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中常用什麼視點和什麼角度
15種拍攝電影常用的鏡頭
按景別分:
特寫(包括超特寫):為了使觀眾注意到人物面部表情或者其他特徵。
中景:一般為半身像,為了體現人物正在進行的動作,比如使用某個物品,或人物肢體語言很重要。
遠景(包括超遠景):為了表現所有環境或表現人物的渺小,烘托氛圍等等。
視點鏡頭(POV):拍攝畫面為角色的視角,為了使觀眾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類似於第一視角的FPS游戲畫面。
按人物數量分:
單人鏡頭(solo)
雙人鏡頭
三人鏡頭
依此類推
按鏡頭角度分:
平視鏡頭(eye level):拍攝畫面保持水平,一般不影響畫面中的人物關系
仰角鏡頭:畫面仰視,為了表現角色形象高大或佔主導地位。這里的仰角鏡頭不一定指的是鏡頭是向上拍的,有時候也指的是畫面中各個人物在空間位置上的關系。例如一個向下俯拍的鏡頭,但是畫面中主體的空間位置要高於次要人物的空間位置,那麼這個鏡頭也可以算是用來表現主角的高大。
俯視鏡頭(頂視鏡頭/鳥瞰/航拍):為了表現角色的弱小或展示所有環境。
斜角鏡頭:拍攝畫面傾斜,為了使觀眾注意到畫面的不平衡,表現某種意義的失調。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過肩鏡頭:拍攝畫面在角色肩膀水平之上,一般表現拍攝鏡頭是處於一個旁觀者的視角。最常見的就是兩個人面對面對話,這種時候經常採用過肩鏡頭。
跟隨鏡頭:平移,鏡頭向左或向右移動。跟隨主體移動。
搖臂鏡頭:鏡頭向上或者向下移動。
滑軌鏡頭:鏡頭向前或者向後移動。
變焦鏡頭:畫面空間不變,只是畫面拉近或拉遠。
無規則運動鏡頭:鏡頭圍繞一個主體不定向運動,一般可以增強畫面的運動感,使畫面更有張力,缺點是畫面看起來有些混亂。例如《諜影重重》系列裡面的動作戲就是無規則的運動鏡頭。
360°環拍:展示角色的同時,也全方位展示了環境。
2. 什麼是第一視角鏡頭
就是以角色當下看到的景物作為鏡頭
3. 第一視角的電影為什麼這么少
1是第一視角對場景情節的表述限制性較大,很多場景情節無法展現。
2是第一視角會有很多人有眩暈的感覺,影響這部分觀眾的體驗。
所以第一視角只能是少數特殊題材的電影採用。
4. 誰看過全部用第一視角拍的電影
曾經轟動一時的恐怖片《布萊爾女巫》,從頭到尾都是第一視角。
《羅拉快跑》和《不良教育》當然不算,特別是《羅》,大部分都是第三視角拍攝嘛
5. 電影中第一視角什麼意思
就是,以『我『這個字開頭的人物角色。第三視角是,他。
6. 用第一視角拍電影的優點
比較有代入感。用第一視角拍電影的優點還有給影片增加了極大的真實性和親切感。可以讓人產生沉浸式的體驗和極強的代入感,不局限於長片和短片,都可以採用第一人稱拍攝的方式,以增加真實與身臨其境的感覺。
7. 第一視角第三視角的定義是什麼哪位仁兄知道
第三角投影法
1.凡將物體置於第三象限內,以「視點(觀察者)」→「投影面」→「物體」關系而投影視圖的畫法,即稱為第三角法。亦稱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開方向,以觀察者而言,為由遠而近之方向翻轉展開。
3.第三角法展開後之六個視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視圖而言,其右側視圖位於前視圖之右側,而俯視圖則位於前視圖之正上方
8. 第一視角、第三視角是怎麼定義的
第一視角主要是我們平時用得多的包括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第三視角是俯視圖,主視圖和右視圖.具體定義也記不太清了
9. 電影《決戰中途島》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7.8。
《決戰中途島》是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由伍迪·哈里森、盧克·伊萬斯、帕特里克·威爾森、曼迪·摩爾、艾德·斯克林、淺野忠信等主演的電影。
影片改編自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反法西斯盟軍節節敗退的局面。
同時,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著名「以小搏大」的戰役之一,在海空軍力大幅弱於日本的情況下,美軍以沉沒一艘航空母艦為代價,一舉擊沉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一艘。
此次戰役的勝利,徹底改變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格局,為二戰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9)電影第一視角定義擴展閱讀:
歷史原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此後3個多月里,日本佔領了東自威克島、馬紹爾群島,西至馬來半島、安達曼和尼科巴各島,幾乎完全控制了整個西太平洋。
日本偷襲珍珠港雖然獲得了重大勝利,但美國航空母艦當時不在港內,一艘也沒有受到損失。
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決心摧毀美國航母艦隊。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就要拿下位於夏威夷群島東北方的美國重要航空基地——中途島。
雖然攻擊中途島的計劃被列為日本最高機密,但美國海軍情報局與英國以及荷蘭相關單位緊密合作,於1942年5月——中途島海戰打響前夕——成功破解了日本海軍通訊系統部分密碼,並判明了日本下一步的行動目標。
依靠這一情報,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召回了在太平洋西南方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大黃蜂」號以及因為參與珊瑚海海戰而正在珍珠港進行大修的「約克城」號,再加上約50艘支持艦艇,埋伏在中途島東北方向,伏擊前往中途島的日本艦隊。
戰斗過程驚心動魄,攜4艘航母之威來襲的日本航母編隊與以逸待勞的美軍航母編隊展開激烈對決,數百架戰斗機、魚雷機、俯沖轟炸機交錯攻擊。
然而,擁有情報優勢的美國人笑到了最後,中途島戰役美軍只損失一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陣亡307人;而日本卻損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332架飛機,還有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3700名艦員。
美國海軍首腦評價道:「中途島戰斗是日本海軍350年以來的第一次決定性的敗仗。它結束了日本的長期攻勢,恢復了太平洋海軍力量的均勢」。
參考資料來源:豆瓣——決戰中途島 Midwa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