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描述冷戰時美蘇潛艇相撞的有一部電影叫什麼
《敵方水域》1997 一蘇聯台風級潛艇與一美國潛艇相撞
㈡ 請推薦一部講核潛艇的電影
片名:紅潮風暴
導演:托尼·斯科特 Tony Scott
編劇:Michael Schiffer ..... (story) and
Michael Schiffer ..... (screenplay)
Richard P. Henrick ..... (story)
主演:丹澤爾·華盛頓 Denzel Washington ..... Lt. Commander Ron Hunter
Rick Schroder ..... Lt. Paul Hellerman
史蒂夫·茨恩 Steve Zahn ..... William Barnes
詹姆斯·甘多菲尼 James Gandolfini ..... Lt. Bobby Dougherty
Matt Gallini ..... Seaman Kuhne (uncredited)
Matt Craven ..... Lt. Roy Zimmer, USS Alabama Communications Officer
類型:動作 / 驚悚 / 劇情
更多中文片名:赤色風暴 / 核艇風暴
片長:116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95年5月12日 美國
劇情介紹:蘇聯發生了政變,叛軍控制了核彈基地。美國立即處於全面戒備狀態。正在為女兒慶祝生日的海軍軍官亨特和好友華斯受命趕到了指揮部。他們受命與另一位軍官林西一起率領核潛艇出航,准備防衛蘇聯的核打擊。
林西是個狂熱的好戰分子。出航不久他就要進行導彈演習。亨特則阻止了他的妄行。為此,林西十分不滿。兩人之間爆發了沖突。經過十多天的潛航,士兵們的士氣普遍下降,打架之事時有發生。在航行中,他們遇上了一艘充滿敵意的潛艇。而當亨特等人在接受緊急指令時,通訊設備也遭到了破壞,指令還未接受就已中斷。亨特主張慎重行事,但林西卻堅持發射導彈。在眾人的支持下,亨特免除了林西的職務,中止了導彈的發射。
在手下的鼓動下,林西准備進行暴動。此時,對方潛艇也不斷展開襲擊。亨特一面下令反擊,一面要求盡快修復通訊核對指令。但林西卻闖入了指揮室,拿到了發射鑰匙,並不理會亨特的警告准備發射導彈。控制著密碼的華斯拒絕與林西合作,但終於在脅迫之下交出了密碼。在林西即將按下發射鈕的千鈞一發之際,亨特在部下的幫助下,趕到拔下了啟動鑰匙,中止了發射。亨特下令潛艇上浮恢復通訊,而林西也已率部趕到與亨特等人對峙。就在危急之時,通訊恢復了,潛艇接到了中止發射的命令。林西沮喪地放棄了發射導彈的企圖,交出了潛艇的指揮權。
片名:獵殺赤色十月
導演:John McTiernan
編劇:Donald Stewart ..... (screenplay)
Larry Ferguson ..... (screenplay) and
Tom Clancy ..... (novel)
主演: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 Captain Marko Ramius
薩姆·尼爾 Sam Neill ..... Captain 2nd Rank Vasily Borodin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0�2rd ..... Captain Tupolev
亞歷克·鮑德溫 Alec Baldwin ..... Jack Ryan
Joss Ackland ..... Ambassador Andrei Lysenko
類型:動作 / 驚悚 / 冒險
更多中文片名:追擊赤色十月 / 追蹤「紅色十月」
片長:134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 俄語
上映日期:1990年4月18日 英國
劇情介紹:1984年11月,蘇聯正處於戈爾巴喬夫上台前夕,也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明爭暗鬥的冷戰高潮時期。
蘇聯研製了一艘新型核潛艇「紅色十月」號,並派老練的雷米斯負責該艇的首次試航演習。此時,美國中央情報局也獲取了有關「紅色十月」號的情報。
途中,艇長雷米斯殺死了發現他隱私的專橫政委並命令潛艇改變航向,他向全體官兵聲稱此舉是要利用該艇先進的無聲推進系統去通過美國海軍的監視網並縱情游覽美國的海岸線。美軍潛艇「達拉斯」號無法追蹤「紅色十月」,這使美國十分驚恐,以為這是一場偷襲。在秘密會議上,中情局情報員黎博士大膽地認為雷米斯率艦改變航向是有意變節而投奔美國。於是,中情局給黎三天時間,要他在此間爭取與雷米斯聯繫上,否則就將殲滅「紅色十月」號。
「紅色十月」核潛艇上,雷米斯召開軍佐會議,表明打算變節。這時,蘇方也認為「紅色十月」已投降美國而派出了大批艦艇開始搜尋「紅色十月」,而美軍的艦艇也時時探測,發現了該艇。寧為玉碎的蘇方向「紅色十月」發射了魚雷彈,而此刻,「紅色十月」內又出現了潛伏奸細的破壞。
黎冒著危險來到美方潛艇「達拉斯」號里,在獲知雷米斯此行的目的是向美國發射飛彈的所謂情報後,堅持認為這是蘇方想借用美軍之手來消滅「紅色十月」的陰謀。在用信號燈進行了短暫的聯系後,「紅色十月」號突然南逃。不久,因換氣系統出了故障而浮出水面的「紅色十月」被美軍驅逐艦追上。美軍發射並自我引爆了魚雷並假稱擊沉了「紅色十月」試圖來欺騙蘇方。其後,美方潛艇派小艇載著黎等人進入「紅色十月」號與雷米斯談判,雷米斯要求美國的庇護。
蘇方再次向「紅色十月」發射魚雷,雷米斯命令潛艇迎著魚雷駛去而使魚雷因距離過近而難以引爆。這時,奸細又在進行破壞,在又一枚魚雷來臨之前,黎終於發現並擊斃了潛伏的奸細。老道的雷米斯引誘蘇方魚雷繞道擊沉了自己的潛艇。最終,「紅色十月」號駛入了美國的港灣。
㈢ 介紹幾部好的軍艦電影
核艇風暴
瞄準南半球
獵殺紅色十月
潛艇總動員
魚雷出擊
潛艇沉沒
孟菲斯美女號
北韓潛艇戰
死亡潛航
太平洋潛艇戰
潛艇密航大作戰
升起潛望鏡
紅潮風暴
敵方水域
下面的敵人
緊急下潛
潛龍轟天
德國題材《從海底出擊》,是最經典的潛艇電影,比目前所有的潛艇電影都寫實,片長190多分鍾,信息量大,U艇內部實拍,充分展現「海狼」的威力。好看。
美國題材《紅色風暴》,此片寫的是美國戰略核潛艇在臨戰狀態下的故事,比較寫實,但帶有一定商業片的味道。而且不是在潛艇內部實拍,但搭景做的比較好。
PS:挖苦幾部外行潛艇電影。
《U-571》非常垃圾的商業片,連U艇的基本外形都沒整清楚,就敢拍U艇電影。更喜劇的是,讓魚雷擦著潛艇外殼射過都不爆炸。好象魚雷是地雷。深水炸彈就在潛艇旁邊爆,可就是炸不爛潛艇,導演沒一點物理常識。5-6個人就把U艇開走了,還能打仗,好象U艇自動化程度比現在的最高級潛艇還高。
《K-19寡婦製造者》 哈里森·副特拍的爛片,完全站在挖苦諷刺K-19的角度去拍的,把K-19鈦合金核潛艇 拍成了 刀形船首的二戰老潛艇。這個片子從軍事愛好者的角度看,完全就是一個外行拍的商業垃圾片。連K19的外形都沒整明白,而且很象政治宣傳片。
《獵殺紅色十月號》 整個故事非常精彩,片中出現了蘇聯台風級,美國落山雞級 和蘇聯K-1級,但都是電腦做出來的(水下航行部分)。搭景搭的比較好,但是把台風級說的太沒用了,把美國落山雞級說的太神奇了。整個潛艇之間的對抗,也有點似是而非。不過還勉強能接受。
㈣ 求有一部關於蘇聯\俄羅斯核潛艇事故的電影名字
好萊塢電影《寡婦製造者K-19》或《K--19》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共有四個版本。 版本一 本片根據一位原蘇聯潛艇指揮官如何制止一場足以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核爆炸事故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1961年,正是冷戰最為緊張的時期,蘇聯第一艘彈道核潛艇,綽號:「寡婦製造者」在北大西洋海底試航時發生了冷凝系統故障,導致核反應推系統過熱,若不及時排除故障,核反應爐便會融毀並誘發艦載核導彈,K-19將發生劇烈的核爆炸。 在冷戰期間,這種突如其來的核爆炸必然會被美國視為惡意攻擊。眼看世界性的核毀滅勢不可免,K-19船長阿里克斯·費斯特里科夫(哈里森·福特飾)冷靜地帶領全體船員在高度核輻射的環境下挽回系統,以求全力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版本二 本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敘述了亞里克西·沃斯特賴克奧(Alexei Vostrikov,哈里森·福特飾)船長,在冷戰最為緊張的時刻接到命令接替原船長米克黑爾·波倫尼(Mikhail Polenin,利亞姆·尼森飾),出任核動力導彈潛艇K-19的指揮官。沃斯特賴克奧的任務是不惜一切代價,盡快將這艘維護不當的潛艇投入作戰戒備,執行其處女航行。 但是沃斯特賴克奧、波倫尼和全艇忠誠的官兵們壓根也沒想到他們會去執行什麼任務。他們也無法料想到失敗的代價對於他們以及全世界會意味著什麼。那時,一個核反應堆發生故障,一個危險的燃料棒即將溶融、發生核爆炸,這將肯定使艇上所有人員葬身海底。當時他們在北冰洋底游弋,是全體船員們的勇敢,以及船長對國家和對船員們的職責感最終挽救了K-19,避免了一場即將發生的核災難。 版本三 即使在高度機密的核潛艇K-19 還未行下水禮之前,它已經被多次發現有問題存在,並暗地裡被冠以「寡婦生產器」的稱號。走馬上任的新艦長在K-19 還未有進行任何最後測試之前已接管了這任務——於1961 年6 月18 日進行K-19 的首次航行,他所取代的前任艦長亦會隨航作為副手,雖然兩位海軍軍官在船上有不少沖突,形成如箭在弦的緊張關系,但他們仍然為著國家的利益而堅守岡位。災禍降臨於茫茫大海中,核潛艇K-19 發生故障,令潛艇頓變成計時炸彈,隨時引起一場核爆災難。整個地球的命運都交託在K-19 及這兩位水火不容的操權者手中,他們必須暫且放下私人恩怨,共同面對艱巨的拯救行動。 版本四 本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敘述了亞里克西-沃斯特賴克奧(Alexei Vostrikov,哈里森-福特飾)船長,在冷戰最為緊張的時刻接到命令接替原船長米克黑爾-波倫(MikhailPolenin,利亞姆-尼森飾),出任核動力導彈潛艇K-19的指揮官。沃斯特賴克奧的任務是不惜一切代價,盡快將這艘維護不當的潛艇投入作戰戒備,執行其處女航行。但是沃斯特賴克奧、波倫尼和全艇忠誠的官兵們壓根也沒想到他們會去執行什麼任務。他們也無法料想到失敗的代價對於他們以及全世界會意味著什麼。那時,一個核反應堆發生故障,一個危險的燃料棒即將溶融、發生核爆炸,這將肯定使艇上所有人員葬身海底。當時他們在北冰洋底游弋,是全體船員們的勇敢,以及船長對國家和對船員們的職責感最終挽救了K-19,避免了一場即將發生的核災難。電影海報
㈤ 電影《紅色十月的追獵》在俄羅斯上映時,人們的感受如何
即使30年過去了,《尋找紅色十月》仍然讓人坐立不安,讓你緊張不安。剪輯、導演和演員都很棒。但正如我在之前的回答中被問到的那樣,我想指出一些描述俄羅斯人的不準確之處。
俄羅斯語言這部電影於1990年上映。這意味著它是上世紀80年代末製作的,當時美國到處都是蘇聯移民,其中一些人受過良好的教育。然而,這部電影的製片人沒有向任何人請教俄語問題。
首先,介紹:他們第一個單詞對了——КРАСНЫЙ(紅色),但由於某種原因失敗完全在第二個。它應該是ОКТЯБРЬ,不是translit BS他們寫道。
我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但是感謝Anton Shishkin,我記得。它的主題是:一開始我覺得這很荒謬。就像紅色警報遊行一樣。但後來我花了些時間去欣賞巴茲爾·波勒多里斯的真正才華以及寫歌詞的人。這首用最濃重的美國口音唱的歌無疑是一首偉大的樂曲。歌詞也不像俄羅斯人想像的那麼愚蠢。
㈥ 戰爭電影經典前10名有哪些
有:
1、《拯救大兵瑞恩》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戰爭電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
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描述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
2、《珍珠港》
影片《珍珠港》是試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本·阿弗萊克、凱特·貝金賽爾和喬什·哈奈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1年5月25日在北美地區上映。電影講述了雷夫和丹尼這對好兄弟在參軍時結識女護士伊夫林。雷夫主動請纓參加英國空軍的作戰,被擊落掉進海里。而伊夫林得知噩耗悲痛萬分。
3、《兵臨城下》
《兵臨城下》是由讓·雅克·阿諾導演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該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4、《巴頓將軍》
《巴頓將軍》是由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於1970年出品的歷史片,該影片由弗蘭克林·斯凡那執導,喬治·C·斯科特、卡爾·莫爾登、詹姆斯·愛德華茲等主演。影片主要介紹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軍遭到綽號叫「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率領的德軍反擊,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斗,結果美軍遭到慘敗陷入了困境的故事。該片於1970年上映,獲4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等7項獎。
5、《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電影。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盪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本片包攬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7大獎項及第51屆金球獎的7項大獎。
6、《獵殺紅色十月號》
《獵殺紅色十月號》是由約翰·麥克蒂爾南執導,肖恩·康納利、亞歷克·鮑德溫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紅色十月號核潛艇在首次航行中突然改變航線導致蘇、美兩國分別對其進行追蹤或獵殺的故事。
7、《桂河大橋》
庫布里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看過後使人對戰爭產生恐懼。這部榮獲七項奧斯卡大獎的英國片有著英國式的嚴謹結構和紳士般的節奏。影片反映二戰期間一群英國士兵在日本戰俘營的故事,雖然沒有什麼正面的刀槍交鋒,但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頗獨具匠心。
8、《現代啟示錄》
《現代啟示錄》是一部以越戰為背景的影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馬丁·辛、馬龍·白蘭度、羅伯特·杜瓦主演。影片於1979年8月15日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越戰期間,美軍情報官員威爾德上尉奉命除掉庫爾茲上校。接到命令後,威爾德率領小分隊,冒險乘小艇深入柬埔寨。
9、《黎巴嫩》
《黎巴嫩》是由Israeli Film Fund公司於2009年10月15日推出的一部戰爭反思題材影片,該片由以色列導演塞繆爾·毛茨的執導,由邁克爾·默斯諾、奧斯瑞·科恩等主演。該片講述了第一次黎巴嫩沖突戰爭四位以色列坦克士兵的遭遇。該片獲得了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10、 《野戰排》
《野戰排》是1986年上映的一部美國戰爭片,由奧利弗·斯通執導並擔任製片人,湯姆·貝倫傑、威廉·達福、查理·辛等聯袂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名天真的新兵被編入一個步兵分隊,在與其他戰士一起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他很快就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戰斗的唯一理由其實是想方設法讓自己可以活下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