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天與地中,劉德華所扮演的幹探,是怎樣讓兩位老大反目的
影片講的是三十年代的上海,政府與犯罪分子勾結,毒品貿易橫行,劉德華飾演的民國政府禁毒專員張一鵬奉命前去查禁,在強大惡勢力面前毫不退縮,即便愛妻好友一一慘遭殺害仍不改其志,但終究難免雞蛋碰石頭的厄運,慘遭殺害。看看這個故事的框架,不少朋友可能都會想起布賴恩.德帕爾瑪導演,凱文.科斯特納主演的那部經典作品《義膽雄心》(TheUntouchables)。確實,本片里《義膽雄心》的痕跡太濃了,幾乎每個人物都可以和《義》裡面的掛鉤:劉德華的角色對應凱文.科斯特納;金士傑飾演的「山東貓」對應肖恩.康納利;俞飛鴻的角色則對應《義》中的神槍手安迪.加西亞(只在性別上作了改動),而劉松仁飾演的大毒梟戴濟民,一看便知是羅伯特.德尼羅飾演的黑幫頭子卡彭的翻版。而影片中開頭的小孩為炸彈所害,劉德華第一次行動慘遭捉弄,劉德華找劉松仁報仇時劉松仁大談道德寬恕等,都可以在《義》里找出原型。而影片的製作方似乎也沒有掩飾對「TheUntouchables」的借鑒,它的一個英文片名就叫作「ChineseUntouchables」。講到這里,似乎給大家一個印象,這部片只是對好萊塢電影的粗劣仿製。的確,對《義膽雄心》的諸多模仿使本片註定難稱經典,但它在劇情上的一些處理和編排又將其從爛片的邊緣拉了回來,成為一部不錯的作品。影片的第一個出彩之處就是黑色到底的劇情,這一點就與《義膽雄心》有極大的不同。在《義》中,盡管黑勢力也十分猖獗,凱文.科斯特納的兩位戰友相繼遇害,但最後科斯特納仍將犯罪分子繩之於法,和妻女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知道,一般美國人總是較喜歡大團圓結局的,作為美國的商業主旋律影片,《義膽雄心》自然不敢去拂逆觀眾的觀影趣味。而在《天與地》中,劉德華最後確實抓住了戴濟民,但隨即在離開上海的列車上被上司所殺,最後影片打出幾行字幕,戴濟民被無罪釋放。如此一來,劉德華等人的努力全部變成了無用功,他和他戰友們的鮮血也變得毫無價值。這個悲慘的結局在香港影壇,尤其是香港商業片中是很少見的。一般來說,在商業片中,即使導演要煽動悲情,在最後讓主角死去,但反面人物也會得到應有的懲罰。如《喋血雙雄》中周潤發飾演的殺手小庄最後雖然犧牲,但殺害他的黑幫老大(成奎安飾)也被李修賢一槍斃命;劉德華自身的早期作品《天若有情》也是這種模式的典型,劉德華飾演的華弟最後雖橫屍街頭,但終究完成了為老大報仇的目標。最後好人犧牲而壞人仍然逍遙法外,這對於一般觀眾是難以接受的。如最近熱播的大陸版《新上海灘》,導演安排了兩個結局讓觀眾投票選擇:一個是許文強死而馮敬堯繼續活著,另一個則是許馮同歸於盡。而投票結果是,多數觀眾都會去選擇後一個結局。《天與地》的結局無疑與多數觀眾的欣賞趣味不合,影片上映後票房不高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但我認為,本片如此的結局設計,是全片的點睛之筆,如果也是來個光明的結尾,那就徹頭徹尾淪為對《義膽雄心》的抄襲了,唯有堅持黑色到底,才有了與《義膽雄心》不同的立意。另外,如果從當時歷史的環境去考慮,劉德華的悲慘結局也比凶徒繩之於法更符合史實。理由很簡單,三十年代是一個何其黑白顛倒的社會,一個沒有任何力量支持的、單槍匹馬的熱血青年,如何能同勢力強大的黑勢力對抗?最後劉德華的死,也同時宣告了在無情的現實面前,浪漫的理想終究難逃幻滅的厄運,更加強了對腐敗民國政府的批判性。
影片另外一個出彩的地方就是對於當時那個黑暗社會的描寫。影片中處處透露出一種正義在邪惡面前的無力感,而這種無力感比《義膽雄心》還要強烈。如整個上海市政府官員均和戴濟民互相勾結,劉德華進入其中,真的猶如羊墮狼群,劉德華那句「我是南京政府派來的緝毒專員」在那群惡霸面前顯得何等蒼白;全個警局均與劉德華明目張膽的作對,只有一個別人都看不起的「山東貓」肯協助劉德華。記憶最深刻的是劉德華在上海孤立無援,去南京找上司求助,而上司竟對劉德華的困境置若罔聞。當劉德華向其提意見時,他凶惡地教訓劉德華:「我當年是跟著孫中山先生一起搞革命的,這個江山都是我打下來的,你有什麼資格教訓我?」(原台詞不能准確激起了,但大意如此)之後導演給了個意味深長的鏡頭:劉德華孤獨的在孫中山巨幅畫像前徘徊,孫中山的形象如此偉大,而他用盡一生心血所創建的民國竟如此黑暗不堪……影片中的劉德華和孫中山一樣都是理想主義者,孫中山的悲劇不也正預示著劉德華最後的命運么?最後戴濟民的逍遙法外,更是將黑暗的氣氛推向了極致。
影片的演員方面,最受人關注的自然是劉天王了。劉德華的表演總體還是可以的,但仍難掩蓋他身上青澀的味道,尤其是與金士傑、劉松仁這些老戲骨相比,總給人稍遜一籌的感覺。另外,喜愛TVB96版《笑傲江湖》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影片的女主角陳少霞,她在96《笑》中扮演岳靈珊。不妨在這多八卦一下,據說她當年是劉德華力捧的新人,之後兩人似乎又傳出不和,合作停止,陳少霞轉向小銀幕發展,否則她現在成為影壇的一線女星也說不定。而經常在大陸武俠劇里露臉的俞飛鴻也在本片中有演出,我之前還以為她是在九十年代末才出道的呢。
最後,不僅影片本身,影片之外的東西也很沉重:《天與地》上映後,票房慘淡,劉德華創建的天幕公司血本無歸,不久不得不將公司抵押給台灣片商。我想,劉德華之所以投拍這部不怎麼符合大眾趣味的電影,也是有著理想主義的成份在,不甘於這部影片落於平常商業片的窠臼。最終,他和影片里的張一鵬一樣,都落得了個在現實面前頭破血流的結局,這也給《天與地》更增添了一股悲壯的意味。這一部電影,雖然模仿成份過多,劇情經不起推敲的地方也不少,但影片的風格和立意均屬不俗,再加上是劉德華的誠意之作,還是推薦大家一看。
B. 有一部電影是劉德華是個剿毒的 什麼南京特派員 然後他跟上海的毒販子們干起來了 那片叫什
天與地
導演:
黎大煒 David Lai
演員:
劉德華 Andy Lau .....Cheung Ye-Pang
劉松仁 Damian Lau .....Tai Chai-Man
陳少霞 Cherie Chen .....Susu
金士傑 Shijie Jin
俞飛鴻 Feihong Yu .....Wu Jun
顧寶明 Gu Baoming .....倪坤
C. 劉德華開飛機轟炸日本的電影名稱
天若有情3烽火佳人
劇情簡介:
抗日戰爭初期,武漢軍政界世家劉家二公子劉天偉(劉德華 飾)在空軍部門任飛行少尉。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他碰上了火力猛勁的日軍,雖然成功逃脫但是受傷不輕,迫降在一個小山村中,被村姑小禾(吳倩蓮 飾)救回。在小禾悉心照料下天偉日漸康復,兩人相愛了,但是遭到了村長的反對。天偉決定帶小禾一起離開村莊,可是小禾卻沒能趕上飛機。在回基地途中又再次遇到了敵機,兩架飛機被日軍擊落,同僚們覺得天偉連累了大家,但是家人卻給他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這讓天偉非常難受。此時國民政府決定前往重慶,為保護大部隊空軍將執行一次死亡任務,即轟炸日軍基地。天偉決定不顧家人反對參加,大隊長(方中信 飾)先是反對後在天偉堅持下被感動,同僚之間誤解化除。此時小禾也來到了武漢找到了天偉,並且表示無論如何也會等天偉回來。行動開始後,小禾和偉母一起在基地等待天偉,卻只等來天偉殉國的消息,小禾不顧阻撓堅持清理機場等待奇跡,所有人都被感動了,最後天偉真的奇跡般的飛回了基地。
D. 槍響,劉德華中彈倒地,《忘情水》高潮部分唱起。這個劇情是哪部電影里的
《天與地》
1994年的劉德華用自己的天幕公司拍攝了《天與地》,影片可以說是主旋律的,甚至擯棄了以往以往香港電影里對黑幫的模糊美化的概念。在《天與地》里,黑白分明。來自黃埔軍校並且留洋法國歸來的緝毒專員張一鵬用自己的熱血捍衛國家的法制,甚至犧牲了自己的妻子家庭,最後包括自己。影片對國民政府的陰暗面進行了非常狠的抨擊。電影的卡司在當時來說不是很強勁,如果只從商業價值考慮,那麼也只有劉德華一人來帶動。但是戲里卻有很多老戲骨,包括劉松仁以及台灣的金世傑和顧寶明等。
在《天與地》里,電影使用了大量的長鏡頭,估計導演在拍攝時有一定的野心的。包括動作戲也是很多是通過長鏡頭一次完成,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印象最深的3組長鏡頭:
在上海警察局長顧寶明為緝毒專員張一鵬接風晚宴上,從張一鵬把煙槍用餐巾包起開始——顧寶明臉色一沉:小赤佬!這是上海!——張一鵬:這里是上海?你以為這里真的是上海?這里是美國、是日本、是英國、是法國...上海就是你們這些人拱手相讓的(其實這句話也適合今天的上海)——張一鵬帶妻子要離開宴場 ——顧寶明惱羞成怒,把餐桌掀翻——張一鵬:我不怕你,我是南京派來的...
這個鏡頭應該是整部電影里最長的一個,長達2分多鍾。當然,大家千萬不要拿《天與地》和蔡明亮或者賈樟柯比較。
張一鵬回南京請求上司增援人手,上司駁回,並讓張一鵬在辦公室外等候(間接導致張的妻子被黑幫襲擊導致流產)。這組長鏡頭比較有印象的是張在孫中山的頭像下徘徊等候,表現了原本可以躊躇滿志的張專員那一時刻對自己信仰的迷茫。
張一鵬妻子被暗殺(其實是要暗殺張,但被妻子擋住子彈),張一鵬失魂落魄的抱著妻子在雨夜狂奔,插曲《纏綿》響氣。抱著陳少霞的劉德華到最後也是無力停下(我估計這一段,是導演對劉德華說:你就一直抱著她狂奔,直到你跑不動為止),角色和演員在這個場景里統一。
而最後,盡管他曾經為了這個政府失去了所有包括妻子家庭以及朋友,但他堅毅的眼神告訴我們他依然可以再次投入他的信仰和他的民國政府,但是《天與地》卻要一悲到底,或者一黑到底,在列車上,新任上司對他說:「對不起,只怪你你生不逢時!」,然後就是那一槍,槍響是渾濁的,國家也是渾濁的,他所忠誠信仰的理想和國家給了他一個這樣的結局。「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這是電影最後的片尾曲。這兩句歌詞倒是正好適合給張一鵬。
《天與地》無疑是劉德華作為投資者和主演,具有野心的一部電影,他收斂了自己在當時其他作品裡的張揚的耍酷,正氣剛毅的演了一個亂世中的悲劇愛國英雄。
可惜這樣一部電影,並沒有得到影評和獎項認可,而一千多萬的票房也是遠遠不夠成本回收。天幕公司的失敗也是劉德華誠意電影在香港的失敗。
E. 劉德華1984年的這部爽片,出演6分鍾卻讓他回憶一生,你看過嗎
那時的劉德華才20歲剛出頭,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小鮮肉一枚。說是出演,其實只是一個替補。他飾演的角色原本屬於傅聲。可是,傅聲卻在那一年7月因車禍意外身亡。影片開拍在即,再改劇本已來不及,於是長得高鼻大眼,有些像傅聲的劉德華就被叫來,臨時頂替傅聲的角色。這部電影名叫《上海灘十三太保》。
《上海灘十三太保》之所以爽,在於全片86分鍾,光動作戲就有接近70分鍾。基本上,就是從頭打到尾,很剛,很硬,很直男。血漿並肱二頭肌齊飛,陽剛與腎上腺激素狂飆,熱血與青春一起在燃燒。
劉德華和《上海灘十三太保》
張徹是香港影壇資深的武俠片大導演,拍過很多經典的武俠電影,也捧紅過很多動作明星,包括《獨臂刀》的王羽,《金燕子》的鄭佩佩,《雙俠》的狄龍姜大衛,等等。當時傅聲的死,是轟動一時的頭條新聞,不僅錯過了《上海灘十三太保》,更改變了多位巨星的命運。
其實對劉德華的影響其實並不大,他是王晶眼中那種放在誰手上都會紅的人,甚至現在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演過這樣一部電影。不管有沒有《上海灘十三太保》,劉德華都是未來的天王巨星。
F. 劉德華飾演共產黨那部電影叫什麼呢
2009 建國大業 俞濟時
俞濟時(1904—1990),字良楨,號邦梁、濟士,浙江奉化縣城奉南村人。投身到族叔、黃埔軍官學校軍需處長俞飛鵬處,得保薦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留任蔣介石侍衛。1928年復擴為警衛第一旅,任旅長兼南京警備司令。1930年再擴大為師,任警衛第一師師長。參加過上海一•二八抗戰、南京保衛戰等。1942年任蔣介石侍衛長,後任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期間,隨蔣介石出席開羅會議。抗戰勝利後,歷任國民政府參軍處軍務局長、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幹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總統府第三局局長。1949年去台灣,歷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總務主任、侍衛長,「總統府」第二局局長及戰略顧問、「總統府」國策顧問。逝於台北。著有《時代新軍人應有之修養》、《孫子之戰術戰略思想采微》等。 是國民黨
G. 跪求劉德華一部電影,他在片中主演國民黨一個部隊的軍人的
電影的名字叫做《異域》
《異域》是朱延平執導,劉德華、庹宗華主演的劇情片。講述了李彌將軍和李國輝團長領導的部隊逃出國境,建立據點,展開長達五年的異域生涯。
1949年,國共大戰,逃離的人潮湧向台灣和香港,而另有一群人卻經由雲南,逃到了中、緬的邊境地帶。他們以鮮血和生命建立起一個軍事基地。
經歷多年戰役,意圖重返故鄉。這支孤軍曾兩次擊潰了進犯的緬甸國防軍,卻遭受聯合國四國會議嚴厲的批判,而被要求撤軍。他們的英勇行為也不被台灣所承認,因而造成進退兩挫、有家歸不得的局面,變成一群無家可歸的異域英雄。
(7)劉德華南京政府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0月前),國民政府全面撤退,李彌將軍所率領的第八軍仍在雲南邊境作困獸之斗。在草木皆兵的逃亡中,他們遇上另一支由李國輝團長領導的部隊,兩邊人馬合力逃出國境。
朱延平導演,港台眾星聯合主演的《異域》總共拍了兩部,1990年的《異域》和1993年的《末路英雄》。故事講述的是解放戰爭中被劉鄧大軍一路追殺到雲南的國軍殘部在沅江遇到了原國軍起義部隊的夾擊,長官戰死,士兵潰散,走投無路的他們逃入了鄰國緬甸。
最終在團長李國輝的帶領下,一支在國內戰場上潰散了的軍隊,在異國他鄉僅以三千殘軍就將將整整四倍於己的緬甸政府軍打的一潰千里,為自己打出了一個生存空間--金三角,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也將戰爭打出了輝煌的色彩。
H. 急求劉德華所有電影作品列表(帶年份時間)!
以下為劉德華電影作品的列表,按年份排序:
1981年:《彩雲曲》
1982年:《投奔怒海》
1983年:《家在香港》、《毀滅號地車》、《上海十三太保》、《英雄本無淚》、《停不了的愛》
1984年:《法外情》
1985年:《夏日福星》、《最佳福星》
1986年:《魔翡翠》、《肝膽相照》、《英雄好漢》、《江湖情》、《無名英雄》、《獵犬 神槍 老狐狸》、《神探父子兵》、《精裝追女仔之二》、《法內情》、《熱血男兒,旺角卡門》、《獵鷹計劃》、《飆城》、《最佳損友》、《中國最後一個太監》、《至尊無上》、《法中情》、《龍之家族》、《同根生》、《傲氣雄鷹》、《省港旗兵三--逃出香港》、《神行太保》、《人海孤鴻》、《網中情》、《最佳損友二--最佳損友闖情關》、《法逐曲矛超頻律生質最佳男朋友》
1987年:《末以與建興略液拿桿座極專釣大鱷》、《轟天龍虎會》、《賭神》、《精裝追女仔第三集》、《法內情大結局》、《小警察》、《愛人同志》、《富貴兵團》
1988年:《川島芳子》、《阿飛正傳》、《獄中龍》、《義膽雄心》、《至尊計狀元受才》、《追夢人》、《再戰江湖》、《摩登如來神掌》、《異域》、《驚天十二小時》、《金牌五虎將》、《至尊無上二--永霸天下》、《賭俠》、《年類際社群概討味只基配天地雙尊》、《整蠱專家》、《火燒島》、《極道追蹤》、《五億探長雷洛傳》、《雷洛傳二父子情仇》、《香港教父》、《黑衣部隊》、《與龍共舞》、《九一神鵰俠侶》、《豪門夜宴》、《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龍神太子》、《龍騰四海》、《九二神鵰俠侶》、《廟街十二少》、《賭城大亨二之至尊無敵》、《俠聖》、《新絕代雙驕》、《戰神》、《黑衣部隊》、《超級街頭霸王》、《天長地久》、《偷天換日》、《醉拳2》、《殺手的童話》、《醉拳3》、《天與地》、《刀劍笑》、《大冒險家》、《烈火戰車》、《奇異旅程之真心愛生命》、《天若有情三之烽火佳人》、《新上海灘》、《大話情人》、《1/2 次同床》、《情義之西西里島》、《天地雄心》
1990年代:《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暗戰》、《龍在邊緣》、《孤男寡女》、《決戰紫禁之巔》、《阿虎》、《瘦身男女》、《全職殺手》、《愛君如夢》、《金雞》、《嚦咕嚦咕新年財》、《衛斯理藍血人》、《無間道》、《老鼠愛上貓》、《大塊頭有大智慧》、《無間道3》、《金雞2》、《繼續跳舞》、《魔幻廚房》、《十面埋伏》、《童夢奇緣》、《墨攻》、《門徒》、《三國之見龍卸甲》、《兄弟》、《投名狀》
劉德華的電影生涯跨越了幾十年,涵蓋了多種類型,從早期的喜劇到動作片,再到後來的劇情片和動作大片,他的作品豐富多樣,深受觀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