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督山伯爵哪個版本最好看
法國電影版明顯忠於原著,而且力圖從每個細節再現十九世紀的法國,無論是馬車,房子還是服裝,甚至連餐具都十分的考究。法國片中的僕人貝爾圖喬則是波旁王朝某顯貴的廚子,一手把基督山伯爵調教成了一個絕對氣質優雅、風度翩翩的法國貴族。對於基督山伯爵的出現這個環節,這部片子是通過伯爵收購銀行,營救阿爾培、美麗的情人,劇院的包廂等事件一步步使基督山伯爵成為巴黎乃至法國的焦點,特別是在大劇院看戲時波旁王朝復辟的國王向他招的那一次手更是確立了他的上流權貴身份。著名影星傑拉爾·德帕迪約的精彩演繹,使伯爵這個人物具有濃郁的文學氣息,而且智慧超群,完美地完成了復仇的故事。當然這部片子的缺點就是過分宣揚金錢萬能,在擁有巨大財富的前提下,基督山伯爵成了一個操縱一切的上帝。
美國電影版具有美國電影的特色,節奏明快,情節較為簡潔,電影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在獄中的經歷,並且使用了現代觀點詮釋情感與理性的關系,將基督山伯爵由一個瘋狂的、近乎變態的復仇著變成一個充滿理性、充滿人道的仁者的過程表現的淋漓盡致。在表現基督山伯如何躋身上流社會讓大家認識他這一過程時,美國片用了一個巨大的熱氣球在伯爵的舞會上緩緩落下,使伯爵一夜成名。
總體來說,這兩個版本各具特色,各有各的精彩。當然,如果能擁有法國版的細致雍容、濃郁的人文氣息,美國版的理性人道、簡潔明朗的表現手法,那樣的電影版《基督山伯爵》也許就會更為完美了···
② 基督山伯爵電影哪一個版本好看
鏈接:https://pan..com/s/1nSFeVFFdDKGPs2oHagmHLQ
③ 《基督山伯爵》電影哪個版本最好啊
法國的最老版本的那個
,跟原著接近比較多那時是由上譯廠配音,演員和劇情都非常符合原著描述,後來再翻拍的都達不到它的水準
④ 《基督山伯爵》哪個版本比較好
強烈推薦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韓滬麟,周克希譯的版本。本人最近將各種版本的《基督山伯爵》加以對比,(包括人文蔣學模版,譯林高臨版,還有許多無名氣譯者的版本)目前沒有發現比我所推薦版本更好的。1)從准確性上講,上譯的此版本是由法文原版直接翻譯的,譯文准確。人文蔣學模不懂法文,是從英文版譯出的(其譯本前言中自己說的),二次翻譯定有失真。至於其它版本在最精彩和富哲理處竟然出現錯誤或是完全直譯讓人無法理解,更有甚者譯文竟有遺漏。2)從語言措辭上講,人文蔣學模版固然也是優秀之作,但和上譯版本相比較還是略顯遜色。主要原因應是從法文直接譯來能更直接的感受原作者的思想。3)上譯版本有足量的注釋,可見譯者用心之良苦,工作之認真,對法國文化之理解。
評價此書版本好壞之建議:1)第90章二,三兩段的翻譯,尤其是第二段「死亡是什麼?」之後那句的翻譯。(有些譯本譯的讓讀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及第三段全段(本人認為此段是描述伯爵心理的極品段,竟然有些譯本此處譯的殘缺不全!)2)全書最後伯爵的信的翻譯。此信是伯爵人生智慧和人生理解的哲學化升華;是伯爵傳奇故事的最後總結。信件是智者對人類的語重心長,是經歷過極度痛苦和幸福後對人生的深沉解釋。如果版本將此處譯的語言生硬或是平鋪直譯,甚至不通,讓讀者得不到上述的感受的話很難說其是一部優秀的譯本。
附:譯者簡介。
韓滬麟 :江蘇鎮江人。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歷任南京解放軍外語學院法文教師,江蘇鎮江制葯廠工人,南京棲霞山化肥廠翻譯,江蘇省技術翻譯院翻譯,譯林出版社編輯、副編審,編審。中國法國文學理事會理事,1999年曾獲法國政府頒發的文藝騎士勛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著有隨筆集《都市真情》、《生活筆記》,譯著長篇小說《高老頭》、《幽谷百合》、《王後的項鏈》、《切利尼傳奇》、《溫泉》、《克萊芙公主》、《花轎淚》、《巴黎淚》、《泰蕾茲·拉甘》、《紅杏出牆》、《溫情的人》、《聖誕樹》、《瑪西來拉·多尼》、《基督山伯爵》(合譯)等。
《追憶似水年華》(編輯)獲全國第一屆外國文學一等獎、江蘇省文學藝術大獎,《蒙田隨筆全集》獲國家圖書獎、全國第三屆外國文學一等獎,江蘇省圖書一等獎。
周克希: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1992年前曾為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教授。上世紀80年代留學法國。酷愛法國文學與翻譯,遂棄理從譯。其譯文有文學的優美外還有數學式的精準的特色。最近獨立翻譯完《追憶似水年華》,耗時9年。
⑤ 影片《基督山伯爵》哪個版本最經典
相對來說傑拉爾·德帕迪約版比較好。最老的版本缺少了唐格拉爾這個最主要的反派,精彩程度打折;好萊塢版完全是瞎掰,幾乎糟蹋了這部經典之作。
⑥ 基督山伯爵哪個版本的最好
基督山伯爵明明是法國人寫的,哪來什麼英文原著啊?要看當然是法國原著。中文版的話選擇北京燕山出版社或者譯林出版社、譯文出版社的都不錯。
⑦ 基督山伯爵電影 哪個版本比較和原著符合 第一個版本哪年的
99年有一款電視劇基督山伯爵是拍的很好的...電影的話98版比較符合...第一版差不多好像是43年左右...
⑧ 電影《基督山伯爵》哪個版本好啊
法國的老版,那時是由上譯廠配音,演員和劇情都非常符合原著描述,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的最好的一部,後來再翻拍的都達不到它的水準
⑨ 《基督山伯爵》哪個譯版好點
蔣學模版、韓滬麟、周克希合譯版、鄭克魯版都還可以
翻譯風格舉例:
1、英文原版:Immediately, and according to custom, the ramparts of Fort Saint-Jean were covered with spectators; it is always an event at Marseilles for a ship to come into port, especially when this ship, like the Pharaon, has been built, rigged, and laden at the old Phocée docks, and belongs to an owner of the city.
2、蔣譯版:聖琪安堡的陽台上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在馬賽,一艘船的進港始終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像埃及王號這樣的船,船主是本城人,船又是在佛喜船塢里建造裝配的,就更吸引人的注意。
3、韓譯版:也同往常一樣,聖讓要塞的平台上立即聚滿了看熱鬧的人,因為在馬賽,—艘大船抵港總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像法老號這樣一條在弗凱亞人的古城的造船廠建造和裝備的船,船主又是本地人。
4、周譯版:聖讓堡平台上也照例很快擠滿看熱鬧的人。在馬賽,大船進港自是大事,何況來的是在弗凱亞人古城建造、裝備的三桅大船法老號,船主又是當地紳士。
5、比較分析:蔣譯、韓譯都說「一艘」、「一件大事」。「一艘船的進港」(蔣譯),「的」一字非常刺耳。這都是英語的表達。
比如中文說「在中國,孩子出生是大事」,如果把這句話譯成英語,可以譯為In China, the birth of a child is considered a big event.要是再把這句英語譯成中文,亦步亦趨的譯者可能會譯為「在中國,一個孩子的出生被認為是一件大事」,憑空多出來的「一個」、「的」、「被認為」、「一件」就是英語的表達。
英語里冠詞、代詞、被動語態很常見,讀起來也不覺得拗口,而在中文裡,這些詞則顯得多餘。鄭譯「它的抵達」也是英語的表達。
再看周譯,「大船進港自是大事」,乾脆利落,是很地道的中文,和後文的「何況」也銜接得很好。其他三個譯本用「尤其」,雖然沒什麼不對,但總稍顯「洋氣」。由其他很多地方,也能看出周克希獨譯本更勝一籌,不再列舉。有興趣的可以再多讀幾段。
⑩ 《基督山伯爵》電影版據說有很多個版本,哪個版本最好看呢
絕對不推舉美國版的。前半部還比較符合原著,後面就別看了。
法國比較早的版本也不符和原著,唐格拉爾沒有了,但是比起美國版好一點。
1904年的版本我找不到。
後來法國出了一個電視劇電影版的是那個大鼻子情聖主演的,沒看過,但貌似又給伯爵加了個女人。伯爵的鼻子------太大了!
所以我也找不到心目中的電影版=。=!倒是有個日本的動畫《岩窟王》,根據基督山伯爵改編,和原著出入很大,但是我很喜歡看。有點BL向,是科幻復古劇,故事設定在未來的幻想巴黎,是直接從復仇講起,陷害是倒敘的。如果是原著的死衷,接受不了改編的,就建議不要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