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鋼琴師中的音樂
哦 是肖邦的《g小調敘事曲》(作品23號) 下面是介紹:
肖邦的敘事曲,是受了波蘭革命詩人密茨凱維支的敘事詩的啟發而創作的。關於他的四首敘事曲中的第一首——《g小調敘事曲》(作品23),許多肖邦的研究者都認為是在密茨凱維支的敘事詩《康拉德·華倫洛德》的影響下寫作的。
《康拉德·華倫洛德》是一篇愛國主義的史詩,敘述十四世紀時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團的斗爭。立陶宛人倭爾特·馮·斯塔丁幼年被俘,在日耳曼武士團的撫養下長大。在戰爭中同時被俘的立陶宛民間歌手哈爾班,暗中以愛國思想感化倭爾特。倭爾特在他的潛移默化下,醞釀著復仇的大志。後來他被立陶宛人俘虜過去,娶了立陶宛大公的女兒阿爾多娜。夫妻二人以身許國,決心犧牲自己的愛情、幸福甚至生命和榮譽,來挽救祖國的命運。他們二人悄悄離開立陶宛,來到聶門河的對岸。阿爾多娜自願以修女的身份,關在尖塔上的小屋裡,直到死去。倭爾特改姓換名為康拉德·華倫洛德,回到日耳曼武士團,在對摩爾人和土耳其人的戰爭中立了功,取得了武士團的信任,被任命為武士團大總管。掌握了大權以後。他在處心積慮的密謀策劃下,幹了許多倒行逆施的事,使武士團虛耗國帑,失去有利的作戰機會,弄得民窮財盡,一敗塗地。後來事情終於泄露,在倭爾特以叛逆罪被處死刑的前夕,他和尖塔上的阿爾多娜作了悲慘的訣別。
《g小調敘事曲》的開頭是緩慢的引子,兩手齊奏一個庄嚴的曲調,這是講故事者的開場白,它把我們引進了悲壯的史詩氣氛中去。第一主題是一個典型的敘事性主題。一開頭就聽到一個餘音裊裊的音調,好象說唱的老藝人哈爾班在撥動他的四弦琴。沉著而憂傷的旋律,時時發出嘆息的聲音,好象是在講述一個被奴役的民族的苦難的歷史,以愛國思想來哺育在敵人營壘里長大的倭爾特。下面的連接部是第一、第二主題之間的橋梁。連接部不斷地發展著一個短促的音調。這個音調的痙攣式的節奏,表現出焦急不安的情緒,並且熱情漸漸高漲,變得心潮澎湃.壯懷激烈。第二主題表現了另外一種境界:溫和、明朗、充滿抒情氣息,象一首優美的歌曲。它好象是立陶宛少年倭爾特天真純潔的心靈的寫照。結束部是第二主題的補充。進一步抒發了婉轉親切、富於詩意的柔情。
② 電影鋼琴師里的音樂
應該是理查德克萊德曼的,《愛情的故事》、《愛的旋律》、《藍色生死戀》……
③ 求電影《鋼琴家》里的幾首鋼琴曲名。
很簡單啊:)
第一首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第二首是肖邦的第一敘事曲,此曲原來是為了紀念一位顛沛流離的波蘭詩人,所以電影在這里運用這首曲子非常的恰如其分,貼合斯皮爾曼當時的處境和身份.
④ 電影《鋼琴師》中《月光奏鳴曲》出現在哪個情景里
《鋼琴師》裡面有《月光奏鳴曲》。
在主角躲進德國軍官房子之前的那個夜晚,隱約可以聽見《月光奏鳴曲》,其實就是德國軍官彈得,讓觀眾未見其人先聞其音,豐富了德國軍官的人物形象。
本片最引人注目的作品《G小調第一敘事曲》,在主角經歷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他最後的住所被炮火摧毀,衣衫襤褸地在廢墟中等著勝利的到來。
他巧妙地躲在德軍指揮所的閣樓中,卻被德國軍官——威廉發現。不過萬幸的是,威廉並沒有處決這個猶太人,當得知了主角的職業後,令他演奏了一首鋼琴曲,並讓他繼續藏匿在閣樓中,還不時地送來食物和衣物。
(4)鋼琴大師電影插曲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瓦拉迪斯勞·席皮爾曼(阿德里安·布洛迪飾)在納粹佔領前還堅持在電台做現場演奏。然而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裡,他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
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在這里,即便所有熱愛的東西都不得不放棄的時候,他仍舊頑強的活著。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
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他的勇氣為他贏得了豐厚的回報,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熱愛的藝術
⑤ 鋼琴家電影中的音樂有哪些啊
1、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
(茲皮爾曼一家在遷入猶太區時的背景音樂)
2、八段蕭邦的樂章
(70年代於華沙國際蕭邦鋼琴大賽贏得大獎的波蘭鋼琴家雅紐茲·奧列伊尼扎克Janusz Olejniczak演繹)
3、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
(電影的開頭,鋼琴家在電台錄制的)
4、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德國軍官在廢棄的房間里,再殺害了藏匿的猶太人之後所演奏的)
5、肖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茲皮爾曼用自己的琴聲,打動了德國納粹軍官,得以倖存,當時演奏的曲目)
《鋼琴家》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麗雅·福克斯、米喬·贊布羅斯基、愛德·斯托帕德等主演的戰爭片。該片於2002年9月25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描寫了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
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瓦拉迪斯勞·席皮爾曼(阿德里安·布洛迪飾)在納粹佔領前還堅持在電台做現場演奏。
然而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裡,他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
在這里,即便所有熱愛的東西都不得不放棄的時候,他仍舊頑強活著。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
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他的勇氣為他贏得了豐厚的回報,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熱愛的藝術。
⑥ 電影《海上鋼琴家》都有什麼曲子
電影原聲《海上鋼琴師》電影插曲
<SPAN style="COLOR: indigo">《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韓國海報</SPAN><BR><IMG onclick="if(this.width>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http://cimg.163.com/movie/0306/06/legendof1900_kr.jpg');" src="http://cimg.163.com/movie/0306/06/legendof1900_kr.jpg" border=0><BR>《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日本海報<BR><IMG onclick="if(this.width>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http://cimg.163.com/movie/0306/06/legendof1900_jp.jpg');" src="http://cimg.163.com/movie/0306/06/legendof1900_jp.jpg" border=0><BR>《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海報<BR><IMG onclick="if(this.width>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http://cimg.163.com/movie/0106/04/legendof1900.jpg');" src="http://cimg.163.com/movie/0106/04/legendof1900.jpg" border=0><BR>《海上鋼琴師》Legend Of 1900義大利海報<BR><IMG onclick="if(this.width>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http://cimg.163.com/movie/0109/03/legendof1900.jpg');" src="http://cimg.163.com/movie/0109/03/legendof1900.jpg" border=0><BR>《海上鋼琴師》德國版DVD封套<BR><IMG onclick="if(this.width>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http://cimg.163.com/movie/0306/06/legendof1900_dvdde.jpg');" src="http://cimg.163.com/movie/0306/06/legendof1900_dvdde.jpg" border=0><BR><FONT size=2>電影音樂世界的又一高峰</FONT><BR>如果說1988年的《天堂影院》講述的故事以電影和電影史為背景,而1990年的《天倫之旅》是以歌劇為背景,那麼1999年的《1900傳奇》(The Legend Of 1900,別名「海上鋼琴師」)就是以音樂——確切地說是以鋼琴和爵士樂為背景了。 <BR><BR> <SPAN style="COLOR: orange">1999年,在新千年前夕,一向自任編劇的托爾納脫雷把義大利作家阿列山德羅·巴里科(Alessandro Baricco)的小說《20世紀》(Novecento)搬上了世界銀幕。在這最富戲劇性的時刻,由這部講述發生在上—世紀初的傳奇故事的義大利影片,為只有區區百年歷史、卻在當今世界所有藝術形式中獨領風騷的電影,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從影片的片名、立意、發行時間以及各方面所達到的藝術水準來看,稱之為「20世紀的最後一部電影」,它當之無愧!</SPAN> <BR><BR> <SPAN style="COLOR: orangered">影片最令人難忘的場景,是小號手馬科斯在弗吉尼亞號上邂逅影片主人公1900。海上起了風暴,可憐的馬科斯嘔吐不止,跌跌撞撞,東倒西歪。一段音樂形象、幽默地描繪了他的境況。這時一個悠閑自在、如履平地的人來問他「怎麼了,暈船嗎」,又說可以為他提供暈船的解葯。來到大廳,他請馬科斯幫他松開鋼琴的制動栓,然後進請他坐在自己身邊。在流暢、沉穩的琴聲中,三角鋼琴帶著琴安上的兩人隨著船身的搖動和傾斜開始自如地四處滑動。在當今所有電影中,《1900傳奇》的這一場景最富於浪漫氣息、最高雅、也最令人難忘,是充分展示義大利導演托爾納脫雷藝術才華的一個片段。不幸,在劇烈的傾斜中,滑行著的鋼琴撞碎了大廳的玻璃徑直沖向船長的艙房,結果兩人被罰去燒鍋爐。兩人從此成了好朋友,一起在樂隊里為客人演奏。</SPAN> <BR><BR> <SPAN style="COLOR: crimson">鋼琴大師——1900向來不守規矩,屢屢在樂隊演奏中丟開譜子即興獨奏。每當這時其他樂手就沒事可干。一次,1900用鋼琴向馬科斯描繪了眼前所見的形象與性格截然不同的4個旅客。小調上一個激越、凄愴的旋律同步切人,鏡頭中一個年輕的男士身邊坐著一位貴婦。在1900的視野中,這是個與情夫私奔的老女人。音樂中明顯的吉普賽風格表現了她的雍容華貴與驕橫,似乎也說明了她來自何方;隨後,一段表現沉思與回億的抒情旋律,又刻畫了一個好像深深陷人前塵往事的傷感的男人,富於彈性和張力的探戈節奏切入;一個流著淚的風塵女子正與情人相擁共舞,而音樂則恰如其分地描繪了一種難言的思緒。最後,1900手下的旋律又與—個穿著別人的禮服混跡於頭等艙的不速之客的形象巧妙重合…… </SPAN><BR> <BR> <SPAN style="COLOR: red">久聞1900大名的唱片商不斷地用「前途無量」和「財源滾滾」這些甜言蜜語對他進行灌輸,使他終於得到了一次錄音機會。影片這一場景真實地向人們展示了上個世紀初的唱片錄音設備,觀眾也藉此機會得以目睹當時的現場錄音過程。也許這正是義大利導演托爾納脫雷的作品構思一向表現出非凡與大器的獨到之處。通過這組鏡頭他讓人們回想起了與音樂的發展和傳播事業密不可分的唱片的歷程。</SPAN> <BR><BR> <SPAN style="COLOR: burlywood">1900即興彈出了一串琶音和音階之後,逐漸進入自己的樂思之中。此刻,彷彿出於天意,他看見外面甲板上有個容貌質朴秀麗的女孩來到了玻璃窗前。在這一瞬間,看上去如此純潔、健康的姑娘激發了1900的創作靈感。凝視著一直在「照鏡子」的女孩,觀眾聽到了海上鋼琴師的心聲一一發自他心底的一支最淳樸、最溫柔、最動人的愛的旋律。這優美單純的曲調就是影片《1900傳奇》的配樂主題,它表現出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的作品一向所具有的突出特徵:簡單質朴,富於內涵;旋律如歌,沁人心脾。</SPAN> <BR><BR> 《<SPAN style="COLOR: chocolate">1900傳奇》獲得第57屆金球獎最佳音樂獎理所當然,看來「記者們」的審美情趣的確高過了「電影商人」。實際上,這部影片的配樂是埃尼奧·莫里康內在全世界電影作曲家面前樹立的一個新的高峰,在有些方面他甚至超越了自己。奧斯卡評委不懂音樂,也就不知道這位義大利作曲家的價值。他們不了解這部影片的音樂所達到的高度、深度和難度。如果分析一下音樂與音響元素的關系還會發現,影片《1900傳奇》的錄音以及與畫面合成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在藝術和技術兩方面如此具有創新性、開拓性的一部影片,世界影壇眾望所歸的奧斯卡卻視若無睹、克耳不聞,的確令人匪夷所思!也許這只能說明奧斯卡近年來的墮落。</SPAN><BR><BR>
⑦ 求電影《鋼琴家》中的一首插曲
原聲音樂 -《鋼琴家》(The Pianist)[MP3!]
中文名稱:鋼琴家
英文名稱:The Pianist
資源類型:MP3!
發行時間:2002年11月26日
專輯歌手:原聲音樂
地區:波蘭
簡介:
專輯名稱:The Pianist: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作 曲 家:Fryderyk Chopin, Wojciech Kilar
演 奏 家:Janusz Olejniczak, Andrzej Szpilman
專輯類別:Soundtracks
發行公司:Sony
發行日期:November 26, 2002
音樂流派:Classical
采 樣 率:CBR 320
專輯介紹:
羅曼·波蘭斯基的《鋼琴家》根據波蘭籍作曲家/鋼琴家Wladyslaw Szpilman自傳體小說改編,但波蘭斯基在電影中傾注了自己最真切的感情——7歲時曾經有過逃出克拉科夫猶太區的類似經歷。
電影的音樂主題則由肖邦的鋼琴曲貫穿始終——作為一個鋼琴家,肖邦的作品是Szpilman演奏曲目的核心部分。而波蘭當代鋼琴家Janusz Olejniczak的演奏也深得肖邦的精髓,唯一一首非鋼琴曲曲目則是由與Roman Polanski經常合作的作曲家Wojciech Kilar為Szpilman一家遷入猶太區一幕所作的『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一種小心翼翼式的悲哀與沉痛;最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專輯中還收錄了Szpilman本人在1948年華沙錄制的肖邦的『Mazurka Op. 17, No.4』的珍貴演繹版本。(雖然效果不是很好)
# 精華區沒有搜索到才發布的,如有重復請盡快PM我。
專輯曲目:
1. Nocturne for piano in C sharp minor, KK Anh.Ia/6 (doubtful)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2. Nocturno for piano in E minor, Op. 72, CT 126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3. Nocturne for piano in C minor, Op. 48/1, CT 120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4. Ballade for piano No. 2 in F major, Op. 38, CT 3 (Four Ballades)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5. Ballade for piano No. 1 in G minor, Op. 23, CT 2 (Four Ballades)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6. Waltz for piano in A minor, Op. 34/2, CT 208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7. Prelude for piano No. 4 in E minor, Op. 28/4, CT 169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8. 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e Polonaise for piano, Op. 22. Andante spianato in G major. Tranquillo (Introction to the Grande Polonaise)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Performed by The Warsaw Philharmonic National Orchestra of Poland with Janusz Olejniczak
Concted by Tadeusz Strugala
9. 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e Polonaise for piano, Op. 22. Grande Polonaise in E flat major. Molto allegro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Performed by The Warsaw Philharmonic National Orchestra of Poland with Janusz Olejniczak
Concted by Tadeusz Strugala
10. The Pianist, film score 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
Composed by Wojciech Kilar
Performed by The Warsaw Philharmonic National Orchestra of Poland with Hanna Wolczeska
Concted by Tadeusz Strugala
11. Mazurka for piano in A minor, Op. 17/4, CT 63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Andrzej Szpilman
電驢下載地址:
http://www.verycd.com/topics/26553/
⑧ 鋼琴師這部電影的開頭鋼琴曲是什麼曲子
是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
《升C小調夜曲》於1875年出版,為肖邦第二十首夜曲。作品約作於1830年,肖邦原來並未構思為夜曲,而僅標以「極有表情的慢板」Lento con gran expression 字樣。此曲的受贈人是肖邦的姐姐魯德維卡(Ludwika Jedrzejewicz)。
魯德維卡在肖邦死後把他未經出版的作品編輯了一個目錄,她在這首作品的題名下標以「夜曲風格的慢板」Leto w rodzaju Nokturna 字樣。因此這首作品就被認為應歸屬於夜曲。
這首作品為升c小調,4/4拍,極有表情的慢板。其獨特之處在於肖邦在這里從他的《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Op.21 及歌曲《少女的願望》中引用了一些樂思。這些引用與樂曲的織體編織在一起是如此的富於技巧,以致於它們一點也沒有脫離同出一源的性質和憂郁的美。
此曲近年為人熟知,在於它被用作電影《鋼琴師》中的插曲,影片中的男主角,波蘭猶太鋼琴演奏家斯皮爾曼在波蘭電台錄音時伴著窗外的炮火聲和樓房的搖晃彈奏的就是肖邦的這首《升c小調夜曲》。
⑨ 求電影《鋼琴家》的一首插曲名字。
肖邦第一敘事曲~片中由第一主題直接進入到第三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