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上有什麼優秀的分析電影類的節目值得推薦
優酷的「電影公嗨課」、「青年電影館」、「電影追憶」、「龍斌大話電影」我挺喜歡的,還有「影人影視傳媒」、「電影縱貫線」、「大話電影」也還行。
② b站有哪些很會解說電影的up主
( 有括弧的表示經常看他們的節目,有點了解)
木魚水心(超喜歡木魚的,所以強推)
瞎看什麼(新賬號名閱後即瞎)(文案牛逼,腦洞也厲害)
電影最top(發條張,影評大佬,強推)
看電影了沒(就是喜歡聽她講那麼故事,強推)
微縮電影(文案厲害,聲優講解,強推)
電影爆博士(講解➕影評,但我認為影評才是正片的開始)
吐嚎影院 (挺搞笑的段子手)
阿斗歸來了(怎麼說呢,粉絲已經百萬了)
牛叔萬歲萬歲萬萬歲(挺不錯的,很勵志的UP,解說也很不錯)
劉嗶電影 (東北的段子手)
我是怪異君(做電視劇的解說的)
文曰小強(主要做小說的,愫讀原著,通過巨量的電影鏡頭剪輯在一起,展現小說的情節,有時候覺得自己在看電影,強推)
Big笑工坊(也是說段子的。唐唐神吐槽)
俗哥看電影(專注於講恐怖片)
電影黑匣子
電影派Mr
劉老師說電影(段子手)
地下11樓的森崎
瓦薩比抓馬
張貓練嘴皮子
洋子三三
宇宙無敵韓三金
將軍來嘍
一隻西瓜啊
菊椒男孩兒
龍斌大話電影
電影小鎮
飯後十分鍾
電影縱貫線
暴影君
③ 《七武士》的導演黑澤明偉大在哪
《七武士》這部電影,無論是在角色設定或者是取景都無可挑剔,所以真的很佩服黑澤明導演。七位武士,每一位的性格都極其突出,菊千代的身份是所有武士中身份最特殊的存在,農民出身的他,拿著別人的族譜四處炫耀,但終究底氣不足。堪兵衛的睿智善良,但依舊敵不過命運,追逐半生,最後依舊成了浪人。
用偉大這兩個詞來形容黑澤明,並不為過,縱觀如今的影視作品,高科技的高速進步,觀眾的視覺沖擊得到滿足後,在人物和情節故事的刻畫,以及精神層面的渲染,可以說,幾乎不忍直視。
④ 戰狼2好評如潮,為什麼戰狼2豆瓣評分那麼低, 豆瓣沒有權威沒有了 明顯是不充值不給好評。
說來話長,簡單點說就是人紅是非多,何況50億的巨大利益,多少人眼紅想咬一口啊。
戰狼2激起的是民族意識,民族情懷,一個勉強能算得上是好萊塢級別的電影釋放了觀眾的激情,讓人不由得為冷鋒鼓掌。
至於一開始豆瓣的評分超低,巨量的一分置頂,後期觀眾不買賬硬是拉到了7分以上;那些評一分的無非就是下列幾種情況
1、影評人;這些人靠的是賣名為生,怎麼出名怎麼來,跟大眾保持相反的論調不但可以表現自己的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清高,還可以在罵聲中出名,搏個賣直得名的好事,這些人一貫的伎倆就是,商業片說文藝說劇情,科幻片談邏輯談合理,動作片談誇張談暴力,總之不挑出錯來怎麼能和屁民們區分開來;
2、競爭對手;抹黑、貶低等,管他什麼手段,有效就行;
3、摘桃子的;惡心你不行么?反正你也不能拿我怎麼樣,給錢就給你好話,要不就學你的競爭對手惡心你,不管咋地有效就行;
4、帶路黨、無良文人;近代的中國多災多難,民族意識一直處於低水平徘徊,21世紀以來民族意識有抬頭跡象,這種人盯著就是這個,年初有人撰文說中國的環境差到在昆明都要戴5個口罩才能出門,都是工業化惹的禍,你看人家外國空氣多好;還有的說國人的素質是如何如何的差,出門盡丟臉了,看人家外國人的素質多好;還有今年和韓國交惡,有人發帖,祖國讓我恨誰我就恨誰的,這些等等,無非就是怕民眾的心和國家保持一致,在這里不得不說咱們的宣傳部真是一群酒囊飯袋,宣傳陣地丟干凈了;戰狼2火了,是因為他先讓國人的心火了,他才火的,這些人可不管這個,我看到最惡毒的罵法是說咱們是文革青年……
5、還有就是想念他們美國乾爹民主的,外國的月亮總是圓的,中國的月亮就是土的,不吐槽幾句,怎麼對得起美國民主幹爹的培養和洗腦
最後吐槽幾句,外國的月亮不圓,中國是人情社會,官二代和富二代佔有優勢是不錯,但不代表中國就是投胎游戲的噩夢級;其他國家也不會公平公正的,以美國為例,人家是金錢社會,美元就是人情,美元開道無往不利;沒有美元那就是地獄,他們家的窮人是如何生活的,你能想像么?
⑤ 有哪些電影評價和賞析的視屏節目,通過電影看出導演的心思和思路
1、今日影評(綜藝)
2012年1月2日,國內首檔以揭秘「電影里的生活,生活里的電影」為主題的漫談式電視脫口秀日播欄目——《老梁看電影》在甘肅衛視正式開播。《老梁看電影》由知名電視主持人梁宏達坐鎮主持,節目以電影為素材,以普通觀眾的日常生活為參照,通過發掘、整理電影里的故事和生活細節,以梁宏達獨特的「說故事」主持風格,說說「電影里的那些事兒」。
5、電影追憶(綜藝)
電影追憶是2014年在大陸地區開播的一檔紀實類的電影剪輯、配音、短片的節目。追憶曾經觸動你心靈的電影。每期推薦三部經典電影,並以此展開討論,直戳淚點,希望能勾起你淡淡的往事回憶。
6、每周影評(綜藝)
《每周影評》是一個主要針對國內院線公映電影的電影評論節目,它誕生於2009年5月18日,每周一期,努力成為國內電影觀眾的觀影參考和電影消費指南。
7、電影解毒室(綜藝)
《電影解毒室》是由暴風影音公司自製的電影評論節目,聚焦院線大片,解析熱點事件。解說風格專業而不失趣味,深入淺出,兼顧骨灰級影迷與普通觀眾。從觀賞性、製作成本、拍攝手法、導演技巧、演員表演等方面對電影進行解讀,會態度鮮明地告訴觀眾電影的好與壞,在有態度的主觀基礎上堅持客觀原則。
8、青年電影館(綜藝)
《青年電影館》是國內全方位梳理香港電影史的權威欄目,並已擴展到世界電影、華語音樂、華語電視劇。它在很多大學電影鑒賞課上放映,並被一些地方電視台播映。它運用作者論的方法,對五星殿堂級電影人、電影和各種電影元素進行鑒賞、評比。
9、三下五除二(綜藝)
《三下五除二》是一個由楊二和蘇五共同主持的中國首檔社交影評節目,節目《三下五除二》中8-10分鍾,從不同觀點、多角度出發對熱點影片進行解讀,同時總結電影干貨(敘事風格、美術等相對專業剖析)的視頻福利就直通你的腦洞賬戶。且有不少明星將與大家一起玩耍。
⑥ 被稱為日本影壇「四大巨匠」之一的黑澤明,他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黑澤明與成瀨巳喜男、溝口健二、小津安二郎合稱日本影壇「四大巨匠」。從1943年的第一部電影《姿三四郎》開始,黑澤明共執導了30部影片。憑借《羅生門》、《七武士》、《影武士》、《暗堡里的三惡人》、《德爾蘇.烏扎拉》等影片,黑澤明獲得過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銀獅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等諸多國際大獎。
黑澤明小時候因為智力比同齡孩子發育的慢,還曾經是備受同學欺負的小可憐。他最小的哥哥不僅在成長上對他照顧很多,更影響了他對電影的看法。
黑澤明原本想做個畫家,後來陰差陽錯成為P.C.L(東寶前身)電影公司的副導演,導演山本嘉次郎是黑澤明最崇敬的前輩,被他視為仰止的高山一生敬慕。
黑澤明的作品大多以社會問題為主題進行探討,在將社會精神和民族文化融入電影中時,更深度剖析人性,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大氣沉穩的視覺呈現。而他本身擁有的美術、音樂、戲劇、文學造詣,又讓他具備了一個電影創作者的牢固基礎。
黑澤明深愛著自己的作品,為每一個人物都傾注了許多心血。他認為電影會將導演原形畢露照映出來,所以時時自省。
黑澤明在創作過程中態度嚴謹又大膽。他曾大膽啟用新人三船敏郎,為了寫劇本撕爛的稿紙可以把他圍起來。拍攝《羅生門》時,他每天步行查看京都、奈良的古門,考察各種關於羅生門的文獻和遺物。
《羅生門》的戲份幾乎都在森林中完成,為了解決光影問題,遇到太陽光線不好的時候,黑澤明和他的拍攝團隊就開始砍樹,認真而嚴肅創作作品的精神,甚至感動了旁邊寺廟的和尚。
並且,為了更好的利用光影,黑澤明大膽嘗試了當時還是禁忌的「正面拍攝電影」的方式。後來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這個鏡頭被稱為「攝影機初進森林」。
黑澤明的這種創作態度並不僅僅是在《羅生門》,而是貫穿他整個創作生涯。他將鏡頭作為展示社會、揭露人性的工具,也用電影這種模式來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這也是他最偉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