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個美國電影,一個男孩沉迷於網路,後來在網路游戲上認識了個女孩,然後自殘,最後很多天都不出家門!
這是2011年波蘭電影《Suicide Room》
簡介:波蘭導演揚·科馬薩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個少年由於對學校現實絕望,自我流放到網路虛擬空間的故事。由雅克布·蓋爾紹主演。
http://ke..com/view/6354718.htm?subLemmaId=6453900&fromenter=Suicide+Room
② 求電影 騎自行車旅遊被困山裡 然後自殘求生的
《127小時 》
英國導演丹尼·鮑爾(Danny Boyle)為福克斯探照燈公司拍攝《127小時》,該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美國登山青年阿倫·拉斯頓(Aron Ralston)斷臂自救的故事。
2003
年5月美國登山愛好者阿倫·拉斯頓在猶他州一座峽谷攀岩時,因右臂被石頭壓住被困5天5夜,為了逃生,他強忍劇痛,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先後將橈骨和尺
骨折斷,用自己的運動短褲當作臨時止血帶,然後用小刀從肘部將右前臂硬生生切斷。從岩石下脫身後,為了與失血搶時間,他以超人的毅力爬過狹窄和風力強勁的峽谷,緣繩下到60英尺深的谷底,再步行5英里後與營救人員相遇,終於成功生還。
③ 災難電影 自殘
我看過,叫《滅頂之災》
簡介:一切都發生得很突然,沒有預警,沒有徵兆,散布速度之快更是讓人沒辦法提防,幾乎在轉瞬間,就遍布了美國主要城市的各個角落,到處彌漫著古怪且可怕的死亡氣息,這是一種驚人的破壞力,完全沒有任何理由和跡象可循……到底是什麼導致這一切發生得如此迅猛?完全摧毀了人類在行為上的自控能力?人類不再具備逃避危險和傷害的本能,也不再能夠意識到刀會刺死自己、火會燒死自己、水會淹死自己。沒有前因,更沒有後果,就這么發生了,有人說這是一場恐怖分子的襲擊,有人說是失敗的生物實驗導致的,也有人說這可能是一件比魔鬼還可怕的武器,或者是一種失去了控制的病毒?可是人類甚至猜不透它的傳播途徑--水?還是空氣? 所以說,目前的狀況對於在費城的一所高中做老師的艾略特·摩爾來說,他最需要做的不是挖掘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切的根源,而是要趁著自己還有殘留的理智,從這個神秘卻致命的環境中逃出來,即使他和妻子阿爾瑪正處在婚姻危機中,但在災難面前,一切爭執都應該暫且不提。艾略特與阿爾瑪以最快的速度上路,先是坐火車,然後自己開車,與他們一起的還有艾略特在學校的朋友--數學老師朱利安和他8歲的女兒傑絲,一路驅車趕往賓夕法尼亞州的農場,他們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到了那裡,希望可以避開這種恐怖且呈持續增長氣勢的襲擊。然而,他們也很快就意識到,無論你逃到哪裡,無論你是誰,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安全,因為那個可怕的隱形殺手是不會放過任何人的……直到艾略特窺視到了隱藏在表相下的事實真相後,漸漸了解了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足以威脅到人類未來的力量,他決定放手一搏,幫助他那瀕臨破碎的家庭,得以倖存下來。
我覺得很不錯,是個值得我們反思的電影!!!我推薦!!!
驚悚電影《發狂者》(In My Skin)
切自己的肉 喝自己的血 和傷口戀愛
《發狂者》透過女主角的自殘,讓觀眾看到人與身體、人與孤獨之間理性與非理性的關系。
當你的「身體」成為引起你食慾的「東西」,當你與你的「傷口」在談戀愛,你該怎麼辦?
還記得今年8月本地報章轉載的一則中國新聞嗎?西安一名年僅6歲的小女孩,5年內啃掉自己的10根手指。小女孩1999年因發燒住進西安一家醫院,在住院期間常常咬自己的手指,出院後這個毛病越來越嚴重。家人屢打屢勸都不成功,她最後吃光自己的手指。據中國醫學專家的會診,這名小女孩患的是遺傳性感覺神經根神經病。這種病在全世界僅報道過8例。
下個月將在本地推出的法國驚悚電影《發狂者》(In My Skin)劇中女主角艾絲特(瑪蓮娜德雲飾)的遭遇與上述現實的例子還有幾分相似。話說普通上班族艾絲特一回出席一個朋友在新居主辦的舞會時,獨自到黑暗的屋外閑逛,不小心被絆倒,穿著長褲的她不知道受傷的小腿外側已血肉模糊。她回到屋內,看到廁所地板上的血跡,捲起長褲才驚覺傷得不輕。看醫生時,醫生還笑她傷到這樣,竟然沒有感覺,小腿是不是她的。
自受傷後,艾絲特開始變得怪異,身體成為一件引起她食慾,想放進嘴裡的物件。她與上司陪客戶吃飯,在酒精的催化下,以及同桌人刀叉齊下盤中食物的頻頻刺激,她終於精神分裂,一隻手「離開」了她的身體。
沉溺在自己的性感與情慾中
她的上司與客戶忙碌地切割盤里的食物,桌面下的她也忙碌地切割自己的手。漸漸的,她沉迷在一種更原始、幼稚,甚至是性感與情慾的慾望中。她欲拔不能,最後還索性到餐館對面酒店「開房」。就像與戀人談戀愛般,她浸淫在自行慰借的情慾中,用刀割的皮膚一大片的剝落,血大滴大滴的流入她的口裡,看官無不毛骨悚然。女主角的男友雖一直懷疑她有病,不過她總是編造謊言來遮蓋自己的新傷口。
記者所看過影片中最血腥的一部
《發》透過女主角的自殘,讓觀眾看到人與身體、人與孤獨之間理性與非理性的關系。《發》是筆者看過的電影中最血腥的一部,美國名導昆丁《復仇人物》(Kill Bill)系列四濺的血、韓國導演朴贊旭《情獸》的割舌、法國爭議片《無可挽回》(Irreversible)的滅火器砸爛臉,算得了什麼?還有,原著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變態女鋼琴教師》也得靠邊「彈」,女鋼琴師以剃刀自殘的畫面,較起《發》,簡直小巫見大巫。不久前看《發》試片,有觀眾就無法忍受,戲沒看完就落荒而逃,沒走的也看到坐立難安。
女主角是全面的電影人
女主角瑪蓮娜德雲(Marina De Van)也是本片的導演,她不老,1971年出生,大學念的是哲學系,1993年至1996年在FEMIS念電影,她和法國才子導演法蘭索瓦奧桑(Francois Ozon)還是同學呢!兩人頻合作,除了參與奧桑的《八個女人》劇本的創作,瑪蓮娜德雲也主演過奧桑的《看海》和《變態家族》等電影。瑪蓮娜德雲寫過6部短片劇本,也導過不少短片,《發》是她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除了導和擔任女主角,劇本也是她自己創作,可見是個相當全面的電影人。
瑪蓮娜德雲這部「切膚不痛」的電影不適於膽小者,也不適合無法忍受血淋淋的觀眾。
驚悚的經驗 源自童年的一場車禍
導演在接受香港媒體的訪問時曾表明之所以創作《發》,與她成長的一段經歷有關。8歲那年她遭汽車撞倒並壓斷了腿,當時她竟然不害怕,也沒有疼痛感覺,她強烈體會脫離身體感覺,她說:「我看著自己的腳,就像看著別的東西,一件變了形的物件。後來母親讓我看X光片,我發現沒有了部分骨頭,碎的部分被丟掉了,更加強我那種怪異的感覺,因為部分的我被丟進了垃圾桶里,就像破爛的衣服。」她的傷疤後來也變成一種游戲,因為該部分的皮膚已沒有了感覺,她和同學將別針扣在傷疤上。
同學感到驚訝,瑪蓮娜德雲卻覺得驕傲,同時又對失去部分感覺感到擔憂:「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和有興趣。」
全片一刀不剪
《發狂者》原是上個月推出,片商表明因法國寄來的資料不足影響影片的宣傳,所以將影片延至下個月16日推出。據片商國泰透露,《發》列入R21,一刀不剪。
當你的「身體」成為引起你食慾的「東西」,當你與你的「傷口」談戀愛,你該怎麼辦?
麻煩你去看醫生!
⑤ 有一部日本電影,幾個女孩自殘,感覺不到疼痛
是電影《女虐》,三個女生自殘,甚至吃自己的部位,感覺不到疼痛。
⑥ 自殘電影 誰有啊
比較老的
卡里加里博士 幕間消息 純電影的五分鍾 一條安達魯狗 死神來了4、5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僵屍肖恩(這個有些搞笑 楚門的世界
⑦ 關於憂鬱症,自殘,勵志的電影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是一部勵志劇情電影。影片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姆斯,馬特·達蒙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