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的三幕四場具體是什麼,麻煩解答下。謝謝
好萊塢「說故事的方法」沿襲自亞里斯多德闡釋的「故事基本要素」:開端、中段和尾。而「三幕劇」
(Eugene
Scribe)所發展的「結構精良的戲劇」(well-made
play),注重時間推移的連續感,每場戲都必須透過「描寫沖突的本質」而不只是「描寫沖突」來推進故事的進程,直到推向劇情的轉折點。而結尾會有一個清楚且合邏輯的收場,一切紛紛擾擾的事件又回歸平靜,社會重拾秩序,因此被命名為「復原型三幕式結構」,簡稱「三幕劇」。「三幕劇」結構是利用動作(action)來表達動機及人物所面對的沖突。
第一幕旨在「鋪陳」-主要人物介紹、故事的前提、戲劇性情境。第一幕結尾要有一個轉折點,一個事故或事件在第一幕的結尾,主角會主動做出一個似是而非的選擇,但觀眾都知道主角之後一定會後悔,因為他做出的只是權宜之計;此時,觀眾在心理上會同情主角。而第一幕後段的這個似是而非的決定,會讓劇本的第二幕變得復雜,因為當主角做出這個決定後,就會有個人無法控制的災難發生,發生的事情不是主角能掌握的,但他已無法重新做決定,也就是說,當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才是他真正的考驗,他必須想辦法面對並改變。
第二幕在「製造對立」,故事的主體,電影劇本的抗衡(confrontation),戲劇的基礎-沖突(conflict)、阻礙第二幕結束時,會再有一個轉折,是主角彌補當初所做的「似是而非的決定」;此時,觀眾的心理和主角是平行的,他能同理主角的錯誤與悔改。「第二幕的高潮在於人物終於面臨錯誤的選擇所種下的惡果。此時也提供人物內省的機會,以便邁向第三幕的解決和復塬。在叄幕劇中,當人物在第二幕結尾承認錯誤時,不只是內心上的救贖,
更代表人物將有能力改變外在的世界,修正以前所犯的錯誤。」
第三幕則是「解決問題」-事件如何結束、人物怎麼了?第三幕的結尾,主角會做出一個觀眾不會做的決定,於是主角在結尾時變成英雄,讓觀眾產生崇敬的心態。「三幕劇」呈現出一個人從開始到結束的旅程,他歷經幾個重要的轉折,這轉折為他帶來轉變。人物的外在旅程可能回到原點,但內心一定有所改變。以李安的《喜宴》為例,此片透過「親情」與「個人自由」兩命題的反覆辯證,以「喜宴」這個儀式,鋪排中西方文化和兩代間的倫理觀念,如何歷經沖突、挫敗和妥協,最後以寬容的方式接納差異的存在。
Ⅱ 一個電影劇本中總共有幾場戲要怎麼樣才能數准確也就是怎麼樣才叫做一場戲
1、主要是根據場景來分的。
這個和劇情無關,純粹是拍攝原因。
比如電影中,小A和小B去公園,在那裡相識。電影結束時,他們又在那裡分手。
那這其實是一個場景。可以分到一起。
2、再仔細劃分,可以按照鏡頭來劃分了。一個鏡頭算一場戲。
Ⅲ 一部電影90分鍾左右有大約多少場戲
如果是劇本,一般一百二三十場,也要看你電影的類型節奏
Ⅳ 一部電影一般要拍多少場
在職編劇答:一般電視劇單集是30到40 電影是70到80。按照編劇思路,電影要求,甲方要求,導演溝通,拍攝原因,各種原因會進行修改,沒有一個徹底標准。
Ⅳ 請問一部愛情電影只有60分鍾可不可以可以的話大概多少場景70場戲可以不
70場戲。。。。你准備拍大片呢?
王家衛的電影好像都沒有超過70場戲的。
至於時間,多少分鍾無所謂了,5分鍾也是電影,8小時的電影我也聽說過。
關鍵在於內容、鏡頭和剪輯。
作為一個新手導演,你的問題真的是太沒有專業素養了。
總之有別的問題可以問我,但是最好你自己先搞清楚你要拍什麼,怎麼拍這種根本性問題再說。
Ⅵ 電影劇本應該要多少字多少場戲
字數、場次都是有多有少的,要視情況而定。
這其中有幾個情況呢?最簡單的是兩種。
第一,要看影片時長。第二,要看影評類型。
一部90min的電影,正常來說從50場戲到150場戲都很常見
一般情況下,文藝電影劇本因為要有足夠多的場景留白渲染影片情緒,所以分場比較少。
但這也只是指多數情況,不排除非典型影片。
打個比方,比如李檣編劇的《黃金時代》,足足有六萬余字,這部電影兼具藝術審美和商業價值。
所以,季播劇的節奏感和電影差不多,相應的,劇本場次和事件、字數也會有相應提高。
所以說,一部電影劇本要多少字,多少場戲,其實是沒有規律可循的。
有多少場戲,有多少字,全都要看你需要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影片定位是什麼,以及故事節奏怎麼樣。
Ⅶ 一部電影有多少場戲多少場景多少鏡頭
多少場戲一般約35-55左右,最少可以是25場。 多少場景 一部電影,一般要切換200--300個場景。 不過也有例外,像通篇用長鏡頭的,一部電影用一個鏡頭的都有;也有切地很多很誇張的, 能切700多個,例如奧里弗.斯通的《天生殺人狂》和大衛.芬奇的《搏擊俱樂部》。大多數影片都要有50個以上的場景,而《致命ID》,只有一個,沙漠中的旅館。 多少個鏡頭 一般在800個到1200個左右。
Ⅷ 一般的電影劇本共多少幕
一部較長的劇本,往往會由許多不同的段落所組成,而在不同種類的戲劇中,會使用不同的單位區分段落。在西方的戲劇中,普遍使用「幕」(Act)作為大的單位,在「幕」之下再區分成許多小的「景」(scene)。劇本是一種文學形式,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眾所周知,整個戲就是一場一場的戲組成的,若干場戲組成全劇,而且每一場有一個小高潮,若干個小高潮形成大高潮。所謂「幕」就是指其中一場戲。
所以電影的幕數是不確定的。
Ⅸ 演員的激烈吻戲或者床戲,一般會NG多少次
下面來一個盤點吧。
明星們拍戲很辛苦,尤其是拍激情戲更是如此,如果沒有表演過激情戲,過於緊張肯定要被導演NG(重拍),如果是身體的姿勢不夠到位,那麼被NG的概率也是相當高。當然,被NG的次數多少和大牌不大牌基本上沒有什麼關系,只要是玩激情,就有這風險。
1、周迅和吳彥祖
《明明》中,吳彥祖和周迅首次合作,並且開拍的第一天就拍了火爆的激情戲。而吳彥祖和周迅之前不認識,見面的時候,吳彥祖和周迅就互相打招呼,自我介紹,然後,吳彥祖就說,「那我們就上床吧!」拍激情戲時,雖然清場,但還是NG很多次,因為導演總是期待能夠更加的猛烈。
2、譚詠麟和女模
譚詠麟推出新歌《我在乎》,與混血女模特兒主角拍MV,阿倫自爆已有十五年沒有在MV中拍吻戲,這次重操故業,也表現得相當緊張,共NG了三次。
3、喻可欣和沈泰
喻可欣濕身演出內地時裝劇《玻璃愛情》,拍攝前先打肉毒桿菌「變臉」整形,和劇中男主角沈泰拍濕身激情戲時,露出小蠻腰和臀溝,被水淋濕的曲線更讓沈泰不敢直視,直呼:「眼睛看不見啦。」而在輪船上拍感情戲,喻可欣被水柱噴到全身濕透,沈泰有點不知所措,好幾次都因他不敢直視她的臉而被迫重拍。
4、舒淇與劉燁
舒淇拍攝《美人草》,竟然被一場接吻戲難倒!當時是舒淇與劉燁拍攝一場溫馨接吻戲,二人相擁對望後卻忍不住笑,足足拍了五次才能完成5、溫碧霞和尊龍
溫碧霞在《宜妃與康熙》首播記者會上大贊尊龍很和善,也是位懂說笑的人,「我的角色很聽話並且會撒嬌,(跟尊龍有親熱戲?)只是一場而已,而且NG了兩次,因為已經兩年沒拍劇。而我決定《宜》劇是我最後拍的一部電視劇,因為比較喜歡拍電影,滿足感大些。」
Ⅹ 電影劇本需要多少場100分鍾左右 謝謝
類型不同,場次不同,動作戲場次少,感情戲場次稍多,對話多場次少,詩話風格場次多。基本上大情節戲場次少,小情節場次多。
沒有定額,好萊塢場次稍多,因為人家寫戲的劇本格式結構和咱們不一樣。
你可以按照85--100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