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熱血合唱團》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熱血合唱團》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由劉德華監制及主演、《五個小孩的校長》導演關信輝執導的電影《熱血合唱團》於11月底上映。劉德華今次飾演音樂指揮家嚴sir一角,與33位年青演員拍攝,戲中出現不少歌曲,其中劉德華亦重新演林子祥經典作《誰能明白我》。
《熱血合唱團》是20xx年大熱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導演關信輝的新作,劉德華憶述指與導演會有是次的合作,也是源於當年他與《五個小孩的校長》中的小孩一同出現在金像獎,導演看中他很有親和力,很適合與小孩或年青人演戲,於是製作了另一部關於年青的人作品《熱血合唱團》,並邀請他參與。
戲中有不少點題歌曲如《獅子山下》、英文歌曲《You Raise Me Up》等,而華仔亦以一份熱血的心情,重新演繹林子祥80年代經典作品《誰能明白我》。
華仔藉激昂的歌聲讓觀眾感受電影角色的精神,同時能夠吸引新生代發掘歌曲正面訊息,人生總要熱血一次!
首先感謝下班路上收獲了這部溫暖的片子,之前也期待,覺得會是中國版的放牛班春天。電影其實中規中矩,也是那種看預告大概知道劇情起承轉折,但難得的師生感情刻畫還是會打動人。當然最精彩的依然是劉德華的真誠演技,邊哭邊指揮真的好賺人的眼淚。
《熱血合唱團》的英文翻譯為《Fineyourvoice》,我覺得後者的意思更加能傳遞出電影想要表達的理念。「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並且做自己」。這是電影當中男主多次提到的一句話,對於當下的大環境來說,能做到如此真的很難。不論是為了隱藏自己的.真實角色而去扮演另外一個角色,或是為了隱瞞問題而逃避現實,再或是為了掩蓋痛苦用另外的方式去傷害自己等等。我們總是在對於如何面對自己、善待自己、做自己,這一條返璞歸真的路上漸行漸遠。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只是因為你可以坐下來看一看自己的故事,尋找到共鳴,哪怕只是齊聲合唱時的一句歌詞,記得不要吝嗇你的眼淚…
影片圍繞「歌聲治癒人生」展開故事,每一個孩子包括劉德華飾演的嚴老師背後都有自己抹不掉的傷痛,傷痛中他們找尋自我,用歌聲治癒心靈。影片整體溫情治癒,裡面的插曲每一首都很讓人動容。影片沒有什麼宏大的場面,卻是一部很容易讓人引發思考的電影,無論是影片中反復提到的有教無類,還是每個故事背後不張揚的父愛母愛都讓人觸動心靈。音樂在該片中是一種信仰,它使迷失的人找到自我,如果你現在正在迷茫困頓,這部影片或許可以讓你打開心靈。影片最後謝君豪飾演的父親和他的兒子可以表達兩種觀影心態,一種是年輕人的熱淚盈眶,一種是成年後的沉穩淡然,但無論哪一種,就像影片提到的,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自我,為自己熱血一次。
團結,一群來自三個學校的同學,從不相識到後來變成一個集體,綁腿訓練從開始一步都走不了到最後的大家可以一起跑起來,離不開大家的齊心協力。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但是把一群人合為一體很難,但是只要你堅持,一切皆有可能!「沒有手可以寫字,沒有腳可以走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都沒事的,除了一樣,不能沒有信念」,是啊,一個最不能失去的就是信念,一旦沒有了信念,也就失去了做事情的動力,不是嗎?「如果發現走錯了,停下來是最好的選擇」,這句話我一直記得,不怕定了錯誤的目標,就怕知道錯了還不肯放棄!看完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光點,我們不缺美,只是缺發現美的眼睛,遇到自己的伯樂很難,但是遇到了,就要把握住自己的機會。
歌聲唱出心聲,音樂治癒人生。非常幸運參加xxx組織的電影熱血合唱團超前場,各個小故事濃縮成一個社會,主人公們以音樂為紐帶,找尋自我,熱血前行,影片中的音樂都很打動人心,溫暖開唱,名副其實。
「有教無類」可以看出導演的初心,音樂啟迪心靈,歌聲治癒人生~待在池塘底的「我們」也會有光照進來。電影視角對准「有問題的孩子」,一位超級優秀的指揮家,一群頑皮的「問題兒童」,在合唱團的訓練中,在歌聲飄揚中,彼此治癒,彼此成長。
㈡ 劉德華新片2天票房不到2000萬,時代變了
最近,
「天王巨星」劉德華的新片《熱血合唱團》上映了,
但表現非常不好!
有多不好 ?
《熱血合唱團》上映了2天,總票房不到2000萬,
居然輸給了同期上映的2D兒童動畫片——《汪汪隊立大功之超能救援》 !
劉德華曾是一代「天王巨星」,
是90年代,香港的「四大天王」之一,
他是好幾代人的偶像,粉絲群體非常龐大,
對於00後來說,
劉德華可能是他們爸媽的偶像,甚至是他們爺爺奶奶的偶像,
是影響力超強的「萬人迷」,
他最火的時候,有傳媒曾評價他:「有華人的地方,就能聽到劉德華的名字!」
按以前的觀點,他的票房號召力應該非常強才對,
但這部他主演和監制的《熱血合唱團》,2天的票房都不夠2000萬。
對於劉德華來說,這部電影的表現真的非常不好,
這個成績,就算是放到10年前,都是比較差的。
天王再輝煌,也敵不過時代 !
為何在內地這一個如此龐大的電影市場,
劉德華主演的《熱血合唱團》2天票房不到2000萬 ?
自身原因,也許是電影本身不優秀 !
在《熱血合唱團》上映前,
有人曾以為它是中國版的《放牛班的春天》(一部高口碑的,以合唱團為題材的外國電影),
上映後,
也許大多數觀眾會認為它只是一部普通的「熱血青春片」而已,
劇中很多劇情都有點尷尬,太過於脫離現實,
所以觀眾不是很喜歡,
如果不是劉德華主演,觀眾不忍心打低分,
也許這部電影的口碑會更差呢。
外部原因,是時代變了 !
對於電影圈來說,內地已不是明星主宰電影的時代了 !
因為在內地,或者在全球,
電影市場都發生了許多巨大的變化,
整體讓明星失去了對電影的主導作用。
①
整體來說,
內地的電影已「供過於求」了 !
從電影公司的角度來看 ,
以前電影是稀缺品,供不應求,
因為內地的電影工業弱,找台像樣的拍攝設備都難;
但隨著內地電影工業的發展,拍電影早就容易多了,
內地除了特效大片不能高產外,
每年拍的電影多得「泛濫」!
再加上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國電影引進,
因此內地的電影供給非常多,整體「供過於求」 。
從觀眾的角度來看 ,
因為「供過於求」,
對於電影,
觀眾已經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吃得精」的轉變 !
現在不僅是電影的供給量多了,
而且觀眾接觸電影也便利多了 。
線下方面 ,
中國的電影院非常多,
票價也是一般老百姓能負擔起的;
線上方面 ,
人們只要拿手機,就能隨時看電影,
不文雅地說句,
現在人們就算是上廁所都能看電影。
「飢餓的時候,只吃米飯都覺得好吃;
飽的時候,對龍蝦也不感興趣!」
簡單來說,
現在觀眾看電影的數量多了幾十倍,
對電影的要求高了很多 !
以前電影是稀缺品,觀眾接觸電影少,
只要電影是自己喜歡的明星主演,觀眾就容易覺得值票價,
所以那時候電影票房是以明星為主導,
但現在電影「供過於求」,觀眾要求高了,
「玩法」當然不同了 ,
如果電影質量差,就算有十個劉德華主演也沒用!
②
信息對稱!
以前的電影,只要宣傳到位,
只要電影不是太差,並且有知名明星主演,
一般票房表現都不會太差的,
原因之一,也許是「信息不對稱」 。
什麼是」信息不對稱「?
對於電影來說,
就是以前互聯網不發達,有很多關於電影的信息,
觀眾都知道得很少,或者不能及時知道 。
舉個例子,
如果爛片《上海堡壘》在20年前上映,
假設當時的內地票房市場和現在一樣龐大,
那它的票房有可能接近20億,而不是1.2億!
因為當時的手機只能打電話,發信息,
互聯網又沒有那麼發達,
人們網路獲取信息,都是從很封閉的網頁獲取的。
而身邊的熟人所給的信息,又比較封閉,傳播有限。
在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
《上海堡壘》質量差的消息,
也許到它下映的那天,都不會有太多人知道。
因為只要電影公司跟幾家傳媒合作,
讓傳媒公司只正面報道它,
只說好不說壞;
只說它有鹿晗舒淇這樣的帥哥美女,不說劇情怎樣;
只強調電影講「中國人打外星人」,不說它的質量如何,
在信息有限的情況,
盡管電影是爛片,
但大部分觀眾仍會被有限的信息引導到電影院里,
最終電影的票房就不會差到哪裡去。
但現在因為互聯網的發展,
再加上有電影評分體系,能給觀眾參考,
信息已經變得非常對稱!
一部電影是不是爛片?
大部分觀眾都能在一天,甚至幾小時之內知道 !
這種變化,當然也改變了明星主導電影的局面,
因為當觀眾知道電影口碑不好後,
主演人氣再高,也難以對電影的票房有多大的影響。
③
群體瘋狂追星的現象也變弱了 !
由於現在的明星「供過於求」,
也由於國家對 娛樂 圈「過度 娛樂 」,「過度炒作」等風氣進行整頓,
明星是「神」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
群體瘋狂追 娛樂 明星的現象減少了不少。
因此,在電影方面,
觀眾也更多是看電影,而不是看「人」,
這種變化,當然也改變了明星對一部電影的主導作用 。
總的來說,以上這幾個變化,
決定了明星早已經不能主宰市場 !
現在實際上已經沒有「明星能不能扛起票房」說法了!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
明星,電影營銷等因素,更多是輔助因素。
現在主導一部電影的因素,
更多是電影的創作人員,以及他們所擁有的創作條件 。
因此,
《熱血合唱團》盡管有劉德華主演,票房仍然那麼低!
在這個「演員不再主宰電影」的時代,
希望劉德華先生,還是多挑選一些好片子吧 !
洞察影視
㈢ 出道39年,從「笨小孩」變成「天王」,59歲仍有三部新片定檔
2019年,劉德華主演的電影《掃毒2》上映,票房高達13.12億,刷新了港片在內地票房的新高。
自此之後,人們更加期待劉德華的新作,但奈何疫情來襲,影視業迎來寒冬,人們的期待也就落空了。
2020年下半年,疫情有所好轉,影院重新營業,影視業開始回暖,劉德華也給了人們一個大驚喜:三部新片定檔。
一、3部新片定檔,劉天王離百億票房更近一步
01、《熱血合唱團》,2020年11月1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熱血合唱團》由關信輝執導、劉德華監制並領銜主演,這是一部書寫青春、熱血和夢想的溫情治癒劇。
在影片中劉德華化身為音樂老師、人生導師,帶領一群因闖禍被迫加入"熱血合唱團試驗計劃"的"問題學生",在學習合唱的路上逆襲人生。
據了解,這是劉德華第一次出演音樂老師,為此他還特意向專業的指揮家學習指揮技巧。
導演關信輝曾經執導過高分催淚電影《可愛的你》,如此的強強聯合,對於電影內容和票房來說,還是比較值得期待的。
02、《拆彈專家2》,正式定檔於2020年12月24日的賀歲檔
《拆彈專家2》同《拆彈專家》一樣,都是由邱禮濤執導,但並不像是《拆彈專家》的續集,畢竟在2017年上映的《拆彈專家》的結尾,劉德華飾演的拆彈專家章在山在大爆炸中犧牲。
由此來看,《拆彈專家2》是一部全新的故事,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出,這部電影的製作場面更加精彩,再加上劉青雲和倪妮的強勢助陣,屆時的票房表現或許是不俗的。
03、《人潮洶涌》,定檔2021年大年初一
這部電影是由饒曉志執導,劉德華監制,劉德華、肖央、萬茜等人聯合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講述了劉德華飾演的冷血殺手,與肖央飾演的落魄龍套,意外地交換身份後的幽默故事。
據了解,這部電影改編自日本喜劇電影《盜鑰匙的方法》,原版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5,可以推測,《人潮洶涌》的劇情該是很扎實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導演饒曉志,兩年前,他執導的電影《無名之輩》獲得第10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提名,可謂是一戰成名。此次他執導的《人潮洶涌》,確實值得期待。
目前劉德華在內地的總票房成績為73.78億元,距離"百億票房先生"只差最後一口氣。相信憑借著這三部新片的定檔,他離百億票房也不遠了。
二、 從笨小孩到影帝,他用了19年
娛樂 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能紅一兩年的,是有運氣;能紅一二十年的,是有道行;能紅三十年的,那是劉德華。"這句話,是對劉德華極高的贊揚與肯定。
聽到這句話,可能很多人都想問,憑什麼劉德華能夠紅這么久?無非勤奮二字。
1961年,劉德華出生於香港新界,在家中排行老四。在他六七歲的時候,不願再讓一家人過農民生活的父親,帶著全家搬到了九龍鑽石山的「木屋區」討生活。
這樣的生活狀態下,年幼的劉德華看到了父母的艱辛,並且扛起了家裡的力氣活,更是認識到,想要改變命運,就必須要好好學習。
中學時期的劉德華,是一枚妥妥的文藝青年,不僅認真地學習、讀書,而且還在學習之餘搞話劇、寫劇本,這些經歷對於他今後進入 娛樂 圈,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1978年對於劉德華,可以說是改變命運的一年。他考上了無線訓練班,並且聽從了老師的建議,去學表演、做演員。
但是,演技幾乎零基礎的劉德華,不僅會被導演罵,還會被同學們嘲笑,就連他自己也覺得相比於其他同學來說,他就是一個笨小孩。
但是他也沒有放棄,而是拚命練習,並且對於各種不起眼的角色,他都來之不拒,以此來磨煉自己的演技。
也就是如此的勤奮和堅持,這個"笨小孩"翻身了,他不僅創造了 娛樂 圈的奇跡,更是被譽為香港演藝圈的精神領袖。
1982年,他的勤奮被周潤發看到了,推薦他去出演本該屬於自己的《投奔怒海》的男主角,並且說了這樣一句話:"不如讓劉德華去吧,他做事情踏實,不會丟無線的臉。"這句話對於劉德華來說是很大的鼓勵和肯定。
而且劉德華沒有辜負周潤發的信任,證明了自己的演技。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打開了劉德華的演藝之路,從這之後,他在無線電視台也有了成就,演繹了《神鵰俠侶》、《鹿鼎記》等一系列的經典之作。
隨著劉德華的走紅,他"爛片王"的稱號也逐漸走紅起來,很多人嘲笑他說拍片眾多,鮮有經典。
面對這樣的聲音,劉德華是這樣回應的:"我很笨的,也不知道哪一部好,哪一部不好,哪一部會火,哪一部不會,那我就多接一點咯。"
也正是由於劉德華的堅持和勤奮,他終於捱到了自己"封帝"的時候。1999年,他主演了杜琪峰執導的電影《暗戰》,搭檔劉青雲、蒙嘉慧,講述了72小時內,發生在一名警察和盜賊之間的故事。
通過這部電影,劉德華獲得了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獎,成功摘得"影帝"的桂冠。
此後,他又憑借電影《大隻佬》、《無間道3》、《桃姐》3部影片,獲得最佳男主角殊榮。
從笨小孩到影帝,劉德華用了19年,在這19年間,他從未停止過學習的腳步。正所謂"笨鳥先飛",即使劉德華的表演天賦一般,但是憑借著他超過常人的努力,最終仍走到了影帝的位置。
三、 娛樂 圈的"拚命三郎"、"好好先生"
在 娛樂 圈裡,劉德華一直是公認的"拚命三郎",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在影視業的勤奮,還有他在歌唱事業上的努力。
在劉德華剛剛開始唱歌的時候,就遭到了無情的打擊:曾有一位很有影響力的電台老闆在聽完劉德華唱歌後,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此人根本不會唱歌,也沒有唱歌的天分。"
沒想到這句話卻成為了劉德華努力的動力,早起練歌、抓住各種機會唱歌,正是這樣的努力,讓這位電台老闆收回了當初對劉德華的評價。
功夫不負有心人,90年代,劉德華與郭富城、張學友、黎明並稱歌壇的四大天王,壟斷了90年代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作為四大天王之一,劉德華演唱的《忘情水》、《男人哭吧不是罪》、《來生緣》、《謝謝你的愛》、《練習》、《冰雨》等經典歌曲,直至今日,也是廣為人們傳唱。
曾經,有人為劉德華的成就做了一個總結:自1981年出道至今(2012年),劉德華平均每年拍片4.666部,平均每年出唱片5張,平均每年唱歌33.333首,平均每年填詞6.666首,平均每年開演唱會13.333場,平均每年獲獎16.666個獎,拿13.333個音樂獎…吉尼斯獲獎記錄上,藝人類他總在第一。
稱他為 娛樂 圈的"拚命三郎",實不為過。
2018年,在他的巡迴演唱會的第14場上,在唱到第三首歌時,劉德華突然失聲。舞台上,這個叱吒歌壇數十載的男人,落淚了。
他含淚向歌迷們說到:"醫生建議我不要再唱,但我真是不捨得。"並且哭著向歌迷們鞠躬道歉,即使嗓音沙啞,他仍然堅持唱完了這首歌,才結束這場演唱會。
含淚的雙眼,沙啞的嗓音,略顯消瘦的身影,屢次的鞠躬道歉,是這個男人對這個舞台的不舍、對歌迷的不舍與歉意,更是自己的掙扎和無奈。
除了業務能力,劉德華在人品上也征服了 娛樂 圈的很多人,是不折不扣的"好好先生"。
張衛健曾經在節目上說過,在自己面臨金融危機即將破產的時候,是劉德華伸出了援助之手,給了他一張支票幫他渡過了難關;
在肥貓鄭則仕公司破產、背負債務、無人幫忙的落魄時候,是劉德華主動讓鄭則仕做電影《兄弟》的監制,緩解了鄭則仕的落魄窘境;
在寧浩拍攝電影《瘋狂的石頭》時,無人投資,是劉德華出資支持;
……
劉德華能夠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並且能夠在他人危難之時雪中送炭,造就了他在 娛樂 圈的好人緣。
劉德華曾經說過:"不爭,是一種慈悲;不聞,是一種智慧。"也許正是他這種"不爭"、"不聞"的心態,造就了他的成功。
出道39年,出演過140多部電影,100多張唱片,開了400多場演唱會,唱了1000多首歌。這樣的成績可謂是讓人望塵莫及。
即使劉德華屢屢摘得影帝桂冠,即使他已是天王級的歌手,但是他從不懈怠。就如同今年定檔的三部新片一樣,劉德華勤奮的腳步從未停止過,他也值得一直在 娛樂 圈紅下去。(撰文:西紅柿)
㈣ 劉德華《熱血合唱團》,不是沒有情節和共鳴,票房為什麼不盡人意
近年來,天王劉德華除了表演外,還擔任過角色和製片人。文學電影中有溫暖而現實的傑作,例如《桃姐》。商業電影《瘋狂的石頭》和《ZD專家》等電影。但是,《熱血合唱團》的尷尬和冷淡只能說成是定型的。
本電影沒有像《富春山居圖》那樣打在招牌上。畢竟,故事仍然非常清晰完整。世界級合唱指揮家嚴梓朗回,帶領一群有問題的少年組建了一支合唱隊,這不僅影響了少年們的反抗生活和追逐夢想,還走出了低谷和逆境,但問題並不新鮮。
畢竟,這里有經典珠玉,例如《放牛班的春天》和《死亡詩社》。每個人對類似電影都有很高的標准。這部電影中有問題的學生很容易改變。花姿可以依靠自己的魅力。讓這個角色的形象充實,每個人都很難與陳詞濫調的情節和對話產生共鳴。
例如,對於頑皮和頑皮的學生,他們只是想墜入愛河,自閉症,偷竊等,可以說服他們依靠老師的影響和學生的兇猛來扭轉局面。最後,作為老師的劉德華,終於對學生們流淚了,這是他令人震驚的秘密,因為他曾經一次失敗,醉酒並在美國逃脫。他認為學生影響了他,這是個笑話。
當然,《熱血合唱團》不是沒有用的,就像劉德華組織學生玩 游戲 一樣,每個人都蒙住雙眼找到自己高低嗓音的同學,然後綁在腿上按拍子走路,這是非常有趣。無論是在《獅子山下》還是《You raise me up》,音樂的鼓舞人心的含義都非常強烈,這使人們從理性變為 情感 。
在高潮現場結束時,合唱團的學生們在過道上登台演唱。劉德華從空中到在機場的手機上播放的《You raise me up》進行隔空指揮MV。從未在機場見過面的乘客站起來為他鼓掌。毫不客氣地誇大轟動主義,規模實際上可以更好。
看著這部電影還是很懷舊的。這種感覺和感受來自許多古老的歌劇骨:盧冠廷,雷頌德(音樂家),李麗珍,謝君豪,吳岱融,孫佳君,關禮傑,尹揚明,熟悉電影的人都看到了這一點。畢竟,我心中的舊面孔和懷舊漣漪在那裡。
但是,《熱血合唱團》的初始票房只有幾百萬,這是不可避免的。電影的英雄們已經垂死,但是隨著劉德華的感情和主演的角色,它能持續多少天呢?沒有人知道答案,但是對我來說,這種感覺和愛永遠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