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部作品代表了數字化電影和電腦特效開始進入影視創作領域
星球大戰,准確的說,特效這玩意兒就是為了這部電影而出現的。第一家特效公司工業光魔也是為了這部電影成立的。
『貳』 最早應用電腦特技的電影是什麼
1895
歷史上第一次,米埃兄弟將移動影像技術和放映機帶入了人們的視線中。在法國巴黎為觀眾放映了第一部電影。
1895
電影史上的第一個特技效果,出現在《瑪麗皇後的處決》中。劇中女主角的軟首鏡頭是用一種"替換拍攝法"完成的。
1898
喬治·米勒被認為是"第一個銀幕藝術家",他引用了各種各樣的攝影技巧拍攝短片。包括消失的時間,停頓的攝影技術,以及巧錄的燈光布置。
1902
米勒拍攝出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之前的不過是些只有幾分鍾的科幻短片),《月球之旅》片長14分鍾。
1903
《火車大劫案》第一次使用了實踐的畫面復合技術,令飛馳的火車與狂飆的奔馬兩個畫面相得益彰。
1906
愛德溫·波特製作出了第一部完全使用停頓技術的動作電影。片中用了一分多鍾時間刻畫的泰迪熊能為了當時玩具店中最受歡迎的玩具。
1907
諾曼·道恩在他的《加州任務》中最先使用了玻璃接景法,這是以畫在透明玻璃上的部分場景配合實景或搭制布景來合成一個畫面的攝影方法。
1916
移動式掩碼技術被引用,這使得一個正在運動的畫面可以與另一個圖象相結合,用來補強合成影像的疏漏,以製造出更震撼的畫面。
1925
動畫片導演威利斯·歐布賴恩在《失落的世界》中創造出了49個動畫恐龍形象。
1927
影片中出現了巨型城市的效果,一種新技術使演員們可以在一個微縮景觀中完成拍攝。
1933
金剛上映,當中的動畫技術場面花費了55個星期才完成。
1939
第一項奧斯卡特效獎被授予了《雨季來臨》,由於片中精彩的洪水特效。擊敗了當年的強敵《綠野仙蹤》。
1942
伊斯門柯達公司由於軍隊作戰用光學反射鏡的需要,與RKO公司的林伍德特效部接觸。製片人杜恩為其創造了"杜恩視覺光學鏡",戰後便一直被電影公司用於特效拍攝用途,一直到90年代的數碼光學鏡出現才被取代。
1956
據估計,塞西爾·德米勒導演的重拍片《十戒》當中的紅海場面的拍攝花費了製作公司兩百萬美元,這也成了當時史上最為昂貴的特效。
1961
伊凡·薩瑟蘭發明了"幾何畫板",第一個電腦制圖程序。當時年僅17歲的喬治盧卡就看好了這項新技術的潛力,他的聖誕禮物清單上就包括了這個電腦程序。
1968
《太空漫遊》的出現為當時的特效樹立了新的參考標准,早期的動畫控制也是在這部電影中形成的。
1973
《未來世界》是第一部使用電腦制圖的影片,盡管當時的技術僅限於2D。
1977
約翰·戴克斯特拉在《星球大戰》中使用了電子動畫控制,這讓我們看到了之前從未見過的宇宙戰爭場面。他還第一次在影片中第一次使用了3D成像技術。
1981
《窺視者》的上映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以假亂真的「影子」數碼特效,還有第一個「數碼成像人」。
1982
「影子」數碼技術在《星際迷航記之復仇女神Ⅱ》和《電子世界爭霸戰》中開始被大量使用。
1985
電腦編程人像第一次出現在《年輕的夏洛克·福爾摩斯》中。雖然這個鏡頭只有短短的30秒時間,卻花費了製作公司6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它。
1988
《風雲際會》第一次實現了電腦影像變異技術在電影中的運用。
1991
《終結者Ⅱ》不僅標志著數碼成形技術的里程碑,它還是第一批所有特效都由數碼技術完成的電影中的一個。
1993
CG技術創造的第一批生物就是《侏羅紀公園》中的那些恐龍。
1995
《玩具總動員》是第一部動畫人物全部由CG技術完成的動畫影片。
1999
《星球大戰》中的加加是第一個能夠與其它真人演員對戲的CG人物。
2002
而後來彼得傑克遜創作的怪物古魯姆要比加加表現得好得多。
2003
《指環王3》的順利竣工,昭示著電影特效已經到達了全新的高度。
2004
《范海辛》糟糕透頂的表現讓觀眾都希望特效這東西從未被發明過。
2005
兩位電影大師相繼以兩部翻拍《世界大戰》作品和《金剛》再次讓人們在現代的技術條件下深深懷念了一把往日的經典。
2006
《海神號》的如期傾覆,雖未能在北美票房的大火堆中填上一把柴,卻也讓人們見識了電影特效的無所不能。
『叄』 運用電腦特技的電影有哪些
太多了,像是指環王、終結者、侏羅紀公園,阿凡達,金剛…美國科幻片或是奇幻片很多都用了特技
『肆』 到目前為止亞洲電影中電腦特效做得最好的是哪部
其實不能這么說,在本質上二者沒什麼區別,只有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為藝術家們服務的三維繪圖動畫工具,而且就算是深入到軟體內部的具體功能上,二者在本質上也沒啥區別,從建模,渲染,繪制貼圖,特效,到做動畫等方面來說,他們該有的功能都有,唯一存在區別的地方或許應該是軟體的整個架構、思維方式以及針對使用者的操作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別,對於軟體架構,由於沒深入這個領域,不敢多言,這個基本也是程序員們需要關心的事情,使用者不必太過關注; 而從思維方式上,C4D和MAX確實有著一定的區別,首先,這兩個軟體的開發公司本屬於兩個國家,MAX是Autodesk的,美國人開發出來的,而美國人的思維方式一向都是比較開放,特別關注一種產品的實用性,所以你看,從MAX這個軟體上就能體現出一些,MAX的綜合能力非常強大,支持的文件格式,以及各種游戲程序的介面都不在話下,他能兼容並包的去開拓性的發展,這正好迎合了美利堅民族的做事習慣;而C4D呢,是MAXON公司開發出來的,他是德國的一個公司,所以按照上面的推理,你能從C4D中發現德國人或者說是歐洲人的思維方式,其實歐洲人想很多事情都和我們亞洲人反著來的,也可以說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逆向思維,這個是非常有助於創新的一種思維習慣,德國人在世界上一向都以實干,嚴謹的精神著稱,所以不管他做什麼事情都會用最嚴密的思維去考慮,如果轉換到C4D上來說,你也能發現,C4D這個軟體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沒錯,通俗易懂,簡單易用,一目瞭然,每一個小命令都給你配上圖標,即使你不懂英文只記圖標也會很容易找到命令,藝術講究的都是」看圖說話「,所以,這種圖形化的思維方式是最利於藝術創作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幕後德國人的嚴密思維下的成果,他們很了解一種東西要做到最好就是讓其在強大功能的基礎上顯得最通俗,就好像一個大牌明星,如果非常喜歡接近普通人,窮苦人,那麼毋庸置疑他將會更受歡迎,而C4D就有點這種感覺,可能缺乏這種思維方式的人起初對它並不怎麼看好,但一旦習慣了他的方式,你會發現,這個東西太適合做藝術了,這就是歐洲人的藝術思維;但也有缺點,既然思維嚴密就不能不會想不到會有一些」保守型「,所以C4D沒有像MAX那樣心胸開闊的兼容並包,他所支持的格式和游戲開發方面的開放性不如MAX,這也是制約他市場開拓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從軟體的操作習慣和做事效率上,C4D比MAX還是有著諸多的優點的,如果你與軟體融合的好,操作C4D的時候,你會時刻有種靈感爆發的感覺,如果形象點的話,C4D就像個大帥哥,而MAX則像個中年大叔,但姜還是老的辣,雖然MAX在外表上的很多條件都不是很理想,但他的心智更成熟開闊一些。 再述說一下軟體的具體功能,從建模方面開始說,對於建模,其實所有流行在市場上的同類三維軟體差別都不是很大,幾乎每一個軟體對於現在很流行的」多邊形建模「來說都做得挺不錯的,C4D和MAX的多邊形建模也很是接近,做東西的效率主要看對哪個更上手,操作更熟練了。對於貼圖繪制方面,這個C4D比MAX稍微強大一些,C4D內置的bodypaint3D模塊,這個是一直都在業界廣受好評並且具有「三維PS」美譽的強大紋理貼圖繪制軟體,也參與過很多特效大片的製作,這個對比MAX新版改進的視口畫布功能來說,還是優勢明顯;在渲染方面,不考慮插件的話,C4D和MAX的差別在於MAX內置有業界領先的電影級渲染器mentalray,這是個很大的優勢,能夠促使MAX進入高級電影特效的渲染製作中,而C4D內置的只有一個高級渲染器,只能說是照片級的,相比mentalray來說沒那麼強大,但有點事簡單易用,出照片級的效果很快;再說特效方面,在特效方面MAX內置最強的粒子系統是paticalflow粒子流系統,這個東西很強大,而且學起來也不是很困難,如果再配合他的輔助工具PF BOX#1,#2,#3,三個擴展插件包來用,那功能就達到頂級了。C4D內置的粒子模塊是著名的thinking paticals思維粒子,本來這個是MAX最強有力的一個粒子插件,但當初MAXON公司從cebas公司(TP的開發公司)買了一套內置到C4D中了,雖然擴展了C4D粒子特效的功能,但遺憾的是TP支持最好的軟體還是MAX,MAX版本的TP至今已經4.0版了,而C4D自從買了TP就沒有升過級,依然是目前的2.0版,這是個遺憾,也不知道MAXON公司作如何想法,是繼續購買升級還是自行開發新的粒子模塊;再說說角色動畫方面,在角色方面,綜合的來說,MAX的強大比方便性稍微比C4D好一些,因為在MAX老版本就內置著一個角色模塊叫characterstudio(簡稱CS),這個東西本來就已經很方便了,他不用你去手動創建骨骼設置IK,你創建好CS骨架他全都有了,你只需要通過縮放旋轉位移等操作去匹配你的模型完後綁定即可,而且在MAX新版本中還內置了softimage(在角色軟體方面表現最出色的軟體)的CAT角色插件,這個類似於characterstudio系統,但比他更強大了一些,所以這些都使MAX越來越強大,而C4D的最新版本R12也在角色上做了很大的調整,主要以手動創建骨骼,手動設置IK去實現綁定,雖不及MAX那樣快速方便,但還是蠻通俗易用的。 主要方面也說的差不多了,不知不覺說了不少,敬請參考。:-)
『伍』 誰知道特效做的好的有哪幾部電影
特效由於應用方向的不同,可以按產生方式與真實影像的關系分為三類:補充合成型、創造合成型、特殊處理型。我們現在看到的大片基本上是「3合1的結果。
象被影迷津津樂道的《阿甘正傳》中阿甘與肯尼迪總統握手的畫面,就屬於補充合成型。創作者利用摳像技術將一個真實影像與另一個影像合成為一個畫面,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這是數字特效應用最早也是最多的方式,從早期的《星球大傳》、《侏羅紀公園》到後來的《加勒比海盜》。
不過,像新版的《金剛》那樣8米高的大猩猩,摳像技術顯然不靈,需要用到創造合成特效,即創作者先用3D軟體建模、利用動作跟蹤軟體賦予生成物體的動作和運動軌跡,然後與實景拍攝的鏡頭合成。這方面,斯皮爾伯格與彼得.傑克遜顯然最有發言權,前者的《侏羅紀公園》復活了恐龍王國,而後者則開創了魔幻史詩《指環王》的特效新時代。《指環王》中的咕嚕被認為是CG史上最棒的角色。無論是劇組的設計人員還是CG工作組都應當感到慶幸,他們如此完美地將這個變異的哈比人融入到了電影當中;在咕嚕僅僅出現兩分鍾後,觀眾就完全接受咕嚕是劇中一個重要人物角色,並隨著三部曲的發展,咕嚕的形象也在不斷進步。到了《指環王3》,特效鏡頭高達1400多個,堪稱影壇之最。僅過了一年,影迷又看到了危機四伏、陰森恐怖骷髏島的一幕:8米多高的大黑猩猩與自己塊頭相當的三隻史前巨龍精彩的打鬥。精益求精的模型製作充分展現了彼得.傑克遜對新老特效技術完美結合的深厚功力。
最後一種屬於特殊處理型,最典型的要算《黑客帝國》中「尼奧躲避子彈」的神奇場面。鏡頭不斷地轉動,從360度讓我們觀察了這段優美的慢動作。我們欣賞這段鏡頭,認為這理所當然就該是這樣的,但只有沃卓斯基兄弟知道這是怎樣生成的。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想出了一個大膽的主意。將小型的發射器綁在攝像機上,這樣攝像機就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移動。但實驗證明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有攝像機在半途中突然爆炸。後來特效總監約翰.加塔提出了一個方案,就是在拍攝目標周圍擺滿一圈的攝像機,這能讓攝像機連續地快速捕捉每個鏡頭,然後再對這些鏡頭進行處理。之前的特效幾乎全部仿照電視廣告、音樂錄影帶或其它電影中的方法,而這個特效不同。它不僅顯示了獨特魅力,也成就了《黑客帝國》中最佳的特技時刻。而去年風格獨特的動畫電影《暗黑掃描》則是利用插值軟體,加快了將真實影像渲染成油畫質感的處理速度,盡管勞動量比之前類似影片《半夢半醒的人生》大為減輕,但每位動畫師每周仍要完成大約100幀的工作任務,這100幀只相當於影片中的4秒,完成整部電影耗費了50名動畫師近一年半的時間。
到了《加勒比海盜2》時,整部影片就是三合一的標准典範,維塔與工業光魔共同創造了片中近1100個特效鏡頭。數字繪景技術把多米尼加島變成了一座食人島,並且造出了一座土耳其監獄,前者是補充,後者則是創造。片中傑克船長的那座「黑珍珠」號海盜船其實是三個「分身」:真實的海盜船,工業光魔製作的縮小比例模型(補充),以及完全數字化的模型(創造),不僅如此,片中許多鏡頭中的人物角色都是數字化替身,比如荷蘭鬼船上的船員,以及不死的寄生水手。當然,全片最出色的特效技術,均體現在了他們的頭目戴維.瓊斯這個角色的身上。創造這個人物,使用了《金剛》、《木乃伊》等很多大片使用的(三維)運動捕捉儀(當然這套東西造價不菲,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上,光是租賃使用的價格也不是普通人想玩就玩的,目前租賃使用的市價一般是6000元人民幣/工作日,系統操作人員一人50元/天)。
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曾在去年的國際電腦展覽會上預言,新一代的電影將是資訊科技和人性文化的結合。由科技創造出來的角色,將完全取代了由人類塑造的角色。那時,電腦特效將完全改變拍電影的方式。
『陸』 科幻電影中通常都會有什麼,它們是用電腦特效製作出來的
科幻電影中通常都會有 (龐大的怪物),它們是用電腦特效製作出來的。
『柒』 《黑客帝國》三部曲依然經典!你還知道科幻電影的標桿有哪些
電影經典的誕生是很困難的,一部又一部能夠延續經典那則更是難上加難,對很多影片來說,製片人拍的續集往往是狗尾續貂,是借著上一部劇的影響力來赤裸裸的圈錢,而電影黑客帝國無疑打破了這個魔咒,黑客帝國三部曲從今天來看呢依然顯得很經典,作為科幻題材,它設定了一個絕妙的世界觀背景,有著深刻的哲學命題,一那系列經典的畫面更是創造了電影銀幕奇跡,另外,這種徹底將電腦特效帶入商業電影製作這電影製作模式,為後世好萊塢大片製作提供了範本,可以說是科幻電影的標桿,小編認為能夠與之媲美的科幻電影標桿還有《星球大戰》和《2001:太空漫遊》。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小編認為在科幻電影中我們遲早也能打造出一部註定載入史冊的科幻電影。
『捌』 記得一部關天堂的電影,運用了很多電腦技術,叫什麼名字
【中文名】:飛越來生緣/美夢成真
【原片名】:What Dreams May Come
【出品年代】:1998
【MPAA級別】: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889/
【IMDB評分】:6.2/10 (9,329 votes)
【國家】:美國
【導演】:文生華德
【主演】:羅賓·威廉斯、小·古巴·古丁、安娜..
本片榮獲1999年奧斯卡最佳視覺獎
【內容簡介】:
克理斯(羅賓威廉斯飾)對發妻安妮(安娜貝拉史歐拉飾)的摯愛,是他心靈的慰藉,生存的動力。
從相知相惜到不離不棄,在真愛歸宿里,克理斯與安妮相依相伴,情比石堅。就算為了愛妻安妮,必須上刀山下油鍋,克理斯也在所不辭。偏偏,造化弄人,克理斯這次真的得親赴鬼門關一趟,尋找失散的愛妻。
克理斯在意外身亡後,對於幸福甜蜜的過往仍念念不忘。這些對生前點點滴滴的依戀和回憶,把克理斯帶了一個虛構的世界,一個專屬於他的天堂。一開始眼前震攝人心的景象的確令克理斯心醉神迷、目不暇己,然而驚艷隨即消逝,因為克理斯的天堂使者艾伯特(小古巴古丁飾)親口證實:「克理斯,你不是隱形,你是死了,永遠地離開人世了。」
值得欣慰的是,克理斯發現他專屬的天堂就位於安妮的畫作中。在這個彩繪而成的天地間,克理斯欣喜若狂,因為眼前雄偉壯闊的景象充滿了他和愛妻安妮共有的回憶、編織的夢想。然而沒有安妮為伴,克理斯總覺得天堂里還少了什麼似的。另一方面,喪偶的安妮獨活在人世此刻也悵然若失,以往在他畫作中隨處可見的巧思和創意,都隨著克理斯的亡故,離安妮而去。
在得知愛妻永遠不得進自己的天堂之後,克理斯立誓就算上窮碧落下黃泉也要找到安妮的蹤影。於是為愛不顧一切的克理斯,在地獄使者(馬克斯馮西度飾)的引導下,就此展開一段奇幻的旅程,歷經萬象,解救在地獄中飽受磨難、永世不得超生的安妮。
【影評】
在得知愛妻永遠不得進自己的天堂之後,克理斯立誓就算上窮碧落下黃泉也要找到安妮的蹤影。於是為愛不顧一切的克理斯,在地獄使者(馬克斯馮西度飾)的引導下,就此展開一段奇幻的旅程,歷經萬象, 解救在地獄中飽受磨難、永世不得超生的安妮。
《美夢成真》對未知無懼地探索,試圖具體地呈現虛幻的靈異世界。本片的完成幕前幕後工作人員居功厥偉:想像力豐富、天馬行空的導演,文思泉湧、令人折服的原著作者,才華出眾的編劇,堅強的演員陣容。《美夢成真》對死後世界的想像與呈現,不但題材引人注目,在處理手法方面,將幻想、戲劇、奇景結合在一起,更是電影藝術前所未見的嘗試。羅賓威廉斯就曾說:「很少電影會以生死輪回為題材,更不用提將場景配樂賦予意涵了。意涵?意涵是什麼東西?」羅賓威廉斯說罷大笑起來。「不過,我倒是從來沒想過計算機科技除了能製造爆破場面以外,對電影製作還有其它助益。這真是太神奇了。」
話說從頭
「很難想像真的有人堅信真愛能使心靈相通,而且不會隨軀體的死亡而消逝,這種美好的信念令人聞之動容。除此之外,《美夢成真》觸及人類最深層的恐懼和禁忌,教觀眾看完後不得不思考死後將面臨怎樣的世界。」本片執行製作史考特克魯夫有感而發做了以上的表示。
《美夢成真》拍攝過程要追溯到一九七八年,那年本片製作人史帝芬席蒙 (當時名為史蒂芬杜依奇Stephen Deutsch)收到一份禮物,一份近二十年後他才有能力拆封的禮物。史帝芬席蒙當時正在籌拍《似曾相識》,該片原著作者理察馬特森把尚未完稿的小說《美夢成真》交給史帝芬席蒙過目。這本書是理察馬特森為他老婆而寫的。看過初稿之後,史帝芬席蒙毫不遲疑立刻買下此書的電影版權。然而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間,《美夢成真》的拍攝計劃卻一再遭到擱置。
一直到一九九四年,史帝芬席蒙在一個玄學的研討會中,遇見了身兼作家及電影製片的柏奈特拜恩,兩人相談甚歡,發現彼此都對死後的另一個世界深感興趣,希望能開拍以此為題材的電影。二年後史帝芬席蒙和柏奈特拜恩合組Metafilmics製作公司,以拍攝玄虛題材的電影為其宗旨。
《美夢成真》著墨最多的還是克理斯和安妮之間堅定不移的夫妻之情。羅賓威廉斯表示:「安妮曾經瀕臨崩潰,但他對克理斯的愛不曾稍減,也是這份愛,使他們兩人得到救贖。視覺效果是一回事,但《美夢成真》最不凡的部份是在於電影中彰顯人性中的無私和愛,在子女、天堂使者、地獄使者身上也可以見到這種特質。這部電影會讓觀眾忍不住說:『沒錯,我就是這么幸福。』或『唉!我怎麼沒這個福份呢?』這正是這部電影成功之處。」
「萬一,」羅賓威廉斯以慣有的逗趣口吻說:「觀眾沒有這種反應,至少,《美夢成真》算得上是很棒的"旅遊" 電影,廣告效果十足。想參加"靈界之旅"的人,請打這支電話。」
關於製作
《美夢成真》於一九九七年六月底在蒙大拿冰河國家公園開鏡,75天之後,在舊金山海灣殺青。監制亞倫.布朗奇斯特提到:「我們的首要之計是如何布置出壯闊的外景。雖然電影中有些畫面是用計算機做出來的特效,不過大部分畫面中都是實景。」負責園藝的工作人員必須將大量花草運進國家公園里,甚至覆滿整個灣區。
內景則搭建在舊金山的金銀島,該片道具組在當地廣闊的飛機停機棚中建構巨型布景,壯觀的程度比洛杉磯大多數劇院的舞台還更勝一籌。其中有一個大池蓄滿30萬加侖的水(約合1136立方公尺),四周是各個不同場次的布景。監制亞倫.布朗奇斯特就提到,場景設計的工作人員以歌劇舞台的方式搭建布景:「就像舞台劇每一幕都要換景,我們也是每拍完一場戲之後,就把布景拆掉,再搭一個新的。唯一不必變換的就只有做為舞台中心的大水池而已。」
場景設計尤吉尼歐薩尼提及其它美術設計人員充分了解導演文生華德心目中"彩繪天堂"的模樣。咽氣之後,克理斯在彩筆輕刷出的花床上悠悠醒來,花瓣正兀自在風中搖曳。尤吉尼歐薩尼提說明:「第二幕主要就是在這個景中進行,這幅畫面是對"另一個世界"很普遍的印象,不過,透過繪畫的觸感加以呈現,更可以傳達心靈主觀的感受。我們以這一幕為藍本,再加以發揮、添加更多創意,延伸出其它的場景。」
這群藝術工作者獨到的創作概念,被文生華德形容為「在蒙著十九世紀面紗的油畫上,再覆以一片沾染顏料的透明玻璃。這種影像處理結合未乾油畫的黏濕觸感,及動態的影像攝影,使得成品既符合我的預期,又看得出他們自己的詮釋。」由於這種影像呈現方式前所未見,因此工作人員共耗時兩年,才將計算機特效和傳統繪畫如此完美地 融合在一起。
漢納克又更進一步說明:「任何一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例如達文西(Da Vinci),要是聽到我們以穿過一幅幅畫的方式來表現靈界旅程的話,一定會嗤之以鼻的。但是我們賦予景物主觀的意涵,因此觀眾大可以 有他們自己的暇想空間。」
視覺效果
最先登場的是一場從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位於委內瑞拉的天使瀑布,一躍而下的特技。特技演員傑克蘭布德 (Jake Lombard)從高達3212呎高(約81.6公尺)的懸崖上縱身下躍,十八秒後拉開隱形降落傘,再經四秒落地。 這場戲共拍了二十二次才大功告成。
觀眾在看到這幕時,就可以了解克理斯在死後,能夠從心所欲、完成任何他想做的事。他能飛翔。這就是特技和 視效共同打造而成的神奇世界。而這還只是《美夢成真》運用特技呈現故事的其中一個例子而已。
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特效畫面要歸功於,POP Films 和Digital Domain每一位參與其間的視效魔法師和藝術大師。 他們通力合作將毛片一次又一次地加工處理,使克理斯死後的世界呈現出現實與虛幻並陳的效果。
將平面的繪畫(2-D)轉化為立體的影像(3-D)的工作,從一九九六年十月展開。視效工作小組是由金像獎得主喬依海內特(及尼克布魯克斯領軍。他們第一個步驟就是使用最新的激光雷達(Lidar)技術,將冰河國家公園的地形及地表形態製作成圖。這種創新的激光雷達乃是根據光學(light)和雷達(radar)技術沿生發展而來。激光雷達技術的出現使得工作人員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繪出上百畝土地的圖表,並加以攝影。這種運用雷達偵測的尖端科技可以提供視效設計的工作人員足夠的資料,作為重現攝影機移動和鏡頭變化的參考。據此,他們可以在布滿橘色球體的毛片畫面上,更進一步製作出3D的效果。這些拍片現場散滿一地的橘球是用來作為激光 雷達掃描的基準點(point of reference)。
暫且不論視效,製作人柏奈特拜恩也希望觀眾在看完《美夢成真》,步出電影院時,會覺得感動。 「哪怕他們只是就此和家人更親蜜一些,和孩子擁抱時更靠近一點,我們都會覺得自己成就了最美好的事。
『玖』 能推薦幾個電影特效很高的電影嗎
《2001太空漫遊》神作無誤!是太空片,更是哲學片。星際穿越(等眾多科幻)都向它致敬過。《黑客帝國》,絕對經典讓人眼前和思維都一亮而且場面超級炫酷的科幻大片,開創了子彈剪切特效,動作加上科幻深邃思維,必須強烈推薦。
『拾』 含有電腦特效的電影
金剛
終結者系列
畫皮陰陽法王
超人系列
黑客帝國系列
加勒比海盜系列
星球大戰系列
蜘蛛俠
異形系列
鐵血戰士
【張國榮專輯】東成西就
哥斯拉DVD國語配音版
珍珠港
霹靂五號
飛碟導航員
地獄男爵系列
瘋狂世界
極度深寒
人工智慧
變形金剛
天煞地球反擊戰
勇敢者的游戲
侏羅紀公園系列
奪寶奇兵系列
十全九美
第五元素
科幻的一般都有電腦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