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醉拳的歌詞
醉拳
歌曲原唱:成龍
填 詞:厲曼婷
譜 曲:偲菘,偉菘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有萬種的委屈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搖搖晃晃不肯倒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江湖中闖名號從來不用刀
千斤的重擔我一肩挑不喊冤也不求饒
對情意我肯彎腰醉中仙好漢一條
莫說狂狂人心存厚道莫笑痴因痴心難找
莫怕醉醉過海闊天高且狂且痴且醉趁年少(在今朝)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有萬種的委屈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搖搖晃晃不肯倒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幹了吧
站穩腳步你放輕松 酒過三巡你別偷溜
棒打老虎雞吃蟲 雞吃了蟲 它變成龍
看我臉紅脖子也粗 心裡明白我是英雄啊
六六六啊 順五六啊 三星照啊 四季財啊
七匹馬啊 兩相好啊 五魁首啊 一定中
全到了啊 三星照 四季財啊
七匹馬 兩相好啊 五魁首啊
江湖中闖名號從來不用刀
千斤的重擔我一肩挑不喊冤也不求饒
對情意我肯彎腰醉中仙好漢一條
莫說狂狂人心存厚道
莫笑痴因痴心難找
莫怕醉醉過海闊天高
且狂且痴且醉趁年少(在今朝)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有萬種的委屈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搖搖晃晃不肯倒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成龍演唱的這首《醉拳》,由林夕填詞,偲菘、偉菘編曲。歌詞瀟灑大氣,既描述出醉拳的形,又將人生的跌宕起伏融進了醉拳的靈魂之中,形神兼具,真是「人生顛顛倒倒,境界更高;拳風風風騷騷,領盡風騷……」
說起中國功夫,從李小龍的截拳道到金庸筆下的蓋世武功,從《醉拳》里的成龍到《少林寺》中的李連傑,中國武術早就成為了一張經典的中國文化名片。
中國的傳統武術講究剛柔並濟,內外兼修,它既有剛健雄美的外形,又有典雅深邃的內涵,蘊含著先哲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其中的奧妙博大精深,在這首的歌曲中深有體會。
成龍,1954年4月7日出生於香港,國家一級演員,大中華區影壇巨星和國際功夫電影巨星,在華人世界享有極高聲望與影響。他與周星馳、周潤發並稱「雙周一成」,意為香港電影的票房保證。成龍以功夫片著稱,曾經多次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目前其主演的電影全球總票房已經超過100億元,為華人演員之首。代表作品《梁山伯與祝英台》、《俠女》、《鄰家特工》等。
成龍不單單是一位演員,更是一位電影作者;他在電影中注入鮮明的自我風格 ,成為極少數可以讓觀眾忽略導演,而只以演員的名字來標識一部作品的人 ;「成龍作品」這四個字也成為品牌和票房的象徵 。
B. 由成龍主演的電影,其中有一老頭教他醉拳,很早的,是哪一部
就是成龍主演的《醉拳》
醉拳的劇情簡介 · · · · · ·
廣東武術界名人黃麒英自兒子黃飛鴻(成龍)小時候起就嚴格訓練其習武,可惜黃飛鴻少年時代年輕氣盛,經常用三腳貓功夫在外惹事生非,武學上一直無大的長進。直到某次較量中被人打得落花流水且受到侮辱,黃飛鴻才發誓要拜蘇乞兒(袁小田)為師好好習武。
由於蘇乞兒懶於收徒,加上對黃飛鴻的人品很不信任,他開出了種種苛刻條件。為表決心,黃飛鴻一一應允並努力將它們全都實現,終以真心將蘇乞兒打動,令其將醉拳傳授給了他,黃飛鴻漸從一名莽撞的少年成長為一個見義勇為的年輕人。
C. 成龍〈醉拳〉歌詞
歌曲:醉拳
演唱者:成龍
作詞:厲曼婷
作曲:偲菘,偉菘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 有萬種的委屈我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 搖搖晃晃不肯倒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江湖中闖名號從來不用刀
(我不用刀), 千斤的重擔我一肩挑
(我一肩挑), 不喊冤也不求饒
對情誼我肯彎腰, 醉中仙好漢一條
莫說狂狂人心存厚道, 莫笑痴因痴心難找
莫怕醉醉過海闊天高, 且狂且痴且醉趁年少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 (好比浪濤)
有萬種的委屈我付之一笑, (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 搖搖晃晃不肯倒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幹了吧
站穩腳步你放輕松, 酒過三巡你別偷溜
板凳老虎一起沖一起沖, 哈變成龍
看我臉紅脖子也粗, 心裡明白我是英雄
江湖中闖名號從來不用刀, (我不用刀)
千斤的重擔我一肩挑, (我一肩挑)
不喊冤也不求饒, 對情誼我肯彎腰
醉中仙好漢一條, 莫說狂狂人心存厚道
莫笑痴因痴心難找, 莫怕醉醉過海闊天高
且狂且痴且醉在今朝,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
(好比浪濤), 有萬種的委屈我付之一笑
(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
搖搖晃晃不肯倒,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3)電影醉拳成龍擴展閱讀
《醉拳》是成龍演唱的歌曲,由厲曼婷填詞,偲菘、偉菘譜曲,是1994年主演電影《醉拳2》主題曲。
《醉拳》其他的改編、翻唱版本:
1、封迪演唱的《醉拳》,該歌曲收入在專輯《中國新聲代第二季 第六期》中,發行於2014-07-07,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2、蘇三演唱的《醉拳》,該歌曲收入在專輯《熱門華語117》中,發行於2013-01-01,該張專輯包含了25首歌曲。
D. 關於成龍演的醉拳,在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什麼,
香港電影全盛時期,功夫片中的動作指導門派非常之多,其中劉家班最為引領風潮。劉家班的劉家良的父親劉湛是林世榮的徒弟,而林世榮則是黃飛鴻的徒弟,因此劉家班是正宗的洪拳背景。劉家班縱橫香港影壇幾十年,門下英才包括劉家輝、馮克安、任世官、姜大衛等等。而成龍主導的成家班則崛起於1980年代,成龍與劉家良此前各打一片天,王不見王,卻終於在1994年進行了唯一一次的歷史性合作:《醉拳2》。
《醉拳2》是為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公會的創立而拍攝的紀念作,這是香港唯一一個由武師組成的業界團體,因此劉家良和成龍才破天荒合作演出,並邀請到大量明星客串。其中包括狄龍客串扮演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但其實他只比成龍大8歲)、梅艷芳、黃日華、劉德華、鮑方、錢嘉樂、董驃、翁虹等等。
兩大動作天王這次的聚首註定了要不歡而散。劉家良對動作要求極高,希望影片可以傳遞武術的寫實感,並強調武德,但成龍覺得觀眾需要更多的醉拳招牌動作,於是兩人在影片拍攝後期走向分裂,劉家良離開劇組,成家班獨立完成了片尾的大戰。
韓裔明星Pak Ho-Sung是原定的最大反派,但因為他的腳踝受傷所以最後大戰只能由成龍的老伙計盧惠光來完成,他以精湛的腿功與成龍對戰,演出了一場經典之戰。這場 7分鍾的武戲足足拍攝了一個多月(這是盧惠光的說法,IMDb的介紹說一共拍了3個月),對於一般的電影來說無法想像。成龍在影片里搏命演出,親自跳入攝氏網路的煤炭中,口、舌都嚴重受傷。
影片在春節檔上映,由於真功夫+喜劇元素,因此票房沖破4000萬港幣,列香港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50部港產片第13名,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雙獎,但這個獎給予的是劉家良。主要原因不僅因為劉家良是原始的掛名動作指導,而且影片前中段連場打鬥也都是由他設計,其中包括劉家良跟成龍用長槍在火車車底過招、成龍大戰斧頭幫等精彩段落,因此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2000年,《醉拳2》在美國發行,英語配音並重新撰寫了配樂,但除了片尾之外,這個版本基本與香港版一致。影片取得了1154萬美元的票房成績。 2001年3月13日,帝門公司發行此片的一區版DVD,除了正片之外還有成龍的訪談花絮,此後中錄德家拉發行過帶原始粵語音軌的DVD,但正片不可變。而香港三區版的最後打鬥戲居然還少於一區版。
2009年9月15日,博偉公司發行《醉拳2》美國A區藍光(全區格式)。這張BD25格式的藍光容量為24.9G,其中正片22.60G,平均碼率22.09Mbps。音軌方面十分離譜,原始粵語音軌被閹割,只有英、法、西三條配音音軌,其中英語音軌為dts-HD格式,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英語配音是由成龍親自擔任的,這也應該是他當時為了進軍好萊塢而特意製作的。花絮方面,收錄的是成龍6分35秒的訪談。
E. 關於成龍演的醉拳,在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什麼
《醉拳1》的時代背景是清末民初,講的是清末武林各派恩仇的故事,而《醉拳2》的時代背景是民國初年,講述的是黃飛鴻為了奪回國寶,與惡勢力作斗爭的故事。
F. 成龍不是拍過一部電影叫醉拳嗎,是幾幾年的
醉拳1是1978年拍的,醉拳2是1994年的,都是成龍出演黃飛鴻。
G. 成龍唱的歌曲醉拳歌詞
《醉拳》
歌曲原唱:成龍
填 詞:厲曼婷
譜 曲:偲菘,偉菘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
有萬種的委屈,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
搖搖晃晃不肯倒,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江湖中闖名號,從來不用刀
千斤的重擔我一肩挑,不喊冤也不求饒
對情意我肯彎腰,醉中仙好漢一條
莫說狂,狂人心存厚道
莫笑痴,因痴心難找
莫怕醉,醉過海闊天高
且狂且痴且醉趁年少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
有萬種的委屈,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
搖搖晃晃不肯倒,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幹了吧站穩腳步你放輕松,酒過三巡你別偷溜
棒打老虎雞吃蟲,雞吃了蟲它變成龍
看我臉紅脖子也粗,心裡明白我是英雄啊
六六六啊順五六啊,三星照啊四季財啊
七匹馬啊兩相好啊,五魁首啊 一定中
全到了啊三星照,四季財啊
七匹馬兩相好啊,五魁首啊
江湖中闖名號,從來不用刀
千斤的重擔我一肩挑,不喊冤也不求饒
對情意我肯彎腰,醉中仙好漢一條
莫說狂,狂人心存厚道
莫笑痴,因痴心難找
莫怕醉,醉過海闊天高
且狂且痴且醉趁年少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
有萬種的委屈,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
搖搖晃晃不肯倒,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酒里乾坤我最知道
《醉拳》是由厲曼婷作詞偲菘,偉菘作曲,成龍唱的一首歌曲,是一首原創音樂,是1994年主演電影《醉拳2》主題曲,該音樂於1995年發行。
成龍,1954年4月7日出生於香港,國家一級演員,大中華區影壇巨星和國際功夫電影巨星,代表音樂作品有《醉拳》、《壯志在我胸》、《你給我一片天》等。
H. 成龍成名作品是什麼
成龍因在1978年主演《醉拳》成名。
成龍1971年以武師身份進入電影圈。1978年主演《醉拳》成名,開創功夫喜劇片。1980年自導自演《師弟出馬》破香港歷史票房紀錄 。1985年創作《警察故事》系列。
《醉拳》是1978年由袁和平執導,成龍主演的動作電影。講述了少年黃飛鴻從只會招惹麻煩的混小子,經歷了挫折,在從乞丐師父蘇乞兒那裡苦練醉拳,並擊敗了前來他家踢館的大壞蛋的故事。
(8)電影醉拳成龍擴展閱讀
成龍出生於香港,自幼隨父母移居澳洲。他小時候常常打架鬧事,因此讀完小學一年級就輟學在家。1961年,成龍隨家人返回香港後,拜於占元為師傅,並於同年進入於占元開辦的中國戲劇學院學習舞台化妝以及舞台表演技巧。
1971年,成龍在學藝期滿後開始擔任武師;同年出演武俠片《俠女》,正式開始其演藝生涯。
1976年,成龍加入羅維影視公司,成為旗下簽約演員。3月,在動作片《新精武門》中擔任男主角,並在影片中模仿李小龍的表演動作。
1977年9月,成龍主演了功夫片《蛇形刁手》,在片中他一改傳統功夫片的硬漢形象,將喜劇表演引入到功夫電影之中,並由此確立了諧趣功夫的動作風格。10月,主演功夫片《醉拳》;在片中他以反傳統的手法塑造了黃飛鴻的形象,這部電影的出現也標志著功夫喜劇片正式成為香港電影的一個亞類型 。
成龍作為中國功夫電影的代言人 ,他在好萊塢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英雄的概念 ,為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發揚者 。作為電影人,他熱心培養和扶植新人,為中國電影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龍
I. 《醉拳》是否是成龍演藝生涯的開始
袁和平—醉拳—1978—2010-6-21 思遠 編劇 吳思遠 奚華安 香港的片子,你只需要看它是通過變焦推拉的,還是軌道推拉的,基本上就可以斷定片子是屬於傳統的還是現代的,變焦推拉是一種極為簡陋的技術手段,這種技術手段往往比較適合表達人物突然的震驚感,但是往往在視覺沖擊力上卻又不及通過一個小景別鏡頭的直接硬切。而在抒情性方面更是,由於景別變化過於劇烈,很難形成情緒上的感染力,但是早期的電影卻一直喜歡使用這種技術,尤以邵氏為代表,原因就是它方便省錢,一個大全景交代環境,然後就是直接變焦推過去,就不用剪鏡頭了。這種拍發現在基本上已經被淘汰了,此片依然用了不少的這類鏡頭,不過用得很奇怪,往往是從人的全身景別直接推到臉上。 在劇作上來說,這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故事,如果非要在哲學上對以前大部分功夫電影做一個總結的話,那就是以前的大部分功夫片是沒有自我的。個人始終是淹沒在國仇家恨的集體意識形態之中。頑皮後生的形象在劉家良的許多片子里依稀可以找到影子,但是卻不至於像這個片子里那樣可以當街去吊馬子,同樣也不會去吃霸王餐,除惡的過程中一半竟是出自己泡妞不順的一口悶氣,在營造喜劇效果的同時其實是一個慢慢地凸顯自我的過程。因而以前的那種苦大仇深的復仇模式或者除暴模式在這個片子里基本上已經很弱了,而更多的是去表達人物自我成長的過程,從被逼學武到主動學武的過程,不是因為外在的力量迫使著自己,而是尊嚴被人踐踏後自省自悟自強的心理銳變的過程。但是它最後還是回歸了盡孝和除暴的傳統功夫片模式。 在動作上來說,依然也是承前啟後這么一個狀態,還是以硬橋硬馬、攻守平衡為主,運鏡也比較單調,節奏方面也是乏善課程,基本上還是劉家良師父的功夫模式。成龍練習醉八仙那一段是多麼漂亮,主要是有形而且有配樂,這個片子在聲音的處理上還是有貢獻的,尤其是通過音樂來表現醉八仙,已經漸漸成為後來黃飛鴻通過音樂直接敘事的雛形了。但是這個片子依然沒有解決功夫的實戰性問題和視覺化問題。而這個問題真正被解決的應該是洪金寶的動作班底,在此就不便展開了。 早期的功夫片較少地涉及到人物的表演的問題,人物自我都已經沒有了,那還怎麼談表演,這個片子因為加入許多喜劇的元素,使得人物形象驟然鮮活起來,而成龍版的何仙姑媚態十足,令人捧腹。除了這一點之外,在打鬥之中人物的表演依然沒有任何進展,依然還是簡單的接招拆招,而這個問題後來也逐漸被成龍自己解決了。
J. 成龍拍過的電影,哪些算得上經典你看過幾部
說到成龍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吧,他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優秀電影,風格也是千變萬化,今天我就給成龍的影迷們盤點成龍演過的一些經典電影,不知道你有看過幾部。
《醉拳》《醉拳》作為成龍早年的電影之一,對其而言具有重要的代表意義,同時《醉拳》也是成龍開啟龍式喜劇風格的第一部電影。成龍在《醉拳》中的武打風格勇猛有力、遒勁酣暢。他善於利用各種地形地物,來創造新穎的打鬥樣式。
成龍的武打風格帶有詼諧和輕靈的雜耍風格,在國際上獨樹一幟。喜劇元素融匯中西,既帶有東方的喜劇元素,也帶有西方的喜劇元素,贏得了東西方兩大市場,非常成功。作為一部商業作品,紅番區近乎完美。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部以外,還有《重案組》、《奇跡》、《龍兄虎弟》、《A計劃》等,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不知道你看過幾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