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可可西里的美麗傳說導演是誰都拍過哪些電影
吉賽貝·托納多雷
中文名: 吉賽貝·托納多雷
英文名: Giuseppe Tornatore
性 別: 男
生 日: 1956-05-27
角 色:導演,編劇
導演作品: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Malèna (2000)
海上鋼琴師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1998)
新天堂星探 Uomo delle stelle, L' (1995)
幽國車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天倫之旅 Stanno tutti bene (1990)
天堂電影院 Cinema Paradiso (1989)
編劇作品: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Malèna (2000)
海上鋼琴師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1998)
新天堂星探 Uomo delle stelle, L' (1995)
幽國車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天堂電影院 Cinema Paradiso (1989)
人物簡介:
1956年5月27日出生於義大利,早年從事攝影工作,曾任電視台的紀錄片導演,其電影作品曾多次參加國際比賽得獎。他首次導短片就有佳績,1982年在義大利薩萊諾影展中曾以長篇紀錄片得獎。1985年編導首部劇情片《被稱為教授的男人》,此後他導演的電影作品也幾乎都由自己編劇。1988年32歲的時候執導第二部影片《天堂電影院》(即《星光伴我心》)在戛納電影節得評審團大獎,次年又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95年39歲時編導的《新天堂星探》,榮獲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及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1998年42歲時編導的史詩巨作《海上鋼琴師》(即《星光伴我飛》),捧回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2000年44歲編導了《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即《真愛伴我行》)。
吉賽貝·托納多雷是義大利寫實電影流派的新貴導演,1956年出生於西西里島靠近巴勒莫(Palermo)的巴格里亞鎮(Bagheria)。吉賽貝·托納多雷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工作,最初的職業是當攝影師,他拍的照片被刊登在不同的攝影雜志 上。16歲時他參與了皮蘭德羅(Pirandello Luigi)和菲利波(De Filippo)的兩出戲劇,這以後他開始涉足電影,初期主要是拍一些紀錄片,應該說這段工作經歷對他以後的電影風格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② 歐美文藝清新電影的導演有哪些
阿布戴·柯西胥應該算一個,讓-皮埃爾·熱內,楊·塞謬爾,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差不多也算,這些導演都是很不錯,他們的作品也是非常優秀,非常小清新,值得一看,可以讓自己變得開心。
③ 誰看過韓國電影《美麗》能告訴我!這個電影說明什麼
本片要說的是
看似無害的美麗少女,看似無辜的被強奸,看似可憐的最後慘死
但其實,在她房間里的壁畫跟那面鏡子卻解釋了一切
那個色色的老警員一語道破天機:自己再漂亮也不能這樣可以炫耀啊?
一點沒錯
當這女人洗完澡後,脫光衣服坐在鏡子前,自我欣賞的時候
就能明白,她偽裝的因美麗而引發的種種「無辜」
如果真像她所表現出的那樣不想因為自己美麗而惹麻煩,想要變丑的話
她為什麼要一直穿那麼短的裙子?
為什麼當那個發型師因為她變丑而認不出她的時候
她又要那樣濃妝艷抹到街上去勾引男人
其實,她在內心深處
一直因自己的美麗而深深驕傲
她享受那些貪婪肉慾的男人在她身上流連的目光
她沒有告誡自己的朋友遠離一個已經迷上她自己的男友
反而一直對那男友對她的追求而裝作熟視無睹
她表面上非常的善待她的朋友
但其實她卻在暗地裡享受著朋友男友的追求,然後再裝作一副我很無辜的樣子來顯示出自己的善良與忠誠
她家的壁畫,是美麗女性胴體
但她卻一直維持著一種病態的單身
是因為她太愛自己了吧?她捨不得自己這樣的身體
所以當她撿起地上的玻璃碎片時並沒有自殺
反而她開始增肥
又開始厭食
一切的一切皆因為她被強奸後的精神失常?
她病態的眷戀著自己的美麗
卻無法忍受別人的覬覦
或許她只想美麗給自己看
或許她只想永遠享受別人的愛慕
不是她太蠢就是因為她太聰明
一個女人想要變得平凡
最最容易
尤其是一個有著無數追求者的女人
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嫁給一個平凡的男人,結婚生子
④ 《天使愛美麗》導演:今天我不可能再拍出這部片,你還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天使愛美麗》是一部愛情片,參演演員有奧黛麗·塔圖、馬修·卡索維茨、賈梅爾·杜布茲、多米尼克·皮諾等。導演是讓-皮埃爾·熱內。該片於2001年4月25日在法國上映。該片獲得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⑤ 美麗人生電影導演
《美麗人生》是一部由羅伯托·貝尼尼執導,羅伯托·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劇情片。1997年12月20日,該片在義大利上映。
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Remigio Benigni),1952年10月27日出生於義大利托斯卡納區,義大利演員、編劇、導演、製片人。
1997年,憑借戰爭片《美麗人生》獲得第5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該片獲得第7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⑥ 電影界中的各大導演及其代表作品
1、喬治·盧卡斯 《魔繭》、《阿波羅13》、《美麗心靈》
2、斯蒂芬·斯皮爾伯格 《辛德勒名單》、《大白鯊》、《E.T.》、《侏羅紀公園》、《 拯救大兵瑞恩》、《人工智慧》、《世界大戰》
3、詹姆斯·卡梅隆 《終結者1、2》、《阿凡達》、《泰坦尼克號》、《真實的謊言》、《異形2》
4、弗朗西斯·科波拉 《教父》、《吸血驚情四百年》、《現代啟示錄》
5、彼得·傑克遜 《金剛》、《指環王》
6、雷德利·斯科特 《異形1》、《謊言之軀》、《黑鷹計劃》、《角鬥士》、《銀翼殺手》、《天國王朝》、《沉默的羔羊2》、《火柴人》
7、呂克·貝松 《聖女貞德》、《第五元素》、《亞特蘭蒂斯》
8、朱塞佩·多納托雷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 》
以上是歐美著名的一些導演,國內的我想你也應該很熟悉,比如張芝謀、馮小剛、吳宇森、徐克、陳凱歌等等,他們的片子就不一一介紹了,有興趣可以去網路看看,希望能幫到你。
⑦ 有一部美國電影叫美麗什麼
美國麗人 American Beauty (1999)
導演: 薩姆·門德斯
編劇: 艾倫·鮑爾
主演: 凱文·史派西 / 安妮特·貝南 / 索拉·伯奇 / 米娜·蘇瓦麗 / 克里斯·庫珀 / 韋斯·本特利 / 彼得·蓋勒 / 艾莉森·珍妮 / 斯科特·巴庫拉 / 山姆·洛巴茲 / Barry Del Sherman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片長: 122 分鍾
又名: 美麗有罪 / 美國心·玫瑰情 / 美國大美人 / 美國少女 / 美國美人
⑧ 電影《美麗的故事》導演是誰
該片導演張今標、製片畢雲琪、編劇程建平、帥經芝
⑨ 求關於《美麗人生》導演羅伯特.貝尼尼的電影風格的分析
義大利著名導演羅貝爾托·貝尼尼的作品。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的義大利。 從歷史的大視角看,這是一部反映戰爭的絕佳影片。其一,它沒有採用全景式的展示,而是選取幾個普通人和一個普通家庭的遭際來反映;其二,即使是選取普通人和普通家庭的遭際來反映,它也沒有落入一味著力於渲染那幾個人和那個家庭在戰爭中的深重苦難的窠臼。恰恰相反,那些背負著深重的苦難的小人物在這里演繹出的種種給人最直接的觀感是風趣逗樂,之後悲涼的心境才油然而生。聯繫到故事發生的背景,影片的名字本身就大出觀眾意料,也頗耐人尋味。「美麗人生」?這與戰爭似乎是一對天然的悖論。但你決不能因此就草率地將它理解成一種反諷。就算這樣的成分,也是極少的。在我看,這個片名起得十足真誠。 影片從頭到尾畫面明麗流暢,決不在色彩上給觀眾製造沉悶壓抑之感。在前半部,亦即在主人公們被關押進集中營之前,若不留心每一個細節,你甚至會忽略戰爭這一大環境,只當它是一部愛情喜劇。 影片開頭首先映入觀眾眼簾的是德軍進駐的場面,但這個鏡頭一晃而過,旋即轉為男主角基度眉飛色舞地坐著朋友的敞篷車在鄉間小路上賓士。 除德軍進駐,在影片的前半部,還有三處暗示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一是在叔叔開的飯店裡當侍者的基度冒充一個做視學官的客人去女主角黛麗所任教的學校視察時,校長請他向孩子們講解他們的種族是世界上最優良的種族。但凡侵略,侵略者們在炮火進擊的同時,總會伴隨著思想上的煽動、蠱惑與奴役。種族主義的推行便是法西斯的卑劣伎倆之一。諷刺的是,在影片中,給孩子們講解義大利種族的優越性的基度恰恰是法西斯分子們所鄙視的猶太人,而且基度胡說八道的內容恰恰充分暴露了種族主義的無稽與荒誕。義大利人比猶太人的種族優越?優越在哪裡呢?是因為他們有兩片高貴的耳郭,還是因為他們有一隻精緻的肚臍眼? 二是在黛麗與她的未婚夫舉行婚禮之前——婚禮正好在基度叔叔的飯店舉行——在飯店門外,基度的叔叔抱怨他心愛的坐騎身上被那些種族主義者刷上「猶太馬」的標記。然而,就是那匹「猶太馬」,緊接著成為基度搶親的好幫手。一匹「猶太馬」和一個相貌醜陋的猶太侍者,不費吹灰之力地奪走了享受高官厚祿的義大利人的女朋友,這也是對種族主義者以及勢利眼們(如黛麗的母親前面的表現)的絕妙諷刺。 在另一處時代背景的暗示,小主人公祖舒華已經出世並已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童了。祖舒華指著種族主義者店門前的警示牌問父親為什麼「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為不使兒子蒙上作為猶太人的恐懼與自卑,基度輕描淡寫地告訴兒子,那是因為他們不喜歡猶太人與狗,並機智地反問兒子最不喜歡的是什麼,得知兒子最不喜歡的是蟑螂之後,他告訴兒子自己最不喜歡的是生番,然後煞有介事地說趕明兒在自家書店(其時,他已開了一家書店)門外也釘一隻牌子,寫明「蟑螂與生番不得入內」。在這里,基度對種族主義者的不屑與調侃可見一斑。 戰爭顯然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然而,它主要表達的究竟是什麼呢?我不願意籠統地歸納出一個枯燥的概念,只想從純感性的角度出發,說說它給我最深刻且先入為主的印象。 先說基度對妻子的愛吧。影片開頭的鄉間之旅,使基度邂逅了黛麗(那個此後被他稱作「從天而降的公主」的平凡女子),並一見鍾情地對她產生了愛意,之後的多次頗富喜劇色彩的偶遇鞏固了他對她的愛,終於從她不得已的婚禮上將她帶走。不得不提一下的是,基度和黛麗從那匹「猶太馬」上下來之後,有一個巧妙的鏡頭處理。先是兩人前後走進一扇門,出來的則是他們活潑亂跳的兒子祖舒華,數年美好安穩的幸福時光一帶而過。 在集中營中,基度幸運地遇到了他的舊交,一位德國軍醫,曾是基度叔叔飯店裡的客人,因為痴迷於猜謎,而基度又長於此技,故對他特別賞識。蒙那位德國軍醫的庇護,基度得以在德軍的餐廳里做侍者,正是有此機遇,有才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細節。乘遞送碗碟的閑暇,基督打開了放在牆邊的唱片機,並將唱片機的喇叭筒轉向窗外。他知道,黛麗一定可以聽到。唱片的內容正是他倆都曾聽過的一出歌劇。身臨險境,竟不忘捕捉片刻的浪漫情調,對生活的熱愛,對妻子的眷愛,「有過於此乎」?當然,這也透露出基度的機智——音樂也可以用來報訊。聽到那段音樂,黛麗得以確定丈夫至少在那時還好端端地活著,終於可以略微舒一口氣。 影片末尾基度之死,直接與他對妻子的愛有關,雖然黛麗最終得以保全,基度並沒有起實質性的作用,但他所做的努力本身,就足夠使眾多丈夫引為榜樣了。 一個巧妙的鏡頭切換,小主人公祖舒華登場了。在整部影片里,相比於基度對妻子的愛,他對兒子的愛則演繹得更加淋漓盡致,催人淚下。基度對兒子的愛,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美麗的謊言體現出來的——在「美麗人生」之中,謊言焉能不美?——「蟑螂與生番不得入內」,在基度那些美麗的謊言里,只不過是牛刀小試。最叫人嘆為觀止的是,他把一家人的集中營之難說成一場積分游戲,並且前前後後,以一張如簧巧舌把它編造得天衣無縫。被粗暴的士兵推跌上火車,拍拍屁股站起來,竟嘻嘻哈哈地對兒子說,這是一次早有準備的生日旅行;一本正經地冒充懂得德語,把德國軍人殘酷的集中營規矩翻譯成可笑的游戲規則;幹完一整天超強度的活,疲憊不堪卻強打精神告訴兒子他們在游戲中積分領先……再鐵石心腸的人,看到這些場景,想必也無法做到無動於衷吧?還有最感人肺腑的。已經被德國兵抓住押去槍斃了,為了不讓兒子害怕,他竟邊邁著誇張的步子,邊滿臉堆笑地對藏在牆角鐵匣子里的兒子擠眉弄眼,好象是去接受獎賞似的。 當然,影片表現的不只是基度的愛,相反,愛在那裡是無處不在的。 黛麗對丈夫的愛同樣令人震撼。愛一個人,愛到願意為他放棄自己的生命,有多少人能做到呢?電影中的黛麗幾乎毫不猶豫地脫口騙德國兵說自己也是猶太人。她願意和丈夫一塊受難,乃至一塊赴死。進集中營之後,由於沒能和孩子在一起,黛麗對兒子的愛表達得非常含蓄,但絲毫不遜於孩子的父親。如果看到她愁容滿面近乎失魂落魄地在衣服堆里翻檢兒子的衣服的鏡頭,我相信你會同意我的看法。那堆衣服是以洗澡之名騙進毒氣室的老人和孩子脫下的,因此翻檢兒子的衣服的舉動,即是對兒子生命的極大關心。沒有找到兒子的衣服,黛麗露出了寬慰的笑容。 祖舒華還處在懵懂無知的年齡,要正面表現他的感情頗為不易。影片很明智地避開了這一點,採取另一種更合適的方式。看到影片的最後,因一段簡短的旁白,觀眾恍然大悟,整個故事,原來都源於祖舒華成年後的回憶。而片名叫做《美麗人生》,也就是說,在祖舒華的心目中,那一段回憶是美麗的。那麼,他究竟對那些往事懷著怎樣的感情,就不必我饒舌了。 即便是陌生人,也是相互愛著的。例如,基度的難友們非但沒有揭破他對兒子的謊言,而且還盡量配合他。試想,在生命危在旦夕的境況之下,一般來說,人的情緒應該惡劣到極點,能做到這一點,尤為難得。 在這篇評論的末尾,我想稍微提一提我從裡面挖掘出的兩個隱喻。 影片靠前的部分有這樣一個場景。基度和他的一個朋友並肩躺在一張床上。他的朋友很快沉如夢鄉,而他難以入睡,於是他向那位朋友請教迅速入睡的秘訣。那位朋友告訴他,叔本華認為意志控制一切。對於叔本華的哲學,我直言自己一無所知。所以無法判斷叔本華真有這么一個觀點呢還是只是片中的一個噱頭。不管怎麼說,意志控制一切,這句話貫穿了整部影片,並成為故事得以如此發展的先決條件。試想,在法西斯橫行的年頭,在黑如地獄的集中營中,何來美麗?所謂美麗,除非是從心而生,亦即意志控制的結果。所以,「美麗人生」,實則是通過意志控製得來的美麗人生。換一種對待人事的態度,怕是要整個兒顛倒過來,變成「悲慘世界」了吧? 另一個隱喻關於基度編造的積分游戲。基度哄兒子說集中營的生活是一場積分游戲,並堅信己方一定會勝出,屆時將得到坦克作為獎品。誠然,這無疑是一系列絕妙的美麗謊言,但到最後聯軍的坦克緩緩朝祖舒華開來時,我的心不禁為之觸動,省悟到它還有深一層的寓意。把集中營的折磨比喻成一場游戲,這本身就包含著對法西斯莫大的嘲弄與鄙夷,游戲的勝利也就暗示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而游戲獲勝的獎品坦克則是消滅法西斯的工具——倘若我們輸了,坦克也將徹底摧毀我們。基度在整場游戲(或者戰爭)中的心態始終是樂觀的,這是構成「美麗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
⑩ 世界十大著名導演
作為一個喜歡電影的同學,我來說一下我心目中能排上世界十大著名的導演。
1.彼得·傑克遜 Peter Jackson
代表作有《指環王》系列,《霍比特人》系列等等。
對,就是他,這個「愛放鴿子」的導演吳宇森,如果不是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很少有人知道,好萊塢大片《碟中諜2》居然是一個華人導演的,吳宇森導演的暴力美學,那才是真正的暴力+美學,據說就連昆汀都是他的粉絲,由此可見吳宇森的地位。
碼字不易,喜歡的小夥伴給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