌。煌煌巨制,精良精工,壯闊恢弘,豐富鮮明。影片插曲《神聖的戰爭》雄渾激盪、排山倒海,令人頓生凜然浩然之氣。全明星陣容。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笑獨行按:該影片系為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40周年而拍攝。史載納粹德國實施的「巴巴羅薩計劃」行動規模浩大,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兵分北、中、南三路閃電入侵蘇聯,戰線長達1800公里。其間德軍實際投入兵力計為146個師約350萬人、1800多架戰機、近3600輛坦克、近7200門火炮(該影片所據為德軍計劃投入兵力,數字更為驚人)。莫斯科戰役實為斯大林格勒戰役預演。斯大林比希特勒偉大的地方就在於能夠吸取教訓。戰爭前期蘇軍遭遇令人痛心,戰爭後期德軍命運令人扼腕。據說該影片拍攝曾動用約五千名士兵、近萬名群眾、250名演員、約200名攝影師,該影片經過刪節的版本曾在國內公映。在下所見為畫質較好的國語配音膠片版D5影碟。IMDb該影片評分為7.1分。

⑸ 中國對蘇聯,越南,印度,美國有什麼戰爭影片

對越戰爭:《黑豹突擊隊》、《高山上的花環》等
對美戰爭:《上甘嶺》、《高地》、《歷史的天空》等
其他沒有拍攝
請採納

⑹ 有人推薦幾部二戰蘇聯的抗戰電影么

《潘菲洛夫28勇士》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P0k3ZAmTSVRr3UYAmVHyqw

2016][歷史 戰爭][俄羅斯].rmvb" data_size="1330.85M" data_filelogo="https://gss0.bdstatic.com//yun-file-logo/file-logo-6.png" data_number="1" data_sharelink="https://pan..com/s/1P0k3ZAmTSVRr3UYAmVHyqw" data_code="x8p1">

提取碼: x8p1

《潘菲洛夫28勇士》是由基姆·德魯日寧、安德烈·謝羅帕聯合執導,MaksimAbrosimov、主演的戰爭歷史片。該片講述了二戰期間,克洛奇科夫·季耶夫上尉率領步兵誓死抵抗德軍,成功狙擊德軍坦克部隊的故事。該片於2016年11月24日在俄羅斯上映。2017年6月27日,基姆·德魯日寧與安德烈·謝羅帕憑《潘菲洛夫28勇士》獲得「2017中國成都·金磚國家電影節」熊貓獎最佳導演獎。

⑺ 前蘇聯反法西斯戰爭為背景的中國電視劇。

這部電影叫《紅櫻桃》,電視劇叫《血色童心》。 電影和電視劇是一套拍攝的,故事內容一樣。
另外,它們拍攝於15年前,即1995年。

⑻ 求一部中國和蘇聯一起抗戰的電影

《紫日》很感人的片子
http://tieba..com/f?kw=%D7%CF%C8%D5
它的貼吧
它的資料

演:
馮小寧

演:
富大龍
安娜·捷尼拉洛
前田知惠
上海永樂電影電視集團公司
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45年抗日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偶然從日軍屠殺中救下一個中國漢子--楊玉福。在把他和傷員一起往後方轉移的途中,軍車誤入日軍軍營發生了一場激戰,楊和蘇聯女軍醫娜佳僥幸逃進了林區。途中他們遇見了在混戰中與大隊失散的日本少女秋葉子。他們讓秋葉子帶路,可是秋葉子卻帶著他們走進了雷區……
更多http://army.news.tom.com/Archive/2001/4/24-56707.html

⑼ 九十年代在中國上映的蘇聯電影有哪些

《拯救大兵瑞恩》《敦刻爾克》《暗殺》《兵臨城下》等等。
蘇聯電影(50-90年代)蘇聯電影:從革命浪漫主義、革命樂觀主義到人道主義和懷疑主義。
我非常喜歡戰爭片。《攻克柏林》《庫爾斯克戰役》《丹娘》《他們為祖國而戰》《莫斯科在廣播》《一個人遭遇》《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騎兵軍》《列寧在十月》反映俄、法戰爭的《戰爭與和平》。

⑽ 大祖國戰爭-莫斯科保衛戰的奧澤洛夫與蘇聯全景式戰爭片

喜歡前蘇聯電影和喜歡戰爭電影的影迷們應該很熟悉尤里奧澤洛夫這個名字,也更應該熟悉《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和《解放》這3部前蘇聯戰爭電影的經典。按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三部電影的排列應該是上面這個樣,但是如果按照影片拍攝時間,就應該是《解放》(1972-1973年)、《莫斯科保衛戰》(1984-1985年)和《斯大林格勒大血戰》(1988年)。在前蘇聯拍攝的多部全景式戰爭片中,以尤里奧澤洛夫任總導演的衛國戰爭三部曲最為有價值,三部曲的劇情從1940德國策劃進攻蘇聯開始,到1945.5.2.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德國正式投降結束,對這個三部曲的定義是全景史詩:既完整的記錄了蘇德戰場的全部過程,細致描述了幾個關鍵的重要戰役,並再現了這一時期在蘇德戰場以外的相關重大歷史事件,如德國入侵波蘭、墨索里尼被軟禁、希特勒成功營救墨索里尼、美英蘇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等。
在三部曲中,《莫斯科保衛戰》既不失全景史詩的壯觀,又有很多耐人尋味的細節,戰爭場面寫實,人物刻畫真實,例如,斯大林竟然在正式場合說參謀部總長-朱可夫胡說八道,姑且不說誰在胡說,作為最高統帥竟能如此語出驚人,讓人感到斯大林這個人物的蠻橫性格,有關他的大清洗、獨裁等也就不難理解了;說到戰爭場面寫實,《莫斯科保衛戰》中的坦克、飛機等武器裝備都是如實的還原原物,具體拍攝戰爭場面時,又多採用中、遠景,甚至是航拍的長鏡頭,如果是運用CG技術倒沒什麼,而這一切都是真實的。論場面之大,《解放》最壯觀,最符合全景史詩的定義,但是在細節方面要遜色於《莫斯科保衛戰》,不是說《解放》沒有細節刻畫,而是感覺《解放》的細節還帶有一些政治色彩,這也和影片拍攝於勃列日涅夫時代有很大關系,不如《莫斯科保衛戰》的真實可信,但是從場面的宏大來看,沒有哪部二戰電影可以超越其左右。有美國華納參與拍攝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戰》由於受戰爭規模限制,場面不及《解放》和《莫斯科保衛戰》,但是,影片拍攝於1988年,正值蘇聯解體前夕,一些傳統的、固有的、政治上束縛電影創作的東西也許更少,又有華納的介入,這一東西混血的作品倒是還原被神化或者被妖魔化的歷史人物於本尊的最成功作品,例如影片里就初次披露了赫魯曉夫的兒子因醉酒擊斃了蘇聯紅軍士兵而險些受到軍法審判的情節。
衛國戰爭三部曲自然特點突出,詳細記錄與戰爭有關的一切,是全景式的,並不突出個體的人的感受,這也是電影的背景造就了電影的成功——二戰中最宏大的戰場是蘇德戰場;另外和導演的個人經歷有直接關系,奧澤洛夫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親歷整個二戰,參加過莫斯科保衛戰,24歲就獲得少校軍銜,而奧澤洛夫又很好的發揮了前蘇聯二戰電影獨有的特點和優勢,換句話說,這樣的三部曲也許只有在前蘇聯才能拍的如此成功。
除了衛國戰爭三部曲,奧澤洛夫在1977年還拍攝過一部4集6個半小時的電影《自由戰士》,這部影片可以看作是對於《解放》在細節上的一個補充,影片主要講述在2戰後期,東歐各國開展抵抗運動的全過程。尤其是重點描寫了南斯拉夫、保加利亞、捷克等國家開展抵抗運動的過程,影片除了斯大林、朱可夫、希特勒等大家經常在戰爭電影里看到的形象之外,還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季米特洛夫、鐵托等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們率領軍隊打擊德國侵略者的場面。從影片片頭引用的勃列日涅夫語錄人們就可以推斷出影片是鐵幕時期的產物,盡管影片描寫了東歐國家人民反抗德國法西斯的壯舉,但是影片還是在突出蘇聯在這些國家開展抵抗運動時起到的作用,按照影片所講述的情況,完全是斯大林一手策劃了東歐各國開展抵抗運動。《自由戰士》沒有什麼大的戰爭場面,所以通常都沒有把它歸類為戰爭片,也沒有幾個中國觀眾知道這部影片,但是作為奧澤洛夫作品,本片應該有它的歷史價值和地位的。
在蘇聯解體之後,奧澤洛夫還充分的把剩餘價值利用了一把,他把他拍攝的《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和《解放》這「衛國戰爭三部曲」按照歷史事件的順序,添加了很多文獻記錄片,重新剪輯成一部名為《世紀的悲劇》的24集電視電影,這部電視電影也在國內許多電視台播映過。
看前蘇聯二戰電影,除了能感受和好萊塢電影完全不同的戰場氣氛之外,還能從一個側面看到蘇聯由鐵幕向解體的演變過程。1949年製作的《攻克柏林》中,對戰爭的細節、主要的功臣隻字帶過,在2個半小時的電影中更多的是描寫工農兵的成長歷程和斯大林的光輝形象,標榜是戰爭片,實質是沒有價值的政治宣傳片。1959年的《士兵之歌》和1970年的《解放》,才真正算是戰爭電影,不過前者避開了正面的戰場,後者則還有一些被束縛的跡象。到了1984年的《莫斯科保衛戰》,才看到了基本解脫束縛的創作,斯大林的形象不再絕對光輝,倒是不時的顯露出獨斷、專橫,在本片之前斯大林一直是穿高調的白色軍禮服出現,形象總是高大豐滿,鮮亮,而在《莫》中則是普通的軍黃色套裝,臉部也消瘦憔悴了,立馬去掉了光環。從不同時期電影對斯大林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可以看出一些前蘇聯由鐵幕向解體演變過程的痕跡。

閱讀全文

與中國與蘇聯戰爭的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班夫山地電影節上海 瀏覽:777
播放劉德華的古裝電影 瀏覽:538
香港影意志電影節 瀏覽:203
掌趣電影院 瀏覽:452
孟男誕生記2017電影天堂 瀏覽:344
成龍電影爆炸 瀏覽:390
關於她們電影在線2015 瀏覽:630
199年美國電影 瀏覽:797
美國電影最美的少年 瀏覽:475
最新美國愛情電影2016 瀏覽:529
對初中學生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7
最近兩年美國電影 瀏覽:815
珍藏電影大全彩色 瀏覽:816
美國動作電影講解 瀏覽:704
tvb改編電影有哪些 瀏覽:108
動畫和電影的本質區別 瀏覽:355
在線觀看人潮湧動電影劉德華 瀏覽:537
2015電影高評分 瀏覽:425
2016年11月21日電影 瀏覽:489
什麼鐵拳電影2015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