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談談有哪些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中國電影
《盲山》1990年代末,初踏上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白春梅(黃璐)急於幫父母分擔重擔,無奈一直找不到合適工作,在她發愁之際,裝扮成醫葯采購公司員工的人販子向她伸來熱情的雙手,她隨他們來到中國西北某個偏僻山村采購中葯,結果一杯水喝下肚,她倒床昏睡。醒來後,白春梅遍地不尋她的「醫葯公司同事」,檢查身份證和錢包時,發現它們也一同消失,瞬間,她醒悟自己已被賣給當地人,苦苦哀求一番後,白雪梅明白重獲尊嚴和自由的唯一方式是逃出去,她開始了一次次的出逃冒險,而該過程中,她漸漸知道能相信的人只有自己。
2. 劉德華一部電影里結局得了白血病是哪部電影
你好,是得了癌症,電影名叫:暗戰,和劉青雲一起拍的,華仔憑這部電影獲得了影帝榮譽
3. 根據事實改編的電影都有哪些
一、《貓鼠游戲》
斯皮爾伯格導演小李子主演,電影改編自FBI史上年齡最小的通緝犯費蘭克的故事,17歲的Frank有著讓人嘆為觀止的反應速度,說謊不眨眼,高情商高智商高顏值(算是小李子的顏值巔峰時期),模仿能力超乎常人,先後喬裝飛行員、醫生、律師等社會上層人士。偽造學歷,偽造鈔票,每次都能在FBI的追捕下化險為夷,上演了一場上帝視角下的「貓捉老鼠」游戲。但也能從電影的處處細節里感受到年輕不知天高地厚的Frank身上也有我們自己的影子,面對漫長未來的到來顯得措手不及,一味的揮霍時間逃避困難和懲罰,但與此同時責任也在開始朝你逼近。
二、《辯護人》
取自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當年身為律師為維護民主的正義,不懼憑一己之力去抗衡黑暗政治體系社會的故事。電影從主角(宋佑碩)努力考取稅務律師開始,憑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改善自己的生活。剛開始的宋佑碩根本不會去關注社會上事情,他只關心賺了多少錢,房子要買在哪裡。後來得知從前一直關照自己的大嬸兒子被叛為「左翼」抓走,宋佑碩才開始感受到社會體系正在傾斜,一種危機感直擊心頭:「想讓我的孩子們不要生活在因為這種荒唐的事踩剎車的時代。」放棄閑適的小資生活,走上為民主自由而戰困難重重的道路。電影最後宋佑碩發自肺腑講出「國家和人民」關系的那段證詞,令人振奮,就像網友說的「要是在影院看到這我會起來鼓掌。」
三、《我不是葯神》
去年華語電影的登峰造極之作啊,多少人在電影院哭的鼻涕橫流……改編自一位患有白血病的企業家陸勇的故事,02年的時候中國當時買一瓶「格列衛」價格要比黃金還貴幾十倍,一個月就得下來就花費了幾十萬。當時家境貧困的人一旦患上這種病,吃不起葯只有等死。電影和現實事件也如出一轍,暴露了當年中國醫療機構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也開始拍這種反應社會問題的電影,雖然和韓片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但也算是中國電影正在一步步的前進,未來可期。
四、《綠皮書》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電影主要背景是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社會存在嚴重的種族問題,越往南種族歧視越嚴重,雖然「綠皮書」在電影中幾乎沒有體現出來,但是在當年綠皮書是一本專門為黑人寫的一本旅遊指南,書中收錄了黑人可以進入的場所地址。影片中的黑人鋼琴家雪利看似有著讓當時許多人羨慕的生活,因為自己種族問題一直備受社會的歧視,加之當時很多黑人飽受貧窮,雪利卻住著豪宅和其他黑人格格不入,他似乎是一個被黑白兩邊排擠的「異類」。種族歧視雖是一個很尖銳的話題,但在《綠皮書》這部電影中,雪利和白人司機托尼南下巡演這一事件展開,從剛開始的矛盾不斷到後來的兩人逐漸放下偏見,整部電影顯得輕松幽默還帶有些許溫馨,看完讓人不住的回味。
4. 天堂的張望父親原型是誰
昔日劉德華替身,如今溫情父親,《天堂的張望》盤活杜奕衡
一個7歲的小女孩兒,家境貧寒,又得了急性白血病,在危難之際得到社會各界的愛心捐贈……電影《天堂的張望》講述了一個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該片由杜斌執導,杜奕衡、朱梓玥主演,將於11月20日在全國上映。
11月10日,《天堂的張望》在鄭州奧斯卡影城航海路丹尼斯店舉行超前點映會,現場觀眾均被影片中張望父女的境遇感動,在接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的專訪時,導演杜斌表示,這是一部不講求票房回報的電影,「希望能夠通過《天堂的張望》讓更多人關注到得了重病的貧困群體,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昔日劉德華替身,如今溫情父親,《天堂的張望》盤活杜奕衡
看片——
真實的力量打動觀眾
在《天堂的張望》中,朱梓玥飾演的7歲女孩兒張望和養父張國華相依為命,生活雖然清貧但幸福,直到有一天張望突發急性白血病打破了慣常的平靜。得知需要30多萬的治療費用後,張國華四處借錢,甚至想到賣腎,不料遭到騙局。
記者王小月得知張望的身世和遭遇後,深受觸動,通過媒體將張望的遭遇曝光,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充滿善意的捐助從全國各地趕來,不僅醫療費無虞,感受到諸多愛和關心的張望也日益堅強。在她用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接受治療之時,張望卻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
昔日劉德華替身,如今溫情父親,《天堂的張望》盤活杜奕衡
據介紹,張望的原型人物佘艷是一名孤兒,在這個世界上只生活了8年。病危時,她把世界各地愛心人士捐給她的救命錢分成了多份,援助了其他患病的孩子。同時,延續了溫暖和希望。時任《成都晚報》社會新聞部記者的傅艷將佘艷的故事寫成新聞報道,刊發之後引起全球轟動,《天堂的張望》正是取材於這一真實事件。
在當天的看片會上,現場觀眾無不被這個悲慘但溫暖的故事感動,本來應該坐在明亮的教室中學習,在溫暖的家庭里享受天倫之樂的張望卻要遭到病魔的侵襲,她表現出來的堅強,對養父的理解,以及把救命錢分成多份,援助其他患病兒童的舉動都讓人們感受到什麼是大愛。
昔日劉德華替身,如今溫情父親,《天堂的張望》盤活杜奕衡
幕後——
希望全社會都能看到《天堂的張望》
2005年,導演杜斌知道這個故事後就被深深打動,一直將這個人物和故事裝在心裡。2016年8月,杜斌作為一個商業實戰劇的總製片人,資助的一個孩子因病情惡化去世,這激起他創作兒童大病題材的堅定決心。他多次前往四川成都采訪原型人物,對相關人物與事件實地調查取材,花了兩年時間才將真實故事打磨成劇本。拍攝中也遭遇困難無數,在資金鏈一度斷裂的窘況之下,杜斌還是帶領團隊將影片拍攝完成,最終一部如此感人的影片才得以與觀眾在大銀幕相見。
故事原型發生在成都,為何要在雲南拍攝?杜斌解釋,「雲南的村莊風格獨特、層次分明,拍出來很漂亮,大山裡薄霧繚繞,很有意境,特別符合影片基調;加上雲南特有的環境和氣候,也適合在冬天進行拍攝。」
昔日劉德華替身,如今溫情父親,《天堂的張望》盤活杜奕衡
飾演張國華的是演員杜奕衡,因形似劉德華,他曾擔任劉德華的替身演員,後來杜奕衡轉型做演員、歌手,在《讓子彈飛》中飾演麻匪老四,更是顛覆了以往的形象。據杜斌介紹,杜奕衡最初看到劇本的時侯數度落淚,後來主動參與到影片的融資工作中,在影片拍攝殺青前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又自己出錢幫助劇組解決困難。影片的宣發階段,他又發動所有資源來宣傳影片,用他的話說就是,「希望全社會人都能看到這部電影。」
此次在影片中飾演張望的朱梓玥是一位9歲的廣州女孩,是杜斌從2000多個兒童演員中挑選而來,而她在影片中的精彩表現也沒有讓人失望。憑借朱梓玥真誠的演繹,患病女孩兒張望天真善良的個性和面對病魔的勇氣一一呈現。杜斌表示:「我並不奢求《天堂的張望》票房能有多高,但影片中倡導的善良、愛和希望會給現代人內心強烈的震撼,相信它會改變人們對社會的某些誤解,我們也期待影片上映後,能有更多的觀眾看到這部電影。
5. 劉德華替身演的感人電影叫什麼名字
《天堂的張望》。
《天堂的張望》是由杜斌編劇並執導,杜奕衡、朱梓玥領銜主演的家庭親情片。該片講述了品學兼優的7歲女孩張望和父親張國華相依為命、對抗命運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11月20日在中國上映。
劇情簡介
7歲的張望和父親張國華相依為生,生活雖是清貧,但父女倆還是生活的很幸福。一天張望突然流鼻血不止,去大醫院檢查,才知得了急性白血病,治療需要30多萬的費用,籌錢無果的張國華整日以淚洗面;而張望,清楚自己的家庭情況,毅然決定放棄治療。
記者王小月得知此事,趕往張國華家中,牽出了張望的真實身世。事件經媒體曝光後,張望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全國各地紛紛捐款資助,很快,張望的醫療費就湊夠了。
感受到社會愛的力量和無數陌生人的關心,也使張望變得無比堅強,她用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接受著治療,並一次一次經歷著鬼門關,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期盼著張望的病情好起來的時候,張望卻做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