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的女導演那麼多,為什麼只有徐靜蕾能被稱為「中國第一女導演」
徐靜蕾被稱為中國第一女導演,中國的女導演那麼多,之所以徐靜蕾能被稱為第一,是因為她的投資導演收益率較高,而且個人獨立指導6部電影,國內首位票房破億,並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女導演,這些東西加在一起,就讓他成為了所有女導演裡面的佼佼者,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總而言之,之所以徐靜蕾被稱為中國第一女導演,是因為根據之前所計算的投資導演收益率,在女性中徐靜蕾以36.25%的收益率領先,而且又是個人獨立指導6部電影,國內首位票房破億,並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女導演,除此之外,她還是優秀的女演員,獲得了很多的獎項。
『貳』 中國票房第一女導演是誰
截至2021年4月7日,中國票房第一女導演是賈玲,同時也是全球獨立執導單片票房最高女導演。
在上映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里,賈玲導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票房收獲53.96億元(根據4月7日實時匯率6.5575計算摺合約8.228億美元),正式超過派蒂·傑金斯《神奇女俠》8.22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53.926億元)的全球票房,成為全球獨立執導單片票房最高女導演。
全球票房前十的女導演作品包括愛情喜劇《偷聽女人心》《假結婚》,動畫片《功夫熊貓》《鼠來寶2》,《五十度灰》,科幻片《天地大沖撞》,歌舞片《媽媽咪呀》,奇幻愛情片《暮光之城》。
(2)電影女導演擴展閱讀
《你好,李煥英》票房大爆代表中國電影市場的全面復甦:
以《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刺殺小說家》為代表的春節檔取得了78億元的票房成績,大幅刷新了2019年的票房記錄。截止3月24日,2021年中國內地票房已經達到173億元,根據comscore統計,這一數據已經占今年全球票房成績的67%以上。
考慮到《黑寡婦》等好萊塢大片紛紛撤檔,目前大多數影片已經撤檔到了7月,北美影市以及海外其他市場的恢復期不斷延後,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甚至有望占據全球一半的份額,再次創造歷史。
『叄』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誰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王蘋。
王蘋,原名王光珍,一九一六年出生於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這是一個教育世家,使得王蘋自幼便有機會接觸大量中外古今文藝作品。她酷愛文學藝術,充滿追求和幻想。特別是高爾基的《母親》、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蝕》等文藝作品,更使她張開了理想的翅膀。
解放後,王蘋進了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調到電影處工作。次年春天,學院要組織一個諸兵種協同作戰的演習,領導上想到了王蘋。
拍攝前,王蘋埋頭學習了諸軍兵種聯合作戰的指揮藝術和軍事常識,取得了軍事考核合格的好成績。又同軍事顧問反復研究,擬定了完整的拍攝計劃,並做好了拍攝前的一切准備。
一年後,王蘋導演的我國第一部大型軍事教學片《河川進攻》完成了,並拍得很成功。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立時,她成了我國第一個電影女導演。
王蘋導演的作品
王蘋導演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54年拍攝的《沖破黎明前的黑暗》,第二部故事片就是1957年拍攝的《柳堡的故事》,奠定了其清新、細膩、嚴謹、流暢的導演風格。
建國初期,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創作已形成了相對昂揚豪邁、陽剛激越的風格特徵,《中華女兒》《鋼鐵戰士》《南征北戰》《上甘嶺》《海魂》等,均反映戰爭年代革命英雄視死如歸的大無畏氣概和赤膽忠心的無私品質。王蘋導演的《柳堡的故事》則以一曲纏綿的情愛之歌,大膽地提供了戰爭歲月別一種溫柔的記憶。
『肆』 《永不消逝的電波》女導演是誰
《永不消逝的電波》女導演是王蘋。王蘋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位女導演,原名王光珍,回族,生於江蘇南京。回族女子王蘋,是著名電影藝術家、新中國第一個女電影導演、原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1985年離休。王蘋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990年12月28日著名電影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女電影導演王蘋病逝,享年74歲。
《永不消逝的電波》女導演生涯
回族女子王蘋,是著名電影藝術家、新中國第一個女電影導演、原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1985年離休。在建國後34年中,她導演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紅軍不怕遠征難之歌和膾炙人口的永不消逝的電波,柳堡的故事,霓虹燈下的哨兵,勐壠沙槐村莊等許多故事片,擔任閃閃的紅星藝術顧問。
『伍』 中國女導演趙婷首摘金球獎最佳導演獎,她導演過哪些優秀作品
趙婷,出生在中國北京,導演、編劇、製作人,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她導演過的作品有;《哥哥教我的歌》,《騎士》,《永恆族》,《無依之地》。
趙婷畢業後便開始了自己的導演的夢想之旅,自編自導個人首部電影《哥哥教我的歌》小有成就,往後幾年不斷堅持努力,《騎士》上映,拿下平遙國際電影展最佳導演獎。盡管帶來了小成就,但是離目標有著很大的距離。她的第三部長片《無依之地》問世後,趙婷的名字一夜爆紅,先是金獅獎,然後是第41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年度編劇獎、第19屆哥倫布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原創劇本第一名等等獎項接踵而來。
最有分量的莫過於她此次摘得第7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了。趙婷在成功的背後,曾經有過的迷茫最終的堅持,就如同《無依之地》在路上的人生百味。
當趙婷獲獎後,宋丹丹第一時間祝賀,從一個不懂英文的中國女孩16歲出國求學,選擇一條值得尊重卻不被看好的道路,在別人的主場拼人家的強項。如今得到認可創造如此記錄,是我們家的傳奇,你的故事也將激勵無數中國孩子們。作為趙婷的繼母,宋丹丹不止一次公開誇她,當年《騎士》獲獎發了長文贊揚;宋丹丹曾表示當看到趙婷的采訪才知道趙婷拍第一部處女作《哥哥教我的歌》時是那麼缺錢。
去年9月趙婷接受外媒采訪表示自己從小就愛看美國電影,趙婷的生母是醫院職工後來與父母離婚,彼此宋丹丹成為她的繼母。對於這位繼母,她感覺很有趣,從來沒有阻止自己做真實的自己。憑著宋丹丹在國內的人氣和資源,其實趙婷完全可以在國內有不錯的發展,但是她還是堅持去了國外獨自一人在電影圈的江湖中闖盪。
看來正是宋丹丹對趙婷如此開放式的教育,讓她養成了獨立的藝術家性格,而趙婷的努力也最終換回來了豐厚的回報,從默默無聞到如今聲名全球,再一次刷新了大眾的目光。
『陸』 趙婷成為首位獲最佳導演的中國女導演,她都有哪些不錯的影視作品
首位獲最佳導演的中國女導演趙婷趙婷(Chloé Zhao),1982年出生於中國北京,華語影視導演、編劇、製作人,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碩士)。
她都有哪些不錯的影視作品2014年《哥哥教我的歌》
影片描述了:美國印第安土著人的生活,關注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影片講述了美國青松嶺印第安保留區中的人們現在的生活,探尋一個男孩與他妹妹之間的親情紐帶,這對兄妹在經歷不同的人生中重新發現了家庭的意義。
該片入圍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她憑借該片獲得第24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女導演獎。
2020《無依之地》
該片講述了:在2008年金融危機下,美國內華達州昂皮爾小鎮的重要經濟支柱石膏廠倒閉,人去鎮空,這里的郵政編碼也被取消。丈夫去世後,幾乎在在昂皮爾小鎮度過了一生的弗恩(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飾)無力獨撐生活。為了將生活成本壓到最低,她將簡陋的家當搬上了改裝後的廂式貨車,開始了一邊打工、一邊西行的公路生活。她在亞馬遜流水線上、在游樂園的咖啡廳里、在國家森林公園做臨時工。一路上,她和許多廂式貨車寄居者相遇、相識,彼此幫助,並締結了友誼
『柒』 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誰
《永不消逝的電波》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oqW2TJj1SDYEOCYoOw8gCA
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位女導演是王蘋。
其後導演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勐壠沙》、《江山多嬌》、《槐樹庄》、《霓虹燈下的哨兵》等都是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
『捌』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誰,作品有哪些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王蘋。
王蘋(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南京中等高中師范科。
193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無限生涯》。
1947年,參演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1953年,執導軍教紀錄片《河川進攻》。
1956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7年,由其執導的愛情電影《柳堡的故事》上映。
1962年,憑借劇情電影《槐樹庄》獲得第2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1966年,執導舞台藝術片《青春紅似火》。
1976年,與黃寶善聯合執導舞台藝術片《長征組歌》。
1968年,擔任武俠電影《笑面俠》的助理導演。
1978年,執導劇情電影《我們是八路軍》。
1985年,執導了建國35周年獻禮電影《中國革命之歌》,該片獲得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
1990年12月28日,王蘋病逝,享年74歲。
人物評價
王蘋的創作量很大,她的作品顯示出一種內外融匯貫通的立場,一種特定文化氛圍的規范,一種社會理想的風格表徵。如果說在謝鐵驪或謝晉的影片中還可以發覺心理和意識的動機,那麼王蘋的電影則主要是熱情的頌揚和溫柔的呼喚。
與其說她深刻,不如說她是執著,在她的藝術世界中,難以找尋繁復的痕跡,而更多的是簡單和明快。她依賴那種切實可感的隱喻喚起觀眾的想像,並在直白的鏡語中揉進溫馨而舒緩的色彩,她把政治信仰和個人藝術品味巧妙地熔於一爐,鑄就出某種坦誠而直率、流暢而曉白的藝術風格。
『玖』 首位奧斯卡最佳女導演獲得者是誰呢
第82屆奧斯卡頒獎禮畢格羅憑《拆彈部隊》成為奧斯卡歷史上首位奪得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戲劇性的是,這一天剛好是「三八」婦女節。而更戲劇性的場面同樣出現在本屆奧斯卡上,在獲獎前一天剛剛獲得金酸梅最差女主角的桑德拉·布洛克,昨天觸底反彈獲得了奧斯卡影後稱號。
『拾』 中國的女導演都有
1、李玉。
出生於山東省,中國內地電影女導演、編劇。1996年執導首部電影《姐姐》踏上導演生涯。2001年執導電影《今年夏天》獲得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女性題材電影獎。2016年3月8日在首屆金羊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憑借《萬物生長》獲得最佳編劇獎。
2、羅敏。
1977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自幼酷愛繪畫,2006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在校期間開始從事劇本創作,畢業後從事電影劇本寫作,並擔當MV,廣告和電影導演。
2016年執導的電影《為愛放手》上映。
3、劉苗苗。
1962年出生於寧夏銀川市,中國內地女導演、編劇、剪輯師,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85年,獨立執導個人首部電影《遠洋軼事》。
4、李芳芳。
1976年出生於中國,中國內地女導演、編劇、作家、製作人,先後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專業、美國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研究生院導演系。
5、蘇倫。
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中國內地女導演、編劇,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2015年,擔任喜劇電影《港囧》的執行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