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導演評價漫威電影

導演評價漫威電影

發布時間:2025-07-27 08:50:18

『壹』 世界名導公開發表申明,漫威真的不配稱為電影嗎

一家之言,不必當真,應當有自己的判斷。近10年,漫威電影險些佔有了全宇宙商業電影的大半壁江山。全球局限內,漫威的粉絲無數。,最近漫威電影被業界大神馬丁·斯科塞斯狠狠diss 了一把,直接把漫威電影開除出電影隊伍,說漫威電影基礎不算電影。

此番言論一出,瞬間引爆外網,影迷、粉絲、演員、導演等紛紛就漫威電影到底是不是電影刊登言論。

現實上,這兩方完全代表了一直存在的不同的電影望。馬丁·斯科塞斯這一派要求電影的內涵和藝術性,而漫威電影則是電影文娛化屬性的一種極端表現。

馬丁·斯科塞斯之以是說漫威電影不是電影,是從電影藝術性和社會性對漫威作出的批駁。

漫威宇宙的主創們對於馬丁·斯科塞斯的觀點表示不滿,有人言辭激烈,有人態度溫和。但焦點的意思其實是,漫威電影也有存在的合理性。

『貳』 卡梅隆批評漫威DC電影,你覺得他不喜歡這類電影的原因是什麼

James Cameron在采訪中說的很清楚了,他認為漫威的DC的超級英雄都是看不清楚愛和使命的,這也是大部分超級英雄的問題。

最後,哪怕是James Cameron出面批評,其實很多漫威粉絲和DC的粉絲都是不服氣的,要知道James Cameron算是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導演了,但是還是有粉絲不服氣,可想而知這些粉絲都是什麼構成。

『叄』 導演確認《綠巨人》個人電影,《綠巨人》在漫威電影里是何地位

我們都知道,在女浩克:刑法律師中不僅漫威讓綠巨人再次登場,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而且漫威還引入了綠巨人的兒子斯卡爾,在這部電影播出後,就讓很多粉絲們紛紛懷疑,漫威是否有打算讓綠巨人重返大銀幕製作該角色的全新個人電影,在前段時間,呂浩克的執行導演在接受采訪時提到了這一點,從他的談話中,我們可以明確,萬威確實打算讓綠巨人重新返回大熒幕,並且製作綠巨人角色的全新個人電影。

『肆』 卡梅隆批評漫威DC電影:角色體會不到愛和使命,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我同意他的觀點,而且我覺得他的觀點很有道理,能夠很好地促進電影市場的發展。

很多人喜歡看漫威DC的電影,認為這些電影的主角都是超級英雄,而且劇情非常燃,所以幻想自己也是劇中的英雄。但是這些超級英雄往往將個人英雄主義發揮到了極致,而且行為舉止都很幼稚,無法給人帶來任何思想上的啟發。而卡梅隆作為好萊塢的知名導演,不僅拍出的電影獲得了高票房,而且對內容和角色的把關也很嚴格,總能用宏大的敘事方式去打造強大角色,所以我很認同他的觀點。

『伍』 《雷神4》:「這是漫威史上最好的電影」,導演給出最高評價,你怎麼看

漫威英雄第四階段將產生大量的精彩故事,並且會無法想像,影片《雷神4》便是其一,影片現階段早已拍攝了6個月,知名演員海姆斯沃斯和娜塔莉·波特曼等大牌明星都已經認真完成2020年的夏天大面積,《雷神4》距拍攝進行也有4個禮拜,新的的小故事即將來臨,那麼,這一部雷神本人第四部影片到底怎樣呢?電影導演早已得出了最大的點評。

『陸』 奧斯卡大導斯科塞斯為什麼說「漫威電影不是電影」

因為他不喜歡這種類型

賈巴爾表明自己是一個鐵桿漫威粉絲,他看過所有漫威電影宇宙的作品,而且還不止一次。他自己還是漫威漫畫作者,曾參與漫威 #1000特輯。另外,他也表明自己欣賞斯科塞斯的電影,包括《計程車司機》《好傢伙》,因為這些作品具有情感力量和思想深度。

「美國隊長永遠不會成為詹姆斯·鮑德溫。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因為高級藝術包含著文化意識、道德價值、以及社會視野,這些定義了我們是誰、我們想成為誰。」

不同導演不同風格,不能以偏概全,大家覺得呢?

『柒』 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說漫威的電影都不是電影藝術,漫威電影沒有內涵,這句話你們同意嗎

基本同意。
漫威的電影確實沒有多少內涵,基本都是一些超級英雄和超級反派打來打去。只不過因為其有一整套完備的體系和龐大的故事背景,加上新鮮刺激的人物設定,不錯的劇本和高超的電影特效,讓很多人都喜歡看。
但這類電影看完了就是看完了,和其他絕大多數商業電影一樣,留不下什麼有思想價值的東西,更不用說什麼內涵了。
希望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捌』 一夜之間,怎麼全世界的名導都在罵漫威

既大導演 馬丁·斯科塞斯 發表了 「漫威不是電影」 的「鄙視」言論之後,一語激起千層浪。好萊塢輿論場紛紛變成了漫威戰隊營。

而另一位世界電影殿堂級大師《教父》系列的導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在法國領盧米埃終身成就獎時又說: 「馬丁說它不是電影的時候簡直太客氣了! 他還沒說 漫威電影令人討厭。

《十二猴子》導演 特瑞·吉列姆 就更不客氣了,直言道: 我恨超級英雄電影,那就是一坨屎! 長大點好嘛!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做青少年。」

但是「油腔滑調」的托尼斯塔克, 小羅伯特·唐尼 前兩天在節目上也被問及對漫威的看法,他卻說道: 「漫威電影一直存在質疑,但如果認為這是對電影藝術的沖擊,是『麻煩問題』的所在,我很願意成為『問題』之一。 當你像頭野獸一樣橫沖直撞闖進來,並且改寫行業競爭模式時,這就很厲害了 。」

唐尼說的那頭 野獸 ,指的正是 漫威

然而,漫威所代表的一系列好萊塢超英大片真的有如此令人不屑嗎?

其實這樣的電影發展模式,也是由另一位殿堂級大師掀起來的風潮。

對,就是 斯皮爾伯格

1975年,他用 700萬美元 製作費拍出的驚悚片 《大白鯊》 ,在全球收回 4.7億美元 票房,從此開啟了 好萊塢「大製作」 (Blockbuster) 的黃金時代

自此, 「大製作+全球發行」 成了美國電影產業的靈葯,一直延續至今。

只是今天,葯方變 成了「超級英雄」。

不知不覺的,百年好萊塢變了,像唐尼所說, 美國電影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美國電影業的商業模式 大戰

現在美國電影業格局,已經分化成涇渭分明的 「兩大陣營」 ——以「五大」(過去是「六大」,迪士尼今年3月正式收購福斯,變成「五大」)為首的 傳統好萊塢製片公司 ,對峙以Netflix和亞馬遜為首的 科技 互聯網公司

「五大」分別是: 迪士尼(福斯) 環球 華納兄弟 派拉蒙 索尼

對「五大」而言, 每部電影都是獨立的產品——每個產品都必須能 賺錢

好萊塢走的是「全球發行」路線,所以每部電影都要同時在北美賣、在南美賣、在亞洲賣……所以唯 有「普世價值+視覺奇觀+強品牌號召力」 ,才能讓世界各地的影迷掏錢買單。

「鋼鐵俠能拯救世界,我喜歡鋼鐵俠,所以我要去看鋼鐵俠和漫威電影! 」

Netflix、亞馬遜、甚至是新入局的蘋果…… 他們製作電影的目的和「五大」完全不一樣。

亞馬遜是電商巨頭,它做電影可不是為了靠電影本身 賺錢 —— 亞馬遜意在讓你成為它的 Prime用戶

每月花12.99美元升級成Prime用戶後,除了可以免費看亞馬遜的視頻內容,還能享受到很多購物優惠和電商增值服務。

亞馬遜想要的是100萬個喜歡看電影的用戶,而不是1000萬個買張票看場電影的消費者。

其他互聯網公司思路大同小異。

華爾街允許 科技 互聯網公司低利潤運行,因為他們最看重的是「成長性」和「盈利預期」,而不是現在就賺大錢。

但是,「五大」的股東們可絕對不會允許你的電影產品盈利只有1%。

在好萊塢,星星點點夾在兩大陣營中間的,還有一些 小的獨立製片公司

它們是 迷你版「五大」 ,在如今極端有限的空間里,掙扎著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

最近有點火的 新銳獨立製片公司A24 ,曾出品過「以小博大」的佳作《月光男孩》、《伯德小姐》,並在奧斯卡頒獎禮上大放異彩。

A24的資金來自私募,它們主要依靠 作品口碑 社交網路 免費營銷,節省下大筆推廣費。

同樣在奧斯卡上異軍突起的《逃出絕命鎮》出品方 Blumhouse ,是「五大」之一環球影業「豢養」的小製片公司。

它們只做 「迷你成本」的恐怖片 ,預算普遍在 500萬美金以內

如果成片讓環球看著順眼,就會幫Blumhouse做影院發行;如果沒看上,環球就會在其他小渠道發行影片,至少收回成本,不至於賠錢。

運氣好的話,Blumhouse還能幫環球賺大錢。比如「意外」叫好又叫座的《逃出絕命鎮》、之前的《人類清洗計劃》系列,還有引進到國內的《忌日快樂》。

在「五大」眼中,只要不是「超級英雄」或者「成功品牌的續集」,製作預算就必須非常低。

所以,你只會看到500萬美元成本的電影,但很少能看到 30 00-5000萬美元成本的電影。

很多預算夾在中間的 「劇情片」快被擠壓沒了

品牌化運營——好萊塢的救命稻草

客廳數字電視、電腦、ipad、 手機 ……互聯網把全世界的內容都送到了你家裡。

光Netflix一家流媒體公司今年就會製作 超過700種內容

在美國,這個趨勢日益顯著:如果沒有足夠強的理由,人們就不想離開家。

現在還能讓美國人花十幾塊美元、穿戴整齊抬起屁股走進電影院去的,大概只有現象級影片了:比如《逃出絕命鎮》、或是《黑豹》——因為如果不第一時間去影院看,你會跟自己的社交圈脫節。

「一部電影出來時,你能在任何地方的廣告位看見它、和你周圍的朋友們同時看到它、不停討論它、為之興奮……這可不僅僅是『我ipad播放器列表上的任務『,」

《大銀幕》作者Ben Fritz說:

「Nerflix們唯一的問題就在於,該怎樣建立自己影片的 『特別感』 ,讓觀看自己影片成為 『文化儀式』 ,用戶渴望 第一時間成群結伴 的享受這個作品。

這是傳統電影公司僅剩的幾個競爭優勢了——他們懂得如何 把電影變成 社會 現象 ;而互聯網公司還不知道該怎麼做。」

的確,對於《星球大戰》和《復聯》系列電影,沒有比去電影院觀看它們更過癮的了。

「品牌(IP)儀式感」 成了傳統電影公司的救命稻草,與對抗互聯網最強大的武器

在這種環境下,「五大」變了——變成了 「品牌經理」 ,電影公司核心業務也變成 「如何更好的管理這些品牌IP」

帶有IP屬性的電影,如今已經學起了電視劇的操作模式。 比如漫威影業就引入了 「漫威宇宙 階段 (Phase),模仿美劇中 「季」 (Season)的概念。

「你買蘋果產品是因為你愛蘋果,」Fritz說, 「你去看漫威電影,因為你忠於漫威,這已經改變了電影公司的經營策略。」

「當 羅伯特·艾格 2005年統領迪斯尼 時,他把公司電影部門的運營核心轉向IP,他對 盧卡斯影業 皮克斯 漫威 的並購,讓迪士尼一躍成為好萊塢霸主,得以續寫自己的輝煌。」

這時,一個有趣的現象出現了:《星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票房表現不如《星戰7:原力覺醒》, 這些「續集」多半在首周票房爆炸後,勢頭迅速衰減。

「星戰」外傳《漢·索羅》至今負面不斷,是否預示著「星戰」品牌力已被過度開采而透支?

影迷們也會審美疲勞。即便是續集,大家也在期待不一樣的元素。

對於漫威超英電影來說,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黑豹》。

「電影」的定義被挑戰

近幾年,美國電影的最高榮譽——奧斯卡也在悄悄發生變化:

過去奧斯卡重量級獎項往往會頒給當年的票房最佳,比如《雨人》或是《阿甘正傳》。

但現在的票房冠軍《復聯4》,絕不可能入奧斯卡的法眼。這也是因為商業模式變了。

其實好萊塢也意識到,最 賺錢 的電影,並不能讓他們引以為傲。

行業對電影的理解,從根本上出現了分化。

如果說電影應該具有基本的藝術價值,而不是純粹的商品,那麼好萊塢已經很少製作這類影片了!反而是互聯網公司接過了這項工作。

如果用「是否在影院觀賞」來界定電影,那麼你在 手機 上看的電影難道不是電影?

科技 互聯網公司在 花大價錢製片、采購好內容

亞馬遜已經在獨立電影圈裡遊走3-4年了,它取代了過去 探照燈影業 (Searchlight Pictures)和 米拉麥克斯影業 (Miramax)的位置,成了獨立電影市場的大買家。

歷史 上第一次,一家互聯網公司獲得了奧斯卡獎。

互聯網公司越來越放膽把重金砸向內容製作,2017年Netflix在內容製作上花費了60億美元,今年計劃砸80億美元;亞馬遜2017年的內容預算是45億美元。

Ben Fritz說:「我聽到的版本是,互聯網公司拿著支票簿四處游說, 經常開出兩倍於環球和華納的價格,而且立刻打預付款……拒絕Netflix簡直太難了!

重金之下,互聯網公司聚攏了一大批好故事、和有才華的電影人。

當然,對電影人而言,電影的定義也有了分歧。

一類觀點以大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為代表, 他認為電影就是為影院而生的,應該眾人一起在最好的影院環境里欣賞。

在他觀念里,你寧可別看《敦刻爾克》,也不該在DVD或者是 手機 上看這部作品。

Netflix一位負責內容的高管說, 你能在一夜間看完的,就是電影; 得花上好幾夜、或是好幾周時間才能看完的,就是電視劇; 能否稱得上是」電影」,完全取決於內容時長。

現在市面上的「電影」,有些遵循的是諾蘭的定義、有些則符合Netflix高管的定義。

什麼是電影? 什麼是電視 娛樂 ?

哪些片子應該在電影院放映?哪些只適合流媒體觀看?

哪些片子可以參評奧斯卡?

它們之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了。

但現實是,像諾蘭、斯科塞斯、科波拉那樣有話語權的大導演不多,畢竟他們是被人請著去拍片,自己想拍的電影分分鍾就有人搶著來投資。

可其他導演如果想掙錢的話,他只能選擇去拍超英電影和商業大片,要是想拍自己想拍的作品,恐怕就要去找Netflix和亞馬遜拿錢了……

『玖』 漫威,電影遭到質疑,好萊塢導演直言太爛,漫威粉在哪

近日,一向特立獨行的好萊塢導演特瑞·吉列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恨超級英雄電影,那就是一坨屎!」特瑞·吉列姆執導的奇幻冒險電影《誰殺死了堂吉訶德》作為戛納閉幕片全球首映,該片也將在全球多地上映。在為此片宣傳的一次采訪中,他被問及在如今漫改電影統治大銀幕的時代,《誰殺死了堂吉訶德》如何找尋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特瑞·吉列姆回答道:「我恨超級英雄電影。那就是一坨屎。長大好嘛!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做青少年。夢想能有超能力當然很爽,但超級英雄電影都是關於超能力。這也是我不喜歡超英電影的原因——超級英雄們用超能力打敗其它超級英雄。天哪,多一點和平、愛、理解不好嗎,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漫威》電影遭到質疑,好萊塢導演直言「太爛」,漫威粉在哪?
另外針對此前關於好萊塢反性侵的#MeToo運動的言論,他也做出了修正。此前他接受采訪時,將其形容為「愚蠢的」,並說:「世界上再沒有理智了,人們都變得害怕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甚至連我的妻子都警告我,讓我低調一點。這似乎有點像暴政統治了——暴民們拿著火把四處走動,打算將弗蘭肯斯坦的城堡焚毀。」《漫威》電影遭到質疑,好萊塢導演直言「太爛」,漫威粉在哪?
而在最新采訪中,他表示:「我有點太天真了,我以為世界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平等是非常重要的......正在發生的一切,是讓每個人都獲得平等機會的過程中的一部分......」特瑞·吉列姆1940年11月22日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在洛杉磯長大。由於看不慣美國的社會生活,1967年到倫敦,後加入英國國籍,2006年初放棄美國國籍。《漫威》電影遭到質疑,好萊塢導演直言「太爛」,漫威粉在哪?

閱讀全文

與導演評價漫威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外有打網球片段的電影 瀏覽:200
韓國r級2018高演電影 瀏覽:420
美國關於狼的電影 瀏覽:579
做影視網站賺錢嗎電影網站怎麼樣盈利 瀏覽:89
抖音請你看電影怎麼弄 瀏覽:177
老伴電影電視劇 瀏覽:498
四川電視電影學院和川傳 瀏覽:767
韓國十二夜電影解讀 瀏覽:37
哪種3d電影效果最好影院 瀏覽:941
美國拍中國農村電影 瀏覽:937
橫店電影城南沙店 瀏覽:911
電影去看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45
在家裡怎麼看最新院線電影 瀏覽:693
15元電影票 瀏覽:811
很多日本動漫都來自美國電影 瀏覽:533
線上看電影院 瀏覽:418
理倫電影最熱2017 瀏覽:294
法國經典二戰老電影 瀏覽:38
2015電影沙漠 瀏覽:540
印度女神電影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