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導演和劇本一般有幾種關系
劇本分為文學劇本和導演劇本。
文學劇本就是編劇寫的,主要有人物個性描寫和故事情節。小說經過編劇修改能成為文學劇本,有對話格式。一般演員拿到的就是這樣的文學劇本。
而導演劇本是導演根據文學劇本,創作的分鏡頭腳本,分鏡頭是指每一步要拍哪些畫面,具體內容布景是怎麼樣的都在導演劇本上有所體現。
導演對於一部戲的重要性:
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導演就好比軍隊的最高指揮者,一部影視作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視作品的風格,也往往體現導演的藝術風格和性格,更能體現出導演看待事物的價值觀。
㈡ 導演和劇本有關系嗎
沒有直接關系。
編劇的最終的作品是劇本,而劇本,一劇之本,自然是最重要的。劇本是基礎,是核心,是骨架。導演是在劇本的基礎上,二次創作,重新煥發生機的藝術處理。
分類
按照應用范圍,可分為:話劇劇本,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動畫劇本,微電影劇本,微動漫劇本,小說劇本,相聲劇本,小品劇本等。
按劇本題材,又可分為喜劇、悲劇、歷史劇、家庭倫理劇、驚悚劇等等。
還有一種劇本主要追求文學性,不以演出為目的,或者不適合演出,動作性不夠。被成為案頭劇、書齋劇。
㈢ 電影劇本的寫作要求
一個宗旨:為了電影的呈現效果。
所以劇本要:
1,分場景敘述
2,畫面呈現
3,符合電影分幕的結構設計
寫劇本難,簽約也難。可以參考這本書
㈣ 導演對劇本構思的含義是什麼
導演構思的含義是多元的,同一個文本,在不同的導演手中,會產生不同的構思,作出不同的闡釋。每個導演由於各自的生活經歷不同、哲學觀點不同、審美趣味不同、藝術見解不同,以及觀察生活的角度不同,對文本都會有各自的獨特發現和見解,採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形成各自的藝術風格。 影視導演在對劇本構思時應該首先確定未來影片的主題思想。所謂主題思想,就是劇本想要表達的某種觀點和看法。這種觀點不是編導外加或強貼給劇本的,而是劇本中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本身就蘊涵的。故此,無數創作實踐證明,劇作家在創作時,必須忠實於生活,從生活出發去展開情節、塑造人物,而不能搞「主題先行」,從某種抽象的概念出發。當然,這並不排斥在正式編導之前,導演要像評論家那樣,極其客觀地、冷靜地對劇作進行解剖和分析,從中概括出主題,用以統馭全劇。 影視導演把握劇本的基本步驟: 1.導演在構思時要有運籌帷幄、統觀全局的思想,要具有對影片整體把握和總體設計的能力 這就要求導演既要考慮到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又要協調各個局部之間的比例關系;在情節方面,既要考慮縱向發展的深度,又要考慮橫向聯系的跨度;在人物方面,既要考慮「這一個」人物與演員的獨特氣質和個性,又要考慮各個人物與演員之間的氣質、性格、形象的搭配是否雷同與協調;在節奏、氣氛方面,既要考慮「這一個」場面或這一場戲的節奏與氣氛,又要考慮到它與整部影片的節奏與氣氛是否合拍與融洽。 2.導演在構思時還必須具有電影思維的能力,必須按照電影藝術的創作規則,運用符合電影特性的電影思維方式來進行構思 3.導演在構思時必須注意場面的調度 場面調度是導演的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它包括導演對攝影機的方位、角度的調度,以及演員動作和位置的調度。導演對場面調度的構思主要應以生活為依據,同時又要有自己的獨特的發現與設計,既不要單純地模仿生活又要在立足生活的基礎上有所創造和突破。有創造才有藝術,有突破才能創新。在進行總體構思時,應該將聲音的時代感、運動感、空間感、空間的混響與人聲的關系,聲音參與戲的作用等等,一並納入藝術構思之中。既想到畫面,又要捕捉聲音。聲音具有較大的空間表現力,沒有聲音就顯示不出空間的立體感。名師提醒 導演構思是導演運用電影語言對劇本作出的形象闡釋。導演構思決不是為了用形象圖解思想,而是通過銀幕運動、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以及聲畫結合的方式來表述內容、揭示思想、反映情緒、渲染氣氛、強化節奏。具體來說,導演的藝術構思,就是運用鏡頭能夠捕捉到的畫面和音響造型,按照蒙太奇的邏輯和功能將其影視思維活動體現在銀幕上。
㈤ 電影劇本怎麼寫
電影劇本的改編必須要有一個充滿想像力的頭腦,我所指的是,你除具備一定的文學功底外,對電影的拍攝技巧、鏡頭語言的應用、場面調度、聲樂色彩等都要有所涉獵因為寫劇本不是寫小說,你不能像小說那樣平鋪直敘。特別是你絕對不能像小說或其他文學體裁那樣,進行濃墨重彩的心理描寫,那樣就完全違背了視覺造型的初衷。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表現一個任性的小孩,你要是在劇本里寫「這是一個被父母的溺愛和嬌生慣養所寵壞的孩子」,那就不行。首先要想想這樣的東西讓導演怎麼將之變為畫面?太抽象了點吧?嬌生慣養是怎樣的嬌生慣養?任性表現在哪些方面?必須要用具體的實例和場面來構成。
總之,推薦你先補習一下電影知識(如果你是達人,就算我沒說),劇本方面,推薦你去看<廣島之戀>和<魂斷藍橋>,這都是很優秀的劇作範本! 網上搜搜就能找到.寫劇本時最好能和你的那位朋友一起探討,叫他幫幫你一起完成.
一點小建議,你那篇文章如果要改編電影,有絕對的難度.這種靠對白支撐的電影很沒有市場.觀眾既然選擇去看電影,就主要是為了看電影的聲畫結合,而不是去看你賣弄對白講故事,像前一陣徐靜雷的<夢想照進現實>,我就認為很失敗.電影已經失去了導演的思想,完全是憑著原作小說的套路講故事.(至少我在看到一半的時候就睡著了...)所以,請一定記住"每一部電影裡面都有一個導演靈魂的吶喊"
最後,祝你成功!
㈥ 如何寫一個電影劇本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電影夢,想要當電影的編劇,可是電影的劇本並不是那麼簡單的,那麼今天就和大家討論一下如何寫一個電影劇本?
1、選材
創作出一部優秀的電影,選材是極其重要的。在選材方面一般容易犯兩個失誤:其一是跟風,見什麼題材最近比較火,便跟著創作什麼題材的電影。其二是貪大,總覺得自己可以寫出一部足以轟動世界的電影,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能夠創作出一部經典名劇來。
這兩類選材方式,都容易讓一個編劇走入死胡同,而且以這樣的態度創作出來的劇本,如果說跟風在某種情況下或許還可以趕上一班末班車的話,那麼貪大往往只能是讓自己栽一個大大的跟頭。所以常常看到的那些所謂的「世界一流劇本」、「經典大劇」之類的,估計都只是自我欣賞而已。一個編劇可以適當宣傳自己,但是不能太誇張。
所有優秀的電影都只是告訴人們,它們是在講述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或者是一個什麼人的故事,而從沒有人告訴你是在講一個什麼道理,什麼思想,因而,在電影創作前立意的重點,應該放在如何講一個積極的故事,一個好故事,一個足以吸引大眾的故事,而不是一個什麼思想。
3、避免主觀臆測
電影劇本創作最忌諱的是編劇在創作的時候以主觀臆測作為事實進行講述,當你把某件事件以自己「認為」的形式進行講述的時候,事實上已經陷入小我而不能自拔了,而這個小我,往往會讓你鑽進牛角尖中,自以為是,在別人看來卻非常可笑。
總的來說,寫一個電影劇本真的並不容易,還很難,但是也並不意味著不可能,這就要求我們對於電影的劇本選材,立意方面慎之又慎,才能繼續走下去,寫出一個好的電影劇本。
㈦ 導演、編劇、製片,三者是什麼關系啊
導演:
拍片時的老大,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
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
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編劇:
是劇本的作者,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既可原創故事,也可對已有的故事進行改編(個別須獲得授權),一般創作好劇本後,編劇會將劇本交付導演審核,若未通過審核,則可與導演一同進行二次創作(劇本的修改權歸編劇所有)。編劇為整部電影或電視劇的核心與靈魂。不僅故事要靠他,劇本要靠他,演員對白都要靠他。
製片人:
投資方的直接負責人,主要職責是決定影片生產的製片方案、主創人員組成及影片銷售方式。並監督影片全部製作過程,而且參與到組織撰寫劇本或文學版權的購買。同時,要籌集資金,決定此資金的預算及最後的利潤分配,同主創人員談判並簽訂合同,批准製作開支,一直到影片完成銷售。,是一部影片的決策者和管理者。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製片人大多懂得電影藝術創作,了解觀眾心理和市場信息,善於籌集資金,熟悉經營管理。電影生產中有時把製片人稱為監制。 通俗講「製片人」就是投資者或者能夠拉來贊助的人。製片人要擅長市場推廣,收回投資。 製片人最怕的是虧本和超出預算,所以要精打細算。
(7)電影導演劇本擴展閱讀:
張紀中在接受采訪時解釋了「製片人」是怎麼一回事。他說,製片人是劇組的第一負責人,就像一個工廠,製片人是廠長,導演是總工程師,他只對藝術負責,製片人對一切負責。製片人的素質、心態直接影響到一部電視劇的品格。做製片人不需要你是專業的精英,最重要的是眼光,能夠發現優秀的題材、本子、演員。
㈧ 電影劇本方面的
專業的編劇是不寫「場」的,因為那是導演和攝影的事,至於影片分場,那是最後剪輯的事情,編劇只介紹,年代,季節,天氣,時間,地點,人物。編劇只要把故事情節和人物對白寫明確。有些編劇自以為可以把人物的內心都加在最白的後面,可真正拍的時候,導演都不按那個拍,因為最終的影片是導演在跟你講故事。
標準的電影場記號:片名,拍攝時間,場,鏡,次數,卷,聲音(同期或後期)導演名,攝影師名。
㈨ 電影創作中,導演的即興創作重要還是劇本重要
不能這樣比的。劇本是前提,基本的骨架,即興創作更像是一把雙刃劍。
㈩ 電影籌備階段,導演一般通過哪些方式獲得劇本
前期工作,和導演最親近的是編劇和製片人。前期是,劇本初稿出來以後,給影片氣質定基調,修改劇本。同時和製片人一起定主創團隊,攝影指導、美術指導、動作導演、視效監督。主創團隊的構成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一個之前合作過的,對對方工作能力、進度,有所了解的。一個是參與拍攝過同類型影片的。定下來主創,那就把文本基調影像化,比如影調整體暖調、冷調,參考影片是什麼。哪個場景是要特殊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