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張國榮《霸王別姬》是那年拍的
中文名: 霸王別姬
外文名: Farewell
出品時間: 1993年
出品公司: 北京電影製片廠 香港湯臣影業
製片地區: 大陸 香港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李碧華
主演: 張國榮、張豐毅、鞏俐
類型: 愛情 / 劇情
片長: 171 min
上映時間: 1993年
主要獎項: 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目錄
簡介
歷史典故
霸王之墓
成語釋義
小說《霸王別姬》
影視《霸王別姬》(1981)主要演員
劇情簡介
電影《霸王別姬》(1993)基本信息
獲獎記錄
影片簡介
演職員詳表
影片評價
人物評價
電影票房
精彩花絮
京劇《霸王別姬》
潮劇
中華菜餚:霸王別姬
歌曲《霸王別姬》(屠洪綱)歌曲信息
歌詞內容
歌曲《霸王別姬》(張學友,夏妙然)
單機RPG游戲
貼吧相冊 簡介
歷史典故
霸王之墓
成語釋義
小說《霸王別姬》
影視《霸王別姬》(1981) 主要演員
劇情簡介
電影《霸王別姬》(1993) 基本信息
獲獎記錄
影片簡介
演職員詳表
影片評價
人物評價
電影票房
精彩花絮
京劇《霸王別姬》
潮劇 中華菜餚:霸王別姬歌曲《霸王別姬》(屠洪綱)
歌曲信息 歌詞內容歌曲《霸王別姬》(張學友,夏妙然)單機RPG游戲貼吧相冊 展開
嚴格來講是1992拍的 1993上映的
㈡ 《霸王別姬》是陳凱歌拍的嗎
《霸王別姬》是陳凱歌拍的,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該電影延續了導演陳凱歌對於民族傳統和文化的追求,其風格沉穩大氣、追求純粹。電影成功塑造了「段小樓」、「程蝶衣」、「菊仙」等悲慘角色,反映了歷史潮流中小人物的悲劇命運。《霸王別姬》於1993年在法國戛納電影節獲得金棕櫚獎,亦是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霸王別姬》的悲劇主題
歷史的悲劇造就了文化的悲劇,文化的悲劇又造就了個體的悲劇,正如席勒所認為的那樣,人物的悲劇命運必然是環境所造就的。悲劇的落腳點終在個體,歷史的悲劇和文化的悲劇通過個體的悲劇得以外顯,影片《霸王別姬》的悲劇性無疑匯聚於程蝶衣一身。
程蝶衣因戲生情,又為情而死,但其傾城嫵媚的面容,陰柔繞梁的唱腔,曼妙驚鴻的身段,戲即人生、痴迷於戲的情懷,單純於藝術的精神,以及京戲《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牡丹亭》之絕唱,卻為萬世所銘記,引發的不僅是個體之思,亦是歷史之思、文化之思,在歷史、文化、個體的視角下,展現出深層次的悲劇美感。
㈢ 霸王別姬電影背景年代
一、1981年,香港導演羅啟銳將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電視劇劇本《霸王別姬》拍攝成2集電視劇,由余家倫、岳華、樊少皇等人主演,劇本於1985年改寫為小說出版。據稱李碧華的《霸王別姬》最初完成於1979年。
二、1983年,徐楓購下《霸王別姬》電影版權。1992年2月末,電影《霸王別姬》在北京正式開機,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葛優等人主演,於1993年上映。電影版的劇本除由原作者李碧華改編外,還找來內地編劇蘆葦合作,主要使對白更具北京味道,為劇本增色不少,加上陳凱歌必然參與創作;三個人將劇本反復修改接近一年。其後,李碧華再按劇本撰寫全新的《霸王別姬》小說版,相比原來二百頁的篇幅,增加一倍。
三、2001年,再次被新加坡改編成同名電視劇,由蔡興麟等人主演。
㈣ 《霸王別姬》中的「京味」
《霸王別姬》整部影片是以北京城為背景,講述程蝶衣與段小樓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人世起伏,影片彌漫著「京味」。
01
影片取材中的「京味」
影片以京劇為中心展開一幅北京市民生活畫卷。影片的開場便是艷紅抱著小豆子穿過北京街市,集市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從聽覺方面,敲鑼打鼓聲,買賣吆喝聲,鞭炮聲、人們招呼聲、街頭賣藝叫喊聲等等,人聲鼎沸。從視覺方面,人流攢動,人物長袍馬褂,有的在賣北京的一些小玩意小手藝,比如陀螺、風車;有的則在賣一些小吃,如茶湯;還有關師傅帶徒弟們在街頭表演雜技,各式各樣。
影片中還有袁四爺的鳥,段小樓的蛐蛐等等,通過凡俗生活場景和職業活動營造出北京市井生活氛圍。此外還有四合院、大小雜院、北京胡同等典型北京建築構造,以及那胡同巷口傳來的濃郁北京味的「磨剪子來,鏹菜刀!」整個老北京氣息彌漫開來。
02
北京文化心理結構
張英進在對中國文學和電影中的北京形象進行解讀時就談到:「北京這個城市浸在復雜的人際關系網中,浸在規則與戒律中,浸在數不清的預設的日常行為中。」北京文化心理結構歸結起來就兩個字——官樣,活在首都的北京人講究體面,講究排場,講究氣派,講究規矩,還有北京市民性格中一種苟安。
關師傅對徒弟嚴格要求,嚴厲教育,稍有一點差錯就是一頓狠打,來訓其規矩,以至於後來程蝶衣教育小四時也是按照這種嚴苛的方式進行的。
北京濃厚的文化政治氣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在北京生活的人,並體現在人們日常的交流過程中。張公公前來看戲架勢和氣派在影片中體現得很到位,眾人擁坐,兩宮女捶背,
關師傅哈腰諂媚,下人側耳傾聽。而當程蝶衣和段小樓有了名氣後,兩人坐著人力車,那老闆在旁撐傘,地位顯示不明而喻。
03
北京口語
影片中北京口語干凈利落、鮮活純熟。
北京在過去長期作為皇都,有著傳統的帝輦之下的方式和文化心理,影片通過北京口語折射出北京的人情風俗。北京口語中對人稱呼最常說的是「您」和「爺」這兩個字。
艷紅帶小豆子來投奔關師傅,關師傅因小豆子有六指拒收,艷紅使盡各種方式和手段讓關師傅留下兒子,關師傅說的是:「他祖師爺不肯賞飯吃,誰也沒轍!」
當那經理來為定戲差事來到喜福成,關師傅對那經理一副討好模樣說:「那您就是我們喜福成的衣食父母,您抬舉抬舉呢,孩子們年下就穿上新衣裳了。」
還有袁四爺來時,段小樓兩手做拱道:「四爺,您捧場!」人物通過語言直接表情達意,塑造出北京市民的形象。
04
導演
陳凱歌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對北京的日常生活熟悉,也只有他能夠拍出這種原汁原味的北京情景。整部劇里也有導演對北京的深切情懷。
㈤ 張國榮的霸王別姬是香港電影嗎
是的
1993年電影《霸王別姬》,改編自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本片由湯臣電影公司和西安電影製片廠共同投資拍攝完成。全片影像華麗,兼具史詩格局與深刻的文化內涵,講述了兩個伶人的悲喜人生,並摻合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發展。本片曾於1993年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這也是我國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影片。除此之外,本片還獲得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項國際電影獎項。這部作品也曾在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是一部享有世界級榮譽的電影。
㈥ 霸王別姬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霸王別姬》上映時間:1993年1月1日(香港)。
望採納~
㈦ 霸王別姬拍攝時間
拍攝日期:1992年02月24日—1992年07月27日
《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
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金棕櫚大獎也是華語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贏得的最高榮譽 ;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
㈧ 霸王別姬 張國榮 是內地的還是香港的
香港的,導演陳凱歌,是張國榮的代表作,93年拍的,當年在戛納電影節獲獎獲得94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㈨ 霸王別姬和四面楚歌的地點是在什麼上
垓下
古地名,垓下位於今安徽省宿州南地區,是楚漢相爭最後決戰的戰場遺址,被譽為世界七大古戰場之一。
據專家考證,垓下古戰場俗稱霸王遺址,現在叫霸王城,當年的垓下古戰場就位於今天安徽省宿州南補一帶,現在的垓下村就是兩千多年前的霸王古城。
霸王城位於濠城鎮北側,緊臨沱河(古洨水),是垓下遺址的核心保護區,該城為一橢園形的漢代城池,佔地近30萬平方米,雖經2000多年的風摧雨浸,城牆仍高出地表2.5-4米。垓下霸王城呈不太規則的四方形,大多數地段的城垣仍聳立在地面,保存完好,城的拐角處均構築成弧形。城北瀕臨沱河(古稱洨水),城東、南、西三面開掘有護城河,當初的霸王城其實是一座土築的營壘,地勢偏高、四面環水,作為軍事要塞易守難攻。據當地群眾說,以往每當大雨過後,在土城的周圍常有殘劍和箭簇露出地面。可見這里當年的戰斗規模之大。
目前史學界已基本認定:現實中的「垓下村」就是歷史上的「垓下」,而整個古戰場的范圍應該是以此為中心,分布於現在的泗縣、固鎮、五河、泗縣交界處的方圓數百餘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域上。因此這些地方都有「霸王城」,固鎮境內不僅有「霸王城」,附近還有韓信吹簫台、散楚山、虞姬墓等。這些縣的縣志均有垓下之戰的記載,足以說明當時戰爭規模之大和分布之廣。
㈩ 霸王別姬的創作背景
1981年,香港導演羅啟銳將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電視劇劇本《霸王別姬》拍攝成2集電視劇,由余家倫、岳華、樊少皇等人主演,劇本於1985年改寫為小說出版。據稱李碧華的《霸王別姬》最初完成於1979年。1983年,徐楓購下《霸王別姬》電影版權。1992年2月末,電影《霸王別姬》在北京正式開機,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葛優等人主演,於1993年上映。電影版的劇本除由原作者李碧華改編外,還找來內地編劇蘆葦合作,主要使對白更具北京味道,為劇本增色不少,加上陳凱歌必然參與創作;三個人將劇本反復修改接近一年。
霸王別姬的劇情簡介······
30年代的北京城,京戲班啟用的全部是男演員。程蝶衣和段小樓自小就一起跟著京戲師傅學藝,程蝶衣出演旦角,段小樓演生角。二人配合出演《霸王別姬》一戲,由於程蝶衣入戲太深,陷入劇中虞姬一角無法自拔,深深愛上了飾演項羽的段小樓。但是,段小樓卻愛上了女子菊仙,使得程蝶衣悲憤而嫉妒,無法控制。為了擺脫這份情感糾葛,程蝶衣最終選擇了跟隨富商袁四爺,作為其入幕之賓。隨後,政治事件爆發,二人終沒有擺脫被批鬥的命運。幾經周折,二人最後在香港再次相遇……
鏈接:https://pan..com/s/16rUW09En2gP5DdxrWbq1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