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推薦幾部具有關團隊精神的電影
1、《勇敢的心》是一部很勵志的戰爭題材電影,老師也經常放給我們看,是必看的。
2、《集結號》也是講集體主義的。相信你已經看過了。很有教育意義。
3、《特洛伊》傳奇英雄阿基里斯的故事。
4、《兵臨城下》蘇聯傳奇英雄瓦西里的故事,2戰題材的電影,也很有教育意義。
5、《沖出亞馬遜》啊,太明顯了,部隊和企業講究團隊精神幾乎都看這個。
6、《拯救大兵瑞恩》、《南極大冒險》、等等
這些都是我看過的,感覺不錯,都是很勵志的
⑵ 有哪些異業合作的經典案例異業合作要注意什麼
一般來講,異業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行業的企業通過分享市場營銷中的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的一種營銷策略。「異業」是與「同 業」相對應的概念,代表不同行業。因此,異業合作的核心包括兩方面,其一是營銷主體為不同行業的企業;其二是以合作的方式進行營銷。
異業合作有一細分的合作領域是:雙方用戶流量資源的互換合作。當你已有一定的活躍用戶數,你願不願意去和別的商家對等互換?基於場景的互換可以帶來真實的高轉換率。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個旅遊APP,用戶購買成功某個旅遊產品後,在訂單支付成功頁面出現某個酒店機票的APP產品推廣頁,用戶感興趣就會很自然地點擊導入到對方的頁面,同樣的,酒店機票APP用戶在訂機票或酒店時看到了你的旅遊產品推廣頁,這個用戶可能正好要出去旅遊的,自然會被轉換,雙方就可以基於對等的原則歡快的互推起來了。再進一步,還可以三方或更多方組團一起互推,如場景A導到B,場景B導到C,場景C再導回到A。
⑶ 中國有哪些電影關於團隊合作
《少林足球》、《超級學校霸王》、
⑷ 動畫片有哪些異業合作項目
比如有出周邊啊,出漫畫啊,出玩具,或者和動漫節目有聯系呀
⑸ 魔獸爭霸的電影
如果說近期熱播的《變形金剛》承載了80後的記憶的話,那麼,承載90後回憶,當下新銳潮人最為之神魂顛倒、痴迷的游戲當屬《魔獸爭霸》,該游戲即將於2009年被好萊塢搬上大銀幕。
由美國暴雪公司開發的《魔獸爭霸》、《魔獸世界》系列游戲馳騁江湖近10年,在全世界共擁有上千萬玩家,它在游戲界的影響和知名度就像《變形金剛》在動漫界那樣卓爾不群。在《變形金剛》被搬上大銀幕,並在全球引發了巨大轟動的時候,不甘寂寞的暴雪公司也打出了「電影牌」,8月5日暴雪公司宣布,將聯手好萊塢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投資1億美元,將《魔獸爭霸》拍成史詩電影。美國《華盛頓郵報》撰文稱,這部將於2009年上映的電影,有望全面超越《變形金剛》。
傳奇魔獸——史上最傳奇、最賺錢的游戲
1991年,兩名美國UCLA大學畢業生邁克·莫懷米和艾倫·阿德汗成立了只有15人的「暴雪」公司。在當時,並沒有人會想到,這兩個臉上還留著雀斑,稚氣未脫的小子,會在整個游戲界掀起一股「暴風雪」,1994年,暴雪的首款游戲《魔獸爭霸》上市,這款以描述人類、獸類和精靈的戰爭游戲,因為其爽快的游戲操作性,出色的游戲畫面以及深厚的歷史底蘊,讓全世界游戲迷為之震撼。1995年,《魔獸爭霸2》成為首款銷售量上百萬的游戲,而到了2003年,暴雪推出的《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在當年的銷售量突破一千萬。2000年,暴雪開始向網路游戲進軍,開發出《魔獸世界》網友,當年,《魔獸世界》全球用戶即達到1300萬,日均12萬人在線。
橫掃北美和歐洲的《魔獸》在中國來勢同樣猛烈。2005年,《魔獸世界》在中國投入商業運營後僅一個月,付費用戶的數量就超過了300萬人,這款畫面華麗的三維網路游戲對中國90後年輕人的吸引和震撼,就像《變形金剛》當年對80後的沖擊一樣。《魔獸世界》不到八個月就神話般地在全球網羅了3000萬付費用戶,這標志著《魔獸世界》已經成為全球網路游戲的老大。暴雪公司也僅憑這個史上最賺錢的游戲入賬10億美元。
這個游戲的影響也正延伸到其他領域。去年《魔獸世界》同某知名飲料公司聯手,將由S.H.E、李宇春、潘瑋柏等人主演的魔獸版飲料的電視廣告、印有魔獸圖案的可樂瓶罐投放到全中國各個角落,從而掀起了網路游戲的異業合作的第一波高潮。而這次,暴雪公司將《魔獸爭
霸》搬上大銀幕,更是順應了全世界上千萬魔獸迷的心願。
經典魔獸——來源《魔戒》超越《魔戒》
8月5日,在美國舉辦的魔獸峰會上,暴雪公司的高層保爾·山姆宣布了2009年《魔獸爭霸》電影將問世的消息。據悉,這部改編自游戲的電影將照搬《變形金剛》的模式,將真人與虛擬動畫相結合。製作方表示,他們希望拍攝「一部真正的史詩,而非另一部游戲電影」。
美國媒體稱,其實《魔獸爭霸》是受《魔戒》影響很深的一款游戲,上世紀50年代,一個精通北歐神話的英國教授約翰把北歐的日耳曼神話中的精靈和矮人的概念融入到自己的故事中,並把自己的小說命名為《魔戒》,該書問世後立刻震動了大西洋兩岸,這也被公認為「奇幻文學」的開山之作。作為深受此影響的邁克·墨漢和艾倫·阿德米在1994年決定製作一個奇幻游戲,這就是著名的《魔獸爭霸》,而1996年,電影《魔戒》才開始籌備拍攝。據了解,電影版《魔獸爭霸》將利用最新的3D影像技術,利用暴雪的游戲成像,在圖像處理和視覺震撼上,比《變形金剛》的技術有很大提高。
電影魔獸——人族王子「阿爾薩斯」當主角
雖然曝光的電影版《魔獸爭霸》劇情很少,但本報記者還是從相關渠道獲得了第一手獨家資料。據了解,電影《魔獸爭霸》的故事將建立在現有的小說和多年游戲資料的基礎上。電影時代背景發生在《魔獸世界》的時間線的一年前,將以艾澤拉斯的文明沖突為主體,故事內容主要是圍繞人族王子「阿爾薩斯」如何在復仇的驅使下一步步走向黑暗和墮落,講述了這塊大陸上各個派系和種族不斷重復的爭斗和沖突。除了阿爾薩斯,其中先知Thrall、Proudmoore將軍和牛頭人部落的首領Bloodhoof都將登場,同時其他游戲里的著名角色也會大量出現,還會有一個新的英雄角色出現,電影里還會出現不同職業。當然部落是邪惡的一方,而聯盟則代表著正義。
電影版《魔獸爭霸》目前已交給哥倫比亞公司投資1億美元拍攝,該公司同時宣布他們已經邀請了電影《魔戒》的編劇:弗蘭·沃爾什和菲利帕·伯恩斯擔任電影的總編劇,由於《魔獸爭霸》的世界觀很宏大,因此也會類似像《魔戒》那樣連拍三部,第一部已初步命名為《奴役之路》。弗蘭·沃爾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影片不僅僅是要讓人們欣賞到絢麗燦爛的魔法世界,更重要的是探討自由、權利與慾望的復雜關系,留給觀眾更大的思考空間。至於主人公「阿爾薩斯」的人選初步定為奧蘭多·布魯姆,這位在《魔戒》中一炮走紅的當紅小生對「阿爾薩斯」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說要表演一個從正義光明到黑暗墮落的人物形象將是對他演藝的巨大挑戰。
這是很早的新聞了
幫你又找了下
⑹ 有哪些異業合作的經典案例異業合作要注意什麼
經典案例:
1、平安壹錢包 + Uber(打造10個億萬富翁)
一鍵呼叫押運車;幸運兒將獲得壹錢包送出的億元體驗金,24小時內收益歸個人。
2、PPmoney + Uber(萬聖節鬼送錢)
一鍵呼叫「鬼送錢」;幸運兒將由「鬼」司機接駕,同時還會收到PPmoney送出「鬼混金」。
3、PPmoney + Uber(UberOFFER招聘活動)
一鍵呼叫「UberOFFER」,呼叫成功後,企業高管搭乘的面試車直接開到學生身邊,學生上車後即可和高管面試官交流。
注意事項:
1、目標明確
明確跨界初衷及目的,因為我們往往容易在跨界的溝通合作中,逐漸偏離最初目的,因此在做一個個選擇題的過程中,要學會取捨。
2、跨度宜大
跨度大可以理解為,讓用戶驚呼「原來你還能這樣做!」
對產品跨界來說,就是盡量「跳脫原有品類」,讓用戶有全新的品牌體驗;對文化跨界來說,一個一貫專業嚴肅的品牌與活潑可愛的IP跨界合作,可以營造反差萌的效果,小豬佩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3、跨得有深度
品牌跨界的目的,無論是為了獲得較大的傳播效果,達到1+1>2,還是為了帶貨、引流等,要做到能從眾多營銷活動中脫穎而出,成為跨界爆款,除了推廣力度外,很重要的一點取決於跨界創意水平的高低。
僅僅只在彼此產品上打上自己的logo,做一堆毫無深度的品牌活動,已經越來越沒有價值了。在跨界中,需要考慮品牌與品牌之間如何多元化、多層次、有技巧地結合。
4、始終保持品牌相關,互補雙贏
品牌要在跨界合作中始終保持各自特質和個性,並不斷挖掘、展示、豐富和拓展自己。
跨界背後是價值觀、生活方式、用戶體驗等的共享,可能帶來意外驚喜,為品牌開拓新的機遇,也可能成為雷點、槽點,陷入尷尬。所以在合作前做系統的市場調查和利弊分析非常重要。
比如是否擁有相對一致的目標用戶群體,品牌三觀是否相符,雙方實力是否門當戶對、是否可以達到互補互利的效果等等,只要品牌有心,一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品牌或產品通過牽手合作,也能獲得雙贏,產生疊加效應。
為用戶創造驚艷的體驗並非易事,嘗試藉助技術手段和工具,創新內容和形式。比如多次刷爆朋友圈的各種H5,VR,人工智慧,人臉關鍵點追蹤、人臉融合、人臉特徵點定位等技術。
一般來講,異業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行業的企業通過分享市場營銷中的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的一種營銷策略。
「異業」是與「同業」相對應的概念,代表不同行業。因此,異業合作的核心包括兩方面,其一是營銷主體為不同行業的企業;其二是以合作的方式進行營銷。
在異業合作方面,首先要考慮合作的目的,是要銷量還是要做品牌推廣,目的不同選擇的行業方向肯定也不相同。比如軟體行業,更好的合作就是與硬體廠商的捆綁,會在銷售上取得明顯的效果。
除了捆綁產品資源外,渠道資源的捆綁銷售也是一個良好的途徑,所謂渠道之間的合作,就是合作雙方通過開放各自的渠道資源。
或者是開放銷售渠道讓合作企業的產品通過自己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或者是開放產品展示渠道,為合作企業的產品提供更加寬廣的展示平台,通過渠道資源的共享實現自我產品的銷售。這些都是可以考慮的合作途徑。
一般來講,目標消費者部分或者全部重合,是異業合作的基礎,若沒有交集,一切都將無從談起。在現行的案例中,IT行業和快速消費品的異業合作算是比較多的。比如Acer曾經和康師傅,聯想與可口可樂的合作等。
異業合作和SCDP的概念基本一致。SCDP是英文縮寫,SC- the Same Customer ,也就是「同一客戶群」,DP-Different Procts指「不同的行業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