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遊記》的主要故事情節
1、孫悟空官封弼馬溫
美猴王戰勝了混世魔王,花果山上喜氣洋洋,小猴們每日操演武藝,十分快樂。悟空闖入東海龍宮,向龍王索取鎮海神針——如意金箍棒。
這棒雖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卻大可撐天著地,小可變針,藏入耳內。悟空酒醉睡去,忽見兩個陰差前來索命,悟空大鬧閻羅殿,命判官取出生死簿,一筆勾去了猴類的生年死月。
龍王、閻王上玉帝處告狀,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撫猴王,請他上天作官。悟空欣然前往,在武曲星君的捉弄下,玉帝封他做了弼馬溫。
當悟空明白了自己不過是個馬夫後,大怒之下回轉花果山,扯起大旗,自稱齊天大聖。玉帝不能容忍,叫托塔天王與哪吒率領天兵神將,殺向花果山。
2、受阻獅駝嶺
八百里獅駝嶺上,有幾個魔頭為害,一為青獅,二為白象,三為大鵬。孔雀公主對他們所為甚為不滿。大鵬卻暗戀著孔雀公主。 唐僧師徒行至獅駝嶺,公主幻化人形,警告唐僧。
卻見唐僧儀容瀟灑,芳心為之所動。 悟空變化小妖前去探路,打入了妖怪洞府。悟空與青獅鬥法,唐僧卻被孔雀公主掠去。
悟空以為師父被妖怪捉去,與青獅、白象苦鬥,打破了陰陽寶瓶,鑽進了妖怪肚中…… 唐僧被孔雀公主掠入了孔雀台中。公主願與唐僧結百年之好,唐僧不為所動。
卻勸公主珍惜千年修行之身。公主惱怒,將唐僧迷倒,欲強生成婚。卻被大鵬一起捉入了獅駝嶺。 悟空打敗了青獅、白象,驅趕著他們去獅駝嶺尋大鵬討要師父。
悟空等到了獅駝嶺,不但沒有找到師父,反被大鵬一並捉去。三個魔頭歡慶勝利,大鵬逼迫孔雀公主成婚。 悟空為救師父,幾番苦鬥,還是勝不了大鵬。惱怒之際,去西天找如來講理,如來親自將大鵬收走。
3、三借芭蕉扇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火焰山是必經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獨芭蕉扇可以扇滅。芭蕉扇是鐵扇公主的寶物。悟空第一次向鐵扇公主借扇,鐵扇公主一扇子扇飛悟空,悟空變成小蟲進入鐵扇公主的肚子折騰,鐵扇公主給了一把假扇。
悟空變成牛魔王騙走真扇,牛魔王變成豬八戒騙回真扇;悟空大戰牛魔王,鐵扇公主借出芭蕉扇,悟空扇滅火焰山,唐僧師徒向西趕路。
4、三打白骨精
有一個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但又害怕孫悟空火眼金睛識破本相,於是三次分別變化為村姑、老婦和老翁,打動唐僧的憐憫之心。
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的當,但三次均被孫悟空識破,金箍棒打死。唐僧卻誤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決心趕走悟空。悟空熱淚盈眶。唐僧想起往日師徒之情,也不免傷心落淚。
5、天竺收玉兔
天竺國布金禪寺中一個不明來歷女子的哭聲,引起了唐僧師徒的關注。天竺國公主騎象擇親,一箭射中唐僧之帽。國王為公主和唐僧舉行盛大婚禮。
悟空救起欲投河自盡的寺中女子,問明女子原是天竺國真公主,一年前被黃風颳走。悟空揭破秘密與假公主打鬥。嫦娥下界收服假公主——月宮搗葯的玉兔,真公主才得與父母團聚。
⑵ 聊齋志異這部電視劇與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這本書是相同的內容嗎
不,書更全面些,而電視劇中選取其中《小翠》、《陸判》、《畫皮》、《阿寶》、《小倩》、《小謝與秋容》六個故事,對古老而神秘的神話進行了全新時尚的演繹。故事情節已更趨人性化,並有許多經典情節在劇中精彩展現。
【聊齋的所有篇目】
卷一
考城隍 耳中人 屍變 噴水 瞳人語 畫壁
山魈 咬鬼 捉狐 蕎中怪 宅妖 王六郎
偷桃 種梨 勞山道士 長清僧 蛇人 斫蟒
犬奸 雹神 狐嫁女 嬌娜 僧孽 妖術
野狗 三生 狐入瓶 鬼哭 真定女 焦螟
葉生 四十千 成仙 新郎 靈官 王蘭
鷹虎神 王成 青鳳 畫皮 賈兒 蛇癖
卷二
金世成 董生 齕石 廟鬼 陸判 嬰寧
聶小倩 義鼠 地震 海公子 丁前溪 海大魚
張老相公 水莽草 造畜 鳳陽士人 耿十八 珠兒
小官人 胡四姐 祝翁 獵婆龍 某公 快刀
俠女 酒友 蓮香 阿寶 九山王 遵化署狐
張誠 汾州狐 巧娘 吳令 口技 狐聯
灘水狐 紅玉 龍 林四娘
卷三
江中 魯公女 道士 胡氏 戲術 丐僧
伏狐 蟄龍 蘇仙 李伯言 黃九郎 金陵女子
湯公 閻羅 連瑣 單道士 白於玉 夜叉國
小髻 西僧 老饕 連城 霍生 汪士秀
商三官 於江 小二 庚娘 宮夢弼 鴝鵒
劉海石 諭鬼 泥鬼 夢別 犬燈 番僧
狐妾 雷曹 賭符 阿霞 李司鑒 五羖大夫
毛狐 翩翩 黑獸
卷四
余德 楊千總 瓜異 青梅 羅剎海市 田七郎
產龍 保住 公孫九娘 促織 柳秀才 水災
諸城某甲 庫官 酆都御史 龍無目 狐諧 雨錢
妾杖擊賊 秀才驅怪 姊妹易嫁 續黃粱 龍取水 小獵犬
棋鬼 辛十四娘 白蓮教 雙燈 捉鬼射狐 蹇償債
頭滾 鬼作筵 胡四相公 念秧 蛙曲 鼠戲
泥書生 土地夫人 寒月芙蕖 酒狂
卷五
陽武侯 趙城虎 螳螂捕蛇 武技 小人 秦生
鴉頭 酒蟲 木雕美人 封三娘 狐夢 布客
農人 章阿端 餺飥媼 金永年 花姑子 武孝廉
西湖主 孝子 獅子 閻王 土偶 長治女子
義犬 鄱陽神 伍秋月 蓮花公主 綠衣女 黎氏
荷花三娘子 罵鴨 柳氏子 上仙 侯靜山 錢流
郭生 金生色 彭海秋 堪輿 竇氏 梁彥
龍肉
卷六
潞令 馬介甫 魁星 厙將軍 絳妃 河間生
雲翠仙 跳神 鐵布衫法 大力將軍 白蓮教 顏氏
杜翁 小謝 縊鬼 吳門畫工 林氏 胡大姑
細侯 狼 美人首 劉亮采 蕙芳 山神
蕭七 亂離 豢蛇 雷公 菱角 餓鬼
考弊司 閻羅 大人 向杲 董公子 周三
鴿異 聶政 冷生 狐懲淫 山市 江城
孫生 八大王 戲縊
卷七
羅祖 劉姓 邵九娘 鞏仙 二商 沂水秀才
梅女 郭秀才 死僧 阿英 橘樹 赤字
牛成章 青娥 鏡聽 牛癀 金姑夫 梓潼令
鬼津 仙人島 閻羅薨 顛道人 胡四娘 僧術
祿數 柳生 冤獄 鬼令 甄後 宦娘
阿綉 楊疤眼 小翠 金和尚 龍戲蛛 商婦
閻羅宴 役鬼 細柳
卷八
畫馬 局詐 放蝶 男生子 鍾生 鬼妻
黃將軍 三朝元老 醫術 藏虱 夢狼 夜明
夏雪 化男 禽俠 鴻 象 負屍
紫花和尚 周克昌 嫦娥 鞠樂如 褚生 盜戶
某乙 霍女 司文郎 丑狐 呂無病 錢卜巫
姚安 採薇翁 崔猛 詩讞 鹿銜草 小棺
邢子儀 李生 陸押官 蔣太史 邵士梅 顧生
陳錫九
卷九
邵臨淄 於去惡 狂生 澄俗 鳳仙 佟客
遼陽軍 張貢士 愛奴 單父宰 孫必振 邑人
元寶 研石 武夷 大鼠 張不量 牧豎
富翁 王司馬 岳神 小梅 葯僧 於中丞
皂隸 績女 紅毛氈 抽腸 張鴻漸 太醫
牛飛 王子安 刁姓 農婦 金陵乙 郭安
折獄 義犬 楊大洪 查牙山洞 安期島 沅俗
雲蘿公主 鳥語 天宮 喬女 蛤此名寄生 劉夫人
陵縣狐
卷十
王貨郎 疲龍 真生 布商 彭二掙 何仙
牛同人 神女 湘裙 三生 長亭 席方平
素秋 賈奉雉 胭脂 阿纖 瑞雲 仇大娘
曹操冢 龍飛相公 珊瑚 五通 申氏 恆娘
葛巾
卷十一
馮木匠 黃英 書痴 齊天大聖 青蛙神 任秀
晚霞 白秋練 王者 某甲 衢州三怪 拆樓人
大蠍 陳雲犧 司札吏 蚰蜓 司訓 黑鬼
織成 竹青 段氏 狐女 張氏婦 於子游
男妾 汪可受 牛犢 王大 樂仲 香玉
三仙 鬼隸 王十 大男 外國人 韋公子
石清虛 曾友於 嘉平公子
卷十二
二班 車夫 乩仙 苗生 蠍客 杜小雷
毛大福 雹神 李八缸 老龍船戶 青城婦 鴞鳥
古瓶 元少先生 薛慰娘 田子成 王桂庵 寄生附
周生 褚遂良 劉全 土化兔 鳥使 姬生
果報 公孫夏 韓方 紉針 桓侯 粉蝶
李檀斯 錦瑟 太原獄 新鄭訟 李象先 房文淑
秦檜 浙東生 博興女 一員官 丐汕 人妖
蟄蛇 晉人 龍 愛才
⑶ 動畫片西遊記每一集的名字
第1集 猴王出世
花果山頂有一塊圓石,受天地靈氣和日月精華,孕育出一個神奇的石猴。他又學到了高超的法術,成了花果山上的美猴王。
第2集 龍宮取寶
孫悟空為了要一件稱手的兵器,到東海龍宮借寶。開始龍王借給的兵器他都嫌太輕,最後他取走了重一萬多斤的鎮海神針金箍棒,使龍王大怒。
第3集 養馬風波
龍王向玉帝告狀後,太白金星將孫悟空騙到天宮,封他為弼馬溫。他得知自己受騙後,就回到花果山,樹起了齊天大聖的旗號。
第4集 大鬧天宮
太白金星再次去花果山將孫悟穿騙到天宮,假意封他為齊天大聖,實際讓他看管蟠桃園。當孫悟空了解真相後,大鬧了蟠桃會。
第5集 大戰二郎神
玉帝發怒了,派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但誰也勝不了猴王。玉帝請來二郎神,二人展開激戰,勢均力敵。
第6集 難逃佛掌心
孫悟空被押上了斬妖台,可是刀砍不死,火也燒不死。太上老君獻計,把孫悟空放入丹爐煉丹,結果悟空不但不死,而且煉出了「火眼金睛」。
第7集 難逃佛掌心Ⅱ
玉帝無法制伏猴王,就請如來佛祖出場,如來佛與孫悟空打賭,看悟空能不能跳出如來佛的手掌心。結果,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就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
第8集 師徒喜相逢
唐僧離開長安去西天取經,來到五行山,揭去如來的金字揭帖,救出被如來鎮壓山下五百年的孫悟空,收為徒弟。
第9集 智收白龍馬
悟空為救師傅殺六賊,唐僧一心向佛、慈悲為懷,逐走悟空。在東海龍王的勸說下,悟空回到師傅身邊,卻被套上觀音所贈的「金箍」。鷹愁澗小白龍吞食了唐僧的馬匹,悟空在觀音的幫助下,收服小白龍,變做白龍馬,成為唐僧取經的腳力。
第10集 惡僧盜袈裟
唐僧和悟空來到觀音禪寺。貪心的老和尚偷盜唐僧的袈裟,還要放火殺人滅口。悟空與惡僧鬥智斗勇,救了師傅,卻丟了袈裟。
第11集 制服黑熊妖
袈裟被黑熊妖偷去,准備開佛衣會顯寶。悟空先是化作蛇精去,智取不成。又從觀音處取來寶物,化作哈哈怪用膠水活捉了熊妖,取回袈裟。
第12集 豬八戒拜師
豬八戒去高老莊招親,現出原形,嚇壞了高家上下,請來僧道作法驅趕不成。悟空前來相助,變作小姐智斗八戒,幾經打鬥,收服八戒,從此唐僧有了二徒弟豬八戒。
第13集 險走黃風嶺
黃風嶺老鼠作怪,變出海市蜃樓支開悟空、八戒,掠走唐僧,想吃唐僧肉。悟空、八戒來救師傅,妖精掀起黃風漫天蓋地。後從靈吉菩薩處取來定風丹,降服妖精,救回唐僧,師徒重上路程。
第14集 流沙河收徒
沙僧受觀音指點,在流沙河化為水怪,等待唐僧的到來,卻不料與悟空、八戒發生誤會,好一場水上大戰。觀音派人前來解釋,誤會消除。唐僧有了三徒弟沙悟凈,組成完整的取經隊伍。
第15集 偷吃人參果
五庄觀有一棵寶樹,上結人參果,八戒嘴讒,逼著悟空去偷來,兄弟三人各自吃了一個,被道童發覺,指著唐僧師徒大罵。悟空一時火起,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打翻寶樹,和師傅揚長而去。
第16集 觀音救仙樹
五庄觀主鎮元大仙回山,發覺寶樹掀翻,捉來唐僧師徒,悟空主動承擔責任,請求放過師傅、師弟,自己去尋求救活寶樹的辦法。先去三山問福、祿、壽三仙,又去普陀山尋觀音,終於救活寶樹,悟空從中也得到教訓。
第17集 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想吃唐僧肉,先後三次變換人形來哄唐僧、八戒,被悟空一一識破,三打白骨精。最後白骨精變成觀音模樣,又被悟空打成原形。可惜唐僧人妖不分,是非不清,反責悟空濫殺人命,逐走悟空。
第18集 誤入波月洞
唐僧在鍾聲引導下,誤入波月洞,被黃袍怪所擒,八戒、沙僧前去搭救,也被黃袍怪擒獲。先前被黃袍怪掠來的寶象國公主,為讓唐僧送信回國,好前來搭救她,假意答應黃袍怪成婚的要求,勸說黃袍怪放走唐僧師徒三人。
第19集 唐僧變老虎
唐僧到寶象國送到書信,八戒逞能與沙僧去救公主,不敵,反而讓黃袍怪知道了公主托唐僧送信之事,於是化成英俊少年,來到寶象國。黃袍怪對國王說,是老虎精咬走公主,自己仗義相救,而老虎精便是唐僧,並作法把唐僧變為老虎,關了起來。
第20集 八戒請悟空
白龍馬變為女侍者,斗不過黃袍怪,反而受傷。八戒只得去花果山請大師兄回來幫忙。悟空聽說師傅有難,立即與八戒同回寶象國,與黃袍怪展開一場惡斗,救回公主,保唐僧繼續西行。
第21集 平頂山遇險
平頂山的金角、銀角大王本是太上老君燒火的童兒,偷了太上老君的玉凈瓶、寶葫蘆和捆仙繩,下凡作惡,抓了唐僧要蒸熟來吃。悟空先是破了玉凈瓶,即又化作老道用假葫蘆騙走了來抓他的真葫蘆。
第22集 蓮花洞降妖
金角、銀角見斗不過悟空,去請乾娘九尾狐狸,用捆仙繩來抓悟空,悟空智取捆仙繩,沒抓住銀角大王,反而被捆。悟空設法逃脫,又以孫行者、行者孫、者行孫三個名字哄騙銀角,終於把銀角關進葫蘆,繼而打敗金角,救出唐僧、八戒和沙僧。
第23集 老國王托夢
烏雞國國王被妖道推入井中,妖道本人變作國王,占人妻子和王位。那死去的國王,在唐僧的夢中訴說冤情,請求除妖救他。悟空和八戒去井下,通過井龍王引路,背出國王的屍體,用還魂丹救活了他。
第24集 烏雞國除妖
悟空變作木箱中的小和尚,向王太子揭露了事實真象,並在大殿上用真國王掀開了假國王的面具,一場打鬥迫使妖道顯出原形。國王合家團聚,唐僧師徒繼續取經路。
第25集 悟空遇怪嬰
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兒子紅孩兒,自稱聖嬰大王,佔山為王,領著小妖魚肉山神,得知唐僧肉吃了長生不老,便化成受難兒童,哄騙唐僧。唐僧心慈致使被紅孩兒擒去。悟空前去搭救,卻被紅孩兒用火燒傷,惡毒攻心,摔入河中。
第26集 收服紅孩兒
悟空雖被救醒,但幾番爭斗,仍然失利,無奈去請觀音。悟空協助觀音用蓮花座誘惑紅孩兒上當被擒,又一再規勸紅孩兒不要玩劣,好生為人。紅孩兒表示從善,觀音收為童子,同去普陀。
第27集 車遲國比武
車遲國被虎力、鹿力、羊力大仙控制了朝政,宣揚邪教,迫使國王下令抓和尚服苦役,唐僧師徒到此正好湊成整數。悟空等不服,相約比武。先是箱中猜謎,悟空用智一一識破。繼而比試打座,羊力大仙暗中使壞,又是一場明爭暗鬥。
第28集 大聖除三妖
又一場布雲降雨的比賽。土龍王、小雷公和老電母迫於悟空的威力,倒過來幫助悟空取得了比試的勝利。三位大仙狗急跳牆,與悟空比試下油鍋,又失去了羊力大仙。終於正面沖突,大打一場。
第29集 夜阻通天河
黑魚精佔領了通天河,每年威脅村民要奉獻童男童女供他享用。悟空、八戒出於義憤,變為兩個小孩去引黑魚精出來,黑魚精正得意,被悟空擊敗。黑魚精生計,大熱天凍了通天河,引唐僧由冰上過河,活抓了唐僧。經過一番較量,悟空終於降服了黑魚精,為一方除害。
第30集 苦頭獨角怪
太上老君的青牛逃下凡塵,化為獨角怪,擄去唐僧,意圖加害。悟空雖有哪吒和兩個雷神相助,也難以制服。最終悟空與之鬥智斗勇,終於制服獨角獸,使之還原為青牛,還給太上老君。
第31集 女人國奇遇
唐僧師徒來到西梁女國,八戒誤食子母河的水而懷孕。為救師弟,悟空與掌握去胎井水的鞋子精展開斗爭。而西梁女王又看中了唐僧,要以身相許,讓出王位,唐僧師徒無可奈何。
第32集 琵琶洞逼婚
悟空設計逃出西梁女國,琵琶洞的蠍子女妖,又乘機搶去唐僧,女王為救唐僧被蠍子精毀容。悟空、八戒、沙僧與蠍子精展開殊死搏鬥,沙僧以水克火擊敗蠍子精,救出唐僧,悟空用法使女王恢復青春的容貌。
第33集 真假孫悟空
悟空因強盜搶奪財寶,自相殘殺,被師傅誤會,再次被師傅趕走,悟空到普陀山觀音處哭訴委屈。就在此時,又來了個悟空,打傷唐僧、搶走行李,沙僧怒不可遏,趕到花果山與悟空講理。沙僧打不過悟空,便到觀音處求助,不期又遇到了個孫悟空。
第34集 佛祖識彌猴
觀音說明悟空一直在此未離半步,那一個悟空定是假的。悟空聽說另有假悟空佔了他的花果山,又打傷師傅,便與沙僧同去花果山找假悟空較量。那知二人一見面,打成一團,便真假難分,幾經測試仍無效果,最後如來道出因果:一念之差,便生惡意,惡意便生妖孽。
第35集 被困火焰山
唐僧師徒來到火焰山,茫茫火海,欲渡不能。偏偏能滅火的芭蕉扇又在有奪子之仇的鐵扇公主之處,悟空無奈只得上門求借,鐵扇公主哪裡肯允。悟空急中生智變成小蟲,鑽進鐵扇公主的肚子,逼迫她交出扇子。悟空得到扇子非常高興,但滅火不成反被火燒,原來扇子是假的。悟空再去求牛魔王借扇,又是一場格鬥。
第36集 激戰牛魔王
悟空借不到扇子,變為牛魔王的樣子,從鐵扇公主處騙來了扇子,半路又被變成豬八戒的牛魔王騙了回去。於是一場奪扇的比武打得熱熱鬧鬧,最終還是悟空降服了牛魔王,同時觀音把紅孩兒送回來,讓他們母子團聚,誤會解除。鐵扇公主交出扇子,滅了火焰山的大火,讓唐僧師徒過了火焰山。
第37集 火燒盤絲洞
唐僧被七個蜘蛛女妖誑進盤絲洞百般戲弄,悟空闖進洞去救出師傅。卻不料豬八戒又被女妖迷惑抓了去,悟空來救八戒,八戒聽命女妖魔法,反過來與悟空大戰。悟空設計破了女妖之首綉娘的魔法。打敗女妖,火燒盤絲洞,綉娘逃走。
第38集 消滅蜈蚣精
黃花觀老道是個蜈蚣精,與綉娘是師兄妹。唐僧師徒在黃花觀誤食毒茶,除悟空一人倖免外,全部被擒。悟空為救師傅、師弟與二妖展開殊死搏鬥,好漢難敵雙拳,悟空自己被擒,逃脫後得知老道是個蜈蚣精,便去紫雲山借來大公雞,消滅了蜈蚣精。
第39集 金光塔平冤
祭賽國金光塔中藏有佛舍利寶物,於是塔身通體透亮,遠近聞名。忽一日天降紅雨,佛寶被盜。悟空通過打探,得知為百里之外碧波潭下的萬聖龍王,夥同九頭駙馬所盜。悟空和八戒前去討還,展開一場鬥智斗勇的較量,降服了九頭妖怪,奪回寶物,金光塔重現光明。
第40集 假西天遭難
黃眉怪占據小雷音寺,來抓唐僧師徒,悟空揭穿真相,與眾妖格鬥。唐僧、八戒被俘,沙僧脫身。黃眉怪打不過悟空,用能大能小的寶物金鈸把悟空關在其中,沙僧打暈黃眉怪,又設法讓悟空脫身,可憎又被金鈸夾住一條腿,施展不開。逃脫之後巧遇王母娘娘的侍女紫衣姑娘,偷來王母的鑽石,讓悟空的腿從金鈸中抽出。
第41集 彌勒收妖童
悟空救出唐僧、八戒,師徒四人重又團聚。悟空用兩扇磨盤化作金鈸重又夾住腿,設計生擒了黃眉怪。師徒一不留神,黃眉怪反奪回金鈸,抓走了唐僧,鑽石也落入黃眉怪之手。鑽石之事為王母所知,為救紫衣,沙僧用抓來的駝背妖換回鑽石,悟空去天宮還鑽石,遇到彌勒佛,得知黃眉怪為彌勒佛的黃眉童兒所變,便一同前去收服了黃眉怪。
第42集 悟空成名醫
悟空為救鄉民與巨蛇妖展開一場混天黑地的大戰,降服了巨蛇,得到紫陽真人秘藏的醫葯寶書,吞入腹中,成了名醫。朱子國王後為麒麟山妖王搶去,欲逼之為妻。好在妖王討好她,讓她穿了紫陽真人的紫金衣,反成碰不得的保護衫。唐僧師徒來到朱子國,八戒呈能揭了醫治國王的榜文,悟空初試名醫手段。
第43集 巧取紫金鈴
悟空答應朱子國王去救王後,變成小妖混進洞去,意圖偷到妖王的法寶紫金鈴,偷鈴不成,反被紫金鈴的魔法所擒,多虧沙僧、八戒設計救出。悟空他們計議,既然三件寶物都是紫陽真人的,何不去找他來降妖。紫陽真人來了,斗不過妖王反而被擒。悟空他們再次計議,設計把妖王誑到林中,讓他施展不開紫金鈴飛沙走石的魔法,終於成功。
第44集 勇闖獅駝嶺
獅駝嶺為獅、象、鷹三魔王占據,要抓唐僧來吃。悟空變成小妖進洞打探,被識破,裝入寶瓶。在瓶中悟空與鷹魔搏鬥,獅魔為救鷹魔打碎寶瓶。悟空得以逃脫後,與八戒設計騙獅魔來戰,悟空被獅魔吞入腹中。三魔王抓住八戒逼問唐僧下落。悟空在獅魔腹中作怪,降服了獅魔,並以獅魔交換回被俘的八戒和師傅。
第45集 大聖斗三魔
三魔不守信用,又在獅駝關展擺開陣勢,大戰悟空、八戒,終於不敵,唐僧師徒全部被擒。燒火開鍋要把他們蒸了來吃。悟空變鐵棒鐵鏟之類為他們四人的模樣,放於蒸籠中,脫身。唐僧又在鷹魔變化的客店中被捉。悟空忍無可忍,決戰三魔,終取勝利。
第46集 拯救比丘國
比丘國國王娶了狐狸精為妻,封了鹿精為國丈。那國丈和王後要各家各戶用竹籠裝著自家孩子掛在門口,以便他們運到山中,食人心肝。唐僧師徒來到這里,識破他們的惡毒用心,展開了一場真真假假的鬥智斗勇,救出孩子,懲治了妖精。
第47集 填平無底洞
靈山如來佛處的兩只老鼠,偷吃了點燈的靈油,變成了兩個女妖,到下界無底洞作怪。半途上闖入托塔李天王的大殿,一番求饒和討好,被李天王收為義女。得知唐僧肉吃了可以常生不老,便把唐僧抓來藏於無底洞中。悟空他們發現女妖是李天王的義女,便去天宮討個公道,幾經周折,救出師傅,還女妖老鼠的真面目。
第48集 糊塗老國王
老國王做了個惡夢,巫婆解釋說:只有殺掉一萬個和尚或者光頭,就能逢凶化吉。偏巧唐僧師徒四人來到這里,雖說憑他們的本領完全可以逃脫,但為了制止這場無辜的殺戮,師徒們主動地送上門去,關進牢里。乘夜深人靜,悟空變出無數小猴子,用剃刀削去了國王、王後、巫婆和王公大臣的頭發,個個成了光頭,國王還殺誰呢!原來前面要殺的人都讓王子放了。老國王不再糊塗,讓位給了好心的王子。
第49集 大鬧連環洞
玉華國國王有三個兒子,非常調皮,纏著八戒要學本領,好勝的八戒借了悟空、沙僧和自己的兵器給工匠照樣子打造,不料被獅怪偷了去。悟空他們打敗獅怪,奪回兵器,獅怪逃到牛怪那裡,聽說吃了唐僧肉能長生不老。這樣,悟空與牛怪便發生了一場唐僧的爭奪戰。
第50集 天竺國招親
月宮嫦娥的玉兔帶著玉杵和石臼跑到人間,自己變為天竺國的公主,卻把真公主藏了起來。唐僧師徒來到天竺國,去布金寺發現一個被關著的女孩,悟空前去打探,又被很快轉移。假公主看中了唐僧,拋綵球招親,說服了國王,硬把唐僧招來,逼著他與「女兒」成親
第51集 嫦娥收玉兔
悟空設法變出四個唐僧,加上真唐僧一共五個,讓國王和假公主無法下手。悟空去尋真公主的下落,卻被假公主用石臼打暈,關進了洞里。在洞里他看到真公主,並與八戒、沙僧同把公主救出。八戒看到玉杵上的字,知是嫦娥之物,便主動去請來嫦娥,收服玉兔。
第52集 靈山取真經
唐僧師徒在糊塗大仙的指引下到了靈山,拜見如來佛主,求取真經。先是因豬八戒私藏金銀而受責,繼而樹精作怪偷走佛經,湊成九九八十一難。終於真經顯字,得成正果。師徒們臨別難分難舍,悟空、八戒、沙僧決心護送唐僧返回長安,廣布真理。
拓展資料:
《西遊記》是中央電視台動畫部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火炬動畫分公司聯合製作的動畫作品,全集52集,導演方潤南。
該劇描述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共同保護唐僧由東土大唐去西天取經,沿途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師徒四人修成正果的過程。
作品於1999年7月23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大風車》首播。
⑷ 蜀山劍俠傳問題
本文節選自作者:三英二雲先生《道家超一流》
從道家一流並超一流人物梳理,簡約說明《蜀山劍俠傳》的仙人分類
一)劍俠、劍仙、半仙類,代表人物,就是初入門的峨嵋三代弟子們,如英瓊,《長眉》里嵩山二矮
二)散仙類,涵蓋最廣,甚至還包括未能真正度過四九天劫的旁門修士,如枯竹、乙休;按道家修煉的層次說,起碼煉就了元神,層次更高的煉就了元嬰(為飛升打好基礎),法力高者,前知能力最顯高下
三)地仙類,定義比較簡單,就是順利度過四九天劫的散仙們,但欲關已過,情關難脫,如赤杖,丌南公
四)天仙類,肉身飛升,或者元神飛升靈空仙界的的仙人們,如長眉
以上文字,乃為說明一流、超一流分類規則的草本
人名一覽
峨嵋派(3):太元真人、樗散子余道人、長眉真人任壽。1-3
前青城派(2):極樂童子李靜虛、五福仙子孫洵。5
後青城派(2):天都、明河。6-7
靈嶠宮(2):赤杖真人(劉)、赤杖仙姥。8-9
妙真觀(1):瑛姆。10
連山教(1):連山大師。11
巨木宮(1):巨木神君。12
水母宮(1):水母姬旋。13
幻波池(1):聖姑。14
紫雲宮(1):天一金母。15
大荒派(3):枯竹老人、盧嫗、大溟真人韓霄。16-18
青玕谷(1):蒼虛老人。19
小昆侖(1):合沙道長、鐵鼓仙周萌兄弟。20-22
神仙洞(3):申無妄、申無咎、申無垢。23-25
西藏派(1):鐵肩老祖巨山真人。26
青海派(1):姜真人。27
落神嶺(1):丌南公。28
西崆峒(1):軒轅法王。29
長狄洞(1):哈哈老祖。30
無門派(2):九天魔女陳紫芹、辛如玉。31-32
人物結局
飛升靈空仙府:
太元真人、樗散子余道人、長眉真人任壽、天都、明河、天一金母、合沙道長、申無垢、姜真人
地仙位業:
極樂童子李靜虛、五福仙子孫洵、赤杖真人(劉)、赤杖仙姥、巨木神君、水母姬旋、枯竹老人、盧嫗、蒼虛老人
待飛升:
瑛姆、連山大師、鐵鼓仙周萌兄弟
飛升極樂(佛門):
聖姑伽因、心如神尼(辛如玉)
不明下落:
大溟真人韓霄、鐵肩老祖巨山真人(按《蠻荒俠隱》所言,已然仙去多年,但由於不確定是否同一人)、丌南公、哈哈老祖、九天魔女陳紫芹、申無妄、申無咎
滅亡:
軒轅法王
人物目錄
共24批31人次【隨筆部分補了一個青海派宗主:姜真人,在人物目錄里暫付闕】
一)峨嵋派:長眉真人,任壽
採用小說:《長眉》、《北海》、《蜀山》等
基本歸類:超一流道家、玄門正宗
故事大概:東晉入道,明代中葉飛升
門派:峨嵋派開派鼻祖,四代而終
師承:樗散子余道人
衣缽:妙一真人齊漱溟
一代弟子:東海釣鰲磯玄真子、苦行頭陀、雲靈山巫山峽白竹澗正修庵白雲大師元敬、羅浮山香雪洞元元大師、黃山曉月禪師(滅塵子)、峨眉丹雲嶂全真洞簡冰如、峨眉凝碧崖太元洞乾坤正氣妙一真人齊漱溟、九華山鎖雲洞妙一夫人荀蘭因、峨眉山飛雷洞髯仙李元化、陝西太白山積翠崖萬里飛虹佟元奇、西天目山坎離真人許元通、巫山老楠嶺風火崖風火道人吳元智、雲南昆明池開元寺哈哈僧元覺、貴州香泉谷/落雁山愁鷹洞頑石大師、黃山文筆峰餐霞大師、成都碧筠庵醉道人、岷山萬松嶺朝天觀水鏡道人、武當翠屏峰墨蜂洞曾寧、落鳳山屠龍師太沈琇
以上分東海三仙和羅浮七仙
功法:《九天玄經》、《帝府天籙兜率真敕》(《青城》第8回)
洞府:峨眉山凝碧崖
主要關聯人物:九天魔女陳紫芹,血神子鄧隱,師弟水晶子(早期《蜀山》所撰人物,乃朱梅歷世師父之一)
主要關聯物件:紫郢、青索雙劍,天慧、乙光雙劍,七修劍(龍名金鼉,蟾名水母,雞名天嘯,兔名陽魄,蜈蚣名赤蘇,龜名玄龜、蛇名青靈)靈翠峰(凝碧簪)、神圭、赤烏球
二)前青城派:極樂真人/童子(五福仙子孫洵),李靜虛
採用小說:《長眉》、《蜀山》、《青城》、《峨嵋七矮》、《蜀山劍俠後傳》、《武當異人傳》、《天山飛俠》等
基本歸類:超一流道家、玄門正宗
故事大概:東晉入道,清中期尚流連塵世
門派:前青城派開派鼻祖,門下三代
師承:不明(參見長眉)
衣缽:秦漁(黃鍾)、陸敏;李健
功法:不明、霹靂震光遁法、先天太乙神雷
洞府:雲南雄獅嶺長春岩無憂洞
主要關聯人物:五福仙子孫洵(妻),百花仙子倪芳賢(情人)
主要關聯物件:乾坤針(36000根)、太白分光劍(石生)、顛倒八門鎮仙旗(秦紫玲)、某寶鏡(李健)、九烈陰雷(來自九烈神君,贈予峨嵋弟子向芳淑)
三)靈嶠宮:赤杖真人(赤杖仙姥)
採用小說:《蜀山》、《青城》、《蜀山劍俠後傳》
基本歸類:超一流道家、玄門正宗
故事大概:唐初成道,末以地仙
門派:靈嶠宮,門下三代
師承:不明
衣缽:阮糾等十六個弟子
1赤杖仙童阮糾、2姚瑟、4甘碧梧、6羅茵、7丁嫦、9兜元仙史邢曼
陳文璣、管青衣、趙蕙、尹松雲、花綠綺、宮琳、羅錦春
功法:不明
洞府:東海盡頭海上神山天蓬山絕頂靈嶠宮
主要關聯人物:赤杖仙姥
主要關聯物件:青靈囊、赤玉杖、諸天寶鑒、碧犀球、如意金連環、玉虎、三角金牌、藍田玉實
四)月兒島+紫雲宮(別府):連山大師
採用小說:《蜀山》、《青城》、《武當異人傳》、《峨嵋七矮》、《大漠英雄》、《長眉真人專集》和《翼人影無雙》
基本歸類:超一流道家、玄門正宗+異派宗主
故事大概:《長眉》故事的東晉已經成名,約《蜀山》正傳故事前約六百年解化
門派:連山教
師承:不明
衣缽:記名弟子玉洞真人岳韞,苦沙彌(末代徒孫),羊艮(末代教主,參見《翼人影無雙》),墨沙老人,葯夫子,黃蓮
功法:《九天玄經》
洞府:月兒島(藏真之所)
主要關聯人物:嵩山二老,金須奴,余英男,火無害
主要關聯物件:連山四寶(太乙清寧扇、子母龍雀環<大小兩對,青黃紅白>、璇光尺、離合五雲圭之陰圭)、《火神經》(火無害)、金鱗劍(岳雯)、連山十三寶(龍雀子環、璇光尺、煉剛柔、銷魂鑒、煩惱圈、遁形符、波羅刀、透霧分光寶鏡、綠雲仙席)
五)妙真觀:碧雯仙子,媖(瑛)姆/嚴師婆/嚴姑婆
採用小說:《蜀山》、《青城》、《北海屠龍記》、《武當七女》和《長眉真人專集》(只見於《蜀山》之預告,文本未見,《蜀山》凡四見關於《長眉》的預告,說《蜀山》之人物皆會在《長眉》有傳)
基本歸類:超一流道家、玄門正宗(但據開府時自述,應該也曾經歷了非玄門正宗的修道階段)
故事大概:東晉末已經出現,《蜀山》清初時,肉身坐化,以元神成道,尚未飛升
門派:妙真觀
師承:曾是水母姬旋的弟子
衣缽:姜雪君
功法:大玄天章、佛家大金剛須彌手法、乾天太乙無音神雷
洞府:江蘇太湖西洞庭山妙真觀
主要關聯人物:嚴人英、天聾老女、廉紅葯等
主要關聯物件:天龍剪(姜雪君)、銀河劍(嚴人英)、修羅刀(得自紅教番僧,贈金石廉)、太乙五煙羅(得自五台門下,贈峨嵋)
以下開始是:存疑未定類「超一流道家」或「一流上」道家人物
六)巨木宮:巨木神君
採用小說:《蜀山》
基本歸類:(超一流,暫未定)道家、五行【木】
故事大概:謫降人間
門派:巨木宮
師承:東天青帝之子
衣缽:不明
功法:不明
洞府:東極大荒山陰無終嶺東之巔
主要關聯人物:枯竹、沙紅燕
主要關聯物件:天木神針(曾贈沙紅燕,剋制幻波池先天五行之土遁)
七)水母宮:水母,姬旋(2006/5/28)
採用小說:《蜀山》、《峨嵋七矮》、《蜀山劍俠新傳》、《大漠英雄》和《蜀山後傳》
基本歸類:(超一流,暫未定)道家、五行【水】
故事大概:東晉末已成道(據蜀山預告長眉的故事推斷),《蜀山》清初尚有道家千三年末劫需面對
門派:水母一派,門下兩代
師承:不明
衣缽:北海絳雲真人陸巽、東海閔道姑或者北海廖仙姑(後者據《新傳》)
功法:不明
洞府:北海絳雲宮等
主要關聯人物:媖姆、凌雲鳳
主要關聯物件:癸水系法寶(五癸神光(244)、元癸神劍(252)、地寒鑽(288)、癸水雷珠(299)、玄陰真氣(302)、天一玄冰(305)、天玄屏)
八)後青城派:天都、明河(2006/5/26)
採用小說:《蜀山》、《柳湖俠隱》、《長眉真人專集》、《龍山四友》
【奇怪的是描寫此青城派發展的《青城十九俠》竟然沒有道明有天都、明河二老,奇】
基本歸類:(超一流,暫未定)道家、玄門正宗
故事大概:東晉末已成道,元初仙去
門派:青城派,四代而終
師承:不明
衣缽:矮叟朱梅、伏魔道人姜庶、(另有兩弟子:石道人、秦深)
功法:不明
洞府:青城山金鞭崖
主要關聯人物:龍鐵子(記名弟子),游居士(小師弟)
主要關聯物件:暫無
九)幻波池:聖姑,依還神姑,伽因/音
採用小說:《蜀山》、《青城》、《柳湖俠隱》、《峨嵋七矮》、《北海屠龍記》和《蜀山後傳》
基本歸類:超一流道家、旁門
故事大概:《蜀山》歸佛門飛升
門派:幻波池
師承:無師自通,另得一身毒國佛經
衣缽:玉娘子崔盈(後被李寧佛火煉滅)
功法:佛、道、旁門、梵教等,以五行禁制為最、乾罡五神雷
洞府:依還嶺幻波池(西南十七聖地之一,苗疆萬山之中)
主要關聯人物:白幽女(易靜),李英瓊,江芷雲(昔日同門),余巒
主要關聯物件:乾靈燈、毒龍丸、乾天一元神雷霹靂子(朱文)、先天水母坎金丸(英瓊)、太乙玄戈(英瓊)、太白金刀(英瓊)、某寶網(英瓊)、紫霆珠(易靜)、眾生環(易靜)、九曲柔絲(易靜)、天寧珠(申若蘭)、冷蟬沙(沐尚)、金剛靈石(李寧)、娑羅蒲團(李寧)、晶鏡(上官紅)
十)無終嶺:枯竹老人,枯竹子,枯竹禪師,公孫壽
採用小說:《蜀山》、《青城》、《武當異人傳》、《峨嵋七矮》、《柳湖俠隱》、《大漠英雄》、《長眉》和《蜀山後傳》
基本歸類:超一流道家、旁門
故事大概:唐初得道,隱大荒千餘年,自南宋季年起,便不與外人交往。
門派:青靈谷
師承:不明
衣缽:龍鐵子(柳湖)
功法:上清道法、36根神竹禁制、365峰天璣迷陣、前知(三萬里內事,略運玄機,了如指掌)、24年元神轉世修積(隱居前,曾發宏願,欲以旁門成道,為後人倡,許下極大善功。而外人只當我隱居在此,為人乖僻。實則內外功行並重,修持至苦)、枯竹禪、奇門七絕惡陣(230)、乾靈仙遁(274)、顛倒乾坤上清大五行挪移大法(277)
洞府:東極大荒山陰無終嶺青靈谷
主要關聯人物:金、石、方、元,阿童,竺氏三小,韋八公
主要關聯物件:巽靈珠,天心環之陰環(後贈金蟬)、太乙青靈箭(方元)、太乙青靈旗門(齊靈雲)、太乙六陽青靈辟魔鎧(錢萊)、365片太乙青靈竹葉神符、青靈火、青竹靈符
11)南星原:盧嫗
採用小說:《蜀山》、《青城》、《峨嵋七矮》、《長眉》和《蜀山後傳》
基本歸類:超一流道家、旁門
故事大概:唐初得道,隱大荒千餘年,自南宋季年起,便不與外人交往。
門派:南星原
師承:不明
衣缽:白癲
功法:不明(按與枯竹同門,所以也應該習的是上清功法)、(元神幻化,入世濟人)
洞府:東極大荒山陽南星原
主要關聯人物:米明嬢、東陽女、玄殊、崔晴(武當七女)、赤杖仙童(至交)
【特此聲明】:以上文章均出自新浪博客,皆為搜索引擎中各位新浪博主愛好《蜀山》朋友之轉載,本人並不知道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所有文章僅限交流學習,不可商用。
⑸ 火神和水神為了個女的打架是什麼電影
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西遊記里也稱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妻:王母娘娘,又稱為西王母
北方北極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
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極天皇大帝(手下:八大元帥,五極戰神(天空戰神,大地戰神,人中戰神,北極戰神和南極戰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極觀音
東方崇恩聖帝
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即東王公,名"金蟬氏",號木公)
北方北極玄靈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中央天宮仙位表
千里眼|順風耳|金童|玉女|雷公|電母(金光聖母)|風伯|雨師|游奕靈官|翊聖真君|大力鬼王
七仙女|太白金星|赤腳大仙|廣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玉兔|玉蟾|吳剛|天蓬元帥|天佑元帥
九天玄女|十二金釵|九曜星|日游神|夜遊神|太陰星君|太陽星君|武德星君|佑聖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金吒|木吒(行者惠岸)|三壇海會大神哪吒|巨靈神|月老|左輔右弼|二郎神楊戩
太乙雷聲應化天尊王善王靈官|薩真人|紫陽真人(張伯端)
文昌帝君|天聾|地啞
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長天王、持國天王、多聞天王與廣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黃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
四大天師:
張道陵、許遜(字敬之,號許旌陽)、邱弘濟、葛洪
四方神
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明神君。
四瀆龍神
黃河|長江|淮河|濟水河神
馬趙溫關四大元帥:
馬元帥又名馬天君,又稱華光天王、華光大帝
趙元帥即武財神趙公明,又名趙玄壇
溫元帥溫瓊,東岳大帝部將
關元帥關羽。
五方謁諦: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五炁真君:
東方歲星木德真君|南方熒惑火德真君|西方太白金德真君|北方辰星水德真君|中央鎮星土德真君
五嶽
東岳泰山天齊仁聖大帝 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 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 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 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
(五嶽帝君:東岳帝君,名金虹氏,東華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為東華帝君的四個兒子。)
及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東斗星君|西斗星君|中斗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為陰神玉女|丁卯神司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張文通|丁丑神趙子玉|六甲為陽神玉男|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
甲申神扈文長|甲午神衛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獅駝國》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星君
北斗第二陰精巨門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北斗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關破軍星君
(《獅駝國》中的北斗七星君為北斗星君的另一個稱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合起來又稱為"斗魁"或"璇",後三星組成斗柄,稱"杓")
八仙:
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張果老
增長天王手下八將:龐劉荀畢、鄧辛張陶,其全名為
劉俊、荀雷吉、龐煜、畢宗遠;
鄧伯溫、辛漢臣、張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羅睺(蝕星)|計都星|紫炁星|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氐土貉、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奎木狼、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三十六天將
蔣光|鍾英|金游|殷郊|龐煜|劉吉|關羽|馬勝|溫瓊|王善|康應|朱彥|呂魁
方角|耿通|鄧伯溫|辛漢臣|張元伯|陶元信|荀雷吉|畢宗遠|趙公明|吳明遠
李青天|梅天順|熊光顯|石遠信|孔雷結|陳元遠|林大華|周青遠|紀雷剛|崔志旭
江飛捷|賀天祥|高克
(三十六天將的版本是最多,以上僅供參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為東華帝君,估計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萊三仙:
福祿壽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說是西漢楊成,又一說中是唐陽城
財神趙公明、(一說比干范蠡為文財神);
壽星南極仙翁,女壽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師、玄武元帥。
龜蛇二將(又名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太玄火精赤靈尊神)
小張太子與五大神龍
黎山老母、鎮元子
龍王: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閏|北海龍王敖順|井海王
神霄派諸神
紫微北極大帝
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為道教虛構),玉清真王與神霄八帝合起來又稱為神霄九宸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黃帝)、九天雷祖大帝等。(太乙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真君、采訪真君)
九司三省與北極四聖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謝、天雷上相、玉樞使相、斗樞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極四聖:
天蓬元帥(豬八戒)手下天罡大聖、九天殺童大將(北斗第八星,又稱天殺大神)、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帥
翊聖元帥
玄武元帥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中國上古的主要大神們,諸如伏羲、女媧、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等等.
另外一些古代神話人物:
夔(kui):傳說中國東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體和頭象牛,但是沒有角,而且只有一條腿,渾身青黑色。據說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鳴般的叫聲,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會引起暴風。在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中,黃帝捕獲了夔,用它的皮製作軍鼓,用它的骨頭作為鼓槌,結果擊打這面鼓的聲響能夠傳遍方圓500里,使黃帝軍士氣大振、蚩尤軍大駭。
禺疆:「禺疆」為傳說中的海神、風神和瘟神,也作「禺強」、「禺京」,是黃帝之孫。海神禺疆統治北海,身體象魚,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雙頭龍;風神禺疆據說字「玄冥」,是顓頊的大臣,形象為人面鳥身、兩耳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支配北方。據說禺疆的風能夠傳播瘟疫,如果遇上它颳起的西北風,將會受傷,所以西北風也被古人稱為「厲風」。
猰貐(yayu):又稱為「窫窳」(yayu)。傳說猰貐曾是天神,被名為「危」的神殺死,後來被復活,但是變成了食人的怪獸。關於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種說法,比如人面龍身、大小和狸一樣,也有的說是人面牛身馬腿,或者說龍頭虎身的巨獸(如圖)。據說由於猰貐喜食人類,所以堯帝命令後羿將它殺死。
禍斗:「禍斗」原本是指傳說中居住在中國南部的少數民族,但是它被形容為外形象犬的妖獸,吞吃犬糞、並且噴出火焰。禍斗所到之處皆發生火災,所以古人將它看作火災之兆和極端不祥的象徵。也有說法稱禍斗吞食火,並且排出帶火的糞便。禍斗應該是在神話中被妖魔化的中國南方部落的象徵。
九頭鳥:原名「鬼車」,長有十個脖子、九個頭,據說它的第十個頭是被周公旦命令獵師射掉的。那個沒有頭的脖子不斷地滴出血,古人宣稱如果九頭鳥飛過,要吹滅燈火、放狗把它趕走。有些傳說宣稱九頭鳥的每一個頭擁有一對翅膀,結果18隻翅膀互相擠兌、導致全都派不上用場。另外,九頭鳥也被稱為「姑獲鳥」,這種鳥掠食人類兒童,喜好群居。
窮奇:「窮奇」是中國傳說中抑善揚惡的惡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蝟的毛皮、長有翅膀,窮奇的叫聲象狗,靠吃人為生。據說窮奇經常飛到打架的現場,將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惡行,窮奇會捕捉野獸送給他,並且鼓勵他多做壞事。古人也把那種不重心意、遠君子近小人的人稱為窮奇。但是,窮奇也有為益的一面。在一種稱為「大儺」的驅鬼儀式中,有十二種吞食惡鬼的猛獸,稱為十二神或十二獸,窮奇就是其中之一。
共工:共工是古代傳說中神農氏的後代、屬於炎帝一族,身為水神,共工有人的面孔、手足和蛇的身體。在黃帝的繼承人顓頊治世的時代反叛,被顓頊擊敗,共工怒而頭撞不周山(傳說中支撐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東南傾斜。之後共工仍不斷地作亂(代表洪水的爆發),最後被禹殺死(指治水成功)。
虛耗:虛耗是給人招來禍害的惡鬼。傳說虛耗身穿紅色的袍服、長有牛鼻子,一隻腳穿鞋著地、另一隻腳掛在腰間,腰裡還插有一把鐵扇子。據說唐玄宗曾經在夢中見到一個小鬼偷盜了自己地玉笛和楊貴妃的香袋,玄宗叫住小鬼,鬼自稱叫「虛耗」、喜歡偷盜他人的財物,也能偷去他人的歡樂、使他變得憂郁。玄宗大怒,立即喚人,於是有一個大鬼出現將虛耗撕成兩半吃掉了。大鬼指的是鍾馗。
五通神:中國傳說中的五個淫魔,據說在南方作祟,曾經有「北狐南五通」的說法,五通神經常到人家中找尋美貌女子。其實,五通神也被稱為五顯神,是泰山之神的五個兒子。《聊齋志異》中有一些關於五通神的記述,稱一名姓萬的書生斬殺了其中三通,並且重傷了另一通,最後一通被金龍大王之女的丫鬟XX,最後X盡人亡。
渾沌:也作「混沌」,是古代的凶神。傳說它形狀肥圓、象火一樣通紅,長有四隻翅膀、六條腿,雖然沒有五官,但是卻能夠通曉歌舞曲樂。還有一種說法稱渾沌是象狗或熊一樣的動物,人類無法看見它、也無法聽見它,它經常咬自己的尾巴並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渾沌便會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惡人,渾沌便會聽從他的指揮。渾沌是《封神演義》中鴻鈞道人的原型。
鑿齒:傳說中居住在中國南部沼澤地帶的怪獸或巨人。鑿齒長有象鑿子一樣的長牙,這對長牙穿透他的下巴穿出,他手中持有盾和矛。據說鑿齒掠食人類,黃帝命令後羿前往討伐,在經過激烈的搏鬥後,後羿在昆侖山追上了鑿齒並且將他射殺。鑿齒應該是在神話中被妖魔化的中國南方部落的象徵。
三足鳥:中國古代的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運行的使者。中國古代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鳥,人們敬仰太陽,三足鳥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徵來崇拜。據說由於三足鳥一共有十隻,不停地在天空中運轉,導致地上遭受旱災和灼熱的煎熬。堯帝命令後羿將所有三足鳥射殺,結果後羿射落九隻、留下一隻,從此太陽只有一個並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說法稱三足鳥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西王母和桃果:古代傳說中的西王母長有豹尾、虎牙,面目可憎、披頭散發,她掌管災害和刑罰,也令人類死於非命。也有說法稱西王母就是指昆侖山。西王母的果園中種植有「生命之樹」,每3000年便長出代表長生不老的桃果。桃果在中國神話中的意義相當於西方的蘋果,是令眾神得以長生的「神的食物」和「不死的神餚」(ambrosia),在波斯它被稱為haoma、在埃及被稱為sa。它的本質是女性的經血(menstrualblood),是諸多文化傳說中太母女神創造萬物的神聖之血;桃果上的凹陷亦被作為女陰(yoni)的象徵。在道教中,桃果象徵著處女、也代表成熟女性的體液,道士認為通過吸取這種體液可以使男子延年益壽(類似印度的Tantrism派對於女性「能力」的看法),比如經常看到的壽星捧桃圖,都會描繪一位前額碩大的老年男子用一根手指指向桃果的凹陷,根據道士的理論,壽星之所以長壽,是由於其前額儲存的女性體液的緣故,桃果的凹陷代表女陰,手指代表男性的性器,至於那些體液是怎麼來的,相信諸位都明白,不贅述。這也是道教中腐敗和縱欲的源頭之一,很多道士甚至在宮廷中進行類似的表演以蒙騙那些乞求長生的君王。
嫦娥:後羿的妻子,擁有傳說中「不死的神餚」掌管生命的魔法。由於嫦娥獨佔了神餚,使後羿非常嫉妒,因此嫦娥拋棄丈夫獨自一人居住在月亮上,並且只將神餚與女性分享,因此女性有月經,而男子則不能
白澤:號稱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通過去,曉未來。不過能說人言,曾應黃帝所求作鬼神圖鑒(內有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絕對神獸中的No.1^^《軒轅本紀》、《抱朴子(極言)》、《瑞應圖》有載。
化蛇:水獸。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英招:人面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只神獸而已。《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玄蜂:其實就是巨蜂,腹大如壺,蟄人,有毒,能殺人。《楚辭(招魂)》有載。
青牛:出名主要是作為老子的坐騎。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嵩高記》、《錄異傳》有載。
呲鐵:形狀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排泄物利如剛,可作兵器。《神異經(中荒經)》有載。
山臊:山神,人臉猴身,一足,能說人話,而且會變化,特別喜歡吃蝦蟹。《神異經(西荒經)》、《國語(魯語下)》、《訴異記》有載。
火鼠:又名火光獸。生活在火山中(非現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燒的森林),重百斤(體形應甚大),毛長接近一米,細如絲,見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製成「火烷布」(如果臟了用火一燒就可變干凈)。《神異經(南荒經)》、《十洲記》有載。
商羊:一足鳥,招大雨。《說苑(辨物)》有載。
訛獸:別名誕。人面兔身,能說人言。喜歡騙人,言多不真。其肉鮮美,但吃了後也無法說真話了。《神異經(西南荒經)》有載。
民鳥(此為一字):嘴為赤色,身為翠色。可御火。《山海經(西山經)》有載。
欽原:鳥,形狀象蜂,和鴛鴦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種巨蜂)。蟄獸獸死,蟄樹樹枯。《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鉤蛇: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水經注(若水)》有載。
遠飛雞: 又名翻明雞、目羽雞。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還。《洞冥記》有載。
腓腓: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養之可以解憂愁。《山海經(中山經)》有載。
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混沌: 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抵觸善人,憑依惡人。《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應聲蟲:居於人腹。宿主每發聲,腹中便有小聲效之,且會越來越大。以雷丸可治。《續墨客揮犀》、《隋唐嘉話》有載。
慶忌:又名要離。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黃衣黃帽,乘黃色小車,日馳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報信(亦有捉魚之說)。歷史上也有人名(吳王僚子,猛將)、塔名為此。《管子(水地)》、《太平預覽》有載。
並封:類豬,黑色,前後皆有頭。述盪則是左右有頭。《山海經(海外西經)(大荒西經)》、《周書(王會)》有載。:
夫諸: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山海經(中次三經)》有載。
當康: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可以預見豐年。《山海經(東次四經)》有載。
山蜘蛛: 巨蛛,大如車輪,其絲可止血。《南部新書》有載。
鳴蛇: 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磐磐之音。見則大旱。《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南海蝴蝶: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須足,仍有八十斤,極其鮮美。《嶺南異物志》有載。
幽(安 鳥): 類似有條紋的小猴子,經常發笑,看見人則躺倒,因叫聲得名。《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狸力:豬狀獸,腳後有突起,聲音就像狗叫。應該是有操土之能。《山海經(南次二經)》有載。
馬交:類馬,白身黑尾,頭有一角,利齒,四足為爪,發音如鼓聲。以虎豹為食。一說可御兵。《山海經(海外北經)(西次四經)》、《管子(小問)》、《周書(王會)》有載。
孰胡: 馬身鳥翼,人面蛇尾(與英招類似)。喜歡載人。《山海經(西次四經)》有載。
媼:似羊非羊,似豬非豬。在地下食死人腦,能人言。用柏枝插其頭方可殺之。《搜神記》、《晉太康地誌》有載。
患:身長數丈,類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腳於土中,雖在動卻不移開。唯灌酒能消。因為其為憂傷之氣所聚,酒能忘憂,所以可消。《搜神記》有載。
鬼車: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有載。
九嬰:水火之怪,為羿所殺。《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飛廉: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說其為風伯。但我覺得應該是操縱風力大氣的神獸更合理。《楚辭(離騷)》有載。
飛誕鳥:鳥,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膠,用其灑在樹上粘取飛禽食用,亦有時用其噴射,百發百中。《廣博物志》有載。
九尾蛇:巨蛇,體有鱗甲,腰以下有九尾,拖行,有鐵碰撞之聲。尾端有小孔,會噴射,如槍彈,中者非死即殘。《續子不語》有載。
奚鼠:巨鼠,居於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為禦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聲可以傳千里,它的毛發可以召集鼠類。《神異經》有載。
傲因::類人,穿著破爛衣服,手為利爪。襲擊單身旅人,喜食人腦。舌頭暴長,有時伸出盤在地上休息,用燒燙的大石擲之,可殺。《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虎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偃曝餘談》有載
還有 刑天、牛頭、馬面、判官、狐仙、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等。
覺得我的回答還不錯的話請採納我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