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中國最年輕一代電影導演

中國最年輕一代電影導演

發布時間:2022-12-09 21:40:49

❶ 何平是導演嗎哪裡有介紹他的資料

何平-編劇/導演

何平是一位有著國際影響的資深電影導演和編劇。他的作品曾贏得國際國內影壇的多項榮譽。1991年的《雙旗鎮刀客》獲日本夕張國際驚險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導演獎,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設計獎等獎項,並因其風格的雄渾獨特在電影屆引起轟動,至今想起片中的一幅幅畫面仍歷歷在目。香港影人認為,《雙旗鎮刀客
》因一改武俠片的傳統思維而影響深遠。1993年的《炮打雙燈》勇奪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第42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和獎評委會獎,以及第1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合拍片獎;最佳美術設計獎。此後何平成為了當時中國最年輕的國家一級導演,最年輕的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導演。而1995年的《日光峽谷》則是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基督教精神特別獎得主。

此後,何平導演沉寂了7年,轉入幕後。1997年開始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擔任顧問,兩年中策劃和監制了《甲方乙方》《不見不散》等十餘部近年來的優秀華語影片,1998年出任哥倫比亞電影製作(亞洲)公司顧問,致力於華語電影的開發與合作,其間策劃和監制了影片《大腕》《尋槍》《手機》,同時促進華語電影海外市場的拓展,他在電影投資、製作、發行和整體運作方面有著資深的專業經驗。

2000年,幕後多年的何平重出江湖。決心將其醞釀了近20年的《天地英雄》搬上銀幕。歷時了4年的艱苦籌備拍攝和後期製作,今天使《天地英雄》成為了一部獨具創意的史詩性華語作品。

何平影片目錄

導演:

1.《天地英雄》(2003)

2.《日光俠谷》(1995)

3.《炮打雙燈》(1994)

4.《雙旗鎮刀客》(1991)

監制:

1.《大腕》(2001)

劇本:

1.《雙旗鎮刀客》(1991)

❷ 最年輕最有名的導演

張藝謀 王家衛 陳凱歌 杜琪峰 馮小剛 劉偉強 陸川
一份中國導演的年薪排行榜單新鮮出爐。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以1億元的年收入高居榜首。在中國,張藝謀似乎是電影界的一個神話,他從來不拍電視劇,只拍電影;而他的電影、不論是城市題材還是農村題材,不論是現代還是當代,總是令人刮目相看。去年他的《黃金甲》更是創造了國產票房的最高紀錄。而香港導演王家衛以7000萬的年收入排名第二;陳凱歌以6000萬排名第三;杜琪峰排名第四;而馮小剛和劉偉強則位列第五和第六。

❸ 80後導演都有誰

董董,上海人,80後著名導演,曾留學義大利,主攻導演專業。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贏得義大利導演界親睞,並應邀在義大利從事影視工作。在異國從事導演時期,深感受中國電影業與發達國家電影業差距甚大,便毅然決然辭職,積極地投入到中國影視行業來。

回國後,董董便著手中國影視調查和研究工作,經過無數次的研究總結發現,中國電影長期以來有許多弊端和頑症件,其中主要是中國電影過於強調教化作用,很多國產電影要麼是寓意深刻,卻缺乏娛樂性,過於嚴肅、正統的內容讓觀眾提不起興趣;要麼就是把現實主義理解得很狹隘,認為是生活怎麼樣就該怎麼樣,看似是揭露現實,其實用電影形式反映出按理卻沒有什麼意義,除了叫人心裡沉重外,很難引起觀眾熱衷。此外,大多數國內影視人喜歡把影片做得黑暗、沉重、暴力等等,認為那樣就算「有深度」,實際上卻是缺乏思想,缺乏創意,本質上談不上是現代影視的「深度」。更有甚者,靠不斷地挖掘歷史來創造作品。經常老瓶裝新酒,不斷地翻拍,或者乾脆來個抄襲。

針對對這些,董董在上海成立了專門的影視創意中心,精心組織具有創意思維的新人才,並熱情邀請國內外許多著名的導演、演員等加入進來,共同打造別具一格的具有創意影視基地。如今,該基地已經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導演董董的這一舉措,在行業內曾引起軒然大波,尤其是導演董董提出的「創意」、「現代性」和「世界潮流」等新鮮概念,給國內影視業帶來極大的沖擊力。

在許多重要場合,董導都積極地不加掩飾地說:「 我喜歡創新,打破傳統的影視窠臼。喜歡往前想,不喜歡過去的故事。因此,一般拍不了文藝片, 也拍不了愛情片。如果新生代導演還在因陳守舊,那麼,將是中國影視業的悲劇。不過,現在還有很多新生代導演沒有轉變思維,沒有創新,沒有面朝世界去看;而我,我喜歡面對世界影視,也一直在潛心研究世界影視發展的軌跡和方向,尤其是近兩年來,我更喜歡拍科幻和反映現代年輕思想的影片,因為它們正是我們現代的國人所需要的,也符合世界潮流。」

董董出生於上海大商人家庭,從少女時代就開始從事經營管理工作。在留學義大利前,就已是上海著名的香鉑兒珠寶公司董事長。這些閱歷為80後出生的董董培養出了做事沉穩,干練的風格。從回國那日起,董董沒有立馬就從事影視大片的拍攝,而是先從各種影視、動畫、電視廣告及各類商業片等著手,精心拍攝,從實踐中找到中國改革電影的可行性基礎。在其短短的三年內,董董先後拍過各種影視作品、商業片100多部,其中有名的有兒童電影《龍卷風》,青春電影《四小王子》,兒童爆笑喜劇電影《嘻嘻豬》等及商業片《金旺黃金》、《今世有緣》、《本田摩托》、《奇瑞汽車》、《董酒》、《綠地集團》《藍光集團》等等,這些影視均有不俗的市場反應。無數次的努力和嘗試,不僅使的董導演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且無論是在影視界,還是在商業界都贏得廣泛的贊譽。國內不少知名導演稱贊說:「董董,是新生代導演中的奇才。」2012年5月開始投拍國內首部女性勵志大片電影《暴走吧,女人》。

❹ 中國大陸電影學派的六代導演,你們知道是誰嗎

第一代導演: 他們都是默片時期的導演,活動的時間為上世紀處到20世紀20年代期間,代表人物分別是: 鄭正秋 、張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東山、邵醉翁、何非光、張小光等。

第二代導演: 第二代導演主演活躍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了,他們 卻是第一個黃金時期的締造者,代表人物有: 費穆 、蔡楚生、孫瑜、袁牧之、鄭君里、吳永剛、程步高、史東山、湯曉丹等。

第三代導演: 他們被稱為建國後走向影壇的藝術家,代表人物有: 謝晉 、凌子風、成蔭、水華、郭維、王炎等。

第四代導演: 這些就是真正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了,他們活躍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代表人物有: 、吳天明、黃蜀芹、滕文驥、丁蔭楠、鄭洞天、顏學恕、張暖忻等。

提出「丟掉戲劇的拐杖」就是這一代人,他們打破了戲劇的結構,提倡紀實性,追求質朴自然,具有開放式的結構,注重主題與人物的匹配性,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挖掘人生哲理。他們尋找歷史的底蘊,更多的表現對歷史文化和現實主義、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交叉契合點的捕捉。在反映現實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對歷史底蘊的延續,看到歷史與文化如何的延伸,是真實化的紀實美學。

第五代導演: 80年代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他們也被稱為中國電影最輝煌的一代,代表人物有: 張藝謀 、陳凱歌、田壯壯、霍建起、顧長衛、吳子牛、黃建新、李少紅、馮小寧等。

他們的作品具有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十分強烈的特點,經歷了十年的浩劫,又處於改革開放的新浪潮,他們思想敏銳,最廣泛的接觸過人民群眾,聆聽過最底層人民的聲音,所以他們的影片有生命、有張力,並且強烈渴望通過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在選材、敘事、塑造人物 、鏡頭處理和畫面語言等方面既有繼承又有創新。

第六代導演: 90年代開始執導的一批導演。代表人物有:賈樟柯、王全安、 姜文 、王小帥、張元、陸川、張楊等。

他們極度追求影象本體,偏執於 寫實形態,關注與草根人群,堅定的走在商業路線上。在影響分格上,他們強調真實的光線、色彩和聲音。大量運用長鏡頭,形成紀實風格。他們注重以電影媒介來考察當代都市普通人的生活狀態,新一代青年在歷史轉型時期的迷茫、困惑和無所適從在他們的鏡頭下更加真實的反映。

希望大家看後能夠有所了解有所收獲!

❺ 香港著名導演、演員楚原去世,如何評價他的一生和成就

香港著名導演兼演員的楚原於2022年2月21日病逝,享年87歲,真心祝願他一路走好。

提及楚原,也許很多人都認識,他的一生可謂是光彩奪人。

楚原原名張寶堅,是於1956年在其父的影響下,才開始投身於粵語電影編劇工作的。有媒體曾發表報道稱他為香港武俠電影的」開山鼻祖「,從這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於武俠影視的影響力。他的一生總共執導過120部的電影,為大家帶來了許多經典的作品,也讓大家感受到了作品中獨具特色的角色,甚至一度讓人們被所演角色的 情感 所感染到。其代表作品《七十二家房客》、《流星蝴蝶劍》、《楚留香》系列、《可憐天下父母親》、《陸小鳳》等。

記得在2018年,也就是第37屆香港金像獎的現場中,榮獲終身成就獎的楚原說的那句」當你回首往事,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不為虛度年華而羞恥,那就可以驕傲地跟自己說,你,不負此生「。他說的這句話,真的可以完美地詮釋為他將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他沒有辜負自己的人生。

除此之外,楚原也還為世人留下了許多可以算得上是警世的名言。楚原的離世,對影視行業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但逝者已矣,我們能做的便是默默哀悼。

楚原的一生甚至可以寫成一本教科書,供後代年輕人士認真誦讀,雖然楚原已然離世,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我們都要從他的身上學習一些,畢竟他說過的,也可以算作是老一輩的人經過長期經驗所悟得來的。有時候讀再多的書,都不如上一輩的經驗管用,畢竟完全讀懂書里的知識,單看過是完全不行的,必須得有實踐和時間的付出。

邵氏老導演楚原獲得終身成就獎。

按理說在邵氏的那麼多大導演里,楚原論地位和資歷,早就應該獲得這個獎了。

但是人生起起伏伏,楚原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谷。也許是看過了太多起落浮沉,他的獲獎感言才如此精彩,瞬間刷屏朋友圈,聲勢超過了新晉影帝古天樂和六度奪得最佳導演獎的許鞍華。

看粵語原文更能感受到這段發言的精髓。

原來那個當年撕掉通告的人就是方逸華!

看不懂粵語的可以看看國語翻譯:

可能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樣,對於楚原並不是特別了解,柚子君也只是在惡補武俠電影的時候,看過他的《天涯明月刀》《三少爺的劍》。還有就是在港片後期,看到很多他客串的角色。

柚子君就請來前輩, 港片達人魏君子老師 ,他授權柚子年華轉發一篇舊文,紀念楚原老師。也算是給大家普及。

有才華的導演,有幸生逢盛世,若然抓住機遇,不難成就一番事業。譬如李翰祥、胡金銓、張徹,壯年時雖經幾度沉浮,但作品等身,或叫好或叫座,皆不失為一代引領風潮的大導演。

待年事已高,事業走低,張徹疾病纏身退休,李翰祥被迫應景賺錢,胡金銓創作力不從心,遲暮英雄縱然無可奈何,卻多少有些不服氣,仍難免書生論劍、指點江山,至不濟也要寫本回憶錄留個紀念。

相比之下,唯有楚原活得瀟灑自在:論藝術成就,他未必在三位大師之下;講商業票房,他導片138部,30年前人稱「楚千萬」(一年拍片總票房過千萬港幣,張徹也只號稱「百萬導演」);烈士暮年後,楚原既未像張徹、李翰祥那樣壯心不已,亦不似桂治洪、孫仲那樣退隱異邦。他依然混跡於紛囂影視圈,卻已不再做號令三軍的大導演,而是屈尊去電視台演肥皂劇,甘願做個供後輩驅使的老龍套!

按說楚原早已名利雙收,何必如此自貶身價?但反言之,孫仲等遠遁他鄉自可超然物外,張徹輩久在圈中不免自恃身份,倒是「楚千萬」這種「鬧市俠隱」的淡然心態最是難得。不過,為人處事能做到榮辱不驚、鋒芒盡掩,講到底,雖是楚原性情使然,卻也與浮沉經歷有關……

楚原(原名張寶堅)能進電影圈,當然多虧身為粵語電影名家的老爹張活游,但他掌握電影知識和理論則全靠自學。如果說父親的粵語片只是啟蒙,那麼真正讓楚原愛上電影的卻是桑弧執導、石揮主演的《哀樂中年》。從此,學生時代的楚原迷上了上海電影,由於在解放後的廣州讀大學,他研習的電影理論書籍大部分來自前蘇聯。

飽覽群書後,楚原很快有機會得以實踐。1954年,楚原來港,蒙世叔吳回提攜,開始電影拍攝工作。初期也學父親演戲,但因個子矮做不了小生,楚原便轉做助導和編劇,不久給秦劍做副導。《湖畔草》是楚原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電影,當時他只有23歲,與岳楓並列為中國最年輕的電影導演(李翰祥28歲做導演,胡金銓、張徹更是30歲之後才如願)。

雖然年紀輕輕就做導演,但楚原一開始就弓馬嫻熟,拍戲又快又好,也讓他泡到了自己電影中的女主角南紅。老東家光藝公司不僅縱容他自由創作,還允許楚原、南紅夫婦自組「玫瑰」公司(但占股50%),並出借當家小生謝賢。顯然,片商老闆對楚原另眼看待,絕非大發善心,而是看重楚原才華橫溢、有商業價值,無論文藝片《秋風殘葉》、《含淚的玫瑰》、《冬戀》、《浪子》,抑或奇情動作片《黑玫瑰》和錯摸喜劇《玉女添丁》,無不既有掌聲又贏票房,與父親合作的 社會 倫理戲《可憐天下父母心》更曾在內地發行,影響頗大。

久而久之,有人便稱楚原為「急智奇才」,他卻不以為然。因為在楚原眼裡,做導演實在不算難:「我覺得做導演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那個劇本,你隔晚將劇本弄妥了,拍攝時便一點也不困難。可能我的腦筋轉得比別人快一點吧,所以處理起事情來也比別人快,在我寫劇本的時候已經事先將鏡位之類都想好了。坦白說,電影不過是化了妝講故事而已」。

楚原說得輕松,但對同時代的多數粵語片導演來說,甭說事前寫劇本,就是現場拍攝還有的聽馬經、有的吃雲吞面——大家忙著賺錢糊口,哪有時間精力做准備搞創作?結果,縱然楚原有心,但面對那麼多的雲吞面導演和「七日鮮」,亦無力阻止粵語片的日益衰落。至1969年,香港的粵語電影已經走到山窮水盡,連身價一萬一部的楚原(當時粵語片導演單部最高工資,其他人一般只有三四千港幣)也只好轉投國泰導國語片。

為國泰打工兩年,楚原只拍了四部戲,遠不及60年代中期一年拍10多部的盛況,但其中一部《龍沐香》卻奠定了日後自成一派的楚氏浪漫奇情武俠片的風格基調。正因如此,楚原跳槽到邵氏不久,就拍出代表作《愛奴》(1972)。只是,該片雖用武俠片包裝,但依楚原初衷,「愛奴」何莉莉只須用愛復仇,不需要懂武功,可惜當時流行武俠片,楚原的想法最終還是被老闆邵逸夫否決。

1973年,楚原拍出《七十二家房客》,票房大賣,不僅打敗李小龍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榮登年度冠軍,更成功令幾近絕跡的粵語片起死回生,影響可謂深遠。

不過,對於楚原來說,《七十二家房客》或許是他票房最好的電影,卻絕不是他最喜歡的作品(浪漫奇情文藝片才是他的最愛)。更何況,《七十二家房客》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要歸功於原著舞台劇本精彩,還有一班深受觀眾歡迎的《歡樂今宵》電視藝員演出。至於楚原的功勞,只是適時將當年的香港現實與劇情台詞結合起來而已。

無論如何,《七十二家房客》令楚原成為邵逸夫最器重的導演之一。可惜好景不長,楚原隨後執導的六部戲,除《香港73》賣座稍可外,其餘票房皆未達到預期,他也因此逐漸失去老闆信任。

1975年,楚原有9個月沒戲拍,心底發慌之餘,就想到拍武俠片,主動將金庸和古龍的小說寫了電影分場劇本給邵逸夫看。這回總算峰迴路轉,盡管邵老闆覺得不太靠譜,但他仍叫自己信任的倪匡寫了一個《流星·蝴蝶·劍》劇本給楚原。

楚導演一看傻眼,原來倪匡的這個劇本只有律香川和老伯的斗爭部分,竟將小蝶、孟星魂等主角盡數刪去,只好偷偷自己重新改編(好在倪匡有個習慣,先拿劇本費,必定準時交稿,但恕不修改,你改隨便)。

《流星·蝴蝶·劍》上映後,香港票房不俗,台灣更破了賣座紀錄。自此,改編古龍小說的武俠電影蔚為風潮,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初,單楚原自己就拍了18部。

當時,觀眾和業內一致公認:港台那麼多人(包括古龍自己)拍古龍武俠片,更有不少玩大手筆拍外景,卻都不及只拍內棚廠景的楚原最得神韻。

對此,楚原先是謙遜一句:「基本上,沒有了楓葉和乾冰,我是不懂得拍戲的。」隨後言明:「我的電影,其實可以叫做楚原的古龍小說電影,那裡面有很多我的成分在內,我很喜歡國畫中的寫意派畫風,《三少爺的劍》中的燕十三,一個冷寂的江頭,一個殘破的魚網,他一面在那兒補網,一面煮葯,只是這些,燕十三的遺世味道已經出來了。」

除了構圖布景等方面受中國寫意派畫法影響,楚原亦坦承一直把古龍武俠當成文藝片來拍,「例如《小李飛刀》中幾乎全是講人性,終日情情愛愛」,加之拍古裝片可以借主角之口吟風弄月,更對了楚原性喜詩詞的胃口,拍起來自然隨心如意、效果奇佳。

別看楚原最愛拍浪漫奇情,本人又喜歡開玩笑,經常在片場逗大美女井莉莞爾,但為人處事卻與自己電影中的浪漫男主角不同。

楚原從不會清高脫俗,別的導演欺他脾氣好,經常借棚借人,他忍久也會發火。他也經常「為五斗米折腰」,即便拍古龍武俠最紅的時候,邵逸夫讓他專為李嘉誠幾個潮州富商拍個潮劇電影《辭郎州》,他也欣然從命。

結果《辭郎州》上映三天便下片,票房不足八萬。當然,楚原之所以有此底氣,皆因事前邵老闆給他吃了定心丸:「拍這個才花幾十萬,讓他們(李嘉誠等富商)開心一下吧。」至於是否砸自己招牌,楚原無所謂,只要老闆滿意就成。

楚原這大半輩子,骨子裡是文藝情懷,拍的卻多是商業片;演的影視劇雖然不少,但真正有戲可演的只有《雪兒》和《警察故事》。

不過,楚原最難得之處在於因地制宜、適應潮流,拍武俠片居然融入文藝腔,也能成功;做導演漸失靈感,便毅然收手;對影視圈難舍難離,就乾脆放下身段跑龍套!大導演又如何?活得瀟灑才是正經!祝楚老開心長壽!

而不是,他拍了什麼。

他在猶豫。

越來越近。

❻ 中國歷代導演名單

第一代導演:指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電影的拓荒者,如張石川、鄭正秋等。代表作品有《歌女紅牡丹》、《火燒紅蓮寺》等。

第二代導演: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活躍在影壇上的一批導演,如蔡楚生、孫瑜、費穆、吳永剛等。代表作有《城市之夜》、《大路》、《漁光曲》等。

第三代導演: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活躍於影壇的導演,如鄭君里、謝晉、水華、成蔭、崔嵬、凌子風、謝鐵驪等。優秀作品有《南征北戰》、《白毛女》、《青春之歌》、《小兵張嘎》、《早春二月》、《女籃五號》、《芙蓉鎮》、《鴉片戰爭》、《駱駝祥子》、《邊城》、《春桃》等。

第四代導演:「文革」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或各電影廠培養出來,在新時期嶄露頭角的一些導演,如吳貽弓、吳天明、謝飛、鄭洞天、黃建中、黃蜀芹等。

提出中國電影「丟掉戲劇的拐杖」,提倡紀實性,追求質朴自然的風格和開放式結構,注重開掘社會與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青春祭》、《沙鷗》、《本命年》、《小花》、《城南舊事》、《小街》等。

第五代導演:電影學院上世紀八十年代畢業的一批導演,如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何群等。作品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特別強烈。《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獵場扎撒》、《紅高粱》等。

第六代導演:第六代導演一般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90年代後開始執導電影的一批年輕的導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

管虎《鬥牛》、《殺生》、《上車走吧》、《頭發亂了》、《老炮兒》,寧浩《綠草地》,賈樟柯《天註定》、《小武》、《站台》,張元《媽媽》、《北京雜種》,王小帥《冬春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阿年《感光時代》。

王一持(王強)《新一年》,路學長《長大成人》,章明《巫山雲雨》,何建軍《郵差》,婁燁《周末情人》、《蘇州河》,張揚《愛情麻辣燙》、《洗澡》,王全安《月蝕》《圖雅的婚事》,陸川《南京!南京!》等。

第七代導演:陸川、高彭、李芳芳、常征等幾人,中國第七代導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業片。

導演的職責是:

1、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

2、與製片人和導演組其他成員攜手遴選演員。

3、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4、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5、指揮現場拍攝工作。

6、指導工作團隊完成後期製作,包括剪輯、錄音、主題曲、動畫、字幕、特效等。

7、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

❼ 中國最年輕的導演·有哪些

曲爾傑,1996年出生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2013年出道
2015年發行了第一首情歌單曲【單戀】
深受年輕人的喜愛,2016年發行了母語單曲【拉佳羅】
除了唱歌也會演戲,2015年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黑幫叛逆】
進入觀眾視野影響了玉樹電影的啟發
2016年自導自演的電影【血雨谷】在西藏微電影大賽上獲得了最佳青年導演獎,不僅僅是歌手演員導演等身份在西藏還是特別有名的
攝影師

❽ 中國最年輕的女導演是誰

李虹!「全世界最年輕的導演,而且還是個女導演!」媒體這樣介紹李虹,撇開性別歧視不談,我們看到的是「最年輕」,24歲獨立執導長故事片,不簡單,於是,青年導演李虹就這樣在媒體的演繹中具有了傳奇色彩;於是,女導演李虹在人們別樣的目光中閃亮登場;也於是,同學李虹出現在我下面的文字里…… 第一印象 「啊,你就是李虹,老早就聽說了,這是我女兒,今年剛讀本科,以後還要不得請你多關照!」當你在電影學院宿舍的走廊聽到這樣的上海話時,那一定是上海的新生來報到了。那兩年李虹還在電影學院讀書,是高年級的師姐。因此凡是從上海來電影學院的女孩子,報完到後那些媽媽總要囑咐李虹照顧一下後生小輩,而李虹總是微笑應承。 第一次見李虹似乎也是這樣的情形,找了個認識李虹的同學,要了她的地址就冒冒失失來到宿舍門口等李虹。秋天,下著小雨,見著面後訝異於李虹的清麗和熱情,沮喪的心情也變得晴朗。她請我吃餃子,幫我打聽消息。有時想,如果沒有遇見李虹,我是否能有機緣在電影學院度過三年時光。 印象中典型的上海女生對待陌生人大多矜持,優雅得遙不可及;而電影學院驕傲得不可一世的卻大有人在,尤其導演系更是天之驕子,像李虹這樣能對外來人熱心襄助的真不多見,也讓我認識到,人是不可以用地域來劃分的,北方人未必豪爽,南方人未必小氣,一切只看個人氣質而已。 校園瑣憶 拍電影是很辛苦的事,做一個學生作業(半小時錄像短片),很多男生都累得快趴下,加上李虹很瘦,瘦得單薄,因此每拍一次學生作業都會累得大病一場;但她又非常倔強,不為那些辛苦而有半點退縮。在一些人眼裡,李虹有個好爸爸、好哥哥,他們今日的成績和地位無形中為李虹打通了許多障礙,李虹當然比別人有更多機會,但李虹的口頭禪卻是「什麼事都要靠自己爭取」。 大四那年冬天李虹要應付許多事情,托福、考研、改劇本,准備畢業作業……,在面對畢業選擇時,李虹付出的努力可能比一般人更多,經歷過的人才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有次深夜改劇本,是改《遠離海岸》,為了怎樣才能傳遞出主人公和家鄉、親人的隔膜情緒,為了解決了一個敘事上的轉折,李虹冥思苦想到三點鍾,得過且過的賴皮和偷懶在李虹身上是看不到的。 寫累了,讀累了的時候,李虹會圍一條大圍巾,演一段兒宋丹丹式的小品,或者塞個枕頭演秋菊,那種傻傻的,土土的樣子令人捧腹不已;李虹有條大灰狼,長手長腳可以讓人抱個滿懷,同時也是大家解乏的好工具,李虹最擅長就是抱著大灰狼跳探戈,狼尾搖曳生姿、狼頭顧上分生輝,儼然是個陶醉在男友懷中的性感美人,李虹進退有致的舞步一點兒不比走麗蓉遜色,她們這對舞伴兒的表演總是贏得歡笑無數,那樣的笑聲讓疲憊不堪的夜晚留下許多值得回味的記憶。 歡樂家庭 「喂,我找李導演」。「請問找哪位李導演?」這是客人和李虹媽媽的對話,也是流傳甚廣的李虹家的經典段子,因為李虹爸爸是導演,就是那位曾經導演過《開國大典》、《燃燒的港灣》的李燮浦;李虹哥哥也是導演,就是導演過《談情說愛》、《我血我情》的李欣。三位李導被戲稱為「大李、老李和小李」。 看過美國肥皂劇《快樂家庭》的人一定會被那種無拘束的快樂打動,而李虹的家庭生活完全可以拍成一部中國版的《快樂家庭》。李虹媽媽是位熱情洋溢的教育工作者,李虹說,小時候過生日,媽媽會在生日蛋糕還沒開吃前,在兒女的掌聲中站到凳子上,大聲朗誦自己為孩子生日即興創作的詩歌,這種西洋化的表達方式戲劇得有點兒不真實。 一次春節飯後,談笑間李媽媽要李虹去彈鋼琴,音樂聲中,李媽媽起身為在座的人獻上新詩一首,她的聲音清亮,帶些上海普通話的甜美尾音,詩歌的感覺非常青春。整個夜晚歡快樂、健康,美好得像奧斯美汀小說中成就如花美眷的英國式下午茶。靜坐一旁,看李虹幸福的笑顏,想到不知誰說「痛苦是藝術的源泉」,他的眼光未免太狹隘了。也許是自小生長在這樣充滿愛心的環境里,才造就了李虹藝術表達上的纖細和敏感,也形成李虹拍電影最多考慮的是觀眾喜歡而非個人獲獎這樣的創作觀念,更多地體諒他人,關愛他人。 女性視點 纖細和敏感是李虹作品一以貫之的品質。李虹自學生時代起的一系列作品都擁有相似的主題,即確定自我的位置、尋找自我的價值,從本質上看像是一個故事,那就是成長。而這也正是作者自身的困惑和思索,它標定的正是作者的位置:剛剛踏上社會,迷茫中、不確定中一切都可能發生,但對找到位置的確信卻是堅定不移的。 在形式上,這些作品(不包括《只是跳舞》)都用了電腦動畫,這似乎是李虹一直偏愛的手法,讓一個含義暖昧、不一定是具有象徵或隱喻意味的東西貫穿影片,就像米哈爾科夫《烈日灼身》中的火球,一種隱隱的存在,使全片產生一種別樣的氣息,彷彿徘徊在夢想與現實之間,這也是李虹氣質之一吧。 李虹說:「我很驕傲,我是女性,所以我觀察世界有不同的視點。」敘事切入點的細微,電影語言的琢磨,詩意氣氛的營造以及影象的建構,這些都可以展現女性的獨特眼光。記起讀書時和李虹看完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激動地唏噓不已,有個細節讓我們「心有戚戚焉」,男孩兒來到台北,午後坐在窗前寫家信,滿腔的少年心事寫不出來,只是繞著紙上一隻昆蟲的屍體畫圈,一圈又一圈。 由此就想開去,女性視點可能是一種細膩、敏銳的觀察方式、是一種無聲的內心獨白,也許在人性的深處,能讓我們動容的某些東西是一致的,無所謂男性或女性,重要的只是用心去發現,用心去體會。 [img] http://web.peopledaily.com.cn/enjoy100/200002/28/image/s_lh2_f.jpg[/img]

❾ 第五代導演是指80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代表人物有誰

第五代導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黃建新、李少紅、胡玫等。

第五代導演是指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代表人物有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

第五代導演在90年代獲得了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即金熊獎、金獅獎、金棕櫚獎,曾4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迄今為止歷代中國導演中最輝煌的一代。

介紹:

張藝謀的《英雄》還是陳凱歌的《無極》,以全新的商業類型片取得了不錯的票房。但影片太過於注重形式,而不是故事的情節和內容,所以和初期相比,並沒有很好通過銀幕這個介質傳遞給觀眾。

第五代導演主要是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主要代表人物有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顧長衛、黃建新,此外還湧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像張軍釗、李少紅、胡玫、寧瀛、劉苗苗等在這一時期也拍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作品。

❿ 中國從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導演有哪些

1、第一代導演-中國電影的拓荒者

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就藝術技巧而言,第一代導演還處於摸索階段。

2、第二代導演-中國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中國「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孫瑜、袁牧之、應雲衛、陳鯉庭、鄭君里、吳永剛、沈浮、湯曉丹、張駿祥、桑弧等。

3、第三代導演-中國電影的經典打造

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人稱中國電影導演的「第三代」。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導演-中國電影的夾縫生存者

第四代電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電影學院、上海電影學校畢業生構成的創作群體,他們的創作生命是從1978年以後幾近不惑之年才開始的。在第三、第五兩代人的夾縫中,他們以穩健的創作實力探索奮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並有持久的藝術後勁。

整個第四代的創作高潮是伴隨著電影和戲劇分家的討論和對歷史的反思進行的,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有謝飛、鄭洞天、張暖忻、黃蜀芹、滕文驥、黃建中、吳天明等。他們與第三代、第五代導演一起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5、第五代導演-中國電影的第二次春天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後來擴展到攝影系、美術系),包括張軍釗、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張建亞、黃建新等。

6、第六代導演-中國電影的異軍突起

導演們似乎都極力反對「第六代」這個集體冠名,但是,好事者卻為導演們找到了強行歸納的標准:一是北京電影學院85級學生,二是60年代之後生人,按照上面這些既成准繩,合乎情理的導演就有了一大批,比如張元、王小帥、姜文、婁燁、管虎、章明、路學長、施潤玖、張揚等,都應該是「第六代導演」的生力軍。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最年輕一代電影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強之盾是什麼電影 瀏覽:282
電影院復工的影片 瀏覽:792
泰國控制電影 瀏覽:136
奉化電影院電影院 瀏覽:704
韓國愛情動作片哪部好看的電影 瀏覽:857
動畫英語大電影免費 瀏覽:843
懸念電影大全 瀏覽:631
鄒晶晶脫軌電影2016 瀏覽:354
電影觀後感關於父母的 瀏覽:389
最新電影免費觀看2017百度 瀏覽:436
美國關於機場的電影 瀏覽:246
選擇兩部電影將主角互換 瀏覽:195
愛情電影日本演員表 瀏覽:992
活著電影如何體現國家 瀏覽:318
動物世界大電影 瀏覽:548
播放周星馳電影列表 瀏覽:696
托馬斯大電影迷失寶藏 瀏覽:815
哪個男明星演過啞巴電影 瀏覽:906
東京電影節徐若瑄 瀏覽:256
火山災難電影有哪些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