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莎拉電影主角

莎拉電影主角

發布時間:2022-06-13 13:21:07

1. 一部電影的女主角叫薩拉,夢想成為一名芭蕾舞女.求電影名.

舞出一片天(第二部)
簡介:莎拉(Izabella
Miko扮演)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之路,成為了茱麗亞學院的一名學生,主修芭蕾舞。Hip-hop音樂人邁爾斯(Columbus
Short扮演)出現在了莎拉的生命中,兩人墜入愛河。而她在學業上以過人的表現受人矚目的同時,還在傳統芭蕾和自己的愛好「Hip-hop節奏」之間難以取捨。

2. 電影女主角叫莎拉的食人電影

《黑暗侵襲》 The Descent (2005)
又名: 魔洞 / 暗襲 / 魔窟

導演: 尼爾·馬歇爾
編劇: 尼爾·馬歇爾
主演: 肖娜·麥克唐納 / 娜塔莉·傑克遜·門多薩 / Alex Reid / 薩斯基亞·馬爾德 / 瑪安娜·本靈
類型: 劇情 / 懸疑 / 恐怖

續集——
《黑暗侵襲2》 The Descent: Part 2 (2009)
又名: 暗襲2 / 深入絕地2

3. 越獄莎拉是誰

英文名:Sarah Wayne Callies Sarah Wayne Callies
生 日:1977年6月1日 星 座:雙子座 性 別:女 地 區:美國 身 高:179 CM 血 型:A 職 業:演員
編輯本段電視作品
《越獄》第一、二、三、四季 行屍走肉 第一季(2010) 電影作品 聖境預言書(2006) 低語者
低語者(2007) 《越獄》特別篇(2009)
編輯本段個人簡介
Sara很小的時候她就想當一名醫生。在芝加哥郊區長大的過程中,她總是想進入醫院工作。可是在她達成目標,獲得醫學學士的時候,她的職業因為她濫用毒品而毀了。 在麻醉葯品濫用者互助協會團體治療的無數次的幫助下,Sara終於能夠戒掉毒隱。此時的她已不想僅僅成為一名普通的醫生,她決定走一條人道主義的道路。 作為監獄里少有的幾名醫生之一,Sara的職責覆蓋了所有事情從身體檢查到到緊 聖境預言書
急的手術。雖然 Sara對她所處的險境義無反顧,她卻要不斷面對來自於她父親,伊利諾斯州長Frank Tancredi的壓力。他們在政治信仰的觀點極為不同,以致兩人的關系近年來疏遠了很多。 Callies從小在夏威夷長大,她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1999年在Dartmouth學院畢業,學習的是女權主義,在本色化神學方面獲得高級研究基金。之後她因為愛好演藝進入了丹佛國家戲劇音樂學院,並在那裡得到了美術研究生學位。 畢業之後Callies到了紐約,並開始了幕前的演藝工作:在《Queens Supreme》裡面和Oliver Platt演對手戲。Callies還在電視劇中客串過《法律與秩序:SVU》,《警網擒凶》和《數字追凶》。Callies演得最好的角色當數電視短劇《泰山》里的Jane。 最近,Callies又完成了2部電影的製作:基於同名的暢銷小說《塞萊斯廷預言》和《Whisper》(與Lost中Sawyer扮演者Josh Holloway演對手戲)。
編輯本段相關消息
《越獄》女主角,扮演女醫生 Sara Tancredi 的莎拉·韋恩·卡利斯Sarah Wayne Callies,在這個冬天也有了身孕,Sarah 和 Josh Winterhalt 在2002年結婚, 而這也也將他們這對新婚夫婦的第一個孩子。據悉,孩子將在今年夏天出生

4. 莎拉·布萊曼的演藝經歷

1976年,她加入了當時BBC節目《Pan's People》作為舞蹈演員。一年後,加入到另外一個組合Hot Gossip,與成員們在電視上表演音樂節目,18歲時發行了一張全英暢銷單曲《I Lost My Heart To A Starship Trooper》,銷量超過了50萬並在全英單曲榜中名列第六。 1979年,莎拉獻聲電影《The World Is Full of Married Men》,演唱歌曲《Madam Hyde》。
1981年,莎拉參加音樂劇《貓》的面試,她出演了了「傑米瑪」這一角色。1982年莎拉轉到查爾斯·施特勞斯的兒童劇《夜鶯》(Nightingale)中擔任主角。
1984年3月23日韋伯生日當天,莎拉與韋伯結為眷屬,這也將莎拉的演唱事業一步步帶向巔峰。此後幾年,莎拉在多部韋伯的音樂劇中擔任主演,包括1984年的《歌與舞》和1985年的《安魂曲》(Requiem),其中的單曲《Pie Jesu》成為英國史上少有的受歡迎的拉丁文古典歌曲。莎拉憑藉此作品得到了格萊美獎古典最佳新藝人提名。
1986年,韋伯為莎拉創作了音樂劇 《歌劇魅影》,她在其中扮演女主角克莉絲汀·戴耶。 之後參加了韋伯作品巡演,並在蘇聯上演了《安魂曲》。
1988年發行個人錄音室專輯《The Trees That Grow So High(Early One Morning)》。1989年發行個人錄音室專輯《The Song That Got Away》;還演唱了電影《Grandpa》主題曲《Make Believe》。
1990年,莎拉和韋伯結束了6年的婚姻生活,離婚後,兩人保持了「朋友關系」,莎拉仍然在韋伯的音樂劇《愛的觀點》中擔任女主角,並發行了個人專輯《As I Came Of Age》。離開音樂劇舞台後後,莎拉開始了對其個人音樂事業的追求。
1992年,她與卡雷拉斯在巴塞羅那奧運會閉幕式上演唱了該屆奧運會主題曲《Amigos Para Siempre》,這首歌曲也是由韋伯創作的,兩人這次的合作也被傳為一時佳話。
1993年,與製作人Frank Peterson合作製作了專輯《Dive》(潛),這是一張以「水」為主題的流行專輯,整張專輯圍繞主題」水「展開,是一張比較完備的概念專輯。1994年赴日本與多明戈舉辦古典音樂會巡演。
1995年發行搖滾跨界專輯《蒼蠅》(Fly),當中的主打歌曲《A Question of Honour》提高了莎拉在歐洲的知名度。
1996年發行的單曲《Time to Say Goodbye》在德國的銷量短時間內突破了300萬,成為德國史上最暢銷的單曲,全球銷量現已超過1200萬張。因此在1996年,專輯《Fly》再版時,唱片公司把該曲插入到《Fly》中作為第一首曲目。
1997年發行個人錄音室專輯《Timeless/Time to say goodbye》,在Billboard 200榜單中最高排名71。 年底發行《The Andrew Lloyd Webber Collection》(韋伯作品精選)。1998年3月,在倫敦的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辦了個人音樂會;4月7日受邀到韋伯五十歲生日音樂會上演唱。同年與多明戈等歌唱家在維也納的市政大廳舉行」A Gala Christmas in Vienna「音樂會;年底發行個人錄音室專輯《Eden》(伊甸園);其在美國Billboard 200的榜單中最高排名65。 1999年開展「伊甸園」巡演 (Eden Tour),並在南非錄制了巡演現場(Sarah Brightman-One night in Eden)。
2000年,發行個人錄音室專輯《La Luna》,其在Billboard 200流行音樂榜單中打入了靠前的名次,最高排名17。 2000年8月到2001年5月,開展「月亮」全球巡演( La Luna World Tour),特邀跨界男中音Josh Groban合唱《There For Me》,這次在美國的巡迴演出票房達到了1220萬美元,巡演中非公開發行了限量珍惜專輯《FlyⅡ》2001年5月在歐洲發行精選《The Very Best Of 1990-2000》。年底在除歐洲地區以外的全部地區出版了古典風格的精選專輯《Classics》(金選),其在Billboard 200的榜單中最高排名66。
2002年,發行了精選集《Encore》(喝彩) ,主要收錄音樂劇時期的作品。
2003年,發行個人錄音室專輯《Harem》(後宮),其在Billboard 200榜單中最高排名29。 同年發行該專輯的MV合輯:「A Desert Fantasy」(沙漠幻想)。
2004年全年開展Harem「世界巡演,全球票房達到6600萬美元,其中北美地區取得了1500萬美元,莎拉首次到了中國大陸開展巡演,巡演現場在拉斯維加斯錄制,並發行了現場錄音專輯,巡演中還非公開發行了限量珍惜專輯《The Harem Tour》。2005年,發行精選集《Love Changes Everything - The Andrew Lloyd Webber Collection, Volume 2》(愛改變一切——韋伯作品精選2)
2005年12月31日,莎拉參加了北京新年音樂會; 同年發行MV精選合集《Diva: The Video Collection》和精選集《Diva: The Singles Collection》;10月25日,出席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 2007年5月19日,莎拉聯袂英國女高音Lesley Garrett在足總杯決賽上帶領溫布利體育場的全體球迷演唱《Abide With Me》;7月,參加了紀念黛安娜王妃逝世10周年音樂會的演出,與Josh Groban合唱《All I Ask Of You》;BBC電視台也將《告別時刻》作為紀念黛安娜王妃的歌曲; 同月來到中國上海參加了氣象危機「Live Earth」的義演。 8月,在日本大阪的世界田徑錦標賽開幕式上演唱了主題曲《賓士》(Running)。 2008年1月,莎拉發行了錄音室專輯《Symphony》(交響曲),該專輯也創造了莎拉的專輯在Billboard 200流行榜單中的最高名次——第13位; 1月15日在維也納的斯蒂芬大教堂舉行了一場演唱會;8月8日,莎拉與中國歌手劉歡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演唱了本屆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 11月4日,莎拉發行了聖誕節日專輯《A Winter Symphony》(冬日交響), 「Symphony「世界巡演也在同月展開,此次巡演在北美地區的總票房超過了1000萬美元,成為了2008年度北美地區最成功的巡演之一;年底在由同名搖滾音樂劇改編的電影《Repo! The Genetic Opera》(遺傳學歌劇!)出演了角色「Blind Mag」。
2009年年初被任命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在英國的宣傳大使, 之後發行了現場專輯《Symphony Live in Vienna》。7月在日本富士電視台建台50周年的特別製作電影《Amalfi——女神的報酬》中出演了她的同名角色, 同時日本也獨占發行了精選集《Amalfi - Sarah Brightman Love Songs》;同年在喜劇愛情音樂電影《Cosi》(上映時改名為」First Night「)里飾演一名女指揮家。
2010年2月發行與溫哥華冬季奧運會贊助廠商松下合作的新單曲《Shall be done》。
2011年初參加中國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 2011年10月1日至2日在英國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出席其成名音樂劇《歌劇魅影》的25周年紀念公演,作為壓軸嘉賓出場並與五位歷代的魅影扮演者合唱。
2012年初,被任命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同年,與「維珍銀河」公司合作,設立了「布萊曼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獎學金」項目(簡稱STEM)。 年末公開最新專輯《Dream Chaser》的第一張單曲《Angel》並宣布已通過初步醫學檢測,預計在2015年前往國際空間站。 9月26日,莎拉的新版個人官方網站上線。並在不久提供新單曲《Angel》的免費配送下載。
2013年1月26日,出席《歌劇魅影》在美國百老匯的告別演出,並與5個歷代魅影合唱;4月新專輯全球發行,美國發行首周打入Billboard 200流行榜單第17名,4月23日出席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典禮; 6月從中國起跑「追夢人」世界巡演;年底公布將演唱日本電影《神的病歷簿2》主題曲:《The Chart Of Love~Keep The Light~》。 2014年3月19日在日本獨占發行新精選集《Voce-Sarah Brightman beutiful songs》,6月4日出席娛樂音樂節目「Symfunny」並擔任大型交響樂團的指揮;11月底開始巡演,其中包括中國的台北、苗栗。
2015年1月中旬,莎拉前往俄羅斯訓練中心進行專業知識和正式的技能訓練。同年3月10日宣布將與韋伯譜寫太空主題的一首歌曲。5月,莎拉官網宣布決定不再參與作為遊客前往國際空間站(ISS)的計劃。

5. 美國電影新復仇戰士女演員莎拉的扮演者是誰

美國電影《新復仇戰士》導演: Joe Halpin主演: 史蒂文·席格 史蒂夫·巴西奇

扮演沙拉的女演員:Sarah Lind

Sarah Lind出生地:加拿大 / 薩斯喀徹溫

生日:1982-07-22職業:演員星座:巨蟹座

別名:Sarah Lind / Sarah Dawn Lind

Sarah Lind,1982年7月22日生於加拿大薩斯喀徹溫,演員。代表作品有《母親和女兒》、《血腥森林》、《鬼一般的科迪》等。

6. 講一個叫莎拉的女孩原本很有錢,爸爸是個軍人,後來死了,一下子變得很窮的電影叫什麼

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 1995年版)
導演:阿方索·卡隆
主演: Sara(利塞爾·馬修斯 飾) 利塞爾·馬修斯 飾 薩拉(Sara) 埃莉諾·布羅恩
利亞姆·坎寧安 Schwimer, Rusty阿瑟·馬利特 雲妮莎·李卓絲達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片長:97分鍾
一名從小生長於印度的小女孩,在她的父親出征時,把她送入紐約的一所高等女子寄宿學校就讀,學校的宗旨就是把小女孩培養成高層社會的淑女。在學校里,聰明活潑的Sara對學校的教條制度不滿,與女校長發生沖突。後來傳來Sara父親在戰場犧牲的消息,支付不起學校高額學費的Sara不得不成為學校的傭人,從公主淪為奴隸。但經歷慘痛巨變的小Sara並沒有喪失希望,而是在生活窘境中努力掙扎。最後迎來了與父親團聚的美好結局。影片以印度神話故事貫穿,幫助孩子理解故事。

7. 求一部電影,應該是美國的一種恐怖片。女主角名字叫薩拉,

電影名《隔離》,
導演:喬。班迪爾
主演:馬修.韋艾斯

8. 有一部外國電影中有一個女的叫莎拉的是什麼電影裡面有機器人的

樓主你好

符合你描述的電影是《終結者》

是系列電影 男主角的媽媽叫莎拉康納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9. 莎拉布萊曼簡介

莎拉·布萊曼生平簡介

莎拉·布萊曼
英文姓名: Sarah Brightman
出生年月: 1960/08/14
國籍: 英國

不知道多少人是因為聽了「歌劇魅影」唱片中,克莉絲汀銀鈴般的嗓音,才想到要倫敦親眼欣賞該劇的現場演出。雖然,近年來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已經不再演唱這個腳色,但是當年這個為她量身訂做,而且全球轟動的角色,似乎已經灌注了莎拉布萊曼的精神,別人無法取代。 莎拉布萊曼的歌聲充滿了個人特質,讓人充滿迷惑與想像,就像航行在海的水手聽見蘿蕾萊的吟唱般,成為一種方向感的依歸,一種心靈折服的美聲女神。她的音質純凈、通透,演唱起不食人間煙火的角色時格外惹人憐惜,讓我們不禁好奇她的出身以及音樂成長背景。
生於1960年8月14日英國朴茲茅斯的莎拉布萊曼,父親是土地仲介商、母親是蘇活區的舞蹈女郎,而莎拉布萊曼的母親從小就忘女成鳳,帶著她四處學習芭蕾、歌唱、表演,以及各種比賽,她也因此認識了眾多古典作曲家的芭蕾音樂,而父母親則喜歡聽六十年代的重搖滾音樂。因此在兩種音樂文化的沖擊、交融下,奠下莎拉日後發展跨界音樂的基礎。 從小就到處比賽的莎拉,十三歲首度以音樂劇「我與亞伯特」登上舞台,之後她又進入正統的表演藝術學校就讀,例如英國艾蒙豪斯芭蕾學校、倫敦藝術教育學校、皇家音樂院等等。而她就讀皇家音樂院時,更加入大型流行舞團開始在舞台上嶄露頭角。二十歲的莎拉參加韋伯音樂劇「貓」的甄選,獲得Jamima一角的演出,因此贏得韋伯高度的欣賞,兩人更進一步在1984年韋伯生日時正式結婚。不過在這次婚姻之前,她在1978-1983曾與樂團經理史都華(Andrew Graham-Stewart)有過一段五年的婚姻。與韋伯結婚後,在老公強力的音樂支持下,莎拉的演唱事業平步青雲,1986年雖然以「歌劇魅影」攀上高峰,但是之後的「愛的觀點」卻票房不佳,不久後的1990年兩人就宣告離婚。盡管如此,到目前為止莎拉布萊曼還是韋伯心目中的第一女伶,更是樂迷心目中韋伯音樂劇「永遠的第一女主角」。離開韋伯之後,莎拉雖然更為自由但是卻頓失強大的表演發展相關資源,她嘗試與音樂劇相關的舞台劇、電影演出,但是效果都不好,最後終於才確定發展「歌手」路線。而此時她的男友,也就是「謎」(Enigma)合唱團的創始團員法蘭克彼得森(Frank Peterson),開始擔任她的唱片製作人,為她製作了「Dive」、「Fly」、「Time to Say Goodbye」、「Eden」等專輯,其中兼具古典與流行唱法的「Time to Say Goodbye」,更是為她找到了事業第二春,在1997年全球狂賣兩百五十萬張,在台銷售也超過二十五萬張。而「月光女神」、「精選韋伯音樂劇」在台銷售量也都超過十萬張以上。莎拉布萊曼除了擁有精采歌藝之外,其實她也是一位唱片收藏家,CD收藏多達八千多張,因此透多眾多不同類型的音樂欣賞,讓她能夠悠遊地遊走音樂劇、古典、跨界之間,她演出且錄過的音樂劇包括「貓」、「歌劇魅影」之外,還有「夜鶯」、「愛的觀點」、「Granpa」、韋伯「安魂曲」等,而演出過的輕歌劇包括雷哈爾「風流寡婦」、蘇利文「賓札斯海盜」。興趣是看電影的莎拉布萊曼,未來的計劃除了唱歌之外,還有創作音樂以及寫小說。 在眾多美聲演唱家中,莎拉布萊漫無非是最得天獨厚的一位,除了具備天生的純凈無瑕音質外,還具備融合各領域音樂的視野,同時她在1996年正式學習正統的聲樂訓練,在她狂賣的專輯「Time to Say Goodbye」展現令人難忘的效果。 對於喜歡音樂劇的朋友來說,莎拉是永遠完美的克莉絲汀;對於喜歡跨界音樂的朋友來說,莎拉則是允文允武的古典流行通吃美女;對於喜歡漂亮嗓音的朋友來說,莎拉更是樂壇稀有、歷久彌新的美聲天後。音樂圈要是少了她發聲,就像森林裡少掉了最會唱歌的那隻黃鶯,將是樂迷最大的遺憾。
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 一定是沐受天地諸神的祝福而在幽藍的海面上降生的精靈,萬能的上帝竟把任何一個女人夢寐以求的女神般的美貌和奇才般的天賦兼集一身,在銀色的月光下,白衣勝雪、長發如絲,夜風中她天籟般的吟唱如水般晶瑩剔透,夜的幽靈因之而駐足聆聽,天上的星群因之而暗淡--月光女神,一個皎潔的名字。 她註定要被命運垂青,用天國般的聲音引領每一雙迷惘的耳朵渡過月光清澈的湖濱走入彼岸。 1988年首次在百老匯的舞台演出《歌劇魅影》,奠定了其世界級著名音樂家的地位。 1993年第一張獨唱專輯"Dive"(潛入水中)製作發行。 1996年第二張獨唱專輯"Fly"(飛翔)製作發行。 1997年第三張獨唱專輯"Timeless"(永恆)製作發行,獲得了來自古典樂與流行樂兩界內的廣泛贊譽。 1998年第四張獨唱專輯「Eden」製作發行。得到了世界上最苛刻的音樂評論家的認可,這張專輯也再一次獲得世界范圍內的好評如潮和獲獎無數。 2000年第五張獨唱專輯LA LULA(月光女神)全球發行。堪稱莎拉-布萊曼的巔峰之作。諸多改編名家的作品(如貝多芬,保羅·西蒙,「灰色的陰影」,「月亮河」等),讓人沉醉於那逝去的年代裡永不逝去的聲音。對人文的訴求和表達,均印記著月光女神最純粹的聖潔光輝。 古典並流行著,月光女神成功穿越了時代。如果非要評二十一世紀伊始至今最非凡的音樂專輯,《月光女神》必將榜上有名。夠了,再說下去的話,文字將使之蒙上流俗,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唯有聆賞了。
今年44歲的莎拉·布萊曼出生於英國朴茨茅斯。她的母親在莎拉·布萊曼很小時候就望女成鳳,帶著女兒四處學習芭蕾、歌唱、表演,並參加各種比賽。這使得莎拉·布萊曼認識了許多古典音樂,而她父母親喜歡聽的六十年代重搖滾音樂,也對她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兩種音樂文化的沖擊、交融,由此奠定了她日後發展跨界音樂的基礎,更使她除了具備天生純凈的音質外,還具備了融合多母音樂的視野。
Classic 2001金選
Dive 潛入水中
Eden 伊甸園
Fly
Harem 一千零一夜
La Luna 月光女神 MP3
La Luna 月光女神 APE
the very best of 1990-2000
Time to say goodbye 永相隨

10. 找一步歐美的電影 名字不記得了 女豬腳叫莎拉 男主是個失業的模特 女主得了癌症

甜蜜十一月 (2001)


導演: 帕特·奧康納

編劇: Kurt Voelker / Paul Yurick

主演: 基努·李維斯 / 查理茲·塞隆 / 詹森·艾薩克 / 格雷格·格曼 / 連姆·艾肯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1-02-16

片長: 119 分鍾 / Germany: 115 分鍾

又名: 偷心之約 / 甜蜜的十一月


甜蜜十一月的劇情簡介 · · · · · ·

漂亮開朗的莎拉(查理茲·塞隆 Charlize Theron 飾)非常熱衷於投資「短線」愛情,期限為一個月。總有不少的男人在她身邊來來往往,但滿月後就會被莎拉果斷中止關系。廣告商尼爾森(基努·李維斯 Keanu Reeves 飾)成為了這群人當中的一員。他平日有著繁忙的工作,生活了無樂趣。莎拉主動建議尼爾森搬來和自己同住,做個「一個月情人」,讓他的生活透進陽光。

起初,尼爾森對這個女人的行為非常詫異。但他終於接受了這個建議,住進了莎拉的家。二人就像情侶一樣生活,莎拉熱情四射的性格讓尼爾森的內心重新獲得了生活的激情,亦令他真心地愛上了莎拉。然而,合約只有一個月,期滿以後,二人的生活將各不相干。分離的日子漸近,尼爾森的心中有著強烈的不舍,更意外的是,他得知了關於莎拉的一個重大秘密,她一個月交往期的背後,藏著殘酷的真相。

閱讀全文

與莎拉電影主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個男生在餐廳被罵同性戀的歐美電影 瀏覽:15
美國電影監控一個女的 瀏覽:459
如何根據主角名字找電影 瀏覽:433
合同印度電影2020 瀏覽:812
中國古裝神話電影大全 瀏覽:767
失眠的時候推薦你看這五部電影 瀏覽:300
美國恐怖故事女巫團電影 瀏覽:14
電影票提前多久停售 瀏覽:286
關於殺手的電影美國 瀏覽:109
碟調電影網mp4 瀏覽:478
怎麼把字幕傳到電影中 瀏覽:404
美國日常生活的電影 瀏覽:440
紫葉電影網 瀏覽:963
萱萱2018電影電視劇 瀏覽:254
2015電影罪惡之家結局 瀏覽:167
2015國產電影豆瓣排行 瀏覽:451
動畫電影元旦 瀏覽:155
印度電影命中註定插曲歌詞 瀏覽:431
美國版王多魚電影 瀏覽:926
去電影院的軟體是哪個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