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電影《再生緣》珊蒂飾演者
國籍:印度
英文名:Deepika Pakone
中文名:迪皮卡·帕杜孔/迪皮卡·帕度柯妮
出生地:丹麥
出生日:1986.1.5
簡介:
迪皮卡的父親是羽毛球世界冠軍普拉卡什•帕度柯妮(Prakash Pakone),她於1986年出生與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十一個月以後跟隨父母返國定居於卡納塔克邦芒伽羅市。
她中學畢業於班加羅爾的蘇菲雅女子中學(Sophia's High School),在中學曾經參加校羽毛球隊訓練。後入班加羅爾的卡梅爾山學院(Mount Carmel College)進行本科學習。
在蘇菲雅女子中學時,一邊在父親創辦的俱樂部打羽毛球,一邊為香皂公司作公告模特,後來又從牙膏公司等接了很多廣告。作為模特參加印度年度珠寶大展,直到國際化妝品名牌媚必臨(Maybelline)請她作封面女郎。
2006年,在第五屆Kingfisher時裝展覽中被評為年度最佳模特兒、和最佳泳裝模特,同年獲得印度「Idea Zee F Awards」時裝模特獎。
初出於2006年,演的電影為:《Aishwarya》,她扮演著名的電影演員愛西瓦婭•萊伊獲得好評,暫露頭角。
2007年她在花拉•罕(Farah Khan)導演的新片《和平》(Om Shanti Om)扮演一個傳聞中的七十年代演員:珊蒂•普麗婭(Shantipriya),而男影星沙•茹克•罕則在這部影片中扮演珊蒂•普麗婭的愛侶。
影片:
比魯理發師/好運理發師 Billu ------- (2009)
月光集市到中國/從印度到中國 Chandni Chowk to China ------- (2009)
情迷亞非拉 Bachna Ae Haseeno ------- (2008)
Bollywood Blues ------- (2008)
寶萊塢傳奇/歐木和賢提/超時空恩怨/超時空愛情 Om Shanti Om ------- (2007)
所獲獎項:
2009年度第三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入圍名單
影片:《月光集市到中國》,印度
㈡ 電影<廣島之戀>講的是什麼故事
《廣島之戀》
看由杜拉斯的
小說
《廣島之戀》拍攝而成的同名電影,感受頗深刻。
電影畫面是破碎的,僅由兩個主人公反復的訴說,以及單調急噪的鋼琴音樂,透露著不安和絕望。杜拉斯是一個風格獨特迥異的女作家,那些斷裂、急促、重復的詞語在她的筆下充滿了美麗與震撼。杜拉斯在晚年用憂傷的語氣說:「盡管絕望,還要寫作,是帶著絕望的心情寫作,那是怎樣的絕望啊,我說不出它的名字……」法國的評論解說:「杜拉斯的作品不是女人的作品,它們是如此的強悍有力。」作品象人,絕望而頑強地掙扎在死與愛的邊緣。這種掙扎的心態,與自己與過去毅然斷絕關系的倔強心態,在《廣島之戀》里成了隱含的主題。
電影講述了一個法國女演員來到廣島拍攝國際性的和平宣傳片,內容是戰後日本的狀況。在廣島邂逅一個男子。她向他講訴二戰中自己最初的愛戀,以及死去的愛人——一個年輕的德國軍官。在她的家鄉內韋爾,人們反對他們的愛情。人們暗殺了德國軍官。當她的戀人在她懷里變冷的時候,內韋爾也解放了,但是她卻瘋了。十四年後,她來到廣島,男子喚起了她心中的愛情。她把他甚至當作死去的戀人,向他傾訴自己一刻也沒有忘記過的痛苦。男子要求她留下來,留在廣島,因為他愛上她。她在走與留之間徘徊著。
她一直以為自己是忘記了痛苦的。但是卻在內心深處一遍一遍懷想自己的青春歲月。她是被毀滅的。在內韋爾,勉強活下來的她已經為了愛情而死去了。又在廣島為了愛情而復活。去與留,念與忘。神秘的男子一直是深愛著她的:在她悲傷顫抖的時候緊緊按著她瘦弱的肩膀;在她不願啟齒的時候要求她竭力回憶;在她憤怒尖叫的時候給她倒酒,握住她的雙手;在她哭泣的時候為她捂住雙眼——倔強地、深刻地、頑固地愛著她。他要求她留下來,結束內心不安的痛苦的日子,和他一起住在廢墟上的廣島。她在這要求面前一再退縮。最後她捏著拳頭怒不可竭地說:「我一定會把你忘記的!看我怎樣忘記你!」男子過來握住她的拳頭,她抬起頭說:「我知道了,你的名字叫做廣島。」男子微笑著說:「是的,我的名字叫做廣島,而你的名字叫做內韋爾。」電影戛然而止。留下最後一句耐人尋味的台詞。而她的去留已經不再是關鍵。
最後一句話堪稱全片的主旨所在。當把人上升到城市的地位身份時,整個電影的意義就完成了一次飛躍:不再局限於個人的愛恨情愁這樣的小題目,而是上升到戰爭對整個人類生存的影響和威脅。我想,這才是杜拉斯想要表現的主題。廣島是被人類的文明和仇恨所毀滅的城市,在這部鏡頭搖擺不定、畫面破碎的電影里,有限的一段完整的全景鏡頭被長時間地用來描寫二戰中廣島被原子彈毀滅時慘不忍睹的情景,和人被原子彈輻射影響而產生的身體畸形變異。廣島是一座沒有歷史,沒有回憶的空城,它的一切,都要從毀滅開始算起。而這樣的狀態,正與杜拉斯筆下人物的狀態相契合。所以,當表面完整安好,但是實際上從內部、從精神上被毀滅了(愛情)的內韋爾遇見了毀滅之後重新建立起來的廣島時,電影被賦予了歷史的、人文的全新意義。當女主角面對著廣島闌珊的夜色,絕望而沉醉地喃喃自語道:「在這永不醒來的黑夜,在廣島,請你把我吞噬了吧。」看電影的人不禁渾身一陣顫抖,眼鼻酸澀。
杜拉斯本人在二戰中受到過很深的傷害,亦受到很深的震撼。在西貢的童年時代,她與她的家庭過著與殖民者身份不符的艱難生活。強烈的物質慾望與現實生活的脫節造成了她早熟而輕狂的性格,內心奇異的自卑表現出來是對以母親為首的家庭成員的既愛又恨,以及在外表和舉止上的誇張與冷漠。有著天使般甜美笑容的杜拉斯漸漸變成一個內心極度自私敏感的人。對於政治她沒有專門的興趣,她所關心的,是被毀滅的人的生存狀態,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在極度的愛與恨之間,如何取捨,以及是否需要面對取捨。從她最出名的小說《情人》可以看出她對於往事的沉溺。而《廣島之戀》也鮮明地體現了這一主題特徵。
看這部電影之前,也看過一些杜拉斯其他的作品,比如《情人》。一度在漫天遍野的小資狂潮中言必稱杜拉斯,個性鮮明的女作家成了時尚矯情的代言人。但是杜拉斯絕非一個瓊瑤阿姨般的浪漫寫手。她筆下的愛情真實而殘忍,如同一種禽鳥,相愛的禽鳥會一直爭斗下去,直到雙方都精疲力竭,氣絕身亡。如果在愛情裡面出現生與死的場面,也一定不會是徇情,而是斗爭。杜拉斯是自私自愛的,連帶她筆下的人物也是自私自愛的。我在《情人》里只看見小女孩的成長,甚至是利用了那個男子來完成自己的成長與蛻變。愛情,在這場殘酷的游戲裡面被傷害得體無完膚。許多年以後,當雞皮鶴發的杜拉斯再次以深情的目光回望少年時代的情人的時候,她寫下了《來自中國北方的情人》,這一次,愛情才真正產生,因為她也終於成熟,不再需要利用他的力量了。而他,在她的世界裡,也已經是一個過去的,沒有威脅的,終於可以帶著溫情去回憶的純粹的男子了。
當然,一部作品應該有不同的解析視角,尤其是像杜拉斯這樣一個謎一樣特立獨行的、倍受爭議的女子,她本人的思想、經歷以及她的作品,《廣島之戀》(電影)或者《情人》(小說),都不能夠簡單地下一個定論。而其人其事的風味與魅力,正是來自於欣賞者不斷發掘、不斷了解的過程。
㈢ 適合少女觀看十部勵志電影
適合少女觀看十部勵志電影
電影現在很普遍在我們生活中,因為這樣有了各種各樣的電影,勵志的電影可以給你帶來正能量,接下來就由我帶來適合少女觀看十部勵志電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適合少女觀看十部勵志電影
1、《冰雪公主》
《冰雪公主》是一部美國喜劇片,影片記述了聰明的「丑小鴨」(Trachtenberg)如何在一位名譽盡失的教練、三個傲慢的冰上公主、熱衷合唱的父母以及駕駛冰面修復機Zamboni的胖男孩的幫助下,實現自己溜冰冠軍夢的過程,是一段關於滑冰少女的勵志故事。 凱茜是名學業優秀的高中少女,最大的夢想就有天能當上花樣滑冰冠軍,但是,她那控制欲超強的母親卻一心希望女兒進入哈佛大學就讀。凱茜顯然違背了母親的期望,在甘的哥哥特迪的鼓勵下,凱茜終於鼓起勇氣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夢想。當大賽來臨,新的冰上公主也即將誕生……
2、青春喜劇電影《水瓶座女孩》
《水瓶座女孩》 是一部青春美國片,影片取材於1958年的喜劇片《The Reluctant Debutante》,監制丹尼斯·蒂諾威(Denise Di Novi)此前的作品包括《初戀的回憶》(A Walk to Remember)和《瓶中信》(Message in a Bottle)。17歲的達芙妮(阿曼達·伯恩斯飾)自小與母親利比(凱莉·普雷斯頓飾)生活在一起,從小開始她便希望她的每個生日都能有父親的出現。開朗活潑的她看到傳統的父女共舞這一環節便會深深的黯然下來。(母親是音樂人,有時在婚禮上演唱,而女兒則作為服務生)她決定,到英國尋找身份地位顯赫的父親——亨利爵士(科林·菲爾什飾)。當年父親不愛爵位愛美人,遭到了家族的不滿,母親也在男方父親助手的欺騙下離開了那座美麗的城堡。
3、電影《物質女孩》
本片是希拉里·達芙與她的親生姐姐海莉第一次在電影中同台演出。她們在片中飾演出身於化妝品集團的富家千金,姐妹倆為了突然消失的巨額家產聯手展開秘密調查。艾娃和坦絲這對姐妹曾經擁有所有年輕女孩可以想到的一切東西。她們年輕,美貌,是一家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化妝品公司的繼承人,她們的人生簡直就是由名牌服裝,化妝品和度假構成的大舞會。然而,這一切在化妝品公司捲入一場產品丑聞之後便結束了。公司瀕臨倒閉,她們的數百萬財產頃刻便將化為烏有,她們即將墮入貧窮,無家可歸且無助的深淵。當然,她們也可以選擇一個更為簡單的方法,就是聽任董事會的人把自己的公司賣給她們最大的競爭對手,然後她們拿回一部分錢,從此去過自己的生活。但艾娃和坦絲卻不願意輕易地放棄這個由她們的父親白手起家,一步步創建起來的公司。在巨大的打擊面前,兩個還相當無知的女孩決定勇敢地站出來,捍衛她們父親的名譽,取回她們所應得的東西。當然,這需要她們去做很多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比如學會成長,積極主動地承擔責任,向別人開口請求幫忙,而不是像從前那樣,坐等天上掉餡兒餅。如果她們能發現自己內心潛藏的力量,她們就能為公司洗清罪名,重振她們的姓氏,不然她們就將一無所有……
4、電影《公主日記》
米婭·泰梅波莉斯(安妮·海瑟薇飾)是一個來自洛杉磯的羞澀的小姑娘。當她得知自己其 實是一個公主時,毫不知情的她簡直是不知所措。作為一個歐洲小國——吉諾維亞的繼承人,米婭開始了一段充滿喜劇性的歷程。她嚴厲而令人生威的祖母——皇太後克拉麗莎·雷納爾蒂(茱莉·安德魯斯飾)開始擔當起了把她培養成公主的重任。但是,二個人不久就發生了沖突——米婭根本無意拋棄她的正常生活去做一個遙遠的國家的統治者,而皇太後克拉麗莎則堅持認為這是米婭的職責。克拉麗莎決定要以王室的規矩把這塊沒有「雕鑿過的鑽石」徹底改造成皇室的繼承人。心不甘、情不願的小公主必須作出她這一生最重大的選擇——要麼繼續與她的家人一起過著平靜的生活;要麼徹底拋棄一切,成為吉諾維亞的公主,肩負起皇室的責任。本片中的皇後由《音樂之聲》的主演茱莉—安德魯斯扮演。導演是《漂亮女人》和《逃跑新娘》的加里—馬歇爾。
5、《律政俏佳人》
《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據說,金發美女也是社會偏見的受害人群,洛杉磯姑娘艾麗(瑞茜·威瑟斯彭)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她是個人見人愛的俏佳人,女生聯誼會的主席,活潑健康的陽光女孩,大學的校花,一個女孩想要的,她全都有了,照理說不該再有煩惱。可就因為她是天生的金發美女,麻煩就來了。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發生後,艾麗最後還是有機會證明自己,為一樁謀殺案的嫌疑犯辯護成功,獲得愛情與事業的雙重幸福。
6、《足球尤物》
高中美眉維奧拉約翰遜(阿曼達拜恩斯 飾)是個足球健將,最近得知自己司職主力的康沃爾高中女子校隊慘遭解散的命運,於是為了心愛的足球,一氣之下的維奧拉利用雙胞胎哥哥塞巴斯蒂安(詹姆斯柯克 飾)新入學後帶著自己組建的搖滾樂隊翹課去倫敦參加音樂盛會的當口,喬裝成男兒身的模樣,頂替哥哥住進了伊利里高中足球校隊的男生宿舍。薇歐拉少女薇歐拉(阿曼達·拜恩斯)長相青春可人,笑起來也殺傷力一片,可漂亮的她卻是個瘋狂足球迷。但該死的學校居然砍掉了女生足球項目,教練也不許薇歐拉進男子隊伍,她只能在家悶悶不樂。這時,本該去新學校報到的.雙胞胎弟弟賽巴斯蒂安卻決定離家出走兩個星期,去倫敦追求自己的音樂夢。
7、《魔法雙星》
Twitches的故事講述孿生女巫Alex Fielding及Camryn Barnes原本於魔法國度Coventry出生,但由於Coventry遭到邪惡勢力Darkness的入侵及破壞,兩姊妹剛出生不久就被送到地球避難。他倆的父親更派出兩位守護者 Karsh及Ileana保護兩姊妹,自此Alex及Camryn就在兩個不同的家庭生活及長大。直至他們的21歲生日,兩姊妹終於相認,更知道自己擁有能夠施展魔法的能力。知悉真相後,Alex及Camryn決定一起尋找自己的親生母親Miranda,但同時亦要接受自己是拯救Coventry的唯一希望這事實,而敵人當中更有一個自己的叔叔Thantos!他倆最後回到Coventry,共同對抗邪惡勢力,為人民帶來和平。
8、《高校天後》
有一位少女名叫羅拉—賽普( 琳賽—羅翰 飾 ),她熱愛流行事物,隨家人從繁華熱鬧的紐約市搬到紐澤西的鄉間小鎮。這個少女不甘心,拋開她所熟悉的一切,面對一個截然不同的生活。她懷抱明星夢,走自己的路,追求理想,在進入新學校後,她決定要成為全校同學目光的焦點,成為最受大家喜歡的高校天後。不料學校已經有一位現任天後卡拉—珊蒂妮,於是兩位女孩開始展開一場爭奇斗艷的後位爭奪戰。兩人的戰爭從學校舞台劇《皮格馬利翁》的女主角,一直斗到演唱會的門票,同時靠近羅拉迷戀不已的樂隊主唱,採用情感路線退敵之策。漂亮又好勝的二位少女為了成為女主角,並最終成為舞會校花皇後,進行著一系列激烈的較量。
9、《甜心辣舞》
《甜心辣舞》是一部風格明顯的青春勵志影片,最華麗的舞蹈是與奮斗相守。整部影片貫穿著Hip—hop的歌舞風格,有著明亮的影像、優美的畫面以及較強的節奏感。 無論從故事情節和表現手法上來看,這部影片都不同於那些簡單的勵志電影,影片講述了Honey在生活中不斷無私地幫助身邊的人,不斷地突破自己,這樣的一個簡單的成長勵志故事。
10、《風雲才女》
希爾頓酒店繼承人之一尼克希爾頓首部主打影片!
這是一部有關大學女生的電影,片中帕里斯·希爾頓所飾演的維多利亞·英格利施是一個令所有女孩羨慕而令所有男孩希望可以擁有的美貌而富有的女人。 維多利亞是"Gamma Gamma"女生聯誼會的主席,這是邁阿密南海灘大學最頂尖的女生聯誼會。只有能達到維多利亞嚴格標準的女孩才能被接受入會。當著名時尚雜志FHM《男人幫》評選Gamma Gamma為美國最性感的女生聯誼會時,維多利亞決定藉此來利用FHM雜志的拍照及宣傳機會。
;㈣ 和平密使女主角最後結局
脫離組織。《和平密使》是由TrevorNunn執導,湯姆·休斯、朱迪·丹奇、斯蒂芬·鮑克思主演的一部驚悚類型電影,該電影中,女主生來便是邪惡組織的棋子,最終依靠自己的力量脫離了組織,電影講述了男女主驚險探案的故事。
㈤ 電影戰爭與和平的女主角
一個漂亮的凡人。她很漂亮,開朗,執著,無可置疑。但面對誘惑,她也像普通人一樣沒能拒絕。誰又能拒絕愛情的誘惑呢,尤其是快要結婚的女人,恐懼會讓你做出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當然到了最後她成熟了,面對愛情也穩重了許多,但失去的就再也回不來了,裡面多少透露著作者對人生的唏噓感慨
㈥ 有哪些日韓的感人愛情電影好看比如說像《戀空》這種類型的
韓國有一部十分經典的老電影,名字叫做《假如愛有天意》,和《戀空》這種類型差不多。
戰爭時期的媽媽角色,當時和一位鄉下的窮小子相戀,但是因為戰爭以及雙方門不當戶不對等種種外在原因,兩個人最終沒能夠走到一起,很是遺憾。等到下一代的時候,兩位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在一起的人的孩子最終走到一起去了,延續了上一代的姻緣。
就像這部電影的名字一樣,上一代未能實現的愛情,愛有天意,到了這一代上一代的子女終於能夠走在一起,圓滿相愛。這部電影是愛情文藝電影片裡面不容錯過的一部看了讓人十分感動,非常推薦!
㈦ 伊麗莎白奧爾森拍過什麼電影
伊麗莎白·奧爾森1989年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美國演員。2011年的《和平、愛與誤解》是伊麗莎白·奧爾森 出演的第一部電影。同年,她出演的《雙面瑪莎》。
2013年9月,她出席了《寂寞的心靈》的首映禮。10月,美版《老男孩》中伊麗莎白·奧爾森擔任女主角。11月,伊麗莎白·奧爾森正式加盟《復仇者聯盟:奧創時代》。2014年,伊麗莎白·奧爾森開始參與《復仇者聯盟:奧創時代》的拍攝。5月16日,加拉斯·愛德華茲執導的《哥斯拉》在美國上映。
2015年4月12日,參演《復仇者聯盟2》。23日,確認加盟《美國隊長3》。2016年3月25日,她出演的音樂傳記電影《我看見了光》在美國上映。5月,她加盟的《美國隊長3:內戰》上映。
㈧ 少女為主的科幻電影
強烈推薦《飢餓游戲1》、《飢餓游戲2,星火燎原》
還有《分歧者》
《飢餓游戲》系列電影由獅門影業出品,改編於美國作家蘇珊·柯林斯(SuzanneCollins)的《飢餓游戲》三部曲小說,系列電影計劃拍攝4部。《飢餓游戲》的故事講述的是北美洲在一場大戰後被摧毀,在美國原來的廢墟上,人們建立了新的家園,但新政權規定:管轄下的12個地區每年都必須進貢少年男女,參加一檔電視直播節目「飢餓游戲」。節目的規則很簡單——殺人或者被殺。電影《飢餓游戲》在中國大陸是難得的一部迅速引進的好萊塢大片,由詹妮佛勞倫斯主演。
《分歧者》根據23歲女作家維羅尼卡-羅斯(Veronica Roth)同名小說改編,是三部曲之一。故事講述了在未來的芝加哥,人們被分成五大派別,分別是:誠實(Candor)、智慧(Erudite)、和平(Amity)、無畏(Dauntless)、無私(Abnegation)。每一個孩子在16歲的時候都要選擇一個派別加入,並經受考驗。女主角比阿特麗斯(Beatrice 「Tris」 Prior)正面臨這樣的選擇,然而她與別人不同,她同時具備無畏、無私、智慧三種特質,她是一個「分歧者」。每年都有一個固定的日期,所有16歲的人必須在這一天選擇他們餘生將要奉獻給的派別。對於碧翠絲,她更想跟家人在一起,於是她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包括她自己在內)驚訝的選擇。
都是少女為主角的科幻電影,希望能幫到樓主。
㈨ 奧黛麗赫本拍過哪些電影
1948年,奧黛麗·赫本出演電影《荷蘭七課》,在劇中奧黛麗·赫本扮演一位空姐,用英語和荷蘭語向觀眾講解,這是她的銀幕處女作。
1948年,出演歌舞劇《高跟紐扣鞋》(High button shoes ),這是她第一次以舞者身份出演歌舞劇。1949年,出演歌舞劇《塔塔醬》,在劇中飾演了瑜伽學生、女店員、古典芭蕾舞者等。1950年,出演歌舞劇《開胃醬》(Sauce Piquante),奧黛麗在劇中有了獨舞的戲份。
封後作品《羅馬假日》劇照
封後作品《羅馬假日》劇照
1951年,出演電影《野燕麥》,在片中扮演一位打扮時髦誇張的電話接線生;出演電影《天堂里的笑聲》,奧黛麗在片中飾演一位甜美性感的賣煙女孩;出演電影《械劫裝甲車》,在片中飾演「奇姬塔」(Chiquita),與男演員亞力克·吉尼斯表演對手戲;出演電影《少婦軼事》(Young Wives' Tale ),在劇中,奧黛麗飾演一位美麗的單身打字員;出演電影《蒙特卡洛寶貝》(Monte Carlo Baby ),由於赫本通曉法語,故在《蒙特卡洛寶貝》的英語和法語版里出演同一角色;出演電影《雙姝艷》,飾演「諾拉·布倫塔諾」(Nora Brentano),候選期間,導演宣布奧黛麗是這個角色的第一候選人;出演戲劇《金粉世界》,在劇中奧黛麗扮演主角「琪琪」——這也是她的第一個戲劇女主角,這部戲劇在美國百老匯連演了219場,直到1952年中旬才暫時閉幕。她也因在劇中的表演獲得了戲劇世界最佳女主角獎。
1952年,出演電影《羅馬假日》,飾演「安娜公主」,這是奧黛麗在電影中首次出演女主角,並與格里高利·派克表演對手戲。憑借這部電影,赫本收獲了人生第一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並獲獎。
1953年,出演電影《龍鳳配》,奧黛麗在片中飾演女主角「薩布里娜」,並與亨弗萊·鮑嘉、威廉·霍爾登表演對手戲。這部《龍鳳配》是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為奧黛麗·赫本量身打造的電影,並且在服裝方面都是由奧黛麗親自前往法國選購的。奧黛麗與紀梵希的時尚傳奇由此拉開序幕。
奧黛麗赫本在電影《龍鳳配》中
奧黛麗赫本在電影《龍鳳配》中
1954年,出演戲劇《美人魚》(Ondine ),在劇中奧黛麗飾演美人魚「翁蒂娜」,這是奧黛麗與丈夫梅爾·費勒第一次合作演出戲劇。這部劇讓奧黛麗獲得了托尼獎最佳女主角。
1955年,出演史詩電影《戰爭與和平》,在劇中奧黛麗扮演眾人皆知的女主角「娜塔莎」。這是奧黛麗與丈夫梅爾·費勒第一次合作出演電影。
1956年,出演歌舞劇《甜姐兒》,奧黛麗飾演女主角喬·斯托克頓,在劇中她與弗雷德·阿斯泰爾共舞,這也是奧黛麗參演此片的重要原因。這部電影也稱得上是奧黛麗·赫本50年代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同時,這部電影被影評人稱為「派拉蒙歌舞片時代最後的輝煌」。同年,出演電影《黃昏之戀》,奧黛麗在劇中扮演懷春少女艾蓮·查維斯,男主角是比她大28歲的加里·庫伯,加里在劇中飾演赫本的情人。
奧黛麗赫本在電影《戰爭與和平》中
奧黛麗赫本在電影《戰爭與和平》中
1957年,出演電視劇《魂斷梅耶林》,奧黛麗與丈夫梅爾·費勒共同出演男女主角,這是他們合作的唯一一部電視劇。
1958年,出演電影《修女傳》,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奧黛麗在劇中飾演盧卡修女。同年,出演電影《綠廈》,在劇中飾演了叢林精靈莉瑪,這部電影是其丈夫親自操刀擔任導演為奧黛麗量身打造的第一部電影。
1959年,出演電影《恩怨晴天》(The Unforgiven),在劇中扮演了一位被白人收養的印第安女孩,這是奧黛麗唯一一部西部片。
1960年,出演電影《蒂凡尼的早餐》,在片中她飾演了一位流連於上層社會、渴望釣到金龜婿的應召女郎霍莉·格萊特利,這部電影也確立了奧黛麗在時尚界擁有無法被替代的位置。
電影《甜姐兒》宣傳照
電影《甜姐兒》宣傳照
1961年,出演電影《雙姝怨》,劇中奧黛麗與女演員雪莉·麥克連恩出演對手戲,也是與導演威廉·惠勒的第二次合作。
1962年,出演電影《謎中謎》,本片中與赫本表演對手戲的是加里·格蘭特,並且這也是奧黛麗第一次嘗試出演懸疑片。同年,出演電影《巴黎假期》,奧黛麗在劇中與威廉·霍爾登合演,並且表演雙重角色Gabrielle Simpson。
1963年,出演歌舞劇《窈窕淑女》,飾演女主角底層賣花女伊萊莎·杜爾利特。
1965年,出演電影《偷龍轉鳳》,劇中奧黛麗與彼得·奧圖飾演對手戲,並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是她第三次與威廉·惠勒合作。
1966年,出演電影《儷人行》,在本片中奧黛麗與小她6歲的阿爾伯特·芬尼配戲,飾演一對婚姻瀕臨破裂邊緣的夫妻。本片是奧黛麗與斯坦利·多南第二次合作。
電影《蒂凡尼的早餐》片頭經典一幕
電影《蒂凡尼的早餐》片頭經典一幕
1967年,出演電影《盲女驚魂記》,奧黛麗在片中飾演一位盲女,這是她在事業上的又一次突破。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導演泰倫斯·楊,正是二戰時將奧黛麗從納粹魔爪中解放出來的那位炮兵軍官。本片也是赫本最後一次與丈夫梅爾·費勒進行合作。
1975年,出演電影《羅賓漢與瑪麗安》,奧黛麗在片中飾演修女瑪麗安,並且與肖恩·康納利表演對手戲。這部作品是奧黛麗在息影8年後的復出作品。
1978年,出演電影《血統》,奧黛麗在闊別十一年後再次與導演泰倫斯·楊合作。
1980年,出演電影《鬨堂大笑》,在劇中飾演角色Angela Niotes
1986年,友情出演電視電影《竊賊之愛》。
1988年,出演電影《直到永遠》,奧黛麗在片中客串了一位雍容高貴、令人懷念的白衣天使。這部電影是奧黛麗的息影之作。
1993年,出演紀錄片《世界花園》,奧黛麗在片中扮演解說員的角色,講解各種各樣的花。這也是奧黛麗生前的最後一部影視作品。[3-4]
㈩ 廣島之戀影評
談《廣島之戀》,不得不談那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源於法國的浩浩盪盪的新浪潮運動。那堪稱電影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時期。所謂的新浪潮電影,往往在拍攝風格上不拘泥於傳統,相比於早期好萊塢攝影棚拍攝+人工背景設置的電影拍攝技巧,新浪潮電影往往更注重真實。他們拒絕人造燈光、人造背景;反之,新浪潮導演往往更傾向於把鏡頭移入真實的社會環境中,用最真實的鏡頭來描繪生活。
基於新浪潮電影的此種風格,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那個時期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新浪潮電影(比如特呂弗的《四百擊》),往往會給普通影迷留下「不好看」的映像,或者叫「看不懂」。《廣島之戀》也是一部新浪潮電影,所以在觀影時存在無聊、看不下的感覺也就不足為奇。但是,如果你深入電影中,以一種對電影最忠誠、敬仰的態度欣賞電影,那麼當你在觀看這一類型的電影時,你會發現:這些電影雖然「不好看」卻十分耐看。為什麼耐看呢?因為你所觀看到的新浪潮電影,都是基於「向生活靠攏,向真實深入」這一原則之下的。唯有真實的,才是恆久的。
阿倫.雷乃導演的這部《廣島之戀》,第一次看時,不能完全明白所發生的一切。多年後,明白了。卻又不想說得太多。
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情並不復雜,只是由於在影片劇情陳述的過程中夾雜了 男女主角很多的心理對話(或者成為靈魂對話),才使得這部電影的可理解性稍差一些。簡言之,就是一位前往日本廣島拍戲的.法國有夫之婦和一位住在廣島的日本有婦之夫之間的邂逅與短暫的愛情糾結,或者更直白一點,發生於日本廣島的一次艷遇。然後,在男子的追問下,我們發現原來這位女演員曾經在自己的家鄉—法國小城內維爾有過一段慘痛的經歷。那時的她愛上了一位德國士兵,後來德國士兵被法國革命者殺死;希特勒倒台後,女孩因為曾經喜歡過來自自己國家敵人的男人而被當地人剃成禿頭關進地窖里,在那裡她度過了一段異常艱苦的日子,精神也大受刺激。經過這次深入的了解,男子和女演員發現彼此離不開對方卻又不得不結束這段感情。但是,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劇情,卻在新浪潮導演阿倫雷乃的鏡頭下,變成了另一副樣子。
首先,導演把故事的發生地放置於日本的廣島,那就不可避免會涉及到戰爭、和平的問題。正像電影中那位女演員回答男子來廣島拍什麼戲時的回答:在廣島,除了和平,還會談論什麼呢?
事實上,導演也確實在這部電影中藉助男女主角的對話來陳述了自己對和平的看法。電影開頭先是男子的獨白:你在廣島什麼也看不到,一無所有;接著是女子的回答:我都看見了,毫無遺漏。這實際上正是導演對歷史的一種解讀。住在廣島的男子為什麼說他在廣島什麼也看不到?因為真正受過傷害的人往往會藉由遺忘來治癒自己,所以經歷了那場核爆災難的廣島男人自然不肯多提那段慘痛的歷史,而且那段歷史再也不可能通過一些史料、圖片就能還原出來;同時,女演員又為什麼說她都看見了呢?因為她的確是看見了,博物館里的一張張圖片、史料(諸如20萬人死亡,8萬人受傷,這一切只發生在9秒內)都讓女演員感覺自己雖然不曾經歷廣島核爆,卻已經完全明白了廣島核爆的事實。之所以重點介紹男子和女演員的這次對話,是因為接下來的劇情基本上正是基於這一關乎遺忘與銘記之間的關系展開的。
接下來,導演重點以二戰為引子繼續討論愛情方面的遺忘與銘記。前面已經提及,女演員曾經在自己的家鄉內維爾有過一段糟糕的感情經歷。但是最後,她還是挺過來了。那麼,經歷了那麼多痛苦的女演員到底是通過什麼方式來使自己走出那段陰影的呢?答案還是遺忘,首先遺忘掉自己曾經戀人的眼睛,然後是嘴巴,最後,她終於再也記不起自己曾經戀人的模樣,她的精神創傷也就好了。影片中有一句很重要的台詞叫「時光將流逝,唯有時光在流逝」,這是一句充滿了哲學色彩的絕妙電影獨白。人類的漫漫繁衍歷程、文明進步歷程看似輝煌,可在時光的威嚴的、無所不容的龐大的身軀下,一切原來都不足為怪。戰爭,傷痛,愛情,誓言,這一切的一切只要碰到時光這個字眼,就會像雪遇到火熱的太陽一樣。遺忘將把你全部吞沒。
正是基於這樣的殘酷事實,加上影片里的男女主角彷彿是都早已看透了這一事實的本質,所以她們雖然捨不得離開對方,雖然感覺彼此就是自己生命中百分百的女孩和百分百的男孩,可是他們還是得屈從於時光。因為如果不屈從,他們只會受到更大的傷害。而經歷了傷害的男子和女子(不論是廣島核爆受害者的男子還是來自法國因為愛上敵國士兵而失自己戀人的女演員),都不願在此生再經歷一次這樣的苦難。所以,影片最後男子和女演員在名為卡薩布蘭卡酒店的會面可能就是他們這輩子死之前的最後一面了。
愛,或者失。以及人世間一切情感。都會在適合的場合出現。
內心所承載的傷痛、沉默、放縱、孤獨、分裂和深深的絕望又使我們清醒。
而我們,就是在這半夢半醒中,了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