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視劇質感不如電影的質感

電視劇質感不如電影的質感

發布時間:2022-08-01 11:55:07

⑴ 為什麼中國電視劇畫面的質感比不上韓劇和美劇不是說清晰度,而是感覺外國的電視劇畫面像電影一樣,

我也是這種感覺,個人覺得:一是取景角度的,取景好視覺效果就好;二是後期製作的問題,韓劇後期都把演員皮膚修的非常漂亮,鏡頭中不和諧的角落也會模糊處理,整體看上去就非常高端;三是演員演技問題,韓劇和美劇感覺演員演繹的非常自然,這個國內不乏好演員,但是整體水平就有差距。

⑵ 電視劇質感由什麼決定

攝像機
主流的電影仍然是電影攝影機拍攝的,同理,主流的電視劇仍然是電視攝像機拍攝的。這兩種機器原理上很相似,但又有著一些不同,這是導致電視劇與電影畫面觀感有別的因素之一。這里僅就這個話題展開一下。1. 主流電影攝影機的畫幅以 S35 格式為主,而電視攝像機的感測器多為2/3英寸格式。這兩個尺寸差距較大,直接導致了景深的差別。電影畫面容易實現淺景深,也需要淺景深作為畫面語言。2. 電影攝影機以膠片為模擬對象,採用類似對數函數的光電響應曲線,這與電視攝像機普遍採用的伽瑪特性(指數為0.5左右的冪函數)在影調、寬容度方面有顯著不同。電影系統的總輸入輸出(光-電-光)特性比電視更接近直線。3. 一般來說,電影的放映媒介為投影機+銀幕,而電視的播放設備為電視機。前者有利於實現更大的色域,而後者的色域,出於兼容的目的,大部分還是顯像管時代按照熒光粉的特性設定的。這在攝影機與攝像機設計階段,已經決定了混色特性的不同。4. 主流(數字)電影攝影機已經實現了4K解析度,而電視攝像機還停留在高清(HD)水平,雖然最終播放時(例如網路上),畫面可能都是HD甚至更低的規格,但更高規格的采樣,意味著保留了更多的細節。總之,電影是為娛樂開發的專用系統,以影院及大屏幕為觀看媒介,機器的設計要以更好地表現電影語言為前提。而電視最初更多用於新聞的傳播,要求機器要在一定程度上便攜,操作簡單、快速,適應能力強。所以,從設計理念到觀賞體驗,電影與電視都不盡相同。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電視與電影的分別,已由兩種不同的系統逐漸過渡到兩種媒介,在數字化的時代,電影與電視在技術上一直在融合,也許將來,這兩個名詞的差別將僅僅體現在內容的創作和體裁上。

⑶ 看了這么多的電視劇,哪些電視劇呈現出的是電影般的質感

千古絕塵。雖然這部劇男女主的顏值一直被吐槽,可是電視劇的質感真的很不錯,無論從構景,特效還是場景搭建,都是電視劇里的頂級配置,完美的將仙界的仙氣展現出來了。

⑷ 為什麼電影和電視看上去畫面質感區別很大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大概是像素不同的原因吧,電影也有高清的啊,現在的數字電影等等的,以前不是錄製片子么~他那個像素就提不上去,電視是衛星轉播嘛,像素要比電影好點,不過現在的數字電影,數字電視就解決了這樣的問題么,應該好的數字電影和電視沒多大差別嘛,要是盜版碟當然不行了,不要買盜版碟哦,我們拒絕盜版!!!!!

⑸ 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是什麼!哪種更受歡迎!

電影時間比較短
看的過隱
電影和戲劇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電影是用畫面來表現內容的,運用的是蒙太奇表現手法,是「視聽語言」藝術。話劇則是運用舞台來表現內容,運用對話設置劇情沖突,場景只能用布景來轉換,舞台的空間很小,戲劇屬於文學范圍。電視既不屬於電影更不屬於戲劇,電視是隨著電影演變而來,但是跟電影的拍攝方法還是有些差別,電影是用膠片,光感色彩都比較鮮明,表現的事物比較生動。而電視劇則是運用錄象帶拍攝完成,其色彩質感遜色於電影。但是電視劇和電影本質上沒什麼區別。都是視聽語言。電影形式拍攝的傳統戲曲其實也屬於電影,因為傳統的戲曲只局限於舞台,布景.而電影拍攝出來的其實已經超越了這些限制,比如有些地方都是實景拍攝,其實也是用畫面來講述故事,但是那也只是一個時期中國電影在探索過程中運用的一個手法,現在很少有人在拍這類題材的電影了.其實<新白娘子傳奇>也是歌劇和電視的結合,但是大多數都接受了它是電視劇而不是歌劇形式.
長短是個很重要的差別,直接決定鏡頭的舒緩與緊湊,對白的豐盛與精簡,情節的遞進與跌宕,所以區別就是電影短電視劇長。

⑹ 為什麼電影單從視覺上看起來比電視劇有藝術氣息

一般電影工作者,即使用上了充足的光源,感光度極高的底片(或是數碼機器),他們仍然習慣把光圈開大,逼迫景深變短變淺,以營造出電影視覺的質感。早期的電視,因為數碼技術較差,機器和鏡頭的匹配性,也偏重於新聞性。


在創作電影故事的過程中,通過觀看、分析、再回到生活本身的過程,我們能夠增強自己的分析能力、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我們將成為更有趣的人。

⑺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電視劇畫面有電影的質感

不得不說,我們國內的電視劇多年以來都是阿寶色的質感,濾鏡和磨皮讓人物角色皮膚鮮亮,以此爭奪觀眾的眼球。但是,其實觀眾看多了這樣的電視劇難免會有審美疲勞,會覺得有點粗製濫造。於是,我們會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電視劇逐漸朝著電影的調色和質感方向發展,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一、表現出細節,讓電視劇更加貼近現實

要說起電影質感的電視劇,就不得不提一下最近播出後大火的懸疑大片《隱秘的角落》,這是典型的畫面十分有電影的質感的電視劇,它對於角色的膚色、場景的細節呈現都十分貼近現實,不會像以往電視劇那樣美顏和濾鏡有虛假的感覺。

最後,各位讀者,對於小編總結的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電視劇有電影的質感的問題,您還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嗎?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一下!

⑻ 為什麼電視劇的色彩要比電影真實.

哈哈,樓主沒有說反,按照常理來說,由於很多電影是用膠片來拍,色彩一定會比用攝像機拍出來的電視劇要真實。但樓主之所以感覺電影的色彩沒有電視劇真實,是因為,電影在中期拍攝結束後,由於要讓電影賦予電影的質感,在後期製作中,後期人員通常會對電影進行「調色」,調了色的影片才會更有「電影的感覺」,如《集結號》的整體偏灰藍等等,調色的過程我就暫時不在這里多說啦。
電視劇製作的由於相對「粗糙」,而且電視劇更注重劇情而非場景,所以不需要有那麼強的劇場感,所以電視劇通常不會進行後期的調色處理,從而電視劇會使觀眾感覺更生活化,所以樓主會認為電視劇的色彩比電影「真實」。

⑼ 為什麼電影和電視劇畫面色彩和質感不一樣前期器材不同還是後期處理的原因

他們播放所使用的器具不同……電影院使用的是投影儀……等於說是利用光把畫面打出去……所以可能顏色比較白……而電視上使用的是類似一個個很小的光能合成的顯示器……材料不一樣……而且電影院屏幕比電視大很多……所以有些小細節你可以直接看到……電視就不行了……

⑽ 為什麼總覺得中國的電影和電視劇的畫面總有點不一樣,怎麼回事啊

是中國跟外國的不一樣? 還是中國的電影和中國的電視劇不一樣?

如果是國內外問題話,關鍵是用的膠片不一樣。大陸的電視劇大多是用標清設備拍攝,港台的純屬電視拍攝。港台劇跟韓劇一般拍的都是都市劇肥皂劇,很少會拍歷史大片或者大場面之類的片子。港台劇跟韓劇是以人物填充整個畫面的,拍這樣的電視劇不可能精耕細作,大批量生產的必須在每一個環節都有所縮減。一方面體現在膠卷上,因為港台劇跟韓劇整個畫面來來去去都是那麼幾個人,不像內地拍的歷史劇武俠劇大場面優美的畫面那樣,港台的不需要高清晰的畫面。打個比方,港台的就如新聞報紙記者的普通照相機,而內地的卻是攝影師專用的為了參加攝影比賽拍高清晰照片(譬如自然風光人文地理)而用的照相機。其對畫面效果要求是不同的。像港台劇和韓劇,畫面有一種朦朧的感覺,這不是拍攝的景象朦朧,而是技術上導致畫面的模糊。譬如有煙雨朦朧的畫面,如果用高清晰的拍出來會很真實很有層次感跟立體感,而像港台劇和韓劇的朦朧的感覺卻是很平面化很單調。港台劇和韓劇平面化的朦朧是分不出畫面各個景點的遠近的,而高清晰下的朦朧卻能夠分得出景點的遠近,越近就越清晰越遠就越朦朧,這就是有立體感有層次感而顯得更真實! 彷彿如山水畫一樣充滿藝術魅力。

以電視劇來說,通常DVD的發行是若以Dolby Digital 2.1解碼就不錯了,以Dolby Digital 5.1解碼,真的少見。因為這樣的製作多是運用在電影的DVD上;要用在電視長篇劇集,成本必提高很多。內地製作人張紀中拍攝射鵰英雄傳開始就採用高清晰膠片進行拍攝,他拍的《神鵰俠侶》就是採用Dolby Digital 5.1解碼的,攝象機跟膠片是最先進的,可是國內的DVD沒有這個技術,因此即使是國內的發行的《神鵰俠侶》D9版本都不是最清晰的,而日本發行的《神鵰俠侶》DVD是最清晰的,是採用了日本最先進的技術。可是這樣的高清晰電視劇放在現在的一般電視機播出的時候的清晰度卻打了折扣,原因這不是高清晰的數字電視。內地的電視劇之所以率先標清設備拍攝或者高清晰膠片來拍攝電視劇,其實跟數字電視的普及是密切相關的。
像很多人感覺日劇的畫面效果非常細膩,色調和質感都很棒,就是因為日本電視劇全部使用的高清技術拍攝。而國內是從《大宅門》宣稱的第一部高清劇。樓主有興趣的話可以去仔細觀察下這部劇早畫面上和其他劇的不同。

廣州在2005年就提出三年之內普及數字電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已經陸續普及數字電視,中國提出要在2010年東部發達的確全面普及數字電視,而在2015年全國范圍之內都要普及數字電視。數字電視是比現在一般的模擬電視要清晰許多的,尤其是高清晰的液晶數字電視。當全面普及數字電視的時候,港台劇韓劇那些用模擬電視的硬體拍出來的電視劇就會被高清晰的數字電視所淘汰。而大陸現在的採用高清晰的設備拍出來的電視劇去依然能夠在數字電視普及的年代得以在電視上播出。現在很多的港台劇跟大陸的一些大製作的歷史劇武俠劇在一般的電視機播出畫面清晰度是沒有太大差別,可是一旦到了數字高清晰電視機上就形成強烈的對比了。大陸的大製作的歷史劇武俠劇是更適合在數碼高清晰電視機播放的。
==============================
如果是電影和電視劇的問題話,最關鍵的是在於存儲的介質。
傳統的電視應該是「磁傳教的」,傳統的電影側是「膠片傳教」。我說的是傳統的。比較老的電影,都是膠片拍的,膠片的質量也不一樣。傳統的電視是磁帶,所以叫磁傳。
電影膠片是從照相的感光技術上發展而來的,說得膚淺通俗點,就是相當於把一幅幅一連串時間內連續拍的照片不停按順序翻動(就是投影)。大家當然知道感光效應的敏感度,所以膠片在質感上非常的棒,更貼近藝術效果。
而電視的磁帶其實就是相當於過於我們用的收音機聽歌的那種磁帶的升級版。它是靠把圖象和聲音信息轉換成磁帶上的磁點軌跡來記錄畫面的,在電視上播放時又需要釋放這個信息。這種方式就比較粗糙,畫面效果不及膠片。
並且電影膠片的拍攝速度是24楨每秒,電視磁帶是25格每秒。呈現出來的畫面感覺自然也有所不同。
值得一說的是,現在的電視也好,電影也好,都有更加好的拍攝設備。即數碼設備。是以電存儲的介質。只與解析度有關了。現在都出來了高清電視與高清電影。你看守沒有HDTV??那就是高清電影,很清楚,十分的清晰。一般的電腦播放都力不從心,要求有很高的CPU處理能力,與顯存。建議你去下載看看。中國的有「高清世紀」,一部電影有10G的大小,是很可怕的。小一點的有MTV,可以試試。
(找了點資料,自己又補充了幾大段,累死偶了)

閱讀全文

與電視劇質感不如電影的質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山電影院 瀏覽:945
電影網站推薦動畫 瀏覽:186
中國維和警察電影有哪些演員 瀏覽:360
10部頂級荷爾蒙動作電影名字 瀏覽:15
周潤發主演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660
泰國電影銀飾 瀏覽:178
手機上在線看的電影怎麼在電腦上播放 瀏覽:968
追凶電影美國 瀏覽:545
第一次港劇電影 瀏覽:37
剪映如何剪出電影效果 瀏覽:438
長城電影女主角神仙顏值 瀏覽:351
劉德華電影開場 瀏覽:298
親子情電影網 瀏覽:516
電影有個愛字的有哪些 瀏覽:108
鍾真所有電影大全 瀏覽:818
看3d電影12排電影院 瀏覽:188
國外電影叢林里的電影 瀏覽:542
2016電影好看的有哪些 瀏覽:223
1980年大眾電影雜志 瀏覽:376
霸王別姬電影論文題目有哪些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