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導演及作品
張藝謀
中國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早期執導的作品,藝術成就很高,並在國際上影響深遠。電影《紅高粱》斬獲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入圍48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且斬獲了銀獅獎最佳影片、費比西獎,《秋菊打官司》斬獲49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活著》斬獲47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並獲得天主教人道精神獎,《一個都不能少》斬獲5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魔法時刻獎,《我的父親母親》斬獲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英雄》斬獲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阿弗雷鮑爾獎,此外還有《菊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作品入圍各類國際電影節。
張藝謀國師之名,當之無愧,據我統計,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他累計提名20次,獲獎12次,捧走了一座金熊獎、兩座座金獅獎,可以說是中國內地當前在國際上最具有知名度的導演。
陳凱歌
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同樣早期藝術成就很高。代表作《霸王別姬》斬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及費比西獎,成為中國影史上討論度最高、評價最高的作品之一,同時他執導的《孩子王》、《邊走邊唱》、《風月》、《荊軻刺秦王》、《十分鍾年華老去:小號篇》也都是戛納電影節的常客。去年一部《妖貓傳》,大氣磅礴,讓不少影迷重新認識到第五代導演的風采。
田壯壯
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大太監李蓮英》提名柏林電影節金熊獎,並斬獲柏林電影節特別提及獎,《藍風箏》斬獲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小城之春》斬獲威尼斯電影節聖馬可獎。
姜文
中國知名導演,代表作品《鬼子來了》斬獲53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陽光燦爛的日子》提名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此外他的「民國三部曲」:《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亦是國內影迷熱衷的電影作品。
馮小剛
中國知名導演,代表作品有《天下無賊》、《集結號》、《非誠勿擾》、《唐人大地震》、《我不是潘金蓮》、《芳華》等,多次獲得國內知名電影節獎項,此外《夜宴》獲得了63屆威尼斯電影節未來電影數字獎特別提及。
賈樟柯
中國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代表作品《三峽好人》斬獲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天註定》斬獲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無用》斬獲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紀錄片獎,《小武》斬獲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此外,《任逍遙》、《站台》、《世界》、《東》、《二十四城記》、《山河故人》、《江湖兒女》等作品,也多次獲得國內知名電影節肯定,多次入圍國際電影節。
張元
中國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代表作品《北京雜種》獲得第4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特別提及,《過年回家》斬獲威尼斯電影節特別導演獎。
王小帥
中國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代表作品《十七歲的單車》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青紅》獲得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此外,《闖入者》、《扁擔姑娘》、《日照重慶》、《二弟》、《左右》等作品亦是入圍了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諸多獎項。
管虎
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鬥牛》、《殺生》、《老炮兒》,多次獲得國內知名電影節肯定。
婁燁
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紫蝴蝶》、《春風沉醉的夜晚》、《浮城謎事》、《推拿》,多次獲得國內知名電影節肯定,也多次入圍國際電影節。
⑵ 中國最有名的導演有哪些
中國著名的導演其實有很多,這里為題主舉幾位影響力高的導演。
張藝謀:
張藝謀絕對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導演之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會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從早期的思考與反問,到如今特殊的東方韻味,張藝謀一直在追尋著自己想要的方向,這一路他不但奉獻出了數部優秀的電影作品,也推動了整個中國影壇的發展。
王家衛:
相對於其他導演,王家衛導演的風格相當獨特。他的鏡頭語言細膩而唯美,就是拍攝周期較長,將近十年的跨度也是有的。不過,慢工出細活嘛~除了最近這部可怕的《擺渡人》以外,可以說家衛出品必屬精品。
⑶ 中國最知名的二十四位導演,你知道哪幾位
有:陳凱歌 、張藝謀 、馮小剛、 李安 、姜文、王家衛、 侯孝賢、 徐克、 吳宇森、何平、徐崢等。
1、陳凱歌
陳凱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執導的《霸王別姬》被認為是中國文革後最有藝術價值的一部電影,詮釋中國半個世紀風雨變換人物命運。至今仍為唯一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在第47屆希臘塞薩洛尼基電影節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5 、姜文
姜文,中國著名電影演員、電影導演。1980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1984年畢業於中戲,同年進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闌記》等優秀劇目。
2010年末上映的賀歲電影《讓子彈飛》刷新了國產電影的多項票房紀錄,並斬獲國內大小獎項二十餘個。2018年7月13日,自導自演的電影《邪不壓正》公映。
⑷ 中國從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導演有哪些
中國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導演如下:
1. 第一代導演:中國電影始於1905年,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第一部長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武俠片《火燒紅蓮寺》、第一部勞工片《勞工之愛情》、第一部體育片《二對一》、第一部系列電影《火燒紅蓮寺》 。他們也就成了中國的第一代電影人,中國的「第一代導演」 。
2. 第二代導演 :中國「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
3. 第三代導演 :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 第四代導演:第四代的創作高潮是伴隨著電影和戲劇分家的討論和對歷史的反思進行的,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有謝飛、鄭洞天、張暖忻、黃蜀芹、滕文驥、黃建中、吳天明等。他們與第三代、第五代導演一起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5. 第五代導演:指1982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包括張軍釗、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張建亞、黃建新等。「第五代」 年輕電影人因為歷經文革浩劫,接受當時流行的西方哲學、美學思潮,形成新的價值觀、美學觀當時整個文藝領域的強烈主體意識、反思思潮相適應。
6. 第六代導演:例如王小帥的《十七歲單車》,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遙》),張元的《過年回家》,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這三位導演。
中國第六代導演的另一個共同特色是:他們都各有話說,第六代導演所敘述的故事,是他們各人的故事,這些故事如果能大量的呈現出來,才能顯露出一個社會和文化的多元生機。
7. 第七代導演 :這里的「第七代導演」,是指在新千年之後走上導演崗位,開拍第一部電影的「新生代導演」。他們多是7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的電影的基本命題、所關注的對象,以及表現手法、風格,都與第五代、第六代導演的作品有所不同,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新的電影意識的誕生。
「第七代導演」,其實是個很不規范的概念。因為這一稱謂既沒有得到學術界的認可,也沒有廣泛流傳;這里所歸納的導演群體,目前也尚未形成一個可以歸納為「代」的較為統一的性格、風格和流派。
其實到今天為止的七代導演名號的又由來是第五代導演所作的《黃土地》,陳凱歌1985年的《黃土地》在中國電影行業裡面砸了一個坑,業內把這個坑叫第五代導演,而後幾年,第五代導演源源不斷地往坑裡填料。
直到1988年的《紅高粱》出現,因為實在是太厚重,好的是把坑填滿了,壞的是坑給砸穿了,至此第五代導演的輝煌藝術創作時期結束,開始步入體制化的商業片,雖然後有《藍風箏》、《霸王別姬》、《活著》三部影片為第五代導演出彩了一手,但個人化、藝術化的第五代導演時代已經於1988年結束了。
但是正是因為第五代導演的出彩,在首拿國際三大獎中的金熊獎(1988·《紅高粱》)之後,業內開始捋了捋中國導演的輩分,在第五代之前是完全得以區分的,這全是靠時代的劃取和整體的創作方向等原因限制。而到了第六代導演開始80年代,第五代也開始慢慢走向商業化,脫個人性而類型化,當代商業片最為成功的當屬好萊塢(Hollywood,又稱荷里活,位處美國洛杉磯)。
⑸ 中國所有導演名單
中國的導演有:王晶、張藝謀、張紀中、爾冬升、馮小剛。
1、王晶:
馮小剛,1958年3月18日出生於北京市大興區,祖籍湖南省湘潭市。1997年執導中國內地首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該片奠定了馮小剛黑色幽默的電影風格。1998年執導的電影《不見不散》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⑹ 中國十大導演是什麼
張藝謀、陳凱歌、黃健中、黃建新、馮小寧、馮小剛、陳國星、賽夫、麥麗斯、陳家林。
張藝謀,1950年4月2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國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
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1984年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首次擔任攝影師,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1986年主演第一部電影《老井》奪三座影帝。1987年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獲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從此開始實現他電影創作的三部曲,由攝影師走向演員,最後走向導演生涯。1987年至1999年執導的《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令其在國內外屢獲電影獎項,並三次提名奧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獎。
2002年後轉型執導的商業片《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及《金陵十三釵》兩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四次奪得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人物評價:
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電影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電影集民族文化、社會思考、文化尋根和電影創新於一體。
⑺ 中國頂級電影導演的創作有哪些特點如何評價他們的地位和對電影史的貢獻
提到中國頂級電影導演大家首先應該就會想到張藝謀,除此之外還有馮小剛和徐克,他們都是中國的頂尖電影導演。這些導演在創作的時候有著屬於自己的風格,並且也各有所長,但每一位都對電影史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娛樂圈中每一個導演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影響力,而且在拍攝作品的時候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導演出來的作品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徐克導演在導演作品的時候有一股非常獨特的江湖氣息,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徐克所導演出來的作品充滿了浪漫色彩。徐克導演的作品算得上是許多觀眾的情懷,而且也成了很多人難以忘卻的童年。徐克導演以前導演的作品拿到如今這個市場上來看,依舊是經典,所以徐克導演在拍攝作品的時候很有自己的想法。
⑻ 中國知名導演有哪些
1、張藝謀
擁有華人圈絕對一把手地位的國際華人大導演,他一方面將中華民族作為一個獨立的精神圖騰推向國際舞台,電影《紅高粱》、《秋菊打官司》、《活著》都是真正標簽中國人的電影、中華民族核心的電影,使得世界開始對中國人感興趣、對中國的文化改革開放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近年主要電影作品有:《甲方乙方》、《天下無賊》、《集結號》、《大腕》、《非誠勿擾》、《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連續四年獲得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三屆百花獎、一屆金雞獎)最佳導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