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導演、編劇、製片,三者是什麼關系啊
導演:
拍片時的老大,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
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
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編劇:
是劇本的作者,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既可原創故事,也可對已有的故事進行改編(個別須獲得授權),一般創作好劇本後,編劇會將劇本交付導演審核,若未通過審核,則可與導演一同進行二次創作(劇本的修改權歸編劇所有)。編劇為整部電影或電視劇的核心與靈魂。不僅故事要靠他,劇本要靠他,演員對白都要靠他。
製片人:
投資方的直接負責人,主要職責是決定影片生產的製片方案、主創人員組成及影片銷售方式。並監督影片全部製作過程,而且參與到組織撰寫劇本或文學版權的購買。同時,要籌集資金,決定此資金的預算及最後的利潤分配,同主創人員談判並簽訂合同,批准製作開支,一直到影片完成銷售。,是一部影片的決策者和管理者。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製片人大多懂得電影藝術創作,了解觀眾心理和市場信息,善於籌集資金,熟悉經營管理。電影生產中有時把製片人稱為監制。 通俗講「製片人」就是投資者或者能夠拉來贊助的人。製片人要擅長市場推廣,收回投資。 製片人最怕的是虧本和超出預算,所以要精打細算。
(1)電影拍攝導演編劇擴展閱讀:
張紀中在接受采訪時解釋了「製片人」是怎麼一回事。他說,製片人是劇組的第一負責人,就像一個工廠,製片人是廠長,導演是總工程師,他只對藝術負責,製片人對一切負責。製片人的素質、心態直接影響到一部電視劇的品格。做製片人不需要你是專業的精英,最重要的是眼光,能夠發現優秀的題材、本子、演員。
㈡ 編劇和導演的區別
一、從基本概念上來區別
編劇:是劇本的作者,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的人。國內的編劇主要分兩種,一種是類似工匠的定製服務,也就是誰想寫個什麼本子,讓編劇去寫;另一種是自產自銷,也就是編劇自己寫出來一個本子讓別人拍。
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
二、分工上的區別
編劇:只需創作出劇本,即演員所表演的藍本。
三、要求上的區別
編劇:影視、戲劇、廣告及專題片劇本的前期內容策劃:題材選擇,表現手法及方式創意;編寫劇本,即創作出故事、台詞,主戲以及過場戲,突出故事中心,塑造人物性格;把一定內容以劇本或稿本形式表現出來,掌握電視特性及創作規律,善於運用視聽造型來表達事情。和導演一起研究劇本,做出修改,使其更加適合電視表現。
導演:導演與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負責整部劇的藝術准則;與製片人聯合提名和推薦演員角色人選;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指導現場拍攝工作以及後期的製作與宣傳。
另外編導不是一個具體的職位,編導,這個行業在影視劇中不多見,經常存在於欄目中。因為編導要負責的是一個節目或欄目的所有技術部分,包括前期拍攝方案的製作、拍攝、後期剪輯等。我們平時看見的「影視編導」,是是對「編劇、導演」這個相關職能部門的統稱而已。
㈢ 電影中導演,監制,編劇,製片人,他們都干什麼,負責什麼。
監制,
是核心角色,負責電影的日常運作與策劃。
1、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如何時開拍,何時殺青,進度如何等;
2、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電影製作的後勤保障;
3、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製片人,
是整部影片的籌建負責人,負責拉贊助、找投資,成立劇組、決定用哪個導演、選哪些演員等,負責劇組的日常生活與維持劇組的拍攝活動,以及成片之後的宣傳與播放等一系列事務。
導演,
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
編劇,
是劇本的作者,主要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完成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往往是影視劇、話劇中的故事源泉,其職業又可稱為劇作家。
㈣ 什麼是製片人製片人、導演、演員、編劇等都是干什麼的
1、製片人
製片人,是管理整個電影、電視電影或電視連續劇拍片的專案管理工作。有認為中文中使用的監制一詞起於香港電影業。
工作性質好比商人一樣,包括如資金籌措,尋找或購買電影劇本,演員、合作廠商與工作人員的尋找、聘顧、任用與調度,預算的控制,拍攝時間進度控管等,讓電影能在合理的時間與預算下完成。在拍片過程中,製片人的一舉一動都容易影響到整部影片的品質,是不可缺失的職位。
在商業電影發達的地區,許多經驗老到的成功製片人可以要求拍攝何種走向及風格的電影,甚至乎凌駕導演成為電影內容的主導者,成為電影製作過程中權力最大的人,佼佼者包括向華勝與向華強、傑瑞·布洛克海默、喬·西佛和喬治·盧卡斯等。
2、演員
演員,是指專職演出或在表演藝術作品扮演某個角色的人物或動物,廣義上分為演技、雜技、特技、歌唱、舞蹈、戲曲、樂器幾大流派;
狹義上在電影、電視、劇場、廣播等大眾媒體當中專指演技演員。有時也用在街頭藝人的身上。通常演員可藉由所有才藝表現方式塑造角色,或只是在廣播中做聲音演出戲劇角色。
3、編劇
編劇是劇本的作者。主要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完成節目的整體設計,既可原創故事,也可對已有的故事進行改編(個別須獲得授權),一般創作好劇本後;
編劇會將劇本交付導演審核,若未通過審核,則可與導演一同進行二次創作(劇本的修改權歸編劇所有)。因為各種編劇所從事的職業領域不同,編劇一般分為:電影編劇、電視編劇、話劇編劇等。
4、導演
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導演就好比軍隊的最高指揮者,一部影視作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視作品的風格,也往往體現導演的藝術風格和性格,更能體現出導演看待事物的價值觀。
(4)電影拍攝導演編劇擴展閱讀:
通俗地講,「製片人」有三種——
1、是指負責整個影片或電視劇策劃人,負責攝制生產,以及資金融資人;
2、是專業技術上負責整個影片或電視劇項目製作人;
3、是指影片或電視劇投資者本人(一般僅只是署名,非專業製作人。);
在香港和台灣通常將製片人的名稱稱做為監制。他們是電影或電視劇的最高管理者,全權負責「挑本子、找款子、組班子、賣片子」等全盤工作。
製片人是整個劇組的主宰,攝制組的最高權力者,既有權決定聘用優秀成員,也有權開除在劇組違紀行為的成員。從片子的行成到片子的上映,是全片貫穿的核心人物。
㈤ 導演和編劇誰的地位更為重要
在以往的影視行業中,導演的地位相對更為重要。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業內的需求,現在的編劇和導演應該說是同樣重要的。導演是整個劇集、電影拍攝時的總指揮,他肩負著整個劇組中最重要的責任,也是最累的。然而,一個好的劇本,是好的電視、電影的靈魂,是導演能創作出好的作品的前提條件。
所以說,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編劇的地位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和導演幾乎成為地位差不多的存在。然而,編劇始終不能越過導演,畢竟導演才是讓一部劇最終成型的關鍵。另外,編劇和導演都是將影視作品搬上熒幕的不可或缺的人物,一個進行初次創造,一個進行再次創造。兩者缺一不可,再合力努力,才能拿到最後優秀的成績。
㈥ 對於一部優秀的電影來說,是導演的貢獻更大,還是編劇更大
就我個人而言,論一部優秀的電影,導演和編劇的貢獻都是非常大的,編劇是創造者,導演是執行者,兩者都是密不可分的,編劇有非常強大的腦洞,非常動人的筆觸,非常的精雕細琢的言語,但編劇不一定具備導演的能力,哪怕內容都么豐富,情節渲染的多麼飽滿,你沒有拍出來也無法讓業界以及大眾所看到,這就無法體現出一個編劇的能力,更無法彰顯一個編劇的貢獻力度。
所以,對於一部優秀的電影來說,導演和編劇的貢獻力度都是非常大的,兩者沒有誰多誰少,編劇和導演就是一部電影的和主創人物。
㈦ 拍個電影需要哪些工作人員
拍攝電影是一道非常繁瑣的工序,所以需要的工作人員非常繁雜也非常多,通常包含台前幕後兩部分人員,但是我們通常只認識台前的演員和導演等,幕後支撐實際更為強大。
1、Additional Camera 副攝影/副機攝影師:副攝影一般指一位攝影機操作員,操作一台副攝像機來完成拍攝。
2、Armorer 槍械師:槍械師主管影片拍攝中的所有槍械,武器及冷兵器。他們的職責有挑選槍械與彈葯,確保所有人安全,維護打理槍械,槍械顧問,保證所有槍械的合法性和安全。
3、Art Director 藝術總監/藝術監督:藝術總監監督和管理片場所有美術部門工作人員,包括設計,建築,製作的所有工種進行有效的工作。
4、Assistant Camera 攝影助理:分為 1st Assistant Camera,第一攝影助理,簡稱 1st AC;和 2nd Assistant Camera,第二攝影助理,簡稱 2nd AC。
5、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演:分為 1st Assistant Director,第一副導演,1st AD。和 2nd Assistant Director,第二副導演,2nd AD。
6、Assistant Editor 助理剪輯:助理剪輯是剪輯組除了主剪輯師之外的所有其他協助剪輯的工作人員。
7、Assistant Proction Manager 製片副主任:一般指輔助製片主任工作助手,或製片主任的執行人。
8、Best Boy 總燈光助理/機械師助理/副燈光師/副機械師
9、Body Double 身替:注意這個和「替身」是兩碼事。身替是指在拍攝中,需要拍攝演員的某些身體部位,但也許演員的這個部位或者使用這個部位的能力不能滿足導演的要求,而需要一個能符合要求演員的身體部位,這位演員就叫做身替。
10、Boom Operator 收音器操作員:錄音部門里舉話筒進行收音的工作人員。
11、Camera Loader 膠片安裝員:使用膠片攝影機拍攝時,安裝膠卷的工作人員。
12、Casting Director 演員導演/選角導演:負責組織角色選拔試演(Audition),協助導演挑選演員,他們有著龐大的演員資料庫和廣泛的演藝經紀公司人脈。
13、Choreographer舞蹈指導/舞台指導:指的是在拍攝中如果需要舞蹈場景,他是負責舞蹈動作的導演。
14、Cinematographer 電影攝影師
15、Clapper-Loader 場記板操作員、Colorist 調色師、Compositor 合成師、Composer 作曲、Costume Designer 服飾設計師、Craft Service 後勤/生活製片、Driver 司機、Double 替身
16、Editor 剪輯、Electrician 電工、Executive Procer 行政製片人/出品人、Extra 群眾演員、Focus Puller 跟焦員、Foley Artist 擬音師
17、Hairstylist 發型師、Lighting Technician 燈光/燈光工、Location Manager 場景管理/選景導演、Makeup 化妝師、Property Master 道具師
18、Screenwriter 編劇
19、Swing Gang 場工
20、Talent 演員
21、Writer 編劇/作者 等等。
拓展資料
中國十大影視基地
中國十大影視基地,是2006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共同評選的中國十個影視拍攝基地和文化旅遊城 。
中國十大影視基地分別是橫店影視城、上海影視樂園、中山影視城、長影世紀城、北普陀影視城、同里影視基地、象山影視城、鎮北堡西部影城、焦作影視城、涿州影視城。
㈧ 編劇、導演、製片人有什麼區別
1、導演:製作戲劇或影視片的過程中,指導演出工作者的人。
導演更多的時候可能會是和編劇討論劇本,和演員講戲,和攝影燈光討論光影,
有時甚至是去檢查道具的製作過程,導演關心所有和影片相關的工作是否能達到自己的要求。
2、監制:提供概念設想和大的建設性意見,會參與劇組重要決策,但不負責具體的劇本創作和導演拍攝。
3、製片人要拉贊助、找編劇寫劇本,物色導演,連同攝影 燈光 美術 道具 服裝 場務 後期合成 3D特效都是製片的負責范圍。
從前期的發現劇本,尋覓適合的拍攝地點,到拍攝中負責財務開支,監督影片的拍攝製作過程,和拍攝後的剪輯,後期宣傳直到上映。
(8)電影拍攝導演編劇擴展閱讀:
1、製片人分類:
(1)是指負責整個影片或電視劇策劃人,負責攝制生產,以及資金融資人;
(2)是專業技術上負責整個影片或電視劇項目製作人;
(3)是指影片或電視劇投資者本人(一般僅只是署名,非專業製作人。);
2、導演分類:
(1)影視導演
(2)舞台導演
3、編劇的能力:
(1)影視、戲劇、廣告及專題片劇本的前期內容策劃:題材選擇,表現手法及方式創意。
(2)編寫劇本,即創作出故事、台詞,主戲以及過場戲,突出故事中心,塑造人物性格。
(3)把一定內容以劇本或稿本形式表現出來,掌握電視特性及創作規律,善於運用視聽造型來表達事情。和導演一起研究劇本,做出修改,使其更加適合電視表現。
㈨ 導演、編劇、製片人到底誰大在劇組中誰說了算
製片人最大!
導演只負責拍攝,劇組演員管理。
編劇最小,只負責寫劇本,寫完給製片人審核。
至於你說張紀中、於正、張藝謀等他們有多重身份。張紀中主要是擔任製片人、導演的作品不多。張藝謀主要導演兼編劇兼出品人,於正主要擔任製片人兼編劇。如果單單是負責導演風頭那是不夠看的,遠不及製片人這個大頭銜。
比如詹姆斯卡梅隆,他最最主要的身份是製片人,他的作品都是統一標注的是製片人,而不是導演,導演僅僅是他的第二身份,因為他既是製片人又是導演兼編劇,導演的電影太好看了,中國人誤以為導演的風頭比製片人大。我們中國人對導演和製片人有很大的誤區。
製片人,一般指影視劇製片生產製作人。 全權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組建攝制組(包括演職人員以及攝制器材的合同簽訂)、攝制資金成本核算、財務審核;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協助投資方國內、外發行和國內、外申報參獎等工作。
製片人是劇組的主宰,攝制組的最高權力者,既有權決定聘用優秀成員,也有權開除在劇組違紀行為的成員。從片子的形成到片子的上映,是全片貫穿的核心 。也有的影視公司的老闆或投資方在影視劇中署名製片人職務。
㈩ 請問拍一部電影,導演,編劇,監制等各是負責什麼的
出品人:一般都是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製片人:任務基本上跟出品人差不多,他負責整個影片的「催化」工作,督促大家快點完片,但也要保證質量。同時還是拍攝影片過程中的「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確保大家沒有「偷奸耍滑」、沒有浪費投資商的錢等,跟工程監理的角色相似。 顧問:如果是歷史題材或比較其它專業的題材的影片,為使影片更具說服力或可信性,以及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製片人會邀請權威人士作影片顧問。 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及便利措施,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的場景。 燈光:為達到電影藝術效果,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燈光效果。 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定出造型。 化妝師:「濃妝淡抹總相宜」,化妝師亦需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特技人員:根據劇本內容,為影片增添精彩場面,但又必須使用專業人士表演,特技人員功不可沒。 後期處理:影片整體拍攝完封鏡後,導演和監制看過母片之後感覺有些地方需要用科技手段處理,達到電影藝術效果而作的修改,必要時還可能重拍某些鏡頭。期間有配樂、配音、加字幕、加特效等。對應的就會有作曲、配音演員、特技效果人員等。 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相應的還會有樂隊、指揮、演唱者等人員。 剪輯:因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重復的或者多餘的鏡頭,為使影片整體效果自然和諧流暢,同時兼顧導演及劇本的風格要求,剪輯師需要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一部影片的製作凝聚了電影工作人員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所有為使影片成功上映而付出艱辛努力的人都是一心一意想為廣大人民群眾奉獻好的作品的人,他們是偉大的、無私的。如果有人蓄意拍攝「圖謀不軌、有違史實」的影片,那他就是社會渣滓、人民的敵人! 監制: 監制(Executive Procer)。監制通常受命於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這里將聚焦「監制」(Executive Procer)這個電影工業中不為人知的核心角色,他負責電影的日常運作與策劃。監制經常與電影工業的其他兩個角色混淆,製片人(Procer)和製片(Proction Manager,可直譯為製作經理),前者是影片的投資人,又稱出品人;後者是電影製作中的中層職位,負責具體的運營事務,向導演和監制負責。 對於監制這個角色,有人這樣描述,「他通常代表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在攝制組里,監制和導演往往又是一對矛盾,他們常常是針鋒相對,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只有到了拍完影片,他們才握手言和。」 電影製片人(Procer),也稱「出品人」,指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場記 定義: http://www.sulushi.com/Article/wd/200506/124.html 現場記錄員,導演部門最低職位,工作量大,報酬少。需要細心認真,還要能熬夜。電影入門最易上手的職位,腳勤手快的話一部戲便可速成副導演。熟悉整個拍攝過程,也是洞悉導演的最佳位置。很多導演都是從場記、副導演出身。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堅持住啊,可別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