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完電影《愛情神話》你有什麼感受
《愛情神話》是一部都市群像劇,不同於男導演視角下刻板形象,這部電影由女導演拍攝,女性形象鮮活又迷人。
電影以上海為背景,講述三個個性迥異的女人:
單身精英李小姐,風情萬種格洛瑞亞,精緻女性蓓蓓,因為一名上海男人老白,產生了千絲萬縷的糾葛。
三個女人都喜歡老白,但都不想塵埃落定。
她們內心性與愛的沖突,安全與漂泊的矛盾,因為一次浪漫關系,碰撞出耐人尋味的火花。
1
李小姐:愛情邊緣的玩家
李小姐是一名單親媽媽,前夫是英國人,離異後獨自帶著女兒,寄居在母親家裡。
她有著體面的工作、不錯的收入。
但困於雞毛蒜皮、生活瑣事,青春時代對愛情的憧憬渴望,被生活磨得無比現實。
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她滿心愁著房子孩子票子。
男人,曾是她生活的唯一,如今成了調味劑。
老白,是李小姐邂逅的其中一名男人,兩人一同看完話劇後,眼神傳遞著心照不宣的曖昧暗示。
老白遮遮掩掩:走走吧。
李小姐大大方方提議:去你家!
於是,兩人發生了親密關系。
老白是一名離異的美術老師,生活態度隨波逐流。
生平願望除了辦畫展滿足虛榮心,就是尋找第二春。
春宵一夜之後,他以為自己找到了愛情,歡喜地做起「愛心早餐」。
誰料,李小姐根本不打算繼續這段關系,早已偷偷摸摸穿好衣服,趁老白不注意溜走。
那小心翼翼的神態,像極了「偷腥」的男人。
只享受愛情的愉悅,不承擔愛情的責任,很多人以為這只會發生在男性身上。
其實,無論男女都有同樣的困局:
既想擁有一份浪漫親密關系的愉悅,又不想承受關系沖突爭執的痛楚。
心理學中,這被稱為「趨避沖突」:我們渴望得到一樣東西,同時,我們不願接受隨之而來的另一樣東西。
就像美酒好喝,喝多貪杯,一趨一避的考量下,難免讓人躊躇。
李小姐的選擇,或許也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激情來了,接納並讓一切順其自然發生;
激情走了,權衡利弊做出對自己最有益的決定。
看似灑脫不羈,其實分外清醒。
老白送給她自己親手畫的畫,渴望打動她,她也只是淡然一笑:
年輕時肯定會為這幅畫動心,但現在已經不會了。
中年女人的愛情,不過是恰逢其時的那杯酒,享受完微醺的快樂,酒醒了,還是得獨自面對生活。
所以,李小姐遊走於男人之間,但拒絕和任何一個人發展穩定關系。
對她來說,男人就像夜深人靜時,對著窗口抽的那根煙。
雖然醉人,但香氣散盡後,只留下淡淡的嘆息。
2
格洛瑞亞:敢愛敢恨的花蝴蝶
格洛瑞亞是老白的學生,雖然隔著一層「師生」關系。
但她明目張膽表達對老白的好感,毫不掩飾自己內心的熱情。
她有著嫵媚動人的外形,一口甜美的嗓音,喚著「靈呀靈呀」,直叫人骨頭里酥酥麻麻。
格洛瑞亞有老公,可失蹤了。
她對老白說:
老公長得很帥,因為從事非法交易被綁架了,綁匪要求2萬5千人民幣贖金。
贖金的數字,成了她與老白春風一度後,為了撇清關系,她購買老白畫作時扔出的錢。
2萬5千元,這就是她心中男人的分量。
「有錢有閑、老公失蹤」,格洛瑞亞活得愜意自由。
她會在一夜情後給男人錢,也會幫老白籌備畫展的場地,看起來,她才是兩性關系裡的強大的一方。
但電影立體地呈現出:
人並不是有強大的一面,脆弱和強大總是一體兩面、如影隨形。
格洛瑞亞會找老白吐槽,傾訴心中的苦水,渴望得到理解。
可當老白真的嘗試走近她,她又會戴上「花蝴蝶」的面具,用嫵媚來隔離真情。
她享受特立獨行的生活,但也容易被外界影響心情。
當她和蓓蓓同坐一張餐桌時,蓓蓓諷刺她:一個女人,這輩子沒有小孩是不完整的。
她回懟:
這是騙鬼的,這話我也可以編。一個女人這輩子沒有為自己活過,是不完整的。
格洛瑞亞就像一個包裝精緻的禮物盒,用身體強行闖入男人的世界,但絕不把心靈交給對方。
她可以讓男人看到她有多精緻、多獨特,可盒子里到底裝著什麼,只有她自己知道。
對格洛瑞亞來說,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男人,而是自尊、自信、自愛。
她渴望活出自己,即使要為此付出孤獨漂泊的代價。
所以,哪怕老公失蹤,她也不孤苦無依,而是想愛就愛、想笑就笑。
肆意過著自己喜歡的人生,並且為一時的激情沖動給錢買單,大有「我對我的行為負責」的意思。
男人無法為她的人生負責,那就自己為自己負責。這篤定的人生觀,何嘗不是一種新時代獨立女性的精彩姿態呢?
3
蓓蓓:獨立意識萌芽的女人
蓓蓓是老白的前妻,她是一個精緻的女人,離婚後迷上跳探戈;
也是一個念舊情的女人,總是對老白念念不忘。
關於兩人的離婚原因,電影給出了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真相:
蓓蓓說:「我只不過是犯了全世界男人都會犯的錯。」
婚後出軌,這個總是發生在女人身上的悲劇,也發生在了男人身上。
老白聽到這話表情很不是滋味,熒幕前的你我卻會心一笑。
無論男女,都有寂寞、孤獨、迷茫的時候,這讓成長的過程,必然伴隨著錯誤。
可即使親密關系因此走向破裂,也不意味著關系就此結束。
蓓蓓深知自己做錯了事,出於內疚,也出於彌補,她沒有和老白劃清界限,時不時地出現在他的生活里。
蓓蓓的男友是北方人,她嫌棄兒子找了個北方女友,說「北方人和南方人合不來。」
老白在旁邊聽到了,憤憤地說:你相好不也是北方人。
可見,蓓蓓並非真心愛著男友,可男友讓她發現:
這世上有著各式各樣的關系,婚姻,只是一種關系,它是人生的選修課,而不是必修課。
因此,蓓蓓並不打算和老白復婚,盡管看著老白有愛慕者,她內心不安。
故意嗆李小姐和格洛瑞亞「跟我在一起幾十年沒人睬,一分開變成搶手貨」。
可內心深處,她何嘗不希望老白獲得幸福?前婆婆一心想讓他們復婚,蓓蓓卻說,老白應該另尋佳緣。
擰巴又真實,小氣又大氣。蓓蓓如同一個多面體,真實地表現出中年女人復雜的心理活動。
而她拒絕婚姻、拒絕愛情,又何嘗不是一種女性成長的出路。
結婚幾十年,才知道自己愛的不是眼前這個人,有多少女人,擁有蓓蓓這樣及時止損的勇氣?
與其說,蓓蓓對老白念念不忘,不如說,她通過照顧老白,來安撫過去的自己。
看似念舊情,其實正在告別過去。扎入婚姻幾十年,如今總算做回自己,蓓蓓渴望摸索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有人說:
《愛情神話》中沒有愛情,沒有神話,只有愛情破碎後的清醒自洽。
我深以為然。
無論是李小姐的理性,格洛瑞亞的灑脫,還是蓓蓓的成長,三種面對感情的態度,其實都與愛情無關。
或者說,她們沒有把愛情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
愛,有則很好,沒有也不差。因為我可以愛自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權衡性與愛的關系,過好自己的生活。
冷暖自知,愜意自得。
中年女人的魅力,或許就在於此:
知道生活充滿了破碎與掙扎,依然在破碎中勇往直前,勢必要突破常規,找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三個女人都有著遲來的叛逆,如同暗火,悄無聲息,卻燃盡了草原。
影片最後,三個女人一起看經典電影《愛情神話》,卻看得昏昏欲睡,更加點破了電影的主題:
中年人的生活,愛情不再崇高,即使依然渴望愛情,也能在愛情和生活之間四兩撥千斤,游刃有餘地轉換。
唯一不變的,是好好愛自己。
千軍萬馬擠「婚姻」這個獨木橋,大可不必,為一段關系投入再多,都不如在自己身上施加養分。
愛自己如同種果樹,慢慢蛻變升華,長出獨屬於自己的形狀,最後收獲的果實,必然能讓生活添色增香。
B. 奧斯卡獲獎影片《犬之力》想表達什麼這部影片有哪些看點
奧斯卡獲獎影片《犬之力》是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執導拍攝的電影,這部影片獲得了2022年第79屆金球獎7項提名並拿下了其中的3項,其中包括最重磅的劇情類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影片中飾演冷酷小哥彼得的演員柯蒂·斯密特-麥菲獲得了最佳男配角。
值得一提的是簡·坎皮恩導演是一位低產的導演,她已經有長達四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了,但是在這四十年中她只創作過8部長片,8部短片和2部劇集,雖然她的作品不多,但是只要出自她手的便部部都是精品。
C. 徐靜蕾被稱為「中國第一女導演」,她的代表作有哪些
徐靜蕾可以說是一代人心中的女神了,她容貌清麗,氣質獨特,人淡如菊,多才多藝,她既是一個出色的的演員,又是一個優秀的導演,她有很多屬於自己的代表作,比如《我愛你》、《開往春天的地鐵》、《杜拉拉升職記》、《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
D. 胡安(著名女導演)詳細資料大全
胡安,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內地導演。
E. 大片看多了,誰推薦一些女導演執導的電影~~ 謝謝(看答案質量有追加分數~~)
以下是我個人的見解:
許鞍華:強烈推薦《天水圍的日與夜》!許鞍華是中國女導演裡面最具大師氣質的一個。她的片子都值得一看,《女人四十》、《千言萬語》、《瘋劫》也很經典。獲香港金像獎最多的導演之一。是導演之一,不是女導演之一。
簡坎皮恩:《鋼琴課》。她這個片子拿了戛納最佳電影,相當出色。她的其他片子就不推薦了……她就這一個片相當牛。不牛的還有《裸體切割》,《聖煙》。
索菲亞-科波拉:《迷失東京》。她的代表作,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本的獎,也是她最好的作品。她跟坎皮恩一樣,除了最好的一部,其他的作品都很平庸。平庸的有《瑪麗皇後》、《處女自殺》。
張艾嘉:《少女小漁》,《心動》。前者拿過亞太影展的獎,後者拿過金馬。聽起來名氣挺大,但是作品都泛泛。這兩部還不錯。其他像《20 30 40》、《一個好爸爸》等,娛樂還行,但是沒有什麼實質價值。
張婉婷:《玻璃之城》《秋天的童話》,還好。
麥婉欣:《蝴蝶》,尚可。
李少紅:《紅粉》,《門》。她的電影遠遜色於她的電視劇。
馬儷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我們倆》《我叫劉躍進》《桃花運》。前兩部是文藝片,很不錯,後兩部是商業片,很不怎麼樣。尤其是《桃》,其糟爛程度堪比愛情呼叫系列。
徐靜蕾:……她也敢稱為導演,不害臊。你所看見她署名導演的作品都不能算她導演。她的作品可以忽略。
其他的女導演沒大研究,就不瞎說了。
F. 你最喜歡的十部女性導演電影作品分別是什麼
1《 日煩夜煩》
影片雖過於血腥與殘暴,但令觀眾體驗到人類天性的一面。男主文森特·加洛對於角色的掌控,那種憂郁的絕望,幾近崩潰的感覺,演繹得淋漓盡致
2《拾穗者》
像用電影來寫散文,法國好像隨處都是風景,隨地都可以用來作畫!電影是想像的藝術,紀錄片是當下的發聲。如果認為生活很無聊的人,隨意找個主題拍紀錄片應該頓時會有趣起來。印象深刻的是,你願意和掃垃圾的人握手嗎?
女孩兒們和她們的哥哥都挺好。表面上都是毫無意義的家庭瑣事,實際上是表達親子、兄妹、女僕、同齡友人的微妙情感關系。看似符號化的各種道具創造了超現實感。大量近景鏡頭創造了逼仄感。燈光師和音效師居功至偉。
9《沙羅雙樹》
和阿彼察邦很像從生活從逐漸挖掘出生命的律動,這部很悶的片子在河瀨直美以瑣碎現實為主添加了亦真亦幻的輔料後開始有了「神性」,兩點:一是沙羅節上震撼的舞蹈儼然民俗風情,醉心於雨中的舞動攝人心魄,二是眾人用共同的音律幫助生產見證新生命的誕生,俊在哥哥圭神隱後看到新生的弟弟流下了淚水
10《將來的事》
憂鬱症母親的政治審美,市場和內容所提供的真理能否辯駁,無政府主義農場走丟了潘多拉,分手丈夫的海邊小屋,欣慰學生亦非歸屬,柏拉圖兒童讀物,平安夜催眠曲……一位哲學老師bitter sweet的小生活,將所有悲痛都過得輕松幽默波瀾不驚,只在不經意時悄悄哭泣。很不錯
G. 電影《世間有她》引發溫暖共情,你在哪個角色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電影《世間有她》 一經上映引起各大網友的熱論,表示這樣一部以女性題材為主體的電影在中國內地十分少見。並且演員也演出了不同角色時期女性的身份位置與困難,劇中表達的深度和意義都讓人不禁反省深思。小小的女性通過自己不同面的努力,為人們帶來了不同的視覺體驗。
可以說簡單的三個家庭,包含了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女生的縮影。而在面臨困難以及生活中的瑣事時,應該如何去平衡和調節自我?在這場新冠肺炎中大家不僅感受到了家庭裡面為生活金錢的打壓的窒息感,還有孩子生病時的焦急感。甚至是戀愛,也因為疫情而變得岌岌可危。一系列問題夾雜在電影中,許多觀看電影的朋友都表示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當時的自己就像她們一樣被困在繭中無法掙脫,幸好一切都挺過來了。
H. 皮克斯新作《青春變形記》獲單日觀看人數冠軍,你喜歡這部動畫電影嗎
皮克斯新作《青春變形記》獲單日觀看人數冠軍,小編喜歡這部電影。因為這部電影是華裔女導演拍攝的,因此在電影中有很多中國元素,比如說祠堂、字體等等,讓人覺得在異國他鄉,依舊有人沒有忘記自己的根,這是一種愛國的表現。
這部電影的質量上乘,口碑非常不錯。雖然故事很好懂,但是暗含著人生最真實的道理,也體現著媽媽對女兒的期望。媽媽一直希望女兒可以成為一個乖孩子,能夠擁有很好的學習成績。但是最終選擇尊重女兒,這是媽媽心態的轉變,很多父母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都覺得對孩子的管束太嚴格。只有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