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狹路相逢電影在哪個國家拍的

狹路相逢電影在哪個國家拍的

發布時間:2023-05-22 03:47:35

❶ 8月有哪些電影上映

中文名:
全城戒備
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類型:動作
劇情
上映日期:2010-08-06
導演:陳木勝
主演:郭富城
吳京
舒淇
中文片名:二流警探
英文片名:The
Other
Guys
國家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喜劇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06日
影片公司:
導演:
亞當·麥凱
Adam
McKay
主演:
馬克·沃爾伯格威爾·法瑞爾塞繆爾·傑克遜道恩·強森伊娃·門德斯林德賽·斯洛尼邁克爾·基頓雷·
斯蒂芬森斯蒂夫·庫甘帕里斯·希爾頓
中文片名:愛麗絲的失蹤
英文片名:The
Disappearance
of
Alice
Creed
國家地區:英國
影片類型:驚悚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06日
影片公司:
導演:
J·巴拉克松
J
Blakeson
主演:
傑瑪·阿特登馬丁·康普斯頓埃迪·馬森
中文片名:舞出我人生3D版
英文片名:Step
Up
3D
國家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劇情愛情歌舞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06日
影片公司:頂峰娛樂
試金石
導演:
喬恩·楚
Jon
Chu
主演:
小哈里·沙姆凱莉·戈爾茨坦亞當·賽瓦尼沙爾尼·文森阿利·馬基里克·馬蘭布里克里斯托弗·斯科特盧比·費利西亞諾路易斯·羅薩爾多
中文片名:怦然心動
英文片名:Flipped
國家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劇情喜劇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06日
影片公司: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導演:
羅伯·萊納
Rob
Reiner
主演:
麗貝卡·戴·莫納瑪德琳·卡羅爾艾當·奎恩佩內洛普·安·米勒安東尼·愛德華茲約翰·馬奧尼摩根·莉莉斯泰芬妮·斯科特沙恩·哈珀
中文片名:最瘋狂的夢
英文片名:The
Wildest
Dream
國家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劇情紀錄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06日
影片公司:
導演:
安東尼·格芬
Anthony
Geffen
主演:
康拉德·安高休·丹西拉爾夫·費因斯利奧·席霍丁利亞姆·尼森娜塔莎·理查森艾倫·里克曼
中文片名:敢死隊
英文片名:The
Expendables
國家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動作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13日
影片公司:Millenium
Films
導演: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
主演: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傑森·斯坦森李連傑杜夫·朗格蘭迪·庫卓米基·洛克阿諾·施瓦辛格
中文片名: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永遠做女孩
英文片名:Eat,
Pray,
Love
國家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劇情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13日
影片公司:
導演:
瑞恩·墨菲
Ryan
Murphy
主演:
朱莉婭·羅伯茨詹姆斯·弗蘭科賈維爾·巴登比利·克魯德普理查·詹金斯維奧拉·戴維斯
中文片名:狹路相逢/索取者
英文片名:Takers
國家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犯罪動作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20日
影片公司:Grand
Hustle
Entertainment
導演:
約翰·盧森霍普
John
Luessenhop
主演:
海登·克里斯滕森馬特·狄龍保羅·沃克佐伊·索爾達娜伊德瑞斯·艾爾巴
中文片名:播種愛情
英文片名:The
Switch
國家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愛情喜劇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20日
影片公司:Miramax
Films
導演:
威爾·斯派克
Will
Speck,
喬什·格爾頓
Josh
Gordon
主演:
詹妮弗·安妮斯頓傑森·貝特曼傑夫·古德布拉姆派垂克·威爾森朱麗葉特·里維斯斯科特·艾爾洛德
中文片名:彩票風波/大樂透
英文片名:Lottery
Ticket
國家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喜劇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20日
影片公司:華納兄弟影業
Warner
Bros.
Pictures
導演:
埃里克·懷特
Erik
White
主演:
鮑·烏艾斯·庫珀布萊登·傑克遜娜塔麗·諾頓T-Pain凱斯·大衛泰瑞·克魯斯邁克·伊普斯
中文片名:劇場版
怪談餐館
英文片名:劇場版
怪談レストラン
國家地區:日本
影片類型:驚悚奇幻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21日
影片公司:東映
導演:
落合正幸
主演:
工藤綾乃西村雅彥田中卓志山根良顯長友光弘
中文片名:百夫長
英文片名:Centurion
國家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劇情驚悚動作歷史
上映時間:2010年08月27日
影片公司:
導演:
尼爾·馬歇爾
Neil
Marshall
主演:
邁克爾·法斯賓德多米尼克·威斯特奧爾加·庫里連科諾爾·克拉克

❷ 有哪些在泰國取景的電影作品值得一看

人在囧途在泰囧,是徐崢導演徐崢主演的一部好的電影,是在泰國取景的電影,還有眉公河行動也是取景的電影作品,這些電影作品都值得你去看看。

❸ 有部電影裡面有個烔烔俠的叫什麼名字

神奇俠侶 (2011)
導演: 谷德帶悄昭
編劇: 馮勉恆 / 谷德昭
主演: 古天樂 / 吳君如 / 李菁 / 何雲偉 / 文章 / 更多...
類型: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香港
語言: 粵語
上映日期: 2011-02-03(中國大陸)
片長: 100分鍾
又名: Mr. and Mrs. Incredible

在一個遠離京城的幽靜田野,鬍子拉碴的保長歡哥(古天樂 飾)慵懶倦怠,過著百無聊賴的生活。他的老婆紅姐(吳君如 飾)經營一家包子鋪,廚藝上佳,持家有道。夫妻倆看似訥言平庸,胸無大志,蠢斗渣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曾經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遙銷腔想當年,京城出了兩個名震江湖的俠客——炯炯俠和香香俠,他們濟弱扶貧,懲惡揚善。兩個大俠互相較勁,狹路相逢,卻由此一見鍾情,攜手歸隱江湖。他們隱藏著自己的一身武功和令人驚嘆的超能力,決心安頓下來買間房子再生個孩子。
誰曾想事與願違,夫婦倆始終沒有孩子令他們頗為煩惱,而就在此時一場武林大會突然在小山村召開,他們沉靜的生活被徹底打破……

❹ 詳細的新浪潮電影全解!詳細!!

讓專家告訴你什麼是新浪潮
<<劃時代的作者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始末>>
來源: 作者:讓一皮埃爾.讓科拉
「有一點我們強調得不夠:『新浪潮』既不是一場運動,也不是一個學派,又不是一個集團,它只是一定的量,是報界創造出來的統稱,為的是把兩年來崛起於本行業中的五十餘名新手統歸一類,以往,每年只能出現三四名新人。」
——弗朗索瓦.特呂弗 《法蘭西觀察家》1961年10月19日

「……不過,這的確是一段好光景。既然這一套吃掉開,製片人當然都希望拉青年人為白己拍『新浪潮』影片.
——米歇爾.德維爾 《正片》,第58期,1964年2月

1958年是法蘭西歷史也是法國電影史的轉換點。

1958年5月至9月,政局動盪,法蘭西第四共和國行將消亡①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戴高樂當選總統前的法國。——譯者……有一位慈父將親自出馬,把法國人從阿爾及利亞戰爭的泥潭中、從奇恥大辱中拯救出來。法國人真是三生有幸。

大體與此同時,電影出現了更新的跡象,這在文藝沙龍中引起了反響,隨後,各大報刊便把這種新動向冠以美名,日「新浪潮」。

新法國要新電影。口號應運而生。當然,無論是法國,還是法國電影都沒有象當時宣揚的那樣明顯改觀……這也無妨,1958年畢竟算是轉折的一年。

「新浪潮」這個名詞一直洪福不淺,至今人們還在談論「 新浪潮」影片、「新浪潮」時期,或是抱有敵意,或是帶著懷舊情緒。一位才能有限,但富於想像力的製片人,為了發行放映比埃爾.德朗雅克的《尋槍記》,甚至於1966年某一天舉辦了「下一次浪潮日」,雖然這部影片不久便無人問津。「新浪潮」——這就是電影。

然而,「新浪潮」的出現有著遠為廣泛的背景。要想了解它的起源,應當追溯到1957年10月3日出版的一期《快報》。這一天,在周刊封面上印著一位妙齡女郎的面部特寫,標題是《新浪潮來了》,下面引用了夏爾.貝璣(夏爾.貝璣(1873—1914):法國詩人、政論家。曾在轟動一時的德雷福斯案中主持正義,為德雷福斯辯護。所寫作品有劇本《貞德》、長詩《夏娃》等。 1905年後發表《我的祖國》一書,宣揚沙文主義。——譯者)的箴言:「我們才是中樞和心臟,中軸線從我們這里通過。要以我們的表來對時」。當時,正在開展廣泛的全國性徵詢活動,總共提出了二十一個問題。自10月10日至12月12日,《快報》周刊連續登載了回答與分析文章,從中總結出來的《全國青年問題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當時,「新浪潮」的提法一直與《快報》聯系在一起,甚至從1958年6月26日至12月 11日,各期《快報》的封面都印著副標題;《新浪潮期刊》,前後達半年之久。……那時,還尚未涉及到電影。

「新浪潮」這一名詞見諸報端,多半是弗朗索瓦茲.吉羅(吉羅(1916一);法國女作家,《快報》創始人之一。後任激進社會黨副主席,曾在吉斯卡爾.德斯坦政府婦女部中任要職。著作有《新浪潮》、《青年肖象》、《假若我在說謊》、《權力喜劇》等。——譯者)涉筆成趣的產物。而電影開始湊趣則是數月之後的事。這家《快報》在1958年10月30日出版的一期上登出由影片《我們都是殺人犯》(影片攝於1952年,導演是卡雅特。——譯者)的導演署名的一則啟事,標題是《您願為卡雅特的影片出力 嗎?》啟事內容是:「拜讀過『新浪潮』之後,我決定拍攝一部這類題材的影片。我在幕前,諸君在幕後。本人成竹在胸,諸君則希望有人代言……候迴音,煩告巴黎愛麗舍田園大街八十一號,《快報》周刊,安德烈.卡雅特先生」。果然,報社收到了一些回信,並登在 1958年 11月 2 0日的《快報》上。許多回信強調了阿爾及利亞戰爭,並且殷切希望在銀幕上對其有所表現。(在1957年春季進行的調查中,有個問題是:「對法國人來說,全國頭號難題是什麼?」在「新浪潮」青年的回答中,阿爾及利亞問題居首位(百分之二十八),其次是「找一個穩定的政府」(百分之二十四)。這兩個問題在隨後四年期間也是法國政治生活的中心,而所謂「新浪潮」影片對此只有寥寥無幾的反響。——原注)這件事未見下文。倘若安德烈.卡雅特的影片果然拍成的話,世人所知的「新浪潮」想必就不是如今這個樣子了……

後來,歷史為「新浪潮」一詞保留了特定的含義,最初將「新浪潮」用於這個含義上的人大約是彼埃爾.比雅爾。他在《電影》1958年2月號上發表了一篇調查匯報,題為《法國電影的青年學院》,他列舉了青年導演的一份名單,名單之駁雜,二十年後當令人捧腹(1918年後出生的導演一律算做「青年」:韋納伊、博爾德利和雷卡梅竟與路易.馬勒並列,而象阿侖.雷乃那些「拍短片出身的導演」和「電影手冊派」的里維特、特呂弗、夏布羅爾還榜上無名呢),比雅爾最後斷言。「這股『新浪潮』為什麼還服服貼貼地跟著前輩轉,真令人困惑。」

不過,直到1959年春季,圍繞著基納電影節和在拉納普爾的青年導演的聚會上,電影「新浪潮」才確實名聲大噪,並從此叫開了。
倒敘

可以沿著兩條平行不悻的路去尋找「新浪潮」的根。

一是,當浪潮已過,前景已經分明之時,一些有名望的前 輩要求承認他們在「新浪潮」中的一席地位。電影史學家是承認阿涅斯.瓦爾達(1954年他拍攝了《短岬村》)或亞歷山大.阿斯特呂克(1955年拍攝了《狹路相逢》)的先鋒作用的,或許還承認讓一比埃爾.梅爾維爾是前驅,他也大言不慚地以此自居:「『新浪潮』,這是新聞記者的發明,……新導演所做的事,我在 1937年就打算做了。遺憾的是,直到1947年拍出《海洋的寂靜》之後,我才實現了宿願」

另一條路子同樣值得注意,那就是,與同輩人一起,回顧一下在掀起「新浪潮」之前的幾個月中法國電影的變化,以及人們對這些變化的感受。

還必須提及《快報》周刊。在那幾年,這家周刊相當及時敏銳地反映出年青人的思潮變化。1958年1月30日,《快報》封面上刊登了影片《通往絞刑架的電梯》男主角莫里里斯.羅內的劇照,並引用了路易.德呂克的一段題詞:「今後,不僅僅是循規蹈矩的孩子去擺弄影象了」。同年,3月13日,德尼斯.溫桑著文分析愛德華.莫利納羅的影片《背倚高牆》:「多年來,無論哪一家法國製片廠拍出的影片都象是陳年舊貨,粗糙不堪,可是這部影片與眾不同。年青一代導演正把埋頭苦幹令人感動的老傢伙從攝影機旁趕走,他們要親自動手,以克魯佐或貝克為榜樣,大量拍片。這些年輕人多麼精明,記憶力多麼強!甚至有些過分……」

這一年11月6日,弗朗索瓦.勒代利埃談到不久前拍攝《戀人們》時的情景;「……只有當一個攝制組在導演身上感覺到對新電影的堅定信念和至少不照搬時下影片老套子的堅強意志時,才能發揮出這么大的干勁。總之,人數這樣多的一班人馬(近三十人)好歹得適應拍一部短片的物質條件。……效果如何,這要由觀眾來判定,不過。這種方法表明,在法國電影中,正出現某些變化。夏布羅爾 也採用了這種方法,他的攝制組的人數也大體相同。」

一周之後,在同一版面上,丹尼.溫桑更是把握十足地劃分了陣營:「為企業獲益,按生產處方炮製的盈利片最好也不過是《厄運臨頭》(《厄運臨頭》拍於1958年,導演是烏當.拉哈,主演是碧姬.巴鋒。一一譯者),最劣就會是《馬克西姆》一類影片,而與此同時,平行電影正在誕生,因為有些人已經感到,電影的革新不在於用變形鏡頭拍攝寬銀幕,不在於色彩,也不在於任何技術上的進步,而是來自『內部』;這些人大多數是青年……不錯,這種脫離傳統道路的作法所以能出現,多半是受了1955年12月設置的優質獎的激勵。」(法國文化部設置該獎鼓勵有創見的導演。——譯者)

1958年歲末,法國人更換了政府(他們對此已經司空見慣),也換了總統,甚至連共和國也改了號,取贊成態度者過了大半(百分之七十九點二五選票同意戴高樂新憲法,僅有百分之十五棄權);而且,他們被告知;法國人的電影也要變!

概述

「新浪潮」就是在 1958——1959電影年度期間問世的,其標志是:克洛德.夏布羅爾的頭兩部影片在商業網公映(1959年2月2日,《漂亮的塞爾傑》公映,1959年3月11日,《表兄弟》公映)、特呂弗的《四百下》和阿侖.雷乃的《廣島之戀》(對這四部影片的介紹均參閱。電影藝術譯叢》 1980年第 1、 2 NI期刊載的、法國「新浪潮」和「左岸派」。一文。——譯者)於1959年5月在戛納電影節放映。從1961年起,便有人宣稱「新浪潮」已趨低落。路易.馬爾科列爾在1961年10月17日《法蘭西觀察家》報上甚至寫道:「現在我們可以說,『新浪潮』已經終結…」 我們認為,「新浪潮」做為社會經濟現象總共延續了四年,這大概是不錯的。它的崛起是在1958年,到1962年期間便自行削弱了。

如果我們只限於綜述事實,不加評論地概括「新浪潮」現象,它就應當包括兩類情況。一方面涉及影片,另一方面涉及圍繞電影大作文章的報刊、新聞和評論。

首先是電影。上述四年期間,至少有九十七名導演拍攝和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這足以使專業人員和公眾輿論大為震驚。新聞報刊便跟著大事宣傳。嚴肅的刊物注重提高這一現象的意義,並且對它加以分析。而發行份數較多的報刊只圖保留「新浪潮」這個合適的商標,然後慷慨大方地四處加封:從影片到導演,從大明星到影壇新秀。「新浪潮」有銷路,大家都搞「新浪潮」,為了內銷,也為了出口。影片與圍繞著影片的沸沸揚揚的推銷活動混雜在一起,很快便難分彼此了。當時,阿爾及利亞戰事正緊,舞文弄墨「毒化空氣」成了時髦。於是,圍繞著「新浪潮」,人們又開始毒化空氣」了。

「新浪潮」與法國政局的變化同期發生,實在純屬偶然。即令第四共和國延續下去,仍然會出現「新浪潮」。下面我們會看到,這個現象有其必然性,而且,即便在另一個政治背景中,一系列具體原因也會促使「新浪潮」出現。但是,法國動盪不安的局面(或許這只是動盪的幻象)畢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需要新人、新形式、新語匯。各家報紙對這種動盪的局面自然求之若渴。「銷售暢旺」的就是金融界新巨頭、戴高樂講話、長筒裙、「新浪潮」一類消息。為了顯得在行,「新浪潮」乾脆被簡稱為N.V.」(法文「新浪潮」兩詞的第一個字母。——譯者)

「新浪潮」是個來勢洶洶、波及甚廣的現象,現在應試將匯成「新浪潮」的不同分支加以區別。

我們似應回顧一下第四共和國時期已經僵化了的電影。當時,電影創作者相對來說已為數不多,而且許多人已經上了年紀,因為自第二次大戰以來,人材更新十分有限。具體來說,1958年,馬克斯. 路 爾已經去世,雅克.貝克、讓.格萊米水也只有幾個月的光景了。讓.雷諾阿、雷內.克萊爾、阿貝爾.同斯、薩沙.居特里、馬塞爾.帕涅爾(文中所提導演是二十年代以來法國影壇的大師。——譯者)都是年邁老翁,到了創作生涯的末期。1957至 1959年是較為次要的,但是在過去十年中最多產的十二名導演拍完了各自的最後一部影片,他們是雷蒙.貝爾納爾、安德烈.貝多米奧、馬塞爾.布利斯丹諾、莫里斯.德卡依日、亨利.迪阿芒一貝爾熱、喬治.拉貢布、列奧尼德.莫居、讓.斯特利、羅貝爾.維內……為了保證法國電影能繼續在各方面生存下去,把擔子交給在次要崗位上等了十年左右的人就是必然的、刻不容緩的事了。總而言之,由科班出身的人來接班是勢在必行。

在第一類新崛起的導演之中,愛德華.莫利納羅是個樣板。他生於1928年,先是為莫里斯.德卡依日、安德烈.貝多米奧做過助手,後來拍過紀錄片,搞了十年專業之後,才戰戰兢兢地嘗試拍攝故事片(《背倚高牆》)。1959年5月10日,他在拉納普爾討論會上做了發言,指出自己在「新浪潮」中的地位,頗有自知之明。他說:「以我之見,似乎應當把所謂『新浪潮』一分為二,一方面是通過正規途徑進入影壇,即融入正規製片系統的青年導演;另一方面,是終於博得年青的製片人或因外人士的信任的一批人。我想,假若沒有特呂弗或夏布羅爾,我們這些從正規途徑走過來的人,仍舊是電影界正統『官員』。現在,既然他們的電影已經問世,我本人也算有幸,我的 下一部影片就不至於太蹩腳。固然,十年來,我不得已拍出那種風格的影片,這是出於無奈,那時,我也沒有別的辦法;而明年,我要改變拍法。」

愛德華.莫利納羅並沒有改變拍法。一旦「新浪潮」的狂熱趨冷下去,他便成了第五共和國一名地地道道的電影「正統官員」,他的電影年表上列著二十四部影片(這個統計數截止到1978年。1980年,莫利納羅又拍了一部影片。《瘋女牢籠》第二部。一譯者),是近二十年來最長的電影年表之—……

在「新浪潮」中,與莫利納羅同時開始拍故事片的科班導演有兩、三打人,如,比埃爾.格拉尼埃一德費爾,他當過讓一保羅.勒沙諾瓦、安德烈.貝多米奧或馬塞爾.卡爾內的助理導演;喬治.羅特奈,他當過場記、剪輯、攝影師和諾貝爾.卡爾博諾的助理導演;雅克.德萊,他曾經是讓.鮑育、吉勒.格朗熱埃、路易斯.布努艾爾、儒勒、達森的助手。在這份人名表中,似乎還應添人象克洛德.索泰、讓.吉羅爾或路易.馬勒那樣與眾不同的人物。對於所有這些人來說,涉足故事片是他們「修業期滿」之後的歸宿,雖說苦熬多年,卻也必不可少。

有些人發現自己也被賜予如此時髦的美名之後,大感驚訝.米歇爾.德維爾在數年後就曾流露出這種心情:「我是循著傳統老路一步步走過來的,這正是我與『新浪潮』不同之處。最初,我當過見習導演,然後是第二助理導演,並且做過德古安的第一助理導演,後來又成了技術顧問。拍完《今夜不再來》(該片攝於1960年。--譯者)之後,有人說,我屬於『新浪潮』,我大為吃驚。在編寫劇本時,尼娜.孔巴涅茲和我都深信我們是和『新浪潮』對著乾的。」(見《正片》,1964年2月,第五十八期。——原注) 短片起家
(短片包括紀錄片、科教片、實驗影片等。——譯者)

他們可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們無疑是眾望所歸:阿倉.雷乃、喬治.弗朗朱,還有比埃爾.卡斯特、亨利.法比阿尼、羅貝爾.門 戈茲、讓.多埃維,以及其他人……五十年代末,電影俱樂部活動達到了它的全盛時期,這些拍短片的人被介紹、被承認了。著名影片有《巴黎殘老軍人院》和《禽獸的血》(喬治.弗朗朱)、《戰禍》和《被詛咒的建築師》(比埃爾.卡斯特)、《彌天大罪》、《我的雅奈特及我的夥伴》、《住宅危機》(讓.多埃維)……當然,還有阿侖.雷乃的《梵高》《高更》、《格爾尼卡》、《夜與霧》和《世界的所有記憶》。本文無意撰寫三十人小組(三十人小組指阿侖.雷乃為首的拍攝紀錄片的一批人,到 1958年 12月,這個小組的成員已達一百二十三人。——譯者)的歷史,只是應該強調指出,十年來,短片為法國有所抱負的電影爭了光,也是它的容身之地。

這些人拍的短片從來廣泛放映過。或者,只是做為一部商業片的「加片」才有廣泛放映的機會,觀眾反應則是冷淡和不耐煩。而影片《夜與霧》是唯一的例外。這部影片在1957至1958年期間馳名遐邇,外省的觀眾所以趕去看盧奇阿諾.埃麥爾的義大利片《重婚》,就是因為他們得知要加映阿侖.雷乃的《夜與霧》,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特別是通過電影俱樂部、報刊雜志、電影節這些文化網的渠道,人們了解到,在法國,不僅僅有德拉諾瓦,也不僅僅有德尼.德拉巴特利埃(德拉巴特利埃(1921一),主要作品有《開往杜布魯克的計程車》。---譯者)來接替德拉諾瓦。人們對阿侖.雷乃寄以厚望。 人們期望他和其他電影導演拍出一種左傾電影。因為,不言而喻,從幾部短片來看,阿侖.雷乃和其他幾個導演就是左派;而第四共和國大多數導演「背叛了」現在,躲進趣聞軼事或古裝片中偷生。通過那些短片才能在銀幕上看到當代法國人的生活,看到住宅危機,看到礦工罷工……

也正是在這些短片中,新風格漸趨形成,電影避免了特呂弗曾經痛斥的過分精雕細琢的敘事方式。這些短片可以是實驗作品,可以筆觸大膽,揭露時弊。而在1957年「功成名就」的電影中痛感缺乏的恰恰是這些特徵。

當然,三十八人小組中的佼佼者轉行拍故事片也不是很有把握,即使比埃爾.卡斯特曾經戰戰兢兢地指過路(在這些人當中,比埃爾.卡斯特是第一個拍故事片的人,1957年他拍攝了《袋中愛情》----譯者)。不過,由於觀眾的進步、大城市中專門性電影院的建立,而出現了新需求。國家又通過預付收入的辦法進行資助,給予了最初的推動。從1957年5月起,各大報刊一呼百應,紛紛報道了阿侖.雷乃即將在法國和日本拍攝有關原子彈的大型記錄片的消息……(「大型紀錄片」一語系原報道所用、——原注)

異軍突起

什麼是史實,什麼是經過渲染的傳奇,在這里最難分辨。《電影手冊》的編輯們早有親自大幹一場的打算,他們也從不諱言。其中幾位已經在所謂的電影「專業」中立足了,因為這里的界限並不分明。比如,克洛德.夏布羅爾曾經擔任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新聞專員(當時夏布羅爾負責為美國影片的法文版編過新片名.——譯者),後來,他還把讓一呂克.戈達爾和保羅.日戈夫引薦進來(日戈夫有一段時間替夏布羅爾寫劇本,後來拍過一部《落潮》,這部影片也如「新浪潮」時期許多影片一樣胎死腹中)。有些人嘗試拍過紀錄片,不過成就不一(如,雅克.里維特的《牧羊人的運氣》、弗朗索瓦.特呂弗的《頑 童》)。繼承遺產、有油水的婚姻——這些偶然機會也為他們一下子提供了必需的資金去「籌劃」第一部故事片。影片未及問世,他們就開始大吹大擂,以至於「新浪潮」一詞的意義從此在大家的默許下變窄了。結果,這些冒牌的業余愛好者們便把「新浪潮」旗號據為己有。影片一部接一部,他們賺了些錢,開設了製片公司 (如,克洛德。夏布羅爾開辦了阿吉姆製片公司,後來這家公司為菲利普.德布羅卡、埃立克.羅麥爾、雅克.里維特的最初幾部故事片提供了全部或部分投資)。不久,連較保守的製片人也嗅出了生財之道、千載難逢的良機和政洽氣候(克洛德.夏布羅爾說過:「我們千萬別上當;各大報刊嘩嘩不休地談論我們,這是因為他們打算把一則方程式強加於人:戴高樂=革新。將軍來了,共和國變了,法國再生了、電影和其他領域一樣。看吧,天才崛起,知識分子在雙十字微的庇蔭下發揮才幹。青年人有用武之地!」,----原注),於是,也開始為低成本的影片投資。
兩年內,這家黃皮刊物的編輯們幾乎都到攝影機後面去了:克洛德.夏布羅爾和弗朗索瓦.特呂弗,然後是讓一呂克.戈達爾、雅克.多尼奧爾一瓦爾克羅茲、埃立克.羅麥爾、雅克.里維特、克洛德.德熱夫萊。在他們的提攜下,一些親朋好友也連袂而至,譬如,菲立普.德布魯十、讓.歐列爾、弗朗索瓦.莫雷伊、列奧納爾.凱熱爾或讓一路易.里查德。

比埃爾.卡斯特則另當別論。他不完全屬於「新浪潮」一代(除了十二部較有名氣的短片之外,在1957年,他已經導演了由讓.馬萊主演的《袋中愛情》,當時,這還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傳統影片),但是,他與「新浪潮」的各個分支都有瓜葛:他作為格萊米永的助手修完了傳統的「學業」;他又是三十人小組的成員,是人們翹首以待的左派;最後,他還是以賣文為生的自由記者,他為《電影手 冊》撰寫過不少文章,結果,《電影手冊》派便不知羞恥地把他拉入自己的名下,這與他們把拍《廣島之戀》時的阿侖.雷乃歸入自己一派的作法同出一轍。

1959至1960年間,全是一團亂麻,理不出頭緒,這或許是存心,或許是無意。每個製片人都希望有自己的「新浪潮」影片,有自己的新導演。在這股無法駕馭的游渦中,處女作竟有數十部之多,可是,其中不少影片從來就沒放映過。當時,在選擇應召待聘的導演的標准中,內行與否是最末一條。

這種含糊混亂的局面很快便與「新浪潮」這個稱呼聯系起來了。對「新浪潮」運動阿諛奉承的人往往也是運動的干將、他們在《電影手冊》或《藝術》周刊上大肆吹噓不受章法約束的格調、吹噓戲噓之中不失瀟灑的風格、吹噓與製片人或工會的刻板傳統的決裂……他們為用少量投資就能上馬而感到洋洋得意,他們有著無窮的幻想。在拉納普爾討論會期間,製片人亨利.多施麥斯特也來乘機趕浪頭,他在《藝術》周刊上寫道:「每個製片人都為『新浪潮』的年青人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因為是他們把電影從種種束縛中解放出來。他們使電影擺脫了行業工會強加於人的最起碼的攝制人員人數的限制。他們使電影從管理與財政上的困境中脫身,直接到街頭、屋內實景、真實的住房和自然景物中去拍攝。他們把電影從層層審查關卡中解放出來,這種審查機構對藝術、對生活、對道德,對如何影響青年人,對維護民族尊嚴的問題所持的觀點實在荒唐。他們打破了『老前輩們』拍片時的清規戒律。他們破除明星崇拜,摒棄單純追求技術完美的做法。」

以不諳業務為驕傲。夏布羅爾說過:「為了處理《漂亮的塞爾傑》的第一個鏡頭,我還要問,我應該盯住攝影機的 哪一個取景器,我甚至不知道眼睛該往哪兒瞧!」夏布羅爾在拉納普爾講的這件趣聞或是確有其事,或是笑話一樁,這倒無關緊要,它畢竟表明了,在1959年,以外行自居是多麼心安理得,甚至以此為榮!

在「巴爾納斯電影院」 (指專門放映藝術實驗影片的一些影院。——譯者)或巴黎電影資料館中學到的電影文化保證了這些新教徒們不至於染上過分嚴重的陋習,至少,在一批影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之前,他們是自以為是的。開始是讓一達尼埃爾.波萊的《瞄準線》找不到發行商,這是法國電影中最著名的「從未露面」的影片之一。可是,這位讓一達尼埃爾.波萊就在拉納普爾討論會上還擺出過教訓人的架勢:「我有機會隨心所欲地拍過一部影片。…我相信,用什麼題材都可以拍出精採的影片來,因為,電影是在攝影平台上開始的,而不是在寫劇本的時候。我拍了一部有價值的最無所顧忌的影片,但是,為了至少證實我對電影的看法不錯,我願意拍一部有規定題材的影片,只要由我物色演員,拍片時給我充分的自由。因為,至少就電影而言,敝人並不相信題材重於一切,而只相信畫面、相信視覺印象,並且要以詩的方式傳達出來,擺脫戲劇和文學的影響,以便易於接受音樂、舞蹈、繪畫和詩歌的影響。我相信,如果說我們之間有共同點的話,那它無非就是對題材的蔑視。」

落潮

自 1959年歲末起,分歧的意見便開始出現了。法蘭西文學報》曾連篇累續地報道「新浪潮」,影評界年高望重的權威喬治.薩杜爾在這家報紙上懷著激動不安的心情介紹過讓一呂克.戈達爾的第一部故事片(《精疲力盡》,這是六十年代的《霧碼頭》)。可是到1960年春天,《法蘭西文學報》請菲利普.埃斯諾爾寫了一篇法國電影 專論《可能成為藝術的企業》,文章驚動一時。他寫道:「目前,這代人的唯一傑作就是通過報刊、廣播、電視、海報巧妙組織的宣傳仗,其目的是向迷信神童的公眾灌輸空想,似乎返老還童的奇跡正呈現在你的眼前……如果對影片<危險的聯系>(<危險的聯系>拍於 1959年,導演是拍過風靡影壇的<上帝創造女人>的瓦迪姆。法國電影史學家喬治.薩杜爾也認為影片<危險的聯系>歪曲了德拉克羅的原著,把原著中的自由思想和對腐敗的上流社會的描 嬗 俗化。小說譯名為<風月箋>。影片男女主角由 錢拉.菲立浦和讓娜.莫羅扮演。——譯者)老朽不堪的內容用心思索,你便還會發覺,在這個由老年人統治的國家中,大家多麼喜歡拍冒牌青年的馬尼。我們情願拋開所有這些電影界的菲力克斯.卡雅爾,他們簡直比亨利.格依博士還老朽!(菲力克斯.卡雅爾(1919—1970)是 1957年新任的財政部長;亨利.格衣(1884-1970)於1948年至1949年期間任財政部長,後擔任過兩屆總理。——譯者)…… 不過,如果這些惡劣野心家的所做所為尚屬有益無害,我們仍可大大地原諒他們。遺憾!一切表明,他們秘而不宣的希望就是撬開商業電影的大門,擠走被他們大肆低毀的人。他們拍的是低成本影片,但是,他們夢想有朝一日搞出宏篇巨制;他們蔑視明星,直到有一天能付得起明星的酬金。」(見1960年 3月17日、法蘭西文學報。——原注)

對新浪潮電影導演的指責包括兩個方面。首先,人們指責他們拒絕採取政治立場(弗朗索瓦.特呂弗在共產主義大學生創辦的《光明》月刊上著文宣稱:「做為一個人,應當投票選舉,藝術家則不這樣做。他不能這樣做……在法國有共產黨藝術家,應該要求他們拍工人電影……我拒絕把愛與資產階級或警察對立起來。警察也會有愛情……」)。報刊雜志從讓一呂克.戈達爾那兒搞到的連篇累牘的言論就是集笑話與內 疚之大成。(可參閱1960 年6月16日至1961年7月27日《快報》周刊。——原注)假若《電影手冊》派的影片不是象現在這樣表現空虛與無能的話,那至多也只能表現一些意外巧事或次要現象。

但是必須記住,這是最糟糕的阿爾及利亞戰爭時期:酷刑拷打、夏羅諾事件(1962年2月8日巴黎群眾示威遊行反對秘密軍組織,在地下鐵道夏羅諾車站發生慘案。——譯者)、秘密軍組織、被《當代》雜志稱為「目無尊長」的極左分子的騷動使一代學生受到震動,克洛德.夏布羅爾的《表兄弟》卻沒有如實地表現當時這些學生的形象。況且,克洛德.夏布羅爾後來也承認,他的一部分創作靈感是回憶起巴黎法學生聯合會(巴黎法學生聯合會是五十年代初期的右

❺ 狹路相逢電影中開頭KTV中的舞曲是什麼名

狹路相逢。狹路相逢是由凱文·霍克斯執導,帕特里克·斯威茲、MeatLoaf等主演的動作犯罪片。該片主要講述了傑克在妻女被挾為人質的情況下,不得不答應歹徒的條件,將一批軍火從喬治亞州運到新澤西州的故事。

❻ 求一搶劫銀行和運鈔車的電影。。記得的是在地下水道里安放的C4炸彈,炸了一個洞正好運城車掉里了。

劫匪 英文片名:Takers
更多中文片名: 索取者/狹路相逢

導演:約翰·盧森霍普John Luessenhop
編劇:彼得·艾倫Peter Allen
加布里埃爾·坎瑟斯Gabriel Casseus
約翰·盧森霍普John Luessenhop
艾弗瑞·達夫Avery Duff
主演:
馬特·狄龍 Matt Dillon...Det. Jack Welles
伊德瑞斯·艾爾巴 Idris Elba...Gordon Cozier
保羅·沃克 Paul Walker...John Rahway
海登·克里斯滕森 Hayden Christensen...A.J.
佐伊·索爾達娜 Zoe Saldana...Lily
邁克爾·伊雷 Michael Ealy...Jake Attica
喬納森·斯卡奇 Johnathon Schaech
T.I.(as Tip , Clifford Joseph Harris Jr.)...Ghost
傑伊·赫爾南德茲 Jay Hernandez...Eddie Hatcher
克里斯·布朗 Chris Brown...Jesse Attica
夕陽西下。巨大的HOLLYWOOD標牌,在洛杉磯北郊山頂聳立。城市的燈紅酒綠還在沉睡,戈登(艾德利斯·艾爾巴)、約翰(保羅·沃克)、A.J.(海登·克里斯滕森)、傑西和傑克,五個意氣風發的男子,正籌劃著下一樁完美劫案。他們,是讓加利福尼亞警方草木皆兵的犯罪團伙。擁有精良武器,挑戰高難度銀行劫案,不論警方是否布下天羅地網,他們總能倏忽而至,在警察趕來之前全身而退。對於他們來說,銀行監控和保安都形同虛設,更讓警方頭疼的是,他們作案多次,卻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並且總在犯案之後彷彿人間蒸發,讓當局氣得牙癢癢卻一籌莫展。然而這一次,風雲五人組卻難得地猶疑起來。
一切,都因面前這個叼著雪茄的男子而起。他叫加斯,是劫匪團伙曾經的干將,後因獨自扛下罪行,鋃鐺出獄。如今重獲自由不到24小時,他就帶來了數年難遇的大筆「生意」——兩三千萬美金。他言之灼灼,說他會負責謀劃劫案,五人組只需要嚴格執行,成事之後大家利益均分。天上,真有掉餡餅的好事?盡管傑克始終覺得其中有詐,但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千萬美金面前,其他人個個蠢蠢欲動。畢竟,說到底,大家都是要錢不要命的賭徒。
時間,只有五天。五天之內,他們必須想方設法准備好天衣無縫的劫案。不成功便成仁,因此無論是成是敗,這很可能都是他們收手前的最後一票。而這一次,除了忠奸難辨的加斯,除了同樣對巨額美元虎視眈眈的俄羅斯匪幫,他們還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警方追蹤。經驗豐富的老辣警官傑克·威利斯探長(馬特·狄龍)和他手下的熱血幹警艾迪(傑伊·赫南德茲),已經順藤摸瓜,只等有絲毫風吹草動,便揪其軟肋將他們一網打盡!貓鼠游戲,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講述一群悍匪連環搶劫銀行,爆烈警探與其鬥智斗勇的警匪動作片《劫匪》,由約翰·盧森霍]普執導,保羅·沃克、佐伊·索爾達娜、海登·克里斯滕森、馬特·狄龍等影星聯合主演。在銀幕上,描述銀行劫案的電影並不鮮見,而且其中多有精品,例如《局內人》《熱天午後》《銀行大劫案》以及《黑暗騎士》的開場驚艷八分鍾,都是銀行劫案題材里的翹楚。提及這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曾經擔任《針孔旅館》《燈紅酒綠殺人夜》《隔離區》《糾纏》等片的監制格倫·S·蓋納說道:"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警探和劫匪之間如何對抗的故事,當中劫匪搶劫銀行的戲份是最大的看點。當時我拿到本片劇本的時候,很快就被故事裡劫匪打劫銀行的段落而吸引。故事裡描述了一群非常專業的劫匪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他們搶劫銀行不光是為了錢,還有著某種目的,而且故事裡最讓我覺得出彩的地方是,對幾個劫匪掩飾身份,正常人的生活狀態也有著不俗的描寫。我希望這部電影成為銀行搶劫題材的經典。"
在這部電影里,伊德瑞斯·艾爾巴飾演的是江洋大盜的其中一員。自《美國黑幫》被觀眾關注之後,他近年來主演了多部話題電影如《搖滾幫》《嬰靈惡泣》《糾纏》,在前不久公映的《失敗者》里,他扮演了一位復仇心切的特工,拍攝中的漫畫改編大作《雷神》里,也有著他的精彩演出。對於這部新作,伊德瑞斯·艾爾巴說道:"這部電影里我是一個"壞人",但觀眾肯定不會討厭我的這個角色,因為他很友善,很風度翩翩,特別是對待女性上面(笑)。這部電影是一個不那麼典型的警匪片,因為他描述匪徒的段落遠遠多過描述警察,因為這個故事是想講述這么一群身手了得的匪徒,他們的動機,還有他們在現實里的生活現狀。整個劫匪組織都由私下裡就愛舞刀弄槍的男演員們出演,和他們合作是一件非常爽快的事,尤其是在拍攝動作戲份的時候,我們都很賣力,場面看上去也相當震撼。"
花樣百出的銀行搶劫
曾經有很多電影反映過銀行搶劫以及各種各樣的巨額劫案,這部《劫匪》同樣也以搶劫戲份作為賣點,那麼在故事鋪排上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元素,使得主創對電影有著如此的信心呢?對此?演員出身,曾經演出過《黑鷹墜落》《奪命感應》《24小時》《CSI》等片的綠葉演員、本片編劇之一的加布里·卡瑟說道:"我們參考了過去的許多劫案題材的電影,並且和其他編劇一起分析這些電影里劫案的種種細節。我們當初定下的目標是,只要是其他電影里出現過的那些被觀眾牢牢記住的劫案的細節,就一定不能用在本片里,否則這樣觀眾根本沒法被影片所吸引,他們會知道,'啊,這樣的做法以前我早看過了,沒什麼出奇的啊?'。所以,我能保證一點,觀眾看《劫匪》,會對裡面的劫案感到驚訝,我們用了一種令觀眾意外的敘事技巧和故事設計,讓《劫匪》里的劫案乃至動作戲都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對於這一點,導演約翰·盧森霍普也大為肯定:"可以說這部電影最吸引的人地方就是對劫案的刻畫,我們在製作的時候,曾經用偷拍的方式去拍攝影片的一些情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路人的反應,很真實,這是刻意去演很難達到的效果。當然,真正的打劫戲份還是沒有辦法這樣去拍攝的,不然如果真的被人當真,那麻煩就大了。"
導演十年磨一劍
約翰·盧森霍普雖然早於上個世紀末就出道,不過直到2000年他才正式執導電影《黑獄喋血記》,而後沉寂了十年,這次他選擇用《劫匪》來代表他在大銀幕上的復出。談及這十年來的經歷,約翰·盧森霍顯得很是滄桑:"我並不是一個純粹的電影人,拍攝電影也並不是我的主業,在拍攝完《黑獄喋血記》之後,我做了很多事,但大多和電影無關,不過似乎是註定的,最終我還是決定重新將自己定位在一個'導演'的位置上,所以就有了這部《劫匪》。我喜歡這種警匪題材,我認為只要拍得好,這種緊張的對峙能讓觀眾很快入戲,所以這次我在《劫匪》里嘗試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目的是希望這部電影的情節不落俗套。"
談及這部電影的故事和演員,約翰·盧森霍普說:"這部電影對演員的要求是外形要有說服力,要有一種氣場,不僅是劫匪需要,警探也需要,他們要讓觀眾一看就明白,他是一個做事很專業的人。馬特·狄龍是這部電影里一個關鍵角色,他的角色是一名警探,他將和觀眾一起去解開整個故事的真相,完成角色的使命,而他扮演起這個角色來,很有說服力。整個故事離不開演員們的發揮,而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這么輕松就找到一群這么好的演員。"

❼ 戴倩嬌的影視作品

◆電視劇
2009年《南嶽奇人王船山》飾演:張鶯羽
2009年《族魂》飾演:姒小雅
2009年《我用音樂說愛你》(新媒體劇)飾演:戴琳
「玉蓮」---點擊圖片看大圖效果更好2009年《鑽石豪門》分別飾演:於愛雪、姚可人(於愛雪的母親)
2008年《戰地浪漫曲》[25]飾演:英子
2008年 新版《春去春又回》[22]飾演:沈紫君
2008年 新版《敵營十八年》[23]第一部[13] 飾演:藤玉蓮
2007年《狹路相逢》[9]飾演:高小燕
2007年《落淚成金》飾演:成成
差者野2007年《小城往事》(又名《罪孽》)飾演:秀雯
2006年《男人本色》[14]飾演:談小芹
2006年《魔劍生死棋》(又名《魔劍傳奇》)飾演:劍雄
2006年《大聲呼喊你回嫌伏來》[24]飾演:羅茜
2006年《誰為夢想買單》飾演:金留
2005年《走天山的女人》(又名《火紅年代》)飾演:夢珊
「羅茜」2004年《茶馬古道》飾演:楊花依
2004年《梧桐相思雨》飾演:金毓萱
2004年《風流戲王》飾演:隆格格[8]
2004年《天下太平》飾演:商天貝
2003年《情斷上海灘》飾演:喬依依
2003年《皇太子秘史》飾演:如玉
2002年《十八羅漢》飾演:李青青
2002年虛喊《都市東游記》飾演:唐朝
2001年《燒餅皇後》飾演:霍香
2001年《鳳在江湖》飾演:鳳凰
2001年《非常接觸》飾演:丁寧
2000年《策馬嘯西風》飾演:林歡兒
2000年《西區故事》飾演:秋鳳
2000年《怪才祝枝山》飾演:李壽姑
2000年《談婚論嫁》飾演:紅菱
貝貝 の 公主1999年《哎呦,媽媽》飾演:徐冰
1998年《花季雨季》[27]飾演:劉夏
1998年《中華大丈夫》飾演:阿樂
1998年《煙雨紅塵》飾演:小丫
◆電影[21]
2007年《胡同里的陽光》飾演:小惠
2004年《情癲大聖》飾演:蜥後
1999年《緊急迫降》[16]飾演:虹橋機場的電腦文員(就是接收波音公司E-mail的那個MM)
※ 戴嬌倩~部分影視作品的片花、片頭和片尾~「嬌倩片花」網路貼吧視頻庫[2]

❽ 求一部韓國的古裝電影

求一部韓國的古裝電影

《奸臣》
韓國 古裝/動作 133分鍾 2015

《奸臣》是由閔奎東執導,朱智勛、金康宇、林智妍主演的一部古裝片,於2015年5月21日在韓國上映[1][2][3]。
該片主要以朝鮮燕山君執政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在君王面前偽裝忠臣,實際上卻是擾亂政壇主謀的奸臣的故事,其視皇帝為傀儡,實為「王上之王」[4][5]。

哀求一部古裝電影

是香港拍的[驚艷一槍]吧

求一部日本古裝電影

春琴抄
地獄變

求一部韓國的警匪電影。

連環奸殺兇案:韓國警匪片《漢城警事》
一名身攜鉅款的婦女在地鐵站遭到四名悍匪搶劫,遭鐵球撞擊頭部而死。漢城江南警察署強力三班的檢事拍檔永岱(鄭進永 飾)和傑書(梁東根 飾)奉命調查此案。傑書為人較為率直,而永岱則較內斂,不過兩人總算合拍。傑書是個性格率直的人,對經常於健身中心出沒的鑒證科女探員娜娜(韓彩英 飾)情有獨鍾,娜娜卻對他不感興趣。永岱和傑書所在的漢城江南警察署強力3班還有兩個探員:一個是每天上班時抓一個下班時抓兩個犯人的傳奇人物金班長;一個是怕刀怕得要死的張七順(金明國 飾)。
永岱是個能力出眾又有人情味的好探員,但目前卻因槍支事件接受內查,而傑書則是剛上任不到6個月的刑警。兩人分別到過多個娛樂場所搜查,不過並沒有任何發現。不料,僅僅在他們駛離一間便利店後五分鍾,另一宗同類手法的兇殺案就在那間便利店出現。而後來,這四名賊匪更試圖 *** 街上一名爛醉的女子……
兩人不分晝夜地開始了調查和監視工作。從線人那裡兩人得到了一條又一條線索,可相同手段的謀殺案再次發生在一家便利店附近。為了早日抓到瘋狂的凶徒,永岱和傑書開始了和Sang-choon幫的合作,利用無處不在的幫派網路收集相關資訊。兇手們露出了蛛絲馬跡,是四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
終於,傑書在擁擠喧鬧的市區與幾名凶徒狹路相逢,拔槍欲射時卻被永岱制止。永岱告訴傑書,槍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傑書不同意他的這種想法,兩人眼睜睜地看著罪犯逃走……最後期限到了,全體探員出擊抓捕罪犯。關鍵時刻罪犯發覺了傑書的身份,並試圖襲警,探員江為他擋下了一刀,自己卻被刺傷,憤怒的傑書拔出了手槍……

求一部好看的古裝電影

流氓狀元 笑俠楚留香 咸魚翻生 。。。。

一部關於偷冰塊的韓國古裝電影名稱

隨風而逝 바람과 함께 사라지다 (2012)
導演: 金柱浩
編劇: 金珉成
主演: 車太賢 / 李彩英 / 吳智昊 / 高昌錫 / 閔孝琳
型別: 喜劇 / 動作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語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12-08-08(韓國)
片長: 121分鍾
又名: 俠盜冰團(台) / 偷冰大盜 / Gone With the Wind / The Grand Heist

找個韓國古裝電影

並不是電影,只是個MV
好像是叫〈日月之愛〉

求一部關於人魚的古裝電影

人魚傳說 外文名稱 Ren yu chuan shuo IMDB:0110969 導演:羅文 Director:Norman Law 型別:喜劇 幻想 愛情 時長:91分58秒 國家/地區: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 英語 色彩:彩色 上映日期:1994年08月 其它中文片名:第六感奇緣之人魚傳說 其它英文片名:Mermaid Got Married
劇情簡介
阿志(鄭伊健)墮海為人魚小美(鍾麗緹)所救,但阿美用於救他的珍珠卻誤被阿志吞下肚。阿美失去珍珠不能回大海,只能扮成學生,混入阿志任教的學校,兩人展開了一段人魚戀情。校長(鄭則士)等人發覺阿美是人魚的秘密,將阿美困住,要將他出售圖利。阿志雖然救出阿美,但阿美一定要回到大海,但承諾會回來找阿志。6個月後,阿志無意中路經一場婚禮,不想伴娘就是阿美,此刻阿美已經完全變成人,有情人終成眷屬。

介紹一些韓國古裝電影

你要什麼型別的。我推薦一部
霜花店
地區:韓 國
導演:柳河
編劇:柳河
型別:劇情
主演:趙寅成、朱鎮模、宋智孝
時長:133分鍾
上映:2008年

一個r級韓國古裝電影

韓國電影 奸臣

❾ 《發財日記》電影在哪裡取景

拍攝取景地點:廣東、東北

《發財日記》由宋小寶執導,宋小寶、馬麗、沙溢、張一山領銜主演的勵誌喜劇電影。

電影《發財日記》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東北窮小子「小寶」追隨同村發小「二哥」(沙溢飾)到特區深圳,心懷發財夢的兩人立志要干出一番事業,一個嬰兒的意外出現卻打亂了他們的計劃,兩人秒變新手囧爸被迫帶娃,又與面冷心熱的大齡女青年「馬露「(馬麗飾)狹路相逢,漂泊人生中一連串笑淚參半的奮斗故事就此展開。

(9)狹路相逢電影在哪個國家拍的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2017年,宋小寶刻意大幅削減工作量進入全面休整,其中緣由除了調養身體,更重要的是為其導演處女作——電影《發財日記》做足准備。

同年11月30日,宋小寶在微博發聲「我有一個夢想」。透露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發財日記》已完成籌備工作,計劃於2018年春節前後正式開機。宋小寶在自述中透露,師父趙本山對他首次當導演十分支持,並在劇本創作方面給出了很多建議。


❿ 哪位能推薦幾部卡車主題電影

<<車隊>>(英文名:CONVOY)
<<卡車司機之歌>>
<<飛越顛峰>>
<<魔鬼卡車>>
<<恐懼的代價>>
<<長途運輸>>
<<黑狗>>又名《狹路相逢》
<<保羅的旅程>>
<<無敵雷公號>>
<<亡命快遞>>英文名《Dekker the Trucker》時間:2008
《TRUCKER》 時間:2009

《一路順風》
青年司機安得樂(陳寶國飾)接受了「跑江南運蜜蜂」的美差。貨主是黃河北岸一個小山村的姑娘槐花和她的叔嬸。途中,安得樂向槐花叔索要蜂蜜,被婉拒。安得樂心中不快,一路上變著法的折騰槐花一家。一次,安得樂因淋雨過多病倒了。病中,他受到槐花一家細心照料。

閱讀全文

與狹路相逢電影在哪個國家拍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俄羅斯電影龍男主 瀏覽:554
韓國r級限制電影大全在線播放 瀏覽:690
電影十大史詩級場面 瀏覽:381
蘋果怎麼看電影資源 瀏覽:694
耀萊成龍電影院海口店 瀏覽:565
古代國語恐怖僵屍電影大全 瀏覽:16
巴基斯坦的空戰電影評價如何 瀏覽:92
電影動漫關於雅典娜 瀏覽:174
3d電影的好處 瀏覽:351
男主角有殘疾的電影盡頭 瀏覽:424
細菌類病毒類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77
電腦里的電影怎麼下載到u盤 瀏覽:771
2017七夕情人電影 瀏覽:723
最新搞笑電影大全 瀏覽:252
嫁妝電影網 瀏覽:965
韓國校園愛情高分豆瓣電影 瀏覽:933
電影沉默2016字幕 瀏覽:808
80年代農村電影女主角小花 瀏覽:975
周星馳的電影代表什麼 瀏覽:60
那些動漫翻拍電影了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