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導演有哪些
1.張藝謀
1950年4月2日出生於陝西西安,中國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
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1984年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首次擔任攝影師,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 1986年主演第一部電影《老井》奪三座影帝。
1987年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獲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從此開始實現他電影創作的三部曲,由攝影師走向演員,最後走向導演生涯。
2.陳凱歌
1952年8月1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1984年執導電影處女作《黃土地》,該片獲得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 。
3.馮小剛
1958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
1984年擔任劇情片《生死樹》的美術助理,從而進入電影圈[2]。1985年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師[3]。1991年擔任中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並憑借該劇在中國內地獲得關注。
4.王晶
1955年5月3日出生於中國香港,華語影視導演、編劇、製作人、演員,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1976年,擔任愛情劇《心有千千結》的編劇,從而開啟了他的編劇生涯。1980年,擔任愛情劇《京華春夢》的編劇 。1981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千王斗千霸》,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5.徐克(Hark Tusi)
1950年2月15日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香港電影導演、編劇、監制、演員 。
1977年回港,在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即無線電視)擔任編導,參與長篇劇《家變》製作。1978年隨同大批無線電視員工一起轉往佳藝電視,編導武俠劇《金刀情俠》 。1979年指導首部電影《蝶變》。
張藝謀人物評價
早期張藝謀以執導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的文藝電影著稱,藝術特點是細節的逼真和主題浪漫的互相映照,善於電影色彩學和捕捉人物內心世界細膩動人的事物。
張藝謀作品的突出特點是對中國傳統封建意識的深刻認識和強烈的批判精神,是內蘊其中的濃烈的歷史感和生命意識,是古樸民俗的奇特景觀,同時也飽含對女性反抗精神的謳歌和贊頌,他在強烈的色彩、大膽的構圖背後堅持了生活的真實和敘事的抒情。
張藝謀的本領在於他能強烈而不失准確,適時而又超前地撥動中國百姓的心弦。張藝謀拍攝的影片題材廣泛,有農村、城市、歷史、人文、現實、愛情、武俠動作以及戰爭等題材,表現手法也不斷更新他的影片在國內外屢屢獲獎,使沉寂多時的中國影片開始受到世人矚目。
❷ 單反相機拍電影的設備
單反相機如何拍電影?一些電影愛好者、電影學院學生無法負擔昂貴的專業設備,但只要有好的劇本、合適的工具及出色的拍攝技巧,一樣可以拍出令人驚嘆的好電影。如果你是這類人群或是想小試牛刀圓一個導演夢,不妨看看下面的裝備推薦。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吧!
初學者:智能手機+外設+應用程序
Lollipod支架、Glidetrack Mobislyder、Phocus iPhone鏡頭套裝及Filmic Pro應用
拍攝穩定。沒有什麼比不停顫抖的畫面更令人惡心的事情了,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首要任務便是解決畫面抖動問題。大部分智能手機都沒有視頻防抖功能,但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外部工具實現,如Lollipod支架。這款售價約307元的支架也是曾經在“iPhone電影節”上獲得多個獎項的獨立導演Conrad Mess所最喜歡的。
讓相機穩定地水平移動。如果你想完成一些平移鏡頭的穩定拍攝,那麼可能需要更專業一些的配件。比如Glidetrack Mobislyder小型推軌機,可以讓智能手機實現穩定的平移鏡頭拍攝,類似的配件還有Steadicam Smoothee,售價在584至922元不等。需要注意的是,拍攝時要緩慢而平穩地移動鏡頭,不要過快。
多種鏡頭效果。顯然,智能手機內置的鏡頭效果比較有限,所以可以藉助一些外部鏡頭配件來實現更多樣化的效果。如Phocus iPhone鏡頭套裝,包含了廣角、微距和長焦鏡頭,還擁有一個外殼,可以讓iPhone的手感更接近於相機,售價則在676元左右。
拍攝軟體。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實現更好的電影鏡頭效果,你還需要一款應用程序。比如Filmic Pro,可以讓你專注於不同的對象框架,提升畫質並實現特殊效果、慢動作或延遲鏡頭等,iPhone版的應用價格為30元人民幣。
中度玩家:中端單反+小型錄音筆+手機應用程序
佳能EF II 50 mm f/1.8鏡頭、Zoom H1錄音筆、Artemis Director's Viewfinder及Sun Seeker
為相機配備更好的鏡頭。Mike Staniforth是一位擅長使用iPhone及數碼單反相機拍攝電影的獨立導演,通常在低光環境下,單反相機能夠實現更好的畫質。你可以使用一款中端單反如佳能700D(機身價格約4200元)搭配佳能EF II 50 mm f/1.8鏡頭(約600元),實現大光圈拍攝效果。
更高質量的音頻。顯然,相機和手機的麥克風無法記錄高質量音頻,所以可以藉助獨立的錄音筆來完成,比如Zoom H1(約650元)。它擁有一個靈敏的立體聲麥克風,可以記錄最高24位的高質量音頻。
拍攝前的畫面偵測。如果你不確定拍攝前的'鏡頭焦距會實現什麼效果、以及焦距才是最適合的,不妨藉助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來實現畫面偵測。比如Artemis Director's Viewfinder(售價30元人民幣),內置了多種鏡頭焦距,可以實時顯示畫面在相關鏡頭中的位置。
選擇光線角度。另一個流行的手機電影應用程序是Sun Seeker(售價45元人民幣),可以使用手機的攝像頭、GPS和指南針描繪出太陽軌跡,對於拍攝時選擇合適的光線角度十分有幫助。
發燒友:全畫幅單反+高質量麥克風+專業照明
森海塞爾ME66麥克風、LowePro Pro Runner x450 AW背包、佳能5D3
全畫幅單反相機。本屆奧斯卡最佳短片提名中,至少有兩部電影使用了佳能5D3(機身價格約20000元)拍攝。全畫幅感測器擁有令人滿意的適配畫質,再搭配如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約13555元)這樣的高素質變焦鏡頭,可以實現多種場景的拍攝。事實上,提名短片《The Lady In Number 6》(6號女人)就是使用這個配置完成的。另外,該片導演還使用了Tiffen 4x5.65 Soft/FX1(約2700元)濾光器來軟化佳能5D3的畫面效果。
高質量麥克風。在這個層次中,高質量麥克風是必不可少的,能夠幫助你更准確捕獲人聲及環境音。可選擇的對象包括森海塞爾的ME66麥克風,售價約3100元。
定製照明系統。在面對昏暗的小巷等場景拍攝時,你還需要更加專業的照明系統。本屆奧斯卡提名短片《Facing Fear》(面對恐懼)的導演Svetlana Cvetko,選擇了使用電池供電的Bescor LED-95DK2雙LED照明組件,價格約為1300元。
一個容納所有設備的背包。顯然,作為獨立導演,並不會有一整個工作團隊跟隨你拍攝,你需要一款輕便、結實的背部來攜帶所有拍攝器材,LowePro Pro Runner x450 AW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不僅可以背著,還擁有兩個輪子,在疲勞時可以拖著它前進,價格約為2300元。
❸ 賣相機拍電影,河北一大學生畢業作品入圍戛納電影節,他是如何做到的
戛納電影節第七十五屆基石單元的入圍短片公布了,河北的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拍攝的畢業作品入圍了。這個大學生的名字叫李家和,對於自己作品會入圍戛納電影節他是完全沒有想到的。從拍攝這部作品開始時就遇到了無數的困難,首先就是資金不足,其實就是作品選材和取景等等,不過李家和一一克服了這些困難,順利的拍攝完了這部畢業作品。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他的拍攝經歷。
三、堅持電影導演夢
在自己的作品入圍戛納電影節之後,李家和覺得這是對自己的激勵,他還會堅持自己的電影夢想,希望有一天可以拍攝出更多大家喜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