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拍歷史電影的導演

拍歷史電影的導演

發布時間:2023-03-12 19:12:35

Ⅰ 中國最牛十大導演你認為都有誰

我覺得肯定要有李安,還有張藝謀,周星馳,徐克,馮小剛,寧浩,姜文,王家衛,吳京和陳凱歌。我覺得李安導演是好萊塢亞裔導演之中最成功最特別的一位,他的電影作品在國內外東西方都得到了廣泛認同,在他手中,電影並不存在由文化差別和國別,他能夠用他獨特的電影語言來處理各種情感倫理,讓他的作品觸動觀眾,影響觀眾。他所導演的處女作《推手》就獲得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他的五部華語電影作品每一部都是經典之作。他是我們的「華人之光」。他對電影的理解,不僅是在我國,包括全世界都是比較認同的。

我認為馮小剛的作品也可說是獨具特色。擅長商業片,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著稱。而且觀眾對他的印象不僅僅是一位導演,還是一位演員,他將喜劇精神、世俗精神以及平民精神植入到電影中。作為 「賀歲片之父」,他讓「賀歲片」這一在特殊檔期上映的電影類型走入大眾的視野,讓如今的觀眾在大過年的也能夠有機會盡情享受歡樂。陳凱歌有點悲情,《霸王別姬》是他較早導演的作品,這部作品實在太好了,藝術水平實在太高了,所以是很難復制的。一個人起點太高,就會容易跌落,他後來導演的作品總被拿來比較,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Ⅱ 主要拍紅色主題電影的導演有誰

周永旗,紀錄片導演 ,近年進入影視行業主導電影《鏞城之戀》,與影視策劃製片人媒體人劉月好先生聯手拍攝完成大型抗戰3D院線電影《決戰要塞崗》 。

Ⅲ 中國歷代導演名單

第一代導演:指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電影的拓荒者,如張石川、鄭正秋等。代表作品有《歌女紅牡丹》、《火燒紅蓮寺》等。

第二代導演: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活躍在影壇上的一批導演,如蔡楚生、孫瑜、費穆、吳永剛等。代表作有《城市之夜》、《大路》、《漁光曲》等。

第三代導演: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活躍於影壇的導演,如鄭君里、謝晉、水華、成蔭、崔嵬、凌子風、謝鐵驪等。優秀作品有《南征北戰》、《白毛女》、《青春之歌》、《小兵張嘎》、《早春二月》、《女籃五號》、《芙蓉鎮》、《鴉片戰爭》、《駱駝祥子》、《邊城》、《春桃》等。

第四代導演:「文革」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或各電影廠培養出來,在新時期嶄露頭角的一些導演,如吳貽弓、吳天明、謝飛、鄭洞天、黃建中、黃蜀芹等。

提出中國電影「丟掉戲劇的拐杖」,提倡紀實性,追求質朴自然的風格和開放式結構,注重開掘社會與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青春祭》、《沙鷗》、《本命年》、《小花》、《城南舊事》、《小街》等。

第五代導演:電影學院上世紀八十年代畢業的一批導演,如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何群等。作品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特別強烈。《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獵場扎撒》、《紅高粱》等。

第六代導演:第六代導演一般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90年代後開始執導電影的一批年輕的導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

管虎《鬥牛》、《殺生》、《上車走吧》、《頭發亂了》、《老炮兒》,寧浩《綠草地》,賈樟柯《天註定》、《小武》、《站台》,張元《媽媽》、《北京雜種》,王小帥《冬春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阿年《感光時代》。

王一持(王強)《新一年》,路學長《長大成人》,章明《巫山雲雨》,何建軍《郵差》,婁燁《周末情人》、《蘇州河》,張揚《愛情麻辣燙》、《洗澡》,王全安《月蝕》《圖雅的婚事》,陸川《南京!南京!》等。

第七代導演:陸川、高彭、李芳芳、常征等幾人,中國第七代導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業片。

導演的職責是:

1、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

2、與製片人和導演組其他成員攜手遴選演員。

3、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4、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5、指揮現場拍攝工作。

6、指導工作團隊完成後期製作,包括剪輯、錄音、主題曲、動畫、字幕、特效等。

7、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

Ⅳ 中國歷史電影有哪些

1、《鴉片戰爭》

是1996年上映的一部歷史劇情類電影,該片由馮小寧執導,寧靜、邵兵、多布吉、應真等共同出演。影片講述了以20世紀初的中國西藏為背景,演繹了一段漢藏兒女生死相依的愛情故事和並肩抗戰的英雄傳奇的故事。

Ⅳ 文青藝術片《羅曼蒂克消亡史》| 程耳導演拍盡了這個世紀所有溫柔

現在是北京時間凌晨1點,我想自己又喝多了。

連著工作好些天想著放慢一個晚上,去鞭撻下咸魚身:點開手機上的日歷,好些飄紅,發現去年年底的電影計劃還沒有做完(可能是作者太懶,連用ipad看電影都懶得排期)。准備了《羅曼蒂克消亡史》、《驢得水》、《房間》等一系列片子,捉摸著看完片子寫個觀後感,於是稿子又來了。

電影里充滿了歷史的戰爭、叛變、仇恨、罪惡... 人性的各種骯臟、扭曲、變態、倫理、正義、回歸、尋找...無不耐人深省。《羅曼蒂克消亡史》時間發生順序與歷史載入錯綜復雜,人物轉場極具戲劇性,在視覺上也是端莊考究的,構圖與敘事,足矣說明這是一部水準很高的藝術片。如果你看過一遍雲里霧去不曉得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主題和意圖,也沒多大利害,我總覺得這種劇本需要反復嚼幾遍,才能品嘗文明和屠場的羅曼蒂克。

所以第一遍看完《羅曼蒂克消亡史》你不懵逼還是很不可思議的。

這註定是一部口碑兩極,會引起極大爭議的電影。其實這個也還算好,華語片最大的問題不是製作不夠精良(當然這個問題也挺要命的),而是有想法的太少。《羅曼蒂克消亡史》就是一部充滿了想法的電影。

至於想法是好是壞,這一次主要聊敘事和演員。

《羅曼蒂克消亡史》原來的片名叫《舊社會》,其實整個電影說的事情並不復雜,就是講一個時代、一群人的變化,時過境遷之後的一聲嘆息。但是程耳這個導演太不老實了,他不單是在挑戰觀眾,甚至是在挑釁觀眾。為什麼這么說呢?

▲右邊是杜月笙,左邊是程耳導演,覺得他比馮小剛更像

首先普及一下,程耳是昆汀·塔倫蒂諾的鐵粉,基本上昆汀的元素,程耳都用上了。

▲前兩張截圖是昆汀的《無恥混蛋》

最後一張是《羅曼蒂克消亡史》預告片截圖

你看杜江演得童子雞殺趙寶剛那段,先是兩個人閑扯,然後暴力場面突然出現,中間還有一兩下節奏停頓,最後達到暴力高潮,這是昆汀慣常的套路。還有就是一些細節的致敬,比如俯拍的上帝視角,比如死屍視角。也有一些惡趣味,比如對腳的迷戀(昆汀是大名鼎鼎的戀足癖),對暴力形式感的迷戀。這部電影的一些音樂是梅林茂的,但也有一些就是瞄著昆汀最喜歡的配樂大師莫里康內做的。

▲第一張截圖是昆汀的《無恥混蛋》,第二張來自《殺死比爾》。後面兩張是《羅曼蒂克消亡史》海報和預告片截圖,這個角度在昆汀宇宙里被稱作"The Trunk Shot"或者是"The Corpse POV"

昆汀非常喜歡把電影的敘事打亂,也就是咱們 老百姓 (45.390,-0.08,-0.18%)平時說的倒敘、插敘,最典型的就是《低俗小說》和《殺死比爾》,昆汀利用這種方式調整故事高潮出現的時間和觀眾的心理預期,特別是《低俗小說》,違背時間線的敘事達到了反諷的效果。電影結尾約翰特拉沃爾特迎著夕陽走出大門,看起來是好萊塢Happy Ending的俗套,但是其實在電影里,他後來的遭遇已經提前交代了,他被布魯斯威利斯亂槍打死在了廁所里。

《低俗小說》的反諷片尾

結構要起到幫助內容的作用才有意義。華語片里,《心花路放》做得很好,他通過敘事詭計,說明了愛情的荒謬,一開始你以為是黃渤新感情的開始,但後來發現那個所謂的新感情其實指向的結尾就是電影不堪的開頭。我覺得這個電影是被評論界大大低估的,很多人看到了喜劇和段子,但是沒看到寧浩骨子裡對愛情的不信任。

程耳的《邊境風雲》和《羅曼蒂克消亡史》都打亂了故事順序,《邊境風雲》還加上了小標題,而「羅曼」的粗剪版同樣有小標題。這也是昆汀電影慣用的套路。

《羅曼蒂克消亡史》的故事分三部分,抗戰爆發前五年,抗戰爆發前夕,抗戰結束後,1、2、3。電影的故事線是2、1、3,先把矛盾最尖銳的抗戰前展現出來,然後回溯這些人之前的狀態,最後講結果。

這個順序的調整其實是會帶來很大爭議的,是先看結果還是先看過程,兩方面的支持者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理由。不知道大家怎麼看,也歡迎告訴我 。

還有一個很值得玩味的敘事策略,所有人物都是因為一場戰爭而發生了改變,而這個電影獨獨沒有講戰爭。打仗的時候,淺野忠信和章子怡在密室里啪啪啪,章子怡成了淺野忠信的性奴,然後故事就到了菲律賓的日軍戰俘營。對了,這個電影的英文名字是The Wasted Times,至於哪些時光是被浪費的,不說其實你們也應該知道。這一點,程耳的膽子真的很大。

程耳還有一個小花招,就是讓不同的人,演實際上的同一個角色。最典型的就是杜江飾演的童子雞,實際上就是年輕時候的陸先生,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影,可能讀解起來就沒那麼難了。特別說一下杜江,這個人物又狠又萌,有一種有趣的反差,特別是杜江殺人那段,節奏把握的很好,這個演員有前途的。不過砸的次數少了一些,估計也是審查不讓。

還有,章子怡和淺野忠信啪啪啪,不就是杜江和霍思燕那段沒有展現的部分嗎?(我承認這段有點過度解讀)

再來說說演員。

這部電影算是群戲,有名有姓的演員十多個,而且像鍾漢良、韓庚這樣的明星,基本上就是跑了個龍套。那麼誰是這個電影的主角呢?

不是葛優、也不是章子怡,是那個日本人淺野忠信。一個講抗日的華語電影,主角是個日本人,有意思,任性。

淺野忠信不光是因為戲份多,而且這個人物的描寫最為全面立體。電影里有他在日料店做飯,在浴池洗澡,陪貓玩耍,在戰壕等死等各種各樣的細節,在一個角色這么多的電影里,只有淺野忠信擁有那麼多獨處的機會,這些戲份強調了人物的內心,再配合他殺人、啪啪啪、執行任務這些外化的動作。一個有里有面,豐滿立體的人物就出現了。你看看淺爺對貓的態度,再看看他對其他人的態度,就清楚這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葛大爺在首映的時候吐槽,自己和章子怡的戲不夠多,「導演給剪的比較碎。」

這句話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因為人太多,電影片長有限。其實每個人的故事拿出來,都會是一個很好的電影,但是放在了一起,導演不得已就要做取捨。最後淺野忠信這個日本人基本上是從電影里自己長出來的,他的生命力最旺盛,以至於壓倒了葛優和章子怡。

其實程耳那麼任性,乾脆把《羅曼蒂克》拍成四個小時的黑幫史詩,沒准就對了。

可惜他沒有。

所以觀眾印象深刻的,都是他們獨自出鏡的段落,杜江的童子雞怎麼殺人,霍思燕看見童子雞時候的反應,閆妮演的王媽怎麼面對死亡,章子怡對鏡頭的獨白、在車後排坐著趕路,阿嬌執行任務前的准備……都很好,可是太少了。

這個人出來,然後莫名其妙地沒了。上一次《一代宗師》也有這個問題,王家衛的解釋很狡猾,他說這就是人生,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人都是這樣。

其實這么處理無所謂好壞,導演任性嘛。但是這部電影的人物那麼多,是不是每一個都是有必要的,都是完全不可或缺的,有一些是否可以合並或者省略,個人覺得,是有這個餘地的。有一些人物是不是一定要保留,也是有討論空間的。

程耳這樣的導演,堅持且任性,努力且強硬,我不知道為了這樣的一部電影可以在大銀幕上出現,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也不知道他的各種堅持,最後是給這個電影加分,還是減分,因為這個電影最好的樣子是什麼樣,恐怕我們都無法得知。

作者也很好奇,這樣一個獨特、各色的電影,是怎麼通過華誼、英皇的綠燈系統,進入到商業片范疇製作發行的,這背後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這個電影我最喜歡的鏡頭,是戰俘營里那群光著上身,臟兮兮的日本士兵,轉著頭對著畫面看。

我覺得這個畫面摸到了歷史的影子。

勿忘國恥,勿失人心。

電影資料和部分評論來自新浪閱讀和豆瓣電影

作者既興所作,看歷史,心安理得。

Ⅵ 影片《1921》發布海報,這部影片的導演是誰

這部影片的導演是黃建新。

這部電影還有王俊凱,李晨,黃軒,陳坤,倪妮,劉昊然等人出演,一定很好看。

Ⅶ 中國從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導演有哪些越具體越好。

中國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導演如下:

1. 第一代導演:中國電影始於1905年,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第一部長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武俠片《火燒紅蓮寺》、第一部勞工片《勞工之愛情》、第一部體育片《二對一》、第一部系列電影《火燒紅蓮寺》 。他們也就成了中國的第一代電影人,中國的「第一代導演」 。



閱讀全文

與拍歷史電影的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往usb里下載電影 瀏覽:680
如燃情歲月經典電影推薦 瀏覽:325
懸疑電影推薦懸疑 瀏覽:470
2020豆瓣電影紀錄片高分 瀏覽:817
有沒有電影被美國禁止 瀏覽:886
北金橫店電影城 瀏覽:846
美國殘殺女孩的電影 瀏覽:693
美國電影計劃生育片 瀏覽:145
土火水風國外電影 瀏覽:104
如何在豆瓣電影上傳截圖 瀏覽:394
好看的美劇電影推薦 瀏覽:830
13年哪個電影賺錢了 瀏覽:864
搞笑電影排行2016 瀏覽:58
如何關閉抖音搶電影票 瀏覽:360
27電影院琪琪 瀏覽:431
跟日本浪人打的香港動作電影 瀏覽:75
德輝左岸電影城 瀏覽:898
李煥英為什麼周日沒有電影 瀏覽:601
歐美恐怖血腥魔法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35
尋龍記電影動畫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