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盧衛國的介紹
盧衛國,漢族,45歲,河南人。中國電影編導、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電影電視家協會理事、現任河南影視集團影視部主任。
❷ 求了解陳天星先生的個人資料
國內知名影視製片人、導演、演員。
民革瀘州市委委員、瀘州市政協委員、瀘州市電影電視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首屆民辦教育傑出人物理事會理事。
國家一級跆拳道裁判、一級散打裁判、一級截拳道教練、武術高級教練、跆拳道高級教練。
榮獲「民革四川省委社會服務先進個人、民革四川省委抗震救災先進模範」。
榮獲「瀘州市首屆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中國西部「先進文化企業家」」。
曾兩度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表演專業和導演系電影導演專業,現為西南大學在職研究生。
自幼研習李小龍截拳道功夫,曾師從世界功夫巨星李小龍之師弟梁挺先生學習詠春拳,被媒體譽為「李小龍截拳道功夫精神最忠實的追隨者與傳播者」。
主演與導演的作品:《李小龍截拳道教學片》、《功夫驕子》、《英雄無界》、《恐懼深寒》、《李小龍外傳》、《驚悚情人節》、《追星家庭》、《陳真新傳》、《截拳道》等影視作品,參拍了《俠客行》、《火種》、《酒巷深深》、《狂莽驚魂》、《紅色記憶》等影視作品。
2009年電影新作《偶像先鋒》、《武者歸來》、《詠春拳》、《截拳道2——武道》(全球院線電影)等。
❸ 天星影視藝術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陳天星
中國民革黨員瀘州市政協委員
民革瀘州市委委員
天星影視藝術學校校長
北京天星兄弟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全國優秀民辦教育家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北京市電影導演協會會員
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
瀘州市民辦教育家學會副會長
《瀘州民辦教育》編委會副主任
民革瀘州市三支部主委
瀘州市民革「先進黨員」
瀘州市首屆酒城英才(入圍)
民革四川省委社會服務先進個人
瀘州市電影電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西部「先進文化企業家」
民革四川省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瀘州市首屆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
全國首屆民辦教育傑山人物理事會理事
吉林省國家緊急救援救助中心「公益大使」
曾兩度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表演專業和導演系電影導演專業。
自幼研習李小龍截拳道功夫,曾師從世界功夫巨星李小龍之師弟梁挺先生(葉問宗師弟子)學習詠春拳,被媒體譽為「李小龍截拳道功夫精神最忠實的追隨者與傳播者」。
陳天星先生是影視、武術界位既懂影視表演、影視導演、動作指導,又精通武術、同時還具備豐富學識的影視藝術學院專業領導人,其先進事跡曾被人民日報、加拿大星島日報、新加坡聯合早報、香港大公報、中華工商時報、北京法制晚報、華商報、大河報、南方周末、北京電視周刊、中國電影、廣州日報、華西都市報、成都商報、四川日報、中央電視台、四川衛視、上海東方衛視、湖南衛視、內蒙古衛視、吉林衛視、貴州衛視以及新華網、新浪網、北國網、中新網、鳳凰網、中青網、騰訊網、千龍網、網易等國內外近千家媒體追蹤報道。
❹ 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有什麼用
可以參加該團體的各種活動。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相當有社會上的一個群體,成為會員就相當於與擁有了團體活動資格,其作用可以參加該團體的各種活動。
❺ 中國電影家協會的相關介紹
召開情況
中國電影工作者1949年 7月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了中華全國電影藝術工作者協會,選舉陽翰笙為主席。1952年實際停止活動。1954年 4月召開了第二次代表大會,成立了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選舉蔡楚生為主席。
1960年 7月,召開了第三次代表大會(當時稱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改名為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蔡楚生繼續當選為主席。1966年後,協會被迫停止活動。
1978年,協會恢復,1979年11月,召開了第四次代表大會,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改名為中國電影家協會,選舉夏衍為主席。
1985年 4月,在第五次代表大會上,夏衍繼續當選為主席。協會直屬單位有中國電影出版社和《大眾電影》雜志社。協會下設電影史、電影藝術、外國電影等研究部門。
主辦刊物
《電影藝術》、《大眾電影》、《世界電影》、《中國電影年鑒》、《中國電影報》。協會於1962年創立了《大眾電影》讀者評選的電影百花獎。1981年,又增設了由電影藝術家評選的電影金雞獎。到1985年底,協會在21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分會;在協會的領導下,成立了中國世界電影學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等13個專業學會。
宗旨和任務
協會的宗旨和任務是團結全國各民族電影工作者(包括台灣、港澳及海外華僑電影工作者),繁榮和發展中國的電影事業。它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促進電影創作,推動電影研究和評論,開展藝術、技術、事業等各項學術活動,並積極推進中外電影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往來。
❻ 這個人叫什麼
王迅,
1974年11月27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四川省總隊政治部文工團編劇、導演、喜劇演員。四川省青年聯合會軍隊政法界秘書長,成都市青年聯合會委員,四川省曲藝家協會理事,成都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
代表作:《瘋狂的石頭》中飾演「四眼秘書」。《民兵葛二蛋》。《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港囧》。綜藝真人秀《極限挑戰》節目。
❼ 大決戰演員表
《大決戰》電視劇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制,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鹿鳴影業承製,高希希執導。大決戰主要演員有:唐國強、 劉勁 、王伍福 、郭連文 、王健 等等。
1、唐國強
王建,演員,男,河南省話劇藝術中心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河南省電影電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
2018中國(銀川)互聯網電影節評委會副主席,河南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理事,河南省電視劇、電影專資項目評審專家、河南省優秀文化志願者,全國多城市宣傳大使。
❽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管理系的師資簡介
系主任 張成海 教授
高級記者,從事新聞、影視工作三十多年,其間十二年擔任省電視台業務副台長,采寫和製作了大量優秀新聞、電視紀錄片作品及獲獎作品;策劃、組織、編導了《蜀漢文化之春》、《春風花雨》、《萬眾一心跟黨走》等有影響的大型文化晚會;組織、指揮和參與拍攝了《山村的故事》、《忠誠》、《公安局長》等全國獲獎的電視劇;出版了個人專著《城鄉姻緣錄》等,具有較強的策劃創意能力、管理水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扎實的理論功底。省委宣傳部新聞閱評專家組成員。
倪喜玲 教授
影視編導與管理系黨總支書記.教授。
從事教育和廣播科教工作三十多年,編輯出版青少年專著十二本,論文.專題節目曾榮獲國家級和省級大獎,多次成功組織策劃省級大型青少年教育、教學活動,在全省及全國產生較大影響力。她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創新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學校廣為推廣。她關愛每一位學生,連年被評為優秀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
主任助理冉峽
新聞與傳播學碩士研究生、講師,2003年參與國務院立項專題片《命運的遷徙》後期製作,2003至2004年期間曾多次參與中央電視台、上海衛視系列專題片的拍攝製作工作,2008年8月赴北京參加「SONY高清技術學院」中級班培訓並結業,2009年獲得大洋培訓師認證,2009年取得APPLE FCP 國際認證,2010年獲索貝培訓師認證。自2005年任教以來,一直擔任《非線性編輯》、《電視攝像》等課程的教學,現致力於影視後期製作的教學研究及教材編寫工作。
程偉 教授
主任記者,從事電視媒體工作二十多年,在電視節目策劃、製作及製片管理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曾在四川電視台、重慶電視台、寧夏電視台的中英雙語《交流》、《乖娃娃》、《種太陽》等電視欄目擔任節目策劃及製片人,成為當地的優秀電視欄目。期間參與拍攝、製作了大量的優秀獲獎電視節目如《大巴山的孩子》、《外國人看成都》等電視節目,組織並策劃了「毛主席特型演員重走長征路植樹捐書活動」、「千個家庭現場繪陶申請吉尼斯活動」、 「中美青年越洋牽手活動」 等大量具有良好的社會反響電視現場活動。豐富的媒體實踐工作為專業課程的教學打下厚實的基礎,主要從事《電視節目策劃與製作》、《電視製片管理學》、《電視節目導播》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深受學生歡迎。
趙勇 教授
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他集演員、編劇、導演於一身,成功地塑造過不少人物形象,創作過多部電影、電視劇本,執導電視劇百餘(部)集,其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濠里人》《狄仁傑斷案傳奇》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播出。並五次獲得山東省精品工程獎;二次獲得中國《金鷹獎》及中國電視劇《飛天獎》。近年,他從事高等影視藝術教學工作,教書育人,充分發揮了「三棲」優勢,深受學生的歡迎。
王慈萍 教授 國家二級導演
策劃、導演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文藝晚會、文化訪談類節目、影視娛樂類節目、大型選秀類節目及獲獎作品。
選秀電視節目《老爸老媽才藝秀》獲全國電視台文藝聯合會頒發的二等獎。
《強者之歌》晚會獲得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署、中國殘聯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奮發文明進步獎」和四川省廣播電視廳、四川省殘疾人聯合會頒發的四川省第二屆「奮發文明進步獎」評選的一等獎。
小品《救救孩子》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第七屆群星獎銀獎。
彭小寧 教授 主任記者
四川省優秀新聞工作者,曾任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先後在省市廣播電視戰線工作了二十多年,采寫製作過《四川發現海螺溝千古冰川》、《六.二七煙案》、《四川資中縣解決農民負擔過重問題》、《白雪深情峨眉山》、《龍舟新潮》、《海螺溝》、《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多個電視新聞、文藝類作品,分獲全國、全省一、二、三等獎。撰寫發表論文數篇,分獲省級優秀論文獎和國際優秀論文獎。審發新聞社教文藝類節目5000多組,完成各項宣傳報道任務。
石敏 教授
新聞文學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多年媒體營銷管理、市場研究經驗。媒體管理資深顧問、職業培訓師。
她多年擔任欄目製片人,負責欄目的策劃、製片、采訪、編輯、文案、經營等各項工作,熟悉電視節目流程和電視台內部運營規律。她首倡媒介資訊推廣,主理媒介營銷及資訊推廣工作。一方面,將收視率分析、客戶資源分析、競爭對手分析、頻道時間資源分析等加以綜合利用,定期向主管經營台長提供經營策略分析報告。另一方面,結合多年客戶服務經驗,定期拜訪4A公司、媒介購買機構和大客戶,向他們推薦有價值的媒體資訊。
朱丹 副教授
四川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美學碩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影視編導與管理系副教授。先後參與並擔任《電影手冊》,《電影電視辭典》,《奧斯卡金像獎故事集》,《當代世界網路辭典》等書的撰稿人和編委。出版專著有《斯皮爾伯格研究》,《世界著名導演的鏡頭語言》,《實用影視導演技巧——影視導演直通車》。榮獲2003年首屆《詩國杯》全國詩歌大賽特等獎,並被授予「2003年度十大探索詩人」稱號。榮獲2005年《今日中華杯》全國詩歌大賽金獎。2010年9月獲第十二屆全國當代攝影藝術邀請賽藝術攝影類銅獎。同年10月應邀參展《就在眼前——2010成都當代攝影家邀請展》。
謝偉 教授
主任編輯從事廣播電視記者、編輯工作20多年,具有豐富的一線實踐經驗。曾擔任廣播電台記者、編輯,電視台新聞欄目記者、編輯、執行製片,電視文藝社教類欄目編導、策劃、製片人。曾到中國傳媒大學學習電視節目編輯製作;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組進修。獨立創作的電視專題、電視消息、電視評論、電視連續報道等作品多次獲得四川省廣播電視省政府一、二等獎。參與編排的新聞欄目榮獲四川省「十佳欄目」。
代表論文《改進新聞監督 推動司法公正》收入中國傳媒大學「傳媒法熱點問題與教學內容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葉非 教授
四川大學文化產業博士研究生,參與中宣部文化部多項內部課題研究,其中「文化產業進入國家後續產業振興規劃」等多項建議被國家採納。在《影視文學》《影視藝術》等核心期刊發表文章七篇。主講文化產業專業課程,深受學生歡迎,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
❾ 成都理工大學的編導本科在本校還是廣播影視學院本校有編導系嗎
成都理工大學的編導本科在廣播影視學院(統稱:編導與戲劇影視文學系)!本校沒有編導系。(窮究於理,成就於工)專業設置nbsp;nbsp;nbsp;※nbsp;播音主持藝術系專業nbsp;※nbsp;編導與戲劇影視文學系專業nbsp;nbsp;※nbsp;藝術設計與動畫系專業nbsp;nbsp;※nbsp;新聞系專業nbsp;※nbsp;表演藝術系專業※nbsp;聲樂藝術系專業nbsp;※nbsp;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系專業※nbsp;攝影系專業nbsp;※nbsp;傳播與經貿系專業※nbsp;管理系專業※nbsp;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專業nbsp;nbsp;編導與戲劇影視文學系是由廣播電視編導和戲劇影視文學兩大專業組成。編導與戲劇影視文學系現有兩個專業,7個專業方向。該系是使用數字技術手段,從事廣播影視節目策劃、創作、製作,以豐富的文化、藝術底蘊,融合科學思維和藝術思維,致力於廣播、電影、電視、網路等傳媒及戲劇影視文學創作人才培養的專業藝術系。nbsp;nbsp;nbsp;nbsp;編導與戲劇影視文學系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學識淵博、經驗豐富、德藝雙馨,斐聲於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界的教授、專家、學者和中青年骨幹教師。一批優秀的專家、學者、藝術家會聚於斯,他們對事業孜孜以求,用自己的藝術實踐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夯實了對各專業和專業方向的文化、藝術、科技的基礎,努力做到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性教學的緊密結合,培養學生成其為應用性、復合型「一專多能」的高級藝術人才。編導與戲劇影視文學系學術帶頭人及專業教師nbsp;nbsp;陳祖繼nbsp;教授、高級編輯、副院長、系主任,兼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廣播影視文學創作方向主任nbsp;nbsp;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研究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四川省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省作協主席團委員、四川網路視頻台副台長。主要作品:電視劇《長江第一漂》編劇之一,榮獲「金鷹獎」一等獎和「飛天獎」特別獎;長篇報告文學《鐵血》榮獲四川省第三屆優秀文學作品一等獎;長篇紀實文學《長江魂》獲四川省優秀報告文學一等獎;所著紀實文學《堯茂書首漂長江記》榮獲全國首屆優秀圖書「金鑰匙」一等獎。張樂平nbsp;教授nbsp;nbsp;編導與戲劇影視文學系副主任兼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電視編輯方向主任。曾任成都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導演、高級剪輯師,被譽為「成都軍區第一把『剪刀』」。其主要作品《突出重圍》獲「飛天獎」剪輯提名,同時,擁有豐富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其作品在全國軍內影視作品評比中多次榮獲大獎。廖全京nbsp;教授nbsp;nbsp;四川省戲劇家協會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第六屆主席團委員、著名影視評論家、劇作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深厚的學術造詣。主要學術論文有:《中國戲劇尋思錄》、《話劇藝術通史》(撰稿人)。潘劍琴教授nbsp;nbsp;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教師,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文藝節目創作方向主任。長期從事演藝事業,系表演藝術家。其發表作品,涉獵甚廣,話劇、電影、電視劇、童話劇、廣播劇、小說、詩歌等,出版發表作品約四百萬字,劇本曾多次獲獎。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話劇研究會會員、四川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其事跡載入《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戲劇家傳集》。徐先貴nbsp;教授nbsp;nbsp;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文藝編導方向主任。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曾任四川電視台導演、製片人。編導電視作品:《火花》、《巴金故鄉行》、《華夏一奇》、《都江堰祭祀》、《拉「保保」》、《旅遊勝地——峨眉山》、《冰之夢——感受哈爾濱》等曾榮獲四川省優秀電視片,全國第四屆百家電視台音樂節目展、省級和國家政府級多項大獎。並入選為《中國電視藝術年鑒2006卷·電視藝術人物篇》和《中國當代文化名人詞典》。顧nbsp;nbsp;萌nbsp;教授nbsp;nbsp;1985年起調四川電視台工作,任《四川新聞聯播》主播,同時擔任各類大型文藝晚會的節目主持人。1991年,參與主持首屆《四川國際電視節》開幕式晚會,和首屆《國際民間藝術節》晚會等。1992年開始主持四川電視台品牌欄目《文化多棱鏡》至2004年,欄目曾被評為四川省優秀欄目,其端莊典雅的主持風格得到同行的肯定和廣大觀眾的喜愛。並率先成為采編播一體的節目主持人。曾多次隨四川電視台采訪小組遠赴東歐、南美洲采訪,並出色的完成了采訪報道任務。顏nbsp;nbsp;林nbsp;教授nbsp;nbsp;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師,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專業。曾任四川電視台錄制部主任,四川省有線電視台總工程師,現為中國錄音協會理事,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會員。鄒厚榮nbsp;教授nbsp;nbsp;《市場營銷》、《廣告與廣告策劃學》、《公共關系學》主講教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