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是個商業導演,什麼是商業導演?就是拍電影為了賺錢的導演,所以這樣的導演要想賺錢,就必須迎合觀眾,而王晶在 娛樂 圈中可謂將這種圓滑表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當年拍攝《大上海》,王晶噴吳宇森而為周潤發打抱不平,並指責當年吳宇森根本只將周潤發當成配角來拍攝,同時他也表明 娛樂 圈中能受周潤發跪拜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父親王天林,另一個則是洪金寶。所以《大上海》中請來洪金寶受周潤發的跪拜之禮,合情合理。
比如,拍《澳門風雲2》時,周潤發為大學生說話被認為gd,他急忙站出來為他辨解,同時表明自己的立場。
而和周星馳之間的矛盾,王晶一開始更是直言不諱地曝料他的黑料,但是始終撼動不了周星馳在內地觀眾心中的地位,王晶自然明白如此下去肯定會影響到自己事業,所以近年來他對周星馳的態度溫和了許多,並常常在節目中以另一個角度來對他贊揚。
此外,和邱淑貞的恩怨,王晶更是讓人大跌眼鏡。許多邱淑貞的粉絲其實並不喜歡王晶,且不說當年二人為何分手,但既然分了就各自安好,然而這么多年王晶時不時將邱淑貞拉出來製造熱度,表現出自己很專情的好男人形象。
……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為電影的宣傳,平時王晶很少在網上發博,但只要有新戲他就一定會發文。
對於這次評價「西遊影視」,王晶的發言自然也是為了宣傳他的電影《孫悟空大戰盤絲洞》。
王晶說,他最喜歡張衛健的《西遊記》和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可以理解。
為什麼?因為港台明星很多人都是受日本文化影響,他們拍攝的電影大多都是卡通式,很難理解內地的「正劇」,而王晶和周星馳的電影,正是這種卡通式電影的集大成者。
前不久錢雁秋懟曹榮時就曾提到,當年香港電影人對他說:「觀眾又不懂 歷史 ,我拍出來的就是 歷史 。」
所以張衛健和周星馳式的「西遊影視」自然也就對得上王晶的味口,而他們的這兩部「西遊影視」又剛好是許多觀眾都喜歡的同人 娛樂 劇,這樣一來王晶就又對上了觀眾的味口,自己在觀眾心中有了好感,電影就好宣傳。
至於周星馳的《西遊伏妖篇》,王晶直言太亂,可事實上它的風格和《西遊降魔篇》如出一轍,劇情也並不凌亂,且孫悟空的造型更貼近原著,當初之所以被批評演員的表演佔了很大部分的原因。至於王晶為什麼那麼說,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或許是這部電影上映後觀眾對它風評不好,或許是王晶真的不喜歡。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作為一代喜劇之王,周星馳是很多喜劇明星追求的目標,從默默無聞的龍套,到喜劇之王,他經歷的艱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雖然是喜劇之王,但現實中他卻不苟言笑,默默地做著公益捐骨髓,雖然他已經白發蒼蒼,不再出演電影,但他導演的作品仍受眾多影迷的追捧,從《西遊降魔篇》,到《美人魚》,再到《新喜劇之王》,都取得超高的票房。只要能夠在他的電影中出現,哪怕是一條狗,一隻蟑螂,都為人津津樂道。
星爺的無厘頭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和星爺多次合作的大導演王晶,兩人從《賭俠》開始,便攜手改寫香港票房神話,《整蠱專家》、《鹿鼎記》、《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等數十部電影幾乎是香港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好的導演與演員正如同千里馬與伯樂,只有這種強強聯手才能產生更完美的效果。好的演員帶給導演靈感,就像星爺在電影中的經典畫面。可惜的是這段佳話未能一直延續,直到他們最後一次合作的《千王之王2000》後,便傳出兩人的矛盾。
周星馳名聲大噪後,片酬肯定也是水漲船高。有了周星馳的珠玉在前,王晶當然不可能放過周星馳無厘頭的表演風格,於是他決定自己打造和周星馳相同表演風格的演員,前前後後他捧了三個人,只有最後一個人走上了喜劇的道路。
1、葛民輝,當年王晶和周星馳合作的《賭聖》大賣,深受觀眾們的喜愛,於是王晶打算再創《賭聖》神話,他找到葛民輝和吳孟達拍攝了《賭聖2之街頭賭神》,雖然有黃金配角吳孟達的加持,無奈的是並沒有像《賭聖》那般讓人印象深刻,票房也可想而知。
葛民輝的表演也是一直模仿周星馳,沒有自己的表演風格,而且過於誇張,雖然他很賣力但也以失敗告終。王晶之所以捧葛明輝,無非是考慮到片酬的問題,作為新人的葛明輝,為王晶節省了一大筆資金。
後來他又和周星馳有過多次合作,在《算死草》中,葛民輝的戲份已經和周星馳不分上下。在《行運一條龍》中,周星馳更是為他當配角,奈何星爺的光環太強大,觀眾都以為星爺才是主角。王晶的幾次力捧都以失敗告終,葛民輝隨後淡出電影圈,回到自己的老本行音樂創作上,最近一次是出演徐崢的《港囧》。
2、張家輝,作為影帝,他也是在影視圈摸爬滾打這么多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如果說張家輝是一匹千里馬,很明顯王晶不是發現他長處的伯樂。在王晶的電影中,張家輝總是賤兮兮的,耍賤是他表演最鮮明的風格。
為了捧張家輝,王晶在捧他的電影中都是大咖雲集,1999年的《賭神大戰拉斯維加斯》中,更是雲集了劉德華、萬梓良、陳百祥等人。
同年的《千王之王2000》更是請來周星馳為張家輝做配角,星爺是何許人也,即便是配角,也難以遮擋他主角光環,張家輝與葛民輝同樣的下場收場。
這部電影不僅沒捧紅張家輝,還因為片酬讓王晶和周星馳產生了矛盾,兩人從此便再也沒有合作過。張家輝沒有成為第二個周星馳,幸好他遇上了貴人杜琪峰,他開始改變戲路,後來他和林超賢合作的《證人》,讓張家輝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以及第4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從此張家輝的戲路大變,從此順風順水,可以說杜琪峰才是張家輝真正的伯樂。
3、張衛健,王晶曾稱張衛健是電視劇版周星馳,可見對他的評價之高。他們第一次合作的是《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有李連傑的主角光環在,張衛健當然只能當配角,在裡面扮演牙擦蘇,他成了電影中的 搞笑 擔當。
1993年的《武俠七公主》,更是召集楊紫瓊、張敏、吳君如、張曼玉、關詠荷、陳加玲、鄭裕玲七大美女為了張衛健當配角,更是有劉松仁、吳孟達、任達華和李兆基等人眾星捧月。
同年的《超級學校霸王》,集齊了四大天王中的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三大天王,再加上任達華、鄭伊健、邱淑貞、楊采妮、許志安等當紅明星,老戲骨吳耀漢和苑瓊丹,外加反派功夫配角周比利和盧惠光,這陣容不是一般的強大,只是為了捧紅張衛健。
即便張衛健很努力,但都沒能大紅大紫,反而在電視劇上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憑借《西遊記》中孫悟空迅速走紅,後期提出漲一點工資,不僅遭到TVB的嘲諷,更是被雪藏,說他沒了毛什麼都不是,張衛健因此剃了光頭證明沒毛他也會成功。
好在王晶發現了他在電視劇中的市場,為其拍了幾部電視劇,如《小魚兒與花無缺》、《A計劃》等,從此張衛健在電視劇界一發不可收拾,向TVB證明了沒有毛他也會成功。雖然張衛健在電視劇界紅了,但王晶的重心還是在電影上。
王晶力捧這三位,試圖打造出第二個周星馳,但都以失敗告終,不過三人中在喜劇界最成功的還是張衛健。
② 周星馳王晶演的電影,王晶和周星馳合作了12次
除此之外,王晶是《逃學威龍》《百變星君》和《大內密探零零發》的監制,而1998年周星馳的賀歲喜劇《行運一條龍》,王晶是出品人,好像還在裡面客串了一個小角色。這樣算來,王晶實際上是周星馳整個演藝生涯中,合作最多的導演,難怪坊間有王晶捧紅了周星馳一說,不過這種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
周星馳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與王晶漸行漸遠,大概是星爺已經明顯感覺到王晶作品的膚淺和喧囂,再跟王胖子這么混下去,不僅無法實現自己的電影理想,恐怕連頭上的巨星光環也會漸漸消失。王晶拍電影的特點就是毫無克制,搞笑毫無克制,煽情毫無克制,模仿抄襲毫無克制,拍電影毫不用心,電影對他來說,只是賺錢的手段,而周星馳則不同,他對電影有著更深的熱愛,也有更大的野心。
所以我們會發現,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周星馳的作品風格,已經與王晶純搞笑風格相去甚遠。這一時期的王晶,還在不停地重復自己,《新英雄本色》《鼠膽龍威》《街頭賭聖》都是流水線作業,基本都是無腦商業片,倒是挺適合消遣。而周星馳這一時期的作品,開始變得深刻,在《國產凌凌漆》《食神》等作品裡,星爺不僅在表演風格上變得收斂,作品也更有內涵,都試圖通過喜劇的方式傳遞出更多深刻的主題,比如愛情,比如民族大義,比如個人信念等。嚴格來說,周星馳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才慢慢成為「喜劇之王」的,而王晶,時至今日,也不過是個不停重復自我的商業片導演。
當然,在王晶與周星馳合作的作品裡,有幾部將「無厘頭」玩到極致的片子,如果把一部電影用娛樂性和思想性兩個維度來評判,周星馳後來的一些電影,如《喜劇之王》《功夫》等,娛樂性和思想性可能都能達到八九十分,而王晶的電影,思想性一貫為零,但他卻有幾部娛樂性幾乎達到100分的作品,比如《鹿鼎記1》和《九品芝麻官》。
在這兩部電影里,王晶試圖想讓每個鏡頭都有喜劇效果,他也基本做到了,在周星馳所有作品中,也很難找出與這兩部作品搞笑指數相提並論的電影。我們看《功夫》《喜劇之王》等片時,觀影感受是時而輕松、時而緊張、時而沉重,而觀看《鹿鼎記1》和《九品芝麻官》,則會一直保持咧嘴的狀態,即使一個笑點沒有擊中你,幾秒鍾的下一個笑點,很有可能就讓你會心一樂,實際上,《九品芝麻官》至今仍是評分最高的王晶作品。
除上面這兩部爆笑作品外,王周合作的《大內密探零零發》也是一部精華之作,盡管這部電影最大的功臣應該算在周星馳和谷德昭頭上,但作為監制的王晶,對影片或多或少發揮了作用,該片的想像力在周星馳作品中是數一數二的,甚至很多影迷將這部電影跟周星馳之後的《少林足球》《功夫》等片相提並論,足見這部電影的分量。
《鹿鼎記1》《九品芝麻官》和《大內密探零零發》是王晶和周星馳合作評分最高的三部電影,客觀講,可能也是他們倆人合作的質量最高的三部作品。
③ 1999年,周星馳客串王晶電影,為何兩人不歡而散
周星馳和王晶可以說是非常有默契的一對老搭檔了,兩個人也一起合作了很多的電影,不過隨著周星馳的成就和人氣越來越高,他也不甘於在做一個演員,他開始轉型做導演,並且成立自己的公司,也因為周星馳這名氣越來越大,他經常會對王晶的劇本進行一些改動,和王晶的要求不符合,指手畫腳,也因此和王晶的矛盾越來越深,於是在1999年的時候,客串了王晶的電影之後,兩個人就不歡而散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雖然王晶和周星馳已經沒有什麼聯系了,不過兩個人可能早已經放下了當年的不愉快。
④ 1999年周星馳與王晶合作12部經典電影後,分道揚鑣,如今怎樣了
在影視圈中,有著這樣一句話。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周星馳就像是一顆流星一樣給影視圈帶去了驚喜。
在那個群星閃耀的時代,周星馳用自己的無厘頭打開了另外一片世界。
而周星馳如今已經不再出演電影了,專心做起了幕後。
⑤ 對王晶導演的「周星馳不是為香港人拍電影,為錢而已」,你有什麼看法
最近在一個訪談節目中,香港電影導演王晶談到了他和周星馳的往事,王晶表示,好的喜劇導演需要有好的喜劇演員,在王晶和周星馳早期合作的時候,他們兩個人的想法和理念都很相似,因此他們兩個人早期合作得非常融洽,但是到了後來,因為周星馳自己當導演了,所以分道揚鑣了。王晶談到了他對周星馳的看法,他認為周星馳並不是像大多數人說的那樣「為香港人拍電影」,只是為錢而已,但是我覺得這個說法並不是太貼切。
周星馳對演戲的態度是非常敬業的,所以他導演的電影作品都不會太差,而且,從最初一個跑龍套的小演員演變成如今的喜劇大咖,說明了周星馳在電影這個領域的天賦和努力都是非常巨大的。
⑥ 為什麼大家婉拒出演周星馳的電影,王晶是怎麼說的
王晶說到,對於喜劇演員來說,它特別的累,而且還要說服自己努力逗觀眾樂,但也得不到導演的認可。
⑦ 王晶很認可周星馳的演技,各位怎麼評價周星馳的演技呢
星爺被稱為後現代解構主義大師,並非是浪得虛名。他在一些作品中對政府欺壓百姓,貪污腐敗,社會風氣敗壞,黃,毒,賭等現象進行了嚴肅的鞭撻和無情的揭露。這使我不僅想起,在中國的近現代同樣出現了這樣一位解構主義大師,奇怪了,為什麼每到社會變動之時,就會有大師出現,這個先不管他,單說這位大師,他和星爺可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首先,因為星爺是在他死後三十年才出生的,所以人們才稱星爺是,後現代解構主義大師,可能也是為了向這位大師致敬吧。其次,星爺跟他本是同宗,即都是周家的子孫,第三,兩人雖然不在同一時代,但,同為浙江人,老鄉啊。第四,兩人都有相似的經歷,都是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都是由母親帶大。第五,兩人的職業生涯都是坎坷不平,歷盡艱辛。第五,兩人都是關注勞苦大眾,批判社會黑暗。第六,都創造了一系列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在藝術的探索中,達到了高不可攀的境界。人們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的。
「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這需要高超的藝術功力。」這段話評價星爺是不是也是恰如其分啊?第七,兩個人,都是出名的臭脾氣,倔強,不苟言笑。行了,不說了,我懷疑這根本就是一個人,因為他們太象了,或者,他們之間有著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算了,這些讓狗仔隊們去發揮吧,可能你已經猜出了他的名字,對,就是周樹人,不過在當時同樣有一幫熱血青年追隨和愛戴他,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叫「魯迅」。
雖然,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不同,但是,所起到的作用絕對一樣。社會是人民的社會,不是當權者的舞台,不管處在哪個階層,大家都應該享有同樣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剝奪我們說話的權利,我們一定要跟定星爺,將社會一切黑暗的,灰色的,丑惡的,變態的東西揭露出來,批判它,打倒它,星爺教導我們說「要沖破一切封建的枷鎖」。
對於魯迅是否是解構主義大師的問題.首先要明白解構主義的概念,對此我來說說自己的一點簡單看法,當然不一定對.呵呵.
解構即剖析,顛覆,即用一種思想顛覆你頭腦中固有的,已經根深蒂固的認識,要做到這一點很難,"顛覆"這個詞充滿了斗爭,激烈,更新換代,氣勢恢宏的意味,在文學藝術領域,又有誰真正能擔當的起這個詞語,可以稱得上是大師呢?
魯迅是文學大師,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也許我並沒有資格來對他妄加評論,在那樣一個動亂的時代里,他的筆無疑是一柄厲刃,字字滴血,滲透在那個冷漠無情的世界.「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在那個奴性泛濫的社會,魯迅為世人敲響了警鍾.
魯迅的文章討伐了專制了封建文化,引領了新文化的潮流,在那樣一個黑暗的社會里,諾大的中國動盪不安,人心惶惶,只有魯迅和一批他那樣的知識分子在做極力的掙扎和對舊勢力的斗爭,他們用革命的思想洗滌著封建社會的殘渣,顛覆著人們的思想.批判人性的罪惡,諷刺和披露社會的黑暗.
因此我們說魯迅是解構主義大師.他不僅僅解構文化,解構人的思想,更像一把厲刃解構著那個社會.
二
而現在的星爺,首先一點就是所處時代的不同,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裡,很難有驚天動地革舊除新的事情發生,因此也就很難出現時世的英雄.
關於星爺和魯迅先生的"相似"之處,樓主分析的很精闢了,在這里指出一點點小錯誤,即魯迅是周樹人先生從文後的筆名,而非後人給他的"綽號".
"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被他們演繹的入木三分,帶給世人無窮的精神力量,在嬉笑怒罵中顛覆人們的思想,可稱之為一種至高的境界.
樓主有句話說得好,"社會是人民的社會,不是當權者的舞台",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才崇拜魯迅,崇拜星爺,因為他們代表的就是平凡人的世界,吶喊著普通人的吶喊.顛覆著時代的潮流,時間在流逝,這種精神卻會永久流傳.
三
我不曉得星爺是否教導我們說「要沖破一切封建的枷鎖」這樣的話,是樓主惡搞嗎?但是,星爺,始終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星爺.
⑧ 王晶眼中的喜劇之王,周星馳嚴謹苛刻,退居幕後,不是沒有原因,咋回事
說起喜劇之王,想到的一定是周星馳,那麼,說起爛片之王,想到的又會是誰呢?沒錯他就是王晶,雖然,王晶背負了爛片之王的標簽,但實際上,他才是90年代,最牛的導演,王晶和周星馳締造了一個喜劇時代,倆人在當時的合作之上,可以說,誰也離不開誰,如果說是王晶成就了周星馳,那同樣也是周星馳成就了王晶!
王晶雖然盛產爛片,但也為90年代,帶來了眾多的經典與回憶,不過,在周星馳喜劇鼎盛時期,倆人便終止了合作,在起初的時候,倆人是因為在喜劇風格上達成了共識,才攜手共行,在後期,也是因為倆人的共識有了分歧,才終止合作,倆人分開後,王晶曾多次評價周星馳,但由於都是周星馳的負面,從而導致星爺的影迷紛紛吐槽王晶不厚道,落井下石!
雖然如此,在王晶心裡,周星馳依然永遠都是他心中最棒的喜劇之王,他曾點評過周星馳後期的喜劇,並稱都還不錯,獨有搞笑風格,都說,周星馳這個人,從小脾氣古怪,時至今日,這樣的脾氣,也從未改變過,但是,周星馳從小時候的家庭情況,生活環境,以及到初期跑龍套,再到中期創造自我風格的周氏喜劇,再到登上喜劇之王寶座,在這個漫長的歷程中,又有幾人能夠,給出一個詮釋?我們都知道,周星馳的成功,不容易,但怎麼個不容易?
或許只有他本人,才能說清楚,當然,在周星馳的《喜劇之王》以及《新喜劇之王》這兩部喜劇中,也是對周星馳,一個最好的真實寫照!然,他現在不能自己出演,但周氏風格的喜劇,更像是他這一生的結晶,所以,他在指導的過程中,更想的是他們能夠演出年輕時的周星馳,希望他們的每個動作、表情、每個笑點,再到某個細微的環節,都能呈現出周星馳的身影。
⑨ 王晶是如何誇贊周星馳的
王晶是導演界的鬼才,曾經在香港電影最不景氣的時期還在堅持拍攝電影,帶領一幫人吃飯,同時為了迎合市場也拍了很多爛片,被稱為爛片王,不過瑕不掩瑜,王晶作為導演的成就還是有目共睹的,拍攝了許多經典的電影,尤其是和周星馳合作了很多喜劇影片,比如《賭俠》,《逃學威龍》,《整蠱莊家》,《九品芝麻官》等等,都是非常搞笑而且經典的喜劇,現在再拿出來回顧依然可以讓人捧腹大笑。本以為兩個人的默契合作會長久下去,可是卻在拍攝《千王之王》是徹底決裂,之後兩個人分道揚鑣再無合作,王晶曾經怒斥周星馳是真小人,而自己是偽君子!不過王晶在參加竇文濤主持的《圓桌派》節目中,談到喜劇電影時,卻意外的誇贊了周星馳!並且王晶導演的喜劇理念也揭示了一個道理,正是周星馳一直苦惱的問題!
周星馳應該也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在經過《新喜劇之王》的失利後,今年終於決定開拍《功夫2》了,這次是自導自演親自上陣,影迷們又有眼福了,可以期待星爺主演的這部功夫喜劇了!
⑩ 不演角色13年,周星馳為何突然主演《功夫2》,王晶或道出緣由
周星馳若想再掀輝煌,主演《功夫2》恐怕不夠,還有2點須注意。
盡管在喜劇電影方面,內地影壇出現了兩位天才型演員沈騰和賈玲,什麼叫包袱一個接一個,什麼叫電影院里一分鍾傳一次笑聲,三分鍾必定傳出大笑聲,在兩人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然而在上了年紀的影迷心中,百花齊放的華語影壇,喜劇模式不該只有這些,周星馳創造出來的無厘頭港式喜劇,應該來湊一湊這個熱鬧,可令人遺憾的是,周星馳已經13年不演角色,轉戰到了幕後,而在最近,網上卻曝出了好消息,稱周星馳將自導自演《功夫2》。
聽到這個消息,無數影迷立馬沸騰了,「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之聲不絕於耳。此前,很多影迷都希望周星馳繼續主演電影,但他在采訪中卻表示自己還能演什麼呢,言下之意就是他什麼類型角色都嘗試過了,已經沒有什麼新鮮的角色能吸引他去主演了。對此,周星馳的老搭檔王晶導演曾在采訪中表示,周星馳不演角色,應該是無法面對自己五六十歲還在鏡頭前擠眉弄眼。
的確,周星馳的無厘頭表演風格,面部表情很誇張,這對於功成名就,已經一頭白發的他來說,是有些不好接受。那麼,既然是在這樣,如果這一次周星馳要主演《功夫2》的消息是真的話,又是為何呢?在這一點上,王晶導演道出了緣由,不得不說,王晶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人,愛恨分明,雖然和周星馳鬧得不愉快,但他對周星馳的贊賞從來沒停過,他稱周星馳一直都是自己心目中演技最佳的那位,哪怕當主持人拿沈騰與之比較時,王晶也含蓄表示兩人是不一樣的。
王晶曾表示,周星馳執導的《新喜劇之王》,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甚至超過了《西遊降魔篇》,但電影最後的口碑不怎麼樣,關鍵在於王寶強沒有演出精髓了,而且不僅只是王寶強,周星馳轉戰幕後這么多年一直不是很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別人演了不他」。可見,這一次周星馳主演《功夫2》,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
對於這一點我深以為然,放眼整個演藝圈,的確可以發現周星馳無法被人替代,但周星馳若想再掀輝煌,恐怕主演《功夫2》還是不夠,還有2點須注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受,就是如今的港片之所以不好看了,那就是它受到了內地電影圈的影響,首先影片中的背景音樂不好聽了,要知道電影抓人心,劇情、演技和適合的音樂缺一不可,內地樂壇從未崛起過,這就導致了電影在音樂方面的不足。
其次是如今的港片也和內地電影一樣,由演員自己來說台詞,雖然演員自身來說是好的,但從觀影者感受出發,昔日港片港劇中那些配音,真的是很抓人心,比如周星馳以前的經典電影,沒有石班瑜 老師配音的話,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周星馳電影要想重現巔峰,必須要用好的配音演員。
不演角色13年,周星馳為何突然主演《功夫2》,王晶或道出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