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謝鐵驪導演的《天網》
「1994年,謝鐵驪拍攝了一部反腐倡廉的電影《天網》。謝鐵驪將影片的背景放在80年代初期,一個山西偏遠山區的小縣城裡,這是一個發生在撥亂反正年代的故事,但是影片所表現的生活和內涵,對於今年仍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影片中的李榮才因被誣陷貪污297元,竟然上訪、告狀20多年,其間遭受的打擊和摧殘,令人慘不忍睹。為了老農民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以至告得傾家盪產,家破人亡,直到帶領一家老小沿街乞討,被視為所謂「告狀」專業戶。在這部影片中,謝鐵驪力圖通過李榮才的伸冤和昭雪,塑造秦裕民這樣一個抱誠守志、深切關心百姓疾苦,堅持正義的縣委書記的形象,藉以表現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弘揚人民公僕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影片的魅力首先是生活的真實反映,在人民群眾對腐敗積蓄了相當程度的抵觸不滿情緒後,生活困惑需要解答的時候,藝術適時包容了生活的內在要求加以反映,並且以相當的表現規模和深度再現時代,自然具有動人的魅力。從《天網》藝術表現中還可以看到現實主義人物塑造的特點:真實表現。對現實主流形態影片的非議,常和正面主人公缺乏生活氣息相關,舉手投足的演戲架子和沒有血肉氣質的人物形象當然讓觀眾產生反感。久而久之,似乎這一類型電影的人物都成了毫無人氣的木偶。塑造凜然正氣主人公有許多難度,時代英雄不是太多而是嚴重缺乏,一方面要大力倡導具有生活氣息的時代英雄,另一方面也不要因苛求英雄平民化而庸俗不堪。《天網》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到位。」
這種片子感覺被屏蔽了
② 六十年代電影有哪些
老電影是一種情懷一種回憶,它帶著屬於它的年代感見證著時代的成長。老電影就像一瓶拉菲,年代越久遠越濃厚,每次的觸碰都帶來異樣的驚喜。今天我們就開一瓶六十年的拉菲,來品嘗一番它帶來的味道。
1、龍門客棧
該部影片上映於1961年4月,至今在豆瓣的評分有8.9分。大概講述的是武士三十郎來到一個小鎮,看到兩家惡霸在為爭奪地盤精彩爭斗,弄得民不聊生。三十郎決定設計造成兩方拚鬥坐收漁翁之利的故事。整部影片看下來,不論是攝影、配音還是表演都很棒。放到現在也是能收獲大票房的影片。並且這部劇不像那個時代的日本黑白武士片那麼嚴肅,而是帶有美國西部的游俠成分和喜劇色彩。所以才會被萊昂翻拍成荒野大鏢客。經典中的經典。
③ 60年代十大電影
《天雲山傳奇》
謝晉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中國電影導演的No.1。他最大的特點就是順應潮流。這部反映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悲劇電影也是緊跟時代的步伐,輕松地捧走了金雞和百花獎。
《神秘的大佛》
在那個年代,這部電影多少可歸為恐怖片的范疇。氣氛陰森,情節緊張,有很多讓一般人難以接受的血腥鏡頭。影片還巧妙地將川劇中的瑰寶———變臉藝術融入到故事當中,新鮮又刺激。
影片中明星薈萃,劉曉慶扮演的女俠夢婕巾幗不讓須眉,葛存壯演的沙舵爺陰險毒辣。管仲祥則飾演「雙眼可挖,佛財難得」的忠心護寶的老方丈。
《與魔鬼打交道的人》
這可能是繼《永不消逝的電波》之後,最出色的一部表現戰斗在敵人心臟里的地下工作者的影片。郭允泰和朱曼芳兩位老影人在處理與女兒咫尺相對卻不能相認的激情段落時,自然生動,功力不凡。
《苗苗》
學生時代,最難忘的就是學校包場看電影!小不點們戴著紅領巾,整齊地排成隊,在班主任的帶領下興高采烈地走進電影院。電影沒開始,一片小鳥般的唧唧喳喳。電影開始,小鳥們的唧喳依然會隨時響起。美妙的童年!
《小花》
「妹妹找哥淚花流/不見哥哥心憂愁……」李谷一的經典之一。
這部中國影史著名的電影一下子捧紅了三位大明星。陳沖因為該片一舉摘取百花獎影後,並很快藉此東風漂洋海外。英俊的唐國強也奠定了頭牌小生的地位,他最後也毀在了這個頭牌上。另一位則是劉曉慶。
《黑三角》
這是驚險樣式的反特題材電影的代表作。《黑三角》除了故事情節更富有傳奇色彩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凌元老奶奶塑造的賣冰棍的女特務實在是太有特色,太讓人難忘了!
《戴手銬的旅客》
僅憑貢獻出一首《送戰友》,該片就足以名垂史冊啦!
於洋好像一輩子沒演過反面人物,都是智勇雙全、英雄虎膽的好漢。這部電影他自導自演,又是位悲壯的人民英雄。
裡面有位演員值得一說,那就是小蔡明。女扮男裝了一路,最後出場是一身傣族服裝,含苞待放。
《保密局的槍聲》
黑白故事片,長影拍攝。第一次看,心突突跳個不停,震撼巨大!劉嘯塵機智英勇,周旋於惡魔中間而揮灑自如,纖塵不染,每一個小孩子都會點燃對他無限的崇拜和敬仰!而且這傢伙穿美式軍裝的樣子倍兒帥,英氣逼人!演員陳少澤,來得猛,去得快。還有女主角向梅,氣度雍容,華麗大方。
《小街》
這是當時最被寄予厚望的銀幕情侶為我們奉獻的最優秀作品,也是絕唱。
影片最大的特色就是它開放式的結局。三個結尾,三種意義。在當時很有開創性,非常新穎。
《廬山戀》
現在看這部電影,會發現它是一部意識先行的電影,演來演去還是為改革開放的大形勢作宣傳,某些地方看著稍顯生硬和說教味兒重了點,藝術上也沒什麼特色。但神奇的地方就在於,當美麗的張瑜和秀麗無倫的廬山美景結合在一起,呈現於當年被革命電影的單調弄木了的觀眾面前時,觀眾們不由得心醉神迷。
④ 向經典致敬!你是否還記得電影《海霞》
20 新世紀 70 時代,依據文學家黎汝清的小說集《海島女民兵》改寫的影片《海霞》,在經歷諸多曲折以後總算在全國各地上映。影片女主角海霞和海島女民兵們的小故事一夜之間遍及大街小巷。影片《海霞》從主題風格到小故事、從拍攝到歌曲等都造就了那時候國產電影的造型藝術高峰期。影片中所呈現的 " 愛島弘武,經典勵志無私奉獻 " 的 " 海霞精神實質 " 也不斷鼓勵著幾輩人砥礪奮進。
《中國文藝 · 向經典致敬》王好為(導演)、吳海燕(大海霞),接納《向經典致敬》欄目組的獻給,與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三亞西島女子民兵連意味著合照。
當初,年僅 11 歲的蔡明被導演選定進到《海霞》攝制組,作為攝制組里的兒童演員,蔡明坦言她十分聰明,攝制組里老師們的言談舉止和工作責任心都耳濡目染地危害著她。說起攝制組里老師們的工作責任心,蔡明說:" 有一天大家拍一個岩礁上的戲,這時候一片黑雲上去,就沒辦法拍了,大家都到遠方去歇息,攝像機放到原地不動,攝像師王寶強聲大伯就座著設備邊上,因為我乘坐到他邊上。此刻忽然一陣風吹回來,攝像機倒了,大夥兒趕快沖過來,發覺攝像機早已倒在了王寶強聲大伯的肩部和岩礁正中間,我也不知道他如何那麼快以往的。晨聲大伯被扶起的情況下,他的背部鮮血淋漓。從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一個人該怎麼看待工作中,這件事情鼓勵了我一輩子。"
⑤ 我國五六十年代拍的電影有哪些
《白毛女》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制 編劇:水華、王濱、楊潤身導演:王濱、水華 主演:田華、張守維、趙路、李百萬、胡朋、陳強、李壬林
《南征北戰》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編劇: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成蔭、湯曉丹 主演:陳戈、馮喆、張瑞芳、項堃、湯化達、王力
《董存瑞》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出品 編劇:丁洪、趙寰、董曉華導演:郭維 主演:張良、楊啟天、張瑩、周凋、任頤
《祝福》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桑弧 主演:白楊 、魏鶴齡、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導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
《鐵道游擊隊》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56年出品 編劇:劉知俠 導演:趙明 主演:曹會渠、秦怡、馮喆、馮奇、馮笑、鄧楠、仲星火、陳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電影製片廠1957年出品 編劇:石言、黃宗江 導演:王蘋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張璋、康天申、陳東崗
《永不消逝的電波》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58年出品 編劇:林金 導演:王蘋 主演:孫道臨、袁霞、王心剛、陸麗珠
《青春之歌》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楊沫 導演:崔嵬、陳懷皚 主演:謝芳、於洋、康泰、於是之
《林則徐》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呂宕、葉元導演:鄭君里、岑范 主演:趙丹、韓非、秦怡、藍谷、錢千里
《林家鋪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水華 主演:謝添、張亮、林彬、馬薇、韓韜、於藍
《五朵金花》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趙季康、王公浦 導演:王家乙 主演:楊麗坤、莫梓江、王蘇婭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 1959年出品 編劇:李天濟 導演:魯韌主演:仲星火、上官雲珠、馬驥、李保羅
《戰火中的青春》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 編劇:陸柱國 導演:王炎 主演:王蘇婭、龐學勤、林農
《紅旗譜》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胡蘇、凌子風、海默、吳堅 導演:凌子風 主演:崔嵬、蔡松齡、魯非、趙聯
《劉三姐》長春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喬羽 導演:蘇里主演:黃婉秋、劉世龍、梁音、張巨克、賀汝瑜
《紅色娘子軍》 天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梁信 導演:謝晉 主演:祝希娟、陳強、王心剛、向梅、金乃華
《革命家庭》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夏衍、水華 導演:水華 主演:於藍、孫道臨、於洋、田方、秦漢
《甲午風雲》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2年出品 編劇:希儂、葉楠、陳穎、李雄飛、杜梨 導演:林農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穎、李頡、龐學勤
《冰山上的來客》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烏·白辛導演:趙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張嘎》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徐光耀 導演:崔嵬、歐陽紅櫻 主演:安吉斯、吳克勤、李小燕、李健、張平
《紅日》 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瞿白音 導演:湯曉丹 主演:張伐、高博、中叔皇、李農、里坡、楊在葆、舒適
《早春二月》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謝鐵驪 導演:謝鐵驪 主演:孫道臨、謝芳、上官雲珠、高博
《野火春風斗古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李英儒、李天、嚴寄洲 導演:嚴寄洲 主演:王曉棠、王心剛、陳立中
《阿詩瑪》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葛炎、劉瓊導演:劉瓊 主演:楊麗坤、包斯爾、韓非、崔超明、黃瓊英、柳傑、馮奇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毛烽、武兆堤導演:武兆堤 主演:劉世龍、劉尚嫻、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周皓 導演:水華 主演:趙丹、於藍、張平、項堃、蔡松齡、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林谷、徐進、謝晉 導演:謝晉 主演:謝芳、曹銀娣、李緯、馮奇、上官雲珠
⑥ 中國從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導演有哪些越具體越好。
中國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導演如下:
1. 第一代導演:中國電影始於1905年,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第一部長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武俠片《火燒紅蓮寺》、第一部勞工片《勞工之愛情》、第一部體育片《二對一》、第一部系列電影《火燒紅蓮寺》 。他們也就成了中國的第一代電影人,中國的「第一代導演」 。
⑦ 謝鐵驪的主要作品
時間名稱出品單位備注1963年《早春二月》北京電影製片廠原著:柔石1975年《海霞》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錢江、陳懷皚、王好為1983年《包氏父子》北京電影製片廠原著:張天翼1984年《清水灣淡水灣》北京電影製片廠原著:姜滇1988年《紅樓夢》北京電影製片廠原著:曹雪芹,改編:謝鐵驪、謝逢松1991年《古墓荒齋》北京電影製片廠原著:蒲松齡,改編:謝鐵驪、謝逢松1994年《天網》北京電影製片廠、南京電影製片廠原著:張平,改編:謝鐵驪、高振河1995年《金秋桂花遲》北京電影製片廠原著:郁達夫2000年《聊齋·席方平》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影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編 劇:謝鐵驪,高振河
⑧ 謝鐵驪導演的電影,根據張天翼同名小說改編,叫什麼電影
不知道是不是《包氏父子》,希望能幫到你。
⑨ 急求龍江頌(1972)年由著名導演謝鐵驪主演的影片百度雲免費鏈接資源高清視頻
鏈接:https://pan..com/s/1uTAlp4IMwE3nbYuI_W8m6Q
導演:謝鐵驪
編劇:上海市《龍江頌》劇組集體改編
主演:李炳淑/周雲敏/馬名群孫美華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普通話/國語
上映日期:1972
片長:114分鍾
又名:OdetotheDragonRiver
該片講述了1963年,江南某農村。村支書江水英(李炳淑飾)從縣委開完抗旱會議回來,剛一傳達,大隊長李志田聽說築壩改道要損失本村300畝高產田和一窯磚,當場就表示反對。江水英批評了李志田的本位主義思想,並提出堤內損失堤外補。暗藏敵人黃國忠伺機在村裡造謠,說什麼虎頭岩坡高山陡,水根本流不過去等等,江水英當場揭穿了他的謊言。築壩施工開始後,大壩出現塌方,急需大量柴草,黃國忠聞訊,通知磚窯提前燒火,妄圖燒光柴草,破壞築壩。
⑩ 《掃黑風暴》大江的扮演者是誰
蘇可。
蘇可1984年向中央音樂學院何振京教授學習視唱練耳。
1985年學習吉他與和聲學理論、練習演唱通俗歌曲、作詞作曲多首。
1986年,偶然的機會被導演謝鐵驪選中參加了電影《紅樓夢》的拍攝,開始進入影視圈。
1993年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1997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留校任教,並攻讀碩士研究生。
2021年8月9日,參演的由五百導演孫紅雷、張藝興、劉奕君領銜主演的掃黑除惡題材劇《掃黑風暴》開播,在劇中飾演大江。
人物評價
蘇可演技精湛被評價為不是一般的影星,而是一位藝術家,他外表英俊瀟灑、氣質高貴沉、聲音磁性魅力,又有刻苦努力的敬業精神。生活中的蘇可非常好相處,善良、隨和,總是怕傷害了別人。
近日蘇可接受媒體專訪,而因為蘇可現在還在中戲任教當老師,他也聊到自己在中戲的學生鄧超、王凱、陳祉希等人的有趣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