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影活著插曲張藝謀

電影活著插曲張藝謀

發布時間:2022-10-19 14:22:59

1. 活著下載哪裡有-To Live(張藝謀作品)

活著下載(張藝謀作品DVD)To Live
http://d101.blog.hexun.com/8837695_d.html
導演 |
張藝謀
主演 |
葛優, 鞏俐, 牛犇, Xiao Cong, 董飛, 郭濤, 姜武, Dahong Ni, 張鷺, 劉天池
獲法國戛納第47屆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人道精神獎
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10大華語片之一
全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英國全國「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

2. 張藝謀 活著

整體上應該是虛化故事的發生地的,因為在整個歷史環境下,任何一個地方都大同小異。但是從福貴的皮影戲、唱腔還有醋這幾個細節來說,應該是山西、陝西一帶吧。

以老北京為背景的還有《霸王別姬》、《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近一點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等。

3. 在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著——張藝謀和他的《活著》

《活著》是我看過的張藝謀的第一部電影,看完《活著》,張藝謀這個名字便在我的心裡活了起來。

電影《活著》是根據余華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人們免不了會把把電影拿來和原著進行比較。而一經和原著比較,便未免會產生一些詬病的聲音。

這些詬病的聲音大都來自於余華的忠實讀者,這些人早已讀過原著,並被原著深深地觸動,可以說余華的《活著》在他們心裡紮下了很深的根。

而當張藝謀把《活著》搬上熒幕的時候,對原著進行了一些改動。尤其是影片的結尾,跟原著的結尾出入較大。這使得余華的忠實讀者們難以接受,從而發出了質疑和詬病的聲音。他們認為張藝謀不該對原著動手動腳,他只要老老實實用鏡頭還原書中的人物和情節就好。

其實,這是不懂電影的人說的外行話。懂電影的人都知道,影視作品是對文學作品的再創作,絕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

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欣賞張藝謀的《活著》。當然,我不是說余華的《活著》不好,而是說兩者各有千秋。

作為導演的張藝謀,在對《活著》再創作的過程中,融入了自己對「活著」的經驗、體驗以及理解,並在結尾留下了希望,這使得影片有了溫度,使得觀眾在目睹了主人公的悲愴命運之後,不至於太過絕望和悲涼。

而原著的結局相較於電影,就顯得過於悲涼和絕望了,但悲涼和絕望的好處在於帶來絕對的震撼力。而震撼力於一部文學作品而言,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的。

我不否認余華的《活著》更有震撼力,但這並不妨礙我喜歡張藝謀的《活著》。

張藝謀的《活著》好就好在既拍出了活著的負重感、壓迫感,但又不像原著那樣令人絕望和窒息。

片中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活下去,想方設法活得好一點,而每個人又都活得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徐老爺、徐老太、老全、龍二、有慶、鳳霞……以及雖然沒有明表但卻暗示了結局的春生和鎮長,影片用一個接一個的死亡為我們講述了什麼是活著:活著就是要應對各種不可預知的突發狀況;要抵禦各種不可抗力;要在命運的洪水快要吞沒自己的時候想方設法抓住一根樹枝;要忍痛割愛;要委屈求全;要忍辱負重;要打落牙齒活血吞……

總之,自己的生命,含著淚流著血也要一步步活完它!

片中人物的命運各不相同,但都與那個特殊的年代息息相關,生命被烙上了難以磨滅的時代烙印。

影片對那個特殊年代的荒謬有很多細節上的呈現,但難能可貴的是張藝謀並沒有簡單、粗暴地以批判的角度狹隘地去呈現它,更沒有將個人的愛、憎、喜、惡夾雜進影片中。

導演沒有在影片中給出自己的立場,他不批判、不怒斥、不贊美、不謳歌,他只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用柔軟、溫暖的畫面和鏡頭語言向觀眾傾訴著活著的艱難和沉重。

很多人都死去了,父母失去了孩子,姐姐失去了弟弟,丈夫失去了妻子,骨肉至親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可活著的人還得活下去。

面對現實沒完沒了的妥協、屈從,無盡的傷痛和悲涼,一切都在往無望的路上走,可貴的是,導演並沒有讓觀眾陷入絕望。

現實是堅硬的、殘酷的;命運是坎坷的、多舛的;世界是冷漠的、薄情的,但我們仍要在這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著!

不要怕自己苟且,也不要怕自己卑微,因為活著本身就是高尚的、神聖的。

不要鄙視自己的屈從和怯懦,因為活著本身就是堅強的、勇敢的,每個活著的人都是鬥士!

有人說拍《活著》的張藝謀已經死了,在我看來,他是為了活著而不再拍《活著》,而他和每個活著的人一樣,也是鬥士!

4. 張藝謀導演的《活著》一開頭的旋律是什麼啊

陝北的秦腔

5. 《活著》讀後感

《活著》讀後感800字(精選34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著》讀後感800字(精選3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著》讀後感 篇1
活著或死亡都是一個年輕生命難以駕馭的題目。同樣是一本薄薄的讓我只用了一個下午就讀完了的書。巧的是讀了幾頁便發覺心這本書為背景的電視劇我竟看過,這讓我更真切地體會到了這書的含義。
《活著》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歷了戰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盪的生活,經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的死去。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東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後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盡管是這樣,他還是友好地面對世界,一切傷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的平淡。也許當我們的生命已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會做到安下心去對待,才會做到清醒的重新認識所有的事。我想起陸幼青的死亡日記,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邊緣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對世人講述一切。
讀到家珍死去,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後喬峰抱著她的屍體的痛器失聲,想起陳家洛聽聞心上人香消玉殞後流下的懦弱眼淚,想起莎翁著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絕,我想人活一生,總要承受這樣的擊,而多年之後,當身邊的人一個個全都被歲月帶走了,那時的我們也許真的會選擇一種平靜,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滄桑的經歷,澆鑄而成的。數十年後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對著一塘殘荷將過去的傷痛記憶娓娓道來,我對自已的過去是否清楚地知道並且敢乾麵對,我不敢說。
這個世界的確不公平,有人可以享盡榮華,有人卻要像富貴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揮灑著血汗過完一生。面對這樣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勞,甚至我也說不清到底該怎麼做,我面對的是無法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無奈和內心與現實的強烈,盾,在這樣一個狀態下,我一面應付著現實中的瑣碎,而在內心尋求思想上的解脫,但不管怎樣,我始終希望自已能對世界友好,盡管天性中的倔強與後天形成的反叛也許會導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願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並發自內心的去實現它的價值,到了那一天,但願我能帶著平靜的微笑向世界道個別,也對身邊的人說聲再見。
《活著》讀後感 篇2
活著?活著為了什麼?
當然,有很多人毫不猶豫的會說活著為了享受眼前美好的生活。
故事中的主人公福貴,是個典型的舊社會敗家子。出生於富貴之家,從小到大不愁吃不愁穿,有個三從四德的妻子,也使他徹底成為了嗜賭成性、沒有理想、沒有責任、沒有煩惱的敗家子。這時的他活著也只是為了享受眼前美好的生活。
當福貴嗜賭成性後,慢慢的他把所有時間、所有的錢、所有的家當都輸光了。一家老小從華麗的大宅搬進了茅屋裡,也因此父親去世了。母親生病倒下,家珍拿出兩塊銀元讓福貴去城裡找郎中治母親的病,可是福貴卻被國民黨拉去當壯丁,每天在坑道里聽著槍炮聲,餓著肚子哆嗦過著日子。這時的福貴只想著家人,為了能對家人好而活著,愧疚的活著。
當福貴回到了家,母親已經去世,鳳霞因大病而變得聾啞,兒子不認得自己。但他沒有再幻想榮華富貴,他只是踏實的勞作,肩負起做父親,做丈夫的責任。他活著只為了責任。
可是上天總與福貴開著玩笑,兒子,女兒,妻子,女婿相繼的離他而去。這是福貴的報應嗎?這時的福貴活著又為了什麼?我百思不得其解。
余華書中寫道:「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福貴只剩孤零零的一個人,但他堅持活著。我慢慢地讀懂了,他在經過了人生百態後,學會了堅持,學會了忍受,為了活著而活著。
上天給予我們生命,同時給予我們苦難與幸福。但,不管怎樣,生命僅僅只是存在的形式,苦難與幸福只是其中的小插曲,為了自己而活著,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
在福貴身上我們看到了舊社會農民的縮影,但將他放大,我們卻是看見了許多農民的辛酸。以《活著》為書名,我想作者是想讓人們記住的不是死亡,而是被它襯托後的生存,是學會了承受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的「活著」。
《活著》讀後感 篇3
第一次讀完《活著》這本書,我只覺得壓抑充斥了自我的整個心靈。同時也覺得余華太過殘忍,讓故事中的人物一個又一個的死去,卻惟獨剩下主人公孤獨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於是那本《活著》被我一氣之下壓在了書堆底下,因為我厭惡於華,厭惡他的殘酷。
第二次看《活著》,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個黑色的四月,在我滿懷憧憬著自我的幸福未來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徹底打碎了我所有的夢。我沒有辦法理解那樣殘酷的一個事實。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崩潰了。不清楚,自我流掉了多少淚。我開始自暴自棄,甚至有了萬念懼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著的艱辛,活著的痛苦。"我該為誰而活,我為什麼要活著。"那幾天我想的僅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於是我開始發泄,開始焚燒我所有以往喜歡的東西。因為我想燒掉過去,燒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著》,鮮紅的封面深深地刺激著我。我留下了這唯一的一本,開始重新去體味活著的含義。我總認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過於地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的那一刻,可當我再讀《活著》,我才明白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睜睜看著身邊的一個個親人慢慢死去,你卻毫無辦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像,如果主人翁換成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可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本事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當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變得開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開始挑剔身邊的人,無理取鬧,而身邊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無怨無悔。在傷害深深愛我的人同時,我也深深地傷害了自我。其實我比余華更殘忍,我親手在傷害身邊一個個愛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們造成的,可是我卻讓他們左右為難。為什麼我要把自我的痛苦強加在愛我的人身上呢
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我找什麼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在艱難中活著,在活著中享受艱難!
《活著》讀後感 篇4
這是我第一次讀余華的書,故事朴實,可結尾又是那麼殘忍。我向來都不愛看悲劇的,也從不願直視社會上真真切切存在的慘案,我是個理想主義者!曾耳聞過《活著》中的一些故事與人物,所以《活著》在家中書櫃已久,甚至書上面都有了一層薄薄的灰。每每捧起它,我卻又一次次地放下,終於,我翻開了它,專心地讀著小說開篇便寫了兩位老福貴――男主人公和一頭老牛,由主人公的敘述來追憶往事,揭開了故事的序幕:
地主的兒子福貴的一生命運坎坷,該經歷的,不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從家庭的富裕到落魄,從富貴參軍到回鄉過著食不果腹的窮日子。災難在他身上接踵而至,猶如晴天霹靂般地將他原本就不太美滿的生活毀於一旦。兒女雙亡,妻子病逝,「偏頭」女婿工作時遭意外去世,連最後的親人,年僅七歲的小外甥都先天而去。每當一個厄運降臨,我的心都會為之一顫,若是那樣壯烈地死去,也就罷了,可偏偏就是那樣平淡地一個又一個死亡,普通人,連死去都是那樣無助,那樣平靜。福貴本是一個紈絝子弟,如今卻得面臨自己的摯愛一個又一個地離他而去,心如刀割卻又眼睜睜地束手無策書看完了,可每每想到福貴所遭遇的這些事情,我都會眼泛淚光,即便過了許久,那種為之惋惜,為之憐憫,為之悲切的情感也揮之不去。
上天可真是眷顧他――打仗的時候讓他從死人堆里爬了出來;土地革命的時候他已不再是地主了;一個個親人死去唯他活著他似乎是最幸運的人,但卻是最可憐的人!
小說最後寫福貴和老牛漸漸遠去,那滄桑的背影,與夕陽的余暉、無垠的田野,已融為了一幅畫,福貴的背駝了,他背負著一家人活著的希望。他失去了一切,唯有活著的意志無法被剝奪。
他,為了活著而活著。
這是斗爭與生存的故事,作者用朴實無華的筆墨,寫出了當時中國社會中農民階級不同時期的生活經歷,打造出福貴這么一個看似幸運而又可伶的人。
正如余華所說的:「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而活著」。
《活著》讀後感 篇5
緣於朋友的推薦,我閱讀了獲得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的長篇小說《活著》,作者余華被譽為現代中國的巴爾扎克、查爾斯?狄更斯。我因為好奇翻開這本書,卻因為它的內容而被深深吸引,我因福貴的快樂而快樂,因福貴的悲傷而悲傷,當看到「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掉了下來。
福貴的一生太苦了,盡管他年輕時享受過花天酒地的生活,但後來所經歷的苦難卻也是非比尋常。從他輸光了所有家產並經歷了一段萎靡不振的日子後,他開始學著面對生活。就在他開始習慣穿粗布衣裳、吃野菜的日子時,因母親病倒到鎮上去請醫生而被抓了壯丁。幸運的是他總算沒有在戰爭中死去,從死人堆里撿回來一條命的福貴輾轉回到親人身邊,但貧窮、飢餓、疾病、死亡接踵而來,兒子、女兒、老婆、女婿、外孫一個接一個離他而去。最終,他只能與老牛相依為命,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老黑奴一樣,同樣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
福貴就像講述別人的故事一樣講述著自己的人生,這讓我想到了身邊一位年長的老總。他說他認為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是兒時的米湯水,因為在那個年代沒有被餓死已是一種幸運,當飢餓難耐的時候,一碗哪怕只有幾顆米煮就的米湯水便是人間美味。年幼時的苦難讓他一度無法釋懷,他說他以前每講述一次都會忍不住掉眼淚,但是,他說他現在可以笑著講完這段經歷了。是的,時間可以治癒一切傷痛。不僅如此,就連我們的生命也終將消逝在時間的長河中,福貴便是這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
既是塵埃,那活著的意義又在哪裡?特別是像福貴這樣苦難的人生,是不是倒不如死了來得快活?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幾天,昨天上午在養老院做義工,看到這些老人,有的全身癱瘓、有的半身癱瘓、有的疾病纏身,當然也有八十九十歲仍健在的,對於這些老人而言,活著的意義又在哪裡?有人說,沒有質量的人生,毋寧死。但當真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又有多少人可以風清雲淡?也許真的只有當面臨死亡的時候,才能體會到活著也是一種幸福。這樣看來,活著本身就是有意義的。至於他活著的意義是不是你認同的意義,那又有什麼關系呢!
《活著》讀後感 篇6
余華的《活著》應該是我用時最短讀完的一本書吧!最開始知道《活著》這本書是因為在微博看到易烊千璽的推薦,他說:「讀《活著》就是隨著富貴走在灑滿鹽的路上,習慣於接受失望,等時間淡了悲傷,蒼涼難耐么?盡是人生」後來又在微博上看了一下其他讀者對《活著》的評價,知道這是一部悲劇,主人公富貴一生都在不斷的失望中度過,生命並沒有在他的努力中出現轉折,也沒有任何奇跡可言,每次覺得有盼頭的時候總會被當頭一喝。
我是做好了心理准備來看這本書的,可是直到最後苦根也離開的時候我依然哭到不能自已。富貴最後倒是看得透透的,與他的老牛相依為命,他的苦楚,他的寂寞最後只能自己消化。生活對他不是善良的,對家珍、對鳳霞、對有根、對二喜、對苦根都不是善良的,甚至是殘忍的。可是在那樣的年代,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生活又對誰是真正友好的呢?哪怕是春生、龍二也是犧牲品。跟著富貴的足跡走在那個時代里,一步一步都是那樣的艱難,經歷過農村生活的我在讀文章的時候似乎更能融入到那樣的環境當中。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只是為了生存下來就要不斷的掙扎。讀著富貴的人生,我在想如果是我在那樣的環境下,我能堅持下來嗎?如果我像富貴那樣留在了最後,守著一座茅草屋幾座墳,我還能堅強的活下去嗎?或者說那個時候我還有活著的意義嗎?
以前有一個遠房親戚,爺爺說我應該叫「幺爺爺」,印象中我還在上幼兒園就去世了,之所以還記得有這么一個人,是因為聽到爺爺說「幺爺爺」死了好幾天才被村裡的人發現,還是村上出錢將他埋了的。我當時年齡很小,但仍覺得很心酸,沒有家人、沒有子女,就連死了也沒有人知道。這么活著不難受嗎?不痛苦嗎?
最近聽到了太多不好的消息,我感覺心裡承受的負能量快要將心臟撐爆了。經常在想人活著的意義在哪裡呢?我們沒有生活在富貴那個年代、沒有集體化,不必擔心受凍挨餓,可是我們的生活中似乎也少了單純,少了真誠,充滿了欺騙和背叛,越走進生活越害怕生活。
然而哪怕是這些感傷,這些害怕也只有活著才能體會到。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想作者在書的自序中就給到了我們答案: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讀後感 篇7
張藝謀拍了這部電影,很有名氣但是沒有看過,只知道這是大背景下的小說。讀之前我准備了很多,准備成為時代下渺小的一隻,站在岸邊被滾滾而來的潮水打濕鞋子,去觸碰歷史的馬車揚長而去掀起的灰塵。但讀完之後卻是意外的平靜,有一點點的無奈,只是人生本就具有的無奈。沒有擰巴,沒有怨恨,彷彿小說里人物的命運都與時代無關。
余華的筆觸細膩而有抓力,我好像也和小說中的人物一樣穿著布衫,一同經歷著這一生。印象很深的是文中有一處描寫餓了一段時間的男主人公和兒子把作為家裡唯一財產的羊賣了,換回來米,在回家的路上,月光灑在路上,像灑滿了鹽。讀到這的時候,嘴裡也咸了一下,沒有經歷過挨餓,就想像著連續吃了很多天的大米粥,今天突然加個冒油的咸鴨蛋,夾出一點放到粥里,有點滋味了,剩下的還要留著以後吃,我想就是這種感覺吧。書中講羊是性價比很高的財產,能產奶能賣羊毛只吃草,男主人公的兒子每天餵羊,感情很深,但我想回來的路上,男主人公更多一點的是能吃上一段時間米的欣喜,能不被餓死的欣喜。書中像這樣簡單自然的描寫有很多,也是在表達了對生活的態度,去承受生活中的一切。
作者余華在自敘中寫道「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我感到自己寫下了高尚的作品。」在小說中,看到了時代,看到了被時代拉扯著的命運,更看到了一份簡單的意志,是希望,是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的人性的善良。
很感恩自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里,在一定的范圍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努力做什麼就能成為什麼。不用擔心是否有明天,而是去想怎樣讓明天更好。深處其中可能不會覺得,與書中的時代相比,現在這個時代真的給了我們很多。我想無論在怎樣的時代里,我們都可以作出選擇,選擇做個善的人,選擇努力的生活。曾經想過,下輩子要做什麼。想過當一棵高高的大樹,驕傲的立著,看世界變遷。想過做一隻國寶大熊貓,過著吃吃喝喝賣萌的生活。現在更想做人類,去接受世界,接受命運的安排,有思想有性格,去感受一切好的、不好的情感,去渡過每一天。
《活著》讀後感 篇8
勇氣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在生離死別面前,離去的人不用擔心世間事,而生者卻只能被迫來承受這一切――在這冰冷的人世間繼續努力活著,帶著失去悲痛和對明天的希望。
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總是給底層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迫使他們去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這部小說的主人公福貴正是這樣一個可悲的底層百姓,他的一生可以說是當時中國幾萬萬人的縮影,命運之神似乎從未眷顧他,可以說世間的苦難都讓他經歷了,他的傳奇人生令人嘆服。
福貴最初是一個典型的二世祖,每日進出賭場,揮霍家裡的積蓄,家中那賢惠漂亮的好妻子家珍怎麼勸都沒用,福貴依舊吃喝嫖賭,最終不僅輸光了家產,還氣死了爹,妻子連同肚子里的孩子也被娘家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娘、年幼的女兒鳳霞相依為命。這時的福貴才第一次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所幸家珍在產下兒子有慶後,又回到了他身邊。但上天還是不願放過他,福貴在為病重的母親抓葯的途中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辛辛苦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聾啞,兒子雖機靈活潑,後來也因為縣長夫人輸血而意外死去。
這本就十分坎坷了,但在此之後福貴又經歷文革、自然災害,女兒鳳霞和其丈夫先後死去,鳳霞的兒子苦根也沒有逃過命運的魔爪,最後只剩福貴一個人和一頭與他同名的牛作伴。在夕陽的余暉里,已然垂暮的老人駕著牛漸行漸遠,沙啞悲涼的歌聲從遠方依稀傳來,橘紅的落日在土地的盡頭緩緩落下「少時錦衣玉食不知愁,待到中年嘗世間酸苦,老年無人與我度餘生。」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感慨的不止是主人公經歷的種種悲慘,更因為他經歷了這么多,卻依然卑微地活下來,他所承擔的已遠遠超出普通人能夠想像的范圍,在一次次打擊之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帶著失去親人的悲痛和對未來活下去的希望。
生命如此脆弱,人生飽經滄桑,但永遠也不要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即使到最後,無親無故,只剩自己一人孤苦伶仃蕭索悲涼,也要咬緊牙關,帶著打不倒的意志,活下去。
因為活著,就有希望!
《活著》讀後感 篇9
日子像細沙般慢慢從指縫中劃過,轉眼步入工作崗位已經一年有餘,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裡,唯有讀書方能使自己身心得到沉澱。最近有朋友偶提起《活著》這本書,當我再次捧起這本書,與大學初讀時相比有了更深的體會。
初見《活著》,我不太明白余華先生為什麼給書取這么一個名字。人活在世上,不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活著嗎?就算苟延殘喘不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活著嗎?
如今,我明白了余華先生起這個名字的意義。活著不應是用盡一切辦法留在人世;而是在生命經過無數磨難後仍不放棄生命,活著只為活著,純粹簡單。
福貴,文章的主人公,這個曾經的富少,過著劉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著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寵。人往往在滿足和擁有中墮落,富貴他爹因為賭輸了一半的家產,在富貴這里,把另一半家產也丟了,頓時富貴成了一窮二白的落魄少爺,一夜瘦了一大圈。
家道中落,富貴也在貧困中頓悟,也許這並不算遲,畢竟浪子回頭金不換。可厄運的的陰影一直追隨著他的腳步,殘暴的奪走每一個與他有緣的人的生命。他的父母在家境落敗後相繼離去,丈人來雪上加霜,帶走了他的妻子。當他的妻子生完有慶回來時,我以為富貴會過上幸福的日子了,雖然不能像之前那樣錦衣玉食,可是在愛的人的陪伴下,粗茶淡飯勝過錦衣玉食。
可命運仍要跟福貴開玩笑,去城裡請郎中不幸被國民黨軍隊叫去拉大炮,好不容易才撿了條命回來。

6. 高軍的拍賣

《滿漢全席》之後,高軍想有新的嘗試。正好葉大鷹拍的《紅櫻桃》被拿到武夷山參加中國南方省市電影公司交易會,因為俄語和德語對白太多,製作成本高達1700萬的片子竟然找不到一家買主。
片子到了高軍手裡。看完後,高軍告訴葉大鷹,片子是好片子,一定能賣出去,但要用特殊的商業化手段發行,要有一個強大的社會熱點把片子「托起來」。
高軍採取了首映權拍賣的方式。當時國內還沒有拍賣法,高軍便向中都拍賣行的一個朋友咨詢了拍賣流程,自任拍賣師,在辦公大廈3樓舉行拍賣會。在拍賣之前,他全然不提拍賣的事,先請各大影院的經理看片子,看完片子以後才宣布拍賣電影9天的首映權,起價8萬。
全北京影院的經理一看,高軍把全市100多個媒體都請過來了,僅在前台拍攝影院經理舉牌場面的就有40多台攝像機——因為電影拍賣,還是沒有過的事。
高軍說,其實當時他也捏了把汗。所有經理開始舉牌,舉到40萬,很多經理都不敢再舉,只剩下兩個女經理在較勁。最終舉到52萬時,其中一家感覺9天內實在完不成這個數字,不敢再加價了。
就這樣,電影的首映權第一次被拍賣出去了。高軍說,由於擔心失敗,直到一錘定音後,葉大鷹才從旁邊的屋子走進來。當他和葉大鷹握手的時候,發現葉大鷹的手心裡全是冷汗。
電影拍賣成為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最終9天收了88.8萬。在慶功會上,電影局副局長問:「你們這數字太巧了,有沒有杜撰?」影院的經理表示一點沒有杜撰,1200多座的場子,場場爆滿。最終,《紅櫻桃》在全國拿下了6000萬的票房。
打造中國賀歲檔期
《紅櫻桃》的大賣,讓高軍聲名鵲起。他先後參加過很多場拍賣會,都是要他介紹北京拍賣經驗的。「電影首映權拍賣」的方式由此鋪開。但高軍意識到還應該有更創新的商業化手段。於是,他開始研究中國電影市場的檔期問題。
高軍最早受到的啟發,來自成龍的賀歲片。1995年春節,國內引進成龍的《紅番區》。在此之前,影院大年三十、初一、初二都放假,即便不放假也沒人來看電影。《紅番區》上映時,院線員工都心生懷疑不願開工。但最終的結果表明,這部電影票房上億,成了春節文化消費的一景。
到了1997年,高軍覺得,香港能拍出自己的賀歲片,內地也完全能做內地自己的賀歲片。高軍開始與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老闆張和平一起策劃做內地的賀歲片。當時有幾個方案,最主要的是要選擇一個成熟的電視劇導演,因為電視劇在國內喜聞樂見。高軍說,當時的人選是鄭曉龍、馮小剛和趙寶剛,看誰更符合中國喜劇的要求,最後馮小剛的劇本《好夢一日游》脫穎而出,這就是後來的《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還有一個重大舉措,它改變了過去國有製片廠的製作模式,所有主創人員都採用捆綁制方式,報酬和票房掛鉤。「所以開始時,馮小剛一分錢沒拿,」高軍說,「片子賺了再拿錢,沒賺,就沒錢,賺得多,就拿得多。」
當時葛優已是成名演員,他拿了60萬的片酬。這是因為葛優已經拍了《活著》,片酬就是60萬。高軍說,其實在《活著》之前,葛優的片酬沒有超過10萬。
這中間還有一段插曲。《活著》是張藝謀把葛優推薦給外國投資方的。在飯桌上談片酬時,張藝謀不便當著投資方的面,告訴葛優片方給他准備了多少片酬,但暗中透露給葛優,片方已經決定給你演了,現在就談片酬,你就放膽要吧。
葛優聽出了這個意思,一咬牙說60萬,片方馬上同意簽約。事後,張藝謀對葛優說:「優子,你知道片方給你准備了多少錢?300萬。」
在拍《甲方乙方》的時候,高軍和葛優則是敞開來談的。3個選擇:60萬可以一分不拿,參加後期分賬;也可以都拿走不參與分賬;也可以拿一部分留一部分來分賬。高軍說,當時葛優比較保守,決定拿走50萬,留10萬分賬。到後來,葛優一共拿了75萬的片酬,馮小剛拿了110多萬。高軍說:「誰讓他沒有參與捆綁呢。」
在打造中國賀歲檔期的過程中,很多人都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高軍說:「馮小剛對《甲方乙方》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對他們家孩子。」
樣片拍好後,高軍請來了全國200多家影院的經理看片。在放片之前,馮小剛還沒來得及吃飯,高軍就讓人買來包子,和馮小剛一起吃。這時一個工作人員慌慌張張地跑過來說,片子放出來聲畫不對位。大家捏著包子跑進放映廳一看,葛優說話的時候,畫面沒有聲音,可嘴一閉上,聲音就出來了。高軍說,馮小剛當時「哇」地一聲就哭了,沒嚼完的韭菜餡噴了一地。
「小剛,別哭,」高軍一邊安慰馮小剛一邊給北影廠打電話,聯系那裡善於使用雙機的放映員,然後開車把所有影院經理送到北影廠。高軍記得,影片結束後,影院經理全體起立鼓掌3分鍾,馮小剛這才破涕為笑,可見他對此片的重視程度。
400萬投資的《甲方乙方》創造了中國電影的奇跡:一部影片在一個城市就將成本全部拿回,其他城市的票房純屬贏利。更重要的是,它開創了中國電影的賀歲檔期。第二年,紫禁城影業公司繼續投資了《不見不散》,第三年又拍了《沒完沒了》。如今,賀歲檔已經發展成最為穩定、成熟的檔期了。2008年的賀歲檔票房已經達到9億元,超過了全年總票房的1/5。
到了2002年,中國電影賀歲檔的第二階段開始了。張藝謀的《英雄》本沒有打算賀歲,之前他做過賀歲片,慘敗。而到了《英雄》,所有機緣都湊在一起:馮小剛沒做賀歲片,而張藝謀聯系的多位大腕恰好都有檔期,加上耗資300萬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映式,於是結果出乎意料,票房2.5億——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馮小剛當時的票房最多是四五千萬)。
高軍評價道:「《英雄》有兩個貢獻,第一是探測了電影市場賀歲檔的票房到底有多深;第二是拓寬了中國賀歲片的概念,並不只有喜劇,古裝動作片同樣可以。」
從2002年到2008年,賀歲檔的票房遞增明顯。2008年票房9億,2009年有可能達到12億,增長幅度高達30%。「
這證明了一句話,中國電影的票房增長,是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商業化運作一路走來的,」高軍說。

7. 《活著》:三個人的巔峰,永遠的經典

1994年,是神奇的一年,這一年有太多的電影經典流傳下來。張藝謀導演的《活著》就是其中之一。

《活著》改編自余華同名小說,為了更好的表達電影的張力,張導還請來了蘆葦作為編輯。電影當年一上映,就大獲好評,獲得戛納電影節的多項榮譽,葛優也因此獲得戛納影帝。

《活著》也可以說是張導的巔峰之作,也為葛優和鞏俐的表演生涯增添了濃厚的色彩。

電影一開始,就介紹了葛優飾演的福貴,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賭徒,而且十賭九輸,輸完之後也不管不問,直接記賬。雖然好賭,卻也不是一點都不學無術,作為一個少爺,也偏好一些皮影戲,唱的還繪聲繪色。

這里的好賭和皮影,都成為了接下來重要的元素。因為好賭,被表面好人的龍二抓住了機會,最終龍二輸了最後的家產(唯一的老宅子),皮影則是貫穿整部電影,暗示了福貴的命運。

福貴的老婆家珍, 是個賢惠的妻子,不滿福貴一直賭,懷著身孕帶著女兒回了娘家。直到老婆走的那一刻,福貴突然的一到晴天霹靂,什麼都沒了。

富貴的老爺子,將宅院抵償了債務之後,活活的氣死了。福貴只能帶著老娘孤苦的流落生存,為了生活,站在大街上茫然的舉著手中的東西,對生活一片茫然。卻依然要活下去。

這樣一來,雖然窮苦,但也算苦中作樂,福貴一家人總算安生了一些。但那時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國大地,正值打仗,哪有真正的安生之處。好景不長,一天,正在唱戲的時候,一把刀戳了進來。

福貴和春生,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當時的國軍正處於潰敗,一夜之間,醒來的他們發現軍營的人走光了,只剩下滿地的屍野。

正在這時,碰上了解放軍的沖鋒。憑借一首皮影手藝,在解放軍中做起了「革命事業」。據福貴自己說,唱一段,解放軍能攻下兩個山頭呢。

解放之後,福貴在一個天還未亮的凌晨回到了家鄉,看到了老婆孩子。可惜再見時,女兒鳳霞卻成了聾啞人。然而天真的孩子卻不知道苦難,臉上依然帶著漫爛的笑容。老娘也在他不在的日子離開了人世。

一回到家鄉的福貴就接到通知,參加龍二的公審大會。原來龍二因為那棟老宅院,被批鬥了,成了地主,判了死刑,聽到槍聲的時候,福貴著實被嚇尿了。

福貴的兒子有慶命也不好,平時就一直睡不好覺,因為在院牆後睡了一會,卻被區長的車子撞死了,而這個區長則是以前和福貴一起搭班子的春生。福貴在經歷好賭之後的又一到晴天霹靂,白發人送黑發人,因此,家珍一直不能原諒春生。

時間到了六十年代,牛鎮長給福貴的女兒找了一門親事,對象是工人萬二喜,雖然有些瘸腿,但也算了了一份心願。

鳳霞後來也懷孕了,一直到生產都沒什麼問題,不過到了醫院,卻發現醫院一個大夫也沒有,全是一幫女學生。

原來老一點的大夫全被拉出去遊街,或者關牛棚了。好不容易從街上拉來了個大夫,卻因為長時間沒吃東西,一次吃了七個饅頭,撐懵了。生完孩子的鳳霞因為產後大出血,沒有有經驗的大夫醫治,導致活活的流血而死,實在是太慘了。

活著,是人性最原始的生存慾望。就如同餘華小說中所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春生在遭受了文革時期的變動,福貴對他說「不管怎麼樣,也得熬著,也得受著。」

小說中的福貴,最後親人一一的離他而去,只剩下一頭老牛陪著,但是他依然頑強的活著。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活著,雖然看似很普通,但卻也是一種根植在人性深處的力量。

8. 張藝謀導演的《活著》的音樂哪裡有下載

http://bbs.muzone.cn/thread-28703-1-14.html
你到這個論壇去看!裡面有!要注冊一下!

9. 梳理影片《活著》的情節線索和情節點

摘要 《活著》是張藝謀1994年執導的影片,這是一部根據余華小說《活著》改編的,講述了一個家庭闊綽,好吃懶做的公子哥,因為所處的年代以及一系列的歷史原因,在命運之前不得不低頭,不得不選擇接受。主人公在年老之際過的窮困潦倒,令人感到悲痛與絕望,最後成為一個時代的悲劇的縮影。

10. 電視劇活著樂著的主題曲

活著 (1994)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余華 / 蘆葦
主演: 葛優 / 鞏俐 / 姜武 / 牛犇 / 郭濤 / 張璐 /倪大紅 / 肖聰 / 董飛 / 劉天池 / 董立範 / 黃宗洛/ 劉燕瑾 / 李連義 / 楊同順
類型: 劇情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香港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94-05-18(法國) / 1994-06-30(香港)
片長: 132分鍾
又名: 人生 / Lifetimes / To Live

閱讀全文

與電影活著插曲張藝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北美電影票房排行榜2015 瀏覽:873
法國電影29課數 瀏覽:823
2017年最新的喪屍電影 瀏覽:269
ene的歌拼圖是什麼電影插曲 瀏覽:920
2018下半年恐怖電影院線 瀏覽:253
伯樂說電影2017 瀏覽:820
學生音樂勵志電影有哪些 瀏覽:630
視頻如何轉成電影院格式 瀏覽:735
韓國第五縱隊電影 瀏覽:317
哪些驅魔電影好看 瀏覽:703
天下第一電影演員表全部 瀏覽:502
如何用電腦把電影片段剪下來 瀏覽:666
你知道電影什麼時候開英語怎麼說 瀏覽:821
少數民族抗日電影大全 瀏覽:426
泰國一個女人很難打的電影 瀏覽:692
周星馳電影經典狠話 瀏覽:940
惠來電影院電影時間表 瀏覽:45
抖音電影直播怎麼搶票 瀏覽:178
哪個國家的電影沒有限制 瀏覽:291
良醫電影完整版第一季 瀏覽:753