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鉛山有哪些電影院

鉛山有哪些電影院

發布時間:2022-11-22 21:03:32

『壹』 鉛山紫竹林要門票嗎

鉛山紫竹林要門票
紫竹林擁有百畝精品花海、百畝森林公園、百畝採摘茶園、百種竹子博覽院、千米河道景觀,以及新建的美食街、國學館、遊客中心,讓人在竹影花香里感受生活的富足與閑雅,感受文化的溫暖與安寧。

『貳』 江西鉛山那有籃球培訓班

一中有!

『叄』 鉛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鉛山山川秀美,名勝薈萃,在這塊21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縣城河口,那沿河明清古街,保留了昔日的風貌,江邊碼頭石碑,刻下了當年繁華的景象;書院、瓢泉、亭台、樓榭,印鑒了辛棄疾、朱熹、陸九淵、蔣仕銓等歷史名人的倜儻身影;古橋、古剎、古碑、古城牆,無不記載著歷史的足跡。鉛山旅遊景點眾多,至今仍保持完好的景觀有十餘處。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作為國家級保護區,黃崗山坐落在縣境南緣,海拔2157.8米,素有「華東屋脊」,「珍稀植物王國、奇禽異獸天堂」之稱,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許滌新登黃崗山詩雲:「百仞勁松茂底澗,綠草如茵美山巔,黃崗山高有幾尺,腳下群峰飄雲煙」;九獅山位於河口鎮信江北岸,九山並立,雄峙江邊(最高者115.3)。其山色如生鐵,壯如覆釜,為北門戶,被稱作龍門,其中一山壁立信江大王潭邊,上鐫「龍門第一關」五字,字大1.2米見方,筆力雄健渾厚,系明萬曆間河口文人費元祿所書;神仙洞,距縣城4公里,洞深1.5公里,面積3萬平方米,屬喀斯特溶洞,經地下水長期沖蝕,洞內形成石筍、石鍾乳、石柱、石球等,似雄鷹挺立,虎豹怒蹲,巨大的石柱拔地而起,高貫岩頂,形如擎天大柱,小的石柱如石筍,紋理密細,色澤晶瑩,酷似瓊花玉樹,景色奇特,氣象萬千,故名神仙洞。
境內人文景觀十分豐富。鵝湖書院位於河口鎮東偏南10公里鵝湖山北麓,是南宋理學家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相與講學之所,是南宋以來,歷代統治階級培養士子之所包括頭門、石排坊、泮池、左右碑亭、會元堂、御書樓、月池、文昌閣、關帝廟、東西兩廊讀書房共96間,有明清二代石碑14塊,碑文記錄了書院坎坷的歷史,1959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道教聖地葛仙山為東漢名道人葛玄道成升天處,主峰海拔1096.3米,山峰奇秀峻峭,林木蓊鬱,雲霧繚繞,有上馬石、下馬石、息心岩、仙人足跡、飛升台、洗眼仙泉等古跡,明趙椿《飛升台記》稱它,與九華山、黃山和仙都雁盪、巫峽諸山同為天下所珍重。山上祠廟,殿宇嵯峨,終年香火鼎盛,遊人如織,贛、閩、浙、皖四省來此朝拜的香客近年已達百萬眾;縣城河口鎮內的明清古街沿信江伸延,長達5公里,街道寬6米,路面用長青石塊鋪砌而成,布滿車轍。街道兩邊尚存舊店鋪450多家,至今還保持了明、清建築的特色,小橋流水,木樓深巷,古色古香;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故居--瓢泉及其墓葬,清代著名戲劇家蔣仕銓墓等均是觀光、憑吊的好去處。

『肆』 想問鉛山鵝湖書院 怎麼樣

鵝湖書院,國家4A級景區,位於江西廣信府鉛山縣境內。自東晉以來,歷經唐、宋、明等朝,都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朱熹與陸九淵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的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
鵝湖書院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古代時期的著名書院、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鉛山鵝湖書院與吉安白鷺洲書院、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齊名,並稱為「江西四大書院」。
鵝湖書院在中國文化史上極負盛名,哲學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就是在這里進行的。書院四周重峰疊巒,蒼翠欲滴,更有飛瀑傾瀉而下,可見其環境之幽美;院內的諸多古跡也是文學探索的一大亮點和不可多得的景點景觀。
鵝湖書院在鵝湖寺,即仁壽寺的左邊,而鵝湖塔則在鵝湖書院的左邊。鵝湖書院的大門,不在正中,而在左面,所以正對著鵝湖塔。書院四周有山有溪,環境幽雅。
鵝湖書院比鵝湖寺大得多,建築規模頗似孔廟。由大門進去,經過兩排桃樹,有一個大圓門,圓門內有一個大院子,對面又是一個大圓門,上面是三排殿宇,由此登石階而入,又是一個院子,裡面是半月池,池周圍是石欄桿。
渡過古橋是第一排殿宇,再過一個院子,是第二排殿宇,其最後一排殿宇,是四賢祠。祠前也是一個院子,祠後則是一個相當高的坪台,其下有一小池,其後是一座高牆,正對那兩大圓門的北端高牆。這三排殿宇是主屋。在主屋兩旁,又是一排一排的房屋,錯落有致。
在鵝湖書院後面的四賢詞內,設有朱、呂、二陸四個牌位,又有一個題著「頓漸同歸」字樣的匾額,這和書院前排建築中所懸「道學之宗」的御匾,正遙遙相對,由此可見宋代朱陸鵝湖之會的盛況。抗日戰爭期間,鵝湖書院成為東南訓練團的駐扎營地。
這所書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來,幾遭兵毀,又幾次重建。其中尤以清代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整修和擴建工程規模最大:新築山門、牌坊、大堂、浮池、拱橋、碑亭、御書樓;兩側更修建廂房數十間,作為士子讀書之所。
康熙皇帝還為御書樓題字作對,門額題為「窮理居敬」,聯語為「章岩月朗中天鏡,石井波分太極泉」。至今牌坊、泮池、後殿、廂房等建築保留尚完好;泮池兩側的廂房內,尚存明、清兩代古碑13塊,是研究這座書院歷史的珍貴資料。
更多關於鉛山鵝湖書院
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680e7161572420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伍』 鉛山縣永平鎮K丅V殺人事件

殺人是很惡劣的行為,商家負有管理不善的責任,可能會被停業整頓。

一、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於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於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於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二、《刑法》中第二百三十二條:一錘定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量刑時,應當破除不正當觀念,既不能認為殺人既遂的要一律償命,也不能認為殺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綜合全部案情,正確評價罪行輕重和行為人的人身危險程度,給罪犯以適當的刑罰處罰。
對此,法學家指導案例網中所收錄的最高人民法院所發布的故意殺人罪典型案例對此有很直觀的解釋。
1、情節嚴重的犯故意殺人罪
犯故意殺人罪的,情節嚴重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
(1)出於圖財、姦淫、對正義行為進行報復、毀滅罪證、嫁禍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動機而殺人;
(2)利用烈火焚燒、長期凍餓、逐漸肢解等極端殘酷的手段殺人;
(3)殺害特定對象如與之朝夕相處的親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會強烈震動、影響惡劣的殺人;
(4)產生諸如多人死亡,導致被害人親人精神失常等嚴重後果的殺人等等。
2、情節較輕的犯故意殺人罪
犯故意殺人罪,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據司法實踐,主要包括:
(1)防衛過當的故意殺人;
(2)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於不義的兒子實施這種行為;
(3)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一,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其二,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
(4)受囑托殺人,即基於被害人的請求、自願而幫助其自殺;
(5)幫助他人自殺的殺人;
(6)生母溺嬰,即出於無力撫養、顧及臉面等不太惡劣的主觀動機而將親生嬰兒殺死。(但如果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作怪,發現所生的是女兒而加以溺殺的,其主觀動機極為卑劣,則不能以故意殺人罪的情節較輕情況論處。)

三、故意殺人罪該怎麼賠償標准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 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只是原則性規定, 具體案情是更重要的。 關於賠償問題,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如下:
1、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
2、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 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 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 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 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 被扶養人 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 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 出額。 ) 3、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 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 歲以上的, 按五年計算。 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 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 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 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准, 依照前款 原則確定。 )
4、精神損害撫慰金。(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 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 適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 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
5、交通費、食宿費等。(以死者家屬實際合理支出考慮)

『陸』 江西省鉛山縣武夷山辛家分場龍下村得人告訴我247340108

贛江源頭,武夷山下,一帶「碧水丹山,人文薈萃」之地,就是客家文化發源地之一——石城縣。

石城人口
[編輯本段]
石城縣 面積1582平方千米,人口29萬。縣人民政府駐琴江鎮,郵政編碼342700。
歷史沿革

石城境內,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兩漢時先後隸屬於都、揭陽、陂陽、虔化等縣。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拆雩都地置揭陽縣,先後屬廬陵郡、南康郡。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改名陂陽縣,屬南康郡。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設場,以境內「四面環山,聳峙如城」得名石城場。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升石城場為石城縣。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屬虔州。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屬贛州。元元貞元年(1295年)屬贛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屬贛州府。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劃石城縣為寧都直隸州轄。1914年屬贛南道。1926年廢道屬江西省。1932年屬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石城為中央蘇區之地。1932年12月石城縣劃歸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轄,1933年3月復歸江西省政府轄。1933年7月22日將木蘭、高田及小松的羅溪劃屬赤水縣,岩嶺劃屬福建彭湃縣。1933年8月16日,蘇維埃中央政府劃石城之南的橫江、龍崗、大由、珠坑、洋地、羅家及瑞金的日東、湖陂,寧化的淮陽(淮土)等地增設太雷縣為中央直屬縣,縣委駐橫江墟。1949年9月30日解放,屬瑞金專區,縣政府駐琴江鎮。1950年屬寧都專區。1952年9月以後,先後屬贛州專區、贛南行政區、贛州地區,1999年撤區改市,屬贛州市至今。

地理位置
[編輯本段]

石城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的東北部,東鄰福建寧化,南抵福建長汀縣及本省的瑞金市,西毗寧都,北靠廣昌;地處東徑116°05′46″至116°38′03″,北緯25°57′47″至26°36′13″之間。自古以來,石城都是江西進入閩西粵東必經之地,素有「閩粵通衢」之稱。南北同經長71.8公里,東西緯寬53.7公里,全縣總面積1581.5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111347畝,約占總面積的89%,耕地面積192646畝,約占總面積的10%,水面面積57794畝,約占總面積的3%,道路、城鎮、村落、廠礦237230畝,約占總面積的10%。人謂「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園」,是個典型的東南丘陵低山地區。
全縣有耕地22.5萬畝,山地17.6萬畝,水面7.2萬畝。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石城的農產品更具特色,白蓮、煙葉享譽全國,是著名的通心白蓮和優質烤煙基地縣,199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白蓮之鄉」和「中國煙葉之鄉」。以臍橙、牛心柿為主的果業已初具產業化規模。動植物種類繁多,已查明有野生動物118種,中葯材138種。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6.8%,活立木蓄積量262萬立方米,尤其以毛竹豐產林、油茶林、松脂林等發展較快。

客家風情
[編輯本段]

晉末、唐、宋及明清時期,以中原大地為中心的區域出現過五次較大的戰亂,為躲避戰亂,大量的中原漢人遷徙到石城及其周邊地區定居、繁衍。這些中原漢人與當地土著兼並,融合、同化、改造、創新,經過漫長的歷史進程,最終形成了漢民族中獨具特色的客家風情。
客家方言:石城是純客住縣,全部使用客家方言,粵東地區的客家方言更接近於石城方言。如石城人稱太陽為「日頭或熱頭」、稱月亮為「月光」、稱睡為「歇」……等等。
客家習俗:節日:石城客家人最注重春節、端午節、七月半和中秋節,特別是春節最為隆重和講究。如大年初一的早飯只能吃素不可以吃葷,而且必須做一道「禾石菜」即完整煮熟的芥菜,俗稱「豐菜」,象徵著五穀豐登之意。
婚 嫁:石城客家的婚嫁禮儀較為繁雜,其程序分為定親、納彩、贄鞋樣、傳庚、報期、嫁娶、入廚、送油、滿月、回寧。
喪 葬:其程序主要為送終、報喪、弔唁、入殮、出殯、除靈做七。屍體處理用棺葬土埋法,八十年代以後有的開始使用火葬。
慶 賀:石城客家需要做酒慶賀的種類較多,主要有:壽辰:虛歲逢十的誕辰日做生日酒;誕生:小孩出生三日做湯餅酒、足月做滿月酒、足年做過周酒;建房動工、廳堂上樑、竣工及遷居新房均要做酒;另外拜師、上學、承桃均要做酒宴請親朋。
客家飲食:石城客家人的主食為稻米,輔以番薯、大豆、小麥為補充。飲食習慣一日三餐即早、中、晚餐。主要菜饌有:棋子塊(東坡肉)、肉丸、魚丸、油炸魚、霉豆腐、醬豆子、蘿卜干及各類蔬菜。比較有特色的副食類有擂茶、米茶、米酒、薯粉水餃、米粉等。
客家民居:石城客家民居建築多數為「廳屋室」又稱為「天井式」,另外也有「土圍」、「土樓」等民居。
客家文化:教育:石城客家先民歷來注重教育事業,尊師重教之風十分濃厚。從宋代起,石城除建有縣學和書院外,地方上延師辦學風氣很濃。北宋大儒溫革創柏林講學堂於岩嶺深山之中,名噪一時,除本省學員外,閩粵生員也來此求學。由於石歷來重視教育,形成了石客家民系人才輩出,中進士者唐代2人,宋代14人,其中巫雙瑞探花及策。明、清兩朝中進士者9人,中文舉者69人,中武舉者25人。
文 藝:石城客家民間文藝十分活躍,內容豐富而最具特色的文藝活動為石城客家燈彩。石城客家燈彩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有龍燈、茶藍燈、船燈、馬燈、獅燈、八寶燈、橋板燈、蚌殼燈、稈龍燈……等幾十種。自明朝以來新春佳節舞燈之風盛行,從正月初一開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才謝燈,另外還經常組織燈彩比賽。

旅遊資源
[編輯本段]

石城是贛江的發源地,物華天寶,風景秀麗,名勝眾多。既有宋寶福院塔、五龍岩摩岩石刻、楊坊村坊式亭、岩嶺永寧橋、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又有西華山、如日山、東華山、通天寨等風景奇麗的自然景色,尤其是當天高氣爽之時,站在東華山頂,猶如身處仙境,更能望見「兩省三縣」;通天寨更是遠近聞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名勝區,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譽。
石城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自然保護區一個,自然風景名勝區6個,溫泉4處。
贛江源自然保護區:1983年經江西省師范大學地理系學者安陽認定石城洋地為贛江源頭。2000年「贛江源頭」科學考察組進一步確定,我縣橫江鎮贛江源村的石寮河為贛江的發源地。2004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規劃面積16500公頃,區內古木參天,林海連綿,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溪流瀑布隨處可見,每年能為贛江提供1000萬立方米的國家Ⅰ類水,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珙桐、銀杏、紅豆杉、楠木等珍稀樹種有30餘種。
通天寨:通天寨是遠近聞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名勝區,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譽。景區山水奇特,峰巒璀巍,佳境天成,有自然、人文景觀30餘處。經專家論證,景區被稱為「仙人犁田」的龜裂狀怪石為全國罕見,極具地質考據價值。通天寨上的玉盂禪寺,建於明代,屬全省重點開放寺院。
溫泉:四處溫泉分別為九寨溫泉、沔坊溫泉、燒湖裡溫泉、燒水湖溫泉,最具開發價值的是九寨溫泉。九寨溫泉位於江西省石城縣屏山鎮逕口陂,距縣城約16公里。九寨溫泉水中含錳、鋇、鋰、鍶、鐵等20多種元素,水質符合醫療熱礦水命名硅水要求,偏硅酸益於軟化血管,對心血管疾病有保健療養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革命遺址:石城是中央蘇區全紅縣,是紅三軍團和少共國際師長征出發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進行過長期的革命實踐活動。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歷過石城阻擊戰、紅軍攻克紅石寨、紅軍秋溪整編等許多重要革命事件。石城有數萬人參軍參戰,為革命事業作出過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後經上級批準的烈士達4209名。現保存完好的革命遺址主要有:紅軍長征前夕李臘石石城阻擊戰遺址、紅軍秋溪整編舊址(中央臨時軍事委員會駐地)、紅軍攻克當年中央蘇區最大的白色據點——紅石寨舊址(屏山)、紅四軍軍部舊址(橫江秋溪紅家壟)、毛澤東和朱德同志觀下舊居、紅十三軍軍部舊址、中共太雷縣中心縣委舊址(橫江)、石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石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客家文化遺跡:石城是中華客家文化發源地之一,有「客家搖籃」之稱,歷史上是客家民系的中轉站。客家文化研究權威學者廖成普為石城題詞「祖根中原地,搖籃客石城」。客家遺址豐富,客家風情濃郁,主要有:宋·寶福院塔;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桂花屋;小松楊村亭式坊;清·永寧廊式古橋;古驛道閩粵通衢;古城牆、城門;客家民居(沙塅新屋、陳聯圍屋、大畲黃家屋等);客家燈彩、擂茶、宴酒、哭嫁、賽龍船等風俗。石城又是「燈彩之鄉」,民間燈彩歷史悠久,燈彩道具、舞蹈、音樂皆極優美,是別具一格的表演藝術形式,特別是大型神話燈彩戲「花燈仙子」普晉京中南海演出,「燈彩之鄉」美譽蜚聲省內外。

民族宗教
[編輯本段]

民族:石城有漢族、畲族、回族、苗族、壯族、布依族、滿族、白族、蒙古族等9個民族,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6%。
宗教:石城自唐代始,道、佛二教先後傳入。唯因教義相異,歷代帝王往往重此抑彼。唐末五代重道輕佛,道興而佛微。至北宋,佛教始得復興,迄南宋又漸衰落,明太祖極崇佛教,邑內寺院眾多,香火旺盛。及世宗重道斥佛,境內修建仙壇多處,道教為這一振。清代,佛教漸盛,寺院多達90餘所,道教則漸見衷落,道觀廢敗,道士流散鄉間,或改奉儒佛二教。明末清初之際,有多種民間會道門傳入石城,如大乘教、先天道等。這些會道門均在解放後逐漸消亡或被取締。清末至民國初年,天主教傳入,解放後消失。解放後,根據黨的宗教政策,正常的宗教事業受國家法律保護。

文化教育
[編輯本段]

文化設施: 文化藝術、廣播電視等事業全面發展。全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電影院1個、劇團1個,鄉鎮共有社會文化服務中心10個。全縣有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個。逐步推進廣播電視數字化、網路化,著力開發視頻點播、數據廣播、互聯網接入等網路多功能服務業務。
文化藝術:縣文化館、客家燈彩藝術團每年創作編排精品節目10-15個,組織全縣性大型文化藝術活動3-5次,參與群眾15819人次,組織送戲、送電影、送書下鄉1350次,惠及群眾258431人次。
國民教育:全面實施「科教興縣」 戰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整體教育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6年末全縣共有幼兒園75所,在園幼兒3560人;小學共111所,在校生28986人,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達100%;普通中學21所,在校生22439人,其中普通初中18所,在校生15756人,省級重點中學一所。學齡人口入學率100%。
教師隊伍:教師隊伍不斷充實壯大,2006年全縣有幼兒園教職工187人,比上年增加65人;小學專任教師1122人;中學專任教師1205人;全縣小學、初中、高中每百名學生擁有教師數分別為4.5、6.5、5.5人。
教育設施:教育設施建設力度加大,辦學條件繼續改善。全縣財政教育事業費支出60765萬元,同比增長26.2%,佔全縣財政總支出的21%,比上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年內改建校舍14865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積4380平方米。學校藏書34.36萬冊,增加20萬冊。中小學配備計算機1432台,比上年增加492台。

體育衛生
[編輯本段]

體育事業: 2006年,積極推進全民健身運動,組織舉辦面向不同階層的各種各類運動會36次,參賽人數5000餘人;全縣中、小學校體育達標合格率98%,其中優秀率20%,良好率60%,及格率85%。全年參加市級以上運動比賽,共獲16獎牌。
衛生事業:全年財政衛生經費支出319萬元,比上年增長13.5%。2006年末全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414個,其中醫院3個,衛生院14個,預防保健機構15個;各類診所、門診部38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個。年末衛生機構實有床位349張,衛生技術人員494人;全縣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76人。2006年基礎免疫接種率分別為:乙肝疫苗95%,卡介苗97.5%,糖丸96.1%,百白破95%,麻疹92.1%。

石城物產
[編輯本段]

石城物產充裕,資源獨厚,已探明有鉭、鈮、鎢、錫、鐵、稀土、花崗岩、高嶺土等10多種礦產。龍崗硯石享譽中外,所制「龍硯」歷為貢品,深受歷代文人墨客所喜愛。工業方面有化工、廣播電子、軸瓦、礦山設備製造、紡織器材、南金紙、重紙、印刷等。食品工業發展迅速,先後開發了白蓮系列綠色食品(通心白蓮、蓮子奶糊、白蓮慧仁糊、白蓮速溶粉、維他蓮子奶、營養蓮子片、蜂蜜蓮心茶等)、客家酒娘、藕粉、茵陳茶、淮山、保健粉等系列食品。其中,茵陳茶、客家酒娘榮獲』98江西市場食品質量優勝獎。

經濟建設
[編輯本段]

石城有著良好的投資環境。穿境而過的206國道石城段已全面改造,縣內鄉鄉村村通公路,鄉鎮通公(砼)路率達80%,逐步構建了「十」字形國、省道二級公路網和「8」字形縣鄉公路環網。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石城創造了全省舊城先進模式;「十里長街」西華路氣勢恢宏;連接東西兩城的的主幹道琴江路和琴江大橋改造已全面竣工;縣城防洪堤建設已全面啟動;沿江路、贛江源文體廣場等一批基礎設施已相繼竣工,逐步構建了「一城兩區」的大縣城框架,一座交通便捷、基礎完善、功能合理、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新縣城逐步展現出來。
目前,石城正朝著「連接閩贛的特色產品加工大縣、生態農業縣、全國的煙葉白蓮之鄉、現代客家文化名城」方向發展。

行政區劃
[編輯本段]

全縣轄5個鎮、5個鄉:琴江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高田鎮、木蘭鄉、豐山鄉、大由鄉、龍崗鄉、珠坑鄉
石城行政區劃屢經變易。自宋至清末,全縣分長松、陂陽2鄉,鄉之下先後分11里、8里半、9里。蘇區時設區、鄉,民國時又設區、保聯、鄉、保等,變動頻繁。解放初全縣分7區43鄉,至1955年改劃為8區110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設1鎮14個公社與1個墾殖場,至1972年定為1鎮14個公社。1984年恢復鄉村建制,全縣分設琴江鎮與木蘭、高田、岩嶺、小松、豐山、小別、觀下、屏山、珠坑、大由、橫江、小姑、龍崗、洋地14鄉,下轄138村,2個居委會與1879個村民小組。2001年行政區劃變更,撤並5個鄉鎮,由原15個鄉鎮合並為10個鄉鎮,原岩嶺鄉並入高田鎮,長天鄉、觀下鄉並入琴江鎮,洋地鄉、小姑鄉並入橫江鎮,合並後鄉鎮為5鎮5鄉,分別為高田鎮、琴江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豐山鄉、木蘭鄉、大由鄉、龍崗鄉、珠坑鄉,轄131個村、13居委會(琴江鎮9個居委會、高田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各1個居委會)。

鄉鎮簡介
琴江鎮 2004年轄:琴江委居委會、蓮城居委會、東城居委會、城南居委會、城北居委會、興隆村、西外村、梅福村、仙源村、溫坊村、建上村、前江村、江背村、大畲村、花園村、古樟村、濯坑村、漢坑村、杉柏村、沙塅村、睦富村、壩口村、湖下村、琴口村、沔坊村、何坑村、宜福村、小別村、長樂村、長天村、桐坪村、丘坊村。
小松鎮 轄:上街路居委會、小松村、羅源村、逕里村、聳崗村、石田村、瑤上村、蜀口村、江口村、丹溪村、許坊村、桐江村、羅溪村、新華村、勝和村。
屏山鎮 轄:屏山居委會、屏山村、長江村、勝利村、山下村、萬盛村、新坊村、羅陂村、新付村、長溪村、河東村、亨田村、頁背村。
橫江鎮 轄:橫江街居委會、橫江村、平陽村、丹陽村、洋和村、友聯村、秋溪村、羅雲村、煙坊村、姑溪村、齊賢村、珠璣村、張坑村、洋地村、石溪村、瑞坑村、泮弼村、徑口村、贛江源村、桃花村、小姑村、羅家村、開坑村、和平村。
高田鎮 轄:高田居委會、高田村、田心村、琴生村、湖坑村、祠江村、鄭里村、遙嶺村、勝江村、新坪村、岩嶺村、上柏村、大秀村、朱家村、堂下村、奎竹村、禮地村。
木蘭鄉 轄:木蘭村、小琴村、田江村、楊坊村、陳聯村、新河村、東坑村。
豐山鄉 轄:豐山村、陳江村、大琴村、上坑村、下坑村、河田村、下湘村、沿沙村、福村。
大由鄉 轄:大由村、河斜村、下伊村、羅田村、蘭田村、水南村、濯龍村、王沙村、高背村。
龍崗鄉 轄:龍崗村、新南村、下徑村、綠水村、新龍村、水廟村。
珠坑鄉 轄:珠坑村、塘台村、三和村、坳背村、竹溪村、高璣村、良溪村。

『柒』 鉛山縣景點

黃崗山、葛仙山、河口古鎮、鵝湖書院。
1、黃崗山:位於鉛山縣境內,是武夷山主峰和東南大陸最高峰,海拔2157.7米,是江西第一高峰。黃崗山地勢高低懸殊,在面積556.7平方千米的小范圍內,最低海拔300米,最高海拔2160.8米,形成十公里長的垂直帶譜。
2、葛仙山:位於鉛山縣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脈,海拔1096.3米,景區面積50平方千米。葛仙村外部交通便捷,旅遊專線直達上饒高鐵站;自駕便捷,距離鉛山縣城20分鍾車程,距離上饒市區45分鍾車程,距離南昌僅需2.5小時車程;內部交通完善,景區設有免費觀光游覽車,上山亦有索道可乘。
3、河口古鎮:位於江西省鉛山縣河口鎮,歷史上曾與景德鎮、樟樹鎮、吳城鎮並稱為江西四大名鎮。河口鎮還保存著較完整的明清古街及大量贛派建築。河口明清古街,被省、市文物專家稱為江西第一古街。2013年6月,河口鎮明清古街入選中國國歷史文化名街。2014年3月,河口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4、鵝湖書院: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佔地8000平方米。鵝湖書院曾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人們為了紀念「鵝湖之會」,在書院後建了「四賢祠」。宋淳熙十年賜名「文宗書院」,後更名為「鵝湖書院」。

『捌』 鉛山有哪些旅遊景點

想要去旅遊,鉛山葛仙山是個好地方。下面是我整理的鉛山旅遊景點,歡迎大家前來參考!

1、鉛山葛仙山

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位於鉛山縣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脈。站在主峰眺望四周,近觀九條支脈如九條蒼龍,盤旋騰躍,乘雲奔來,氣勢雄偉,人稱「九龍竄頂」。遠視可見武夷山主峰黃崗山、上饒靈山、弋陽圭峰。遠望葛仙山如同一巨鰲,聳立於峰巒豁谷之中,奇秀峻絕,東晉初,著名道士葛玄來到葛仙山,煉丹傳教,遂使葛仙山成為名聞贛、閩、浙的道教聖地。葛仙祠北宋元祜七年(1092),在葛仙山之香爐峰建葛仙祠,後經南宋、元、明幾代擴建,遂成一氣勢宏大的道教建築群,除大葛仙山殿外,有三官殿、靈官殿、地母殿、玉皇樓。葛仙祠座北朝南,依山築閣,鐵瓦石門,殿內神像森列,古匾橫陳。寺院周圍分布著迎客松、試劍石、上馬石、下馬石、捨身石、息心岩、仙人足跡、飛升台、洗眼仙泉、龍池等古跡。歷年來,善男信女不絕,尤其是每年的六月初一為葛仙山的「開山門」之日,十月初一為「關山門」之日,八月二十相傳是葛仙壽誕,還有七月十九、九月九等諸日。

2、鉛山河口古鎮

河口古鎮曾是歷史上江西四大名鎮之一。北宋時稱「沙灣市」。明嘉靖年間,這裏手工業發達,水路直通鄱陽湖。到了清乾隆年間,河口進入鼎盛時期,閩浙皖贛川廣荊蘇等貨物集散於此,轉銷全國,成了商賈雲集的「八省通衢」之地。 河口鎮隸屬於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管轄,古稱沙灣市, 因地處信江河與鉛山河的.合流之處,故名河口,明嘉靖年間,這裏手工業發達,水路直通鄱陽湖,商品交換的擴大促進了「沙灣市」的繁榮。到了清乾隆年間,河口進入鼎盛時期,閩浙皖贛川廣荊蘇等貨物集散於此,轉銷全國,成了商賈雲集的「八省通衢」之地,是古代的江西四大名鎮用時參考3小時交通 鉛山縣城駐地河口鎮,可以到帶湖車站(走高速,半小時,票價15元)和三江車站乘(走省道,一小時,票價11.5元)坐「上饒—鉛山」的縣際班車直達 門票 免費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景點位置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河口。

3、鵝湖書院

鵝湖書院位於上饒鉛山縣鵝湖山麓,為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佔地8,000平方米。鵝湖書院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南宋淳熙二年,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等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會聚於此,辯論「性理」之道。介紹:鵝湖書院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南宋淳熙二年,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等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會聚於此,辯論「性理」之道。這場辯論的結果是不歡而散,但在這次辯論中所顯現出來的思想火花卻照亮了理學發展的前途。人們為了紀念「鵝湖之會」,在書院後建了四賢祠。書院四周有山有溪,環境優雅,院內建築錯落有致,的確是一處讀書的好地方。用時參考1小時交通從三清山所在的玉山縣乘汽車到上饒,再轉乘中巴經茅家嶺到書院門票。

4、鉛山黃崗山

黃岡山是閩贛兩省界山,其至高點2158米位於江西鉛山縣境內。山頂長滿萱草(俗稱黃花菜),八九月開花時節,山崗遍染金色,十分秀美。黃崗山位於上饒鉛山縣境正南端,是江西省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主體部分,也是武夷山主峰和東南大陸最高峰。動植物資源豐富,被譽為世界生物之窗。海拔1900米以上由於受到山地冰川侵蝕,地形平緩,山頂平圓,坡面寬闊;海拔1000-1500米左右的周緣地區,山勢陡峻,山谷幽深。氣候上屬華中亞熱帶濕潤區,又具有明顯山地氣候特點,是江西省日照時間最少,降雨量最多,濕度最大的地區。山頂為亞高草甸,遍布野生黃花菜、千里光等。

5、辛棄疾文化主題公園

公園建設在紅砂岩山上,總面積1620餘畝,前期工程投資850萬元左右。目前,公園的辛棄疾塑像及周邊設施建設基本完工,成為當地廣大群眾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休閑旅遊的好去處。2014年,鉛山縣辛棄疾文化主題公園標志性建築—32米高的辛棄疾雕像落成,這位南宋著名詞人,手持10米長劍,意氣凜然。據悉,鉛山縣辛棄疾文化主題公園總佔地1620餘畝,其中建築佔地總面積不超過200畝。辛棄疾文化園項目以辛棄疾文化為核心,分為《北望江山》《瓢泉歲月》《鐵血傳奇》和《千古風流》等四大主題功能片區。

『玖』 鉛山電影院在哪

老電影院在辛棄疾廣場附近,新的就不太清楚了

閱讀全文

與鉛山有哪些電影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精彩的格鬥動作電影 瀏覽:354
飛機躲避導彈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76
法國電影特種部隊開頭 瀏覽:147
喜劇戲曲電影大全 瀏覽:376
好看電視劇或電影 瀏覽:141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百家號 瀏覽:307
大耳朵圖圖最早的大電影 瀏覽:140
配紅酒吃人是哪個電影 瀏覽:985
韓國電影走到盡頭影評 瀏覽:418
網路大電影盤點 瀏覽:233
魔者電影網 瀏覽:318
衢州老電影院地塊2017 瀏覽:988
日本電影公交車攔腰 瀏覽:894
張璐瑤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201
電影魯賓遜流浪記的插曲 瀏覽:808
雛妓電影完整韓國 瀏覽:389
哪裡能看到飼養者地電影 瀏覽:627
電影大全人腦計算機 瀏覽:95
uss電影網 瀏覽:877
泰國男主和中國女主的電影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