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周星馳電影里 吐口水戰的場面戲是哪個電影
23.《新精武門1991》
(《Fist Of Fury 1991》)
出品:1991年浚升
編劇:劉鎮偉、何東
導演:左頌升
主演:周星馳、鍾鎮濤、張敏、元奎、尹揚明、成奎安、胡楓、白文彪
香港票房:24,245,510港元
經典指數: ★★★
右臂天生神力的青年阿晶(周星馳)與瀟灑哥(鍾鎮濤)不打不相識,二人四處找事做,卻誤入黑社會。終於拜師學武,卻又因與大師兄鄭威(尹揚明)同時愛上師父(元奎)的女兒(張敏),而遭陷害被逐出師門。最後在擂台上擊敗大師兄奪得冠軍,更抱得美人歸。
影片的故事框架與《賭聖》和《龍的傳人》幾乎看不出什麼兩樣。都是講一個天生絕技而又憨笨可笑的土包子,這次只是將賭術、球術換成了武術而已。而影片也保持住了前幾部的水準。其中星星與瀟灑哥的口水大戰,腳趾板的二龍戲珠,向師父展示拳力等幾段都很有料。
❷ 張一山沒演好的韋小寶,為什麼被當年的陳小春演成了經典
很少有像張一山版《鹿鼎記》這樣如武俠劇情般跌宕起伏的豆瓣評分:從開分2.7,到2.6、2.5,再漲回2.6分。不要小看這0.1,目前金庸劇最低紀錄保持者《新笑傲江湖》豆瓣2.5分,0.1分,也算避免了墊底的命運。
彷彿未卜先知,在劇集開播之前的采訪中,張一山談起自己的演技說,千萬別把他當成特好的演員,「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韋小寶,大概就是張一山演不好的時候。
張一山稱,「其實我們這個戲的畫風已經往卡通和 搞笑 上面走了,表演方式就會有一些變化,有時會寫意一點,不會那麼落地,這都是創作手法,人和事兒肯定是尊重原著的。」
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張一山在說的,好像是98版《鹿鼎記》。
那一版8.8分的評分,也超越了黃教主版的5.6,韓棟版的6.4,梁朝偉版的7.5,甚至是金庸先生親口蓋章「不做第二人選」的星爺主演的王晶版的8.2分,至今穩居影視版《鹿鼎記》評分第一,考慮到國產武俠翻拍劇日趨倒退的品質,也許,這就是永遠的第一了。
這個版本的主演,叫陳小春。
韋爵爺原本是輪不到陳小春演的,當年李添勝已經成功創造了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古天樂李若彤版的《神鵰俠侶》這樣的經典,到了黃日華陳浩民版的《天龍八部》,為黃日華拿下當年視帝,剩下一部《鹿鼎記》,誰來演,無線內部爭論不休。
黃日華是第一人選,陳小春,大名單都沒進。要知道李添勝第一次拍《鹿鼎記》,韋小寶是梁朝偉演,康熙呢,劉德華。當年無線武俠劇的規矩:必須是帥哥主角,有多帥?參照「其貌不揚」古天樂。
結果和帥扯不上太大關系的陳小春跑去自薦,一番話,居然打動李添勝,也就是李添勝這樣當紅的王牌監制,才能給他開後門,先試拍兩集,換成如今資本話事,門都沒有。
陳小春立馬去找劉青雲請教,為什麼是劉青雲,兩人1996年剛合演過陳木勝導演的《沖鋒隊》。結果劉青雲一臉懵:演韋小寶找我幹嘛?當然找周星馳啦!
陳小春七次登門,星爺送了陳小春四個字:鬼、玩、痴。
一部經典,由此開始。
從1998年到現在,一眨眼已經過去22年了。不知道怎麼,漸漸地有一個感覺:當時覺得陳小春像韋小寶,22年過去了,居然覺得陳小春越來越像韋小寶了。
說陳小春版韋小寶必須先說一個人。
就豆瓣評分來看,TVB版本的評分整體高於內地版,尤其是李添勝翻拍的一系列金庸劇。
那些作品無論從服化道具還是場景特效,都絕無法和當下的國產劇比。但勝在選角。
1984年,當時梁朝偉還在主持少兒節目,突然被李添勝杜琪峰找去演男一號,什麼劇?《鹿鼎記》。
多年之後李添勝在接受采訪時說:「梁朝偉的戲在當時的『五虎將』里是最細膩的,這個演員真是好難得,演戲演得這么細膩的演員不多,這個角色應該找不到第二個人可以像他那麼惟妙惟肖了。」
李監制,話別說太早。
90年代無線全面重啟金庸劇拍攝,94《射鵰》,張智霖朱茵的選角算一般,但扮演周伯通的黎耀祥讓人印象深刻。多年後,這位大器晚成的演員將憑借李添勝監制的《巾幗梟雄》系列拿下兩座視帝。
95《神鵰俠侶》是公認最經典的一版。當年古天樂坐過牢的新聞傳得沸沸揚揚,李添勝堅持不換角。最後哪怕塑料cos瀑布和人扮大雕這樣簡陋的製作,也掩蓋不了此劇的光芒。
96年《笑傲江湖》更不得了,劇集播放過半,金庸給TVB送去親筆牌匾說:
「他(呂頌賢)有著一種和令狐沖一樣的眼神和表情,不造作,特立獨行,不受羈絆的個性很像令狐沖。」
不過李添勝監制的一系列金庸武俠劇中,他最為滿意的作品還是每場宋遼大戰都只有十幾個群眾演員的97《天龍八部》。
但這部劇創造了自帶BGM的男人喬峰,陳浩民以新人之姿扮演段譽,到現在還在吃角色紅利。
直到98《鹿鼎記》,梁朝偉珠玉在前,李添勝反倒選不出人了。
就在這時,陳小春從未來的Laughing哥謝天華口中得知《鹿鼎記》在選角,跑到李添勝面前自薦。
他自爆了一段神似韋小寶的糗事,又一再堅持韋小寶就是草根,關鍵是——「除了沒娶七個老婆,韋小寶不就是我?」
《鹿鼎記》是金庸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韋小寶彷彿是金庸跟廟堂、江湖開的一個玩笑,通過一個玩世不恭的「小混混」的人生,調侃了整個江湖。所有金庸小說角色中,沒人比韋小寶更接地氣。
而陳小春的接地氣是從骨子裡長出來的,那是一種在底層摸爬滾打過的人間煙火氣。
還記得第一期爸爸綜藝,他對Jasper說,「我以前也是住這種房子」。
1967年陳小春在中國香港出生,父親是1960年前後從廣東赴港的農民,母親是本地人,兩個人在工地里工作認識,結婚之後生下陳小春兄妹4人,一家人住在狹小的公屋中。弟弟被以3000塊的價格賣給了別人。
因為家境太差,他初中只讀了一年就輟學,被父親扔到農村去,下過田、放過牛……
和韋小寶一樣,他的父親幾乎是缺位的,和媽媽卻感情很好。
他爸對他很嚴厲,因為家裡兄弟姐妹4個人,小時候他爸爸怕他貪玩跑出去,用鐵鏈鎖過他的腳。
大概十二三歲的一天,父親帶他去喝早茶,回來時小聲對他說:「以後這個家就交給你了。」然後父親返回廣東老家,養家的重擔就落在了長子陳小春身上。
他就此輟學,去父親曾經的工地上打零工。白天幹活手上扎滿木刺,晚上媽媽給人洗完碗回家,借著微弱的燈光給他挑出來,邊挑邊哭。
陳小春說,「當時就覺得媽媽好偉大,也不覺得苦。」
十六歲那年,陳小春離開母親,一個人來到繁華的銅鑼灣討生活。
許多年後,一部港產片中的對白會成為整個80後的記憶:銅鑼灣,浩南。
但那時浩南哥的好兄弟還在給人理發。不過托尼老師這個工作很神奇,劉德華陳小春都是從這個工作跳槽以後走紅的。
去哪裡?TVB。
有次一個客人到陳小春店裡做頭發,說是要去參加無線的選秀。他聽完就嗨了,因為他童年最大的樂趣,就是模仿邁克爾·傑克遜走太空步。
就這樣,1985年,陳小春憑借靈活的身手和冷酷的長相,考入無線舞蹈藝員培訓班,每個月能拿到700港幣的酬勞。
一次綵排後,譚詠麟拍拍他後背:"你跳得不錯,加油啊"!又把他推薦給梅艷芳跟張國榮。
當年被巨星誇得不知道東南西北的陳小春不會知道,許多年後,他會和校長一起登陸一款內地音樂綜藝——《我們的歌》。
但機會還要自己創造。
命運轉折點發生在林憶蓮的演唱會慶功會上,陳小春輸掉了 游戲 ,被哄上台表演。他唱了一首譚詠麟的《水中花》,驚艷了林憶蓮,和台下一位星工廠老闆,就是和李麗珍談過戀愛的音樂才子許願,日後他會為一個港片經典系列寫下一系列經典主題曲和插曲,最著名的一首,叫《友情歲月》。
被許願看中的陳小春由此告別伴舞生涯,與謝天華、朱永棠組合成「風火海」男子組合。
這個組合本來是推出跟草蜢一較高下,但看他們的舞台現場,就大概知道為什麼很快就偃旗息鼓。
唱不過怎麼辦,演戲賺點錢。
當年港人很愛看一套江湖人物漫畫,作者叫牛佬,江湖片大佬很多都叫」東哥「,牛佬特意取了個」南「字,又從自己公司中取了個」浩「字,合起來,主角就叫浩南。
1992年4月,漫畫第一期出版,最終銷量1萬7400冊,此後一路攀升,達到了每周超4萬冊。
1994年,新人導演劉偉強偶然看到漫畫,想方設法聯繫到了作者牛佬買了版權拍電影,主角浩南找誰演呢?就剛紅起來的鄭伊健。
又挑了風火海的朱永棠跟謝天華演他的兄弟。
唯獨漏了陳小春,陳小春很不爽。畢竟他第一部電影《晚九朝五》就拿了金像獎最佳男配。
許願就給劇組打電話,說隨便給陳小春一個角色,陳小春去面試,拿到了人生中除了韋小寶最著名的角色,原定的主演,是金城武。
要真是金城武演,電影紅不紅,不好說。
但陳小春來演,就演出了一部日後參演《鹿鼎記》的敲門磚。
1995年秋天,少年陳小春曾經在這討生活的銅鑼灣街道上車水馬龍, 一群穿著黑色衣服的青年,跟隨一位大哥大搖大擺地准備跳過馬路。
這時馬路中間來了一輛警車。幾個警察從車上下來後,將這群黑衣人當場控制住。
帶頭的就是陳小春。
陳小春連忙跟警察解釋:「阿sir,我們是在拍電影,你看嘛,周圍有很多攝影機在拍攝。」
哪有什麼很多攝像機,電影成本有限,動作場面都是運動鏡頭,掌鏡的,是導演兼攝影劉偉強。
警察看了這位一臉痞子相的青年,控製得更緊了。
劉偉強在一邊拍得不知多開心,扛著攝影機慢慢湊到跟前,完整拍下陳小春被控制的片段,這個故事後來成為了笑談。
這部正在拍攝的電影,將在1996年春節檔上映,震撼港片影壇。
在故事裡那個稱之為江湖的地方,有香車美人,龍爭虎鬥,善惡有報,生死有命。還有信仰,有道義,有腥風血雨,更有兄弟情誼。
整部電影成本有限,就連電影中山雞的造型都是陳小春自己打理的。「第一集就染頭發,第二集就光頭,第三集就戴帽子,第四集第五集就正常,我覺得造型對於(人物)有幫助,感覺蠻自豪的。」
1996年1月25日,這部叫《人在江湖》的影片上映。當年的海報上,鄭伊健陳小春操著不同形狀的「傢伙」,身後是喧囂的銅鑼灣夜市,海報宣傳標語赫然寫著「油尖旺邊個最大,銅鑼灣英雄不敗」。
除了鄭伊健小有名氣外,其餘三個主演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上映前沒人看好這部片子。首映結束後,一位影壇前輩毫不留情面地對出品人王晶說:這種片子怎麼會火。
上映那晚劉偉強心中也沒底,帶著主演在戲院附近吃夜宵。直到突然接到王晶電話:你趕快過來看,票房爆了!
當晚影片紅遍全港,最終收獲2100多萬票房。
劉偉強馬上決定拍續集,影片紅得太突然,鄭伊健根本沒檔期,第二部主演就換陳小春,劉偉強和文雋邊拍邊寫,整部電影只拍了11天。同年《猛龍過江》上映,票房突破了第一部,並隨著那個盜版碟時代流入內地。
這部電影後,電影中的一個個角色深入人心,浩南,山雞,靚坤,小結巴.......
黎姿說上街有人喊她」大嫂「,朱永棠說去酒吧總有陌生人買單,佘詩曼多年後和鄭伊健合作還一臉花痴:當年誰不想當浩南的女人?
陳小春的那句對白——「我是不是洪興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陳浩南永遠是我大哥。」讓他成為義氣的代名詞。
他因為「山雞哥」這個角色獲得金像獎,上台後主持人讓他發表獲獎感言,他只冷冷地說了一句:「沒什麼好說的,感謝全世界。」
電影主題曲《友情歲月》,都以為是陳小春的歌,其實原唱是鄭伊健,但陳小春的版本更滄桑,有血有肉,裡面的氣勢倒也不是說一定要拿刀砍誰,只是讓人想起劉偉強說的,拍江湖不需要很多人,一個打火機就可以。
這部戲之後,陳小春有資格為自己爭取角色了,這個角色,就是韋小寶。
毫無疑問,陳小春通過了李添勝的試映集考驗。
這也是李添勝第二次翻拍《鹿鼎記》。
九十年代的無線,哪怕拍金庸劇這樣的大製作也是能省就省,沒什麼大場面,製作也不考究,鰲拜府和現在的張一山版一樣,寫個「鰲府」。
但即使是簡陋的場景,李添勝也總能拍出一種濃厚的江湖氣,讓觀眾十分有代入感。
而且劇集不拖沓,節奏快。又不會快得沒頭沒腦。
而且當年無線人才濟濟,各路配角甚至是龍套,都奇跡般的全程高能!
韋小寶的七位老婆,各有各的風貌與個性:梁小冰版阿珂至今站在鹿鼎記老婆的顏值頂端。
李添勝又對故事做了喜劇化處理,沒錢拍大場面,就用盡卡通手法表現角色內心。智斗鰲拜、化解皇帝危機,戲弄吳三桂一路拍下來,有笑有淚, 娛樂 性十足。
當然最重要的是,毛遂自薦進組的陳小春,塑造人物有自己的一套演繹方式,自成一派,別人學也學不來,卻無意塑造了史上最討好的韋小寶,劇中的韋爵爺嬉笑怒罵、鬼馬精靈,彷彿從紙上跳出來。
但二拍韋小寶的李添勝,對於金庸人物的理解,實際上比所有主創都要深,表面看,韋小寶痞里痞氣,做事情無非是為了兩樣事情,錢和女人,極盡滑頭之能事。
但實際上他從小聽評書里的英雄故事,最講究的就是義氣。
陳小春往角色里注入了大量的 情感 ,當他在劇尾對著康熙發飆:老子做的一切還不是為了你。觀眾和小軒子一樣啞口無言。
正是陳小春的表演,讓觀眾信了陳小春的邪。那個史上修改幅度最大的《鹿鼎記》,就因為陳小春用情至深的表演,怎麼演都能成立。
回頭想想,為什麼金庸最愛周星馳版本的主演,李添勝最愛梁朝偉版本,觀眾卻最愛這個版本的陳小春?大概是因為,這個角色,最符合中國人心中的忠孝仁義信。
在江湖廟堂之間,韋小寶對家人和兄弟的愛和眷顧熠熠生光。
不要把「思想性」看得太復雜。這就是思想性。
說白了拍一個作品沒有那麼復雜,給觀眾一個追的理由就可以了。李添勝和陳小春給了觀眾這個理由。
劇集的主題曲《叱吒紅人》由陳小春演唱,「小流氓 變叱吒紅人 江湖情,再說當年情。」
而叱吒紅人,就要娶阿珂了。
就像陳小春自己想的,他和韋小寶最大的不同是:韋小寶有七個老婆,他就一個。
很長一段時間,感情上,他被外界說是張柏芝的備胎。
張柏芝上《康熙來了》被問跟陳小春的關系,一直強調是好朋友,但陳小春對這個好朋友卻很忠誠,那場風波後,他陪著張柏芝度假散心,還公開罵陳先生是什麼東西。
那段時間陳小春的脾氣著實算不上好。還有個外號:孤寒城。
認識應采兒前,應采兒就知道陳小春是出了名的摳門。
但緣分就是這么奇妙,《鹿鼎記》七個老婆都是韋小寶一個個追到手,尤其是阿珂,追得上天入地費勁力氣。
但在現實中,卻是演過阿珂的應采兒,倒追陳小春。
但被追到的,卻沒有有恃無恐。
求婚,不敢,帶著好多個兄弟上門壯膽。撲通一下跪倒,想說點什麼卻什麼都說不出來,一直痛哭,哭到應采兒的父親開玩笑說,這么難過我嫁給你好了。
結婚的時候又簽了保證書,很實際:每月我的收入都會交給你,我的零花錢由你來支配。我負責供樓水電費,想買什麼名牌都隨你,最要緊的是你喜歡。家裡面的家務由我來打理,想生男孩生女孩都隨你....
最後一句:Baby,我愛你。
行吧,山雞人設坍塌。
塌完了也救不回來。 應采兒說,生jasper的時候陳小春正在外地演出,聽到她羊水破了的消息,緊張到結巴,之後立馬坐著飛機趕回去。
一進手術室看到血,腿都嚇軟了,但還是故作鎮定,一直握著老婆的手,安慰她。
前幾年一段演唱會的現場片段又曝光:全程嚴肅臉演唱的陳小春唱到「我想確定每日挽著同樣一雙臂,不必挑選我們成大器」時,應采兒激動地站起來朝著愛人示意。
然後這個高冷的男人啊,瞬間笑成了舔狗。想一想,好像又像韋小寶了。
經過這么久,回頭看看,忽然覺得陳小春這個人越來越像小寶了。
過去是在戲裡面像,現在是戲外也像。他的性格和經歷、人生的走勢,好像都跟韋小寶神貼合。
比如都是年少時頑劣、輕狂。後來一系列歪打正著,成就功名利祿。
到最後,兩人都娶到了「阿珂」。
但認真看一下,其實還不止。
陳小春去年的中國台灣演唱會,他笑著對台下的歌迷宣布:老婆懷二胎了,他又要做爸爸了。台下的應采兒和Jasper望著台上的爹地笑做一團。
然而館內一片其樂融融,場外卻是演唱會門外和陳小春下榻的酒店外停放了多部警車戒備。
演唱會場館外,有人拿油漆在牆上寫下咒罵陳小春。
因為陳小春在之前的事件中力撐港警,成為了某些人的眼中釘。演唱會前他再次收到死亡威脅。但讓小寶服軟,除非是浩南和近南。說來也巧,鄭伊健都演過。
結果是他不僅演唱會如期舉行,還繼續轉發愛國宣言,什麼意思,就是正面剛。
陳小春曾說:「1997(年)之後,我對別人說過,我是中國人了,我不喜歡別人叫我中國香港演員,我是中國演員!」
遭遇恐嚇、威脅,他說,「我沒驚過。」
想起來,這好像才是韋爵爺的另一面,雖然坑蒙拐騙無所不能,但仔細想一想《鹿鼎記》里,韋爵爺可曾丟過中國人的臉?沒有吧,半點都沒有。
那些把韋小寶看作小賴皮的編劇,一開始就理解錯了,想一想,韋小寶的開場在說什麼?評書。
評書里是什麼,是普通老百姓都能懂得的,忠孝節義,對兄弟要講義氣,對家國也一樣。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賴皮呢?
電影《友情歲月》里有一句對白:「若有人以後見到山雞,仍認為山雞是一個玩世不恭、嘴貧好色的人的話,你根本就不了解山雞這個人。」
張一山版《鹿鼎記》出來以後,馬浚偉站出來呼籲不用比較,每個演員都是用心演的,並鼓勵新生代演員。
這份鼓勵,當然有心,新版《鹿鼎記》錯也不可能錯在演員一個人身上,換個角度講,流量時代的金庸劇,有幾部真的讓觀眾滿意?
但張一山演不好韋小寶,又不是沒有原因。
當年的陳小春,斥候客人吃飯時菜里有蒼蠅,老闆不問緣由,直接扇了陳小春兩個耳光,讓他把蒼蠅吃下去。
同樣是在吃飯的地方,年少成名的張一山小時候出去吃個麥當勞,被一群人堵上簽名,後來再去,只能躲在角落裡偷偷吃。
對於韋小寶這個出身低微到不行的角色,兩人的角色理解,註定不同。 更關鍵的是,有些演員和這個角色彷彿命運相通,就像是有某種聯系一樣。這件事,和演技無關。
也和韋小寶一樣,光輝歲月過去之後,所有故事又都留在了漂泊歲月里。
有一年的金像獎上,林曉峰、謝天華、陳小春、鄭伊健、錢嘉樂同框,這五個人,幾乎就是自帶BGM的存在,一出現,整個屏幕都是青春和江湖的味道。在頒獎禮上,謝天華還調侃鄭伊健「他留長頭發,唱幾首歌,下半生就不用愁了。」
二十年後,五個人也拍過電影,有很多諸如爆炸、追車、火並的戲碼,非常刺激,票房也不俗。
但電影上映,豆瓣上有一個挺有意思的評價:「拿槍還是他們嗎?」
如今的陳小春,在五子中算最紅的一個,五十三歲的人,演戲,上音樂綜藝,嗓子不崩不啞,氣息很足。跟GAI合唱,GAI占不到便宜。
可是硬漢還是到了想當年的年紀。
八十年代末,他給梅艷芳做伴舞,各地巡迴演出。梅姑在工作人員安排下坐頭等艙,可是飛機起飛後,她都會移步到經濟艙和舞蹈員坐在一起。
陳小春回憶:「Superstar,一點架子都沒有,沒有高高在上,很平和,那才是真正的巨星。以前那個時代成就天王巨星,現在還有嗎?」
陳小春是個懷舊的人,成名之後也沒有追求奢侈的生活,將曾經住的老房子重新裝修了下,覺得挺好。
這種老派人,家庭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
和應采兒結婚,還特意帶她回了自己廣東老家。在鄉下放鞭炮,大擺流水席,請鄉親們一起吃喜酒。令人想起韋爵爺榮歸故里。
父母還在的時候,他在鄉下給爸爸修了房子養老,帶著媽媽一起住好房子。央視搞過一個演藝圈十大孝子的推選,08年的第二屆,陳小春拿獎。上台說感言的時候,泣不成聲。
因為陳媽媽05年就因為癌症去世了。當年為了給媽媽治病,陳小春訪遍了各地名醫——
「只想要把我媽媽的壽命延長一點』」
父母去世好多年,每次提起爸媽他就止不住的眼淚。覺得自己「沒做好,沒做夠。」
說就算全部給他,還是不夠。因為他離開了。
到他自己做爸爸,上親子綜藝, 對Jasper表現很內斂,直到有一次,兒子被問「你怕不怕爸爸變老」,不善於表達的孩子一直搖頭說:「不要,我不要爸爸變老」,最後跑到父親懷里。
鏡頭轉向陳小春,硬漢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看到這里我總覺得這就是為什麼陳小春能演出韋小寶骨子裡的東西。或者說: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演不好韋小寶?
但那個時代終究過去了,就像後來的韋小寶,總有一天不再離經叛道,回歸到了柴米油鹽的生活之中。
當年最酷的那群人。也都變老了,當年的絕世佳人,也老了,一切恍如隔世。
時代與人群,都更迭得太快,英雄片如此,金庸劇亦然。
當金庸劇成為了劇集唯一的「賣點」,看哪個演員扮演哪個角色的好奇,替代了劇情本身的魅力,誰還有興致從頭到尾看下來?
哪怕是今年改編收視最佳的新《倚天》,觀眾對陳鈺琪(飾趙敏)和祝緒丹(飾周芷若)顏值的贊美,也遠遠要高過對演技的討論。
新一代觀眾,誰真的還在意什麼江湖?
過去李添勝拍金庸劇,要啥啥沒有,預算就那麼多,戲都在一條影視街上拍出來,你卻感覺到江湖很大,數不盡的俠骨豪情。他們構築的武俠世界,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
如今的場景豪華了那麼多,預算多了十幾倍,可即使場面再宏大,預算再高,也掩蓋不了缺失的江湖味道。
因為劇中缺失的恐怕是對角色注入靈魂。換上戲服,有人像大聖,就沒一個是真俠客。
說到底,那個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早就不在了。這代年輕人嚮往的也不是武俠,是超級英雄。
江湖已不復存在,金庸先生駕鶴西去,金牌監制李添勝宣布退休,浪子也回歸到了家庭,陳小春說,「人生很多東西真的沒得選,比如童年和出道的不易,你現在問我是不是覺得自己很慘,我卻覺得挺好,也只能說我沒有選擇。起碼現在看來是先苦後甜。」
對於韋爵爺和陳小春,這好像又是最好的結局。
最好的武俠時代過去了,起碼那段江湖友情歲月依然值得我們懷念。
❸ 我們居然忘了梁朝偉是一流的喜劇演員
要說近期最「萬萬沒想到」的事——
應該是 #墨鏡王# 、 #梁朝偉# 這兩大金牌又撞車了,還整了部賀歲喜劇片。
預告一出來,網友一致表示「不約」。
無憑無據這么說……
Sir猜測,可能是因為預告片里王晶式一鍋亂燉的既視感。
但這也暴露出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
梁朝偉主演的好喜劇,已經睽違太多年。
可以這么說,2000年之後,梁朝偉就沒接過什麼合格的喜劇。
《東京攻略》(2000年)《韓城攻略》(2005年)《大魔術師》(2012)
《大魔術師》更是爛到Sir到不敢相認。
我們似乎習慣了王家衛鏡頭下,這樣的梁朝偉:
《花樣年華》
卻忘了梁朝偉本來就是 喜劇出身 。
念舊的人都知道,看梁朝偉搞笑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我本來就是演喜劇出來的 ,電視劇就是《鹿鼎記》啊,小魚兒啊···
好多次他也喊話:
所以,Sir今天不說《花樣年華》,不說《無間道》。
那些戲深刻歸深刻,有型歸有型……但想看透梁朝偉,還不夠。
美國「名嘴」艾米·波勒說得好:
盡管笑吧!不過,這些搞笑的人倒是真智慧。
一樣,要理解梁朝偉的全部天賦,必須八一八他最早的搞笑之路——
想當年,梁朝偉也是個屌絲。
沒錢讀書,跑到電器行賣電器。
如果就這么賣一輩子,說不定也就是你去香港旅遊買東西,認識的一個普通店員。
你感覺他樣貌挺帥,態度不錯,說話還有點小搞笑……
不,幸好。
幸好他陰差陽錯,上了個TVB藝員訓練班。
又好彩,逮到了兩部電視劇《鹿鼎記》《新紮師兄》。
電視劇《鹿鼎記》《新紮師兄》
更好運的是,《鹿鼎記》一放,就打響了開山炮,成為他的成名作。
這么說吧,如果八零後心中的「韋小寶」是陳小春。
那麼,七零後一代認的,絕對是梁朝偉。
就像王晶父親王天林所說: 無人不知 韋小寶 。
前面可以說一半靠運氣,一半靠努力。
但好不容易獲得的好運你不握緊,分分鍾就丟了。
梁朝偉沒搞丟,靠著他起初不那麼深度的演技智慧,卻深度保持了一個可以持續玩好幾年的撈金標簽。
就是這個 「韋小寶」, 以及各種衍生版的 無厘頭主角 。
九十年代初,梁朝偉由小熒屏轉戰大銀幕。
此後的電影,除了高逼格的王家衛系列(這個你們都熟),其實還可以拉出另一個系列,又豐富、又不辣么高冷——
商業喜劇片。
《亞飛與亞基》《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東成西就》《天下無雙》
通過這一系列無厘頭氣質的喜劇,Sir發現:
「韋小寶」,甚至可以給梁朝偉的喜劇系列做出分界。
以2000年為分界,前面是 韋小寶時期, 後面是 後 韋小寶時期 。
韋小寶時期,銀幕形象的母體都是「韋小寶」,換湯不換葯。
梁朝偉的演法,也更貼近當年韋小寶的癲狂搞笑、誇張活潑。
如 《亞飛與亞基》 (1992年)。
講一對好基友亞飛(梁朝偉 飾)和亞基(張學友 飾),混黑社會的故事。
他倆從小撈偏門長大。
雖然是底層小混混,卻令江湖人聞風喪膽,因為他們天生——
克老大。
嘿嘿吼吼哈哈……
這個笑點今天都好有葯效。
除了怕死,還財迷。
死人財都撈。
又好色。
關鍵時刻,才被正義感沖昏那麼一下下。
英雄不劫色,反而救個美。
這么個貪財好色又怕死、偶發小正義的小青年,可不又是「韋小寶」么。
再看 《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 (1993年),直接借IP整番外了。
這是一部在當時超前衛的穿越劇。
話說娶了七個老婆的韋爵爺,享盡齊人之福。康熙皇帝卻還是孤家寡人。
於是派他穿越到三百年後,覓回一個真命天女,哦不……處女來做皇後。
清代的一身三腳貓功夫,放到現代卻成了身懷絕技。
以武力征服全村人,還把派出所變成選秀場。
追女仔也是666。
哦不,放錯圖了,這張才對···
怎麼說呢?為了回味梁朝偉的演技(主要是回味某個鏡頭),Sir經常回放這部電影——
起碼看了十七八遍的 《新難兄難弟》 (1993年)。
沒錯,這次仍然好色,還相當有畫面感。
我電……
我再電……
還有情歌催情大法——對,就是這首當年風靡高校萬千少女,很多學長都彈著吉他在宿舍樓下彈唱的……
《Tell Laura I love her》 。
這一版表面是韋小寶商業喜劇。
卻借著這首歌,帶出了底下那一絲感懷香港變遷的深沉調調。
在當年越來越拜金的香港社會,追憶一些維系友情的傳統方式。
說出了一些藏在苦逼上班族心中的質朴願望。
淚奔。
總之,梁朝偉拍於2000年以前的商業喜劇,大都就是各種翻炒「韋小寶」。
人設雖然單調,梗卻是高級貨 。
甚至,有走他的發小——星爺路數的既視感。
比如最典型的「 無理由N連擊 」:啥事兒沒有,就連續爆打臉。
是我的朋友啊,我們好得要命啊
《奉旨溝女》
還有經典的 反邏輯 反轉 。
看這一段,韋小寶(梁朝偉 飾)的好基友阿聰(張衛健 飾)誤服春葯「思春七日散」。
獸性大發,直接將韋小寶撲倒在床。
阿超···不要啊,我幫你找個姑娘吧
下一個鏡頭,韋小寶作女人流淚狀,對著社會公益廣告暗自抹淚。
**受害者,請電999……
鏡頭暗示著,韋小寶已經被阿超**。
這是個直男變「女受」的反差,笑死。
接著,韋小寶真的撥打999熱線,哭得跟什麼似的:
救護車來了沒有,我朋友快被人打死啊
這既是線索,又是一個包袱,受害人居然不是韋小寶——第二層反轉。
鏡頭一轉,原來……「淫犯」阿聰快給報案的他打死了。
《奉旨溝女》
是不是很星爺?
這些周星馳喜劇的慣用招式,梁朝偉玩起來,也相當老道。
《奉旨溝女》
甚至可以說, 這個時期的梁朝偉與周星馳, 是 相互傳染的 。
別不信,Sir來給你掰扯一下時間——
你看《亞飛與亞基》(1992年)中,公開致敬周星馳。
電影中的電影院,正在播放周星馳《情聖》(1991年),星爺教人扮盲乞討。
片段中他舉起胳膊叫天不應的梗,被梁朝偉戲仿。
而片中的沉船梗,又被周星馳「抄」了過去。
以更誇張的形式出現在《唐伯虎點秋香》(1993年)中。
如果說,梁朝偉在韋小寶時期的作品,帶著香港商業喜劇鼎盛時代的烙印——
既借殼經典IP,又創造出層出不窮的喜劇創意。
那麼2000年後,梁朝偉就洗去了#韋小寶#標簽,走上另一條克制、內斂卻丟失了個人演技內核的喜劇之路—— 都市輕喜劇。
梁朝偉自己都說:
(我)四十歲演喜劇和二十歲演喜劇完全不一樣, 現在的我收斂了很多,沒以前放得開了
摘自《成都商報》
然後,就有了後來的 《東京攻略》 (2000年) 《韓城攻略》 (2005年)。
都是講男主林貴仁(梁朝偉 飾)愛穿風衣愛裝逼,更愛帶一群美女到處浪/查案。
總有壞人暗中使壞,也總是一言不合就打打打。
這幾部中,他的演技說好聽,就是更加 生活化, 帶著 只由台詞、道具推動的冷幽默。
說難聽點,就是重復來去,無個性。笑點都是 都市小資流 的相同貨色。
……比如這個一直出現的 梳頭梗 。
打就打吧,老愛把人家頭發弄亂
《東京攻略》
打歸打,最恨人家把我頭發弄亂
《韓城攻略》
笑果寡淡到,網友不敢認是喜劇片。
除開梁朝偉和舒淇不咸不淡的表演。還剩什麼? @齊楊森
後韋小寶時期,除了《行運超人》還算好笑,另外只有下面這部喜劇片,還帶著一點點梁朝偉喜劇范兒的影子。
就是後來「幾度」出山的導演劉鎮偉,那部……也不怎麼樣的「出山之作」:
《天下無雙》 (2002年)。
故事講江南梅龍鎮的「混世小魔王」阿龍(梁朝偉 飾),不知不覺愛上女扮男裝、偷溜出宮的公主(王菲 飾)。
老實說,笑料舊——
玩嚴肅再消解嚴肅,這招不要太眼熟。
我小霸王李一龍叫大家來是為了一件事
我知道你們不愛搭理我
台詞也炒冷飯。
當時我和他的距離是七公尺零八公分
不夠四分(之)一柱香的時間,我做了個決定
但唯一的亮點,可能就是梁朝偉。他在戲中的表現很 多面 :
既有《東邪西毒》的冷酷武士范兒,又有《東京攻略》的浪漫紳士調調,有《英雄》的俠氣,還摻入了些當年玩剩下的「韋小寶」。
很難得,他沒被劉鎮偉的套路帶偏,而是自顧自找了一個點,隨性發揮——
梁朝偉對男主阿龍的理解:
四海為家,到處流浪的一個浪子,但 性格很鬼馬搞笑 。
你看影片的高潮部分,阿龍騎著馬去攔御駕、追回長公主。
這場景,配上《天地孤影任我行》的BGM,整得像正劇一樣嚴肅。
這時要玩「鬼馬搞笑」,咋辦?
梁朝偉設計了一隻牙簽。
之前總是插在發髻上,動不動就抽下來剔牙。生活化,又自帶喜感。
正經告白的關鍵時刻,他也全程剔牙……
你一看便知,這個假正經的俠客,還是那麼不著調啊。
《天下無雙》的拍攝周期,只有14天。
這么短時間,還要穿梭於當年的史詩大片——張藝謀《英雄》(2002年)片場。
那邊是寫意江湖,這邊是「鬼馬搞笑」。
整個人,想不分裂都不行。
算了,Sir也不想拿這部戲倒你胃口。
還是來看劉鎮偉經典的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1993年)。
(Sir就陪很多女生,不止重溫了一次。)
這個歐陽瘋……鋒,大概是史上最奇葩的一版。
心狠手辣、霉運連連,貪婪花痴加自大。
費盡心思害人,一出手卻總是反彈自身。
明星大咖眾多的一出戲,這個大反派,居然成了搶戲王——
又來韋小寶?那必須的,下面這一幕相信你做夢都會笑醒。
我是一隻小鴨子呀,咿-呀-咿-呀-喲~呱呱
再看下面這幕:一不小心,估計還成了 國產片反差萌的鼻祖 。
話不多說,給你們三秒默默感受。
一。
要得到女孩子的芳心一定要靠眼神,看著我
二。
三。
——再來吧!
——不許笑哦!
劉鎮偉曾說:
《東成西就》是《東邪西毒》救急之作,原班人馬,臨時寫劇本。可以說《東邪西毒》拍到哪兒,《東成西就》就拍到哪兒。
演員們更是集體精神分裂 ,因為晚上去王家衛那裡拍戲,一個個要演得苦兮兮好像全家死掉,白天又要到我這里瘋瘋癲癲演很開心的戲。
——節選自 《收獲》雜志劉鎮偉訪談錄
所以對梁朝偉來說,一會兒是尋遍桃花不著的盲武士。
《東邪西毒》
一會兒,又是逗逼屬性爆棚的歐陽鋒。
關於這種分裂,曾有記者問:
問:···反差那麼大,你在演戲時怎麼把握?
答:這需要天分。 我想我就是有這種天分的人吧。
Sir覺得…… 這絕對是一個臭屁的回答。
但從無線藝員訓練班畢業到現在,33年,90多部影視作品。
平均一年三部,敢拼敢殺,完全稱得上勞模。
他還不斷突破舒適區,嘗試無厘頭、都市輕喜劇,黑幫片、文藝片……各種跨界,樣樣上手。
這樣來看,梁朝偉的臭屁,還真夠資格。
而Sir理解他口中的「天分」,嚴格來說還真不算天分,更像一種 後天的「自我折磨」 ——
不斷探索,不斷分裂,從而獲得了更多面的自己。
本文
編輯助理:請叫我的全名達聞西
❹ 胡歌夢回鹿鼎記是電影嗎、什麼時候上映
相關資料
夢回鹿鼎記(3張)上海唐人影視公司與暢游聯合拍攝的新版電影《鹿鼎記》正式命名為《夢回鹿鼎記》,並確定於2011年6月13日召開電影發布會。據悉,電影主角定妝照和片花也將曝光。 《夢回鹿鼎記》由「古裝武俠金牌監制」李國立導演親自執導,《射鵰英雄傳》武術指導陳偉滔擔任動作導演,匯聚了唐人旗下最為優良的專業團隊;而《夢回鹿鼎記》的演員陣容更是全明星級別,截止目前,已有胡歌(飾演韋小寶)、劉詩詩(飾演索菲亞公主)、吳奇隆(飾演康熙)三大當紅明星確認出演;而同為重要角色的七位老婆到底由誰出演依舊是個巨大的謎團。到底《夢回鹿鼎記》的全明星陣容還將囊括哪些巨星,成為粉絲們津津熱道的重要話題。 與此同時,《夢回鹿鼎記》還是一部堅持創意與挑戰的作品。該戲以為藍本設計劇本,在劇情上做了大膽的重設。異域公主索菲亞公主(由劉詩詩飾演)一躍成為該劇女一號,與韋小寶(胡歌飾演)和康熙(吳奇隆飾演)上演了一段糾纏不清的三角愛戀,而加上原著劇情中小寶與7老婆的浪漫愛情,10大主要人物之間的感情糾葛,是本戲的一大看點。 而陳偉滔動作指導和香港金牌龍虎武師的鼎力加盟,更大大提升了《夢回鹿鼎記》的打戲空間。據悉,該劇第一反派鰲拜不僅武藝高強,還掌握一支神秘的外星力量。韋小寶、康熙、索菲亞三英戰鰲拜,大場面的精彩打戲也是《夢回鹿鼎記》不容錯過的又一看點。
劇情簡介
繁華都市夜空浩瀚,卻氣氛詭異,白領韋一(胡歌飾)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面前無聊的股票、黃金、燃油、期貨,網游,都讓韋一的內心,急切的想尋求一種刺激的生活。突然間,電腦屏幕出現一本《鹿鼎記》書冊將其捲入網游世界,穿越回大清,搖身一變成為《鹿鼎記》里的韋爵爺——韋小寶。 康熙年間,《四十二章經》藏有大清龍脈的秘密眾所周知,但另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卻不幸被死而復生的鰲拜得知,一場拯救大清國乃至整個大地的戰斗一觸即發。在這危機時刻,羅剎國女皇索菲婭(劉詩詩飾)也前來助陣……這次康熙皇帝(吳奇隆飾)和小寶加上索菲婭的助力還能擒拿鰲拜嗎?……而韋小寶的七位大小老婆們是否會隨同其一起穿越,並肩作戰呢? 當和平之光再次照耀龍掘之境時,兩兄弟,講義氣,但他們卻同時喜歡上了索菲婭。兩人會因為索菲婭而分道揚鑣嗎?一切的決擇,都是如此的艱難……
演員表
胡 歌 飾 韋小寶 吳奇隆 飾 康熙 劉詩詩 飾 索菲亞 劉心悠 飾 建寧公主 林更新 飾
電影將於暑假與游戲同步上映
❺ 除了和周星馳合作,吳孟達還出演過哪些經典電影
吳孟達這一生拍了很多的電影。他從輝煌到落魄他是很少的,這種演配角可以演得這么紅的黃金配角,曾經他是周星馳的完美搭檔,他也跟許多有名的人進行合作,釋放出屬於他自己的光芒。王晶曾經評價過她,她是一個真正有演技的演員,她能夠演大喜劇也可以演大悲劇。在觀眾的心中,他可以腹黑,可以猥瑣,他演的了爸爸也裝的了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