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失孤》是講述怎樣的故事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2021年7月,《失孤》中劉德華飾演的尋子父親原型郭剛堂,在公安機關的努力下找到了兒子郭新振,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角色介紹
1、雷澤寬;一位尋子十五載的農民父親,十五年尋子,痛苦而冷靜、倔強又善良。有一個隨身攜帶寸步不離的斜背袋,他的背包里全是兒子及其他小孩的尋人啟事、身分證明文件及少許零錢,已是他擁有的全部。
2、曾帥;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在了解到雷澤寬的尋子歷程之後,曾帥不僅沒有收取修車費用,更與雷澤寬一起踏上尋親之旅,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曾帥是個摩托車修理工,不僅會騎摩托車,還會修理摩托車。
B. 《失孤》為什麼我們要給劉德華點贊
我也發現很多演員也都是開始水平平平,到之後憑屢屢積累才打造出來扎實的演技功夫的。這真可謂之為——功夫!(腦子里立馬想起「人藝」表演功夫的傳統)雖缺乏天才的大放異彩,但能夠表演准確到位、有血有肉、甚至絲絲入扣。比如王學圻,其他還有很多很多演員,劉德華其實也是。(說到表演,我明顯看到了當今表演的進化趨勢。比如在作為表演「聖經」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中,那時的表演還只停留在動作、行為的表現中。而如今的表演則都是演員把握角色內心,從里到外的體現。演員的表演往往只通過一個心態、一個眼神、一個無意識的小動作的交代即足矣。並且這樣的表現往往深刻、准確、而耐人尋味。這就是表演行業的進化。當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體系主要是舞台劇。舞台劇是需要誇張的。而「人藝」的表演傳統除了繼承斯坦尼底子外,在歷代院長的「中國化」表演主張下,形成了功底極其扎實的「人藝」表演風格傳統。用「人藝」自己的話說就是——「一棵菜」精神。這讓任何從「人藝」錘煉出來的演員走到任何影視劇片場都絕不白給。當然表演越來越細微化、准確化亦與當代社會生活人與人的交往方式的細微化與准確化是同步的。我們可以相比較於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那種大開大合、表現模糊化的表演,再想想那時的社會風氣與潮流,即可足見一斑。當然這就是社會學問題了,於此不贅述。)另外劉德華的字寫得很帥、歌也唱得很厚重。今年春晚為宣傳《失孤》唱的《回家》是首很溫馨的好歌。(當然那天舞台上劉德華的表現差強人意了些)可惜我在網上下載這首歌現在還沒有呢。做人面面俱到,很周全。工作老黃牛精神、吃苦耐勞。不愧為「天王」!
C. 劉德華電影《失孤》原型郭剛堂,他的現狀如何
與5年前相比,如今的郭剛堂看起來蒼老了不少,這個70後的中年男人頭發都已經花白。
和外表相比,沒變的是他依然堅毅的眼神和一直找下去的決心。
我們不敢奢望再麻煩大家,只希望您能幫忙注意一下您身邊有沒有來歷不明的孩子,如果有的話請留心一下他們是不是被拐騙的,並及時到派出所報警。
最後,希望大家好好看管自己的孩子,警惕陌生人同他們接觸,以免遭受像我一樣的失去孩子的痛苦。
D. 劉德華演的尋找孤兒的電影
失孤。
電影《失孤》由劉德華、景博然、吳君如、梁家輝、孫迎海、許娣、辛鵬等主演。於2015年發布。這部「苦路片」讓人哭了好幾次,《失孤》大獲成功。電影上映後,話題足夠多,被人們熱議了很多年,劉德華也憑借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獲獎。
電影開篇是華仔在路上孤獨尋子,結尾華仔再度上路尋子。這樣的故事在郭剛堂身上一直上演了24年,50多萬公里、騎壞10輛摩托車永不放棄尋找兒子。
相比前者的故事性,《失孤》的重點是寫人,通過找孩子的父親,和找雙親的孩子,這對人物線,來刻畫拐賣兒童這件事對丟孩子的父母和被拐賣的孩子雙方命運帶來的悲劇。
《失孤》全片鮮少有幼童鏡頭,劉德華、井柏然兩位主演也沒有過多直接的落淚鏡頭,它更偏重用細節打動人心(比如列印機吐出尋找孩子的旗幟時,旗幟上孩子雙眼的特寫鏡頭),同時也更能引發觀眾對打拐這一社會現象的思考。
E. 劉德華尋子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F. 失孤的原型找到兒子,劉德華得知消息社交平台擠滿祝福,你怎麼看呢
彭三源導演對媒體表示,經過DNA比對成功,獲救孩子被證實是他的兒子,孩子目前在河南,警方將安排認出他郭剛堂在村裡家境非常好,那時,他有拖拉機,在農村很能幹,他很體貼,那時,已經結婚三年了,他的兒子兩歲五個月零十七天,當郭剛堂那天在外面完成工作時,他非常高興,因為他賺了錢,但是當他回到家時,他發現門口有很多人,一些村民告訴他,兒子被人販子拐走了,並安慰他不要擔心。
為此,她曾建議在電影中劉德華應該使用郭振小時候騎摩托車在搜索旗上的照片,這樣郭振一看到電影就知道父親在找自己,那時郭振才20歲,他必須有自己的思想和相對自由的生活,不過,這一提議遭到了郭剛強的否認,他可能不同意這個建議,因為他不想影響兒子的生活,直到彭三源仍然為此感到遺憾,她認為,如果當時使用郭振照片,孩子可能會看到這些照片,他們會更快地認出對方,雖然劉德華沒有回復彭三源的信息,但劉德華視頻社交平台上的大量網友都來通知他,孩子已經找到了,相信劉德華看到導演的信息和網友的熱烈評論一定會非常高興和欣慰,用網友的話說,希望這個世界不要失孤,我也希望找到自己父親的郭振,開始新的生活。
G. 劉德華尋子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叫《失孤》。
《失孤》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2014年5月17日,劇組在市區內拍攝再次引來圍觀群眾和粉絲駐足。不想,劇組在重慶與記者發生的沖突並沒有讓工作人員態度有所收斂,反而將暴脾氣帶到了成都,與現場一名圍觀女子發生沖突,致其倒地。
電影《失孤》於2015年3月20日在全國上映。上映當天票房突破4000萬(亦有數據顯示,首日票房為3700萬)。《失孤》的首周票房3天突破1.1億元。
《失孤》娓娓道來、哀而不傷,彭三源導演的女性視角使得影片以細節見長。雖然少了層出不窮的巧合誤會,但立足大量調查訪問而成的故事基礎,光是真實都足夠打動人心,加上劉德華和井柏然回歸本真的演繹,使得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自己家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