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老電視劇(八九十年代的)
1、《射鵰英雄傳》,1976年上映。
該劇是蕭笙執導,白彪、米雪、梁小龍等主演的一部古裝武俠電視劇。該劇講述了郭靖和黃蓉的愛情故事。
2、《白發魔女傳》,1994年上映。
《白發魔女傳》是1994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武俠電視劇,改編自梁羽生同名武俠小說,由蕭顯輝監制,蔡少芬、何寶生主演。該劇描述了卓一航與練霓裳一段身份對立但又浪漫凄美的愛情故事。
3、《封神榜》,1990年上映。
是由港台大陸合作,1990年出品的古裝神話歷史劇,由郭信玲執導,冰天、顧漢昌、歐陽宇平、余又晨編劇,傅藝偉、藍天野、湯鎮宗、達奇、張曉林、徐婭、何威、王正偉等主演。
該電視劇講述了商末時期,由於紂王得罪女媧、殘暴無道,寵信妖女妲己,苦害生靈;周文王順應天時,招兵買馬,聘請姜子牙出山討伐紂王,最終推翻商王朝的神話故事。
4、《誓不低頭》,1987年上映。
《誓不低頭》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時裝電視劇,由梁材遠執導並監制,韋家輝編審,鄭少秋、曾江、郭晉安、羅嘉良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武師謝文武因被人陷害無辜入獄,十多年後方證實無罪,重獲自由後與真凶鬥智斗勇的故事。
5、《射鵰英雄傳》,1976年上映。
該劇是蕭笙執導,白彪、米雪、梁小龍等主演的一部古裝武俠電視劇。該劇講述了郭靖和黃蓉的愛情故事。
⑵ 反應八十年代電視劇有哪些
《我們的八十年代》、《溫州一家人》、《家常菜》、《幸福來敲門》、《正陽門下》、《你是我兄弟》、《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母親的戰爭》、《請你原諒我》
⑶ 反映八十年代的電視劇有哪些
1、《請你原諒我》
電視劇《請你原諒我》由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北京春天融和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新經典影業公司出品,由劉惠寧導演執導,吳秀波、吳越、海清、董潔、房子斌、王大治等主演。
該劇以20世紀70年代高考恢復為背景,圍繞幾名大學生的感情糾葛展開,通過講述他們在以後數年彼此間錯綜復雜的生活和情感境遇,展現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獨有的人文風貌。該劇於2011年12月21日在天津、安徽、陝西、河北衛視首輪上星播出。
2、《母親的戰爭》
《母親的戰爭》是由劉新擔任總導演、王義明導演,翹楚編劇,張少華、奚美娟、郝平、姜宏波、王茜華等主演的家庭倫理劇。
講述了以奚美娟和張少華為首的馬、梁兩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種種誤會和沖突引發的恩怨情仇以及兩代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本劇於2011年3月21日在北京影視頻道播出。 於2011年10月31日山東、河南、安徽衛視上星。
3、《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
《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是由胡坤創作同時擔任導演,沈佳妮、陳思成、張歆藝、張子晨等人主演的青春電視劇。劇情圍繞一些小青年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數十年間錯綜復雜的情感關系與友情糾葛展開,通過幾個年輕人的感情經歷,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充滿了讓人感動而又懷念的故事情節。
4、《當愛已成往事》
《當愛已成往事》改編自小說《雲上的日子》,是由張海東擔任製作人,夢繼執導,李光潔、郝蕾、高雲翔、譚濤、唐於鴻、劉越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共32集,於2009年10月30日起在濟南新聞頻道和吉林生活頻道播出。
該劇講述的是生於60年代,愛在80年代,交錯90年代的三對情侶的動人愛情和曲折經歷的故事,表現了光榮與夢想,陰謀與愛情這一永恆的主題。
5、《父輩的旗幟》
《父輩的旗幟》是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影視部出品的一部故事生活劇,由李小平執導,邱對編劇,聶遠、王力可、張默、曹磊、李小萌等人主演。該劇主要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初,一個大工廠的三個勞模師兄弟家庭間恩怨糾葛的故事。該劇已於2008年4月22日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時段播出。
《父輩的旗幟》作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獻禮片,將時代的變遷和發展濃縮在幾代人身上。該劇反映了80年代的人對崇高理想的追求和對生存價值的感悟,以及在急劇變革的年代裡,每個人的思想和感情的變化。
⑷ 有哪些你覺得80年代優秀的影視劇
我們在閑暇時間,會用很多自己的愛好來消磨時間,80年代的影視劇與現如今的影視劇大不相同,在80年代拍攝技術沒有那麼先進,演員們在大熒幕上展現的面容,更沒有磨皮功能,每個人的顏值都是實實在在的真面目,雖然演技略顯青澀。但是在那個年代,大家家裡都沒有幾台電視機,可能隔壁鄰居幾十個人圍繞著一部電視來觀看,雖然這個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我們依然懷念。
所以霍元甲這部電視劇,已經不僅僅牽扯於影視劇本的內容和拍攝技巧,更多的是向我們傳遞一種精神,畢竟我們這一條龍,終究要覺醒的。前輩們已經為我們打好了前戰,在未來的發展當中,每個人都將勵精圖治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與努力。
⑸ 80年代都有哪些經典電視劇或電影謝謝(只提供片名就可以了)
《卧虎藏龍》《玉卿嫂》《千言萬語》《垂簾聽政》《秋天的童話》《火燒圓明園》《刀馬旦》《人在天涯》《蒂蒂日記》《我的爺爺》《搭錯車》《等待黎明》《警察故事》《英雄本色》《月亮星星太陽》《香蕉天堂》
⑹ 盤點80年代的國產老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2uxqHBYb1Mxf3RRvszHv1w
⑺ 內地經典電視劇有哪些(從80年代起)
內地電視劇常常被拿來給tvb劇進行比較,「劇情小白,缺乏情懷」之類的評價也是不絕於耳。但內地劇武俠古裝題材卻廣受好評,推薦兩部內地電視劇:
《上錯花轎嫁對郎》
主演: 黃奕 李佳璘 聶遠 沙溢
主演對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裝愛情劇。
同一天出嫁的富家小姐杜冰雁和武師閨女李玉湖在出嫁途中突遇大雨而湧入同一座廟內避雨,因為慌亂,轎夫們抬錯了花轎,於是,兩段曲折離奇,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就此展開。兩個女主嬌憨可愛,個性討喜,而男主們對老婆就三個字——寵寵寵。玉湖天磊兩夫妻一在一起,就像兩個幼稚鬼,感覺幸福都要溢出來了,這個瓜簡直甜透了。
作為2000年的老片子,每個演員都靈氣十足,劇情實打實精彩,化妝造型和場景布置都有著那個年代獨有的匠心,雖然題目有點太真實,但總體來說,比之現在的一些大製作古裝劇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⑻ 8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有哪些
1、《紅高粱》
《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講述了許靈均被打成「右派」,來到西北牧場勞動,得到當地牧民的關懷照料,並與農村姑娘李秀芝結成連理,文革結束後,他放棄了到美國生活的機會,決定留下來建設祖國。
⑼ 十部80年代電視劇,全部堪稱經典,是8090永遠的回憶!
在八九十年代,那時候手機並不是人人能擁有,更別提互聯網,所以在80、90後中電視機就是童年的回憶,有的人看過黑白電視,有的人甚至悄悄躲在角落裡偷看別人家的電視機,而這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無疑成了這一代人心中無法抹去的回憶,從而也就在這個時代誕生了很多經典的電視劇,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西遊記》86版
該劇的確是無法復制的經典。從演員的選角到劇本的打磨都是無可挑剔的,並且一經播出就就成了《西遊記》題材的一座無法翻越的大山,後來者只能模仿,無法超越。但是說它對世界的影響,似乎說得有點大了,不如說它對華人世界的影響。
86版《西遊記》對華人的影響當然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對我們祖國大陸,幾乎每年寒暑假都會熱播,而人們每次拿著遙控器換台時掃過《西遊記》熱播的頻道,都會不由自主地停下來看一會兒,它似乎已經成了一個文化符號,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底。
劇中的人物塑造無疑是最成功的,以至於到現在觀眾們依然走不出人物角色,每次六小齡童老師、徐少華老師、遲重瑞老師以及馬德華老師一出現,人們的第一反應還是劇中的角色。就連年過花甲的朱琳一出場,大家第一反應還是女兒國國王。
據說86版《西遊記》已經被重播超過4000次而被收錄到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樣的成就在華人世界裡也算是空前絕後了。
2、《射鵰英雄傳》83版
八三版《射鵰英雄傳》,可以說是我們心中永恆的經典。
就劇中演員來說,黃日華、翁美玲出演的靖哥哥、蓉兒簡直就像是從武俠書里走出來的一樣,深入人心。其他角色同樣也是刻畫得入木三分。
《射鵰英雄傳》的劇情更是」好一招長江三疊浪「,鐵血丹心、東邪西毒、華山論劍,絲絲入扣、漸入高峰,頗能抓住人心,讓人慾罷不能。
《射鵰英雄傳》有很多跑龍套的演員已經成為巨星,像周星馳、吳鎮宇、關禮傑、劉嘉玲、歐陽震華等等。
總之一句話,八三版《射鵰英雄傳》,是射鵰劇版本永恆的經典。
3、《霍元甲》82版
就算你沒看過這部電視劇,你也一定聽過它的主題曲。「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葉振棠演唱的一首《萬里長城永不到》,歌曲的主人公正是霍元甲。這部劇開播是在1982年,當年開播的時候可謂萬人空巷,在很多地方整個村子只有一台電視機的情況下,每天電視劇播出的時候都幾百人圍在一起追劇,場面真的非常壯觀。
4、《星星知我心》80版
這部電視劇講述了一個母親叫古秋霞的丈夫意外去世,留下5個年幼的孩子。生活陷入困境之際,而她又查出患有絕症,於是她忍痛把五個孩子分別送人收養。雖然心如刀割,卻表現得堅強平靜。而五個孩子被送往了不同階層的家庭,期間則發生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五個孩子里有個女孩叫裴裴印象最深,特別漂亮、乖巧、可愛,戴個小眼鏡。
5、《上海灘》80版
周潤發版的許文強簡直是不可超越的,發哥的演技當然不必說。那時候的發哥還有一點點青澀,但絲毫不影響他的演技。
後來,黃曉明和黃海波又翻拍了《上海灘》,雖然打鬥更加激烈了,演得也更符合現代觀眾的口味了。但是對於小時候就看了周潤發版《上海灘》的人來說,真的很難接受黃曉明版。
當然,還有美女趙雅芝的馮程程,趙雅芝亭亭玉立,一看就是大家閨秀。相當符合於《上海灘》故事的設定。
6、《烏龍山剿匪記》86版
該劇是八十年代中央電視台播放的一部電視連續劇。描寫的是解放初期,湘西匪患嚴重,國民黨殘黨敗部與當地土匪勾結,為害鄉里,當地民眾怨聲載道。
人民解放軍剿匪小分隊隊長、人送外號「東北虎」的劉玉堂,帶領剿匪小分隊深入大山,和匪首田大榜、鑽山豹、獨眼聾以及國民黨女特務四丫頭等反動勢力展開一連串殊死搏鬥。剿匪小分隊在付出巨大的犧牲之後,終於將匪患根絕。
7、《紅樓夢》87版
小說中本來就是描述紅塵世事中的繁華風俗,及人間百態的對照,沒富貴,顯示不了貧寒,沒有艷狀,突出不了朴實,只有烹油的勝景,才能襯托衰敗的悲哀,這就像沒有劉姥姥的前二次進大觀園,就不知道賈府的驕奢,在窮人看來是天堂的賈府,卻掩藏著好多的骯臟和腐敗,這就是一個 社會 的縮影,可見在浮粉的背後,有著說不盡,道不完的酸甜苦辣。
87版《紅樓夢》至今無法超越,就是能把當時的 社會 背景人物性格了如指掌,才會把那個故事情節演繹得完整動人,那些濃重的妝容,浮粉與後來的凄涼悲哀形成強大反差,讓人感嘆!使人留戀!符合了人的心理。因此,大家看的時候見怪不怪。
8、《鐵道游擊隊》85版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棗庄一帶的鐵路線上,活躍著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專門在交通線上打擊敵人,牽制敵人兵力,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組織游擊隊先在陳庄開設一個炭場作掩護,襲擊了幾次火車,武裝自己,並供應軍區一批武器,被老百姓稱為飛虎隊。
他們抵制日本的侵略,利用自己的智慧團結人民一起破壞了敵方侵略的方案,使人民百姓直呼大快人心。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的迫害以及所犯下的種種罪行永遠保留在 歷史 的長河中…故事起伏跌宕,扣人心弦,特別精彩,百看不厭!
9、《聊齋》87版
該版本《聊齋》是最忠於原著的一部,簡直是童年的噩夢,想看又不敢看,恐怖鏡頭都是蒙著被子或通過指縫「看」的。
片頭一位老者提著燈籠走夜路,晃悠各燈籠由遠及近,加上恐怖的配樂聲,把人帶入一種恐怖的氛圍里頭,產生一種鬼來了的感覺。這部電視劇堪稱童年陰影,記憶相當深刻!
10、《濟公》85版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這部老版的《濟公》簡直太經典。多年後也有不同版本的濟公,但都沒有游本昌演的活。
電視劇主要講述了濟公濟困扶危,懲治強梁,經常用一些詼諧的小法術教訓那些欺壓百姓、魚肉鄉民的奸佞惡霸的故事。這部電視中濟公是核心人物,不同於以往文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他衣衫破爛、瘋瘋癲癲,打破了千百年來神佛與人之間的隔膜,更貼近現實生活,更容易被廣大人民接受。「管天下不平事」也是本書所要彰顯的核心之一。
小夥伴們還記得其他經典的嗎?
歡迎留言補充!
鄉村影視廳出品!!
一般都是精品!!
開個小玩笑,哈哈。。
記得別翻版哦!!
不然我會舉報你Y的!!
么么噠!!
⑽ 介紹一些80年代的國產喜劇老電影,越全越好。
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