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有人喜歡和認同周星馳的電影
首先,周星馳的喜劇表演風格是獨具特色的。就好像卓別林、憨豆,我們看到了某種表演形式第一個就會想到是某某某。這是一個喜劇演員很成功的表現,做到了獨一無二。
並且,周星馳的這種表演風格放在了對的地方,那就是無厘頭喜劇。所以,周星馳不管出現在什畢或余么電影里,大家都會當做無厘頭喜劇來看,大家能從中get到笑點。所以開頭說到了周星馳獨特的喜劇表演風格,正是這種風格得到了認同,才使得星爺的電影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當然,獨具特色的表演風格不代表是一成不變的表演形式,演員的基本功要求演什麼像什麼。記得之前有人問過,大家都不喜歡演員面癱臉的表演,從頭到尾一個表情,可是為什麼白客演了面癱臉卻被大眾接受。因為白客那是演出來的面癱臉,在其它電影電視劇里可以看出白客是有演技的,是有表情的變化與眼神的流露的。再來看看周星馳,從早期的星爺的電影電視劇可以看出,星爺可以演一個正常人的,兄弟手滾被殺後的悲憤、對朋友的有情有義、玩世不恭卻又明辨是非的江湖小人物,星爺都可以演的很好,即使後來星爺轉型的影片《長江七號》中的父親,讓我們能夠感受到一個父親望子成龍、對孩子關懷備至的 情感 。所以星爺是一個優秀的演員。
當然,一個好的演員需要有好的作品支撐。星爺由於對演戲的喜愛,使得他能夠去琢磨劇本,在劇本中加入許多他自己經歷過的場景和對生活的感悟。由此,星爺的許多作品讓觀眾們感受到了生活的氣息,讓許多觀眾的思想 情感 也得到了共鳴。
最令人喜歡的,還是星爺對電影的執念,讓我們在觀影的時候感受到了電影人對電影的付出。三年出一部電影,不管最終作品質量怎麼樣,我們知道,星爺真的是努力去做了,努力地想給大家帶來好的作品。再來看看當今的許多影視作品,銅臭味十足,把觀眾當傻子對待……
不得不感慨: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一名資深的影迷來說。我一點也不新奇,但很慶幸有人喜歡和認同星爺的電影,我想不止我一個人是這么認為的。
那麼就像問題君你問的為什麼?我相信大部分80後和90後,小時候看的香港電影都不少吧,接觸到的香港喜劇電影應該也多。能夠給你帶來歡笑,帶來樂趣的也很多,但同時又能夠給你帶來深刻記憶的,那就不多了吧。但是星爺的電影做到了,毋庸置疑,至少我自己是這么認定的。
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整個90年代,香港電影可以說是「周星馳元年」了,從88年的第一部喜劇電影《最佳女婿》到最後一部《少林足球》這十幾年時間,幾十部的喜劇電影,給人留下的印象深刻的電影太多了,《鹿鼎記》系列,《逃學威龍》系列等等,要在這例舉出來的話,那這個回答就很水了。(以上是說他參演的電影)
從圖中也可以看得出,歲月也在星爺的臉上留下了痕跡,都在說「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一年出一個影帝,但是百年才能出一個像星爺這樣的演員,足夠說明他在影壇中的地位了。他獨創的無厘頭式的喜劇表演方式,讓屏幕前的我們哈哈大笑,但回頭品味下體現出的是小人物的悲哀,不僅僅是為了好笑,更多的帶給我們的是對 社會 環境的思考。
同時星爺隊電影執念很深,就像喜劇之王中說的一樣「其實我是一個演員」,他不僅僅是演員,還是以為迷弟,首先他的偶像是李小龍,(很多星迷都知道吧)團高在他的電影中很多橋段都在模仿李小龍,像他致敬,其次是昆汀·塔倫蒂諾,他在《百變星君》中跳的舞蹈,就是其《低俗小說》中的。
這樣的一名演員。你說有什麼理由讓人不去喜歡,不去認同他的電影?
首先,周星馳的電影好看,無厘頭笑料十足,劇情也扣人心弦,百看不厭。
我記得小時候,每當看到中央台電影頻道要重播《唐伯虎點秋香》的預告時,就開心得不得了,雖然已經看過不下10遍,裡面的情節也耳熟能詳,會和小夥伴模仿他的語氣和表情,但就是還想看。
對於孩童時代的我們,對於喜劇的理解始終包含兩樣東西:一個是春晚的小品,另一個就是星爺的電影,它們都能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帶來無窮的歡樂,是記憶里非常珍貴的回憶。
從現在看,星爺的早期作品,包括《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大內密探》在內,都是一個風格且模式固定。
風格上,星爺的無厘頭喜劇獨樹一幟,誇張的表情和動作總能逗得人哈哈大笑,尤其是在那個網路喜劇和電視喜劇都很貧乏的年代,顯得彌足珍貴,因為就算這些電影幾乎每一部都有石斑魚的配音,星爺誇張的大笑和略顯浮誇的肢體動作,以及好搭檔吳孟達的呆萌客串,但就是屢試不爽,觀眾一看到這對活寶和無厘頭包袱,就會樂得不能自已。
模式上,星爺的電影,往往伴隨有小人物咸魚翻身,或大人物家道中落又東山再起的劇情設定,而這類題材,無論是草根打怪升級還是贏家復仇報怨,都是很吸引人的話題,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觀照到觀眾自身的內心世界裡,大家都是普通人,誰還沒個夢想,哪怕那是白日做夢,也希望有天夢想成真啊。
而星爺的電影,往往在這一點上著墨頗多,他在自己的電影里無數次逆襲,看完電影後有種久久不能平復的痛快感。
《唐伯虎點秋香》里,剛入華府的他,因為新人身份被大家排擠欺負,靠著自己的才華成為了府里的大佬級別的紅人;
《武狀元蘇乞兒》里,本來家庭殷實前途無量的他被賤人算計,加入了丐幫,吃狗飯,最後因機緣巧合修煉出一身神功,報仇雪恥不說,還成了皇帝也不敢惹的逍遙俠客;
《九品芝麻官》里,本就是小官兒的他,輸給了自己的貪欲和別人的算計,又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居然絕地反擊,帶著一幫草根窯姐聯合皇上搞定了所有反派。
可見,不同於成龍電影里高大威猛的英雄人物,星爺電影里的主角,更加富有奇幻色彩和反諷意味,他們都是草根或小人物的逆襲,就算成功了,身上那種插科打諢的慵懶氣息依然清晰可辨。
而當我們自己也長大了以後,才會發現,星爺的電影裡面,不止有喜劇,它還有更深的情愫,伴隨著我們自身的閱歷越來越豐富,酸甜苦辣成敗挫折都越來越多以後,會發覺,他的電影里,同樣伴隨有深刻的悲劇意味,是可以含淚地笑著看得電影。
只有當我們也以菜鳥的身份,被那些老人們欺負得七葷八素,最後靠著自己的教訓和勇氣爭得尊嚴,才能感同身受星爺電影里同樣身份類似的小職員小草根們為了生活而掙扎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只有當我們也始終懷揣理想,為了理想撞得頭破血流,進而害怕迷惘,不得不做出抉擇,是學會生活,去為了生計經營,還是繼續堅持前途未卜的理想,才能明白,每一句誓言背後,每一個理想背後,所預示的沉重,進而在他所飾演的那些「執迷不悟」追尋夢想,哪怕被人奚落瞧不起不看好也能說出「其實我是一個演員」的角色里找到寬慰與知音。
只有當我們也親歷過感情的分分合合,品嘗過美妙的邂逅與錐心的分離之後,才能體會到他所扮演的孫悟空,即使法力無邊神通廣大,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女人的離去,無論是那種意義上的,而無能為力,將所有的悲痛深埋在心底的那種絕望與痛楚。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大話西遊》在上映初期惡評頗多,被大家說成不可理解的作品,但卻在大學生群體里意外翻紅,被冠以各種高大上的標簽,連星爺自己都不懂那些標簽的意思。
因為《大話西遊》里有我們的青春,有我們關於愛情的美好想像,更有現實生活中愛情該有的模樣,我們在觀影的同時,也是在致敬自己的青春與回憶。
所以,就算熒幕上的星爺看起來總是不善言談,但,通過電影,我們可以感知到,他是一個觀察生活多麼細膩的人,似乎總能將那些日常的回憶,一點點留存起來,再全部釋放到自己的電影中一樣。
而看了星爺最近幾年的電影,我竟有了這種感覺:也許,童年時我們所知道的周星馳,不是真實的他。當他年紀大了,可以自己做導演了,才開始顯露出真實的自我。
大多數人,都是隨著歲月的洗禮越來越成熟,而周星馳,卻是越活越孩童。
於是我們看見周星馳,一如他近年來的電影,在童真與事故、善良與殘忍,夢幻與現實中遊走。 也許,他不在像我們小時候看到的那樣,熱衷於講一個屌絲逆襲且情節緊湊的故事了,他更多地是想告訴我們,自己做過哪些夢。這誠然顯得任性,情節上缺乏推敲,但至少是真實的。
平心而論,周星馳的本心像是一個孩子,他經歷了世事的無常,至今難以擺脫骨子裡的自卑與小心翼翼,於是電影就成為了他宣洩真實自我的想法。所以,周星馳電影的觀影指南,第一句便應該是三十歲以上人群請在孩童陪伴下觀看,因為它們無不是包裹著商業無厘頭外衣的兒童片。
周星馳的電影,有絕對的壞人嗎? 沒有,只有一時迷路的孩子。 大話西遊里的沙僧是的,美人魚里的鄧超也是的。我們無需考究他們情緒的無常,性格的張揚以及轉變的突然,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孩子。 孩子的行為動機,向來不需要理由,只需要一顆真心。也許,滄桑後的星爺,輩分是越來越高,但看待世界的價值判斷基點卻越來越簡單---真。
所以,我們看到張柏芝哭的梨花帶雨豪無心機。
所以,我們看到唐僧用兒歌開導半妖半仙的沙僧。
所以,我們看到美人魚里鄧超豪氣來由的墜入愛河。
如果說西遊降魔里的唐僧代表了周星馳的價值判斷,那麼美人魚里鄧超的背景音樂則是表白了星爺的真心。作為一個天賦奇才卻命運多桀,偏執孤高卻純粹童真的人,他始終不知道如何面對這個復雜的世界,作為一個固執不知變通的人,他將所有美好的希冀都投射在了電影之中。
當你遇到那些驚悚殘忍的片段時,那是他對世界的憤怒,抑或是多年殘存的積怨。
當你嬉笑於那些熟悉的小人物 搞笑 言行時,那是他對曾經的卑微自我的自嘲,一個從底層爬起來的人,最知道幽默的締造源於身份的錯位。
當你驚詫於主人公毫無來由,以毫無邏輯卻又充滿想像力地方式固執地展現自己的訴求時,請相信,這是周星馳電影最核心的部分,是固執的己見,也是真誠的祝願。
以上。
神經病 這個形容詞用的很好,周星馳的電影被人們稱之為無厘頭電影,而無厘頭是一句廣東的俗話,意思是為人處世另類,行事乖張,做事似乎沒有明確的目的,說難聽一點的確就是神經病的意思。
但周星馳只是用了特別誇張,誇張到神經病一樣的藝術處理方式來表現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本身是很真實的所以才會獲得人們的認同,整體邏輯完全沒有毛病,過於用力的情節讓人們的代入感更深,最後反倒渲染了一個比寫實派更加真實的故事。
周星馳先生可以說是世界影史獨一無二的,我個人認為沒有人能在電影中超越周星馳先生!他的戲層次感非常多,每個年齡段看後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小的時候只覺得好好笑,長大笑著笑著就哭了!我覺得電影的意義就在於,能讓人高興,如果能在高興的同時還能讓人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這就是完美中的完美!
周星馳電影 歷史 中的王!
我看過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星爺的逃學威龍。不知道有沒有和我一樣的。那個時候的我們被星爺無厘頭的表演,逗的是哈哈大笑,他已經成為了89年後童鞋們們心中開心的象徵。他帶給了太多人太多的快樂,星爺用他的 搞笑 表演走入了人們的心中。現在的他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很高很高的
你問的問題不管是問題的本身還是問問題的方式都有問題,你要問問自己為什麼不喜歡周星馳,為什麼自己跟大眾主流觀不一樣,是大眾有問題還是自己有問題,至於周星馳和他的作品為什麼讓大家喜歡我就不說了!
毫不誇張的說,永遠沒有一個演員可以達到周星馳的高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審美觀,想法和看法,關鍵是周星馳的電影給觀看的人帶來了什麼,我個人覺得他的電影是值得我去看,甚至是很多次的。
周星馳的電影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歡樂,很多老電影,現在回頭去看都是滿滿的回憶。它不需要每一個人都去認可它,喜歡的人依然喜歡就行。
B. 周星馳的電影好看嗎為什麼他的作品深受大眾的喜愛
周星馳的電影超級好看!我小時候就看過他的很多電影,當時很多東西看不懂,只覺得搞笑有趣,現在長大了,再去重溫那些電影,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他的作品。
好的作品就是這樣,不管你在人生的什麼年齡段、什麼時期,總能讓你體會到不同的感受,領悟到不同的人生真諦,給我們帶來的哲理也是發人深思的,總能讓人產生一些微妙的感覺。也希望能夠有更多優秀的人,給我們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
C. 日本人喜歡周星馳電影嗎
還是比較喜歡的,但是僅限於80後周星馳在日本還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有做過調查,日本年輕人包括一些80 90後都很喜歡周星馳的電影風格無厘頭,因為雖然說日本人他們平時都是規規矩矩的,但是在看電影上他們還是喜歡這些無厘頭的鬧劇
D. 你喜歡周星馳嗎,為什麼
喜歡周星馳
1.他和我一樣,渴望被理解,但往往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對他的孤獨感同身受。
2.他的電影,看似 搞笑 ,荒誕,無厘頭,但我看的懂他表達的人間苦澀:
為了一份盒飯,被人貶低到泥土裡。
得到來之不易的別人的關心,就把身上所以的自己珍惜的都給她,想「養她」
自己是個貧窮的工地工人,卻把孩子送到最貴,最好的學校,渴望孩子讀書,出人頭地。
……
等等,他說他演的,導演的都是悲劇,但卻被人當做喜劇。而我能看到他的悲劇,每一部電影,都精益求精,可能很多情節沒人理解為何那樣,但是這正是他所真正想表達的。
他的作品,都是他 情感 的表達,都是他給觀眾的分享。
還有我爸年輕的時候和他好像
也談不上喜歡周星馳,早期九十年代看過他主演過電影,那時覺得年輕,帥氣,演技好,但時過境遷,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電影,如今已是知命之年,依然在為中國的電影默默地付出著。通過多年的付出被眾位鐵粉稱為星爺,雖說多年未親自出演電影,但名氣依然不減當年!眾所周知,星爺近些年的影片主演選擇都是一些流量小生,所以他的影片票房,口碑等方面呈下降趨勢,
春節檔的《新喜劇之王》被質疑,他的新片在大陸市場的銷量低於預期,在《新喜劇之王》的票房失敗後,各種各樣的吐槽都有。然而盡管大家的口水滿天飛,周星馳的一部新電影又一次爆出來了,周星馳將親自主演,網友看完後說,這部電影可能會成為周星馳的封山自作。
其實《太極》已經籌備十年之久,該片2010年11月4日立項,影片定檔2020年上映。可是卻一直都沒有開拍,可能也是因為周星馳身體上的種種原因吧,可是這次的滑鐵盧讓周星馳不得不從頭證明自己依然是「電影一哥」了!網友們看到之後紛紛表示:十年了,周星馳終於又准備主演了。
喜歡周星馳,星爺
他是周星星蘇乞兒至尊寶唐伯虎韋小寶凌凌漆尹天仇......他是百變星君,他是星爺,他是周星馳,他是每一人記憶中共同的回憶!
他的《大話西遊》啊,一部常看常新的經典影片,見證了我的全部青春,我的生命中沒有逢著一個像紫霞一樣的女孩,但是卻一直有星爺的電影相伴。以前看他的電影是喜劇,現在卻越看越悲。
曾經那麼真摯的電影,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沒看過星爺的電影。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說,星爺我愛你,即使天寒地凍冷成狗,我也要去看你的片!
我最感動的是《功夫》裡面,最後那個鏡頭,他從天而降使如來神掌的時候,一句台詞也沒有,但是我看到了他夢想的抵達。《功夫》前面所有的隱忍,所有的嬉笑怒罵都是鋪墊,只是為了這一刻的綻放。
現在純粹的人越來越少,大家的眼裡只有房子、車子、票子,卻沒有夢想。周星星的電影有著一種純粹的執著,在電影院看《西遊.降魔篇》的時候我哭了好幾次,關於小愛與大愛,關於那一絲笨拙的堅持。
我們的眼裡充滿了迷霧,對世界的感知也變得越來越笨拙,我們的心不再純粹,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大的世界,卻活在了一個更小的世界裡。
為什麼有這么多對周星馳及其電影「執迷不悟」的人,我不知道,可能,他們是和我同樣的一群人吧。
我是一個向來不曾有過崇拜和信仰的人,因為對於我來來說,每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都值得敬畏和尊重。我有自己的喜歡和厭惡、有自己的判斷和思想、有自己的鄙夷和理想。所以,我認同很多人,也欽佩很多人,但唯獨不曾有過崇拜。所以有一次在大學的影視鑒賞課上,老師問我最崇拜的人(演員)是誰?我說我沒有崇拜的人,如果說喜歡,那我最喜歡周星馳,喜歡他的作品,喜歡他帶給我的細膩的感受,同時,更加感謝他在我尚為懵懂的心靈里種下的那顆人生悲歡的種子。
我是一個較為早熟的孩子,六歲時就「一見鍾情」於一個鄰家小妹;我是一個靦腆又缺少安全感的孩子,把那份感情藏在了小學的玩耍中,初中的暗戀中,高中的思念中,直到大學多年後的坦然中;我又是一個極為戀舊的人,我用八十萬字記下了六年的小學時光,在大學期間刷了一次又一次的老劇,我懂《飄》中那些無法融進新世界的老貴族,我喜歡筆墨書香中千年的韻味,我的戀舊甚至讓我迷失在時光的洪流里,讓我與生活漸漸脫軌,以至於在我剛進 社會 時,老闆看著我說:你簡直生活在70年代啊;然而,我又極天真、極安靜,不知多少時間,我生活在自己從書中構想的國度里,直到被巨浪吞噬,被霜雪打濕,我才知道生活並非書中描述的如此如此,至少那隻是極少部分的真實。所有的這些性格,讓我更加敏感,也讓我看到了那些我在周星馳電影中早已看到,卻無意識忽略的關於生活的真實。
我為什麼喜歡星爺?大家喊星爺,就像喊華仔、發哥、龍叔一樣,是一種由衷的尊敬和愛慕。我喜歡星爺,是感謝他所帶給我的那些真實的觸動。喜歡他的無厘頭,就像莊周的散文,就像李白的詩歌,邏輯跳躍,縱橫無忌,卻能給人一種內在的真實感,一種美的享受;喜歡他天馬行空、變幻莫測的情節,無論是語言、動作還是表情,星爺都能准確捕捉人物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在看似誇張、滑稽的肢體語言下,人物的心理世界表現的酣暢淋漓,昭然若揭。如果說《百變星君》是對《變相怪傑》的致敬,那他對人物心裡的精準捕捉和再現,也確實達到了世界級大師的水平。正是基於此,我才從他的悲喜之中看到了真實的生活。
星爺給了我真正的喜劇。魯迅曾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周星馳的「無厘頭」之所以俘獲一代人心,不僅僅是因為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出人意料的動作,這些終究只是表現手法,更多的是他把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藝術化地搬上了銀幕,同時又以「無厘頭」絕妙而又完整地保留了這些感受的真實性,讓很多人從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所以才成為了真正的經典。這些經典有些來得很滯後,因為超前的觀念總是不容易被接受和理解,當我們經歷了之後,才會看出那一喜一悲之間的真實所在,才能從那些誇張、滑稽之中看到生活的本來面目。所以,我喜歡周星馳,他把小人物的生活搬到了熒幕上,它是如此真實。正如易中天老師所說,現在是缺少英雄的小時代,周星馳用他的方式給我們演繹了這個時代的悲歡。
周星馳一直在做真正的演員。就像他在《喜劇之王》中塑造的那個捧著俄國著名戲劇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經典代表作《演員的自我修養》努力奮斗的尹天仇那樣。星爺是從龍套、配角一步步走過來的,所以他很清楚那些在最底層奮斗又心懷夢想的小人物的心理,尹天仇的形象就是最好的明證。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可是有準備的人何止千萬?你又如何保證自己不是尹天仇,還是就是尹天仇呢?《喜劇之王》中的那句:我是一個演員,大概是每一個人都曾強調過得話。或是面對質疑時,或是遭遇不幸時。如果沒有對生活的親身感受,只這一句簡單的話,也很難說出來吧。
黎耀祥在《戲劇浮生》中有這樣一段話:很多演員一直演戲,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清楚演戲和人生的關系,對我來說,演戲其實就是檢視人生。很簡單,演員演的是人,而演戲最終要做到的,就是「如何令我成為他」,如此簡單的一句話而已。但問題是沒有人知道這么簡單的事情,大家往往都舍近求遠。
我們必須在自己的生活里提煉出一些感覺來,捕捉真正的生活,包括了解人究竟是什麼,自己又是什麼。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表達人,怎能不了解人呢?我常常希望大家都能夠回過頭來思考一下,什麼是演戲,什麼是戲劇。最簡單地說。戲劇就是人生。周星馳就是從生活中發掘題材,把生活帶到了電影之中。既給人影視的魅力,又給人生活的真實。
真正的喜劇家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哲學家。因為他們要了解生活的意義和無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挖掘生活的「喜劇」和「悲劇」,讓人不僅能酣然一笑,還能在一笑過後若有所思。他們要想哲學家一樣思考,又要跳出這種思維方式本身,用電影語言去加工處理。所以,熒幕上帶給人歡樂的小丑可能正陷於現實世界的黑暗和孤獨中而無法自拔。周星馳也同樣如此,熒幕上的他搞怪、不羈、幽默,現實中的他卻是嚴肅、深沉。可能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創作出真正經典的喜劇吧。
但是,任何形式的藝術都不宜深度解讀,曲高和寡,深則不眾。以視聽等媒介給人帶來視覺震撼的電影藝術尤其不宜過分解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文藝片、藝術片受眾很少的原因。周星馳聰明地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演繹出來,更以其自身的特質,加以其獨特的「無厘頭」形式,深刻卻不說教,世俗而不低俗,在令人嘆為觀止的捧腹出,笑出眼淚,明覺生活的真味。這是他的魅力所在,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讓人一再品味的原因。
近年來,周星馳從演員轉向導演,已經很久沒有自己出演作品。從最近的幾部作品來說,無論是《西遊降魔篇》、《美人女》,還是《新喜劇之王》,很多人都不怎麼買賬,說是江郎才盡,尤其是《新喜劇之王》,更被許多人說是炒冷飯的圈錢之作。這幾部作品我都看了三四遍,它們都保存著周氏無厘頭的特點,只不過自《西遊降魔篇》之後,周星馳電影變的更加內斂。可以說,這是很多藝術大師都經歷過的轉變過程。從張揚到內斂,從誇張歸於平靜。而且,因為星爺本人沒有出演,文章、鄧超、羅志祥雖然都是有實力的喜劇演員,但終究沒有星爺本人對生活那樣深刻的把握和理解,也很難再現星爺那種廣泛而深刻的喜劇效果。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讓很多人覺得有很大落差。
就在星爺歸於內斂之時,影視市場上一些「黑色幽默」題材的喜劇漸多起來,如《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等,藉助人們思想認識上的「不知」、不和諧的情節和人物自身的矛盾性格造成喜劇效果。在以音樂帶動人感情的快速和略顯混亂的節奏中,確實給人帶了很多歡樂,但也容易讓人產生疲憊感。因為整個世界充滿著非理性,不是一個人物的矛盾性格,而是整個 社會 的躁動和混亂。這種藝術處理確實是「黑色幽默」的特點所在,但也因為其過度深刻的呈現現實生活反倒容易讓人產生懷疑。因為極端環境、極端境遇終究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的,而周星馳小人物的生活塑造確是每個人都親身體會過的。就像那一個個為了夢想蝸居在北京的北漂一族,就像《破壞之王》中何金銀邂逅女神坐在草坪上那雙顫抖的手……群演因為尹天仇而備受鼓舞,而我們也終有一天會成長到面對分手不再顫抖……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更喜歡這種細膩、真實的生活場景,更喜歡淡而有味的生活化敘事。
可能,那些一遍遍刷著星爺電影的是和我同一類型的人吧。敏感、細膩,對生活飽含熱情和憧憬,卻終於只能潛伏在黑暗的角落裡,細細咀嚼那些之前被我們自身忽略的真實。在不斷地懷念和思考中,慢慢忘了生活本身。只是,電影終究是電影,而不是生活本身。周星馳把生活搬到熒幕,只是放了一些佐料,便已是珍饈美饌。但只有這些佐料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只是紀錄片。所以星爺為我們編制了一場場夢。如《功夫》是無名少年(每個人)的功夫夢,《破環之王》是懦夫何金銀的愛情夢,《喜劇之王》是「死龍套」尹天仇的演員夢,《新喜劇之王》則是「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我曾希望於生活之中尋找意義,後來慢慢明白生命本身無意義,因為意義不是思索出來的,也不是尋求出來的。它是人自身的行為結果帶給其他人的某種推進和明悟,其本身對於本人來說並非一定會有很強的目的性。我還會時不時地刷幾部老劇,看幾部星爺的電影,看看那些滾動的即時彈幕,總會發現一些有趣的新東西。可能是我也變得更加內斂而無法嘗試和接受新的東西,可能是現在的選擇太多讓我變得挑剔而懶得選擇,也可能真的是經典越來越少……總之,我放棄了尋求意義,只要心中有歡喜、有 情感 、有自己的判知,那就是生活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員的自我修養》中的理論或許在初期過於理想化,但是這樣的理念值得作為一個演員作為畢生的追求。周星馳也一直以自己的態度表達著自己對電影,對人生的理解。就像吳孟達在采訪時說的那樣:周星馳的錢兩輩子都花不完,他之所以一直堅持,就是想超越從前自己的光環,給觀眾一種新的感受和認知。
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星爺了。那裡有我喜歡的藝術和生活的空間;有我一直追求的純粹和堅持;有我親身經歷的苦辣辛酸。如今,我淹沒在生活的洪流中,才真正明白,什麼是喜劇,什麼是悲劇。
你為什麼喜歡星爺呢?
周星馳的電影我幾乎全看過,看過之後就覺得很開心,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看一下,整個人都覺得輕鬆了許多。像《唐伯虎點秋香》《武狀元蘇乞兒》《功夫》等等都非常經典,真是百看不厭,最重要的是每次看,都能開心的笑出聲來,
還有星爺對拍電影的專業精神,經管招到許多人的非議,但是他依然不改對作品的嚴格要求。還有網上傳星爺還做了好多慈善工作,這樣的星爺真的值得我們去尊敬。
有多少經過星爺電影年代的會說自己不喜歡星爺,以前小時候不懂事,覺得周星馳的電影很 搞笑 ,是小時候模仿和逗樂的趣事,我還記得看《功夫》時,會因為小胖摔飛刀扎星爺,吹哨子引起蛇
E. 大家喜歡周星馳的原因有哪些
在我個人看來,首先,周星馳是一代人的記憶,作為90後是看著他的電影長大的,在電影中的表演逗得自己開懷大笑,標志性的笑聲,回盪於耳邊,暫時忘記生活的不悅。同時一些演繹草根形象的表演讓人更加深有體會,表達了底層人們生活的不易,引起大家的共鳴。可以說周星馳是本色出演吧,他本身就是一個從草根當群眾演員開始演藝生涯,到最後得到大家的認可。
怎麼樣?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給我留言點贊哦~
F. 女生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嗎
作為一個男生,今年29歲了,以前一直喜歡周星馳,包括到現在也是一直喜歡。但是我想說的是,喜歡周星馳的男生,尤其是還喜歡把周星馳電影主角角色往自己身上套的男生,基本很難找到女朋友,或者找到女朋友也會被分手。當然,我只能說是大部分。就像周星馳自己的人生一樣,他本人的性格就決定了他如今單身孤獨終老的命運。因為現實中的女人,無論從物質還是從情感上來說,周星馳所扮演的角色都不適合現實中的女性。從情感上來說,女人是需要被呵護的,周的主角幾乎全是以個人為中心,最終都是突出個人英雄主義情節,這樣的相處模式自然也被周帶到了他本人的生活中。我曾經也是和周一樣的人,導致了我曾經感情經歷的失敗。從物質上來說,如果女人不太看重情感,那麼她跟你在一起一定是因為物質,然而周的電影主角幾乎全是屌絲,物質女怎麼會看上屌絲男呢。所以從情感和物質兩方面分析,從周的電影裡面,女性得不到她們想要的內容。不過,周的電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時常反轉的劇情和各個配角搞怪的表演可能能讓女性產生喜歡看的動力,不過,總的來說,女生喜歡看周電影的肯定是少數。
G. 周星馳的電影為什麼這么多人喜歡
大家好,我是普通話不普通的小編摩西,很高興為大家解決各種的疑難問題,今天解決的是:為什麼喜歡周星馳的電影?
1,首先星爺也算是我的一個喜劇派演員偶像吧!他的電影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快樂,給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尤其是大話西遊系列電影,百看不厭,很可惜只出了兩部,裡面有很多經典台詞,尤其有那麼一句經典台詞影響了我很多年,“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再來一次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極限,我希望是一萬年。”句句台詞真的讓人開懷大笑,讓人忘掉許多煩惱和不開心的事,也是身邊的男孩子追求女孩子必備的台詞。
好了,今天小編就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想法或者是建議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很高興能給大家解決問題,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們下期再見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